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全文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全文

就是闲的 著

女频言情连载

轰隆隆。江龙省岭南市,荒废二十年的孤儿院被推倒了。李来福岭南市人,他靠在汽车引擎盖边上,看着刚才倒塌的两面墙,充满了回忆。他14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看着屹立不倒的门房,他突然笑了,回忆起,那个拿着竹条的老头大声的喊着:“小来福,马步扎稳了,我一个老头陪你站着,你好意思倒下去吗?”李来福要不是怕挨揍就骂他了,你把屁股下面的竹签子拿掉,你看我倒不倒就完了,明是暴力胁迫,还非要……。从4岁教到14岁,一直到老头死了,看着他病床前十几个老军人,他才知道他的来历,正宗的抗美援朝老兵一个人一把刺刀,杀够六个美国兵,一辈子无儿无女,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连坟墓都建在烈士墓园,这个孤儿院也是这老头一直在用自己的津贴撑着。唉。李来福还是看电影才知道...

主角:李来福赵芳   更新:2025-05-21 05:2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来福赵芳的女频言情小说《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就是闲的”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轰隆隆。江龙省岭南市,荒废二十年的孤儿院被推倒了。李来福岭南市人,他靠在汽车引擎盖边上,看着刚才倒塌的两面墙,充满了回忆。他14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看着屹立不倒的门房,他突然笑了,回忆起,那个拿着竹条的老头大声的喊着:“小来福,马步扎稳了,我一个老头陪你站着,你好意思倒下去吗?”李来福要不是怕挨揍就骂他了,你把屁股下面的竹签子拿掉,你看我倒不倒就完了,明是暴力胁迫,还非要……。从4岁教到14岁,一直到老头死了,看着他病床前十几个老军人,他才知道他的来历,正宗的抗美援朝老兵一个人一把刺刀,杀够六个美国兵,一辈子无儿无女,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连坟墓都建在烈士墓园,这个孤儿院也是这老头一直在用自己的津贴撑着。唉。李来福还是看电影才知道...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轰隆隆。

江龙省岭南市,荒废二十年的孤儿院被推倒了。

李来福岭南市人,他靠在汽车引擎盖边上,看着刚才倒塌的两面墙,充满了回忆。

他14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这里,看着屹立不倒的门房,他突然笑了,回忆起,那个拿着竹条的老头大声的喊着:“小来福,马步扎稳了,我一个老头陪你站着,你好意思倒下去吗?”

李来福要不是怕挨揍就骂他了,你把屁股下面的竹签子拿掉,你看我倒不倒就完了,明是暴力胁迫,还非要……。

从4岁教到14岁,一直到老头死了,看着他病床前十几个老军人,他才知道他的来历,正宗的抗美援朝老兵一个人一把刺刀,杀够六个美国兵,一辈子无儿无女,把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连坟墓都建在烈士墓园,这个孤儿院也是这老头一直在用自己的津贴撑着。

唉。

李来福还是看电影才知道?自己可能练的是咏春拳。

只不过老头教的拳法?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都是后发先至一招制敌。

他要是知道教了十年功夫,李来福后来竟拿刀砍人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气的从坟里蹦出来。

往事不堪回首!得瑟了几年,也被政府教育过了,现在他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李来福点开番茄小说网站,准备一边开车,一面听小说,这是他唯一的娱乐,至于朋友?没有一个好人。

一个年轻和尚朝着他迎面走来。

“施…。”

李来福笑着摆了摆手说话:“你们这些骗子?不是应该去医院停车场吗?怎么跑到路边来了,一看你就是个新手?想骗出租车司机?那你就想多了?”

突然李来福大叫道:“我靠,你可够专业的,脑袋上还烫了戒疤,我看看真的假的?”说完就把手伸了过去。

小和尚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来福摸着脑袋,啪啪拍了两下说道:“我操你小子也是下了血本,烫戒疤不疼吗?”

旁边传来一个软软糯糯小女孩的声音:“叔叔,他是唐僧吗?怎么没看见孙悟空啊?”

李来福看了看穿着公主裙的小女孩,莫名的一种熟悉的感觉。

他低下头摸了摸小丫头的头笑着说道:“孙悟空有可能去化缘…,也有可能去找玉兔精了。

“当着孩子面瞎说什么,”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

也许是到了年纪的缘故,感觉软软糯糯的小丫头!简直太可爱了,对着她身后抿着嘴在笑地女人道:“这是你闺女吧?怪不得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的,你怎么过来了?”

“难道我不是在这里长大的?这里要拆了,我就不能过来看看?”

“几年不见,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这个小辣椒?还是得理不饶人。”

“施主…。”

李来福看着小和尚拿出20块钱说:“还把你忘了,看在你这么下血本行骗,我就当被你骗一次吧!”

“施主我不化缘,我是问路,”小和尚看着钱,跟看到鬼似的,赶紧后退几步。

李来福打量着小和尚惊讶道:“哎呦喂,原来是个正经和尚?那你等一会吧,我今天就送佛送到西,保证给你送到地方。”

小和尚刚想说话……。

李来福突然看见一辆车已经奔他们而来,说是迟那是快,一把推开小和尚抱起地下的小丫头扔在她妈妈怀里。

砰!

他飞出了十几米,重重的摔到了地下。

李来福感觉到浑身剧痛,咳咳…摸了一把咳出的都是血。

“小…娟…孩子…没事…吧?”

“来福哥,来福哥…楠楠没事。”

小娟大哭着在李来福身边把他头抬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眼泪噼里啪啦的落在他的脸上。

李来福艰难的露出一个笑脸道:“小娟…别…别哭了,我坏…事做…做多了,这…这是…报应。”

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如果不是要死了,他绝对不会说出这种话。

“来福哥,你挺住了,等一会救护车就来了,”小娟累像断了线的珠子。

“我…,我…,”他不停的冒着血。

小和尚看着李来福,他从脖子上摘下一个木质的平安扣放在李来福满是鲜血的手上说:“这是师傅给我的护身符……。”

突然李来福瞪大了眼睛,他感觉到平安扣在吸他的血,小和尚后面的话他一句没听见,眼前一黑失去知觉了。

……。

“啊~!”

李来福大叫一声睁开眼睛,张着大嘴不停的呼吸着。

好不容易喘匀了这口气,好像憋了很久,打量着四周,借着月光看见一排排的书桌……。

突然脑袋一阵刺痛,跟放电影一样,各种信息都在脑袋里翻腾着,双手握紧拳头强忍着疼痛。

大约有十几分钟,就在他快要晕倒的时候…,疼痛终于过去了。

穿越?

李来福看了看自己小了一两号的手,真的妈穿越了?

他这做身体的原主也叫李来福,年纪是15岁?关键这个缺德的名字,难道就不能换一换?非得叫来福吗?

重新躺在书桌上,准备把手垫在头上,突然头上传来阵阵刺痛,估计原主是从书桌上掉下去摔到头了。

现是1960年地点是京城,眼下还是困难时期,市面上只要是吃的,几乎都见不到了,就连城里人,闲暇的时候也要去挖野菜。

城里人只是饿不死,成年劳动力28斤粮,像他这样的半大小子只有14斤粮,几乎每个人脸色都是绿的,而且裤腰带都能转两圈。

农村日子更是苦,夏天还能吃两顿野菜,到冬天就得硬扛了,有的树皮都扒的溜干净。

虽然都说这三年是自然灾害,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自然灾害只是粮食欠收!少收!这一点没有?这事情只能放在心里,说不得。

这年代最亏欠的是农民,种完地?粮食上交自己还得饿肚子。

原主五岁的时候母亲得病去世,本来他父亲是在乡下种地的农民,后来经人介绍找了一个寡妇,两个人拉帮套也没啥婚礼不婚礼的,就直接搬到一起过日子,也就是原主有了个后妈,这后妈可不是空手来的,带了两个半大小子。

李来福想到这里突然笑了,他这个父亲也够倒霉的,和寡妇搬到一起第二年进城里送粮,正好看见轧钢厂第一次扩建,门外贴的招工告示,仗着他跟原主爷爷学过几年私塾,因为认识字的缘故,很快就有了工作。

李来福笑不是没有原因的,这年头只要是城里的工人,就是几个孩子!回农村也能找个大姑娘,他这个爹!明显结婚早了。

轧钢厂?不会是那个情满四合院的轧钢厂吧?听说里边都是禽兽?看电视,只是觉得有点气人,一看同人小说不得了,整个都妖魔化了,评论区更是神奇,都已经脑补出!五保户老太太是特务了,五保户?好像是没工作,没有退休工资,连工作都没有做特务?汇报什么?李来福后来都不看小说,专门看评论区,小说有个屁看头,评论区比小说热闹多了。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长长舒了一口气,李来福很快就释然了,毕竟在那个世界,他也是个孤儿,也没什么牵挂。

以后自己就是1960年的李来福了。

当他轻揉着头上的包,突然……。


突然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再也不是黑漆漆的教室,最少也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空间,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洞,阳光是从那里照射进来的。

“我操!我操!”

穿越!真他妈有福利?

深吸了一口气平缓了一下心情,他看着整个空间,仿佛一个太极图,一半是黑黝黝的土地,一半是白色石头地面。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这个空间有点像那个平安符的模样,感觉到手里摸着桌子,想着收到空间里。

砰!

疼,屁股疼。

他也顾不上疼痛,想着自己进入空间,想多了,试了几次,完全没可能。

把空间里的桌子拿出来,又对着前面的桌子准备试一试凭空收取,可惜试了半天,手触摸不到,根本收不进来。

一直练到了天亮了,又发现了一个功能,那就是不能隔空收东西,可以用媒介,只要东西相连,就可以收到空间里。

咕噜,咕噜。

刚一歇下来,肚子就开始抗议了。

从窗户爬出去,学校院里冷冷清清的,现在正是七月份放暑假的时候,就算不是暑假,也经常有人不来上学,这一年多,已经很少有人来上学了,毕竟上就需要活动,而粮食跟不上,每天都有孩子晕倒,所以学生愿意来不来?也没有哪个老师催孩子来上学。

好在李来福15岁现在是初中二年级了,用后世的一句话说,你已经超过这全国的80%的人了,至于他的学习成绩?他老子都放弃让他上学了。

从学校院墙翻出去以后,看着破旧的街道,可能是天太早的原因,街道上没几个人,倒是旁边的住家?家家烟囱都是炊烟袅袅。

低头看了一下自己衣服裤子,上身穿着白色的褂子,前面就补了十几个补丁,而且还是五颜六色的,深灰色的裤子短了一大截,跟七分裤似的,一双老头布鞋,两个大脚趾头上还带着补丁。

加快脚步,肚子已经咕咕叫了,走进南锣鼓巷口就是卖早点的摊位,李来福深吸了几口香气,脚步不敢停留要不然更饿了,快速朝着前面走去。

走了没几步,就看到南锣鼓巷95号,灰砖青瓦高大的院墙,带着台阶四米多高的门楼,以前能住这种院子的人,起码也是贝勒爷,不由得多看两眼,真他妈失败,别人穿越者直接进院了,他居然只能在门口经过。

停住脚步回忆了一下记忆,妈的不由得骂了一句,以前看小说,还以为这就是轧钢厂的宿舍的,每个穿越者都分到这院,现实中他妈的房子都是街道的,是国家的!根本不是轧钢厂的。

妈的,写同人小说,第一件事就写抢房子?还就那么有市场,你说怪不怪?

抢房子是扯淡?这年头所有的房子都是分配的,私自建房都要有街道批准,抢占别人的房子,那是不要命了。

李来福从门口一走而过,心里却想着能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工作年头多的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像他爹工作时间短,再加上本就不是城里人,根本不可能住在这里。

李来福走到了南锣鼓巷88号停下了脚步,号码倒挺吉利的,就是住的地方缺德了,87号,89号都是像95号一样的三进四合院,只有88号是个大杂院,而且还是占道修改的,院墙还没有一米二高都是黄土坯建的。

大门更是摇摇晃晃了,“来福回来了,早晨你爹还在门口找你呢,”一个老太太的声音传来。

“刘奶奶早,”李来福回答道。

老太太是这个院里的第一家,家里有两个闺女,一个小子,老伴去世20几年了,李来福想了想这老太太跟贾张氏是有一拼,平常说话还客气,谁惹到她家?当时就给你招魂,在这个年代也习以为常了,老太太,妇女一吵架坐地下蹬腿招魂,骂街!这是基本技能。

“早,快回去吧!回去晚了,你爹再揍你,”刘老太太带着笑声点着煤球炉子说道。

老太太把身子挪开,李来福才能过得去,这院里的房子都是门对门,中间过道才一米多宽,多亏门都是往里开的,要不然两家一开门都撞在一起。

“来福,你爹在打你,就来姑姑家,”刘老太太的大女儿从煤球炉子上方的厨房里说道。

来福?缺德的名字,妈的,不知道有没有叫常威的人。

“知道了,刘姑姑,”李来福脚步加快朝着院里走去。

走到家门口,他家对门一个老头弯腰也在点炉子,本来就不宽的过道,弄得烟雾缭绕的。

李来福想了想道:“张爷爷早。”

“嗯!快回家吧!”

这老头是个老光棍,在街道的废品收购站上班,基本上话很少。

李来福看了一眼煤球,哪像后世的蜂窝煤,还给你扎上眼,这时候的煤球就跟一个铁球一样大小。

推开家门左边就是一个小厨房,顺着过道厨房后面,隔着木板就是两米左右的小炕,这是他们兄弟三个睡的,最里边的房间左边也是一个两米宽的小炕,这是他爹和后妈,还有最小的妹妹睡的地方,妹妹是他同父异母,最最里边还有个小客厅,放着一个八仙桌。

八仙桌上他爹李崇文独坐一面,后妈赵芳抱着妹妹李小红坐一面,两个弟弟13岁的江涛和10岁的江远。

“来福回来了,赶紧坐,我去给你盛糊糊,”赵芳把李小红放在板凳上说道。

李崇文瞥了他一眼,低头喝着糊糊,李来福也独坐一面,两个小子低头喝着糊糊,这兄弟俩没少挨揍,很怕他的,每次李来福为他俩挨揍,等到大人不在,他就得偷偷揍他俩一顿。

“来福,快吃吧!肯定饿坏了吧?”赵芳端着满满一大碗糊糊过来。

“谢谢,姨,”他伸手去接。

赵芳愣在那里,李来福拿着碗愣是没接过去。

李崇文轻轻碰了一下赵芳,赵芳才反应过来,满脸笑容的说道:“谢啥!这是姨应该做的。”

李来福看着碗里,基本上都是野菜,只有很少的玉米面,桌子一圈人是坐满了,桌子上就一个大碗,里边是黑乎乎的腌野菜。

这时候也不管那些了,肚子饿的咕咕叫,有的吃就不错了,双手抱着碗直接转着圈喝起来,突然一双筷子夹着腌咸菜伸过来放在他的碗里。

“别光喝糊糊,吃点咸菜有力气,人啊!就离不开盐,”李崇文说道。

一口气喝了大半碗,李来福才停下把碗放到桌上,肚子里终于有食了,不再饿的发慌,他也拿起筷子夹了口咸菜。

李崇文仰着脖拿筷子,不停的划拉着碗,达达之声不绝于耳,这是为了碗里不剩饭。

“当家的,我再给你盛点吧!你就吃了个碗底。”赵芳问道。

李崇文放下碗筷道:“吃一口就得了,到中午食堂有饭菜的。”

看见李崇文站起来,赵芳赶紧去把布兜子拿来,咣当咣当的一听就是吕饭盒的声音。

他又对着李来福说道:“你吃完饭带着两斤高粱面,去你爷爷奶奶家一趟,乡下这个季节虽然能挖到野菜,可是也不能光喝野菜汤啊!”

李来福捧起碗,拿着筷子点了点头:“知道了。”

李崇文看着瑟瑟发抖的两个小子,又加了一句:“别欺负你两个弟弟。”

李来福突然想到他爷爷奶奶家,可是在农村,他的空间里可是有一大片土地呢?

“知道了,爹,我想在爷爷奶奶家多住几天。”

李崇文愣了一下,扭头对着赵芳说道:“那你再多给他带一斤高粱面。”

“嗯!”赵芳点头答应道。


李崇文交代完,蹲下对着李小红说道:“跟爹在再见。”

“爹…爹,再…见,”不到三岁的李小红磕磕巴巴的说道。

江涛站起来说道:“爹,你慢走。”

“嗯,在家听话,你哥要揍你,晚上回来跟我说,”李崇文还是有点不放心又看了一眼李来福。

“大哥,你不吃了?”江远看着李来福的饭碗问道。

“嗯!”

江远立刻拿过他的碗,伸着手指头在碗里刮着,然后再把手指头放嘴里,李来福皱了皱眉头。

“混蛋玩意,你皱什么眉头,以后吃饭?再敢剩碗底,看我大嘴巴子不扇你,”李崇文骂道。

赵芳立刻替李来福解围道:“当家的快走吧!上班要迟到了。”

哼!

李崇文走后,赵芳收拾碗筷。

江远则靠近李来福问道:“大哥,我以后都听你的,你别揍我行不行?”

这小子比谁都聪明,知道李崇文走了,赵芳不会护着他俩的,所以赶紧先服软投降了。

李来福摸了摸他的头道:“放心吧!以后大哥不打你了。”

他又不是15岁的李来福,他穿越过来都30多岁了,哪会跟小孩一般见识?

“大哥,你说真的吗?”江远站起来问道。

“当然是真的,”大哥啥时候说过假话?

“大哥,你真是太好了!”江远高兴的直蹦高。

江涛看着高兴的弟弟,他毕竟大两岁,有点不好意思低着头小声道:“大哥,我也以后听你的。”

李来福笑着说道:“行了!行了!你们俩都是我的弟弟,我以后再也不打你们俩了。”

三兄弟就这么和好了,他们不知道的是赵芳在厨房抹着眼泪。

“大…哥哥,我要抱…抱,”李小红炸吧炸吧张开小手往前走。

抱着李小红玩了一会儿高高飞,把小丫头高兴坏了。

江涛江远倒是站在一边,感觉大哥完全变了。

李来福抱着李小红走到厨房,看见洗脸盆,他才想起来,从昨晚上到现在还没洗脸呢?

“小涛,你来抱一下小红,我洗把脸。”李来福吩咐道。

赵芳急忙拿着水瓢在桶里舀了一勺水倒在洗脸盆里,李来福在脸上扑了点水,用洗脸盆架上放的是肥皂?这年头香皂可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就算用得起,也没票,连肥皂都用票。

这年头香皂和雪花膏头油都属于奢侈品,拿着已经快烂了的毛巾擦了两把脸,看着墙上的镜子,一张帅气小小伙的脸出现在镜子上,浓眉大眼,双眼爆皮,加上高挺的鼻梁,不厚不薄的嘴唇,刀削斧剁般的脸型。

不由得伸手摸了摸,比他上一世的脸帅多了。

“大哥,你看什么呢?”江远问道。

李来福随口说了一句看“帅哥”。

“什么是帅哥?你不是大哥吗?”

“你咋!那么粘牙呢?不知道别问,”李来福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哦。”

赵芳在屋里出来递给李来福一个小面袋子道:“这是给你爷爷奶奶带的高粱面,你拿好了,可千万别把袋子弄破了。”

拿起小面袋子提了提,就那么两三斤,别看东西少,在农村都有可能换个媳妇回来,这年代可没有什么彩礼嫁妆之说,这么两三斤高粱面,这也是他们家从嘴里省出来的,所以赵芳才郑重交代他。

他们家只有李崇文是顶格劳动力定量有28斤,像赵芳这样的妇女只有14斤,李小红还有四斤呢?他们三个半大小子就完犊子了。

因为他们三个小子都没有城里户口,1955年查户籍的时候,李崇文还是临时工,连房子都没分配,所以赵芳带着几个孩子都住在乡下。按照就地安置的政策,他们几人的户口都落在农村了,只有赵芳和李崇文后来领了结婚证,有了户口本上才加上她,至于三个半大小子,那就没门了,关键是这个特殊时期进城的人越多,城里挨饿的人越多,一个户口本,把城市和农村分的清清楚楚,等于是建了一道墙。

“走吧!”赵芳头上缠着毛巾,胳膊上挎着篮子和镰刀。

江涛抱着李小红对着江远说道:“老弟,你去把玻璃刀拿来。”

几个人出了家门,李来福看了一眼江远,这货手里拿着两个长方形的玻璃碴子,这就是他俩挖野菜的工具?玻璃刀?

走到大门口,老刘太太坐在大门边的石墩上道:“小芳,等你半天了,今天咱们可要走的远点,城墙根野菜都被挖光了。”

走在胡同里,很多妇女都是头戴着毛巾,挎着篮子,朝着东直门走去,这年头稍微孩子多一点都吃不饱,夏天全靠野菜充饥了。

南锣鼓巷原来是一条街,不过现在各个门面都是关着的,路口的早点摊还在,江远用力嗅着鼻子说道:“大哥,这肉包子可真香。”

李来福摸了摸他的头,搂着他的肩膀,说道:“等过几天大哥挣钱了,请你吃,让你一次吃个够。”

“大哥,你真是太好了,”江远也不管真假高兴的说道。

刘老太太对着赵芳说道:“这今天是怎么了?你家三个孩子怎么这么好了?”

赵芳带着笑脸看了一眼林来福道:“来福长大了,懂事了。”

走到南锣鼓巷胡同口,左边是供销社,右边是国营饭店,供销社门口还放了一个大白箱子,上面写着北冰洋冰棍,这可能就是后世的老冰棍前身。

看着李来福盯着供销社门口的大箱子,江远问道:“大哥,你说那冰棍甜不甜?”

李来福可甜了说道:“等大哥有钱了,给你买。”

“谢谢大哥,”,这孩子就这点好李来福说啥他都相信。

江涛却笑了笑没说话,他知道大哥不可能有钱的。

李来福看着街上人来人往,这年头一点都不比后世冷清,后世的人都排到六环了,现在的人都挤在城里,满街都是深蓝衣服,深蓝帽子,女人大多数都是白衬衫,花衣服,不过身上没有补丁的却是很少很少一部分,这年代女人一大特色就是胳膊上都带着套袖。

都怕把衣口弄脏了,也怕把衣服口磨坏了,每个人能穿出来的衣服也就一两件,农村很多都没有衣服穿。

至于说?带套袖不好看?别扯淡了,这年头哪有时间臭美?每个人都要干活的。

江涛江远两兄弟跟个小要饭花似的,他们的衣服就是用补丁拼起来的。

江远快到腿根的裤衩,前面四五个补丁,后面整个屁股蛋子都是一大块补丁,这要是在后世,这样的孩子都不会出门的,可是这俩孩子现在走的还挺有劲,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李来福膀上扛着小面袋,手上搂着江远的肩膀,几个人靠着路边走着路上各种马车,驴车,牛车,至于牛马拉的粪便,车老板双手一捧放到车上,尤其是那牛粪捧的一手都是,那帮人没一点嫌弃的表情,反而是乐呵呵的。

这条路上最靓的仔,还得是那些骑自行车的人,手里的铃铛响个不停,腰板挺的倍直,很怕别人看不到他们。

这年代骑一辆自行车?比后世开七系宝马还牛逼。

出了东直门,走到十字路口,往北边就是轧钢厂,往右边就是护城河,赵芳他们挖野菜都是围绕着护城河挖。

而李来福就要直着朝东走,还有五里路,“来福,你路上小心点,别把袋子弄破了,”赵芳交代着。

“我会当心的,姨,那我先走了,刘奶奶我先走了,”李来福说道。

“大哥再见,大哥再见,”江涛江远两兄弟说道,林小红也摆着小手。

“路上当心点,”老刘太太道。

李来福顺着沙土路,快步的朝前走着,道路两旁的田地边上都站着门民兵而且个个还是肩膀上挎着枪,这年代小孩进田地两个大耳刮子,大人进田地这帮民兵真敢开枪!

虽然天干地燥,地里不一定长出啥,但是只要种下去就有人看着,你要敢?没有人看着连种子都给你抠着吃了。

京城这边还好了,起码还在山根底下,还有几条大河,前两年还挖了密云水库,山东,河南,河北那边都赤地千里,三年时间起码都几十万人打底。

李来福正在胡思乱想,听到身后传来铃铛声,很自然的回头看了一眼,直接站在那里就不走了。

“来福是你吗?”一个赶着牛车中年汉子叫道。

李来福立刻回忆起原主的记忆,笑着说道:“铁柱,你有没有点大小了?来福?也是你叫的?你要叫来福叔。”

李铁柱把牛车停下,看着李来福,在他印象里,这个小叔叔从来都不计较这事,李来福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从小也就这么叫了,他30多岁总不能跟十几岁的小屁孩叫叔,他大儿子都跟李来福差不多大,这怎么两年没见,还变样了?。

李来福心中暗自高兴,他在李家村辈分老高了,连五六十岁的老头都有管他叫叔的,以前的李来福不在乎这些,现在的他可不一样了,能在这个年代找点乐子可是不容易。

突然一股恶臭袭来,李来福这才看见牛车上拉着一个汽油桶坐的大粪桶。

李来福对着李铁柱道:“别跟个傻子似的,要么你先走,要么我先走,你是要臭死人吗!”

“你这小子想找揍啊,”李铁柱还想赌一把。

李来福用手捏着鼻子,趾高气扬的道:“你揍我一下试试?你敢揍我?回到李家村,我就带着我爷爷去找你爹!我那个村长六哥,让我爷爷教训教训他,问问他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李铁柱立刻服软了,这小子在城里待两年,现在不好糊弄了,这要是把老太爷请出来,他和他爹都得挨揍。

“叔,来福叔行了吧?”

李来福继续捏着鼻子说道:“算你小子识相,你怎么从城里回来的?”

李铁柱道:“公社给咱们村分了一张粪票,”我今天正好没事去城里边拉回村,他也不着急了,拿下腰间的腰带锅,装了点烟叶,拿着火柴点着,吸了一口。

李来福看着臭气熏天的大粪桶,问道:“现在大粪也要票了吗?”

李铁柱坐在粪车上,抽着烟袋锅说道:“去年张家堡和灵水村因为在城里抢粪打起来了,后来城里就统一管理了,把粪票送到公社,公社再发到村里。”

李来福继续捏着鼻子说道:“你快走吧,抽个屁啊,在这里臭死人了,”这大夏天的?稀里糊汤的大粪,简直是臭气熏天的。

“臭啥臭?这还不是人拉的,牛也累了,我正好在这休息会,”李铁柱靠在粪桶上说道。

李来福扭头就走嘴里说道:“那你继续闻着吧!”

“来福叔,你别走啊?咱们再唠唠我大爷爷在厂子上班咋样?”李铁柱大声的喊着。

李来福根本不回答他的话,已经撒腿往前跑了。

走了三里路就开始往山上拐了,路变窄了不说,路边的大树参天,风一吹哗哗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怪慎得慌的,这就是白天,要是晚上高低不从这走,这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简直是劫盗的不二之地。

半个小时终于走出了林间小路,看见的是一片开阔之地,在田地对面稀稀拉拉的几十栋房子,这地方放在后世是建别墅的好地方,只有一条路三面环着大山。

嘴里叼着狗尾巴草,肩膀上挂着小面袋子,踩着田埂,朝着村里走去。

这里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过了田地,就像我爬山一样,村间的小路也都是歪歪扭扭,都是石头台阶,而他爷爷为了彰显他是村子里最高辈分的人,他的家在村的最上头。

村口大树下,三两两的老头老太太还有一帮光屁股的小孩都在乘着凉。

“小子,你找谁呀?”一个老太太问道。

李来福笑着说道:“我找李狗剩。”

“啥?你找老爷子?”老太太惊讶的问道。

“你这死老太婆眼睛不好,还净喜欢搭茬抢话,这是老太爷的孙子,咱们的小兄弟,”一个老头50多岁老头说道,他是谁?李来福是真记不得了。

老头一脸笑意的问道:“小弟你一个人回来的吗?”

又看了看他身后接着问道:“你爹我大叔怎么没回来?”

李来福感觉太有意思了,五六十岁的老头跟你叫弟弟,太好玩了,点了点头,回答道:“我爹还要上班了,没有时间,他让我回来看看爷爷。”

老头把蹲在地下玩的一个光腚小孩拽起来说道:“皮蛋,这是你小爷爷叫人,”

李来福顿时感觉浑身不自在了,五六岁的小孩管你叫爷爷?可是他浑身狗屁没有啊!这就有点尴尬了。

这小屁孩光着腚,鼻涕都过河了,看着李来福喊道:“小爷爷!”

“好,好,下次小爷爷给你带糖吃,”李来福答应道。

“小爷爷真的吗?”小孩都不用他爷爷拽着了,直接跑到李来福面前。

“小爷爷,小爷爷,小爷爷,”旁边三个小孩,听说有糖也站起来了。


李来福可不敢多待这帮孩子,那手别提有多脏了,都已经扑过来了。

李来福继续顺着村里的小道往山上走,只要门口有人,都会喊他一声叔或者爷爷,他也点头回应着,上一世孤儿院长大,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

已经能看到爷爷的房子了,在爷爷家的院子下边,唯一的一栋房子就是他二叔家,这个二叔还不是亲的,是他战乱的时候,逃荒路路过这里,他奶奶给了一碗饭,这小子也算有眼色,磕头就拜老太太没办法,认了个干儿子。

不过他这个二叔是真孝顺,李崇文去了城里,老两口是由李崇武照顾。

他家门口两个男孩在门口,两个男孩身上穿着面袋子,就是把面袋子中间搅个洞,套在身上腰间再系个绳,这俩小子叫李小龙,李小虎,一个十岁,一个六岁,旁边还站个七八岁的小孩,嘴里喊着:“大叔,二叔,你们就带我一个吧。”

李来福蹲在三个小孩面前,问道:“玩啥呢?”

砰,

稀泥崩到李来福脸上了。

林来福看见石板上四散开来的稀泥,想起来了,这就是泥炮。

“大哥,你回来了,大哥我都想你了,”两个玩泥的小孩说道。

还没等李来福回答旁边的小孩挠了挠头,说道:“那我叫啥呀?”

李小龙说道:“你个小傻子,你当然叫大大叔了。”

李来福看着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把他笑的要命。

“大大叔,”那小子倒听话。

“小龙你也知道他管你叫叔,你怎么不带他玩?”李来福看着那小孩可怜巴巴的说道。

李小虎一本正经的说道:“大哥你不知道,他尿尿可黄了,上次带他玩,把我手都染黄了。”

额?

“你…你个小兔崽子,你们不会是尿尿和泥丸吧?”林来福问道。

李小虎点了点头说道:“大哥不尿尿和泥也做不成摔炮啊!”

卧槽!

李来福立刻把脸上刚才崩到脸上泥擦掉骂道:“你们两个臭小子,不会用水啊,尿尿和泥脏不脏?”

李小龙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行,水是我爹从下面河里挑上来的,我爹说现在水都变少了,不能霍霍,我敢用水,我爹还不打死我们。”

可算把脸擦干净,李来福说道:“跟我去你爷爷家玩吧!”

“大哥,等我们晚上吃完晚饭再去爷爷家找你玩,现在我爹不让我们乱跑,他说跑多了,饿的快,”李小龙像个小大人似的说道。

李来福看着两个弟弟那瘦瘦的小腿,莫名的一阵心酸,明显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再这么下去,孩子都得得病。

李来福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快点种出粮食,不为别的,就为两个孩子那声大哥,他也得让他们吃饱了,上辈子他是孤儿,这辈子好不容易有了亲人,怎么可能还让他们挨饿?

“那你们继续玩吧。”李来福朝着爷爷家走去。

推开木头做的大门,院里他爷爷躺在躺椅上,“哎呦我的妈呀!孙子你可算来了,想死爷爷了,”李老头立刻从躺椅上起来喊道。

“爷爷,你慢点,别摔着了,”李来福快步朝前走去,老头虽然很瘦,不过精神倒是不错。

李老头看着李来福摸着他的头道:“大孙子长高了,都快有你爷爷高了,”

看着老头那亲切的眼神,李来福差一点眼泪流出来,这是在上一世根本没有体验过的亲情。

深吸了一口气,看向屋里问道:“爷爷,我奶奶呢?”

“跟你二叔二婶去山里采野菜了,你拿的什么东西?”李老头问道。

李来福这才想起手里的袋子,接着说道:“这是我爹让我带的高粱面,他怕你们天天吃野菜,对你身体不好。”

“净操闲心,他自己要养一大家子人,还给我们送什么粮食,”李老头说道。

李来福把面袋子递到他手道:“爷爷,那都拿来了,你们就吃吧!再说城里边毕竟还有粮,你们每次都得等到秋收了。”

李老头接过面袋子,叹了口气,说道:“今年雨水又少了,要是往年大地里的玉米都快熟了,今年又是一个粮荒年。”

李老头去放粮食,李来福打量着院里在靠近窗户的地位,有一小块地种了十几20株玉米已经一人多高了。

李老头出来的时候还端着一碗水道:“大孙子口渴了吧?喝点水。”

李来福喝了一碗水,问道:“爷爷,你怎么可以在院里种玉米呀?”

李老头看着院里的玉米,笑的脸上都是皱纹说道:“这是你那个村长六哥孝敬我的,在李家村也就你爷爷我有这待遇。”

李老头看着玉米道:“这可是我天天啥也不干,拼命浇水才长起来的,咱们山下地里的玉米现在才到腰间。”

李老头咬了咬牙说道:“晚上让你奶奶给你煮一穗。”

李来福真的感动了,这年代谁敢啃玉米呀?这年头的玉米要连着棒子一起搅出来的面,也叫棒子面。

他倒是没拒绝,倒不是为了吃,而是想抠下来几粒做种子。

看着李老头拿出烟袋锅点的烟,“爷爷,我现在就饿了,要不然我自己煮吧?”

“行,爷爷帮你煮吧!”林老头准备把烟掐灭了。

“爷爷,我都15岁了,煮个玉米还是没问题的,你就别管了。”

“好好好!我孙子现在是大小伙了,再过两年就可以娶媳妇儿了,你爷爷我也可以抱重孙子喽。”

要是这个年代的小孩肯定害羞了,对于穿越过来的人?

“爷爷,你就等着抱重孙子吧!到时候我让媳妇多生几个,你和我奶奶就天天给我看孩子吧!”李来福笑着说道。

“好好,你有孩子?就送爷爷这里来,爷爷帮你养着,可别像你爹那个缺德玩意,把我孙子带去城里,好几年回来一次,你可是我们李家的独苗啊!”

李来福已经走到玉米边上,李老头坐在椅子上喊道:“东边第五颗那一穗玉米长的最好。”

把玉米掰下来,拿着往厨房走,“水在桶里多舀点,”李老头交代道。

一进厨房,李来福快速把玉米剥开,小心翼翼抠了二十多个粒下来。


把玉米下锅以后,他坐在灶堂口添着柴火,看着新鲜的玉米粒,他知道肯定不是直接种下去,得等玉米发芽,他也不会啊!咬了咬牙把20个玉米粒直接种在地里,毕竟是空间里的黑土地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一面烧着火,一面看着锅里,很自然的随手准备掏烟,摸了个寂寞,裤子连兜都没有。

上一世他可是老烟枪,还是得赶紧挣钱啊!

玉米熟了以后,玉米香味从锅里传出来,把玉米挑出来,快速掰成两半。

把那抠玉米的痕迹直接啃掉,拿着头上一半朝着外面走去,“爷爷,我吃一半就行了,这一半给你吃。”

“大孙子,你吃你的,爷爷不吃。”

他直接塞到李老头手里,道:“爷爷,你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

李老头知道大孙子孝顺,用手抠了五六个玉米粒说:“我吃这些就行了,剩下的给你奶奶你二叔二婶,还有小龙,小虎他们也尝一尝。”

李来福啃着玉米,李老头则一粒一粒往嘴里放,细嚼慢咽地吃着。

他躺在躺椅上,嘴里吃着玉米意念却进入了空间,看着刚才种下去的玉米,没有什么反应?把吃完的玉米棒放到旁边,皱了皱眉头,意念往土里延伸,想看看怎么回事?

意念刚一靠近土壤,突然感觉土里好像在吸收他的意念,玉米也随着意念的流失在快速的成长,第一颗,第二颗第三颗……。

随着第十颗玉米成熟,林来福头上一阵刺痛,躺在!躺椅上眼前冒着金星了,也值得,每一个玉米棒上都长了至少三穗玉米,这大黑土地果然牛掰。

休息了半个小时,强忍着困意把十株玉米35个玉米棒,玉米粒全部取下来,起码有五斤,直接又种在土地里,这一次种了有半亩地。

眼睛都打不开了,嘴里喊道:“爷爷,我困了,睡一会儿。”

“大孙子,困了就睡吧!”

……

一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扇子,一脸笑意的给他扇着风,“奶奶,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她摸着李来福的头道:“奶奶都回来半天了。”

“奶奶,大哥醒了吧?我和弟弟能进来了吗?”李小龙喊道。

“你大哥醒了,你也滚去了吧!”老太太还想跟大孙子说会话,谁知道这小混蛋吵得很。

李来福站起来看见,爷爷和他二叔二婶坐在门口,三个人并排坐在小凳上,把大门挡的死死的,明显是怕那两个小子进来捣乱。

“二叔,二婶,你们也回来了。”

二叔李崇武说道:“你这个小子两年没见,都快跟我一般高了。”

“二叔你放心吧,明年我一定比你高。”

李来福看着他二叔对比了一下自己,现在有一米六八左右,不过就是太瘦了。

“大哥,玉米在哪呢?爷爷刚才说等你醒了可以吃玉米?”李小虎路过来问道。

“一天就知道吃,过来吧!还能少了你们的,”老太太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白瓷碗里边都是玉米粒。

“大孙子,你先抓点吃的,然后再跟他们分,”偏心眼的老太太也不在乎儿媳妇的态度,直接对李来福说道。

李来福偷偷看了一眼二叔二婶,这夫妻俩没有一点不高兴表情,好像觉得这是应该的一样。

“奶奶,我中午都吃了一半,现在还不饿呢,你们吃吧!”

李老头听见大孙子都说出来吃一半了,也怕老太太继续让,让二儿子和儿媳妇有啥想法?说道:“我和大孙子都吃过了,你们就分着吃。”

老太太这时从碗里一个人十粒,连儿子儿媳妇也没落下,只不过自己吃了几粒,剩下的都塞到李来福手里了。

两个臭小子跟猪八戒吞人参果一样,早就吃没了,两双眼睛不停的看来看去,最后还是在爹娘手里又混了一半,李来福也把自己手里的玉米粒分了两人一人两粒。

到了晚上天也暗下来了,李老头敲着烟袋锅说道:“老二啊,你们一家也别回去吃了,就在这里吃吧!你大哥带了三斤高粱面过来,一会煮一锅野菜,多抓几把高粱面。”

二婶悄悄看了一眼老太太,这年头,儿媳妇对婆婆就跟老鼠见猫一样,婆婆骂儿媳妇天经地义,儿媳妇敢虐待婆婆?村子里的人口水都能淹死你,一个弄不好就给你送回娘家。

“小翠,你跟我摘野菜,”老太太头也没抬地对二婶说道。

“好的,娘,”二婶把两个袖子挽起来答应道。

李来福看着爷爷,二叔一人叼着一个烟袋锅,闻着烟味直眼馋。

他把眼睛看向别处,听见李崇武说道:“你们两个赶紧把手里那玉米粒吃了,出去要是敢说吃玉米粒了,回家我就扒你们的皮。”

李来福看着李小龙兄弟俩,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玉米粒,还在闻着。

突然想起一件事,他问道:“你们两个小子洗手了吗?”

小虎眨了眨眼睛,回答道:“大哥洗什么手?”

李来福对着李崇武说道:“二叔你赶紧揍他俩一顿,下午撒尿和泥了,玩完连手都不洗,就吃东西。”

李崇武笑着满不在乎的道:“没事没事!童子尿败火。”

李来福暗自叹息,这年头的孩子都是天老爷养活着。

李来福看着几个人,二叔的大女儿没在他问道:“二叔,小丽怎么没过来?”

“我还以为你把妹妹忘了,亏她经常说想你,她也去城里了,跟他表姨娘去学裁缝了。”

这年头能有个学手艺的地方,那还真是不得了。

二婶这时摘着菜笑着说道:“来福我家小丽可说了,学完裁缝还要给你做身衣服了。”

把李来福说的脸一红,他都把这个妹妹忘了。

“太爷爷,”院外传来了李铁柱的声音。

“二爷,二奶也在啊?”李铁柱走到院里说道。

“铁柱,你有啥事吗?”李老头问道。

李铁柱从兜里拿出一个鸡蛋说道:“我爹听说小叔回来了,让我给送过来一个鸡蛋。”

“铁柱,你拿回去吧!我不吃,”李来福想了想说道,这年头老百姓全指鸡蛋换点油盐酱醋了。


这年代的百姓宁可相信鸡屁股银行,也不会相信国家的银行,全指望鸡蛋换点盐什么的了。

“我可不敢拿回去,我爹那暴脾气,再揍我一顿,”李铁柱把鸡蛋塞在李老头手里起来就跑。

李来福追到院门口,李爷子拿着鸡蛋笑着说道:“大孙子,别追了,他爹可能是感谢我,去年底公社要撤了他这个村长,我在村里发话谁也不准跟他抢,公社没办法没撤成。”

小龙,小虎,两个臭小子立刻在老爷子身边不动了,眼睛就没离开过那个鸡蛋。

“老头子,把鸡蛋给我,我给我大孙子煮上,”老太太早就看见了。

“奶,你可别煮啊,咱直接打散了,倒在野菜锅里得了,大家一起吃,”他又不是这个年代的小屁孩,真的煮一个鸡蛋,自己吃?让一帮人看着他也咽不下去。

“那怎么行?”老太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奶奶,你就听我的吧!”李来福拿着鸡蛋,朝着厨房里走去。

老太太还想说什么,李老头先说道:“行了,孩子们吃东西都在后头了,再说孩子有孝心的时候别拦着,你一味的惯着,再把孩子性格弄得不好了。”

“哼!就你有理。”

老太太刚一进厨房,二婶抢先说道:“娘,我也拦不住啊!你看来福把鸡蛋都打到锅里去了。”

“打就打了,这孩子孝顺!我再往锅里放点油,”李来福看见老太太拿着筷子在一个坛子里逛了几下,然后又到大锅里涮了涮,他直接愣住了,这就是放油?

“那可不能糟蹋了,我再添两瓢水,”二婶动作也不慢,又去水桶里舀了一瓢水放在锅里。

就这!就这!

上午野菜糊糊的时候,李来福有心理准备,但是也没有这婆媳俩给他来的震撼,婆婆拿筷子蘸了一下油,儿媳妇立马添一瓢水。

这时候他才切身体会到挨饿的年代,这才一年就把人折磨成这样了。

让两个老人逼着他喝了两碗,而且是很厚的那种,小龙,小虎,这俩小子都吃了,喝了三碗,最后刷锅的水?都跟清水一样。

这直接灌了个水饱,还把一帮人吃的很满足。

“爹,娘,来福,我们先回去了,吃太饱了,可不能乱活动,”李崇武说道。

李老头看了看窗外,天已经黑了:“那就赶紧回去吧!”

李来福跟爷爷奶奶也都躺在了炕上,这年头的人们只要不干活,都待着不动,一活动饿的快。

反正睡不着李来福闲聊着问道:“爷爷我六哥做村长,做的好好,怎么公社还要撤掉他?”

“他就是个一根筋,所有的村长粮产1000斤都敢报一万斤,把留给村民的口粮都交上去了,这李老六实打实的上交不说,还先把村民的口粮都发放,这明显是跟公社对着干,人家还能不收拾他?不过也好了这小子,去年冬天好多村里都有饿死的人,只有咱村没有。”

“大孙子,你出去可不能瞎说呀!也别提饿死人的事,别的村上报都说是得病死的,哎!”

李来福心里想的,从这件事看起来,李老六还真是一个好村长。

“你个死老头子,跟大孙子说这些事干嘛?要是被别人知道了,还以为大孙子传谣言了,睡觉睡觉!”老太太嘴上说完,手里的扇子却对着李来福扇着。

“奶奶,别再扇风了,我不热。”

老太太还不放心,摸了一下李来福的头上,看见没有汗,才把扇子放下。

李来福用意念进入空间,一次性把另外十株玉米都催熟了,又赶紧把玉米粒种到地里,现在整整有一亩玉米了。

意念用过度了,已经头晕眼花了,直接睡着了。

听着李来福的呼噜声,老太太笑着说道:“真是个孩子,这么大会就睡着了。”

……

早晨起来,爷爷奶奶早起来了,

看见李来福起来了,老太太笑着说道:“大孙子,你快洗把脸,奶奶这就给你做野菜糊糊喝。”

牙刷是不可能有了,李来福在水桶里舀了一瓢凉水,漱了两下,

“大孙子,别乱吐,吐在房檐头那里几个小土堆上,那里是奶奶种的南瓜。”

好嘛,这年头连一口水都不能浪费。

南瓜?

李来福看着五六个小土包,奶奶这季节也不是种南瓜的季节?“现在还管什么季节,只要能长出来,够吃两口就行,”老爷子在院里抽着烟袋道。

“这也是你爷爷我面子大,要不然你看别人家敢种一根苗呀?”李老爷子还不忘吹一下牛皮。

“别听你爷爷吹牛,他哪是面子大呀,他是辈分大,”老太太还不忘说一句。

李来福站在院里看着房屋后的大山说道:“爷爷,咱们村的民兵怎么不去山里打猎啊?这么大个山,肯定有好多猎物的,”他对打猎可是很感兴趣,毕竟小兴安岭边上长大的人,就算不会打猎听也听的多了。

“打啥猎?打到猎物也都喂狗了,咱们村里的枪都是公社里的,前两年野猪下山,咱们村直接打了两头,公社那帮王八蛋,咱们村里30多户就给留了一套猪下水。”

“大孙子,你可别往山里跑,那山里野猪可凶了,这季节还有熊瞎子,你可是咱们老李家的独苗,以后咱们家可就全指你开枝散叶了,”老太太在厨房门口说道。

这事情老太太可是盯紧了,毕竟她就生了一个儿子,已经对不起老李家了,这一个大孙子可是一根独苗,万一有点啥意外,她可没脸去见公公婆婆。

“奶奶,你放心吧!我哪敢去打野猪,我就想进去玩玩,城里边可没山。”

“孙子,还真准备进山呢!”李老头听出话意思了。

李来福不以为意的说道:“爷爷你总不能让我回到你这里,就在你家院里待着,那我无聊死了。”

李老头也不想孙子进山,可是这要是不答应,孙子以后不回来咋办?

“那你得答应奶奶不能进深处,只能在边上玩一会儿,”老太太也被李来福最后一句话吓到了,两年才回来一次她也怕孙子以后不回来。

早晨又喝了一顿野菜糊糊,李来福是真难受啊,这高粱面里边至少有一半都带着高粱壳,把嗓子拉的都疼。

李老头坐在院里,老太太收碗,李来福的眼睛已经看向那五六个土包当中的南瓜种子。


这时李崇武挑着扁担,提着两桶水进院直接往厨房里的走。

“娘,挖野菜去,”二婶在院门外喊道。

“来了来了!”老太太提着篮子又对李来福说道:“大孙子,去山边上玩,可不能往里走啊!”

“奶奶我又不傻,我就在山边上玩。”

二婶和老太太走后,院里就剩下老头跟李来福,

李老头还一如既往的躺在躺椅上,李来福在他身后悄悄抠出一粒南瓜种子,又把土盖好了。

收到空间里赶紧种到地里,拿起一把铁锹就朝门外走,“爷爷,我出去玩了。”

“早点回来,别走远了。”

李来福扛着铁锹,朝着后院山上走去,走了半个小时,还能看到树林里的妇女,孩子们都是挖野菜的,

要不是肚子饿,还真想发点感慨,这年代的空气太新鲜了。

走了一个小时已经进入深山了,这时候脚步也慢了,也不再顺着山道走朝着林里走去,终于走到了一片山沟里,看着树上被蹭得油光瓦亮,还有地下那清晰的野猪脚印。

找了一处泥土松软的地方,开始用锹挖深坑,半个多小时,连饿带累他胳膊都在抖了,强撑着挖了一个一米见方一米多深的坑。

还用树枝做了两根长长的签子,拿着铁锹削尖了。

拿上树枝盖好以后,没有诱饵不行啊,把意念进入空间,催熟了一根玉米苗,把玉米杆,玉米棒,玉米粒都撒在陷阱上面,心里一阵又疼了,不过为了吃肉……。

看着玉米棒,李来福差点忍不住生啃,躺在大树边上休息着,突然看到大树上有个鸟巢?至少有十几米太他妈高了,手放在大树上,心里想着爬不上去,累够呛,再没有东西怎么办?

正在心里胡思乱想着,突然空间里多了五个鸟蛋,我操!我操,还可以这样,李来福直接做起来。

对呀,我太傻了,李来福拍了头一下,只要有媒介就可以收取东西,这大树不正好媒介吗?

有了意外收获,李来福也有力气了,眼睛就再没往地下看过,到了中午的时候已经收获20个鸟蛋,还有十几只幼鸟,虽然他都不认识什么鸟,不过放在后世,估计也得20年起步。

已经饿的没力气了,关键想吃东西,他也没火柴呀!想到后世小视频当中的钻木取火。

算了,那东西他可弄不着火,还是忍忍吧!在路边拽了几根藤蔓,做了一个简易的篮子,把幼鸟和鸟蛋都放在篮子里,这次也不顺着小路走,还是继续在林子里逛。

感觉应该快到村子了。用意念侵入空间,把那一粒南瓜种子催熟,一根藤上两个瓜,每一个都有20多斤,中午他可不想吃野菜糊糊了。

看了一下篮子里又弄了三只大鸟,正好窝里有大鸟,都一起收了,幼鸟多了十只肉鸟和15个鸟蛋。

突然草丛里有动静,把南瓜还有装鸟蛋的篮子,收到空间里,轻手轻脚走过去,已经能听清咕咕的叫声,把手放在草丛边上,嗖的一下都收到空间里,两只野鸡还有十二个野鸡蛋。

这下收获真不少了,把野鸡脖子扭断,拿着藤条系在铁锹上,铁锹的前头挂着鸟蛋和幼鸟的篮子,怀里抱着大南瓜,朝着山下走去。

“来福,来福!”他听见了二婶的声音。

“二婶,你过来一下,”李来福站在小道上对着树林里喊道。

“你这孩子,你奶奶都说了,不让你往山里边跑,你怎么还从里边……?”

“我的妈呀,娘,娘,你快过来,你看来福拿的啥呀?”二婶大惊失色的叫道。

“咋的了?咋的了?我大孙子咋的了?”林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李来福被突然的变故都惊呆了,老太太从林里出来,看见看见他跟二婶并排站着。

“我的老天爷呀?大孙子,你这是在哪弄的啊?”老太太看着南瓜问道。

“奶奶,我在山里边捡到的,”李来福撒了个谎,至于相不相信,那就不是他的事了了,估计他们也会相信的,毕竟李来福空手来的。

二婶急忙拦住,还要说话呢!老太太小声说道:“娘,赶紧把东西放起来,咱回家吧!这要被人看见,还得了了。”

“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这年头还敢抱着南瓜满山跑,你不知道这人都饿疯了,”老太太嘴里埋怨着,却把头上的围巾摘下来,赶紧把南瓜盖住。

“我的娘啊!来福,你是咋抓到野鸡的?”南瓜盖住了,二婶才看着李来福铁锹后面绑着野鸡。

李来福笑着说道:“它钻草丛里了,被我给扑倒了。”

“小翠,你把南瓜抱着,我把野鸡放在篮子里,把你那野菜也拿过来盖在上面,”老太太安排道。

“我的小祖宗诶,你带着粮食,带着肉,在山里闲逛,你要吓死人了,”老太太说话声音都颤抖了。

“奶奶没事的,都是咱们一个村里的,谁还敢抢我东西,咋的?”

“说什么胡话,这山里还有别的村的呢,怎么就咱们一个村了?”二婶抱着南瓜说道。

二婶突然看见李来福敲铁锹柄上还挂着一个草篮子?带着不确定的语气问道:“来福,你那个篮子里?不会也是吃的吧?”

“二婶,你还真猜对了,这是鸟蛋和小鸟,你看看好几十个了,”林来福显摆的递了过去。

“你这孩子,以后可不能让你上山了,你咋还敢爬树啊,这要摔下来咋办呢?”二婶责备道。

“行了,赶紧往家走吧,路上谁也别说话,”老太太催促道。

两个人走在前面,把李来福笑得够呛,这俩人跟特务一样,眼睛不停的左右看,回到家一进院,俩人动作划一的各自把一扇门关上,两人靠在门上喘着粗气。

“奶奶,二婶,我还没进来呢,”李来福在外面喊道。

噗嗤!

二婶直接笑了,说道:“娘,咱俩怎么还把咱家的大功臣关在外面了?”

“可不是咋的,这一路给我吓得,把大孙子都忘了,”老太太拍着胸脯说道。

“一惊一乍干什么玩意儿?”老头子躺在躺椅上说道。


“死老头子,你倒是过来帮忙呀!你看大孙子带什么回来了,”老太太把篮子里的野鸡拿出来晃了晃。

“我孙子这么厉害吗?”李老头站起来了。

“爹,你孙子简直太厉害了,你看看这是啥?”二婶把毛巾拿掉一个20斤重的大南瓜映入眼前。

“亲娘呀!我活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南瓜,”李老头拿着南瓜颠了颠。

李来福一屁股,坐在板凳上喊道:“奶奶,赶紧做点吃的吧,我快饿死了。”

“来了,来了!奶奶给你煮南瓜汤喝。”

李来福赶紧拦着道:“奶奶可别煮南瓜汤了,把那个南瓜蒸了吧?”喝了两天野菜糊糊了,他想吃干的了。

“听孙子的,”李老头子直接发话了,李来福那句来这里总不能在院里待着,把老头吓到了,很怕孙子不爱来这里。

孙子要吃?老太太哪能拒绝?说道:“小娟,你去给来福切一块蒸上,我们等晚上再吃吧!”他们都是一天两顿饭也没吃中午饭的习惯,也不是说没习惯,关键是没东西吃。

李来福哪肯这样说道:“二婶,你直接蒸一半吧,你们要不吃,我也不吃你,我再去把小虎小龙叫过来,一起烤小鸟吃。”

二婶倒是没说话,而是看一下老太太,老太太叹了口气,道:“听孙子的吧,咱们都借我大孙子光了。”

“好的,娘,”二婶动作麻利的拿着南瓜去了厨房。

“来福,你不用动了,我把那两个臭小子喊过来就行了,”二婶站在厨房门口看见李来福站起来了说道。

二婶直接站在院墙上,大声喊道:“小虎,小龙,你来!”

二婶的嗓门是真大呀!李来福心里想着。

也就一分钟,噔噔噔两个小玩意儿跑进来了,“娘,你叫我俩啥事啊?”

二婶已经进厨房了,李来福提着篮子晃了晃道:“当然是好事了。”

两个小子,听见篮子里叽叽喳喳的声音:“大哥,这是小鸟吧?”李小虎瞪着眼睛说道。

两只大鸟都被林来福弄死了,不过30个带着绒毛的小鸟可没死呢,叽叽喳喳叫着。

“大哥,给你们烤小鸟吃,怎么样?大哥厉害吧?”李来福得意洋洋的说道。

“真的?”

“大哥,你真的给我俩烤小鸟吃?”李小虎不自信的问道。

“这不废话,大哥啥时候骗过你们?”

“大孙子,这鸟可不能烤?你这么大个小鸟,用火一烤啥也不剩了,你还是让你奶奶给你煮着吃吧!”李老头看了一眼李来福的篮子说道。

“大孙子,你去坐着休息吧,奶奶给你弄就行了。”

他也确实累了,跑了一上午,关键是肚子里没食啊!

坐在板凳上休息着,老太太直接开始给鸟拔毛了,两个小臭拿起小鸟一个一个往地下摔着,李来福摇头苦笑,这个年代的孩子眼里,这就是肉可以填饱肚子,在后世的孩子眼里这就是宠物,两极分化还是非常大的。

李来福看着老太太,把每一个鸟的肠子都放在大碗里,鸡肠子大鸟肠子舍不得丢也就算了,那小鸟的肠子还也就手指头大小?

“奶奶,那小鸟肠子就丢了吧,多费劲呢,一个个还要洗。”

“瞎说!这东西给你爷爷炒一盘,他都能把舌头吃掉,馋不死他,”老太太很有耐心的一个个往外拿着。

“大孙子,你奶奶说的对呀,这要放点辣椒一炒,喝起酒来美死了。”

老太太收拾完鸟,又去把那只野鸡拿过来,二婶已经把大鸟小鸟一起拿到锅里煮了。

“老头子,你快看这野鸡还是个母鸡,你看屁股蛋子上这么大一块鸡油,”老太太手里又扯出来两个没下出来的蛋。

“我还正愁怎么给你炒鸡肠子,有这块油就放心了,”老太太高兴的把一把鸡油放在碗里。

可把李来福饿得够呛,终于南瓜和鸟都煮好了,鸡杂也炒好了。

李老头去屋里拿了一小碗酒出来,

“爷爷,你咋还有酒啊?”

李老头小心翼翼的把酒放在桌上说道:“我这二斤地瓜烧,留了快7,8年了,每次等着有好菜才能喝一点。”

“等孙子挣钱了,天天让你喝好酒,”李来福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啊!那我就等着享大孙子的福了。

老太太分着南瓜,一人一个三角块,二婶又一人盛了一碗小鸟汤。

两只大鸟都在李来福碗里了,“奶奶,我吃不完给你一个。”

“大孙子,你吃吧。奶奶这碗里有肉的。”

看着老太太又给他夹回来,没办法,只能装装孩子撒撒娇:“奶奶,你要不吃,我也不吃了。”

老太太终于没夹回来,李来福却高兴的不得了,这种亲情他上一次做梦也想不到…?。

两个半大小子碗里都放了七八只小鸟,还有一大碗汤,南瓜到手都没停留大口吃着,“大哥,南瓜好甜,大哥南瓜好吃,”李小龙嘴忙的不得了,还不忘了拍他马屁。

李来福也吃着南瓜香甜无比。

“这南瓜是真甜了,大孙子,你是在哪里捡到的?”李老头问道。

“我抓野鸡的时候在草丛里捡到的,”李来福撒谎张嘴就来。

李老头也没说什么,他虽然在山根底下住了一辈子,也没捡到过一个南瓜,不过也只能感慨孙子运气好。

“爹,娘,我去给崇武送去点吃的,他们中午挑水出力气,”二婶说道。

李老头挥了挥手说道:“去吧,去吧!你也快点回来吃饭,这一顿可是比过年吃的都好。”

二婶拿着毛巾包了一块南瓜,还有两只小鸟朝着门外走去。

二婶刚一到山下,就看村里边一排的男劳力都在挑着水浇着地。

站在地头喊着自己的男人,“你咋来了呢?你没和咱娘去挖野菜吗?”李崇武跑过来问道。

“我来喂狗!”二婶开着玩笑,把毛巾递了过去。

李崇文已经好长时间,没见过自己婆娘高兴了,打开毛巾一看,瞪着大眼睛,接着又左右看了一遍,

小声问道:“这是哪来的?”

二婶笑着把李来福今天上山的事情说一遍,抓了好多的小鸟,又说他娘在炒鸡杂,他爹已经喝上酒了。

“这小子还真是来福,他一来老子就有口福了,”李崇武一口把两个小鸟都吃到嘴里,连骨头都没吐,直接嚼吧嚼咽下去了,又把南瓜三口两口吃完了。

伸着脖子把南瓜咽下去,突然想到点什么?李崇武问道:“你刚才是不是说我爹喝酒了?”

二婶点了点头:“是啊!”

“你这个傻女人,你还带东西来干嘛?直接叫我回去不就完了,这要慢一点,我爹可就喝完了。”


“你个缺德玩意!老娘好心好意给你送吃的,你还埋怨我?老娘也回去吃饭了,不理你了。”

李崇武也没哄他媳妇,而是直接跑向人群,“老六我请一下假,去我爹那里看看,我下午多挑几担行不行?”

李老六村长还没说话,他儿子李铁柱问道:“二爷?我二奶给你送啥吃的来了?”

还没等李崇武撒谎,李铁柱惊讶的喊道:“二爷?你再怎么饿也不能吃屎啊?”

“我去你爹篮子,你个小王八犊子,你说谁吃屎呢?”李崇武直接急眼了。

一帮人也都围过来了,李铁柱躲在他爹身后说道:“你们大伙看看他嘴上是不是黄黄的,二爷爷,他肯定吃屎了?”

李崇武擦了一把嘴,肯定刚才吃南瓜的时候没擦干净。

李崇武正想着怎么瞎掰呢?李老六一巴掌打在李铁柱头上骂道:“你个缺心眼的玩意,你二奶奶还能特意给你二爷送屎吃?”

一帮人都哈哈大笑,李铁柱摸着脑袋,嘟嘟囔囔说道:“那可不一定,兴许我二爷就喜欢吃热乎的了。”

这一句话可把大家笑疯了,李崇武脱下鞋就准备去削他,连50多岁的李老六这个村长都笑得弯腰了。

……

李来福看着碗里腥腥的鸟汤,他上一世是孤儿,到30多岁还单身,自己没少做菜,实在有点喝不下去什么佐料也不放的汤。

把汤推在一边,直接啃着鸟肉,老太太把碗里的大鸟吃了一半,就没动了,两个臭小子跟疯抢一样,连李来福剩下的汤都被他们喝了。

“爹啊,你那酒可慢点喝啊,”李崇武跟二婶从门外进来。

“你们中午不是跳水吗?你怎么回来了?”李老头惊讶的问道。

“不回来不行啊,爹,你那酒还有吗?”

“你个混蛋就惦记我那点酒,”李老头去屋里拿酒,二婶又盛了两碗汤出来吃南瓜。

“来福,你可真不愧是来福,你这小子运气也太好了,你二叔我可要谢谢你了,我都3,4年没喝过一口酒了。”

李来福打饱嗝了,说道:“二叔咱们都是一家人,客气啥?”

这个二叔太不着调,李来福还等着他继续客气呢,他已经奔着李老头拿出来的酒碗去了。

吃饱喝足,李来福犯了烟瘾真难受啊!“大哥,你明天能不能带我和弟弟也去抓鸟啊?这鸟肉太好吃了,”小龙说道。

“那可不行,你俩还光着腚子,光着脚片到林里,还不给你扎出血呀,老实待着得了,”李来福摇了摇头道。

小虎看着房门口盆里的野鸡问道:“大哥,那个鸡什么时候吃?”

“晚上咱们还吃南瓜吃野鸡,”李来福想也没想的说道。

老太太直接摇头说道:“南瓜吃就吃了,不吃容易坏,那鸡可不能吃,孙子我给你腌上,你带回家去。”

“奶奶,咱们就好好吃吧,咱们大家都补补身体,再说我又不是一两天就走,我要是没有好吃的,我可就要走了,”李来福恐吓的说道。

说别的没都没用,就是这句话最管用,两个老人是真想大孙子,自从去了城里几年就回来两次,前两次回来还没这么热情,这次回来,两个老人感觉都不一样了,亲切的不得了,所以更不舍得李来福了。

老太太为难的点了点头,

“好啊,好啊!晚上还有鸡肉吃,”小龙,小虎高兴的喊道。

“高兴个屁啊!这一顿吃的还不好啊,那野鸡是给你大哥吃的,你们晚上给我老实回家吃野菜糊糊,”李崇武喝了一口酒敲着筷子骂道。

两个臭小子立刻一副失望的表情,李来福说道:“二叔你这就瞎说了,我一个当大哥的还能吃独食啊!你们晚上也别回去,都在这里吃就完了。”

一家人吃饱饭,都在院子里坐着,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容。

“娘,咱俩下午还得去挖野菜吧?”二婶问道。

“行,我拿篮子,咱俩就走,大孙子你下午可不能上山了,万一走远了,黑天了可就找不着回来的路了,”老太太交代道。

看着老太太那担心的眼神,李来福点头,答应道:“奶奶,我下午不上山。”

“好大孙子。”

“我也吃饱了,到山下挑水了,省着下午挑双份再给我累倒了,”李崇武笑着说道。

两个小屁孩挨着李来福坐着,手里还玩着石头。

“走了,别玩石头了,大哥带你们去河里洗澡钓鱼去。”

“大哥,我们也没有鱼竿,鱼钩咋钓鱼啊?我前些天看到咱们隔壁村有个老头在亮马河里钓鱼了,”小龙抢先说道。

“这你们就别管了,你们俩赶紧去挖蚯蚓,我来准备鱼钩,李来福直接回到屋里,在墙上找了一根针。

这年头的针都插在报纸上,把钢针收到空间里,利用空间把钢针围成鱼钩的样子,他有鱼线做媒介,只要有鱼靠近它就能送到鱼嘴里去。

从房间里出来两个小孩,站在院里连动都没动,“不是让你俩挖蚯蚓了吗?站在这里干嘛?”李来福疑惑的问道。

“大哥,村子里哪有蚯蚓啊,只有到河边才有的,”小虎说道。

好嘛,不在农村,犯了常识性错误,这年头哪都干旱,蚯蚓都难活。

李来福没有再多说什么,去仓房直接找了一根麻绳,又找了一根两米长的树棍。

带着两个小孩往外走。“大哥,我看个隔壁那老头钓鱼,那线可细了,鱼竿也可细了,你怎么拿个棒子?”小龙光着脚丫跟在屁股后问道。

“别废话,跟着就行了,”李来福也不跟他解释。

三个人来到亮马河,李来福看着河边上一堆李家村的人在打水,这时候天旱的厉害,地里的庄稼就要不停的浇水。

“来福,你咋带他俩来河边了?天热想洗澡吗?”李铁柱喊道。

李来福站在河堤上,对着村长李老六喊道:“六哥,你家大小子直呼我名,你也不管管?是不得叫我爷爷去你家找你谈谈。”

李崇武正把李铁柱恨得牙根直痒,他下午一来!一帮人都问他屎啥味道?

他喊道:“来福,去叫你爷爷好好教训教训他,这小子嘴贫着呢!”

李老六也害怕了,别人叫不动老太爷,来福?这个老李家的独苗一叫老太爷保准屁颠屁颠的就来,他也不想挨骂,对着李铁柱屁股就是一脚,骂道:“妈的,没大没小的,那是你叔。”

一帮老爷们都在哈哈笑,不过没人敢打趣李来福了,毕竟谁也不想三四十岁了,跟个十来岁的小孩叫叔。

哼!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