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前文+番外

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前文+番外

把酒叙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是网络作者“把酒叙”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谢殷闻昭昭,详情概述:重生前,在她嫁入东宫要成为太子妃当天,亲生父兄将她绑了,让她姐姐去替嫁给太子。这些年来她对爹跟哥哥们掏心掏肺,为他们谋划前程,助他们步步高升,得到的却还是他们的厌恶和算计。重生后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随改嫁后的母亲一起进入了王府。她倒要好好看了,这一次没了她的帮助,她的这些白眼狼爹爹和哥哥们还怎么出人头地。而叫她意外的是,王府里的长辈跟几位继兄都是真心待她,她不过是回馈了一二,就迅速成了整个王府里被捧在手心上的团宠。...

主角:谢殷闻昭昭   更新:2025-06-27 05: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殷闻昭昭的现代都市小说《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前文+番外》,由网络作家“把酒叙”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是网络作者“把酒叙”创作的古代言情,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谢殷闻昭昭,详情概述:重生前,在她嫁入东宫要成为太子妃当天,亲生父兄将她绑了,让她姐姐去替嫁给太子。这些年来她对爹跟哥哥们掏心掏肺,为他们谋划前程,助他们步步高升,得到的却还是他们的厌恶和算计。重生后她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随改嫁后的母亲一起进入了王府。她倒要好好看了,这一次没了她的帮助,她的这些白眼狼爹爹和哥哥们还怎么出人头地。而叫她意外的是,王府里的长辈跟几位继兄都是真心待她,她不过是回馈了一二,就迅速成了整个王府里被捧在手心上的团宠。...

《与姐姐双重生,却成了娇养团宠前文+番外》精彩片段


同行的还有几位官员,他们围着桌子坐下,闻昭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继续藏在桌子底下。

一名中年官员笑着开口:“不知谢指挥使,为什么要把那具尸体送到本官的府邸呢?听说那个人曾经在白鹤书院里给谢指挥使的马投毒,害它发狂,险些谋害了谢指挥使。莫非你认为,他是本官的人?”

谢殷温声道:“杜太守慎言,某何曾说过那种话?”

闻昭昭攥紧明珠。

蜀郡太守杜广弘住在阳城,执掌财政和民生,和蓉城执掌兵权的镇北王府呈互为犄角却又分庭抗礼之势。

杜太守道:“那指挥使为何……”

“根据尸检结果判断,凶手是阳城人。”谢殷温声,“某不过是见他吞毒而死,实在可怜,感慨他对主子一片忠心,这才将他送回原籍,好叫他落叶归根。可惜他主子愚钝,一片算计不仅没能成事,还搭进去一个忠仆。”

闻昭昭咬住唇瓣。

桌案底下实在狭小,加上有人把脚伸得很长,她只得艰难地猫着身子。

身子渐渐酸软发麻,她下意识将手掌伸到前面,却按在了一个冰凉的东西上。

闻昭昭抬起头。

她把手按在了谢殷的脚背上……

谢殷正在吃茶。

被人按住脚,一股僵硬感顺着脚背攀援而上。

他垂眸,正对上一双仓惶的圆杏眼。

对面的杜太守干笑两声:“指挥使真是菩萨心肠,要是换做本官,那肯定是要把凶手挫骨扬灰的。”

谢殷的语气依旧温和:“听闻杜太守的爱子在白鹤书院读书,只是没什么读书的天赋,以后打算参军入伍?”

西南的兵权在谢靖手上。

杜太守之子想要参军入伍,必须得经过镇北王府。

谢殷这番话的弦外之音,便是拿那孩子的性命来威胁杜太守,别再搞幺蛾子。

闻昭昭撑着身子,勉强将手从他脚背上移开。

背后不知是谁又伸长了腿。

她往前爬了三寸——

于是她好巧不巧地卡在了谢殷的那双绣金革靴之间。

姿势怪异。

令人面红耳赤。

闻昭昭愣是没敢抬头。

然而一味低着头盯着谢殷的某处,似乎也不太妥当……

此刻,杜太守那张胖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

良久,他紧紧捏着茶盏,挤出一个憨厚的笑脸:“好好的,指挥使提那孩子干什么?对了,这次太妃娘娘六十大寿,本官特意用足足两斤重的黄金,为娘娘锻造了一座观音像,还请指挥使和太妃娘娘笑纳。”

两斤重的黄金……

闻昭昭想着那座黄金观音像,下意识咽了咽口水。

哪知抬起头,却见谢殷正盯着自己。

青年一向疏离的眉眼染上了难以言喻的情绪,仿佛她刚刚干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闻昭昭呆愣片刻,意识到谢殷误会了。

他误会她是在对着他的那一处咽口水!

谢殷收回视线,慢条斯理地吃了口茶。

他对杜太守道:“杜大人诚心祝寿,祖母自然没有不收贺礼的道理。”

杜太守今日下了血本,却只能讪讪赔着笑脸,再不敢多说什么。

终于熬到这些官员都走了,闻昭昭刚爬出来,就看见面前蓦地多了一双绣金卷云纹黑靴。

她低着头福了一礼,有些心虚:“世子爷……”

谢殷负手而立,目光居高临下。

她在桌子底下藏了许久,闷出一身香汗,几绺凌乱的青丝紧贴在瓷白脸颊上,面颊匀开薄红,宛如淬出汁液的桃花。

他道:“藏在那里干什么?”

闻昭昭伸出手,给他看掌心的那粒明珠:“耳铛滚进桌子底下了,进去捡。”

少女的掌心也汗津津的,明珠浸润上水色,像是女子清润的眼瞳。

谢殷又问:“你在山斋干什么?”

闻昭昭收回手。

这位王府世子爷,防她好似防贼。

每次审她都跟审犯人似的。

她道:“看风景。”

许是知道从她这里问不出什么,谢殷侧过身,示意她可以走了。

闻昭昭跨出门槛,想起什么,又忍不住回眸解释:“刚刚在桌子底下的时候,我没有乱看。”

说完,她又觉得解释这些显得欲盖弥彰。

她低下头,捏着明珠飞快离开。

谢殷捻了捻指腹。

面前的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少女身上浅淡的桃花香。

他有些厌烦这种香甜又缠人的味道。

谢殷存着将闻昭昭赶出王府的心思,只是老太妃喜爱她得紧,再加上西北连月匪患,他带兵剿匪,一时分身不暇,因此倒把闻昭昭忘在了脑后。

天气渐热。

闻家兄妹打定主意要让闻昭昭感受到他们的冷漠,这几个月也没来找过她。

闻昭昭乐得清闲,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

她什么书都看。

从经史子集到市井杂谈,她仿佛一块不知疲倦的海绵,竭力吸取书籍里各种有用或者有趣的东西。

这一世,不必再为父兄辛苦操持,她把时间都花在了自己身上。

到了秋末冬初,少女在女子班的成绩已经能考进前十。

闻昭昭很欢喜。

虽然不是第一名,但比起那些书香门第的贵女千金,她毕竟落下了太多年的功课,她很满意这个名次。

若是书院放假,她就去府里的书斋。

谢泽偶尔会过来,不知看的什么书,在她旁边直乐呵。

她好奇去瞧,他却不肯给她看。

临近冬至。

书斋里,一只修长的手突然伸过来,夺走了谢泽的书。

谢泽正看得津津有味,被这么一打断,顿时气得拍案而起:“谁敢抢小爷的——”

没发完的脾气,在看见谢殷那张脸时戛然而止。

他宛如蔫儿了的茄子:“大哥,你回府了呀……”

谢殷面无表情地翻了翻书页:“这是你的书?”

《春宫辟火图》。

专门画男欢女爱的图册。

“不是!”谢泽慌忙否认,情急之下目光落在闻昭昭身上,“这本书是……是闻昭昭的!是她借给我看的!是吧昭昭?”

他在谢殷看不见的角度,双掌合十冲闻昭昭拼命乞求。

闻昭昭莫名其妙。

谢泽撑死看一些市井话本子,被抓包后至于这么害怕?



谢泽替闻昭昭又盛了一碗粥:“没有人知道二哥在京城究竟经历了什么,反正他回家以后性情大变,整天和大夫药郎为伍,不仅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药物,还常常把尸体带回院子观察解剖,王府里面没有婢女小厮敢去他身边伺候。”

后面的事闻昭昭听说过——谢厌臣心术不正,被镇北王厌弃,撵出了王府。

谢泽走后,闻昭昭坐到梳妆台前。

她没猜错,谢家拥兵自重,被京城的那位深深忌惮,于是他通过谋害谢家子嗣的方式,来达到削弱谢家的目的。

所以,谢殷和谢泽才会屡屡遭遇事故。

闻昭昭想,也许镇北王没有厌弃谢厌臣,将他逐出王府,只是保护他的一种手段。

看来镇北王府的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闻昭昭望向铜镜。

铜镜里的少女面容稚嫩,像是春日里初生的新芽。

重生归来,除了报复父兄,她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

她想过再长大一些就离开这里自立门户,但无疑,留在王府才能带给她最大的利益,别说相看亲事了,就算她什么也不干只是出门溜达一圈,旁人都要看在王府的权势上敬她三分。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世道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可是,谢殷会在将来拥兵自立反了朝廷。

她留在王府,那她就是叛贼家眷!

闻昭昭捧住脸,懊恼自己死的太早,不知道前世谢殷究竟有没有杀进京城临朝称帝。

她起身整理金银细软,决定这两年多存一点钱。

谢殷赢了还好,要是他输给了朝廷,她还能跑路不是?

谢殷也就罢了,他死不死的和她关系不大。

但祖母和谢泽对她很好,她很愿意在跑路的时候带上他俩。

思及此,闻昭昭决心还要再多存一点钱,存到足够他们祖孙仨挥霍一辈子为止。

是夜。

闻昭昭搂着自己的钱匣子,趴在床榻上睡得迷迷糊糊之际,忽然有人推她。

她睁开惺忪睡眼。

房中烛火黯淡。

白衣胜雪松姿鹤逸的公子端坐在她的床榻边,眉心一点朱砂,笑起来的样子好似高坐莲台的观音。

他柔声道:“昭昭妹妹,快起来。”

闻昭昭:“……”

沉默了片刻,她才猛然坐起,紧紧拥住小被子:“你怎么在我的房间里?!”

“听大哥说,你在火场里救了我。”谢厌臣弯着清隽的眉眼,“为了表示对你的感谢,我忙活了一整天,决定送你一件礼物。”

闻昭昭睁圆杏眼,警惕地瞅着他。

这厮不按常理出牌。

所谓的“礼物”,该不会是眼珠子、人皮灯笼之类的可怕东西吧?

她果断摇头:“我不要。”

谢厌臣微怔,仿佛没料到她会拒绝自己。

薄金色烛火的映照下,青年那张温润雅致的观音面上弥漫开失落神色,清润的眼瞳里更是蒙了一层薄薄的雾气,似乎下一瞬就会可怜的哭出来。

他抓紧身下的被褥,哽咽道:“昭昭妹妹嫌弃我。”

闻昭昭:“……”

不是,这人不是一向我行我素邪肆神秘吗?

搁她面前装什么可怜?

她满脸一言难尽,反驳道:“我没有!”

“那你为什么不要我的礼物?”

闻昭昭语噎:“我……”

“昭昭妹妹只在乎四弟,一点也不在乎我这位二哥哥。也许是因为我是庶出吧,我到底不是从王妃肚子里生出来的,这些年又被父王厌弃,孤零零住在义庄上,逢年过节也没个人说话……”

青年满腹怨气絮絮叨叨,好似被新婚夫婿背叛的深闺怨妇。

闻昭昭忍无可忍,抬手道:“打住!我收你的礼物就是了!”

谢厌臣立刻破涕为笑,起身道:“走吧,路程有些远,我带你去拿。”

闻昭昭:“……”

她看了一眼窗外黑黢黢的夜色。

什么礼物需要她半夜出门去拿啊?

总感觉没什么好事。

可是她已经答应谢厌臣,总不好临时反悔,只得硬着头皮梳洗更衣,顶着夜色随他悄悄离开王府。

街上已经宵禁。

但没有巡逻的卫兵敢拦住挂有镇北王府家徽的马车,因此谢厌臣轻而易举就带着闻昭昭穿过半座蓉城,来到了一条小巷子里。

谢厌臣领着闻昭昭踏进巷子里的一座宅院:“这里是我的私宅,我偶尔会来小住。”

他推开屋门。

闻家三兄弟和闻俏俏躺在地上,昏迷不醒。

闻昭昭震惊:“你把他们抓到这里干什么?”

谢厌臣将一把匕首放在她的掌心:“他们对妹妹不好,妹妹理应杀了他们。你动手吧,我替你望风。等他们死了,我帮妹妹割下他们的头颅,制成酒器供你使用。”

闻昭昭:“……”

这就是谢厌臣的“礼物”?

果然非同凡响。

她看了一眼四个人。

他们是该死。

可是,就这么死掉未免太便宜了他们。

她要一点点夺走他们的机缘,让他们知道没有她,他们什么也不是。

她要他们经历足够的苦难,她要他们品尝她前世经受过的种种痛苦和煎熬……

之后,他们才该死。

闻昭昭把匕首还给谢厌臣:“谢谢二哥哥,但这是我的私事,我自己会处理好。”

谢厌臣不悦,瞥向闻家三兄弟的目光隐隐多出了几分妒忌:“莫非妹妹舍不得杀他们?在妹妹心里,这三个蠢货比我们谢家兄弟更重要,是不是?也是,你们到底是有血缘关系在的,正所谓血浓于水,我们这些外人又算什么呢?”

闻昭昭无语。

这人怎么动不动就阴阳怪气呀。

她只得解释了一番自己的意图,又补充道:“我虽然恨极了他们,却也不想因为他们双手染血,背负人命官司。因为不值得。”

谢厌臣望向她的手。

少女的双手细白娇嫩,十分漂亮。

他不禁笑道:“是了,妹妹的手就该干干净净才对。”

他又转向闻家兄妹,阴邪道:“只是就这么放过他们,我心里实在不高兴,我得从他们身上留下点什么东西。”

他转了转匕首,饶有兴致地走上前去。

闻昭昭正好奇他要干什么,外面忽然传来马蹄声。

有人闯进了这座宅院。

闻昭昭匆匆走到堂屋外面,看见无数卫兵涌了进来。

他们让开路,谢殷金簪玄衣革带军靴,淡漠地出现在院子里。

他身后的扶山没注意到闻昭昭,高声道:“县衙后宅无端丢了四个大活人,家属已经报官!我家指挥使大人查到他们被劫持到了这座院子,里面的人听着,立刻交出人质束手就擒,否则——”

扶山喊着喊着,终于看清楚了站在廊下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王府的姑娘。

扶山:“啊?”

闻昭昭福了一礼:“世子爷金安。”

她垂着眼睫,尴尬地盯着谢殷的军靴。

他可真够忙的。

除了处理军务政务,深更半夜还要出来抓人。

犯事儿的还是他亲弟。



万松院,西厢房。

谢殷靠坐在官帽椅上,一页页翻看闻昭昭的文章。

闻昭昭背着手站在书案前,低头盯着绣花鞋尖。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墙上开着两扇如意海棠花窗,正月将尽,靠窗的一树桃花隐隐蔓出些许碧绿嫩芽。

本该适宜的读书环境,却因为和谢殷独处,而令闻昭昭生出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感,恨不能立刻拔腿离开这里。

不知过了多久,谢殷才放下那一沓文章:“基础太差了。”

闻昭昭咬了咬唇瓣。

她要是基础好,还用得着他教吗?

“写字讲究形意俱全,闻姑娘的字空有形而无意,不禁细瞧,也无风骨。”谢殷点评,“‘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闻姑娘真想学字,不妨先学作画。”

“作画?”

闻昭昭怀疑谢殷想坑她。

“画梅花。接下来的半个月,闻姑娘不必练字,每日画上五幅梅花图即可。”谢殷吩咐完,懒得多言,径直走了。

闻昭昭走到书案前,拿自己的字和谢殷的字作比较。

他的字时而飘逸如浮云,时而苍劲如龙骨,内藏气象万千,确实赏心悦目。

“画梅花……”

闻昭昭意识到,谢殷是想让她学习梅花的风骨。

通过描摹梅花的嶙峋遒劲,将那一分精气神融进书法里。

可是闻昭昭最喜欢的树不是梅花树。

固然梅花贵为四君子,可她更喜欢桃花。

桃花盛开在春天之始,代表花团锦簇,万物新生。

而她恰是新生。

思及此,闻昭昭铺纸研墨,开始在纸上勾勒描摹起如意窗外的那一树桃花。

谢殷吩咐闻昭昭每天画五幅画。

闻昭昭把万松院的桃花树画了个遍,每天都要画十多幅才肯罢休。

半个月后,谢殷再次踏进西厢房,瞧见书案上堆积如山的画作,不由挑眉。

闻昭昭立在旁边:“请世子查阅。”

谢殷一张一张看过去。

少女没有偷懒,每一幅画都倾注了心血。

有的是晨曦时分笼罩在雾色里的桃花树,有的是冷雨里的桃花树,还有的画作似乎是夜半醒来时所画,画作里,悬挂在窗下的灯笼映照出一片暖黄光晕,一株幼嫩的桃花树在夜色里若隐若现,恣意生长。

谢殷按住那些画纸。

他掀起眼帘。

少女恰站在窗下。

初春的光照进来,少女面若桃花,明明是个娇弱纤盈的小娘子,眉眼却藏满了向上攀爬的生命力,一如她笔下的桃花。

他道:“你可以开始练字了。”

闻昭昭惊喜,又听见谢殷道:“我书房里有不少书法名家的字帖,你过去挑几幅,每日观摩参悟,对你大有裨益。”

闻昭昭是第二次进谢殷的书房。

他的书房端肃古朴,几乎没有任何古玩珍宝,只有堆积成山的古籍旧书和各种字画。

转进内室,她瞧见一座博古架上摆满了印章。

各种材质都有,芙蓉石、荔枝冻、寿山石、鸡血石、封门青等等,大约都是谢殷的藏品。

谢殷挑了几本适宜女子临摹的字帖。

瞥见闻昭昭的目光,他道:“喜欢印章?”

闻昭昭轻声:“我以后也会有自己的印章吗?”

就像大哥和姐姐那样。

拥有刻着自己名字的私印,平日里收藏在随身的荷包里,既可以在自己作品的角落上篆刻出一方朱红印记,也可以在买来的书本上盖个戳,表明那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闻昭昭一直觉得拥有印章是很风雅的事。

直到察觉旁边的视线,她才想起自己是在和谢殷说话。

这个人面善心黑,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不定又要怎么嘲笑自己。

她从那些印章上收回视线:“我只是随口说说。”

她接过谢殷手里的字帖,认真地福了一礼:“多谢世子爷。我看完之后,会完好无损地还给您的。”

谢殷目送她离开。

少女系在髻后的碧绿丝绦,随着她的脚步扬了起来。

那样鲜丽翠亮的颜色,轻柔地飘过他的书房。

像是春天曾经来过。

青年修长的手掌无意识地抓了抓。

仿佛是想留下这片刻的春天。



就在闻昭昭专心练字之际,闻家。

因为宅院不大的缘故,兄妹几个共用一间书房。

闻俏俏撑着脸坐在窗下,却没什么心思练字。

反正她的字一向很不错,前世就被夫子选上在羲和廊展出,想必这一世也能被选上。

她想着,拿毛笔在纸上勾勒出一个英俊的侧脸。

皇太子……

还要再等两年,她才能跟着父亲进京,和皇太子定下婚事。

她等的可真是煎熬。

她眷恋地盯着纸上的侧脸,情不自禁叹了口气。

不远处传来闻如风关心的声音:“好端端的,俏俏为何要叹气?”

“没什么。”闻俏俏掩上那张人像,“这次游园盛会,大哥的书法肯定能被夫子选上。”

毕竟,大哥可是两年后的探花郎。

一手行楷艳惊天下,书法作品流传出去,不知道被多少读书人争相模仿!

闻如风闻言,却是皱了皱眉。

他的字其实不怎么样,在书院只算得上中等。

也不知怎的,这些天他总是心神不宁,仿佛他不应该是现在这个庸庸碌碌的样子。

他疑心是自己没休息好才会产生错觉,因此笑道:“我选不选得上无所谓,只要俏俏能被选上就成了,毕竟你那么优秀!”

闻俏俏神秘道:“大哥,这次游园盛会,不仅你我会出风头,三哥也会大出风头,你信不信?”

闻如风不解:“俏俏何出此言?”

闻俏俏笑的更加神秘。

根据她前世的记忆,三哥会在游园盛会的演武比试上,遇见他此生的贵人,从此参军入伍一发冲天。

他们家的好日子,就要正式开始了!

只是这些秘密,她还不能告诉大哥。

她娇声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柳如线。

闻昭昭从书院回来,踏进西厢房的时候,谢殷已经到了,正翻看她这两天练的字。


闻昭昭过来的时候,谢殷和谢泽都在。
她给老太妃请过安,取出带来的礼物:“前些时日书院放假,闲来无事,特意给祖母做了一件抹额,愿您喜欢。”
是一件宝蓝色如意蝠纹缎面抹额,镶嵌了一块同色蓝宝石。
那颗蓝宝石原是老太妃赏赐给闻昭昭的,闻昭昭觉得颜色和抹额颇为相配,因此嵌了上去,搭配滚貂毛绒边,愈发显得抹额雍容贵气。
这段时间老太妃赏了她不少好东西。
闻昭昭无法做到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馈赠,却也知道自己拿不出同等贵重的回礼,这才想着冬至的时候亲手做些小玩意儿哄老人家高兴。
老太妃没有孙女儿,几个孙子送的东西总不大称心如意,今日果然被哄得笑逐颜开,连连夸奖闻昭昭懂事,当即就戴上了新抹额。
闻昭昭又取出两双崭新的靴履:“还给两位兄长做了靴子。”
谢泽惊喜:“我也有份?!”
谢殷在长辈面前一向温和:“多谢。”
闻昭昭半垂着眼帘。
谢泽的那双靴履是她花了心思做的。
至于谢殷那双……
她并不觉得谢殷会穿她送的鞋,说不定他转手就扔了。
她不想在注定会被扔掉的东西上面花太多时间,因此送谢殷的那双靴履瞧着精致,实际内里完全是粗制滥造。
谢泽虽然是王府公子,可他自幼没了母亲,身边也没有亲姐妹,因此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收到妹妹做的鞋。
他当即就试穿起来,喜滋滋地问道:“二哥有吗?”
“有的。”闻昭昭点点头,“已经派人送去义庄了。至于三哥哥,听闻他现在还在西域行商,归期未定,府中绣娘也不知他的尺码,因此没做他的。”
“你别管他,做针线伤眼,可别累着自己了!”谢泽从圈椅上蹦跶起来,踩着新靴履得意地走了几圈,“不错,不错!大小合宜,穿着也很舒服!我出门炫耀一圈去!”
闻昭昭目送他箭步冲出去,不由绽出一个笑脸。
从前在闻家的时候,她也常常给哥哥姐姐做鞋。
只是他们每每收到都没什么反应,如同打发丫鬟似的叫她放那儿里就成。
如今见谢泽喜欢,她心底不由也泛起浅浅的喜悦。
在万松院用过午膳,谢泽忙着出府找那帮狐朋狗友吃酒玩耍,向他们显摆妹妹做的新鞋,谢殷则去了衙门。
闻昭昭陪着老太妃看了几折戏,回到自己院子已经临近黄昏。
她正整理书案,不期然谢殷的心腹随从扶山过来相请:“闻姑娘,我们家大人请您去沧浪阁说话。”
沧浪阁是谢殷在王府的居处。
闻昭昭不解:“请我?”
这几个月以来,她和谢殷都没什么交集。"



谢殷示意他噤声,继续俯瞰楼下。

楼下,闻昭昭垂眸而笑。

听闻如雷的口气,仿佛给他洗衣裳是对她的恩赐。

她正要拒绝,谢泽突然火气很大地骂了一句“去你娘的”,上前就把闻如雷踹翻在地!

他能动手就不动口,所以这一脚踹得很重。

闻如雷捂着胸口,疼得龇牙咧嘴,险些爬不起来。

闻俏俏花容失色,连忙扶起他:“三哥!”

闻如雷面色扭曲,瞪向谢泽:“你敢打我?!就算你是镇北王府的四公子,也没有当街打人的道理吧?!”

“打就打了!”谢泽嚣张,“你有种打回来啊!”

“昭昭。”闻俏俏柳眉轻蹙,“三哥被打,你就站在旁边看着?”

闻如雷冷笑:“她现在飞上枝头,早就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亏我们家还养了她十几年!闻昭昭,你有种就永远不要回闻家!我们不要你这个妹妹了!”

闻昭昭面色淡淡。

小时候父兄们就经常用这种话威胁她,说她不听话就不要她了。

有一年冬天去街上赶集,他们身上带的钱花得所剩无几,只够给闻俏俏买一串冰糖葫芦。

那一年她才六岁,眼巴巴看着姐姐的冰糖葫芦,闹着也要吃。

大哥不耐烦地训斥她,说没有哪个小女孩儿像她这么嘴馋、像她这么不懂事,连谦让的道理都不懂。

二哥说,他们决定不要她这个妹妹了。

他们带着姐姐坐上马车,把她一个人丢在了陌生的大街上。

她很害怕。

她拼命追赶马车,三番五次跌倒在地,即便磨破了膝盖和手板心,也依旧急切地爬起来继续追。

她哭着喊着说她会听话,保证再也不敢抢姐姐的东西,求他们不要丢下她……

并不美好的记忆。

闻昭昭平静地抬起眼睫:“我不会再回闻家了。”

——也不愿意再当你们的妹妹。

闻如雷愣了愣,只当她是在说气话。

毕竟,他很清楚闻昭昭有多喜欢他们这几位哥哥。

他笑道:“几天没见,你现在还学会逞嘴皮子功夫了!你想让我低头哄你,就像哄俏俏那样是不是?我告诉你,你想都别想!在我心里,你永远比不上俏俏!”

可是闻昭昭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般,露出伤心欲绝的表情。

闻昭昭只是看向闻俏俏怀里抱着的笔墨纸砚:“姐姐今天上街,是为了买去白鹤书院的用品?”

“是呀。”闻俏俏抬了抬下巴,“三哥特意陪我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他用攒下来的钱给我买的。”

“三哥对你真好。”闻昭昭夸奖,旋即话锋一转,“只是去白鹤书院只有两个名额,姐姐为何不念在三哥对你这么好的份上,把名额让给他呢?”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闻昭昭拽住谢泽的袖角:“四哥哥,咱们走。”

闻俏俏紧紧抱着笔墨纸砚,像是抱着一块烫手山芋。

她犹疑地看向闻如雷。

闻如雷紧紧捏着拳头。

不知为何,闻昭昭唤谢泽的那声“四哥哥”,着实令他刺挠。

仿佛他即将失去什么似的。

可是他最疼爱的妹妹就在身边,他怎么可能会因为闻昭昭喊别人哥哥而伤心难过?

闻俏俏见他表情不对,试探道:“三哥,你想去白鹤书院吗?我……我可以把名额让给你的……虽然我身体不好,没别的爱好,只喜欢潜心读书,但我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也没什么用……”

她一边说,一边虚弱地咳了几声。

闻如雷回过神,连忙怜惜地轻拍她的后背:“我不去!我不爱读书你又不是不知道。闻昭昭就是故意挑拨离间,你别管她!她以为攀上高枝儿,殊不知人家只拿她当个乐子!等咱们都不理她了,她就知道咱们的厉害了!”

闻昭昭和谢泽已经走出珠宝铺子。

谢泽心情很好,把发钗插到闻昭昭的发髻上:“真好看!”

闻昭昭担忧:“你把钱全拿来买银钗了,祖母的寿礼怎么办?”

谢泽笑眯眯的:“再想别的办法咯!”

两人说着话,谢殷出来了。

谢泽连忙行礼:“大哥!”

闻昭昭也福了一礼。

谢殷的视线落在少女的发髻上。

她乌发黛青如浓云,鹅黄蝴蝶结丝绦垂落在肩上,髻边两只银蝴蝶在风中轻颤,活泼地折射出绮丽灿烂的春阳,引得过路人频频注目。

她打扮得也未免太娇艳了些。

谢殷捻了捻指腹,不动声色地压了压眉眼。

谢泽轻咳一声,乖巧道:“大哥,我和闻昭昭在给祖母挑寿礼。就是我俩手头有点紧,你能不能借我们一点钱?我保证以后会还给你的!”

他说完,凑到闻昭昭耳畔嘀咕:“大哥可有钱了!咱们借了就借了,不用还他的!他要是催,咱们就赖账。”

闻昭昭:“……”

她不敢。

侍从牵来骏马。

谢殷翻身上马,淡淡道:“寿礼贵在心意,而不在价钱。三弟要是没钱,可以去学舞狮,在寿宴上打几个滚、翻几个跟斗,就能哄祖母高兴。至于闻姑娘……”

他垂眸瞥向闻昭昭,语气里藏着恶意:“闻姑娘要送什么,就得自己另想办法了。”

骏马疾驰而去。

闻昭昭退后几步,拂开扑面而来的灰尘。

谢泽表忠心:“闻昭昭你放心,我肯定不会抛下你一个人去玩舞狮的!我可是你的四哥哥,我要与你共进退!”

闻昭昭捏了捏手帕。

钱都花完了,还共进退什么?

她道:“你去舞狮吧,我已经想好了要送什么。”

“什么?”

“虽然我不擅长刺绣花鸟人物,但绣字却可以。我打算请人写一副贺寿词,然后用针线把那些字绣出来,制成一扇砚屏。”

谢泽:“这个简单!正巧王府书斋里收藏了不少字画,我带你去挑,看看你喜欢谁的书法。”

镇北王府的书斋藏书丰富,墙上挂满了字画。

闻昭昭一幅幅看过去,最后选中了一张:“这副字是谁的?”

谢泽把头凑过去:“哦,这是我大哥的,你瞧这儿还有他的印章呢。你想让我大哥帮你写贺寿词?”

闻昭昭:“……”

谢殷会帮她写贺寿词?

想得美。

谢泽感慨:“原来你喜欢我大哥的字呀。”

闻昭昭摇摇头:“不喜欢。他的字不好看。”

和他本人一样讨厌。

谢泽道:“对了,那边还有几副。”

他领着闻昭昭转过这排书架,却撞见谢殷正端坐在窗边。

青年慢条斯理地合上手里的书。

他缓缓抬眸,那张秾艳的面庞上浮起一个堪称温柔的笑容:“某的字不好看,想必闻姑娘的字,很好看?”

闻昭昭:“……”

这人怎么阴魂不散。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