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这一点吗?”
她沉默了,然后忽然哭了起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一时迷惑...这不重要了。”
我站起身,“我已经帮你安排好了接下来半年的工作。
所有歌曲都已经完成,你的事业不会受影响。”
“你真的要走?”
她急了,“那你以后怎么办?
我需要你的歌!”
听到这句话,我笑了:“你终于说了实话。
你需要的只是我的歌,而不是我这个人。”
“不是的...”她语无伦次,“我是说...我们可以再试试...已经试过了。”
我拿起早已收拾好的行李,“祝你和王导幸福。”
“你去哪?”
她拦住门口,“你没有我不行的,你知道吗?
没有我,谁知道陈志远是谁?
你就是个默默无闻的作曲家!”
我看着这个曾经深爱的女人,心中已经没有任何波澜:“你说得对,没人知道陈志远是谁。
但很快,全世界都会知道。”
推开门的那一刻,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背后,林雨晴的哭声渐渐远去,而前方,是我崭新的旅程。
4 纽约之光离开林雨晴的第一个星期,我住在城郊的小旅馆里,每天弹琴作曲到深夜。
这是五年来第一次,我只为自己而创作。
杨总的公司比想象中还要重视我。
报到第一天,他亲自带我参观办公室,最后在一间独立录音室前停下。
“这是专门为你准备的。”
他笑着说,“没人会打扰你。”
走进录音室,我感到一种久违的归属感。
这里的设备比我家里的高级得多,而最珍贵的是,这里没有期待我做饭洗衣的人,只有尊重我音乐的人。
“我们对你期望很高,”杨总递给我一份合约,“首张专辑发行后,海外巡演已经在计划了。”
“这么有信心?”
我有些惊讶。
“你的才华被浪费太久了,市场需要新鲜血液。”
他拍拍我肩膀,“而且,我们已经为你安排了最好的钢琴师配合。”
第二天,我见到了安然。
她是从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钢琴家,比我大两岁,留着干练的短发,眼神锐利而专注。
“陈志远?
久仰大名。”
她伸出手,“我很喜欢你的编曲风格,尤其是《离别》那首。”
我愣了一下:“你听过?”
“当然,我研究过林雨晴所有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