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全文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全文

琨山老顽石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宁腾与夏无且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无比尴尬之际,撕心裂肺的嚎哭解救了他们:“父皇......父皇......孩儿来了,孩儿来迟了呀。”悲伤欲绝的哭声由远及近,清晰传进了沙丘宫正殿。最受嬴政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第一个赶过来了。嬴政顾不得再征询意见,快步向龙榻走去。路过宁腾和夏无且身边的时候,还不忘提醒了一句:“你俩把戏给朕演好点,别露了馅儿!”两位心腹大臣,忍不住在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大口气。十八公子呦,您来的可太及时了,救星呐!别在外面哭了,快快快,赶紧进殿吧。我们已经望眼欲穿喽。特制的帐幔里头,嬴政后背刚刚碰到床榻,还没躺踏实呢。胡亥便哭天抹泪的冲进了正殿。赶来正殿的路上,他穿着的还是华服。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身上已经变成两层麻衣了。郎中令...

主角:嬴政扶苏   更新:2025-05-16 16: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嬴政扶苏的现代都市小说《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全文》,由网络作家“琨山老顽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宁腾与夏无且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无比尴尬之际,撕心裂肺的嚎哭解救了他们:“父皇......父皇......孩儿来了,孩儿来迟了呀。”悲伤欲绝的哭声由远及近,清晰传进了沙丘宫正殿。最受嬴政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第一个赶过来了。嬴政顾不得再征询意见,快步向龙榻走去。路过宁腾和夏无且身边的时候,还不忘提醒了一句:“你俩把戏给朕演好点,别露了馅儿!”两位心腹大臣,忍不住在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大口气。十八公子呦,您来的可太及时了,救星呐!别在外面哭了,快快快,赶紧进殿吧。我们已经望眼欲穿喽。特制的帐幔里头,嬴政后背刚刚碰到床榻,还没躺踏实呢。胡亥便哭天抹泪的冲进了正殿。赶来正殿的路上,他穿着的还是华服。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身上已经变成两层麻衣了。郎中令...

《大秦:始皇帝假死,我选择登基全文》精彩片段

宁腾与夏无且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无比尴尬之际,撕心裂肺的嚎哭解救了他们:
“父皇......父皇......孩儿来了,孩儿来迟了呀。”
悲伤欲绝的哭声由远及近,清晰传进了沙丘宫正殿。
最受嬴政宠爱的小儿子胡亥,第一个赶过来了。
嬴政顾不得再征询意见,快步向龙榻走去。
路过宁腾和夏无且身边的时候,还不忘提醒了一句:
“你俩把戏给朕演好点,别露了馅儿!”
两位心腹大臣,忍不住在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大口气。
十八公子呦,您来的可太及时了,救星呐!
别在外面哭了,快快快,赶紧进殿吧。
我们已经望眼欲穿喽。
特制的帐幔里头,嬴政后背刚刚碰到床榻,还没躺踏实呢。
胡亥便哭天抹泪的冲进了正殿。
赶来正殿的路上,他穿着的还是华服。
进入大殿的那一刻,身上已经变成两层麻衣了。
郎中令赵高在秦始皇身边侍奉多年,这样的细节是不会忽略的。
胡亥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龙榻七步之外。
一头磕到了地板上:
“父皇......您怎么就......呜呜呜,让孩儿怎么活呀?”
“孩儿白日间还在父皇面前受教,父皇不是还考校孩儿《商君书》着吗?”
“回想父皇平日谆谆教导,孩儿......孩儿心如刀绞,痛死孩儿了!”
光是痛哭流涕还不行。
胡亥鬼使神差的捂着心脏,似乎真的心如刀绞了。
跟在胡亥后面进来的赵高,连忙上前几步。
名义上是搀扶胡亥,实际上却在他背后拍了一下。
示意胡亥赶紧见好就收。
别把戏演过了!
大秦名医夏无苴就在这里站着呢。
你说你心如刀绞,他要是出于好心给你号脉怎么办?
立刻就得穿帮!
得到赵高暗中提醒,胡亥稍微收了收演技。
使劲挤出两滴眼泪后,顺势在赵高搀扶下站起身来。
隔着帐幔躺在榻上的嬴政,忍不住暗暗点头。
看看,快看看。
多孝顺的孩子啊。
朕平时果然没白疼他,小小年纪便如此孝顺懂事。
不像扶苏那个逆子,一点也不听话!
他要是有胡亥一半的懂事,朕何苦整这一出装死?
嬴政本就宠溺胡亥,现在是越看他越顺眼了。
差点就从龙榻上坐起来,直接确立胡亥的太子之位了。
好在。
嬴政少年做质子时,没少遭受磨难。
后来征讨六国,更把他磨练的心如磐石。
城府深不可测。
立胡亥为太子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
很快就被他暂时压了下去。
不管怎么说,他也要看看其他公子的表现。
多方面衡量之后再做决定。
在胡亥断断续续的哭声中,嬴政耐心等待了一小段时间。
三公子赢高和十公子将闾接踵而来。
几乎是同一时刻踏进了殿内。
同时出现的这两个公子,表现却是截然不同。
将闾直接跪地而泣。
哭还不敢像胡亥那样肆无忌惮的哭。
而是严格遵守着读书人的礼仪。
笑不露齿,哭不高声。
那叫一个扭捏!
看的嬴政一阵心烦。
作为大秦朝开国皇帝,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私下里非常重视儿子们的文化学习。
几乎每个儿子都有专属老师。
即便是嬴疆那样不受待见的,也是有老师的。
只不过并非专属老师。
而是和同样不受待见的公子们,共同接受一位老师的教导罢了。
可嬴政万万没想到。
让儿子们从小读书,竟然会把将闾读成个书呆子!
老子挂了,你小子就不能痛痛快快哭两声?
瞧你那娘们叽叽的样儿!
把将闾从候选名单中划掉的同时,嬴政心中寒意骤升。
看来,焚书坑儒还是焚的太少、坑的不够!
大秦将士要都变成将闾这样的书呆子。
江山社稷还要不要?
千秋万代还传不传?
相比之下,嬴高的表现就顺眼多了。
他一点也不扭捏。
不但不扭捏,甚至比胡亥哭的还要伤心。
脑门不断砸向地板。
让人很是怀疑,他是不是偷偷练过铁头功之类的。
磕的很卖力,脑门儿上愣是不鼓包!
一片愁云惨雾、潮水泛滥之中。
殿门口脚步声再度响起。
嬴疆来了。
一根简单的麻绳系在腰间,还特么是临时手搓的。
明显要比胡亥身上的麻衣仓促了许多,但也正因如此,才会格外引人注目。
胡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什么有什么。
可嬴疆不同啊,他一个不受待见的小透明,仓促之间能准备好这根麻绳。
已经很是说明问题了。
嬴政自然注意到了这一点,心中暗忖:
这老六......
没记错的话,自打把他从伊阙山接回来。
朕总共也没召见过他几次,难得他还惦记着朕。
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披麻赶过来,倒也算他有心了。
这么看来,老六虽然比不上老十八,可也比那俩没心肝儿的货强多了。
老三和老十,他们有时间集结侍卫。
就不知道抽出点空当准备准备麻衣孝服?
光哭有什么用?
嬴政心里太明白了,活人哭“死人”的眼泪,其实都是属鳄鱼的。
完全是演给旁人看的。
孝顺不孝顺,可不在哭的伤心不伤心。
躲在帐幔后面暗中观察着大殿的一切。
嬴政看到老六嬴疆的确是一个人前来的。
孤身一人,恰恰说明老六的底子是干净的。
既没有和嬴政厌烦的芈氏家族有什么利益勾连,也没有暗中结党营私。
嬴政忽然感觉,这些年来倒真有些亏待老六了。
搞的老六堂堂大秦公子,竟然连几个侍卫都养不起。
他再不喜欢老六,那也是他的亲儿子啊!
腰系麻绳,说明这孩子还是有孝心的。
虽然他这些年表现的不太机灵,没资格继承大统。
可就冲他这份孝心,今后也要稍微对他好一些。
保他做个太平无事的富贵藩王好了。
帐幔之外。
嬴疆大步越过跪地痛哭的几个哥哥、弟弟。
径直来到夏无且面前,朗声向他求证:
“侍医大人,父皇究竟是怎么驾崩的?”
夏无且心中暗道:
总算有公子关注到这个问题了。
流再多的眼泪,也不如这一句问话来的实在。
放到普通家庭里,哪有不问病情先嚎啕大哭的?
那不正常嘛。
只是......印象里的六公子终日浑浑噩噩、痴痴傻傻。
今天怎么反倒忽然聪慧了?

顿弱二人义正言辞的力推扶苏之时,姚贾一直暗中观察嬴疆的神色变化。
看到嬴疆脸上没有出现任何波动,姚贾不由得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是担心,因为顿弱和胡毋敬的刚正不阿,引来无妄之灾呀。
如今的局势再明显不过,沙丘宫大殿已落入嬴疆掌控之中。
当着他的面怼脸输出,脑袋还要不要了?
你俩不想活,别把我拉上!
嬴家之人,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包括眼前这位蛰伏多年的六公子!
好在,姚贾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
嬴疆非但没有露出恼怒之色,反而微微点头。
表示赞同顿弱与胡毋敬的论调:
“二位大人所说不错,若在治世,大哥的确是下一任皇帝的最佳人选。”
稍微做了一下缓冲,嬴疆紧跟着说道:
“可如今大秦天下并非太平治世。三位细想,先帝为何要让大哥去长城戍边?”
胡毋敬毫不迟疑答道:
“陛下自然是要多加磨练大公子,让大公子在铁与火的淬炼下快速成长。”
顿弱点头称是:
“正是如此,这更加说明陛下对大公子寄予厚望,甚至意欲立大公子为太子。”
相比先开口的两位同僚,姚贾的心思更细腻一些。
他抓住嬴疆话语中的重点,据理力争:
“六公子说如今并非治世,请恕臣不敢认同。陛下横扫六国,一统八荒,怎么能说不是治世呢?”
“陛下派大公子去戍卫长城,很明显意在锻炼大公子,并非到了非要让嫡长子去抵抗匈奴的程度。”
“退一万步说,长城防线犹如天堑。匈奴战马根本无法越过长城。没了战马,他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于我大秦而言毫无威胁。”
“所以,我大秦天下自然是治世,理应由大公子继承大统更为合适。”
嬴疆面带微笑看了姚贾一眼。
不愧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瓦解四国联盟的第一铁嘴。
张弛有度,够犀利!
不过嘛,辩论这一块儿,嬴疆表示还没输过。
上一世跟网络喷子们大战千百回,嬴疆还能怕连辩论赛都不知道是啥的姚贾?
2000多年后的汉语言博大精深,秦朝勉强也就是刚起步的阶段。
差着段位呢。
嬴疆掰着手指头开始了辩论:
“廷尉大人既然知道长城是我大秦防线,想必也应该知道,修筑长城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吧?”
“长城固然要修,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不可否认的是,修筑长城的代价是巨大的。”
“先帝为千古一帝,当然能看清其中的利与弊。他派大哥前往长城,是想让大哥亲眼看一看民间疾苦,更想让大哥磨练出一身铁血之气。”
“敢问三位,先帝为什么要刻意去磨练大哥的铁血之气呢?”
姚贾三人跟着嬴疆打开思路,不由细思极恐!
太平盛世是不需要太多铁血之气的。
难道说,陛下预感到大乱将至,想让大公子变的更强硬一些?
大公子哪哪都好,性格敦厚待人温和。
就是有点不够刚。
陛下是怕以他的性格,无法妥善处理有可能爆发的问题?
貌似......不是没这个可能啊。
留给三人半分钟时间消化,嬴疆感觉效果差不多了,顺势展开乘胜追击:
“治国之道,恩威并重。恩,为天下百姓民心所向。威,乃令行禁止、捍卫国家之根本。”
“大哥仁慈,立志施恩于天下,却不知‘威’同样重要。”
“修筑长城令百姓生活疾苦,此时若别有用心之人蛊惑百姓造反,或者匈奴人得知先帝驾崩后大举来犯......诸位觉得大哥会如何应对?”
啊这......
姚贾三人集体沉默了。
他们知道嬴疆说的不错,以大公子扶苏的性格,肯定不愿多造杀戮。
可战争不是儿戏,怎么可能避免流血呢?
一味施恩,不是帝王之道啊。
再者说,近些年来的大工程不止长城一处。
还有始皇帝陵寝、阿房宫等等。
哪一处不是耗资巨大?
国库现在无比空虚,这个时候但凡有点风吹草动。
大公子怕是撑不住......
唯有像陛下那样的铁腕帝王,才能保大秦渡过难关。
嬴政也沉默了。
老六难道是朕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扶苏都不知道朕派他去长城的真正用意,老六居然一眼看穿了!
老六,你给朕交个实底儿。
你身上究竟还隐藏着多少朕不知道的秘密?
大殿内唯一没有沉默的是嬴疆。
他将眼前三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随即用出了杀手锏:
“实不相瞒,先帝驾崩后,赵高伪造矫诏发往长城,意欲赐死大哥与上将军蒙恬,老十八也参与其中。”
“此事,左丞相、内史宁大人、将军李信以及夏侍医亲眼目睹,千真万确。”
“你们觉得,江山社稷能交给老十八吗?”
姚贾三人心中一凛:
竟然有这种事?
真要这样的话,大秦江山断然不能交到胡亥手中。
他就是个祸害!
大公子扶苏不适合继承帝位,十八公子胡亥也失去了资格。
眼前这位六公子......
姚贾三人低头沉思,还没等他们想清楚呢。
铿锵的脚步声自他们身后响起。
李信带着一身血腥味儿大步走来,按剑说道:
“禀六公子,赵高已被末将斩断四肢、拔去舌头,装进罐子里做成人彘!”
人......人彘?
这个新鲜而又充满压迫感的词。
帮助姚贾他们看清了一个事实:
这么短的时间里,将赵高连根拔起,普通人绝对做不到!
唯唯诺诺、软弱无能什么的,都是六公子故意演的!
今天他们看到的六公子,才是嬴疆的本来面目!
冲着李信挥了挥手,嬴疆示意他暂时退到一旁。
然后借着李信带来的这股血腥气,嬴疆面向姚贾三人继续说道:
“我刚才说大秦并非盛世,是因为民间有暗流涌动之内忧、边疆有异族人侵扰之外患、黄河两岸有洪水泛滥之天灾。”
“这三大隐患,必须有人带头去解决,方能令我大秦长治久安。”
“三位,你们刚才亲眼看到了,先帝乃寿终正寝,且驾崩前并未言明由谁来继承大统。我身为大秦六公子,愿意在危难之际站出来,扛起我大秦江山社稷。”
姚贾三人沉思了片刻,不得不承认,嬴疆的话是有道理的。
大秦的确存在着危害极大的隐患。
三人交互了一下眼神,最终由姚贾开口说道:
“应对内忧外患和灾害的方法,想必六公子已经胸有成竹了?若六公子的办法确实可行,我们便全力支持六公子。”
暗处的嬴政悄悄竖起了耳朵。
归根结底,要说服姚贾三人,必须先让他们看到嬴疆的能力。
然而嬴疆提出三大隐患的问题以来,他始终没有真正说出答案。
反而靠着这套说辞忽悠了一个又一个。
他要真有解决的办法,为什么非要藏着掖着?
还是说,他只是发现了问题,其实并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对而言,嬴政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连他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老六一个毛头小子能解决?
现在姚贾一句话问到了点子上,看老六怎么办?
年轻人,切记以后别把话说的太满。
容易打脸!
打脸不打脸的,全看实力。
嬴疆缓缓说道:
“三大隐患看似毫无关联,其实却有内在的联系。因我大秦法度森严,令百姓们苦不堪言,才会让外族人看到吞并我大秦的希望。”
“为了将外族人抵挡在外,朝廷不得不征召大量民夫修筑长城防线,这就导致田间劳动力严重缺失,种下的庄稼无法吸收黄河多余的水份,从而引发了黄河水灾。”
“水灾令百姓们颗粒无收,一些活不下去的人,便会发起暴动,或者抢劫地方粮库,或者占山为王!”
噫!
姚贾三人彻底被震惊了!
谁也未曾想到,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六公子,竟然看的如此透彻!
就凭他刚才这番话,便可官拜大夫!
留给三人半分钟消化时间,嬴疆终于说出了解决隐患之法:
“看到问题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反向倒回去解决问题。”
“内忧这块儿,朝廷可以将制度放宽一些,将赋税调低一些,让征召的民夫回归故里从事劳作。用口碑去赢得百姓们真心拥戴,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不会再有人造反了。”
“当天下百姓忘记曾经的六国,真正把自己当做大秦子民,拥护大秦的时候,民心所向,全民皆兵,以匈奴那点人口,岂敢再跨过长城半步?”
“消除掉内忧外患,朝廷便可集中精力整治黄河,以沟通河渠的办法,分流黄河之水,将河水引流到需要灌溉的田地里。既降低了灾害发生的概率,又能助力庄稼成长。”
一连串重磅炸弹,瞬间炸开了姚贾三人的心防。
炸的嬴政脸上火辣辣的。
等着看嬴疆吃瘪的某位千古一帝,自己先把瘪吃了。
究竟是谁又菜又爱玩?
究竟是谁被打肿了脸?
嬴政以法家思想治国,从来没想过“民为贵、君为轻”的道理。
即便想到要营造民心,他也拉不下脸面来呀。
堂堂千古一帝,怎么能向平头老百姓服软?
此刻被嬴疆一语道破天机,对嬴政的思想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不光是他,姚贾三人也是如此。
他们甚至有种错觉,嬴疆亲手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把他们带向了另一个世界。
抓住几人心防大破的时机,嬴疆打铁趁热,火力全开打出最后一段输出:
“三位,民心可用,国库充盈,我大秦方能永世不衰!”
“相反,我们若不主动做出改变,及时与民更始、休养生息,数十年之后,我大秦哪里还有可用之钱粮,可征之兵员?”
顿了一顿,嬴疆骤然加重了语气:
“嬴疆愿为大秦开辟一条万世之路,还请三位鼎力助我!”
以一己之力纵横捭阖,瓦解四国联盟,证明姚贾是识时务的。
他带头向着嬴疆跪拜了下去:
“微臣愿听从六公子吩咐。”
从臣到微臣,多出来这一个字,意义非凡呐。
嬴疆的华丽蜕变,折服了顿弱和胡毋敬。
他们紧跟着也拜了下去。
看到平时只跪自己的三人,此刻跪向了嬴疆。
嬴政难免有些唏嘘:
好你个老六,竟然真把斧子在鲁班门前弄起来了,朕还真是小看你了!
你小子这是厚积薄发来着?
行,你尽管表演,就让朕看看你后面还有多少手段!
够不够格继承朕的江山!

星河漫漫,长夜无眠。
大殿外,不知有多少颗脑袋正在搬离自己的脖子。
大殿内,嬴疆依靠在躺椅上闭目养神。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帝王之争?
人生本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无须回头。
半睡半醒间,殿门外传来三道不同的声音:
“臣,廷尉姚贾......”
“臣,行人署典客顿弱......”
“臣,太史令胡毋敬......”
“封诏觐见陛下。”
虫达快步来到躺椅旁,刚要开口通禀。
嬴疆适时睁开双眼,从躺椅上缓缓站起身来。
淡淡的吩咐:
“让他们进来吧。”
虫达点了点头,走过去伸手推开殿门。
向外面的三位大臣说道:
“三位大人,里面请。”
门外三位疑惑的看了一眼虫达,心中暗道:
“此人是谁?怎么之前未曾见过?”
大半夜被召进行宫,开门的不是郎中令赵高,反而是一张陌生面孔。
这殿门......他们不敢轻易踏进去啊。
三人迟疑之际,嬴疆从大殿内缓缓走到前殿:
“三位大人,有礼了。”
顿弱和胡毋敬没认出嬴疆,脸上迟疑之色更明显了些许。
没法子,谁让嬴疆此前是个小透明呢?
就差效仿“清君侧”的朱棣,趴在猪圈里吃几年猪食了。
因此,朝中大臣一多半都不认识他。
好在,廷尉姚贾身负宫廷保卫之责,经常出入于内宫之中。
思索片刻之后,终于把嬴疆跟六公子对上号了。
“原来是六公子,不知陛下深夜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哦——
原来他是六公子嬴疆。
顿弱和胡毋敬迅速打消不该出现的神色,跟着姚贾向嬴疆行礼。
“三位进来说吧。”
嬴疆撂下这句话,转头回到了大殿中。
姚贾三人一头雾水跟在后面,亦步亦趋。
见到他们进入大殿,嬴政略略思索,便明白了嬴疆的用意。
“史笔如刀。老六把他们三个叫过来,是不想在史书上留下污点。”
“姚贾的廷尉之职,是他历时三年、出使四国换来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瓦解四国联盟,嘴皮子功夫溜到无人能敌。”
“顿弱是姚贾的副手,同样口才出众。胡毋敬身为太史令,负责记录史料。”
“他们三人的口风,便是天下读书人的风向标。呵呵,老六这小子是懂得抓重点的。”
大秦未来的皇帝,怎么能背上帝位来路不正的污名?
必须根正苗红!
嬴政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暗暗点了点头。
他很清楚,留给嬴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自称帝以来,嬴政历来勤勉,从不会无缘无故缺席朝会。
即便是在外出巡视途中,他也会每天与随行官员议事。
等这一夜过去,黎明到来之时。
嬴政若不现身,必定会引起众多大臣议论。
在剩余那点可怜的时间里,嬴疆不可能一个一个说服他们。
让姚贾三人成为嘴替,无疑是最佳选择。
他们的三张嘴,胜过千言万语。
这个就叫专业!
随行官员数十人,嬴疆只选他们三个。
说明嬴疆对朝中百官的职权、才能、影响力等方面,都深入做过功课。
不过,这三个人是嬴政一手提拔起来的。
他知道姚贾和顿弱辩才出众,胡毋敬治史严谨。
姚贾那张嘴,巧!
顿弱那张嘴,妙!
胡毋敬那张嘴,硬!
老六想靠一张嘴说服他们三张嘴,基本上和班门弄斧没什么区别。
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嬴政已经准备好看着嬴疆吃瘪了。
众人在殿内先后落座,嬴疆开门见山:
“诸位,先帝驾崩了。”
短短一句话,惊起千层浪。
姚贾三人还没坐稳呢,屁股就跟按了弹簧似的,带动身体火速弹离座椅。
怎么可能?陛下春秋鼎盛,昨天还召集随行官员们议事呢。
还在议会上提起,有意召图安国的玉漱公主来朝呢。
一日之隔,陛下就成先帝了?
嬴疆神色自若,对三人的反应并不意外。
缓缓走到龙榻前,将帐幔掀开了一道缝儿:
“先帝龙体在此,内史宁大人与夏侍医均在偏殿,三位若是不信,可自行向他们求证。”
撇开赵高不谈,嬴政此生最信任的人物名单上。
始终有宁腾与夏无且一席之地。
看到嬴政一动不动的“躺尸”,听到嬴疆把宁腾他们搬出来,姚贾三人终于接受了事实。
而后面带悲戚之色,面向龙榻方向双膝着地,行三拜九叩大礼。
礼毕之后,顿弱最先开口提议:
“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理应以朝廷的名义昭告天下,而后......”
说到这儿,顿弱忽然停下了。
上一任皇帝没了,最重要的头等大事,自然是选出下一任的皇帝。
可如今坐在这里发号施令的,既不是大公子扶苏,也不是十八公子胡亥。
而是六公子嬴疆。
顿弱还怎么把刚才的话说下去?
沉默如约而至。
良久,姚贾才主动打破了沉默:
“陛下驾崩,臣等却收到传召连夜入宫,想来是六公子的意思了?不知六公子,究竟意欲何为?”
嬴疆放下帐幔,向姚贾三人抱拳行礼:
“国不可一日无君,嬴疆想请三位,助我登基!”
国立储君这件事,早说晚说都是要说的。
绕不过、避不开。
可姚贾三人万万没想到,嬴疆居然说的这么直截了当。
你也太直白了!
一丁儿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哪怕是象征性的呢?
最主要的是,我大秦立贤不立长。
你六公子是个什么德行,自己心里没点那个啥数?
跟“贤”这个字有半两钱关系吗?
就算要拥立储君,前面有大公子扶苏,后面有十八公子胡亥。
轮的到你六公子来继承大统吗?
“六公子此言差矣!大公子贤名远扬,为人敦厚,深得满朝文武信赖。理应火速通报大公子,请他请来沙丘宫主持大局。”
太史令胡毋敬第一个表示反对。
他是负责记录史料的,越过扶苏而支持嬴疆,他自问没办法在史书中落笔。
顿弱紧跟着说道:
“理当如此!不论是立长立嫡立贤,大公子均为当仁不让!”
他们二人义正言辞的力推扶苏,让大殿内的气氛陷入尴尬之中。
嬴政躺在龙榻上准备看好戏:
老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花活儿没玩好,直接玩脱了吧?
费了半天劲儿,为扶苏做嫁衣了吧?
你还真是又菜又爱玩。
来来来,朕等着你看怎么摆平这几张铁嘴!

“出事了、出大事了......”
“陛下驾崩!”
低沉且急促的声调,传入沙丘宫东殿。
备受嬴政信赖的郎中令赵高,顶着月朗星稀的夜空。
步履匆匆一路小跑而来。
给十八公子胡亥带来一道惊天霹雳。
直接把胡亥劈了个外焦里嫩,呆立当场久久说不出话来。
太过着急的赵高并未注意到。
当他踏进胡亥房中的时候,一双明亮的眼睛正在暗处观察着他。
“老头子提前挂了?看来那块陨石对老头子冲击不小哇。封建迷信害死人,要不得啊......”
说话之人。
身处胡亥对面的房间。
是个20岁出头的少年。
嬴政的第六个儿子——公子嬴疆。
那么问题来了。
他怎么知道秦始皇嬴政是提前挂了的呢?
没错。
嬴疆是个不折不扣的穿越者。
他知道自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
为彰显千古一帝之风采,先后五次巡游神州大地。
最后病逝于第五次巡游的路途中。
如今是嬴政第四次外出巡视,距离第五次巡视还有近2年时间呢。
嬴疆默默地盘算着:
有没有可能,东郡境内那块天降陨石,把老头子给气死了?
或者说,为了长生不老,老头子每天大把大把的嗑丹药,吃那些铅、汞含量严重超标的东西,吃出问题来了?
嬴疆知道,不久前天降陨石于东郡。
身处距离东郡上百里远的沙丘宫,都能感受到地面狂震不休。
更诡异的是。
落地的陨石上清晰刻着一行大字:
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不就是妥妥的天现异象,堂而皇之在诅咒秦始皇吗?
平时最不喜欢谈论生死的嬴政越想越气。
结果,身体一向硬朗的他竟然气病了。
这一病就是大半个月,传言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
保不准......
想着想着。
浑浑噩噩了3年的双眼,忽然明亮了起来。
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
“虫达,你去帮我办三件事......要快。”
虫达是嬴疆身边的亲信与死忠。
多年来充当着司机兼保镖的角色。
听到自家公子的吩咐,虫达顿时目光一凛:
公子这是......要摊牌了!
没有人比虫达更清楚,公子这些年吃了多少了苦、遭了多少罪、被迫穿了多少小鞋。
因为母亲出自芈氏家族的关系,嬴疆这位六公子很不讨嬴政喜欢。
他10岁那年跟随嬴政外出时,在博浪沙遭遇刺客而走散。
因此流落伊阙山长达8年之久。
3年前才被找回来。
由此可见嬴政不待见他到了什么程度。
这要是备受嬴政宠爱的小儿子胡亥走丢了,别说8年了。
8天也不行啊。
嬴政早就挖地三尺把他找回来了。
被接回咸阳宫的嬴疆,在外人眼里显得痴痴傻傻的。
夫子教的东西那是记不住一点儿。
别问,问就是啥也不知道。
走路总是低着头,说话永远低声细语。
下雨天打雷就不敢出屋。
雪花大一些就唯恐被砸破脑袋......
半点儿大秦公子的华贵气质都没有。
再加上他流落伊阙山的那段岁月中。
隐居深宫的生母芈华忧思成疾,没等到找回嬴疆便先凋零了。
让嬴疆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彻底沦为诸多公子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谁都可以跳到他头上踩两脚。
妥妥的小透明一枚。
明明是身份高贵的大秦公子,活的却连个屌丝都不如。
就拿这次巡游来说吧。
落脚的沙丘行宫不如咸阳皇宫规模宏大。
此次随行的公子们,无法一人分到一间宫殿。
嬴疆干脆就被安排在了胡亥的院子里。
胡亥住最大的那间房子,嬴疆住对面的小间。
但凡嬴政稍微看重嬴疆一星半点的。
手底下的人谁敢这样安排?
正因如此。
心细如发的赵高,下意识忽略了东殿还有嬴疆这么一号。
谁让他是个不受待见的小透明呢?
不值得关注!
可老奸巨猾的赵高万万没想到。
一直被他认为是痴傻废物的六公子嬴疆,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老六了。
狭小房间内。
嬴疆双眼中闪动的智慧光芒,就像一盏明亮的灯火。
令房间中的晦暗一扫而空。
在嬴疆明亮双眸的注视下,虫达干脆利落的应了一声:
“诺!”
随后从后窗跃出,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在别人眼中,六公子嬴疆是个傻子、废物。
但是虫达心里却很明白。
自家公子能在飞禽猛兽环伺的伊阙山中历劫而存。
绝不简单!
别人眼里的废柴,只是公子想让他们看到的样子而已。
目送虫达悄然离去。
嬴疆透过窗子仰望夜空。
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老头子这一嘎,刚刚平定下来的天下可就要再次大乱了。
他活着,有人骂他是暴君。
但他至少能稳定住天下局势。
车同轨、书同文......
不管暗地里如何激流涌动,明面上是相对稳定的。
如今他不在了。
暴秦二世而亡的戏码就要上演。
嬴疆不得不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好好盘算盘算了。
被陈胜、吴广吊打?
还是被胡亥、赵高斩于荒野?
不!
嬴疆表示绝不接受这样悲催的命运!
即便没有金手指,没有强大的背景。
他还有一颗脑子。
有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没有的智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谁说秦二世一定是胡亥的代名词了?
问过我嬴疆的意见了吗?
老头子坐过的那张椅子,我也要坐!
隐忍多年的斗志,在这一刻悉数爆发。
犹如沉睡的雄狮睁开了眼睛!
虫达悄悄地离开东殿之际,内史宁腾悄悄地回到了沙丘宫正殿。
他是嬴政绝对信任的心腹之一。
历史上,多以“内史腾”来称呼他。
其实,“内史”并非是他的姓,而是嬴政册封的官职。
地位高于普通的郡守。
大概相当于咸阳地区的军事长官外加行政长官。
典型的军政一把抓之重臣。
两道交织着冷酷与铁血的眼神,落到了宁腾身上。
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
这双眼睛的主人,仿佛一个眼神就能屠尽千军万马。
普天之下,没有第二个人能拥有这样的眼神。
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此时此刻,他哪里有半点病歪歪的样子?
好的很!
感受着嬴政身上强大的气场。
宁腾调整好气息开口说道:
“陛下,诸位公子已经知道陛下‘驾崩’的消息了。”
嬴政微微点头:
“小崽子们作何反应?”
宁腾不敢有所隐瞒,一五一十答道:
“十八公子胡亥呆滞良久,随即寝殿内便传出痛哭之声。”
“三公子高与十公子将闾闻讯后,则是沉默了半晌。而后派心腹之人前往咸阳,已被微臣暗中拦下了。”
“其他公子的寝殿里暂无太大动静。”
嬴政颔首表示知道了。
顺便对几位公子的反应做出点评:
“胡亥年纪还小,平素里又最是孝顺。一时无法接受实属正常,朕算是没白疼他一场。”
“老三和老十早已成年,反应竟然如此迟缓。但总算是反应过来了,说明还有救。”
至于其他的公子......
嬴政甚至懒的评价了。
就这比老乌龟还慢的反应速度,将来怎么成为大秦帝王?
宁腾歪头想了片刻,像是猛然想起了什么。
紧跟着又补了一句。
“哦,对了,微臣回到正殿之前,六公子疆身边的侍卫悄悄出去了,似乎是赶往左丞相住所。”
没法子。
六公子嬴疆着实不受人待见。
满朝文武都快不记得还有他这号人物了。
宁腾也是想了好一会儿,才勉强把嬴疆与六公子对上号的。
嬴政微微一怔。
语气中透着明显的意外:
“你是说......老六?”

“狂妄!是谁给你的权力,竟敢如此对待郎中令大人?”
赵成怒不可遏的大声质问,眼睛里尽皆是怒火。
莫说他没认出嬴疆是谁,就算认出来了,哪里会把小透明放在眼里?
阎乐紧跟着大声怒斥:
“陛下为何不接见朝臣?十八公子又在何处?难道......你是要造反吗?!”
恶人先告状,典型的赵高风格。
不管嬴疆是谁,先扣上个大帽子再说。
可见赵成和阎乐在赵高的帮衬下,平时豪横惯了。
龙椅前的嬴疆目视内史宁腾与侍医夏无且。
俩人哪里不明白嬴疆的暗示?
暗自双双叹了一口气,无奈被迫营业。
宁腾率先说道:
“陛下已于昨夜大行,行宫诸事暂由六公子接管。”
侍医夏无且在旁点了点头,表示嬴政“驾崩”这件事千真万确。
没法子,嬴政让他们把戏演好,不能露了馅儿。
他俩只能统一口径,对外宣称嬴政已“死”。
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预感到大秦可能要变天了,但却没想到会变的怎么突然!
赵成和阎乐则是明显一愣,事情发展远远超出想象,搞得他俩措手不及。
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哇。
不过,仅仅是愣了3秒钟,赵成便反应了过来。
不依不饶的怒喝:
“既然陛下昨夜大行,理应由十八公子主持大局,为何是六公子出现在这里?莫不是陛下之死,跟你六公子有关?”
阎乐使出看家本领——火上浇油:
“正是这个道理!十八公子深受陛下喜爱,将来就是我大秦二世帝王!”
“陛下大行之原因不清不楚,十八公子又不见现身,郎中令大人又被你迫害至此!嬴疆,你是真的要反了!”
“凭你个废物老六,也敢站在龙椅前指点江山?你也配?”
在他们的鼓动下,赵高党羽纷纷口诛笔伐。
恨不得用唾沫星子淹死嬴疆。
应对喷子,嬴疆很有心得,他不急不躁的说道:
“陛下大行之时,的确有人密谋造反。至于反贼的下场......诸位已经亲眼看到了。”
言罢,他还有意无意看了看被做成人彘的赵高。
暗示之意再明显不过,就差直接把“反贼”两个字贴在赵高脑门儿上了。
赵成快步往赵高的方向移动,试图将赵高解救出来。
口中咆哮连连:
“一派胡言!郎中令是陛下最信任的人,怎么会造反?一定是你嬴疆想趁机夺位,被郎中令发现了,所以要杀人灭口!”
怒火攻心之下,赵成失去了一切理智。
跟阎乐一样,直呼嬴疆的大名了。
但是很快,他的怒火便被一抹冰冷的剑锋强行压制。
呛啷——
李信踏前一步,挡住了赵成前进的脚步。
手中利剑寒芒闪烁,直指赵成的咽喉要害。
“胆敢再踏前一步者,诛!”
被李信硬控在原地,赵成只能寄希望于手下的狗腿子们了。
“来人!快来人呐!把反贼嬴疆给我拿下!碎尸万段!”
放在平时,赵成喊上一句,立刻就会有大批的狗腿子摇着尾巴贴上来。
但是现在,他原地喊了半天,视线之内半个人影也没有。
似乎意识到状况不对,赵成连忙转头向李斯求救:
“左丞相,你位列‘三公’,还请站出来说句公道话!”
李斯缓缓走出班列,来到安置龙椅的台阶下面。
转身面向数十名官员,开口说道:
“昨夜,先帝驾崩于行宫正殿,赵高鼓动十八公子密谋造反,幸得六公子机智过人,识破了赵高的阴谋诡计。”
顿了一顿,李斯又补了一刀:
“此事,乃本相亲眼所见。”
赵成听到李斯话风中,竟然隐隐和嬴疆站在了一条战线。
不由得站在原地傻了眼儿:
啥情况啊?
大哥前几天明明说过,李斯是他们赵家这边儿的啊。
咋就一夜之间,一切都变味儿了呢?
李斯在嬴政横扫六国过程中,立下了诸多汗马功劳。
可谓是位高权重。
他所说的话,自然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半数朝臣立刻转变了眼神,看向赵高的目光中充满了仇视。
尤其是御史大夫冯劫。
叛国之人,就应该是这个下场!
看到风向大变,阎乐快速转动着脑筋儿,试图找出李斯话语中的漏洞:
“不对!这件事不对!嬴疆有多少斤两,大家谁不知道?他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即便郎中令大人真的谋划了些什么,岂是他这样的废物能识破的?”
朝臣们一听这话,内心不免产生了动摇。
是啊。
六公子的风评......一言难尽。
赵高侍奉陛下多年,心思缜密,怎么会被六公子轻易抓住把柄?
这不科学。
为保险起见,御史大夫冯劫说道:
“臣等固然痛恨奸佞,但究竟事情如何,还请十八公子出来说清楚。”
就此,行宫内大臣们分成了三拨。
一拨以赵成、阎乐为首,属于赵高一党。
第二拨以李斯、李信为首,或明或暗的支持嬴疆。
人数最多的是第三拨,以御史大夫冯劫为首,既不轻信嬴疆,又和赵高党羽划清了界限。
感受到朝臣们质疑的小眼神,嬴疆微微一笑。
命虫达将胡亥押了上来。
看在老头子的份上,嬴疆没有给胡亥戴枷锁。
甚至没有任何限制他行动的东西。
可历经昨夜的腥风血雨之后,胡亥早就被吓破了胆子。
艰难的挪动着脚步,好不容易才走到了龙椅旁。
“老十八,说说你和赵高干的那些龌龊事儿吧。”
胡亥胆战心惊的低着头,根本不敢和嬴疆对视。
之前被看作是废物的嬴疆,此刻在胡亥眼中简直是洪水猛兽!
“不关我的事......真的不关我的事,都是老师......额,是反贼赵高一手谋划的。”
“他说只要假传诏书给大哥,让大哥与上将军蒙恬自尽,我就能成为大秦皇帝了......”
越说到后面越是低声,胡亥年纪虽小,也知道这种事见不得光。
一旦说出来,他必定会被万人唾弃。
偏偏,他不敢不说呀。
被人唾弃,最起码还能活。
闭口不言,他怕自己很可能看不到今天的日落。
吁——
朝堂上嘘声一片。
要不是顾忌着胡亥是嬴政的亲儿子,恐怕早就有人冲上去给他几个大鼻斗了。
文臣们殚精竭虑,武将们抛洒热血。
为你们老赢家守护江山社稷。
结果你身为大秦十八公子,竟然和赵高密谋着要自毁长城?
你算个什么公子?
潮水般的谴责声中,嬴疆微微挥手。
虫达立刻让人把胡亥押了下去。
他身上的价值已经用完了,大殿上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现在不会有,以后也不会有,永远都不会有。
大秦未来的二世帝王,只能是我嬴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