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并非常规黑客。
她停下漂浮的“意识体”,闭上眼,将感知力高度集中,不再试图用逻辑去分析,而是用感知“气”的方式,去“体察”这道量子光壁的能量场。
她能感觉到那些量子符文并非完全随机,它们的生灭聚散,隐隐遵循着某种…类似于“节律”的东西。
这节律冰冷、复杂,却并非毫无破绽。
她伸出“意识”的手,指尖凝聚起一点微弱但极其精纯的“气”。
这一点“气”并非能量冲击,而是一种…共鸣的引导。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一点“气”的频率调整到与那量子节律中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间歇期”完全同步。
这需要对“气”的掌控达到入微的境界,更需要对能量流动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这是墨家传承中与自然、与器物“对话”的智慧。
当她的“气”与那间歇期完美同频的瞬间,量子光壁上对应的区域,那些疯狂游走的符文出现了一刹那的、近乎凝固的稳定。
就是现在!
“墨影环”捕捉到这个稍纵即逝的窗口,瞬间模拟出一串符合当前量子状态的“通行密钥”,墨子的意识体如同一道虚影,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这道看似牢不可破的屏障。
没有警报,没有坍塌,如同水滴融入大海。
但这仅仅是开始。
越过防火墙,她进入了更深层的数据流。
这里的景象更加诡异。
无数代表着个体生命信息的“气”流被强行数字化,扭曲成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如同被囚禁在玻璃管道中的彩色烟雾,失去了原有的灵动与活性。
墨子能“看”到这些数据流中蕴含的情绪——焦虑的数据包闪烁着刺眼的红光,疲惫的数据包呈现出灰败的色泽,而被芯片过度“优化”的数据包,则散发出一种虚假的、过于亢奋的亮白色,其内里却透着枯竭的暗淡。
她甚至能“闻”到这些数字化的“气”所散发出的、被扭曲后的“味道”。
凌云的“气”息残留就在其中,如同破碎的星辰碎片,带着艺术家的敏感与绝望,混杂在冰冷的数据洪流中,若隐若现。
这让她心如刀绞,却也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
她需要在这里找到指向“永生计划”核心数据库的路径。
但这片数据经络图实在太庞大了,如同一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