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情绪交织。
而现在,这些声音似乎都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滤网,变得平板而单调。
人们依旧忙碌,城市依旧运转,但那驱动一切的、内在的“神”,似乎正在悄然熄灭。
他甚至能隐约“闻”到,那些佩戴“元气芯”的人身上散发出的、一种极细微的、类似电磁场紊乱却又被强行压制的气息,那是“气”被强制同化、剥夺个性的哀鸣。
他开始“问”。
在熟悉的茶摊坐下,和几个同样来歇脚的零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他不直接问“元气芯”,而是问他们的生活,问他们的爱好,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做什么有趣的梦。
得到的回答大多乏善可陈。
“爱好?
没时间想那些。”
“梦?
睡得死,挺好。”
“有趣的事?
能按时拿到信用点就算有趣了。”
偶尔有人提起过去喜欢钓鱼、喜欢唱戏、喜欢摆弄些小发明,但语气都带着一种事不关己的淡漠,仿佛在谈论别人的记忆。
最关键的一步,是“切”。
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搭脉。
墨子在人群中穿行,偶尔“不经意”地与人擦肩而过,指尖的特制传感薄膜会瞬间捕捉到对方体表泄露的微弱生物电信号和能量场波动。
或者,他会捡起路边被人丢弃的、还带着余温的廉价饮品吸管,闭目感应上面残留的微弱“气”息。
每一次接触,每一次感应,都让他心头的寒意更增一分。
那些植入了“元气芯”的个体,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精力充沛”,其内在的“气脉”都呈现出一种惊人的一致性——呆滞、扁平、缺乏个体的独特性。
就像是被统一规格的模具强行塑造过,原本鲜活、各自不同的生命能量流,被粗暴地拉直、截断、简化,最终汇入一种冰冷的、毫无生机的“标准模式”。
那些依赖“元气芯”程度越深、植入时间越长的人,这种“格式化”的迹象就越明显。
他们的生命活力,真的在以一种可怖的方式,被数据化,被同质化,然后……流失。
一连数日的秘密调查,墨子收集到的信息碎片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
“气滞症”绝非偶然,而是“元气芯”系统性运作的必然结果。
玄机生物公司以优化为名,推广的实际上是一种生命能量的慢性掠夺。
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