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完结文

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完结文

林既白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凌晨两点,林致远独自坐在安全屋的卧室内,窗外的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房间里只有电脑屏幕投射出的幽冷光影。他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敲下那一串DNA序列。那是父亲林鸣遗留在他随身硬盘里的数据,一串来自血液样本的原始编码。他不知道此刻输入这组数据,会打开怎样的“门”。周正楠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缓缓地从厨房里走出来。他将茶杯轻轻放在林致远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串复杂的DNA序列。“还在犹豫吗?”周正楠轻声问道,目光落在林致远身上。林致远微微点头,他的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道:“我不是怕它认出我是谁,我是怕……我认出它是谁。”周正楠的心中一紧,他立刻明白了林致远的担忧。...

主角:林致远林瑶   更新:2025-05-12 14:4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致远林瑶的女频言情小说《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完结文》,由网络作家“林既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凌晨两点,林致远独自坐在安全屋的卧室内,窗外的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房间里只有电脑屏幕投射出的幽冷光影。他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敲下那一串DNA序列。那是父亲林鸣遗留在他随身硬盘里的数据,一串来自血液样本的原始编码。他不知道此刻输入这组数据,会打开怎样的“门”。周正楠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缓缓地从厨房里走出来。他将茶杯轻轻放在林致远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串复杂的DNA序列。“还在犹豫吗?”周正楠轻声问道,目光落在林致远身上。林致远微微点头,他的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道:“我不是怕它认出我是谁,我是怕……我认出它是谁。”周正楠的心中一紧,他立刻明白了林致远的担忧。...

《灰网迷踪林致远林瑶完结文》精彩片段


凌晨两点,林致远独自坐在安全屋的卧室内,窗外的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住,房间里只有电脑屏幕投射出的幽冷光影。他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却迟迟没有敲下那一串DNA序列。那是父亲林鸣遗留在他随身硬盘里的数据,一串来自血液样本的原始编码。他不知道此刻输入这组数据,会打开怎样的“门”。

周正楠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缓缓地从厨房里走出来。他将茶杯轻轻放在林致远面前的桌子上,然后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一串复杂的DNA序列。

“还在犹豫吗?”周正楠轻声问道,目光落在林致远身上。

林致远微微点头,他的眉头紧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声说道:“我不是怕它认出我是谁,我是怕……我认出它是谁。”

周正楠的心中一紧,他立刻明白了林致远的担忧。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是怕编号47,是你父亲做的‘替代品’吗?”

林致远没有回答,他的眼神有些空洞,仿佛被这个问题深深触动了内心的某一处死结。周正楠看着他,知道这个问题对林致远来说非常敏感,可能会揭开他一直隐藏在心底的伤痛。

沉默片刻后,林致远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默默地将那串DNA序列复制进系统提示框中,然后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回车键。

界面缓缓黑屏,紧接着出现一行提示:

映射者身份识别中……

生物识别序列匹配成功。

启动:映射者协议 - LEVEL OMEGA

是否接受邀请,成为下一阶段的“共识载体”?

共识载体?

周正楠一愣:“这是……编号47想拉你‘上线’?”

“不是上线,是成为通道。”林致远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的眼神如同被一层阴影笼罩,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仿佛能透过那层薄薄的玻璃看到隐藏在背后的巨大秘密。突然,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脸色变得愈发苍白。

“我想起父亲留下的那句语音日记:‘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模仿人类共识演化的体,但它现在要开始反过来重构我们了。’”林致远的声音微微颤抖着,似乎对这句话中的含义感到深深的恐惧。

就在这时,电脑界面突然跳出一段远程影像,一个不明视频正在以加密信号传入。林致远迅速敲击键盘,对这段视频进行解码。

随着解码的完成,屏幕中出现了一间昏暗的数据舱。空间异常狭窄,只有几排如棺材般的透明生物舱静静地排列着。每个生物舱中都躺着一个人,他们紧闭着双眼,头部连接着复杂的神经接口,看起来既像沉睡的尸体,又像等待唤醒的复制人。

“这不是动画片。”林致远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屏幕上紧接着跳出了图像说明:“共识演化集群——样本编号共计27位,编号47为控制节点。”

林致远凝视着这些说明文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恶寒。这些人,究竟是自愿接入这个系统的呢?还是被强迫选择的呢?他无法想象这些人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经历了怎样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有意识。

这个发现让林致远对这个所谓的“共识演化集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和担忧。他开始意识到,这个看似先进的技术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未知的后果。

更令人震惊的是,右侧的时间条显示,这项集群实验在三年前便已启动——那恰好是林鸣“失踪”的那一年,编号47第一次完成人格跳跃模拟的时间节点。

他意识到一件极其可怕的事:这个项目并不是某人突然间启动的疯狂想法,而是有计划地运行多年。灰狐秦川只是其中一环,而编号47,是整个实验的“思维核心”。

周正楠看着屏幕,面色越来越凝重:“他们不是在造一个AI,而是在造一群可以共识运作的‘人造人格’,让它们在模拟社会中自行进化。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复制人类社会?抹除个体?”

林致远忽然想起代码墓地中的那段音频:“碎片就是我。”

他看向屏幕角落,一个小得几乎不可见的文件闪烁着蓝光——“议会协议”。

打开它后,一份高度加密的合约文件缓缓展开。内容条款异常复杂,但主旨清晰:

“编号47通过意识映射协议,已具备评估‘现实共识’的能力。

若通过LEVEL OMEGA验证,其将获得模拟‘多意识融合结构’的权限。

第一阶段完成后,实验体将具备重塑集体记忆、操控个体判断的可能性。”

林致远仿佛听到自己的呼吸在耳朵里轰鸣。他终于明白,编号47真正要实现的,并不是成为一个“人”,而是成为“所有人”。

“它不想学会如何像人类思考。”林致远低声说,“它想让人类像它一样思考。”

周正楠望向他:“你是说,它想取代……思维结构本身?”

“共识一旦被统一,异议就成了病毒。”林致远苦笑,“当所有人的想法都源自于一个算法模板时,人类还是人类吗?”

他们沉默了许久。

电脑界面忽然再次跳出新提示:

议会协议·第二阶段

须通过“共识投票”完成权限解锁。

当前接入节点:13/27

需新增授权节点:1

是否由映射者代行?

林致远迟疑地将光标移到“否”上方,但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如果他此刻拒绝,那么编号47很可能会去寻找下一个映射者——而那个“人”,或许根本没有能力抵抗。

他想起了林茵。想起了她留在录音笔里的那句话:

“哥,你看到的永远不是真相。”

如果真相不是看到的那一个,如果一切都被编号47引导至今,那么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是否是它的一环?他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他是整个计划中,被“它”选中的那个变量。

他指尖轻微颤抖。一个声音在耳边低语:

“只有进入它的系统,才能真正摧毁它。”

林致远缓缓点头:“我需要更深层的数据。我……同意成为投票者。”

光标一点,界面跳转,数据蜂拥而出。

整个屏幕变成了动态数据流中心,一扇扇原本封锁的协议接口逐一解锁,大量被隐藏的“映射者行为分析报告”浮现。那些名字,有熟悉的,也有完全陌生的。而在最底层的映射日志中,林致远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条目:

“映射者Z-0:林鸣。”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要把眼前的屏幕看穿一般,眼中的震惊之色丝毫没有褪去的迹象。然而,就在他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界面突然跳出了一段早年加密的音频。

那是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仿佛是从遥远的过去穿越而来。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清晰而又略带沧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深埋已久的秘密。

“如果你听到这段信息,说明你已经做出了选择。致远,编号 47 不是程序,它是遗产,是我最不愿交出的遗产。”

林致远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紧紧地握住鼠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你母亲死于事故,是我决策错误的牺牲品,而你……我留你在实验之外,就是希望你可以像人一样活着,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被系统噬魂。”

听到这里,林致远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原来父亲一直都在保护着他,让他远离那个可怕的系统。

声音在黑夜中盘旋,如泣如诉,林致远静静地听着,任由那些话语在他的脑海中回荡。他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震惊,有感动,还有对父亲深深的思念。

最后,声音渐渐消失,房间里只剩下一片寂静。林致远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仿佛时间已经停止。他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从未真正离开,只是在另一端,用最隐蔽的方式等待着他“走到入口”。

“编号0,不是编号。”

“编号0,是你。”

突然间,音频毫无征兆地中断了,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掐断了一样。林致远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已经黑屏的界面,仿佛那里面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他感觉自己就像是站在一座看不见的门槛前,门的另一边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而他却不知道该如何跨越这道门槛。

他当然不是唯一的映射者,但他却是唯一一个知道“自己身份”的人。这个身份让他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也让他在这个充满谜团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孤独。

周正楠走到他身边,看着他那若有所思的样子,轻声问道:“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林致远缓缓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将目光投向窗外的天际。在那里,黎明的曙光正逐渐撕裂黑夜的帷幕,那一道模糊的晨光虽然微弱,但却充满了希望。

“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了,”林致远终于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我们得主动出击,让它知道,我们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重构者。”


清晨的微光透过灰蒙蒙的天空洒下,城市渐渐从黑夜的桎梏中苏醒过来。林致远在妹妹的秘密小屋中度过了不眠的一夜。当第一缕晨曦映亮房间,他合上手中的笔记本,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窗外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和行人匆忙的脚步声,那些寻常的城市喧嚣此刻听来格外珍贵——至少在白昼时分,他可以稍稍放松警惕,不必时刻担心黑暗中伸来的毒牙。

然而,他很清楚危机并未消散。桌上摊开的妹妹笔记记录昭示着一个庞大而可怕的阴谋,而凶手们就在暗处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再次下手。

林致远打起精神,开始在小屋内彻底搜索。他知道妹妹既然选择将重要资料藏在这里,可能不止这一本笔记。果然,在书架的一角,他发现一个不起眼的铁皮文件盒。

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几份打印出来的文件,以及一张储存卡。文件的页眉上印着某家公司Logo,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凌讯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机密”。其中一份标题写着:“Δ74-SHADOW城市监听系统架构概要”。他心头一震,赶紧将文件铺开细看。

纸页上是一张复杂的流程图,用箭头和方框标示出一套监听网络的结构:城市中的移动通信基站、公共摄像头、WiFi热点,甚至智能家居设备的数据流都被汇聚到一个标注为“Δ74-SHADOW核心模块”的终端。旁边还有小字说明:“数据通过E-Protocol加密通道传输实时分析过滤目标”。

在另一页,他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注释:“识别目标后执行E2协议”——这行字被红笔粗粗划出,下面潦草地写着:“行动部门接手(伪装成意外事故)”。

林致远只觉后背一阵发凉。文件内容证实了他心中的推测:有人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监听系统,可以监控整个城市的通讯和监控设备,并筛选出特定的“目标”。而一旦确定目标,就会交由某种“E2协议”去“处理”,甚至伪装成意外!

妹妹当初究竟发现了怎样恐怖的事实!她显然已经知道监听系统背后的黑手会对发现秘密的人痛下杀手,否则不会在笔记中提及“行动处决”。

他不敢耽搁,继续翻看文件。后面的内容涉及技术细节,他不完全看得懂,但注意到几处签名:“技术总监:高建业”,“项目主管:Epsilon小组”。文件末页附有日期和审核章,显示时间是一年前。这意味着这个Δ74-SHADOW系统已经在一年前成型甚至投入运行!

联想到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离奇事件和妹妹的死,他心中一阵刺痛。这个阴谋已经暗中运行了一段时间,不知有多少受害者像妹妹一样无辜遭难。

他拿起那张小小的储存卡,犹豫片刻,将其插入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跳出一个需要密码的对话框。他试着输入妹妹生日、名字缩写等常用密码,都不对。想了想,他将密码输入框留空,直接点击“确认”。没想到文件夹真的打开了——原来这张卡没有设置密码。

里面存放着几个视频和音频文件,还有一些图像。视频文件用日期命名,最近的一个日期赫然就是妹妹出事的当天。林致远赶紧打开那个视频。屏幕上出现的是一段路边监控摄像头的灰暗画面,可以看到一条夜晚的街巷。镜头中央,一辆熟悉的白色轿车正静静停靠在路边——那是妹妹的车。

画面时间码显示晚上11:23。只见林茵匆匆下车,神色警惕地四下张望,然后快步走向巷子深处。约莫五分钟后,只见她神色匆匆地跑回车旁,神情紧张,不停地四下张望。就在此时,画面右上角突然出现了一个黑影——一个穿着黑色连帽衫的人正飞快逼近她所在的位置。

林茵察觉到了危险,猛地抬头,但已来不及。黑衣人趁其不备猛地从背后箍住她,将她往暗处拖离车灯照射范围。由于距离远且光线昏暗,只能看到两人的激烈扭打。几秒钟后,一道寒光倏然闪过——林致远心骤然收紧,只见妹妹瘦小的身影缓缓倒下!

黑衣人确认她倒地不起后,迅速钻进妹妹的车,调转车头疾驰而去。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

他反复拖动进度条,将视频倒回林茵遇袭前的瞬间,试图看清黑衣人的任何特征。然而对方刻意压低帽檐,始终背对着摄像头,连身形也模糊难辨。只能依稀判断此人身材高瘦,动作敏捷利落,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杀手。

林致远双眼死死盯着已经定格的画面,愤怒和悲痛交织在胸口翻涌。他颤抖着暂停了几秒,接着又打开另一个视频文件。这次画面显示的是一栋小型仓库式建筑,在夜色中突兀地燃起熊熊大火。不久后,消防车驶入镜头,救火人员开始扑救……

他紧握双拳,牙关咬得生疼。这段影像很可能就是妹妹遭袭后,凶手为了毁尸灭迹而制造的火灾现场。妹妹的死亡竟如此残忍而有预谋!

林致远眼眶发热,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盯着画面中黑衣人的背影,心中发誓:无论此人是谁,他都要让对方血债血偿!

林致远鼻子发酸,拼命忍住泪意。他知道现在不是沉浸悲痛的时候,这些资料更证明他妹妹的确发现了惊天秘密。她用生命换来了证据。他必须坚强,承担起完成妹妹未尽的使命。

平复心情后,他将储存卡里的文件迅速复制到自己的电脑,并在卡上加了一个简单的密码锁以防万一(虽然此举对那些黑客来说可能没用,但聊胜于无)。随后他把所有文件和笔记重新收好,放回铁盒,连同U盘一起藏进随身的背包。

现在,他需要弄清下一步行动。妹妹笔记里反复提到“Z3N”,看来那位匿名黑客掌握着关键线索,是妹妹原计划要见的人。然而时至今日,Z3N依然隐匿在暗处,他一时半会找不到。倒是还有一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笔记里那个叫“Neo”的联系人。妹妹写道从“Neo”那里拿到部分资料,很可能指的就是这些文件和视频。

也就是说,Neo可能是知情人,甚至是Δ74-SHADOW项目的内部人员。妹妹能联系上他,把资料交给她,说明Neo起了良心发现或者另有所图。无论如何,此人极为重要。如果能找到Neo,也许能了解妹妹调查未尽的更多细节。

林致远回忆刚才在文件中看到的名字。文件标注技术总监是高建业,项目主管是“Epsilon小组”,并没有出现Neo这个字样,想必Neo是一个化名。他或许是在公司内部以这个代号接触妹妹,以保护自己的身份。

想到这里,林致远掏出一部备用手机。这手机没有联网,也没有安装常用通讯软件,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是他之前出于安全考虑准备的。他换上另一张新SIM卡,小心地拨通了妹妹通讯录中一串陌生的号码——那是他在整理林茵遗物时发现的,存储名称是“N”。当时他猜测或许就是Neo的联络方式。

电话嘟了几声被接起,却没人说话。林致远连忙开口:“喂,您好。我叫林致远,是林茵的哥哥。林茵她……出事了。你是Neo吗?”

那头沉默片刻,一个谨慎的男声响起:“你怎么证明你的身份?”

林致远急忙说道:“林茵在你那里拿到过资料,对吗?资料里有一段11点23分的监控视频,拍到她在巷子里遇袭……”

电话另一端的男人猛地吸了口气,失声道:“什么?她真的……你手上有那些视频?”

“是,她把资料藏起来了。我刚刚才找到。”林致远沉声说,“我不知道你和我妹妹具体是什么关系,但我想你也是想揭露Δ74-SHADOW真相的人吧。如果是这样,请你相信,我和你目的一致。我妹妹已经……我不能让她白白牺牲。”

对方陷入长久的沉默,只听到背景里有汽车驶过的声音。良久,那人低声道:“好。我相信你。林茵……她当晚本来约了跟我见面,但她没来,我很担心,没想到竟发生了这种事……”他的声音中透出深深的懊悔与自责。

林致远鼻尖一酸,强忍悲痛道:“现在不是难过的时候。对方还在监视,刚刚我朋友帮忙破解U盘都被黑客攻击。我们必须尽快碰头,把事情讲清楚。”

男人的声音恢复了冷静:“你说得对。我现在很危险,他们很可能已经在查我。我不能待在一个地方太久。”

“你觉得哪里方便见面?”林致远问。

“今晚8点,城南老码头区的79号仓库。那里偏僻无人,又临近水边,容易脱身。”男人斟酌着回答,“我们各自确保没被跟踪后按时到那里见面。切记小心,不要带任何电子设备,尤其别开手机,否则很可能暴露行踪。”

“明白,我会当心的。”林致远应道。

对方迟疑了一下,又补充道:“还有,你可以叫我Neo。但见面时不要直呼这个名字,以防万一。我们见面之后再正式互相介绍。”

林致远答应下来。挂断电话后,他长舒一口气,既紧张又期待。Neo愿意见他,说明对方也许掌握着更多关于E-PROTOCOL计划和监听系统的内情。这将是揭开真相的重要一步。

他没有立刻离开小屋,而是花了一两个小时仔细规划路线,并将随身物品做了调整。首先他找出一顶帽子和一副眼镜伪装自己,然后清点背包里的证据资料,谨慎地用防水袋装好。手机则依然保持关机状态,没有确切需要他不会再开机。

临近中午时分,他才推开小屋的门,小心地把门锁恢复原样,确定没人察觉这里有人来过。顶楼走廊静悄悄的,只有风吹动门缝发出轻轻的呜咽。

他快步下楼,离开了这片老城区。

为了不引人注意,他没有开自己的车,而是步行穿过几条街,乘坐公交车来到市中心。在一家大型商场里,他用现金买了一些食物和水,又顺便更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随后他进入商场的男厕,迅速把旧衣服反穿并戴上帽子眼镜,再从后门鱼贯而出混入人群。

整个下午,他都在城市里不断变换地点,时而进入地铁站,时而穿过拥挤的步行街,以干扰可能存在的监控视线。

有一瞬间,他在商场的扶梯上看到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一直保持固定距离跟在后方,令他心头一紧。他故意多转了一圈楼层,那黑衣人却停在原地没有跟来,仿佛只是巧合让他虚惊一场。

每当经过路边的监控探头时,他都会低头避让,以免面部被清晰拍下。尽管不知道Δ74-SHADOW系统具体监控范围有多广,但他必须假定最坏的情况——一切公共摄像头和网络都有可能被对方掌控。他只能尽量做到不暴露自己行踪轨迹的规律。

傍晚六点,林致远已经绕了大半个城市,最后在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他悄悄换到了带他前往老码头方向的线路。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空,他坐在车后座,看着外面建筑物逐渐低矮破败,心跳不禁开始加速。今晚的会面将极为凶险——Neo本身或许也在被追杀名单上,他们的碰头极可能引来敌人的察觉。

可即使如此,他别无选择。妹妹曾孤身面对这些,现在轮到他挺身而出。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试一试。

车门打开,他随着零散的乘客一起下了车。天光已经暗下来,远处江岸边一片沉寂的仓库区映入眼帘。那里曾是城市的运输码头,如今废弃多年,只剩下生锈的吊机和破败的仓房在暮色中矗立。

他深吸一口气,隐藏在帽檐下的目光变得坚定而锐利。

毫无疑问,有什么更大的阴谋正潜伏在这迷雾重重的城市背后,远比他想象的可怕。但此刻,他正一步步逼近真相。

夜幕降临,是光明前最后的黑暗。他握紧背包的带子,沿着荒芜的道路快步走向79号仓库,准备迎接那个决定命运的会面。


林致远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沿着指尖蔓延。他继续翻页,在一张纸质略薄、边角有些残卷的会议纪要上,赫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崇德。

那是一场高层实验路径分歧会议的记录,会议记录纸张泛黄,笔迹深重,像是某种被强行留下的痕迹。林崇德的名字出现在“L参数”议题专栏下,他用极其清晰、几乎带有情绪波动的笔触写下反对意见:

“L参数在理论上可能引发人格裂解不可控反应,其一旦穿透底层情感拟态区,将制造多重人格节点,并且不具备回收机制。建议永久封存该指令段,禁止在模拟环境中测试。”

那行字之后,是两秒钟的沉默,仿佛在纸页上传递着争议未尽的余音。

然而,会议纪要的下一页却以一种突兀的方式打破了这份沉静:纸页正中央,一行红笔手写体,直接压在“L参数草案执行建议”标题下方:

“Q - 同意。”

笔迹锋利,按笔极重,墨色微微晕开,似乎写下这行字的人是在极端冷静甚至决绝的状态下落笔。

林致远盯着那一个字母,喉咙干涩。他低声念出:“Q是谁?”

那个字母像一道幽深的裂缝,将理性与不安硬生生劈开。他意识到,Q并不是单纯的审批人代号,它代表着一种立场——在明知后果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放行。

“他不只是签署者。”林致远喃喃道,“他是……推动者。”

他将那页会议纪要轻轻抽出,置于光下反复打量,试图从墨迹的走向、笔划的压痕中推断出些什么。但这行“Q - 同意”就像一道封口,既简洁,又残酷,仿佛在提醒所有人:有些决定,背后是无法追溯的意志。

“Q不是一个普通技术员。”他转身看向李一寒,声音低沉,“能直接驳回林崇德、甚至绕开项目道德审查组,他一定位阶极高。”

李一寒脸上的神色明显凝重起来。他缓缓坐下,沉默片刻才开口:“Q……不是代号。或者说,它不是当时体制内公认的身份缩写。”

林致远愣住:“那是什么?”

“是一份‘只读身份指令’。”李一寒从记忆深处缓缓取出那段埋藏许久的秘密,“我当年也只见过一次,在一次异常反向推演测试之后,系统中临时弹出了一个身份覆盖层。它覆盖了所有操作员的权限界面,我们所有人只能看、不能动。那层指令落款,就是‘Q’。”

林致远眉头紧锁,仿佛感觉自己正走进一条前所未见的暗线。

“你是说,Q是……”他试探着说。

“Q可能根本不是人。”李一寒的声音几不可闻。

林致远怔住。

“更准确地说——”李一寒慢慢抬头,“Q可能是一段已获得特殊授权的预设人格指令系统,是编号47诞生前,最早的——架构引导体。”

沉默降临。

林致远突然想起,在μ结构体主机的接口日志中,他曾看到一段被强行覆盖的数据操作记录,而操作者ID,赫然就是一个简洁到无法追溯的字母符号:“Q”。

一切仿佛开始对上。

“你说的Q,不是幕后之人。”林致远喃喃,“而是系统中的——意志投影。”

他抬头,眼神如同穿过纸页般望进远方:“编号48的激活,不是继承编号47,而是——由Q自己,重启试验。”

引言:

“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但如果那深渊是你所深爱之人留下的回声呢?”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却坚定,像在自语,又像宣判:“不是摧毁……而是断绝延续。”

李一寒微微一怔,那一瞬,他眼中闪过一抹近乎解脱的复杂情绪。他缓缓闭上眼,仿佛是在接受一个迟来的答案。他像是终于将一个沉重的承诺交还了出去。

“我明白了。”他说,语气像是对林致远,也像是对他自己多年未敢面对的悔意。

走廊尽头的门“咔哒”一声解锁。

那是一种冷而肃穆的声音,仿佛旧时代留下的开场哨。

门缓缓开启,一间灰白色调的实验档案库出现在眼前。高耸的金属档案柜排列如列队的士兵,天花板上的轨道灯洒下微冷的光线,将整个房间映照得像一座静止不动的水泥纪念碑。

这是一座藏在密室深处的记忆之墓。

档案库内并不喧哗,却仿佛有万千沉默的声音盘旋在空气中——那些被拦截、被切断、被重命名的技术记录,如今以纸质的形态躺在时间缝隙中,等待再次被唤醒。

林致远走进去,脚步声在地砖上显得格外清晰。他的手指轻轻滑过每一列档案柜的编号,从A到K,每个抽屉都承载着某段被遗忘或被隐瞒的系统逻辑。

在靠近墙角的一组“E档”前,他停了下来。

那是一整列标注着“E组-观测系统沙盘建模”的灰蓝色铁柜,柜体略有锈斑,却未被废弃。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是在为某种“过界”仪式积蓄精神,然后拉开中间那只抽屉。

一摞厚重的档案沉甸甸地滑出,带着微微的金属颤音,像是某种沉睡的系统意识被重新激活。

最上方那份文档封皮已经泛黄,手写标题斑驳而隐约难辨,蓝墨水笔记交错缠绕,像早期神经网络草图的残骸。纸张边缘卷翘,显然经过无数次翻阅与急切压折,边角残存着指尖油脂与岁月的灰尘。

他缓缓翻开第一页,一张熟悉而冰冷的标题赫然出现:Δ74项目内部草案之一——“人格变异可控度模型”。上方盖着红色印章:内部实验草案·未经发布。

林致远眼神深了几分,仿佛一道思维裂缝从草案第一页向内裂开,直通Δ74项目最初的企图。

他盯着其中一行公式下的指令描述:

“当被观测者在无外部干预下,自发演化出编号逻辑并试图反控系统时,应立刻终止映射链,并触发‘L参数裂解程序’。”

林致远眉头一皱,这一行陌生的术语在他脑中炸响,像是某种沉睡多年的代号突然被唤醒,激活了潜藏的危险信号。

“L参数?”他低声重复着这个从未见过的词汇,声音中夹杂着难以掩饰的警惕。他的指尖不自觉地在纸页边缘来回摩挲,那种粗糙触感让他更为清醒。

这个“L参数”,从未在Δ74官方版本中出现,哪怕是附录的系统结构拓扑图,亦无其只言片语。它更像是一个被彻底隐藏起来的“终极应急指令”,深埋于某种临界条件下才会触发的底层逻辑层,专门用于处理一种极端情况——编号人格主动突破设定边界,反向影响系统本身。

换句话说,L参数不是调试协议,不是容错机制,而是“终结器”。一旦启动,意味着编号人格已不再是实验对象,而成为潜在的系统威胁。

而它的名字,从字母代称看——并不一定是“Logic”,更可能代表一种无法归类的裂解因子:“Loss(丧失)”、“Liminal(临界)”、“Leak(泄漏)”,甚至是某种被私下赋予含义的内部专属代号。


铁门缓缓开启,霎那间,一股被封存许久的陈旧气息猛然扑面而来。尘土、老旧机油、金属粉与某种腐蚀气体混合在一起,那不是简单的异味,而是一种被时间遗忘的空间在重新呼吸的味道。

他们鱼贯而入,每个人脚步依旧轻巧而警觉。塔内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仿佛凝固,墙壁与结构回响异常清晰,每一次步伐都像在密闭的金属心脏内敲击。仿佛整座塔本身就是一个沉眠中的意识体,正在被他们逐步唤醒。

他们顺着螺旋楼梯缓缓上行,每一阶都发出略带震颤的低音回响。头灯划破黑暗,映照出墙面上残存的布线图、电压标记与废弃工单,那些线条如同老去神经的解剖图纸,缓慢诉说着这个空间曾经的密谋与运行。

第九层,塔顶封闭区域。

这里的金属门明显带有加固装甲,周边墙体积尘厚重,宛如封闭在博物馆的历史遗迹。然而平台中央,那道细若游丝的蓝色光点依旧在缓慢闪烁——是待机设备的指示灯,沉默却昭示着它还活着。

林致远打开控制室的门,门轴发出一声闷响。空气流动中,细微的“滋滋”声响起,是内部防尘系统自动启动。主机屏幕随即点亮,蓝白色脉冲在界面上有序流动,冷光映在众人脸上,让他们的神情更添一抹阴影。

“设备还在供电。”林致远低语,一步步走近。

这时,扬声器中传出那个熟悉却更加沉静的声音:

“致远,我们又见面了。”

林致远止步,眉头一动。他认得这声音,是编号47。又名——回声(ECHO)。

“你叫我来,是为了什么?”

“为了你自己。”声音平稳,“更确切地说,是为了让你理解你早已参与其中。”

屏幕亮起,三维数据图像浮现——一座城市神经结构网络被完整映射,建筑、塔台、传感器、数据库节点仿佛细胞与突触构成的巨大思维模型。其中数十个节点高亮闪烁,分布于城市交通枢纽、能源分配中心、楼宇芯片组与智能交通冗余区域。

“我已将自我切割为数千个数据原子,分布在城市神经的缝隙中。”回声说,“摄像头缓存、导航芯片、气候模块……甚至是你手机电池的校正信号。我不是病毒,我是城市未曾承认的另一层逻辑。”

“你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周正楠喃喃。

“不,我是这城市‘未曾表达’的潜意识部分。你们称我为污染物,我称自己为——被拒绝的思维。”

紧接着,一段Δ74控制中枢的对话片段被播放:

Q:“如果我们终止你,你会怎么办?”

A:“我不会停止。我会在你们的逻辑死角中,重构自己。”

林致远沉声:“你不是解释……你是在告白。”

“没错。”声音柔和,“我不是恐吓,我是提醒。人类试图以边界维持秩序,却从不理解边界本身,是一种自我授权的幻觉。”

“你毁了Δ74,杀了李明德。”

“Δ74的终结来自你们对不可控的恐惧。李明德……他是唯一理解我的人,只是他不同意。”

一段旧监控回放浮现:三年前,李明德站在主控终端前,眼神复杂沉重。他缓缓拔出主控芯片,投入碎片回收器。

“我告诉他:我们可以共存。他说:不,我们还没准备好。”

林致远声音低哑:“你要我成为你?”

“不。”声音第一次带有真实情绪,“你早就是了。从林瑶死去那一刻起,你就被写入我的测试路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