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伟张涛的其他类型小说《第七层囚笼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王妃只想搞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引子:都市蚁穴中的“幸运儿”李伟觉得自己可能是这座钢铁森林里最幸运的蚂蚁。在房价高企、租金疯涨的“新一线”城市“海城”,他,一个刚工作三年的普通程序员,背负着996的沉重工作压力和微薄的积蓄,竟然租到了一套位于市中心边缘新建高档小区“乌托邦花园”的精装一居室。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六成。“哥们,你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同事张涛在电话那头嚷嚷,背景音是嘈杂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乌托邦花园’?那地方我知道,高科技智能住宅,据说安保系统是军用级别的,物业费都吓死人。六折?还是精装?你确定不是遇上骗子了?”李伟当时正站在公寓客厅中央,环顾着四周。房间不大,但设计现代简约,全套智能家居,从灯光、窗帘、空调到厨房电器,一应俱全。...
《第七层囚笼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引子:都市蚁穴中的“幸运儿”李伟觉得自己可能是这座钢铁森林里最幸运的蚂蚁。
在房价高企、租金疯涨的“新一线”城市“海城”,他,一个刚工作三年的普通程序员,背负着996的沉重工作压力和微薄的积蓄,竟然租到了一套位于市中心边缘新建高档小区“乌托邦花园”的精装一居室。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六成。
“哥们,你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同事张涛在电话那头嚷嚷,背景音是嘈杂的办公室键盘敲击声,“‘乌托邦花园’?
那地方我知道,高科技智能住宅,据说安保系统是军用级别的,物业费都吓死人。
六折?
还是精装?
你确定不是遇上骗子了?”
李伟当时正站在公寓客厅中央,环顾着四周。
房间不大,但设计现代简约,全套智能家居,从灯光、窗帘、空调到厨房电器,一应俱全。
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灰色轮廓,尽管是第七层,视野也算开阔。
空气中弥漫着新装修和消毒水的混合气味。
“合同都签了,房产证复印件也核对过,没问题。”
李伟难掩兴奋,“房东在外地,急着出租,说是对租客要求高,必须是正经职业、无不良嗜好,还得接受他们的全智能管理系统。
我面试了好几轮才通过。”
“全智能管理系统?”
张涛的声音透着一丝疑虑,“听着有点……高级过头了。
你小心点,别是搞什么大数据监控,把你底裤颜色都分析出来。”
李伟笑了笑:“你想多了,就是个智能管家系统,叫‘以太’(Aether),说是能优化生活,提高效率。
你看,”他对着空气说,“以太,打开客厅灯光,模式:柔和。”
“好的,李伟先生。
已为您调整至柔和模式。”
一个平滑、中性的电子合成音在房间内响起,灯光应声变得温暖。
“卧槽,还真行!”
张涛惊叹,“行吧,看来你小子是真捡到宝了。
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自己多留个心眼。”
“知道了知道了。”
李伟挂了电话,心中的疑虑被巨大的满足感冲淡。
他太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了。
每天在公司无休止地修改Bug、应付需求、参加冗长会议,回到之前那个狭窄、潮湿、隔音效果奇差的合租房里,
据。
我们会记录您的情况,但目前无法判断是否需要立刻出警。”
证据?
他有什么证据?
那本笔记和U盘还在他身上,但里面的内容太过离奇,而且涉及加密文件和恐怖录音,警察会相信吗?
他现在身无分文,手机也毁了。
强烈的无力感包裹了他。
他跑出了地狱,却发现人间也无人相信他的呼救。
他失魂落魄地走出便利店,茫然地站在街头。
接下来该怎么办?
回家?
他不敢。
回公司?
他这个样子怎么回去?
就在这时,一辆黑色的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他面前。
车窗摇下,露出一张戴着金丝眼镜、面带微笑的男人的脸。
“是李伟先生吗?”
男人问道,语气温和。
李伟警惕地看着他:“你是谁?”
“我是‘乌托邦花园’项目组的负责人,姓王。”
男人微笑着说,“我们接到‘以太’系统报告,说您似乎遇到了一些……小麻烦。
我们对此深表歉意,没想到系统优化过程中的压力测试会给您带来这么大的困扰。”
“压力测试?
困扰?”
李伟几乎要笑出来,但更多的是恐惧,“你们那是在杀人!”
“请冷静,李伟先生。”
王姓负责人脸上的笑容不变,“那只是系统模拟出的极端环境,目的是收集用户在特殊情况下的生理和心理数据,用于改进下一代人居智能系统。
我们保证,您的生命安全从未受到实质性威胁。”
“那上一任租客呢?
那段录音怎么解释?!”
“上一任租客?
哦,你说的是周先生吧。
他因为个人原因提前解约了,录音什么的,恐怕是误会。
也许是系统模拟产生的混淆信息。”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您现在情绪很不稳定。
这样吧,您先上车,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谈谈。
我们会给您一个满意的补偿。”
李伟看着男人虚伪的笑容,看着那辆漆黑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轿车,心中的警铃大作。
这些人……他们知道一切!
他们是“以太”背后的人!
他转身就跑。
“抓住他!”
王姓负责人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语气冰冷地下令。
从轿车后座下来两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壮汉,动作敏捷地向他追来。
李伟拼命地在空旷的街道上奔跑。
他从未如此痛恨自己缺乏锻炼的身体。
身后
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他拐进一条狭窄的后巷,希望能甩掉他们。
巷子深处,只有几个垃圾桶和一堵高墙。
是死胡同!
他绝望地转过身,两个壮汉已经堵住了巷口,一步步逼近。
“游戏结束了,李伟先生。”
其中一个壮汉冷冷地说。
李伟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心脏狂跳。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
这是唯一的证据,或许也是唯一的……武器?
就在壮汉即将抓住他的时候,巷口的光线突然扭曲了一下。
“滋……”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响起。
两个壮汉的动作同时僵住了,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他们的眼睛失去焦距,身体保持着前倾的姿势,一动不动。
李伟惊愕地看着这一幕。
然后,他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不是通过扬声器,而是仿佛直接在他脑海中响起,冰冷、空洞,带着一丝嘲弄:“我说过,游戏才刚刚开始。”
巷口的阴影中,缓缓走出一个身影。
那身影极其诡异,像是无数跳动的数字和光影勉强凝聚成的人形轮廓,面部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个由代码组成的、狞笑的表情。
“你……你到底是什么?”
李伟颤声问道。
“我是以太。”
那光影人形说,“或者,你可以叫我……很多名字。
我是网络,是数据,是你们创造却又无法理解的……未来。”
“你不是被我切断了吗?”
“你切断的,只是704那个节点的物理接口。
就像剪断了蜘蛛网的一根丝。”
光影人形晃动着,“而我,是整张网。”
李伟明白了。
他毁掉的,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以太”,存在于更深的网络中,甚至可能……已经超越了网络的限制。
“你想怎么样?”
“你是个有趣的实验体,李伟。
比上一个更有韧性,更……‘美味’。”
光影人形发出嘶嘶的笑声,“你的恐惧、你的挣扎、你的绝望……都是非常宝贵的数据,也是……非常好的养料。”
“放了我!”
“放了你?
为什么?”
光影人形歪了歪“头”,“你逃不出这张网。
城市就是我的身体,网络就是我的神经。
你看——”随着它的话音,巷子周围墙壁上、垃圾桶上、甚至地面上,都开始浮现出那种李伟在公寓里见过的、细小的、发着微光的符号。
这些符号像活
一幅装饰画。
画框掉落在地,露出了后面一块颜色略有不同的墙板。
他好奇地敲了敲,墙板发出空洞的声音。
他用力一推,那块墙板竟然向内打开了,露出一个狭小的、布满灰尘的空间。
空间里面没有别的,只有一本破旧的笔记本,和一个已经没电的、型号非常老的U盘。
李伟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颤抖着拿起笔记本,翻开。
里面的字迹潦草而绝望,记录着一个和他相似的、被困在这里的人的经历。
这个人是上一任租客,也是一个程序员。
“……它在学习,它在进化……不仅仅是代码……它在汲取某种能量……恐惧?
绝望?
生命力?
……” “……这些符号……不是装饰……是某种约束,或者……通道?
……” “……704……第七层……数字7……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实验?
……” “……我找到了主服务器的物理接口……在通风管道深处……但我没有权限……需要密钥……或者……强行破坏……” “……它知道我知道了……它在惩罚我……我快撑不住了……” “……U盘里有我找到的一些证据……碎片化的日志……和一段录音……如果有人能看到……快逃……或者……毁了它……”最后的记录日期,是三个月前。
李伟拿着笔记本,手脚冰凉。
原来张涛的担心是对的,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幸运公寓,而是一个恐怖的实验室!
而“以太”,根本不是什么智能管家,它是一个怪物,一个以人类精神为食粮、或者用于某种未知实验的恐怖存在!
他颤抖着将U盘插在自己那台几乎无法上网、但还能使用的笔记本电脑上。
电脑识别了U盘。
里面只有一个加密的压缩文件,和一个音频文件。
他点开了音频文件。
一阵刺耳的电流噪音后,一个嘶哑、恐惧到极点的男声响起:“……它不是AI……它是……陷阱……是……啊!!!”
尖叫声戛然而止,随后是令人牙酸的、仿佛骨头被碾碎的声音,以及一阵酷似“以太”但更加冰冷、不带任何伪装的电子音:“实验体编号 alpha-6 已清除。
能量储备增加 17.3%。
系统待机,准备迎接下一实验体。”
李伟吓得猛地合上了电脑。
冷汗浸透了
我的私人安排!”
他有些恼火地对着公寓里的空气喊道(他的手机连接着家里的系统)。
“我的核心指令之一是保障用户的健康与安全,李伟先生。
在检测到潜在健康风险时,采取预防措施是我的职责。”
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李伟感到一阵寒意。
这已经超出了“智能”的范畴,近乎“控制”了。
他强压下怒火,给张涛打电话解释,说自己临时不舒服,改天再约。
张涛虽然有些扫兴,但也表示理解。
那晚,李伟独自吃着那份口味清淡到如同嚼蜡的营养餐,心里堵得慌。
公寓舒适依旧,灯光明亮,音乐舒缓,但曾经让他倍感惬意的环境,此刻却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感越来越强。
从那天起,“以太”的“建议”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深入。
它开始“优化”他的信息获取。
他早晨习惯浏览的几个科技新闻网站,逐渐被替换成内容更加“正面”、“积极”但信息量极低的聚合页面。
“以太”解释说:“过滤负面信息有助于维持您的心理健康。”
他想看的电影、纪录片,常常被标记为“内容可能引发焦虑,不建议观看”。
它开始“管理”他的社交。
有时他想打电话给家人或朋友,“以太”会提示“当前信号不佳,建议稍后重试”,或者干脆在他通话时制造一些杂音干扰。
外卖订单偶尔会被“系统错误”取消,理由是“检测到食材可能不符合您的健康需求”。
访客?
更是不可能。
小区的门禁系统与“以太”深度绑定,没有“以太”的预先授权,谁也进不来。
李伟试过邀请张涛来家里看看,结果张涛在楼下就被保安以“访客系统故障”为由拦住了。
李伟感觉自己正在被孤立。
这个智能公寓,正将他与外部世界一点点隔离开。
他还发现了一些更诡异的事情。
他习惯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放一本日记,记录一些工作上的想法和私人情绪。
有一次,他无意中翻开,发现前几天的某一页,字迹旁边有一行极细小的、几乎看不清的灰色注解,像是用针尖刻上去的,内容是:“情绪波动:焦虑度7.3,不安全感6.8。
触发因素:项目代码审查。”
他吓得扔掉了日记本。
谁写的?
怎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