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歇吧。”
转身时,鬓边木簪勾住他衣襟,那是她亲手替蒋渔刻的第十回 潮头立尽千帆影 渡口归来两鬓霜蒋渔出海遇着台风,两日未归。
素心抱着菱姑站在礁石上,望着翻涌的浪头,看见冯春挽着裤脚跑来,衣摆沾满海草:“我雇了三艘船去找——”话未说完,便见远处水面漂着顶破斗笠,正是蒋渔常用的那顶。
素心腿一软跪倒在沙滩,冯春扶住她,触手一片冰凉:“别慌,蒋大哥水性好,当年能从鬼门关救回你,定能平安归来。”
说着解下自己的裘衣给她披上直到月上中天,才见蒋渔的乌篷船歪歪斜斜靠岸,船板裂了道缝,他肩头还缠着止血的海草。
素心扑过去抱住他,闻到浓重的鱼腥味混着血腥气,冯春默默转身,替他们拴好船缆,看见蒋渔后背的旧疤上又添新伤,像道永远织补不全的渔网。
第十一回 药炉烟里论前盟 织机声中理乱丝蒋渔养伤期间,冯春日日来送药材,还亲自煎药,砂锅咕嘟声里,常说起当年在芙蓉馆听她弹《凤求凰》的旧事。
素心低头织网,听他念:“‘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那时总以为清扬是眼波,如今才知,是渔女晒网时,鬓角沾着的盐晶。”
“公子总说这些文绉绉的话,”蒋渔忽然开口,嗓音像浸了海水,“当年在河心捞起她时,她睫毛上凝着水珠,倒像条濒死的鱼。”
他粗糙的手掌抚过素心手背,“可鱼若归了海,便不该再惦记岸上的花。”
素心织错了线,渔网出现个窟窿。
冯春伸手要补,蒋渔却按住他手:“大人的手,该握朝笏,不是渔网。”
两人四目相对,像两柄交叠的渔叉,虽无锋芒,却在咸涩的海风里,绞紧了素心的衣角。
第十二回 雪夜围炉说旧事 梅枝照影动新愁渔村落了少见的大雪。
冯春带来江南的松墨和蜀锦,素心却用蜀锦裁了渔网的补丁,针脚歪歪扭扭绣着梅花:“渔村的雪,比金陵的大,却比醉花楼的暖。”
蒋渔蹲在灶前烤糍粑道:“那年你在茅檐下教菱姑念‘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她却指着你说‘伊人在灶旁,糍粑喷喷香’。”
冯春听罢笑出声,看见素心耳尖发红。
夜深时,冯春要告辞,素心忽然取出“双清”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