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云挽景宣帝全局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云挽景宣帝的古代言情《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咸鱼头子”,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
主角:云挽景宣帝 更新:2025-06-01 03:0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云挽景宣帝的现代都市小说《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云挽景宣帝全局》,由网络作家“咸鱼头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云挽景宣帝的古代言情《带崽而归,我的夫君是陛下》,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咸鱼头子”,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京都城中,云家嫡女与陆三公子的恩爱曾是一段佳话。二人鹣鲽情深,令人歆羡。然而,命运无常,陆三公子福薄,未及弱冠便被重病缠身,匆匆离世,徒留她这貌美的孀妻,以及尚在腹中未出世的孩儿。自那以后,她心中便藏了个秘密,如巨石压心,一藏便是五年。这五年里,她每看一眼儿子,便一阵心惊。儿子容貌愈发肖似那人,这秘密便如影随形,令她寝食难安。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终究纸包不住火。儿子成为三皇子伴读之后,一切开始不受控制,秘密渐渐浮出水面。而在宫廷之内,御前宫人皆知,景宣帝自登基后便饱受头疾折磨,已有十...
指缝间的香囊随手搁在案面,滚弹几下,落入了镂空书筒。
被留在长春宫的阿绥在晚间见到了三皇子,对方是个比自己高一个头的小胖子。
淑妃有意拉近两人的关系,便将阿绥安置在了偏殿,与三皇子同住。
深夜阿绥裹在被窝里情绪不高,这还是他自记事以来头一回离家睡,周遭都是陌生的。
好在——
阿绥伸手钻进枕头底下,从里面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狸奴布偶。
这是阿娘给他做的,一直陪着他,据月娥姐姐说这是阿娘在他出生前就做好了,他小时候每天只有抓着小狸奴布偶才肯睡。
捏了捏布偶的耳朵尖,阿绥同它小声说了几句话,直到困意袭来,他下巴抵在上面睡着了。
翌日吃过朝食,淑妃准许两人去玩。
“晖儿,今日母妃允你休假一日,你同绥哥儿一块玩去吧。”
淑妃从宫人手中接过金丝嵌玉蹀躞腰带,弯下身亲自为三皇子系上。
系好腰带,她抬头整理他的衣襟,语气亲和道:“绥哥儿年纪小,你是皇子,又是兄长,需主动肩负责任,把表弟照顾好,明白吗?”
“儿臣明白了。”
三皇子声音不大,嗫喏道,他如今八岁,个头不算矮,但由于平日贪食,身材也要比同龄的孩子胖,一张脸面团似的,看上去很是憨厚。
淑妃蹙眉,见他表情怯懦更是怒从中来。
“晖儿,你是男子汉,说话该大声些,你这样子要是被你父皇见了,他不会喜欢的!”
她冷着脸道,忍不住高声。
三皇子僵住,神色慌张:“母妃对不起,儿臣知错了.......”
淑妃气不打一处来,横眉冷竖:“本宫不需要你道歉,你只需记住凡事大大方方些,莫要唯唯诺诺一副小家子气!”
有时候她不明白自己家世位分都不差,怎么会养出三皇子这样的性格?
归根结底还是她没能有自己的孩子。
然而她越是如此,三皇子就瑟缩地越厉害,他低下头面色赤红:“是,母妃的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一旁的阿绥看了眼淑妃,又看了眼三皇子表兄,不明白淑妃姑母为何突然这般严厉。
淑妃恨铁不成钢,顾及外人还在,她最终压下心头的躁郁,摆摆手让两个孩子出去了。
出了长春宫,三皇子明显松了一口气,变得开朗了些。
他想起淑妃的交代,转身看向阿绥:“陆表弟,你玩过藤球吗?”
阿绥点头:“玩过。”
三岁时阿娘送了他一个藤球,尽管那时他还小不会踢,但亦是每日都要拿出来玩一玩。
三皇子愉悦:“那我们去玩藤球吧?”
“好!”
愉快地决定好,三皇子吩咐宫人去把自己心爱的藤球拿来,带着阿绥去了平日里自己玩藤球的地方。
结果没玩多久,也有可能是三皇子嫌阿绥踢得不好,便改了主意,和宫人们玩起了捉迷藏。
阿绥对捉迷藏不感兴趣,便留在原地自顾自玩藤球。
啪——
没踢中。
啪——
藤球踢进了草丛里。
阿绥自己跑去捡起来。
随后他盯着脚边的球,一鼓作气用力一踢——
藤球飞窜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度,最后‘砰’的一声,远处传来骚乱。
阿绥站在原地眨了眨眼。
好像砸到了人。
早朝后,回紫宸殿的途中,江福盛听到景宣帝问:“淑妃挑了陆国公的小侄子给三皇子当伴读?”
今晨朝堂上见到陆元铎,他想起前几日对方似乎提过这回事。
眼前的长靴消失,包括那气息霸道幽深的龙涎香,云挽悄然呼了口气。
在双腿快要酥麻之际,她听到宛若天籁的声音:
“陆夫人还不快请起?”
江福盛瞧着眼前迟钝的美妇人,心中叹了口气道。
“谢陛下。”
提裙起身,云挽整理好裙裾。
抬眸快速瞟了眼大马金刀坐在太师椅上的景宣帝,她选择站立。
江福盛为其斟茶,有几分安静的殿内响起水声,接着茶香袅袅。
暖阳透过雕花窗棂缝隙,正正好打在云挽身上,蓝灰色的衣裳瞬间添了几分暖艳。
云挽双眸微阖,浓长的睫羽轻轻颤动,她下意识抬袖遮挡,却忘了自己是可以挪动的。
空气中传来似有若无的轻笑,云挽耳廓微微发烫,她默默地放下了手。
眼见半个钟头过去,还未进入正题,她心底透着慌。
犹豫半晌,云挽索性开口:“不知陛下召见臣妇是为何事?”
景宣帝斜靠,单手支撑下颌,朝她看了过来,眸光幽深,染着淡淡笑意:“陆夫人以为呢?”
云挽拧眉,思忖片刻她诚实摇头:“臣妇不知。”
景宣帝隐去眼底的最后一丝情绪,不再拐弯抹角:“听闻陆夫人的云香阁香品繁多,受人喜爱,俱出自夫人之手?今日云隐香更是成了京中人人追捧的香品,一售而空,夫人赚得盆满钵满?”
果然是因为云隐香一事?
云挽忽然有种尘埃落地的感觉,她深呼口气:“受益于陛下恩泽,得了御赐之名‘云隐’二字,百姓慕名而来,这才令臣妇有了可观之利,这一切皆要仰仗陛下的恩惠。”
她口吻诚挚,饱含真情,说完抬头朝景宣帝望了眼,深藏感激。
话里话外,皆是对景宣帝的感恩。
这谄媚奉承着实低劣,尚不及宫里最低等的小太监,景宣帝别开眼。
神情微愣,云挽心口一沉。
圣上这是不满意?
难道是因为诚意不够?
“陛下若觉不妥,臣妇今后不再出售云隐香?”云挽眉眼低垂,轻声询问。
景宣帝侧目,似笑非笑道:“夫人这是准备做亏本生意了?”
手中的帕子无意识绞着指尖,云挽咬了咬唇道:“臣妇自是不想的........”
“陛下若不嫌弃,臣妇可将五成利献于您?”
她眉眼微抬,一双明净清莹的琉璃瞳中透着隐隐期盼。"
云挽摇头:“不知。”
对上他探究的目光,她叹了口气道:“臣妇的确不知,这也是头一次闻到。”
又好奇得紧,云挽试探问:“陛下,不知这香叫什么?”
景宣帝睨她一眼,吐出两个字:“不知。”
“..........”
“臣妇失言。”云挽老实认错。
懒得同她计较是真知错还是假知错,景宣帝索性开门见山:“陆夫人方才已闻过,知晓这香的特别之处,朕若是命你调制出一模一样的,你可能行?”
“这.........”
云挽给难住了,万万没想到他是想让自己仿香。
开口欲拒绝,却撞进他沉沉目光,云挽哑然。
斟酌片刻,她选择迂回战术,问道:“陛下,可容臣妇多问一句?”
“你说。”
“这香可是有何独到之处?”
云挽明显感觉到,在她问出这个问题时,殿内沉寂下来,不由心生疑惑。
收到主子示意,江福盛上前解释:
“陆夫人有所不知,陛下患有头疾,偶得此香,发觉其能缓解疾痛,可惜太医院、司香司皆瞧不出个所以然,知您擅香,便寻您问问。”
云挽讶然:“头疾?”
江福盛叹息:“是啊,这些年底下进献了不少方子,均无什么成效。”
瞧了眼那人挺阔的背影,云挽喃喃道:“若能对症,香息确能调养心血、宁心精神、延年益寿,古往今来历年中,的确有人通过行香治疗头疾,但究其根本还是得先探清其治病缘由,知道根源方能徐徐去之。”
香,用的好,便能成为治病之药。
可若是滥用,便是百害。
“陆夫人言之有理,太医断言朕是杀人过多,煞气过重而致。”
不知何时,景宣帝转过身,轻描淡写道。
“杀、杀人?”
还是杀得太多?
那得是杀了多少人?
云挽骇然,一股寒意自心底油然而生,此前曾听闻的传竟是真的。
蓦然意识到眼前的景宣帝并非寻常帝王,而是曾守北疆,手上沾满无数鲜血的铁血帝王。
敬意有,惧意亦有。
景宣帝:“既然夫人擅香,不妨替朕瞧瞧这些香丸中哪些能缓解头疾之痛?”
他抬抬手,便有小内侍捧着数个锦盒进来,一一呈在云挽眼前。
云挽面带好奇地拾起其中一颗香丸,放至鼻下轻绣,忽然脸色微微一变:
“胡闹!”
对上数双惊恐的眼睛,云挽神情僵滞,“陛下恕罪........”
出乎意料的,景宣帝面不改色。
江福盛问:“陆夫人,这香丸有问题?”
见景宣帝未震怒,云挽轻声解释:“这香丸看似于头疾有效,却是因其中添了五石散!这东西对任何疾痛皆有效,且有成瘾性,若闻多了,不仅会损伤身体,还会对其产生依赖!”
“这、此人居心歹毒、不安好心!陛下可不能用,否则有违圣躬!”
景宣帝:“无妨。”
“献此物之人已被朕杀了,凌迟处死。”
“..........”
凌迟,便是千刀万剐。
云挽脸色煞白。
景宣帝忽而弯唇:“抱歉,吓到夫人了。”
云挽强颜欢笑,然后失败。
她很想问问要是她拒绝了他的命令,他会把自己也处死吗?
肯定会的吧?
好整以暇地瞧着她脸色变来变去,景宣帝挑眉:“夫人有话要说?”
云挽有气无力道:“陛下,您方才所说仿香一事,臣妇可尽力一试。”
“那便有劳陆夫人了。”
此事顺理成章地落到云挽头上。
她带着复杂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伐朝着殿外走去。
行至半途,云挽咬咬牙,忽然回首:“陛下,臣妇之子长绥今日右手有伤,抄书一事可能......延迟些时日?”
话到嘴边,‘免去’二字硬生生被她咽了回去。
阿绥点头又摇头,“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要是将来有机会当面请教徐学士就好了。”
对他的聪慧云挽心生骄傲,点了点他的鼻子,笑着说:“等你进入弘文馆,会有机会的,或许他还能成为你的老师。”
“真的?”
“当然,阿娘何时骗过你?”
“.........”
晚间,慈心堂的人来传话,叮嘱云挽为两日后进宫做准备,并送来了一大一小两套衣裳。
宫中规矩众多,云挽花了一个下午将一些要注意的事项告诉阿绥,其余她倒是不担心,有老夫人在,他们母子俩需发挥的地方不多。
两日后,鸡鸣声起不久,老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就来催了,云挽起身沐浴梳洗。
云挽吃了一盏燕窝垫胃,换上了老夫人送来的那套云母色暗花刻丝长裙,外加一件软烟罗纱罩衫。
梳头时,月见询问:“夫人,今日奴婢给您梳个凌云髻?”
云挽颔首,“发饰不用过多,就那支梨花簪吧。”
月见愣了下,随即了然。
梨花簪是三爷在世时,亲自挑选玉料亲手为夫人雕刻的,偶尔外出以及重要场合夫人都会戴上,久而久之府里的人皆知这支簪子的含义了。
他们都说夫人与三爷情深意重。
盘好发髻,月见找来那支梨花簪给云挽戴上,随后又挑了两朵精致素雅的绒花点缀。
临近辰时,阿绥也醒了。
他还小,未到束发戴冠的年纪,因此依旧是用发带缠了角髻,换上新做的靛蓝石竹绸面圆领袍,腰上系着云挽做的荷包,整个人看上去挺拔又精神。
等时间差不多,云挽领着阿绥前往正门,彼时老夫人还未到。
两人坐在马车上等了约莫一刻钟老夫人才至,马车缓缓启动,朝着皇宫的方向去,车轱辘压在石板路上,留下清晰的轴痕。
从陆国公府穿过热闹的街市,一个时辰后马车抵达皇城西华门。
宫外马车不得入内,一行人从车上下来,见到了前来迎接的人。
“奴婢见过老夫人、三夫人,和长绥小少爷。”
淑妃身边的大宫女春棠笑脸相迎,眼睛在看到云挽时目露惊艳。
几年未见,这位三夫人倒是愈发美了。
不说那仙人般精致的五官,光是这一身雪白细腻看不到丝毫瑕疵的肌肤,便是罕见。
加上那通体的气质与曼妙的身姿,放在没人如云的后宫也定是独一份儿的美,根本看不出是已经生育过并在守寡的妇人。
还有这位小少爷,许是随了母亲,生得也如玉雪娃娃般精致伶俐,看着便讨人欢喜。
云挽牵着阿绥站在老夫人身边,闻言朝春棠微微一笑。
见到淑妃身边的人,老夫人眉开眼笑:“春棠姑娘安好,娘娘和殿下最近可还好?”"
陆长宁面色似有动容:“万一父亲让我听祖母的呢?”
云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左右不会有更糟糕的结果,何况你还有外祖舅父在不是吗?”
他们总不会眼睁睁看着陆长宁所嫁非良人。
“国公爷并非顽固绝情之人,你寻个时机同他说明缘由,总好过你现下独自苦恼。”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陆长宁非愚钝之人,顿时领悟。
面上忧愁一扫而空,她双眼晶亮道:“我明白了,婶婶说得有道理,我回去好好想想!”
“多谢婶婶开解!”
说完她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就连书本都差点忘了拿。
云挽无奈摇头,继续还未完成的绣活,但这会儿却莫名心神不宁,好几次险些扎到手。
忽然,院子里传来丫鬟惊慌失措的声音:
“夫人不好了!小少爷出事了!”
刺啦。
尖锐的针头划破了云挽的指腹,血珠四溢。
嘈杂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吆喝声不绝,一辆黑色马车缓缓行驶,朝着皇城的方向而去,华贵的缎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马车内,云挽端坐在貂绒软垫上,丹唇紧抿,水眸之上娥眉轻蹙,粉黛未施的脸庞上布满了化不开的浓浓担忧,对周遭的动静充耳不闻。
准确来说,她无心思顾其它。
阿绥出事了。
在听到下人来报,云挽总算明白自己从晨间起来后便狂跳不止的眼皮是为何了。
她万万没想到,阿绥才去了弘文馆不到一旬就出事了。
此刻前往皇宫的路上,云挽胡思乱想了无数种情形,越想脸色便越白上一分。
眼见她紧张地险些要将自己嘴唇咬破了去,陆元铎抬手倒了杯茶递给她。
“安心,阿绥不会有事,方才宫里来传话的小黄门说是为斗殴一事。”
“斗殴?”
捧着茶杯,云挽眼尾微扬,惊愕导致她的表情出现了一瞬间空白。
陆元铎颔首,当时听到缘由,他亦颇为讶然。
孩童间难免发生口角,但因为斗殴长辈被叫去皇宫的事还是头一例。
这只能说明,此事牵涉甚广,或许同宫里两位皇子有关。
云挽斩钉截铁:“阿绥向来乖巧懂事,绝不可能同人斗殴!”
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作为母亲她再清楚不过,阿绥温良谦恭,与人发生口角的事都不曾有过,怎会斗殴?
若不是小黄门没有扯谎的必要,云挽都要以为陆元铎被诓骗了。
陆元铎正襟危坐于对面,闻言注视她道:“我明白,准确来说他是受到了牵连,长泽也在其中,主事者不在他们,且放宽心。”
见他如此镇定,云挽七上八下的心渐渐回落,捧着茶杯轻抿了一口。
裹挟着茶香的雾气氤氲飘散,模糊了她的眉眼。
纤纤素手贴在定窑白瓷杯壁上,仿若融为一体的秀美。
只是......
空气中忽地出现淡淡药香,不知何时陆元铎手上多了一件小瓷瓶。
拨开瓷盖,露出了里头的淡绿色膏体,陆元铎用竹片挑了一团递给云挽,视线凝着在她指腹上的猩红。
云挽这才注意到来前不留神划破的指腹伤痕明显,出门前她随意用帕子擦拭,如今周围残留着血渍,自己竟未注意。
接过竹片,云挽道了谢。
她胡乱将药膏抹在了受伤处,心不在焉。
弘文馆议事主殿。
恢弘的大殿内嘈杂喧闹,气氛诡谲。
青色大理石地板上整齐地跪了一排萝卜丁,各个垂头丧气,衣冠凌乱,细看每人脸上都有几处抓痕淤青。
吴家六子等人附和:“殿下不曾说过这样的话。”
三皇子面庞涨成紫红色,喘着粗气:“二哥当时是在儿臣耳畔低声说的,其他人自然听不见,儿臣倍感羞辱,这才动了手!”
他平生最痛恨别人说他肥胖,偏偏太子不仅骂他胖,还将他比作畜生,简直是外人心肺上戳。
若不是这样,三皇子才不会去招惹太子。
然而无人为他证明,就连陆长泽也只敢如实道:“当时两位殿下是凑在一起说了什么,但我的确未听清他们说话的内容。”
原先站在三皇子这边的人茫然,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劝着劝着就打起来了,更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一回事?
太子当面骂三皇子胖的像猪?
李贵妃的兄长适时开口道:“陛下,三皇子所言在场并无人能证明,这其中真伪着实让人难辨啊。”
如果无人能证明是太子挑衅在先,那么三皇子便成了众矢之的,因为是他毫无缘由先动的手。
此事倘若坐实,三皇子便是在撒谎推卸责任,这定然会被景宣帝厌弃,今后也势必会背上易怒、暴戾、不敬兄长的名声。
更有甚者,会牵连淑妃与陆家。
这很不利。
淑妃向兄长陆元铎投去求助目光。
然而陆元铎并未接到,他正看向一旁窃声小语,若无旁人的母子俩。
听完阿绥的话,云挽脸上的惊讶不加掩饰。
“绥儿你是说........?”未尽之言犹在耳畔。
阿绥低头看了眼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右手掌,缓缓点头。
这下可把云挽难住了,如果阿绥说得是真的,那三皇子方才所言便句句属实,动手亦是情有可原。
反观太子,竟颠倒黑白,表面宽容大度、独自揽责,实则是以退为进,诬陷幼弟。
可要让阿绥出这个风头吗?
云挽只想让阿绥在弘文馆低调为人,出了这个风头今后便没法再低调,或许还会惹来太子的怨恨。
可不出的话,三皇子遭受谴责被罚,身为伴读的阿绥和长泽也会跟着被罚。
云挽细颈微垂,盈盈如水的目光落在阿绥脸上,踌躇不决。
两相抉择,有利有弊。
这时阿绥捂着嘴巴,在云挽耳边嘀嘀咕咕问道:“阿娘,我可以告诉他们实话吗?”
料到他的性子如此,没法眼睁睁看着别人被冤枉却视而不见,云挽幽幽叹了口气问:“你怕吗?”
阿绥眼眸一亮:“不怕。”
云挽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随即扭头,欲将此事告诉陆元铎,打算交由他出面。
然尚未出声,景宣帝便锁定了这厢:
“陆夫人有话要说?”
云挽愣怔。
霎时间,众多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有惊艳、有疑惑、有淡漠、有不屑。
顶着一众人的视线,云挽颇具压力,她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回陛下,是臣妇之子长绥有话要说。”
众人意外,目光转向她身侧的年岁尚小,粉雕玉琢的小人儿。
其实云挽也很意外,尤其是方才在太子与三皇子争执不休下,阿绥凑在她耳边悄悄说‘阿娘,三皇子没有撒谎’时。
握住阿绥的小手,云挽朝他微微颔首,递了一眼激励。
淑妃向来聪慧,顿时想到什么,她眼神骤亮,迫不及待问:“阿绥,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面对众人打量,阿绥不露怯,点头道:“陛下,娘娘,我能证明三皇子所言非虚,他并未撒谎!”
李贵妃眯眼:“你拿什么证明?有何证据?”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