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嫽秦菲菲的其他类型小说《小卒过河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凌空子”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四月,桃花、樱花、玉兰花......竟相开放的日子,街道上、小区、公园里,随处可见一树繁花。褪去老叶之后的嫩绿新叶,映衬着枝头婀娜的花瓣,在风中轻舞。不知不觉,姜嫽坚持跑步已经三个月了。她一周跑二天,只有周六、周日才跑步。从第一个月的浑身酸痛,跑一百米都呼哧带喘,到现在已经能在公园里连跑半圈,进步了不少,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起初,自己也不确定能否坚持下来,浑身上下,像被人打了一顿。抬腿下楼梯时,不知牵动了哪块肌肉,疼的想喊一嗓子。这感觉像小时候作妖挨打,挨打的那几年,磕磕碰碰都不怎么觉得疼。等上了中学,基本不挨打了,再有磕磕碰碰,总感觉比以前疼,还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时经常看武侠片,片中那些大侠,抗击打能力一定很强,受很重的伤也能恢...
《小卒过河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四月,桃花、樱花、玉兰花......竟相开放的日子,街道上、小区、公园里,随处可见一树繁花。褪去老叶之后的嫩绿新叶,映衬着枝头婀娜的花瓣,在风中轻舞。
不知不觉,姜嫽坚持跑步已经三个月了。她一周跑二天,只有周六、周日才跑步。从第一个月的浑身酸痛,跑一百米都呼哧带喘,到现在已经能在公园里连跑半圈,进步了不少,自己也挺有成就感的。
起初,自己也不确定能否坚持下来,浑身上下,像被人打了一顿。抬腿下楼梯时,不知牵动了哪块肌肉,疼的想喊一嗓子。这感觉像小时候作妖挨打,挨打的那几年,磕磕碰碰都不怎么觉得疼。等上了中学,基本不挨打了,再有磕磕碰碰,总感觉比以前疼,还青一块、紫一块的。那时经常看武侠片,片中那些大侠,抗击打能力一定很强,受很重的伤也能恢复。只是自己的大侠梦,早在高考的时候就破碎了。
周六早上,姜嫽照旧六点起床。她跑到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横着的这条马路,两旁开满了樱花,一眼望不到头。几辆车从樱花树下驶过,几片花瓣落下,长长的街道,像封锁在时光记忆中的风景画,画面无声却似有故事要诉说。
公园里的樱花,应该比上周开的更好了,姜嫽急着想要去看一看。当路过菜市场时,旁边一个商铺还没完全开业,蓝色的铝合金卷帘门,向上拉起大概五、六十厘米左右,能看到门口的货架,但看不到全貌。这时,一只白色的小猫,摇摇晃晃的从里面走出来。小猫大概一、二个月左右,这闻闻,那嗅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
小猫在商铺门口两米左右的范围内活动,没走到马路上。但这时候,正是菜市场和周围的商铺准备开门的时间,店主们的摩托车、小货车等,来来回回的出入商铺补货。小猫在人流、车流中穿行,太危险。
这时,一辆后座上载满货物的摩托车,直接开过来,姜嫽赶紧指着地上的猫,对开车的人说“小心,猫!”,男子紧急转了一下车把,从小猫身边绕过去了。她担心这只小猫,一边把它往商铺里面赶,一边喊“回去,回去”。小猫似乎能听懂她的意思,又摇摇晃晃的走回商铺里了。姜嫽蹲在卷帘门下,看着小猫,小猫不甘心的冲着她“喵、喵”叫。姜嫽用严肃的语气警告它“不许出来!不许出来!”
“哎呀,小猫咪呀!”姜嫽回头,看见两位年纪大概有六、七十岁的阿姨,手上提着一袋子蔬菜,还有早点。
“对,这家店里的,跑出来了”
“真可爱”两位阿姨笑眯眯的,像看见了谁家可爱的小宝宝似的,看着这只小猫。
“这小猫估计两个月吧”
“差不多”
几个人聊了会天,就准备各自散去了。看着两位阿姨走远,姜嫽也准备往公园走。
只是姜嫽还是不放心,走远几步,然后盯着商铺门口。这只小猫果然不甘心,在门口探头探脑了一会,然后,又慢悠悠走出来了。姜嫽抓现形,在小猫离开大门几步的位置,她抱起小猫,开始敲商铺的卷帘门。过了一会,一个系着蓝围裙的中年女人走出来。“你家猫跑出来了,路上车来车往,当心压到它。”
“谢谢啊”店主接过猫,把小猫拎回去了。
姜嫽心想,很久没养过猫了,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养过猫。黑白花的小花猫是捡来的,长的很可爱,把它托在手上,它可以在手上睡觉。姜嫽作妖挨了打,就把小猫当知心伙伴,跟小猫诉说。家里吃个饺子、肉丸子、罐头之类的,会偷偷的喂猫。后来,父母不让养送人了,她难过了很长时间。
她还在旧作业本背面,给小猫画了一张照片,想起小猫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那时觉得父母,真是狠心。这么弱小的小猫,它吃不好怎么办?那家人万一对它不好怎么办?长大后她明白,人世间的真正狠心,不是把小猫送人。在不同的境遇下,最让人伤心和最让人感动的,可以是人心;能害人和能救人的,也可以是人心。
那时还在上小学,姜嫽还跟同桌说“等我长大了,要养五十只流浪猫、五十只流浪狗,让它们都有家。”
“啊,也太多了吧,你就那么喜欢猫、狗。”
“喜欢啊”
为什么是五十只?不太清楚,可能那时觉得五十只,足够多吧。可长大后,整日忙于柴米油盐,那些记忆变的遥远、模糊,连自己都淡忘了......
故事从一个电话开始。
初春,温暖的午后,阳光照在树稍上,枝头嫩绿的树叶,刚刚吐露新芽。街头的空气中,弥漫着草莓的香气。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菜场旁边有几个草莓摊,姜嫽买回草莓,洗好放在桌上,满屋都是草莓的香气。
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声“喂,你好!”
“是姜嫽吗?”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
“是”
“我是秋实会计师事务所的,我叫林枫,你投了我们公司的简历,方便过来面试吗?”
“方便,什么时间都可以。”
“那过会,我把面试的时间、地点发到你邮箱,你收到,回复一下。”
“好的,谢谢!”
“你可以先上网,查查我们事务所,了解一下。”
“好的,谢谢,我会准时参加面试的。”
查查这家公司?好。姜嫽马上在手机上搜素,这一家资质不错的中等规模事务所。什么?林枫是总经理?公司网站上,有核心团队成员的照片和简介,姜嫽发现打电话的,竟然是总经理本人,为什么不是人事呢?
“妈,我又收到一个面试通知”姜嫽高兴的说。
“你呀,面试来面试去的。叫你别换工作,别换工作,非不听,稳稳当当的,不行?”
“我只是想努力让上班、下班这个循环小数,变得更充实、有意思一些。我以前的那个公司,像养老一样。”
“什么循环小数,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还有啊,你那直来真去的性格,收一收。”妈妈自然是了解自己的女儿,小时候想当女侠,后来想当侦探,热心肠又是个直性子。
林枫放下电话,看着手上的简历。她在众多简历中,发现姜嫽的本科毕业院校,跟早年间,自己读专科时的学校,是同一所院校。这个内容,只在她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有所体现。后来,随着工作年限变长,职位越来越高,大家看到的,只是她的本科学校和研究生学校。再后来,公司多数只展示她的研究生院校。因为,自己读在职研究生的学校,是个名校。目前,她身边的同事,并不知道她专升本的学习经历。
林枫是一年前,跟自己的搭档金勇,一起来秋实事务所的。她从前在税务局、外企,大型事务所工作过。因工作的原因,认识了秋实事务所的周董,周董很欣赏林枫。最终,高薪把林枫挖过来,金勇以前是自己的下属,也一起过来了。
只是这一年以来,她感受到了这家老牌事务所,传统的观念和做法,跟自己管理建议的隔阂。比如:自己主张扩招新人,在旧有的核算模式下,意味着摊薄股东的收入。建立一套内部管理的管控平台,由公司统一管理客户,安排项目进度。意味着元老们,原本攥在自己手中的生存资源,会被分拆弱化。正是因为手握资源,周董才对他们敬畏三分,他们怎么可能轻易放手。诸如此类的建议,触动了部分元老们的利益或传统习惯。
林枫深知“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她需要培养自己的人,建立支持自己的团队,进而替换股东会里,那些固执的元老们。而这个姜嫽?她也不确定,只是有眼缘,符合公司要求,先招进来看看。
一面的时候,是人事。二面的时候,姜嫽走进会议室,一位身着灰色西装套装的女人,坐在中间,正在跟旁边的两位副总,低头说着什么。几沓资料,堆在她们面前的会议桌上。中间这位,正是自己在网站的照片中,看到的总经理林枫。
“你是姜嫽?”林枫干练的短发,和蔼的笑容,舒缓的语气,让姜嫽觉得亲切。
“是。”
姜嫽把自己的毕业证、学位证、资格证书等递给人事,人事把证书摊在三位领导面前。林枫低头看了一眼南南财经大学的毕业证书,校长的名字没变。仿佛旧时光中,飘出来一张熟悉的老照片,触动了她心低温暖的记忆。她抬起头,没有特殊的表情,她已经习惯了凡事不露声色。
“简单介绍一下,你之前的工作经历。”人事说。
“我毕业后在家待了一年考试,那一年注会过了三门。后来在朝阳事务所工作了四年,是审计助理,期间考取了注会、税务师证书......”姜嫽开始讲述以前的工作及收获等。
这时门外,一位像是助理的女孩走进来,小声的对林枫说着什么,林枫说了句“你等会”,女孩有点尴尬的走出去了。也许是侦探小说看多了,林枫说话时,瞬间的语气、表情和说不清的气场,触动了姜嫽某跟神经,感觉她像小说中,某个深藏不露的角色,谁呢?又想不起来。这个念头,在姜嫽心里一划而过,因为她也不相信,这个一闪而过的直觉。
面试很顺利,谈的也很融洽。很快,姜嫽就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她读书的时候,一直想当一个职场精英,西装革履,走路带风的那种。她知道自己心里想的挺美,预想过工作不会那么顺利。果然,接下来的职场,比她想像的更难。
此时的姜嫽不会预料到,几年后,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职场沉浮与成长,都跟这位打电话的林枫有关。
转眼间到了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早上六点钟,太阳就当空照,楼下的桂花树,又要经受一天的炙烤。而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蝉鸣声也越来越聒噪。
今年是工作以来,出外勤最多的一年。郑雯和姜嫽这对搭档,晒的比往年黑,但感觉身体却比往年好。看样子太阳晒多了,确实对身体好。上半年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难得这个星期,清闲了些。
中午,姜嫽、郑雯、钟晓雅、陶然正在咖啡吧里聊天。说是咖啡吧,其实就是公司吃饭的区域,正面窗子下面,有台咖啡机,中间一张餐桌,靠墙两边是桌子配高脚凳。
姜嫽的同学,开了个小咖啡店,给了她们一些咖啡挂耳包,陶然冲好咖啡“好香啊,提神,你同学自己做的?”
“对啊,她辞职了,在办公楼一楼的角落里,占地能有十平米吧,开了个小小的咖啡店。”
“生意咋样?”
“刚开业,现在生意一般,不知道以后怎么样。我去喝过她做的拿铁,真的觉得比星巴克好喝,是那种咖啡口感重一些的,我刚好喜欢咖啡浓度高的,所以我更喜欢她们的拿铁。”
“我也喜欢深度烘培,我俩的口味比较一致。”陶然是天天一杯咖啡。
“我不行,茶、咖啡,我都不能常喝,睡不着觉。只有你和陶然,爱喝清咖。自己创业真好,不用人管着。”钟晓雅喝着公司咖啡机自制的拿铁。
“是啊,以前还和同学们讨论过,开麻辣烫店”
“考了一堆证,去开麻辣烫店?”郑雯的证书一大把,论考试,她是专业的。
“我觉得开麻辣烫店挺好的,等咱俩干不下去了,哪天就去开麻辣烫店,好吧”陶然一听开店,立马来了精神,站起来边活动边讲自己设想。
这时,金老师走进来“公司领导决定,进行一场讲课比赛,每组派两人参加。郑雯、姜嫽你们俩这个月,准备一下讲课的课件,下个月到公司培训室讲。”让姜嫽参加讲课,是林枫安排的。金勇是林枫带到秋实事务所的,他很多事都听林枫的。
“我俩没讲过啊?”两人异口同声的说。
“公司安排了几个人,培养大家讲课的能力。我们这行,需要有对外培训的能力,老板一直希望公司出几个培训师。”
郑雯觉得自己考试、做项目还行,但是讲课,一点都不感兴趣。“我们的资历才哪到哪儿,我们能讲出来什么?”
“对啊,我们讲,人家不得像,听小学生讲课一样。”姜嫽知道公司里很多老师,已经工作二、三十年了,自己跟他们比,就像小学生。
“你们先讲,到时候听公司安排。讲课内容,我这有点基础资料,分别发你们,PPT你们自己做。郑雯之前不是学过金融嘛,你讲金融那个。姜嫽汇总上半年政策,做个汇总解读。”
郑雯和姜嫽俩个人面面相觑,难得清闲了几天,马上就有事做了,而且是个让人头疼的事情。
钟晓雅一下班,就着急回家,忙孩子和家里的事,平时做些基本的工作,别的不太参与。陶然人很聪明,但她没把聪明用在工作上,她更喜欢旅游、发掘好吃的、好玩的,写攻略。金老师找她谈过几次话,但陶然的性格,是不太受人管教的。俩人都是一毕业就来公司了,待了六、七年了。起初在二组,去年金老师来了,被调到了四组。对业务熟悉,做事手脚也快,跟客户交流很有经验,客户对她们的评价也很好,所以金老师对她们挺满意。
快下班时,姜嫽收到了林总的微信,林总发给姜嫽一些做课件的参考资料。姜嫽想,林总怎么知道,金老师给自己布置的课件,是上半年政策汇总呢?难道这个任务,其实是林总布置的?对林总心存感激之余,更重要的是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才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姜嫽近一半的时间,在做课件。对她来说,这是一件繁琐又细致的事情。先是把上半年的所有政策下载下来,分类汇总。但是税务政策又延伸到金融、民法、社保、外汇、工商等,她又延伸到这些领域,下载整理资料。结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料库,她要在这些庞大的资料里,提炼出关键点、分类、归纳,再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烧脑的过程,让她多喝了几杯咖啡,多吃了几顿大餐补脑。
郑雯也好不到哪去,每天叫苦不迭,而且郑雯喜欢说出来、喜欢唠叨,隔两天就能看到郑雯从座位上站起来,跟对面的钟晓雅和斜对面的姜嫽抱怨。说的坐在她旁边的秦老师,清楚的知道她做课件的进度和内容。但郑雯需要聊一会天,发泄一下,再继续做课件。好在郑雯诚恳、不装、不掩饰,反而大家比较喜欢跟她聊天,刚好闲聊几句,休息一下。
最要命的是课件做好了,需要在公司培训室里给大家讲的时候。一个周五的下午,全体同事坐在下面,几十双眼睛盯着自己,那些平时熟悉的面孔,此时变成了听众,让她非常不自在。这么多专业的老师,这么多经验丰富的同事,自己何德何能,给人家讲课啊。
姜嫽紧张的小腿有点抖,她极力控制住自己,有点颤抖的声音,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稳。然后,像背课文一样,讲解自己的课件。遇到某一句该背的,但因为紧张忘了,就愈发紧张,语速也变的越来越快。本来准备讲两个小时的课,只讲了一个小时就结束的。轮到下一个人讲的时候,姜嫽也听不进去,一直在检讨刚才自己讲课的纰漏和问题。她还想起了上学时,参加的演讲比赛,自那以后,再也没遇到过,这么多人一起听自己说话。
等三位同事都讲完了,已是下班的时候。姜嫽正在低头整理笔记本“你就是姜嫽啊?”
“对,周董。”姜嫽发现是周董,赶紧站起来。但周董只是问一句,陈总在跟他汇报着什么事情,两个人匆匆离开了。
这时,总经理林枫走进培训室,分别点评了一下,每个人讲课的优劣,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大家各自散去。
走出培训室,姜嫽的心总算放到肚里,终于解脱了。刚才讲课前的纠结,像要上刑场似的。但现在,还有那么一点点成就感。回想这一个月以来,对上半年政策及延伸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其实也是进一步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对工作有帮助,也是自己的一个进步。
最终公司评选出,一组的程源、四组的姜嫽,加入公司培训小组,今后安排对外讲课任务。一周后,他们分别去给客户讲课。虽然姜嫽依旧紧张,但课后反馈的效果还不错,姜嫽的信心也多了一些。
红包又称“压岁钱”,相传古时候,有个小妖叫“祟”,为防他大年三十晚上出来作妖,人们在三十这天不睡,叫“守祟”。 还有传说,太古时的凶兽“年”,为防他出来害人,人们点燃竹驱“年”,叫“压惊”。《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姜嫽从未想过,有一天别人会因为自己的工作,给自己递红包。
第一次工作中,遇到红包,就是面前的这一对年轻人,姜嫽在他们脸上能看到两个字“朝气”。男孩子衣着考究,是公司副总,在体制内工作了二年,辞职后,来到这家公司。女孩子萧萧,身材高挑,穿着一条简洁的米色连衣裙,是学化学的,刚毕业来这家公司做了财务。KF公司的老板,已经回江苏老家了,办公室也退租了,安排赵总和萧萧处理公司的后续事宜。姜嫽、小魏和赵总、萧萧四个人,在一家咖啡店里见面。
赵总说起了自己的担忧“之前税务局也问过我们,为什么货物标的那么大,交的税这么少?我们是做大宗商品贸易的,所以货物金额本来就高,但是公司赚不到什么钱,现在准备注销了。”
“我们要看了资料,并经公司审核后,才能有结论,你们资料都带来了吧?”
“按照你们的要求,都带来了。”
姜嫽在桌上翻看,这家大宗商品公司的资料。小魏有点好奇,还问了,为什么辞掉体制内的工作?为什么学化学的做起了财务?话说到一半,赵总突然把二个信封,放在姜嫽和小魏面前。白色的信封,看信封高度,估计二、三千块钱。此时,这白色信封,就放在一堆证明公司是否补税的凭证、报表等原始资料上面,仿佛正与邪都摆在明面上,在无声的问,你选哪一个?
姜嫽稍微怔了一下,职业素养也好,潜意识也好,这样的红包不能收。“这红包不能收,我们受税务局委托,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双方像过年亲戚给红包一样,推来推去几个回合,赵总才把红包,放回了自己的包里。姜嫽看着对面,两张带着朝气和些许稚气的脸,难道几年社会打拼,最终大家要学会这一招?
学化学的萧萧,填清算期的表格,完全没概念。本来做为中间人,姜嫽不应该管企业自己怎么填,怎么写。但看着毫无头绪的萧萧,姜嫽只好像给新人培训一样,花了很长的时间,给萧萧讲解。后续打电话沟通相关问题时,姜嫽也会花比较长的时间给萧萧解释说明。可能那个时候,年轻人才明白一点,收不收红包,姜嫽都不会难为他们。
第二次遇到红包,是一家货代公司。财务和公司小领导,接待的他们。这段时间,郑雯时常请假,姜嫽和小魏搭档。财务和她们小领导,一看就是特别会办事,特别会说话的人。尤其是她们的小领导,穿着很随意,但眼神中透着精明,开朗热情,会开玩笑,两人一唱一和,跟捧哏、逗哏似的,大家聊的很开心。
快要离开时,财务拿出两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的钱,比上次那家还厚。后来,姜嫽比较了一下,这家的红包,是这一年遇到的红包中,最厚的一家。
双方边走边把钱,在双方的手上,来回交接。姜嫽和小魏,总算进了电梯,也把钱交到了财务手上。谁知财务在电梯关门之前,把两包钱扔进电梯,“咣当”一声,两包钱掉到了地上。“快扔回去、快扔回去”,小魏听到,马上从地上捡起两包钱,在电梯关门的瞬间,从门缝里,把钱扔了回去。
第三次遇到红包,是一家仓储公司。这次,公司在这个项目上,派了四名同事参加,因为姜嫽是主要联络人,仓库主管徐玲把四张卡,递给了姜嫽。姜嫽谢绝了,姜嫽想保持不收红包的习惯。
忙碌了一天,晚上四个人坐车回去。刚上车,小魏把卡递给了姜嫽“他们给金老师的,这是你的。”姜嫽明白了,仓库主管看她没收,把钱给金老师了。金老师坐在前排,回头看了一眼“小姜,收下吧。”在这样的场合下,大家都收了,姜嫽就收下了。但一个月后,项目完结的时候,姜嫽要去仓储公司补盖一个公章,姜嫽把卡还回去了。
“就一张卡,钱也不多,你就收下吧。”库管徐玲也是个坦率的人。
“只要是政府委托的业务,我从没收过红包,我真的不想坏了自己的习惯,希望你能理解我。”
“从见到你,我就感觉到了,你是个正直的人。这也是我们公司领导安排的,钱不多,你拿着呗。让我们补税,我们也配合了,就算交个朋友。”
“这个月接触下来,我也能感觉到你是个坦率的人,没这个红包,也能当朋友。”
“算啦,我拿回来,有什么用的上我的地方,给我打电话,或发微信。”
“好”姜嫽笑了,站在电梯口,摆手让徐玲回去。
后面两年,姜嫽跟徐玲成了工作上的朋友,主要谈些工作上的事情。徐玲对海关业务很熟,因为她们公司是做保税仓库的,跟海关有接触。两人之间会沟通业务上的有无,也算交流默契。
之后的工作中,姜嫽遇到了好几次,因税务局委托的项目给红包,她都没收。但是,公司自己的客户,给的礼物,姜嫽和同事们会收。二者,是有区别的。
公司自己的客户,送东西五花八门。有的客户是做餐饮的,送咖啡、茶之类的;有的客户做纺织产品,送枕套礼盒;有的客户送保温杯;有的送水果、饮料等。这些咖啡、茶、水果、饮料等,同事们带回公司,就分掉了,并不避讳让领导、同事们知道。因为,一年中客户时常咨询些问题,有些也不在合同服务之内,这也是客户的一种感谢。
偶尔,姜嫽想,如果自己跑到古代当个小官,自己这样的清水衙门,会不会是那个最不受待见的官呢。
二月下旬,公司收到了税务局所得税科的电话,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规定,秋实事务所有资格参加税务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委托涉税鉴证项目的招标,周董安排林枫负责这次投标工作。
经过三周的时间,商务部分的投标函、开标一览表、分项价格表、商务条款偏离表、投标保证金以及符合投标人资格条件的证明文件;技术部分的服务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及工作安排、考评完成方案、投标人的服务承诺、规章制度一览表等,已经准备完毕。
这期间林枫主导,具体工作由自己招聘进来的罗宇完成。林枫很看好罗宇,罗宇名校毕业,注会、注税、注评都通过了,是自己从一家上市公司挖过来的。他理论基础很好,只是缺少事务所的项目经验,林枫认为,只要他积累几年,会成长的很快。
三月十四号,林枫和罗宇来到开标地点,云顶国际大厦11楼会议室。按照标书的规定,投标文件一正四副,共五份,电子投标文件一份,并且必须以 U 盘或光盘的存储的形式提供。此时,林枫、罗宇和其他参加投标的公司,正坐在会议室里,等待9:30开标。
在开标唱标的过程中,税务局委托的一帆招标公司,发现秋实事务所提供的U盘,是空的。经林枫再三争取,也没能通过。一帆的工作人员一再向林枫强调“按照标书的规定,逾期收到的或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恕不接受。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要求、地点和时间当面递交投标文件,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为无效投标文件,招标采购单位将拒绝接收。”
林枫又何尝不清楚,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会被视为无效标、废标。“这U盘,为什么是空的?”她生气的质问罗宇。
罗宇早已焦急万分“我昨天下班前还看过,里面有数据,没问题啊?”
“昨天下午,咱俩一起修改完最后一版之后,你还动过吗?”
“我没动过啊?就下班前,我不放心,又看了一眼,也没问题啊?”罗宇慌了神,他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天大祸事,自己是承担不起的。
“你先回去吧,我跟周董说。”林枫清楚,现在已成定局,领导发火和挨批是难免的,先入为主,得赶紧打电话“周董,我跟罗宇过来参加开标,罗宇提供的U盘,是空的。我们这次投标,已经被判定为无效标了。”
“无效标?不是有纸质资料吗?”
“我跟招标公司沟通了,我们有纸质资料。但招标公司以标书中的相关条款为依据,不肯接受。”
“标书中有明确要求?”此时,周董已无心喝他最爱的功夫茶,把茶匙扔在一边。震惊之余,是恼怒,但他没马上发火。
“有,电子投标文件必须以 U 盘或光盘的存储的形式提供,不符合规定的投标文件拒绝接受。”
“U盘一直在罗宇手上?”
“是的,我昨天下午去盛远公司谈业务前,还跟罗宇一起过了一遍资料,当时纸质、电子资料,都没问题。”
“这个罗宇啊,怎么搞的。”
第二天,罗宇被周董严厉批评了一顿。税务局投标,对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代表公司的实力。如果中标,大家也能多一份收入。结果这件事,弄的公司里人尽皆知。
罗宇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为什么只批评我一个人?林总这个人,是一点都不担责,都推我头上了。大家都明里暗里埋怨我?林总推的倒是干净。
罗宇私下里,开始跟一些同事抱怨林枫。以前,招标工作是副总蒋旭管的,林枫来了之后,转给了林枫。平时,罗宇跟蒋总因为投标的事,时有接触,就跟蒋总抱怨了林枫。而蒋总在股东会上,是跟林枫争执的最厉害的人,林枫心里想要替换掉的元老,就包括蒋旭。这个蒋旭,对林枫招聘进来的人,似乎总想插一手,首当其冲的就是罗宇。
没有不透风的墙,罗宇的抱怨,很快就传到了林枫耳朵里。她跟蒋总不和,公司里很多人都知道,包括罗宇。她给了罗宇比其他同事更高的薪资,也给了他很多机会,她对罗宇有些失望。
周董、林枫和副总陈征,来盛远公司参加业务讨论会。离开后,林枫对周董说,盛远的财务说“罗宇给他们的咨询回复有误,本应归类为商务辅助服务,但罗宇归类到流程管理服务了。”
盛远公司是大客户,周董向来很在意。“罗宇也太粗心大意了,干我们这行,最要不得的就是这个。”周董说。
没过多久,公司就决定,罗宇负责的公众号文章,需要全部由方静复核后,再发布到公众号上。而罗宇不知是从谁那儿听说的,是林枫跟老板指出了他的一个错误,公司才做的这个决定。从此以后,罗宇跟林枫越走越远,而跟蒋总越走越近。
林枫本来想培养几个自己的亲信,结果自己招聘进来,最看好的罗宇,却跟蒋旭越走越近。她需要给姜嫽,提供上升的机会。有什么机会呢?
林枫想起,周董一直希望公司出几个培训师,而姜嫽提起过,以前参加过学校的演讲比赛。可以跟周董建议,举办个讲课比赛,挖掘员工中,有讲课能力的人。到时就看姜嫽,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了。
林枫的提拔思路是,让自己看好的人,在管理岗位上,得到锻炼。罗宇,让他主要负责招投标,统揽公司招投标渠道的业务,同时兼做项目。姜嫽,让她做审核岗,也是同时兼做项目。事务所的管理岗,目前,除了人事、财务、行政等,能留给她做选择的,只有这些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