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英雄讲述:这群英雄集体都是生命守望者在一个寻常的午后,我与“二等功荣立者”赵德清相遇。
作为曾亲历汶川地震的退役军人,彼时的北川之殇,是我们心底难以磨灭的印记。
而赵德清,这位汶川地震时北川县武警中队的中队长、二等功臣,更是那段悲壮历史的见证者与书写者。
当他缓缓开口,一个关于英雄集体守望生命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重新泛起波澜。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营房就像纸糊的一般,在剧烈摇晃中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赵德清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瞬间。
“但我们没有丝毫慌乱,在我和钱永存指导员、贾达国副指导员的带领下,战士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操场。”
凭借着平日里严苛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中队官兵在短短二十秒内便完成了紧急避险。
当最后一名战士冲出营房,身后的建筑轰然倒塌,扬起漫天尘土。
然而,这场灾难容不得他们有片刻喘息。
赵德清回忆道:“看着眼前被摧毁的县城,听着此起彼伏的呼救声,我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赶紧救人!”
没有任何犹豫,这个刚刚从死神手中挣脱的集体,转身又义无反顾地冲进了废墟。
他们没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就用双手扒开碎石瓦砾;没有先进的探测仪器,就凭借着听觉和经验寻找生命迹象。
在救援过程中,每一幕都令人动容。
“有一次,我们在一处坍塌的居民楼里听到微弱的哭声。”
赵德清说,“那是一个被困在夹缝中的小女孩,空间太过狭窄,大型器械根本派不上用场。”
战士们只能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地用手刨挖砖石。
锋利的碎片划破了手掌,鲜血滴落在废墟上,可他们没有一个人停下。
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小女孩终于被成功救出。
当看到孩子平安无事,战士们布满灰尘的脸上,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
最危险的时刻,往往伴随着最坚定的抉择。
“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但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希望,我们就绝不会放弃。”
赵德清讲述着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一次,在救援一栋摇摇欲坠的楼房时,突然发生强烈余震。
整栋楼剧烈晃动,石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