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 全集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 全集

朝云紫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密林深处,不知道藏着多少财富。程弯弯没有去荷塘,她转身朝密林走去。商城有指引,带着她走到了一棵苍老的古树下,层层叠叠的阔叶下面,长着一棵野人参。她拿出小铲子,从松软的土质层里挖出一根白色的如同萝卜的人参,百年人参,有许多根须,拿在手上仿佛有千斤重。【叮!天然野生百年人参,价值120000文钱,是否售卖?】【是!】程弯弯的心头一阵狂跳。12万文钱,就等于是120两雪银。在这个时代,家产超过百两银子的屈指可数,她竟然一不小心成了富婆。她在商城将铜板换成了面值一百两的银票,以及十五两纹银,剩下的全部换成铜钱。饶是如此,她的腰包也鼓鼓的,走路都有些不自在。程弯弯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商城里买了一只兔子,然后拎着兔子走到人群那边去,一脸笑盈盈的道...

主角:程弯弯赵大山   更新:2025-04-28 14:4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程弯弯赵大山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 全集》,由网络作家“朝云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密林深处,不知道藏着多少财富。程弯弯没有去荷塘,她转身朝密林走去。商城有指引,带着她走到了一棵苍老的古树下,层层叠叠的阔叶下面,长着一棵野人参。她拿出小铲子,从松软的土质层里挖出一根白色的如同萝卜的人参,百年人参,有许多根须,拿在手上仿佛有千斤重。【叮!天然野生百年人参,价值120000文钱,是否售卖?】【是!】程弯弯的心头一阵狂跳。12万文钱,就等于是120两雪银。在这个时代,家产超过百两银子的屈指可数,她竟然一不小心成了富婆。她在商城将铜板换成了面值一百两的银票,以及十五两纹银,剩下的全部换成铜钱。饶是如此,她的腰包也鼓鼓的,走路都有些不自在。程弯弯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商城里买了一只兔子,然后拎着兔子走到人群那边去,一脸笑盈盈的道...

《穿成恶婆婆,我被迫开启洗白模式程弯弯赵大山 全集》精彩片段


密林深处,不知道藏着多少财富。

程弯弯没有去荷塘,她转身朝密林走去。

商城有指引,带着她走到了一棵苍老的古树下,层层叠叠的阔叶下面,长着一棵野人参。

她拿出小铲子,从松软的土质层里挖出一根白色的如同萝卜的人参,百年人参,有许多根须,拿在手上仿佛有千斤重。

【叮!天然野生百年人参,价值120000文钱,是否售卖?】

【是!】

程弯弯的心头一阵狂跳。

12万文钱,就等于是120两雪银。

在这个时代,家产超过百两银子的屈指可数,她竟然一不小心成了富婆。

她在商城将铜板换成了面值一百两的银票,以及十五两纹银,剩下的全部换成铜钱。

饶是如此,她的腰包也鼓鼓的,走路都有些不自在。

程弯弯平复了一下心情,在商城里买了一只兔子,然后拎着兔子走到人群那边去,一脸笑盈盈的道:“运气不错,竟然捉到了一只兔子,你们忙着,我先把兔子送回去。”

挖玉笋的人羡慕的直咽口水,坐在路边都能逮只兔子,赵大嫂子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

不远处的赵二旺已经悄悄挪过来了,他撞了一下四蛋:“等会你拿一块兔肉出来让我尝尝呗。”

赵四蛋还没说话,赵三牛就哼了一声:“以前你有大肥肉吃的时候,咋不分给我们?”

“就是!”赵四蛋用力点头,“二旺哥,你小气,我也小气。”

赵二旺生气的瞪眼:“这都几年前的事了,你咋还记得,我早就不小气了,你看!”

他从衣兜里摸出一个栗子,“喏,给你分一个,等会吃兔肉的时候,你也记得给我分一块。”

赵四蛋十分嫌弃:“没有我娘做的好吃,我不要!”

赵二旺都快气哭了:“你就是不想给我吃兔肉,赵四蛋,你太小气了,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说完,眼泪哗哗往下流。

赵二听到他哭,一巴掌扇在他后脑勺上:“哭哭哭,就晓得哭,有本事你自己也去逮只兔子回来。”

赵二旺立马停下了哭泣:“那我现在就去捉兔子!”

“站住。”赵老头子没好气的骂道,“挖完了玉笋再去,少找由头偷懒。”

到了午时,村子里派了几个妇人上山来送窝窝头,各家各户送来的,有窝窝头,有野菜糊糊,有杂粮饼子。

程弯弯也在其中,她不想太出挑,特意让吴慧娘做了荞麦馒头送来,四个小子一人一个。

一大群人坐在地里将肚子填个四五分饱之后,打算休息个一刻钟再继续干活,就在这时,在地里乱跑的赵大旺发出一声惊叫。

“爹,快来救我,我陷下去了!”

赵二骂骂咧咧的走过去:“你这小子啥时候能消停一点,累得要死还得管你,你都快娶媳妇的人了,咋不能懂事一点!”

赵大旺理直气壮的道:“二狗哥都还没娶媳妇,哪里轮得到我?”

程弯弯本没将这话当回事,可是一回头,就见赵二狗的脸皮罕见的透红。

这小子机灵滑头,很少会有这种表情,这该不会是心里有人了吧?

她不由扯了扯唇角,老二才十六岁,她当年十六岁的时候,在念高中,天天和学习考试做抗争……好吧,老大也才十八,再等几个月都要当爹了。

古代的人,动心早,结婚早,生子早,也……死的早。

“咳咳!”赵二狗咳了咳,转移话题道,“这边泥巴又干又硬,大旺是怎么陷下去的,我去看看!”

他起身就跑了,生怕程弯弯多问。

程弯弯也不想让他不自在,转头问大儿子:“大山,你知道老二啥情况不?”

赵大山一脸懵逼,挠了挠后脑勺,摇摇头:“不晓得。”

赵三牛想了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赵四蛋眨了眨眼睛:“娘,我知道,二哥之前问过我想不想要二嫂,还说要带我去看二嫂。”

程弯弯:“……”

二狗真狗,这么大一点就想着娶媳妇儿了。

不过二狗也挺有担当,喜欢的人,就想娶回家。

她那时候,都二十多岁了吧,暗恋隔壁班一个男生,却不敢告白,后来蹉跎到了三十三岁,再也没遇见过那个青春时期唯一暗恋的人,如今想来,竟然还有丝丝遗憾。

休息过后,众人继续开始干活。

赵二狗带着程弯弯到了靠边的泥地里,悄声道:“方才大旺陷下去,我发现这儿的土特别软,我挖开看了一下,泥里也有玉笋,而且这里的玉笋比那边的大一些,粗一些,我们就在这里挖。”

程弯弯蹲下身,手一探,就感觉到这土水含量很高。

一个多月没下雨,池塘大河全都干透了,曝晒的泥土基本上都干硬结块了,这里,像是沙漠中的绿洲,边上还长了许多杂草。

只是这儿本就是密林深处,长杂草也不稀奇,没多少人在意。

程弯弯高中学的是地理,对这方面算是有些浅层次的了解,她初步推断,这里的地下应该有水源。

若是发现了水源,就算天不降雨,也能缓解干旱,地里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不过这块植被的覆盖面有两百来个平方,无法确定核心水源究竟在何处,也就无法挖开引流灌溉……让她好好想一想,该用个什么法子确定地下水的精准方位。

午时过后,村里人陆陆续续发现湿软的淤泥,挖玉笋一时之间轻松了许多,而且湿润泥土中的玉笋长得更粗壮,原本预估两千斤,最后挖出来至少三千多斤,家家户户都有了存粮。

四五亩地挖完,已经到了半夜。

全村人丝毫不觉得累,互相帮忙将玉笋往回运,天边泛起朝霞时,大河村的人才疲累入睡。

程弯弯目测了一下,四个儿子竟然挖了一百来斤玉笋,好在家里有地窖,将玉笋裹着泥巴放在地窖里,可以保存至少一个多月。

早上日头渐渐升起,吴慧娘在灶房里做吃食,兔肉炖玉笋,再加白面野菜饼子,丰盛的早饭放在木桌上。

四只牛犊子闻到香味,连补觉都顾不上了,睁着睡眼惺忪的双眼就在餐桌边坐下来。

赵三牛正要动筷,就被程弯弯拍了一下手:“等会,先盛一碗出来给你们阿爷阿奶送去。”

赵四蛋眨巴着眼睛道:“娘,你对阿爷阿奶好好啊。”

“因为你们阿爷阿奶是你们爹的父母,是长辈。”程弯弯趁机教育道,“你们爹战死沙场,为国捐躯,我当然要代替你们爹来孝顺他父母。”

赵四蛋用力点头:“以后我也要孝敬娘!”


天色渐渐暗下来。

院子里飘出香味。

一道藕丸子被端上桌,两根藕,切碎混合面粉搅拌,捏成藕丸子炸熟,整整两大碗。

赵四蛋趴在餐桌上,口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程弯弯往他嘴里塞了一个丸子,没好气的说道:“这几天肚子也吃饱了,咋还天天流口水?”

“娘做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

赵四蛋一口将丸子吞下去,脆爽香甜,根本就吃不够。

程弯弯夹了十五个丸子堆成一满碗递过去:“送去给你阿奶。”

赵四蛋捧着碗就跑出去了。

赵家这会儿就老太太一个人在,野菜糊糊已经煮好了,但是不见其他人回来,老太太有些犯愁,生怕出啥事了。

毕竟是深山老林,万一有个啥的猛兽蹿出来,一家人就完犊子了。

等着等着,就闻到了诱人的香味,然后看到赵四蛋蹦蹦跳跳的走进院子:“阿奶,我娘让送来的!”

满满一大碗丸子,炸的金黄酥脆,一看就放了许多许多油。

“你娘咋又糟蹋东西!”赵老太太恨铁不成钢,“这是啥?”

“娘说是油炸丸子。”赵四蛋笑嘻嘻的,“阿奶,你尝一口,可好吃了,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赵老太太扯了扯唇角,放了这么多油,好像还放了糖,就算是一块泥巴也能变好吃。

不过老大媳妇在缺粮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的送吃食过来,却又一直不提搬回来的事,这是在憋啥坏主意呢?

老太太叫住要走的赵四蛋,问道:“你娘这几天有没有跟你们念叨什么?”

“有呀!”赵四蛋掰着手指头说道,“娘说要让我们吃饱肚子,还说要想住新房子,还说让我们每天能吃肉……”

老太太眼皮直跳,果然是想搬回来住!

竟然还想天天吃肉,做哪门子的美梦?

以前住在一起的时候,天天鸡飞狗跳,老大媳妇要是不改掉那些臭毛病,她绝不会允许大房搬回来!

赵四蛋飞快跑回去吃晚餐。

吴慧娘正在跟程弯弯说隔壁王大麦的事:“手脚很勤快,帮忙挖了不少野菜,还把家里的柴全砍了,又给家里挑了两桶水……”

程弯弯不知道该说什么。

古代历史上,只要发生荒灾,就会有卖孩子的事出现,甚至还会有人易子而食。

这种惨绝人伦的事,她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边。

程弯弯低头迅速吃完了晚餐,然后带着藕丸子再次去里正家。

这会儿天色已暗,夜晚是猛兽出动的时候,村里人一般不会在夜晚上山,太阳一落山,赵老头子就带着儿孙们下来了,好在村里没什么人在外面闲逛,一群人有惊无险的回到老赵家院子里。

一群人累的瘫在椅子上,手心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赵老太太赶紧给孩子们加餐,一人多蒸了一个窝窝头,待吃饱喝之后,一群人才终于活了过来。

赵老头子吸了一口旱烟,站起身道:“我去找里正。”

赵老太太没好气的骂道:“都累成啥样了,不能明儿再去吗?”

孙氏的眸子闪了闪:“是啊爹,先休息一晚上,明早再去里正那边吧。”

赵老头子摇摇头:“我心里安不得事,必须要说清楚。”

他穿上草鞋,推开院门,顶着疏朗的星光朝里正家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熟悉的说话的声音。

“今儿早上我上山,看到一片枯塘,随便挖一铲子,就挖到了这种东西,白白净净的,也不知道是啥,但是感觉能吃,我挖了点带回去煮熟。”程弯弯有条不紊的说道,“切碎了裹上荞麦粉,在锅里炸一下,不知道有多香。直接放在锅子里炖熟了也能吃,吃起来跟地瓜味道差不多,所以我就在想,这东西是不是也能跟地瓜一样填饱肚子?”

里正目光惊疑:“大山娘,这东西哪来的?”

“山上有很多,四五亩的样子。”程弯弯开口,“厚厚的泥土里全都是,我估摸着能有上千斤。”

里正老伴眼睛放光:“上千斤,那每家每户岂不是能有快一百斤,虽然比不上粟米能饱腹,也起码半个月不会饿肚子……”

里正尝了一个藕丸子,油放得多,比肉还香还好吃,这东西要是真有上千斤,大河村还愁什么?

他目光还有些疑虑:“咱大河村有这东西,咋以前没人见过?”

“这是玉笋!”

赵老头子迈步就走了进去。

里正和赵老头子是堂兄弟,赵老头子略长几岁,目光笃定的道,“我几十年前见过,南方有很多玉笋,能填饱肚子,不过听说是专门进贡给京城的,不晓得为啥我们大河村竟然也有。”

程弯弯惊讶极了,没想到赵老头子竟然见过这东西。

原来在这个时代,莲藕叫做玉笋,这名字听起来还挺美的。

莲藕富含淀粉,确实能在短时间代替主食,但不如主食有饱腹感。

里正的神情有些迫不及待,他忙开口道:“我去换双草鞋,等下就上山看一看。”

里正老伴不赞同的道:“这都什么时辰了,山上有狼,就不能明早再去?”

“等不到明天早上了,这可是跟吃饱肚子有关的大事!”

里正赶紧去换鞋,里正老伴无奈,只好去烧火把,举着火把上山,狼群不敢靠近。

赵老头子看向程弯弯,赞许道:“大山娘,我以前是看错你了。”

发现了一大片玉笋,明知是能吃的东西,却能第一时间过来告知里正,大山娘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自私、贪得无厌。

以前他觉得老三媳妇不错,但在面对巨大的粮食诱惑时,老三媳妇的格局就显出来了。

程弯弯咳了咳道:“我们家就六个人,一个小的一个孕妇,这么多玉笋也挖不完……”

最主要的是,她有商城交易系统,一把野菜就能换几斤米,他们一家人在荒年也不会饿肚子,但其他人却不行。

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无私,但至少,她不会跟一群看不到希望的人去抢救命的食物。

里正举着火把走出来,身后跟着三个儿子,赵老头子回去叫上老二老三,一群七个大老爷们夜晚上山,危险性没那么高。


寅时三刻,太阳西斜。

程弯弯带着家里一众人忙活起来。

赵四蛋的活儿很简单,去山上挖野菜,回来切碎喂鸡。

赵三牛和赵二狗负责松土,屋前屋后干硬的菜地里浇上水,然后挖开翻整一遍,明天就可以播种了。

赵大山则在程弯弯的指挥下做冰粉。

小半碗石花籽用布袋装起来,放在有水的盆子里拼了命的揉搓,一直揉,一直捶打,将石花籽表面上的一层东西全都洗出来,直到清澈的水渐渐变得浓稠。

半斤石花籽,成了一大盆浓稠不成形的冰粉。

山上的泉水足够冰凉,将不成形的冰粉放置在泉水中冰镇,等候凝结。

等待的时间里,程弯弯让几个儿子上山找山楂果,这个季节正是山楂成熟的时候,切碎的山楂果肉放在冰粉里,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一口。

程弯弯则和吴慧娘在锅子里熬糖水。

这糖是在商城买的红糖,这个时代也有红色的糖,不过是粗糖,口感不太好。

她打算先做两个味道,山楂冰粉,和加糖的甜冰粉,不知道哪个更受欢迎。

吴慧娘看着婆婆将一大盒红糖倒进锅子里,心疼的无以复加,这年头,肉贵,糖更贵,这么多糖起码要五六十文钱,山上没人要的灯笼草真的能把这些铜板赚回来吗?

吴慧娘不相信灯笼草能做出什么好吃的,但她有一个优点,从不质疑婆婆,婆婆说什么就做什么。

糖水出锅时,赵四蛋抱着一捧山楂果冲进屋子。

“四蛋真厉害!”程弯弯毫不吝惜夸奖,“等冰粉出来后,第一碗就奖励给我们的四蛋。”

赵四蛋舔了舔嘴唇,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冰镇在泉水里的冰粉。

程弯弯擦干净手,拿一双筷子走到水盆边上,用筷子戳了一下,冰粉还是不成形的状态。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照理说,应该渐渐开始凝固了才对,难道,是她遗忘了什么步骤?

她坐在边上,苦思冥想,一点一点去回忆那一次在信阳亲手制作冰粉的细节……记起来了,她确实忘掉了一个步骤,在她搓洗石花籽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容器里不知道放了什么粉,这个粉应该是凝固的关键。

赵四蛋蹲在水盆边,眨巴着大眼睛:“娘,能吃了吗?”

赵二狗偷偷的伸手指头舔了一下,眼睛一亮:“冰冰的,凉凉的,好吃!”

“真的吗?”赵四蛋忍不住了,连忙拿勺子弄了一点放嘴巴里,他砸巴着舌头,两眼放光,“娘,这叫什么,天气热的时候吃好凉快,我很喜欢,肯定能卖到钱!”

程弯弯看着一大盆失败品,有些无奈的道:“这些能吃,但还不能卖钱,再重新做一次。”

吴慧娘忐忑的道:“娘,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

从头到尾,都是婆婆说怎么做,她来实际操作细节,她生怕哪一步搞错坏了婆婆的生意。

程弯弯摇摇头:“跟你没关系,是我忘了中间要加什么东西,你们先一人吃一碗,然后准备做晚餐,我一个人安静的想一想。”

她走到屋后,吹着风,再一次凝神去回忆。

可上辈子的她就是单纯去旅游,根本没注意到那包粉是什么东西,无论她怎么回忆,都想不起来。

程弯弯正沮丧之时,突然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真是个傻子。”

她有交易商城,商城里有书,就等于是百科全书,她花钱买一本关于冰粉制作的书不就可以了吗?

她点开商城搜索,果然有关于冰粉的食谱,八文钱就买到了一份食谱。

她将食谱翻开,原材料提示,制作冰粉需要添加石灰粉使其凝固,石灰粉这种东西,这个时代应该已经出现了,不过大河村大概是没有,她从商城里能买到,但以后这门手艺肯定是交给吴慧娘的,到时吴慧娘去哪里搞石灰粉?

她继续阅读食谱,这份食谱虽然便宜,但也太粗糙了,竟然连石灰粉的替代品都没提起。

程弯弯沮丧的撑住额头,她思索石灰粉的特性,突然就有了主意,如果把石灰粉换成淀粉,能不能行得通?

说做就做!

程弯弯在商城里买了一些大河村很常见的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之类的,然后走到前院。

四个小子一人捧着一碗冰粉,小口小口喝着,喝一口就砸巴一下嘴唇,看着就有些滑稽。

“这一大盆都是失败品,你们要是喝饱了,等会成品出来就喝不进去了。”程弯弯失笑摇头,“趁天色还早,一起来帮忙。”

她将搓出来的石花籽分成几个小盆,分别添加玉米粉、白面粉、红薯粉,然后放置在井水里。

等候的这段时间,程弯弯和吴慧娘一起准备晚餐。

桌子上的菜还是野菜蘑菇,没什么新鲜的,家里最缺的还是肉,没有光明正大吃肉的理由。

大米饭配上野菜蘑菇,算是大河村第一的伙食了。

晚餐结束后,天色渐渐暗了。

程弯弯去检查三份试验品,加了红薯淀粉的冰粉是凝固的最快的,已经有了果冻状的胶质感,再等一盏茶的功夫估计就好了。

她起身去准备配料,拿出家里所有的碗,一半放了切碎的山楂果肉,一半放了黑色粘稠的红糖水,最后将凝固的冰粉切成小小一个一个的方块,一个碗放六块,然后平稳放进竹篮中。

家里只有八个碗,篮子也只放得下八碗冰粉,她拎着篮子走出家门。

门口的稻田里这会儿还有人。

干旱了快两个月的稻子突然有水了,一些庄稼老把式都不舍得离开田埂,一遍又一遍在自家稻田里走来走去,生怕这只是一个梦。

程弯弯走过去的时候,不少人主动跟她打招呼,这是以前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

她拎着篮子走到老赵家,一大家子人都在院子里纳凉。

“大山娘,你可来了。”赵老太太看向她手里的篮子,“真做了吃食?”

程弯弯点头:“前几日不是让孩子们帮忙摘了灯笼吗,就是用那东西做的,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你们若是觉得不错,明儿我就拿去镇上看看有没有人买。”

她把篮子里的碗拿出来,一共八个碗摆放在桌子上,而老赵家有十二个人,她刚准备开口让几个孩子去她家那边吃,加了面粉和玉米粉的不会拿到镇上去售卖,但味道都一样,孩子们过去管够。

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孙氏就快言快语道:“春花,冬花,你们还杵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过去端碗,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孙氏扯了扯嘴角,大嫂也太小气了,这边十二个人,只拿八碗过来,那就有四个人吃不上,万一老太太不让女孩儿吃,那他们三房两个丫头一口都吃不上,怎么算都是三房亏。


“大山,娘、娘好像没气了……”

“娘,儿子不孝!”

耳边,传来嚎啕大哭的声音。

程弯弯猛地睁开眼睛。

她看到床前跪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这两人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样子,这么大的人,竟然喊她娘?

她单身未婚,哪生的出这么大的儿子闺女!

就在这一瞬间,一些不属于她的记忆猛地灌进脑海。

程弯弯惊的差点从床上跳起来。

特么的,她一个成功女企业家,在公司上市的第一天,竟然穿越到了古代一个寡妇身上!

她三十三岁,未婚未育,事业有成,日子悠然自得。

原身也是三十三岁,早早嫁人,生了四个儿子眼前这是原身的大儿子,和大儿媳。

也就是说,她略过结婚生孩子,一跃成为了婆婆级的人物……大儿媳好像还怀孕了,所以,在几个月后她会升级当奶奶!

程弯弯的脑袋很疼,两眼无力闭上。

“娘!你醒醒!”

赵大山拼命的摇晃她的身体,她的头更晕了。

家门口的院子里还有不少看热闹的人。

“赵大嫂子回娘家借粮,结果被打破了头回来,流了这么多血,怕是要死咯!”

“赵大嫂子啥东西都往娘家扒拉,程家的人也太没良心了。”

“赵大嫂子也不是啥好东西,自己家日子都过成啥样了,还可劲的补贴娘家。”

看热闹的人一口一声赵大嫂子,让程弯弯差点吐出一口血。

她在现代也算是都市靓女,追求者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结果却穿成了一个老嫂子!

这也便罢了,偏偏原身还是个人嫌狗憎的存在——尖酸刻薄、好吃懒做、掐尖要强!

原身上不孝顺公婆,下不善待儿子儿媳,丈夫战死后为独吞恤银,大闹赵家单分出去,当时折腾出了不小的动静。

分家后,原身将丈夫战死的恤银全部补贴给娘家人。

而如今,原身头破血流从娘家回来,一时之间成了全村最大的笑话。

程弯弯幽幽睁开了眼睛。

“娘!你终于醒了!”

赵大山哭的更厉害了。

程弯弯叹了一口气,原身对孩子们再恶劣,也是他们的亲生母亲,儿子们不可能真的希望她去死。

她声音沙哑开口:“把门关上。”

外面看热闹的人太吵了,吵的她耳朵疼。

大儿媳吴慧娘这才反应过来门没关,转身去关院门,看热闹的人群慢慢散了。

程弯弯这才有精力打量这个屋子,泥土坯墙,泥巴地,茅草屋顶,四面漏风。

大儿子和大儿媳很瘦,身上穿的是补丁粗布破衣服,脚上穿的草鞋,看起来像是难民。

“咕噜!”

程弯弯听到自己的肚子叫了起来。

她活了三十三年,从来就没饿过肚子,这是第一次知道原来饿肚子是这种滋味,真的很难受。

她咽了咽唾沫,嗓子很疼,不知道多久没喝水了。

吴慧娘小心翼翼的道:“娘,我早上挖了一点野菜回来,现在就去煮了。”

婆婆一不高兴就会骂人,她每次都会被骂的狗血淋头,与其在这儿等着挨骂,还不如去做点事。

这个院子只有三间房,一个房是大儿子和儿媳住,另一个房间是程弯弯和三个小儿子住,一个堂屋兼用餐的地方,边上有一个破烂的草棚子勉强算灶房。

吴慧娘弯腰从地上捡起一把野菜,年成不好,地里没有收成,家里天天吃野菜,野菜切碎放一点荞麦粉,煮成野菜糊糊,算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粮。

灶上有一口烂锅,锅破了个大口子,得歪着煮菜才不会漏出来。

不多时,一大碗野菜糊糊被端到木桌上。

黑色的糊糊,墨绿色的野菜叶子,混合在一个碗里,看起来就没有食欲。

程弯弯真的是饿极了,否则她看都不会看这东西一眼。

她尝了一口。

味道很苦,没有放盐,而且这糊糊不知道是什么磨成的粉,好像有糠,喝着刮喉咙,根本就吞不下去。

可是一抬头,就见面前的大儿子和儿媳盯着她手上的食物吞口水。

她觉得难以下咽的东西,却是这个时代最底层的人维系生存的主要粮食……

她将碗放回到桌子上。

这个动作,让吴慧娘抖了一下,婆婆一言不发的样子,真的好可怕……她膝盖一软差点跪地上。

程弯弯扯了扯唇角。

她什么都没做,儿媳妇就吓成这样,原身在家里到底做了多少恶?

她从床上起来,声音淡淡的道:“我没胃口,你们自己吃吧。”

她起身就走出了屋子。

吴慧娘惊慌不已:“大山,娘、娘这是……”

“娘让我们吃,那就吃吧。”

赵大山将糊糊端出去,分成了五个小碗,他和媳妇一人一碗,剩下的留给三个弟弟。

程弯弯走到院子外面,站在家门口,正好能一览整个大河村的风光,东面是延绵的山峰,西面是纵横几十里的谷地,山下有一条河蜿蜒穿过,只是恰逢大旱,河水早已干涸,露出干裂的河床,显得触目惊心。

去年大河村蝗灾,今年又遇旱灾,村里许多人家中粮食渐渐告罄,大家都焦头烂额。

若是这一个月内再不降雨,今年又是颗粒无收的一年,这里的村民怕是要真成为居无定所的难民……

程弯弯叹气。

她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一跃当婆婆奶奶就算了,竟然穿越到了天灾频发的荒年……

不过,既然当初她能从孤女奋斗成女企业家,那如今,也能在这荒年安身立命吧。

她深吸一口气,慢慢接受了这个悲催的现实。

程弯弯没再多想,收拾好心情,准备先熟悉一下环境。

她迈步走到了稻田里。

稻子青黄色,细长条的叶子干枯卷起来,抽出来的穗长了零星的谷粒,但基本上都是空壳。

水分不够,穗抽不出来,稻子也不可能饱满。

程弯弯不太懂这些,正要转身离开时。

脑海突然响起一个机械的声音——

【叮!发现天然无污染苦苣菜!】


荆棘丛林后。

赵春花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她转身就往山下跑。

孙氏挖了半篮子野菜,正准备换地方,就见大闺女慌里慌张的跑来了。

“干啥,后头有鬼在追你不成?”

赵春花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大伯娘,她、她挖到了好东西!”

孙氏忙起身:“啥好东西?”

赵春花也不知道那是啥,但白白净净的,看着就想咬一口,肯定能吃。

她带着自己娘赶紧过去。

而程弯弯挖了两根莲藕就离开了,主要是她的手经不住这么遭,再挖下去怕是要起水泡。

“就、就在这里!”

赵春花跳下荷塘,指着刚刚挖开的泥巴,拿起小铲子就顺着继续挖,不一会儿挖到了一根长长的细细的东西。

孙氏用力掰开藕节,闻了闻,然后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

她眼眸一亮,这东西粉粉的,比地瓜吃起来清甜,感觉能吃,但她不敢瞎吃,咬了一口就吐了。

“走,回去问问你阿爷。”

孙氏扯了两片阔大树叶盖住挖过的泥土,这可是她闺女发现的东西,只能属于他们赵家。

孙氏带着赵春花着急忙慌的就下山。

这会儿是辰时末,正是上午用餐的时候,赵老头子刚下地回来,坐在大槐树下纳凉,抽旱烟。

赵老太太在灶房里煮野菜糊糊,一回头看到孙氏就拎着半篮子野菜回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两个人上山,才挖这么点野菜,一个个的就知道偷懒,天天吃白饭……”

“阿奶,我和娘发现了能吃的东西!”赵春花连忙将背篓里的藕拿出来,“阿爷,阿奶,你们看看,这是啥?”

赵老太太看了一眼,裹着泥巴的东西,黑不溜秋的,洗干净泥巴,这东西显出原本的淡黄色,用刀切开,里头竟然白白净净的。

她将东西递到了赵老头子眼前:“这是啥东西?”

赵老头子叼着旱烟,皱眉将藕节拿起来,他放在鼻尖闻了闻,咬了一口尝了下,浑浊的双眼露出光亮:“这是、是玉笋!”

早些年间,赵老头子走南闯北,在南方当过学徒,那地方就有玉笋。

玉笋是好东西,每年挖出来之后要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就算是当地人,也只能吃到那些挖烂了的玉笋。

他有幸吃过几次,大骨头炖玉笋,雪天里喝一口,那滋味啊,终生难忘。

玉笋不比野菜,它能果腹,南方遇到荒灾时,许多人就是靠这个填肚子,跟地瓜差不多。

赵老头子目光灼热的问:“春花,这东西哪里挖的?”

赵春花手舞足蹈:“就在山上,很深很深的山里,一大片全都是,好多好多……”

赵老头子当机立断:“春花,把你爹二伯都喊回来,还有大旺二旺都叫回来,赶紧填填肚子,一家人都上山去。”

赵老太太听明白了,这玉笋是能救命的东西。

她转身进屋将煮好的野菜糊糊分装成十二碗端出来,家里壮年劳动力是一满碗,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一人半碗,几个孩子都是小半碗,就这么点吃食,也用了两斤荞麦粉和三四斤野菜。

用完餐后,赵老太太留在家里守屋子,实则是守着屋子里藏着的粮食,其他人全都上山。

这年头,天不降雨,地里其实也没什么活干,许多人家里的男人也一起上山砍柴挖野菜什么的,赵家这么多人一起上山也不稀奇。

一直往深山里走,一直走一直走,然后穿过一片阔叶林和荆棘地,就看到了一片山谷。

干涸的池塘里满是干枯的阔叶。

“这是荷叶!”赵老头子笃定道,“这东西会开花,会长莲子,莲子比玉笋更精贵,只有京城的达官贵人才能吃得上。”

赵大旺敬佩的道:“阿爷,你懂的真多。”

“人啊,只要走的地方多,知道的自然就多了。”赵老头子摸了摸胡须,“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阿爷不让你们读书的原因。”

赵二的嘴角抽了抽:“爹,你确定不是因为咱家没钱读书吗?”

赵大旺和赵二旺嘻嘻笑起来。

赵老头子狠狠瞪了他们一眼,扶着边上的大树跳下荷塘,他从荷塘这一边,走到了另一边,看似是在走路,实则是丈量这里到底有多少亩。

一圈走完,赵老头子心里也有数了,四亩半的水塘,因为雨水不够,产量肯定不丰,一亩大概也能产出七八百斤斤,那就是大约接近两三千斤。

池塘湿软的淤泥变成了硬泥巴,挖玉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家十几个人来挖,起码也得挖个半年。

赵老头子站在岸边,许久才缓缓道:“大旺,你去叫里正来一趟。”

“爹,你不会是想让全村人都来挖玉笋吧?”赵三皱眉说道,“这是我们家先发现的,那就是我们老赵家的东西,凭啥告诉其他人!”

“这么大一片塘,几千斤粮食,我们家十几口人吃不完,也挖不完。”赵老头子不赞同的道,“再一个,春花能找到这里,其他人也能,这边山往西面下去,就是桂花村,如果桂花村的人发现这片塘,就没大河村什么事了。”

赵三一脸不服气,孙氏没说话,但抿着的唇也泄露了内心的情绪。

赵老头子叹了一口气:“罢了罢了,就先挖着,明早我再带里正过来。”

孙氏松了口气。

她还想藏一点给娘家送去,她娘家就是桂花村的,若是提前透点信,她娘家的人就不会饿肚子了。

赵家十一口人开始挖玉笋。

这边程弯弯带着四个孩子下山了。

正好是午时,她将两根莲藕交给吴慧娘,洗干净后切下来一小块,带着小块莲藕朝里正家走去。

一路走过去,都是干涸的田地,那些壮年的庄稼汉子无力的坐在田头,不断叹气。

程弯弯也叹气,不过干旱这种事是天灾,非人力能扭转。

她只能尽量忽略这些事,迈步往前走。

“大山娘,你咋来了?”

里正老伴正在院子里缝补,看到程弯弯过来,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去年赵程氏过来,是为了让里正出面主持分家的事宜,当时闹得鸡飞狗跳,这会过来,不知道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程弯弯笑着走进去:“婶儿,里正叔在吗?”

“去镇上了。”里正老伴叹气,“一两个月没下雨,镇上的县令头发都愁白了,今儿召集所有里正议事,主要是问问地里的事儿,你里正叔愁的大半个月没睡好了。”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里正很忙,而且烦心事超多,你赵程氏那点小破事就别拿出来说了。

“那我晚点再来。”

程弯弯没说是什么事,转身就走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