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叔和我父亲同辈,父亲这一辈的人都叫他阿醒,按理我们都该叫他醒叔,不过我们也都像大人一样叫他阿醒,他听了就习惯性地呵斥一声:“没大没小的”,说完也就笑呵呵地走开了。
醒叔高高瘦瘦的,见人就笑,一脸的络腮胡子,露出他那因为常年吸二手烟并不洁白的牙齿,打招呼的客套话就是“吃了吗?”
只要对方也回一句“你吃了吗”,醒叔就名正言顺地去蹭饭,次数多了以后,人家也懒得跟他打招呼了。
醒叔父母走得早,只念完了小学就无奈辍学了,他自然是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的,尤其是数学,考试经常是挂零蛋,每次数学考试结束,数学老师总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着醒叔说,解答题不会我就不说你了,选择题你哪怕乱选一通,也不至于得零分。
说得多了,醒叔也就不当回事了,于是每次中午放学,醒叔总会被数学老师单独开小灶。
说是开小灶,其实就是让醒叔中午放学的时候,到数学老师所在的职工宿舍楼里,在走廊的水泥墩子上面,一遍一遍地抄写着数学公式。
正是中午饭时间,数学老师正在里面炒菜,不一会儿香气弥漫而来,醒叔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完全没有心思抄写,想象着数学老师会走出来喊他进去一起吃饭,只不过每次等到的都是数学老师那冰冷的口吻:“写完了吗,写完了就赶紧回家吃饭吧。”
醒叔这时候才从幻想中醒来,收拾好书本,跟数学老师打了招呼,才飞速地跑回了家。
村子距离学校大约四五里地,从村子出发去学校,需要经过一片长长的稻田,还有一半路程是叫不出名字的运河边上的公路。
有一次,隔壁村的几个同学,放学回家路过那片稻田时,看到不远处有一片西瓜地,正是瓜熟蒂落的时候,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提前踩好了点,准备大干一场,趁着没人的时候偷瓜吃。
为了给他们几人壮胆,把醒叔也忽悠进“团伙”里面来。
于是在那个傍晚随着太阳消失于天际,五个小学生每人抱着一个西瓜狂奔,一路跑一路笑,那画面还真有几分“童趣”呢。
西瓜地的主人,六七十岁的老头,边喊边在后面追,只是没多久,五个小学生就把他远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