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鬼胎,正与几个党羽密谋。
他嫉妒沈逸轩的赫赫战功,担心其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不断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他言辞恳切,却句句暗藏祸心,污蔑沈逸轩拥兵自重,故意拖延战事以谋取私利。
皇帝本就生性多疑,被林甫一番言语蛊惑,心中对沈逸轩的信任产生动摇。
在林甫的暗中操纵下,沈逸轩军队的补给线开始出现问题。
本该按时抵达前线的粮草、兵器,被无端拖延。
士兵们风餐露宿,却时常面临着饥饿与武器短缺的困境,士气也因此受到影响。
前线战事吃紧,可后方补给却迟迟不到,沈逸轩望着远处匈奴蠢蠢欲动的营帐,又看看面有饥色的士兵,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心中满是忧虑与愤懑,他深知,内忧外患之下,这场战争的局势愈发艰难了 。
柳书尘在京城的府邸中,收到从前线快马传来的密信,信中详述了沈逸轩军队面临的困境——宰相林甫在朝堂上恶意进谗言,致使军队补给中断。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握着信纸的手不住颤抖,心急如焚,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对好友的担忧和对林甫行径的愤怒。
柳书尘太了解沈逸轩了,他的这位挚友,出身将门,一心报国,战场上出生入死,只为守护大楚疆土与百姓安宁。
如今却被小人陷害,深陷困境,柳书尘怎能坐视不管?
他深知,若不及时阻止林甫的阴谋,不仅沈逸轩性命堪忧,前线战事更会一败涂地,大楚百姓也将陷入更深的苦难。
第二天天还未亮,柳书尘便披上外衣,匆匆出门。
他穿梭于京城的大街小巷,首先来到了御史大夫张大人的府邸。
张大人为人刚正不阿,在朝中威望颇高。
柳书尘向他详细讲述了林甫的所作所为,言辞恳切,声泪俱下。
张大人听后,怒目圆睁,拍案而起,表示定会全力支持柳书尘。
随后,柳书尘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数位平日里与他志同道合、正直敢言的官员。
他不厌其烦地向每一位官员阐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林甫阴谋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他的努力劝说下,这些官员纷纷表示愿意联名上书,向皇帝揭露林甫的丑恶嘴脸。
数日后,一封由众多官员联名的奏折呈到了皇帝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