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女频言情 > 李辰溪辰溪结局免费阅读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番外

李辰溪辰溪结局免费阅读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番外

喾虾一族 著

女频言情连载

“大哥,这样浪费水的。”来福懂事的提醒。在家里,他们要是这样用水,肯定会被责罚的。李辰溪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脑袋,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没事!”爷爷连忙打圆场。他心想,自己大孙子多用几瓢水又怎么了?晚点让旭强(堂叔)多挑两桶回来就是了。不过,李辰溪并没有给弟弟妹妹花生,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刚从超市秒杀的糖果,分给他们:“在家里吃,不要去外面。”“是糖果!”来福和来才两兄弟兴奋得跳了起来。小丫头来芳也奶声奶气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糖果。”李辰溪哭笑不得,心想:你才多大呀,就说这辈子。但他没有纠正,只是笑着摸了摸来芳的头。爷爷在附近对三个小家伙说:“你们以后一定要记得你们大哥的好,明白吗?”来福和来才两兄弟郑重地点头:“我们这辈子...

主角:李辰溪辰溪   更新:2025-04-24 21:0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辰溪辰溪的女频言情小说《李辰溪辰溪结局免费阅读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番外》,由网络作家“喾虾一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哥,这样浪费水的。”来福懂事的提醒。在家里,他们要是这样用水,肯定会被责罚的。李辰溪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脑袋,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没事!”爷爷连忙打圆场。他心想,自己大孙子多用几瓢水又怎么了?晚点让旭强(堂叔)多挑两桶回来就是了。不过,李辰溪并没有给弟弟妹妹花生,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刚从超市秒杀的糖果,分给他们:“在家里吃,不要去外面。”“是糖果!”来福和来才两兄弟兴奋得跳了起来。小丫头来芳也奶声奶气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糖果。”李辰溪哭笑不得,心想:你才多大呀,就说这辈子。但他没有纠正,只是笑着摸了摸来芳的头。爷爷在附近对三个小家伙说:“你们以后一定要记得你们大哥的好,明白吗?”来福和来才两兄弟郑重地点头:“我们这辈子...

《李辰溪辰溪结局免费阅读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番外》精彩片段

“大哥,这样浪费水的。”来福懂事的提醒。
在家里,他们要是这样用水,肯定会被责罚的。
李辰溪愣了一下,随即拍了拍脑袋,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没事!”爷爷连忙打圆场。他心想,自己大孙子多用几瓢水又怎么了?晚点让旭强(堂叔)多挑两桶回来就是了。
不过,李辰溪并没有给弟弟妹妹花生,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了刚从超市秒杀的糖果,分给他们:“在家里吃,不要去外面。”
“是糖果!”来福和来才两兄弟兴奋得跳了起来。小丫头来芳也奶声奶气地说:“我这辈子都没拿过这么多糖果。”
李辰溪哭笑不得,心想:你才多大呀,就说这辈子。但他没有纠正,只是笑着摸了摸来芳的头。
爷爷在附近对三个小家伙说:“你们以后一定要记得你们大哥的好,明白吗?”
来福和来才两兄弟郑重地点头:“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李辰溪听了这话,心里五味杂陈,哭笑不得。
他心想: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但看着三个小家伙天真无邪的笑容,他也忍不住笑了。
......
在四合院里,徐叔和他的儿媳妇一同归来。
阿婶迫不及待地分享起了一则消息:“你们知道吗?辰溪真是个好孩子,给我们家送来了十几斤的面粉呢。”
儿媳妇徐寡妇一听,心中大喜。
这十5斤的面粉,无疑能让他们家坚持到下个月的粮食定量到来,真可谓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徐叔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但随即他想了想,说道:“等他下次回来,我得给他送2块钱过去。咱们家虽然还有钱,但粮食是真难买。现在就算是去鸽子市,粮食的价格也离谱得很。”
他接着解释道,鸽子市虽然起初是卖鸽子的民间集市,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了各种交易的大型综合集市,尽管它并不合法。
有人可能会将鸽子市与黑市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
鸽子市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集市,通常白天也有人摆摊,卖的大多是农副产品等。
对于这样的集市,上面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得给老百姓留条活路。
而黑市则不同,它通常是在晚上悄悄进行,入场还要收费,并且有专人看守。
里面贩卖的东西五花八门,不少都是见不得光的物品,有点类似传说中的鬼市。
目前,面粉在鸽子市或者黑市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斤一元。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买这种高价粮,因为不够吃,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即便是这样,面粉在鸽子市和黑市上仍然是紧俏货。
只要是粮食,不管是精粮还是粗粮,都是抢手货,手快有,手慢无。
徐叔深知他们家的粮食定量以后只会越来越少,总不能每次都指望李辰溪接济吧?
而李辰溪是干采购的,能弄到计划之外的粮食。
他们家可以通过李辰溪这条渠道购买一些粮食,这样才能长久地解决问题。
阿婶听后,也跟着点了点头:“嗯!应该的,辰溪这孩子也不容易。”
......
与此同时,在李家庄,李辰溪的奶奶可能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她提着个菜篮子,里面没装几棵野菜,就匆匆赶了回来。
还没到家门口,她就闻到了油渣的香味。
此时,家门口外面已经站满了村里的小孩,他们都在疯狂地吞着口水。
李辰溪端着一小盆的油渣出来,正准备分给孩子们吃,就看到了自己奶奶回来了。
“奶奶,您回来啦?不是跟您说过嘛,别再跑去挖野菜了。”李辰溪带着几分“责备”的语气说道。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好,好,下次不挖了,只要我大孙子回来,让我干啥都行。”
见孙子端出一盆油渣分给大家,老太太心里虽然稍微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欣慰。只要亲孙子开心,其他的都不重要。
“老婆子,快回来给我大孙子包饺子吃!
老太太应了一声,便匆匆进屋去了。
李辰溪这才开始给孩子们分油渣:“都排好队,一个个来,不许乱啊。”
每个孩子都分到了两块油渣,很多孩子吃了一块后,另一块舍不得吃,小心翼翼地拿回家去了。
得到油渣的孩子们都礼貌地说着谢谢,吃完后还在细细回味。
“真好吃,又香又酥,满嘴都是油。”
李辰溪看着眼前一个快跟他差不多高的家伙,瞪大了眼睛:“你几岁了?怎么也来排队领吃的?”
那家伙讪讪一笑:“表叔,给我两块呗,我带回去给我小弟,他崴到脚了,来不了。”
李辰溪半信半疑地看着来福,对村里很多人他都不太熟悉。
来福点了点头:“大哥,狗蛋确实是崴到脚了。
李辰溪无奈地摇了摇头,但还是多给了两块油渣给那家伙。
“谢谢表叔!”
分完油渣后,李辰溪回到屋内。老太太已经冲好了一杯糖水:“辰溪,来喝糖水。”
至于来福他们,自然是没有的。
“好,谢谢奶奶!”李辰溪很享受老人家的宠爱,一口闷了糖水,嘴里满是酣甜。
“热不热?让你爷爷给你扇一下风。
李辰溪哭笑不得:“奶奶,不用了,我不热。让爷爷给我扇风,那不是折煞我嘛。”
没过多久,堂婶黄兰也来到了家中。
“哎呀!辰溪又带这么多东西回来,真是太好了。”
她满脸喜悦,心里盘算着,不管怎样,他们家也能跟着沾点光,至少三个孩子能吃上点好的。
过段时间我弄点布回来,你给我爷爷奶奶做几套衣服,还有来福他们,也做一套吧。

到时候我给老爷子他们做衣服,来福他们就算了,他们的衣服还能穿呢。
李辰溪闻言,翻了个白眼,心里嘀咕:全是补丁,也叫还能穿?
如今这个大环境,大家都流行缝缝补补又三年,哪个孩子的衣服上没有几个补丁?
很多还是大人不穿的衣服改过来的。
我跟纺织厂的人有来往,可以弄到布,你们就放心吧。
老爷子这时也发话了:“旭强家的,你就按照我乖孙说的做。”
黄兰连忙点头应道:“叔,我明白。”
老太太则开始“教育”来福等三个小家伙:“以后呀!”
一番“教育”之后,她就带着黄兰去厨房忙活起来,准备包饺子。
黄兰看到李辰溪带回来的东西,眼睛都直了,不住地感叹:“婶,辰溪他真厉害。”
老太太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笑骂道:“你们一个个都是没出息的,就我家辰溪最争气......”
接着,她又是一番自卖自夸的话,把李辰溪夸得天花乱坠,还不忘拉踩一下其他人来抬高自己的乖孙子。
而李辰溪的堂婶黄兰也在旁边配合着老太太的话。
又过了一会儿,李辰溪的堂叔李旭强挑着两桶水,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中。
老爷子见状,也不让李旭强稍作歇息,便指使道:“今天辰溪回来了,你多挑几桶水,好让他晚点能洗个澡。”
“行嘞!”李旭强乐呵呵地应着,丝毫没有意见。他来这里,可比去自己亲爸妈那儿勤快多了。这事儿全村人都知道,也都没人说闲话。
李辰溪见状,连忙对老爷子说道:“爷爷,你让三叔歇会儿吧!”随后,他又转头对李旭强说:“三叔,等会儿我跟你一起去挑水。”
李旭强笑着摆了摆手:“不用不用,辰溪你在家里好好坐着就行。现在挑水的地方有点远。以前那口井干了,咱们得走更远些。”
老爷子见亲孙子为李旭强求情,也顺势说道:“那你吃了饭再去吧,等会儿允许你喝两杯。”
“谢叔嘞!”李旭强一听这话,顿时乐得找不着北了。
地瓜烧可是稀罕物,平时老爷子都是自己偷偷喝一杯,很少给他喝的。
为了那两杯地瓜烧,多挑几桶水他也毫无怨言,心甘情愿地乐在其中。
本来,他是可以去村里食堂吃的。
但今天家里包饺子,谁还愿意去食堂吃那些难吃的野菜粥呀?不仅难吃,还根本吃不饱。
正在包饺子的黄兰,又忍不住夸起了那面粉:“这面粉可真好呀!”
要不是李辰溪在家吃,他们可能得往面粉里掺点东西呢。
哪有直接用富强粉包饺子的呀?
此时,村里各家各户都在议论着李辰溪,言语间充满了羡慕。自家的孩子都在李辰溪那儿得到了好处,夸起人来自然也就毫不吝啬了。
饺子新鲜出炉,被小心翼翼地摆放在桌上,奶奶还特意炒了一小碟脆香的花生米,专为爷爷的下酒时光准备。
老爷子乐呵呵地从柜子里拿出了他珍藏的地瓜烧,笑眯眯地向李辰溪问道:“辰溪啊,想不想陪爷爷小酌两杯?”
李辰溪微笑着点头:“当然,爷爷,我陪你喝两杯,不过得悠着点。下次我回来,给您带两瓶好酒,我爸那还藏着一瓶茅台呢。”
一提及李辰溪的父亲,老爷子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别提那个混账了,真是个不孝子!”老爷子气呼呼地说,心里想着,有这么好的酒也不知道拿回来孝敬老子,跟他那乖孙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想当年,自己辛辛苦苦供他读书,原以为能享享清福,谁知他娶了媳妇就忘了爹娘,去了城里后,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
现在更是离谱,竟然跟个寡妇跑了,去给人家当牛做马。
不过,那混小子唯一的功劳就是给他们留下了辰溪这个乖孙,让他们晚年有了依靠。
李辰溪见状,赶紧转移了话题。
老爷子平时话多,但李辰溪不能,毕竟老李对他这个儿子已经尽到了责任,无可挑剔。
香喷喷的花生米和饺子让大家胃口大开,尤其是来福、来才和来芳三个小家伙,吃得那叫一个狼吞虎咽。
“大哥,我们今晚还能吃到饺子吗?”小丫头来芳天真地问道。
在她的记忆里,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那么几个饺子,而且味道远不如今天的。
来福和来才也忍不住看向李辰溪,眼中满是期待。
他们的母亲瞪了他们一眼:“美得你们,还想着今晚继续吃?”
吃一顿还不够,还想连续吃,做梦去吧!
以前只有地主老爷才能天天吃吧?
要不是辰溪大哥回来,他们连野菜团子都吃不上几口。
“哦!”三个小家伙失望地应了一声。
李辰溪见状,笑着安慰道:“今晚不吃饺子了,我们吃肉!”
三个小家伙一听,眼睛里顿时闪烁起了光芒。
吃肉?太好了!
他们的婶子语气严厉地对他们说:“今晚回家吃,不准......”
李辰溪打断了她的话:“婶子,大家一起来吃吧!”
婶子黄兰犹豫着,眼神不时偷偷瞄向李辰溪的奶奶。
老太太瞅见这情形,撇了撇嘴,带着几分嗔怪道:“我孙子叫你们来,你们倒不客气,那就来吧,算你们有口福!”
黄兰夫妇相视一笑,心中暗自感激。
其实,他们夫妇俩还好,主要是心疼三个孩子,总想着尽可能给他们补补,于是便厚着脸皮应承下来。
饭后,三叔李旭强准备出门上工,他感慨地摸了摸肚子:“好久没有吃这么饱了。”
李辰溪跟了出去。
“三叔,往后我不在这边,爷爷奶奶就麻烦你们多照应着点儿了。”李辰溪一脸恳切地说道。
李旭强惬意地深吸一口烟,咧嘴笑道:“嗨!这还用你特意交代?放一百个心!咱乡下这儿,有我盯着,保准出不了岔子。”

李辰溪,是一个爬山“不小心”迷路的愚蠢大学生。
和同伴失联的第三天,又被山里的蛇吓到,滚到山坡下,又被一块大石头砸到脚。
能吃的食物也都吃完了,手机也报废了,三天没有任何进食的李辰溪在湿粘的杂草中,回想自己短暂的二十年人生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突然脑中出现了一个声音。
“辰溪,辰溪,你醒醒” 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少年耳边响起。
李辰溪艰难的睁开了眼睛,望向了眼前的女人;眉目紧锁,又疑惑地看向墙壁上挂着的年画日历,下方那“1958”的字样格外的醒目,李辰溪一时间有些恍惚。
“我......穿越了?”
通过眼前女人的容貌、衣着、屋子里的环境以及脑海的记忆碎片,少年探索了半天,才发现这是建国后的50年代。
是的,他穿越了。
随着记忆的逐渐融合,少年再次陷入了愣怔。
原来,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也叫李辰溪,自幼丧母,有一个父亲,但父亲在不久前离奇消失,听村里人说是和一个寡妇私奔了。
好在原主今年十八岁了,即将成为钢铁厂的一名后勤采购员,但没想到的事,活生生给饿死了。
据说是他父亲离家的时候,把家里的钱财都给卷走了,一口米都没留下。
想到马上就要入职钢铁厂了,到时候找领导或者同事预支一下,但没想到的是,竟然活生生饿死了。
无独有偶,没有原主的饿死,也没有新生的少年。
......
女人是少年的邻居,40来岁,面黄肌瘦,院里的人都叫她阿婶。
“阿婶,我没事?”
”一大早我就发现你不对劲,喊了你半天都没反映,我就推开门进来了,便看见你晕倒了。“
“真是可怜的娃,从小就死了妈,你这杀千刀的爹也跟着寡妇跑掉了,这让你可怎么活呀!”
女人哗啦啦的说个不停,眼泪也不停的掉。
“阿婶,没事,就是饿昏了“少年说道。
“我给你熬了点炒面,你等着阿婶”。女人说完就往屋外快步走去。
不到一会儿,女人就小心端着碗进来了。
少年被女人小心的扶起来,端过碗给他。
白白的汤水,只占据了碗的三分之一,但却散发出浓浓的面粉香味。
这是阿婶家都舍不得吃的面,却拿出照顾饿死的邻居。
真是好心邻居可恶的爹,抛下了自己也就算了,家里一分钱都没给自己留,把原主给活活饿死了。
......
少年看着眼前散发的面粉香味,肚子咕噜噜响个不停;从女人手中接过面汤,少年大口的喝了起来,尽管只有两三口,但是格外舒服。
“谢谢阿婶,我马上就要去钢铁厂了,等我发了工资,到时候我给你买大骨吃。”
女人笑呵呵的答应了,又寒暄问暖的一番,让他好好休息,才慢悠悠的退出了里屋。
还是好饿啊!
正当李辰溪昏昏沉沉的时候,发现手腕又烫又痒。
“什么东西,有东西咬我?“
李辰溪赶紧把手拿了出来。
这里不会有虫子吧!
也是,看看房子不仅家徒四壁,还有各种破损的桌椅木板,这不就是虫子最喜欢的地方吗!
要不是身体还很虚弱,李辰溪马上就要整个人跳起来了。
李辰溪把手伸出来后,仔细检查了一下,没有被咬的痕迹。
怎么回事,突然李辰溪的手腕又烫了起来,难道这个身体要发烧了。
李辰溪左手处出现了一个红痕,果然被虫子咬了吗!
还没有等李辰溪反应过来,他突然间睡了过去。
......
“辰溪、辰溪没事吧。”
原来是阿婶在叫他啊!
“辰溪,我看你又睡着了,我担心你有事”
李辰溪一边回应一边慢慢的坐起来。
“阿婶,我没事,刚才睡着了。“
“没事就好,有事你就招呼阿婶哈。”
阿婶从屋里走了后,李辰溪活动活动手腕,准备下床找点吃的。
但突然发现手腕处有一个背包样式的印记,摸了摸,眼前出现了“58超市”的字样。
这难道是我穿越后的金手指——系统超市?
那还慌个秋啊,根本不在怕的。
但李辰溪看了半天,才发现此超市非彼超市。
常见的超市,商品是琳琅满目;眼前的“超市”则可怜巴巴,说是超市,其实就是个空荡荡的小房子
正中间就只有一个“一元秒杀”区,其他地方则是白茫茫一片,啥也没有。
眼前的一元秒杀区的商品只有两种:面粉和鸡蛋,而且都是100斤起拍。
要知道,在这时期,所有的粮食普遍价格都在每斤两角左右。
而且,现在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更糟糕的是,如今正处于困难时期,物资严重匮乏,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在黑市上,粮食的价格早已翻了数倍。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李辰溪毫不犹豫地点击了一键购买。
然而,下一刻他却尴尬了,没有余额。
不过这个余额究竟是怎么增加的呢?
难道是充值?
可自己身上一毛钱都没有呀,吃喝都成问题,李辰溪在屋里急得团团转。
思索了半天,才想起家里好像还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那是原主老爹曾经的”座骑“,可能是走的太急,自行车都忘记带走了。
李辰溪急忙出门,很快就将自行车典当了出去,并且得到了20元钱。
回到家后,李辰溪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超市系统。
很快,超市的充值界面弹了出来。
李辰溪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充值。
幸运的是,充值过程非常顺利,秒到账!他的超市余额瞬间变成了20元。
没想到还是一块钱兑换一块钱。
很快,李辰溪就将目光瞄向了一元秒杀区,秒杀开始。
“叮叮叮,秒杀成功,恭喜你获得100斤面粉”。
随着秒杀成功声音响起,购买的物品瞬间出现在了超市的储存包中,这个储存包就像是游戏界面里的那样,既神奇又便捷。

门卫大叔一听,眼睛顿时一亮,看向牛车上的东西,连忙打开门:“快进去,快进去。”
能给厂里带回肉来,那可真是大爷啊!
进了厂,李辰溪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老大”王股长。
王股长听到消息后,又惊又喜:“两头野猪?好小子,转正是这两天的事了。走,带我去看看。”
他一点也不低调,一路上还故意散布消息。手下弄到两头野猪,还想让他低调?那是不可能的。终于轮到他们第四科第五股扬眉吐气了,必须要让大家都知道。
采购科其他股的人听后,心里都酸溜溜的。
这是什么狗屎运啊?
其他股长开始训斥手下的采购员,问他们还想不想进步,如果想进步,就得多努力点。
很快,一大群人都围了过来,看着李辰溪带来的两头野猪,不停地咽口水。
“赶紧处理,过称登记,给钱。”王为民对负责接收的人说。
食堂来了两个膀大腰粗的人,拿着杀猪刀,熟练地给野猪去毛、开肠破肚......
“辰溪,这是我们第四科的郑科长。”王为民趁机给李辰溪介绍。
“郑科长好!”李辰溪恭敬地打招呼。
郑科长今天心情格外好,拍了拍李辰溪的肩膀,以示亲近:“辰溪是吧?有前途,好好干!”
“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吗?”
“科长,没有困难,就是每次大量采购物资时,费时费力,能不能给我批我一辆自行车,我也能跑的远一点去采购?”
科长沉思了一会说道:” 王股长,我记得我们科好像还有一辆二手的吧?去年老张退下去留下的?
“是的,科长,张副科长退休的时候确实还有一辆自行车。”
“那就给李辰溪同志,便于工作开展”。
“谢谢科长,谢谢股长,我一定努力工作,全力以赴,不负领导辜负。”
......
不一会儿,统计结果出来了,两头野猪的净重是203斤。
经过王股长和郑科长的争取,厂里决定以每斤9毛的价格入账。虽然这比市场上8毛一斤的猪肉价格稍高,但没人有异议,毕竟现在找肉真的很难。
别说9毛,就是1块钱,他们厂也得掏,不能让这到嘴的肉飞了。
于是,李辰溪又进账了182.7元。
加上之前的141元,他手上的资金已经超过了300元。
在返回四合院的路上,李辰溪特意在牛车上堆满了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红薯,足足搞了两千斤,连拉车的老牛都显得有些吃力,似乎在表达着它的不满。
回到家中,李大贵等人看着橱柜里琳琅满目的大米、面粉、鸡蛋、牛肉干等物品,眼中满是羡慕。尽管他们都已经饿了,但没有一个人动手去拿。
李辰溪一进门,看见他们一个个老实地坐在桌子前,不由得好奇地问道:“都不饿吗?”
“我们都不饿。”李大贵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话音刚落,就有人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不饿才怪呢,本来就没吃饱,还一路颠簸着把野猪运进城。
李辰溪满脸无奈,眼皮一耷拉,翻了个白眼,心里暗自嘀咕着这乱糟糟的局面。
旋即,他提高音量,快速地吩咐道:“来个人,麻溜地出去盯着牛车上的物件,都给我看仔细了,可别让人趁乱顺走咯。还有你,赶紧去灶房,把火生起来,随便煮碗面,手脚麻利点,别磨磨蹭蹭的!”
李大贵闻言,立刻带着一个人到外面去看守红薯。
那可是村民们的救命粮啊,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李辰溪则直接拿出面条,敲了几个鸡蛋下去,很快就煮了一大锅。
“别磨蹭了,赶紧动筷子吃,多吃点,吃饱了有力气。吃完咱就马上回去,你瞅瞅这时间,可不早啦,别耽搁了。”李辰溪招呼着他们。
李大利等人看着锅里的面条,不停地吞着口水。
那可是面条,而且还卧着好些鸡蛋呢!众人瞅着这一锅喷香的吃食,记忆瞬间飘远,使劲回想上次吃得这般好究竟是何时。
脑海里画面一闪,似乎回到了村食堂刚开办的时候。那时,大伙聚在一起,饭菜虽说不上珍馐美馔,可吃得畅快淋漓。但掰指头一算,好家伙,都过去两年了。
李辰溪把大海碗一一分给众人。大家赶忙拿着碗,在锅里挑起面条,也顾不上平日里那些讲究,直接在一旁蹲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模样,仿佛要把这许久未有的美味,深深印在心底。
一碗接着一碗,直至每人都吃下三碗,大家这才长舒一口气,心满意足地把碗筷搁下,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浑身透着股说不出的惬意。
李辰溪目光落到大贵身上,郑重地说道:“大贵,你回去跟老支书讲,剩下那六千来斤红薯,村里赶紧派人来拉。
路上可得小心,红薯可是全村人的指望,千万不能出啥闪失。” 离开前,李辰溪不忘叮嘱李大贵。
“好!十六叔,你放心吧!”李大贵应声道。
众人赶着牛车,慢悠悠地朝着李家庄的方向走去。
走出去老远,一个村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又带着几分期待的笑容,感慨道:“唉,这次可算是吃了顿好的。下次要是再来,还能这么敞开肚皮吃,那可就太妙了!”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涟漪。
周围的人纷纷回过神来,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刚刚那一碗碗热气腾腾、满是鸡蛋的面条。那浓郁的香气,爽滑劲道的面条,还有鲜嫩可口的鸡蛋,仿佛仍在舌尖徘徊,令人回味无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附和着。不管怎样,他们心里都暗暗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想尽办法争取进城的机会。毕竟在村子里,平日里都是粗茶淡饭,哪能吃到如此美味的鸡蛋煮面条呢?
李大贵瞪了他们一眼:“想什么呢?给我走快点。”
还想这么吃?你们咋不上天呢?
等李大贵他们走之后,李辰溪手里拎着一块分量不少的牛肉干,朝后院走去。
“三大爷,你老人家在家吗?”他轻声喊道。
一个小萝卜头从门缝里探出头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辰溪:“辰溪哥,我爸在呢。”他的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辰溪手里那块肉干,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辰溪呀,快进来坐。”屋内传来三大爷的声音,透着一丝热情。
李辰溪从口袋里摸出两块糖,递给小萝卜头:“喏,给你和你姐分一块。”他知道三大爷家有四个孩子,最大的两个比他也大不了多少,所以只把糖分给了两个小的。
小萝卜头兴奋地接过糖果,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谢谢辰溪哥!”说完,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去找他姐姐分享这份甜蜜。
“辰溪啊,怎么还带东西来呢?”看到李辰溪手里拎着的肉干,三大爷心里就明白了,这孩子肯定是有事求上门来了。
“三大爷,我想请您帮忙打造点东西。”李辰溪说着,将肉干放在桌子上。
“哦?要打造什么?”三大爷是个锻工,说白了就是抡大锤的。真要打造什么物件,还得钳工出手。但他也猜到了李辰溪的意思,是想让他找个老师傅来打造。
李辰溪从怀里掏出一张“图纸”,递给三大爷:“就这玩意,应该不难打造。回头你算一下,多少钱,后面我给你”
三大爷接过图纸,仔细看了几眼。确实不是什么精密部件,打造的难度不大。不过,现在没啥材料,要问问厂里,不过你肯给钱,那就简单了。

“首先呢,得把这凹凸不平的地面整一整,不管是铺水泥还是铺地砖都行。”他指了指脚下的地面。
“其次呢,我想把房间弄得明亮一点。窗户得搞大点,或者另开一个窗。墙壁也得刷一刷,看起来新一点。”他又指了指窗户和墙壁。
“能做吊顶吗?”李辰溪最后问道。
顾师傅点了点头:“可以呀!不是多难的事,主要看你用什么材料。”
他解释道:“不要以为吊顶有多高级,更不要以为那是现代才冒出来的。实际上,几百年前就有了。吊顶说白了就是房屋居住环境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
最出名的就是“藻井”。
“藻井”这一建筑元素,其造型独特且多变,有方形、多边形或是那圆润的圆形凹面,周围更是巧妙地饰以各式花纹、精湛的雕刻以及绚丽的彩绘,它无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回望我国近代,吊顶材料的选择却是十分简陋。
有一类天花构造,是用编织袋、塑料彩条纸拼凑制作而成。这类天花的制作,是将塑料尼龙纤维与粘接剂混合,待干燥后成型。
从外观上看,它显得杂乱无章,毫无美感可言,色彩搭配俗气,图案也十分随意。在实用性方面,更是差强人意,不仅隔音、隔热效果不佳,而且由于材质本身较为轻薄脆弱,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破损、变形的情况,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天花所应具备的功能需求 。
进入50年代,石灰天花开始逐渐盛行。
它采用预制板结构,用石灰水刷白,但石灰顶噪点较多,表面粗糙,且极易发霉变黑,美观与耐用性均有所欠缺。
“挑些轻质材料吧,我要的是明亮风格的装修。”李辰溪对顾师傅说道。
顾师傅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已然明了东家对于装修风格的需求——主打“明亮”。
接下来,便是卫生间的打造。
“那得铺一条排污管,成本可不小,还得跟街道办打个招呼。”顾师傅提醒道。
“没关系!顾师傅,您尽管放手去做,费用方面您算一下就行。”李辰溪豪爽地回应。
既然东家如此爽快,顾师傅也不再多言。
“包工包料,400元吧!主要是材料费用高些。”顾师傅解释道。
比如地板,你想要铺光亮型的地砖,那价格自然不菲。
还有卫生间排污管的铺设,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好!我先给您200元定金,等完工后再结算剩下的200元。”李辰溪说道。
这个价格,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
“我随时可以找人开工,就看东家您想什么时候开始。不过,起码得先把屋内的东西安置好。”顾师傅回应道。
“那就明天吧!屋内的物品,我会集中到一间房子里。你们弄好一间,再挪过去装修另一边。”
李辰溪说道,“你们行业的规矩我懂,中午包一顿。到时候让他们在对面二大妈家吃,我会提前安排好的。”
“也行,没问题!”顾师傅笑着说道。他们最喜欢这种爽快的东家,不拖泥带水,也不斤斤计较。
说完,李辰溪拿出200元递给顾师傅,让他清点一遍后,便送他出门。随后,他又转身前往二大妈家。此时,二大妈正在糊火柴盒。
糊火柴盒是街道派发的散工,有困难的家庭都可以去申请。虽然挣得不多,但也能补贴一下家用。
“二大妈,我跟顾师傅已经谈妥了。不是要包他们一顿午饭嘛?我想请您帮忙做饭。到时候让他们到您家来吃。等完工后,我给您5块钱或者帮您弄5斤肉。您看行不?”李辰溪对二大妈说道。
二大妈一听,顿时乐开了花。
“太行了呀!”她笑着说道。要知道,她在家糊火柴盒,一千个才挣6毛钱。没错,就是糊一千个火柴盒才得6毛钱报酬,一万个才6块钱。
可别小瞧了这糊火柴盒的活儿,虽说它没啥技术含量,但干起来可绝对不轻松。
这小小的火柴盒,糊制起来程序繁琐得很。
首先得打浆糊,糊内盒的浆糊得调得稀点儿,糊外盒的浆糊则要稠一些。
糊内盒时,得把那细长的小条纸分成十垛,码成一排,然后用软毛刷蘸上浆糊均匀地涂刷,接着,将小条子逐一靠右贴在小条纸上,再逐个揭起,先封好右边再封接头,左边的纸张则先不封,放在桌上待用。
下一步,是将封了头的内盒放在一个木模内,再放上一张方形小木片,用食指滑动纸张,将底部封好,然后拿出模子,晒干待用。
糊外盒相对来说就简单些了。外盒是印在一个大纸板上的,横排十张,竖排五张,整版就是五十张。
需要用刀刻印,那印子得刻得似连非连,轻轻一掰,整张纸就能一张一张地分开。
外盒在印刷后,会被刀刻上预设的印子。
用时,先拿起一摞外壳纸,依次捻开后,用竹片刮上浆糊,一张一张地从右手送到左手,弯曲合上,并用左手紧紧握住数秒,以免炸口。
晒干后的内盒和外盒得套在一起,这才算是基本糊好了。
二大妈,您想啊,帮忙做段时间午饭就能得5块钱,这买卖多划算呀!
“那二大妈我就要5斤肉了。”二大妈笑着说道。
有得选当然得选5斤肉呀!
李辰溪点头应允:“可以,没问题。”
实际上,多数人都会像二大妈那样做出选择。
在这个时代,大家缺的并不是那点儿零钱,而是食物。
城市里依然有许多老一辈的人,他们私下藏着不少财宝,但很多人还是紧握着那些金银财宝,却忍受着饥饿。
你以为他们是自找苦吃,舍不得吃吗?
其实是物资匮乏啊!
随后,李辰溪迈步出门,朝街道办事处走去。
要想搞排污管,必须经过街道办的同意。要不是顾师傅提醒,他还差点把这个给忘了。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在低声议论。李主任这两天心情不太好,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饿得直哭,偏偏儿媳妇又没有奶水。
她本想弄点牛奶回去,但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听到这个消息,李辰溪立刻想到了自己超市背包里的奶粉。
虽然空手去也可能把事情办了,但国内的人情往来嘛,大家都懂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