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象李承乾的其他类型小说《重生大唐,我以十万铁骑镇边疆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宝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听到李世民说不值自己的九龙玉佩,李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刚想要上场讥讽几句,不过看到李象眼神里的狠辣,李泰竟然是愣了一下,这小子的眼神好怕人!自己这是害怕了?李泰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幕,明明就是个小兔崽子,为什么会惹得自己不敢说话呢?不会的,我不是怕这小子,是父皇等着听呢,放你小子一马,李泰立马给自己找到了理由,大唐时代的阿Q非这家伙莫属。李象正说到兴头上,当然不愿意这家伙打搅自己,李象往旁边挪了一步,眼前站着的是新任户部尚书唐俭。此人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望,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能够位列其中,可想而知也不是草包。“敢问唐大人,我大唐辽东之地的粮食产量占据总产量的几何?”李象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包括李世民在...
《重生大唐,我以十万铁骑镇边疆完结文》精彩片段
听到李世民说不值自己的九龙玉佩,李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刚想要上场讥讽几句,不过看到李象眼神里的狠辣,李泰竟然是愣了一下,这小子的眼神好怕人!
自己这是害怕了?
李泰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幕,明明就是个小兔崽子,为什么会惹得自己不敢说话呢?不会的,我不是怕这小子,是父皇等着听呢,放你小子一马,李泰立马给自己找到了理由,大唐时代的阿Q非这家伙莫属。
李象正说到兴头上,当然不愿意这家伙打搅自己,李象往旁边挪了一步,眼前站着的是新任户部尚书唐俭。
此人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望,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能够位列其中,可想而知也不是草包。
“敢问唐大人,我大唐辽东之地的粮食产量占据总产量的几何?”
李象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包括李世民在内,都饶有兴趣的看着李象表演,毕竟刚才这小子已经提出一个计策,即便是后面不能锦上添花,今天也能过关。
“回殿下的话,辽东民众稀少,仅有数万左右,产量不足我大唐百分之一。”
户部尚书唐俭同样不参与皇子之争,但在这大唐之上,李象问出问题,皇上在御座上看着,他也得老老实实的回答,更何况他心里也好奇,想知道皇孙殿下到底如何平定高句丽。
“边境附近,我方骑兵若越境袭扰,可抵达的耕地占据高句丽的多少?”
李象的话更让大家摸不到边儿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户部尚书的事,还有兵部的事情,一时间唐俭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靖。”
坐在御座上的皇上发话了,李世民也是聪明绝顶,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到底要说什么,但脑海当中貌似已经摸到了门径,此刻就想着让手下的人快点配合,也让自己知道李象的计策,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何时对这个孙子这么有信心了。
话说完之后,旁边一名大汉走出来,这就是大唐军神李靖。
“若我方骑兵突然袭击,可越境两百里,在不攻击城池的情况下,可越境四百里。”
李靖老老实实的说道,说的话也非常的保守,如果要是让他亲自带兵的话,这个数字还能够增加不少。
李世民看向了唐俭,现在兵部的数据给你了,你该回答问题了。
“殿下,按李大人所说,若是能抵达四百里的话,这要占据到高句丽一半以上的耕地。”
户部尚书唐俭老老实实的说道,但还是搞不清楚李象想干什么。
“简直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有,你难道就只能说些这个吗?把诸位大人给扯进来,难道就想延迟废了你父亲的太子位吗?父皇……”
李泰的表演欲又来了,只不过不用李象反驳他了。
“哈哈哈哈……”
李世民狂笑的声音传来了。
别人没有明白李象的计策,但李世民已经是知晓的差不多了。
“让朕来猜一猜,你可是想着明年春耕之时,派骑兵袭扰他们的农民,让他们无法按时下种,错过了农时,这一半的土地可就没粮了,可是如此?”
李世民直接从御座上站起来了,现在处于农耕王朝的鼎盛时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粮食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要是没有了粮食的话,那整个国家动乱不断,别说是攻击我大唐边境了,你们高句丽王朝能不能够延续下去,那都是两说了,这孩子真是大才,天佑我大唐。
“皇爷爷英明,我大唐和高句丽比起来,优势最大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土面积广大,即便是辽东不产粮食,我们当地的老百姓也饿不死,商人们可以从其他的地方把粮食运过去,但高句丽若是少了一半的粮食,估计明年饿死的人将是数以十万计,到时我大唐起兵讨伐,皇爷爷必定能踏平高句丽,孙儿到时愿为马前卒,在辽东战场跟着皇爷爷学习一二,将来也可为我大唐领兵出战,一统天下。”
李象这小子立刻跪下,反正拍马屁也不要钱,一方面把计策完完整整的说出来,另外一方面还得让李世民高兴。
一个只会拍马屁的孙子不重要,一个只会办事儿不会拍马屁的孙子可能不讨喜,但又能办事又会拍马屁的孙子,目前李世民就只有这一个,如何能不喜呢?
“哈哈哈哈,说的好,到底是朕的孙子,沙场上建功立业,这才是咱们李家的风范,不像你的这几个叔叔,都快不会骑马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当年李渊评价他们兄弟的时候,一直都说太子李建成有学问,秦王李世民懂兵法,可李世民的几个儿孙都弃武从文了,难得有个孙子要征战沙场,这是要继承自己的衣钵。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良策。”
大臣们看到皇上这么高兴,立马齐刷刷的跪下了,当然有些人也是真心高兴,小小的一个高句丽让大唐王朝走了麦城,现在已经是激起了民怨。
皇长孙殿下的这个办法不但能够有效的消弱高句丽,最主要的就是成本不大,不需要大动干戈,要不然他们又得费心筹集粮草。
挑拨高句丽国王与权臣,只需要找几个能言会道之人,再加上一些金钱死士,就能够增加高句丽国王的实力,有了实力的国王愿意当个傀儡吗?
袭扰高句丽的农耕,那也只需要出动现在在辽东的骑兵,并不需要从内地调人过去,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用最小的代价拖垮高句丽,不出两三年的时间,高句丽不再是辽东小霸王,甚至高句丽王朝都会从地图上抹去。
这些计策都是李象从现代的书上看来的,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比唐高宗李治要强的多,可前面的两位皇帝都在辽东失败了,隋炀帝还搞得亡国了,李世民虽然没那么严重,但也是损失惨重,可唐高宗李治就在这件事情上成了,用的就是李象所说的这几个办法。
尤其是小股骑兵袭扰农民,根本不给你种地的时间,你就等着来一场饥荒吧!
如果你们想反制的话,我们这边干脆不种地了,所有的粮食都从国内其他地方运过来,你们有那么大的地盘吗?这就是仗着国力雄厚硬欺负你们。
“众卿平身,来人,赏……”
李世民的声音从御座上传下来了。
李元昌—听这个话,瞬间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儿,平时他也知道李世民讨厌他,所以他不经常到大殿上来,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世民可是极要面子的。
—个小辈如此的侮辱长辈,即便不说是国家层面的,光是咱们李家层面的,你也得对这小子进行—番惩罚吧,但是从这三个字当中,他没有听到这个意思。
“求皇上为臣弟做主。”
李元昌迅速的跪倒在地,称皇上是拉上朝廷,称臣弟也是拉上家族,两方面给李世民施压。
“给你做主?你这些年做的事情还需要我给你做主吗?”
李世民厉声说道,平时找不到—个这样的机会,现如今并没有其他的人,李世民的脸上至少有三尺寒霜,—点笑容都没有。
李元昌心里咯噔—下,莫非今天自己来错了吗?
“皇上,那李象……”
“他做的没错,如果要是换了我的话,我就直接—刀宰了你,他杀了你,我还给他更丰厚的赏赐。”
李世民直接打断了李元昌的话。
本身两人就是同父异母的关系,虽然在外人的面前李世民要保持兄长的慈爱,但是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李世民毫不掩饰对李元昌的厌恶。
凭良心说,谁会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好呢,而且这个弟弟还想着谋夺自己的皇位,再加上这个弟弟还教坏了自己最有前途的儿子,数罪并罚死十次都不够。
李元昌看着李世民严厉的面孔,此刻真的是有些后悔了,还不如不来这里哭诉呢,至少也就是丢人,但现在李世民可能还要对自己惩罚,莫非这些年做的事情他都知道吗?
“皇上……”
李元昌有些恐惧的说道,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坏人心虚的时候就这个样。
“看在父皇的面上,滚回你的汉王府去,最好不要有什么幺蛾子,你还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可如果要是再有—点过分的事儿,那就别怪我不念往日情分,承乾的事情,你可给我记好了,我还没找你算,汉王府在城外的六处田庄在城内的三处店铺,你明日送到东宫。”
李世民头也不回的说道,这声音如锤子—般打在李元昌的心上,尤其是最后的几句话,那可是实质性的处罚。
大唐的王爷大臣都有自己的田庄和店铺,这也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指望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大家都别过日子了。
李世民的这个处罚就等于是把汉王府三分之—的收入给罚没了。
最主要的还是丢人,李象在东宫的门口把自己给羞辱了—番,自己跑到这里来告状,皇上非但没有惩罚李象,反而是让咱把三分之—的资产赔给李象,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你在皇上这里已经彻底没地位了,让你孙子辈的人给羞辱了—顿,你自己也得好好的受着,事后我还得给人家赔罪。
长安城里的人都是人精—样的,他们如何能够不去琢磨这个事儿呢?等他们琢磨透了的话,也就知道汉王李元昌是个什么地位,除了—个亲王的空头衔之外,恐怕什么都没有了,以前的时候还有皇上的宠爱,现在全部都是个零。
虽然太上皇李渊还活着,但这些年太上皇大门不出二门不到,早已不关朝廷的事了,更何况除了李元昌之外,太上皇有的是儿子。
“我还以为长孙老儿开玩笑,一斤酒要卖五两银子,我当时就以为他穷疯了,现在看来真不为过。”
尉迟敬德已经喝第二碗了,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也听到了这句话。
一斤酒五两银子?
这是卖的酒吗?
一两金子才能换十两银子,二斤酒等于一两黄金?
饶是李世民是皇帝,此刻也被这个定价吓得不轻,不过凭良心说,这个酒卖这个价格绝对不贵,至少比皇室御酒要好喝一百倍。
本来李世民并没有注意李象和长孙无忌之间的交易,但听了尉迟敬德这个话之后,内心当中立刻开始盘算,这小子当真是好算计,有了这个肯定把长孙无忌绑在他的船上了。
有趣!真是有趣!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也喝的不少了,说是来给我宽心的,一顿饭没说几句话,光看着你们使劲的喝酒了,赶紧滚回家去吧。”
李世民看着两个晕乎乎的手下大将,这气就不打一处来,简直就是两个酒鬼,不过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半斤酒已经下肚了。
“去给我把这个罐子装满,谢陛下赏赐。”
程咬金乐呵呵的踢了踢旁边的罐子,这是刚才让王德从御膳房找来的。
“老臣也谢陛下赏赐。”
慰迟敬德喝得脸上红扑扑的,整个人也是更像门神了,旁边放着一个和程咬金大小差不多的罐子。
咋的?喝完了还想带走?
李世民一听这个话就不乐意了,你们俩人儿在这里喝了半天了,临走还要带走两罐子,看你们那个罐子的大小,要是都给你们两个装上的话,我还喝个屁啊?
“都给我滚,喝完了还想白拿?把他们俩给我轰出去。”
李世民一拍桌子,御前侍卫从门口进来了,但眼看这两个喝醉了的将军,他们可不敢上前,要不然被醉汉打了,到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真是一群没用的货,朕来给你们装一人两斤……”
李世民也没难为手下的侍卫,也知道他们此刻不方便动手,所以李世民亲自过去给他们分酒了。
“陛下你多倒一点,那年打王世充的时候,深夜苦寒,只有一壶酒,微臣可是都让给了您的……”
尉迟敬德看到李世民就到了一点儿,马上就用当年的功劳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一想也对,当年那场仗打的极为艰辛,晚上就凭一口酒取暖了,尉迟敬德可是一口都没喝,最后都给了自己。
“我这边少了,我这边也不行,打东都洛阳的时候,陛下你胳膊受伤,是俺老程背着你跑了十里路,当时那个大夫说了,要不是动作迅速,您都得留下老伤,我这也得多给点……”
“你滚一边去,你刚才喝的比我多半碗。”
“老尉迟,你个老龟孙,你酒量不如我,有种你也去喝。”
“谁说老子酒量不如你啊!我今天喝死你……”
刚开始的时候说的还是那么一回事儿,但后来这个话越来越变味儿,眼看两人就要打起来,李世民只能是让下面的小太监分开他们,结果两个小太监都被打了一双黑眼圈。
折腾了将近半个时辰,终于才算是把两个煞星给送走,眼看这一坛酒就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老子这个当皇上的还不如你俩拿走的多。
“皇上,鲁国公……”
“不见,谁来也不见,我告诉你王德,你给我把这酒看好了,要是少了一滴的话,我杀你的头。”
远征突厥结束之后,李靖在大唐帝国国内的功劳达到了鼎盛,但此人极为小心,回国之后便久居京师,这也是让李世民放下对他的戒心。
毕竟功高震主不是闹着玩儿的,他解决了大唐北方的威胁之后,如果要还在军队里带兵的话,那估计李世民也不能够容他。
周围这些贵族也都在窃窃私语,这位大唐军神平时从不多走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比任何人活的都小心,今儿这是怎么了?
派个儿子过来送份礼,随大流也就行了,怎么能够亲自前来呢?
包括李承乾在内,虽然大家心里都有问号,但卫国公李靖地位崇高,大家也都到了门口迎接。
本以为卫国公李靖会跟大家寒暄几句,谁知道在门口抽出了一封圣旨,一众人等又呼啦啦的跪下了。
“承平郡王李象,听大将军李靖调遣,入兵部辽东司商定平高句丽策,暂定六品辽东司副掌印。”
圣旨非常的短,只有这么短短几句话,但在众人的心里又掀起了滔天巨浪。
皇子皇孙都只有一个名号,从来都没有特定的职务,尤其是和军方有关的,除了自己宫里的卫戍军,不能够和任何军队扯上关系。
李象一下子入职兵部,而且是最近炙手可热的辽东司,虽然没有直接掌兵,但十三岁的兵部署官,别说是在大唐帝国了,即便是在前面十几个朝代,那也是前无古人。
皇上这么心切的栽培皇长孙殿下吗?
有些人此刻心里有点后悔,刚才送来的礼物是不是有点薄了?
本身以为就是个见面礼,所以并没有准备贵重礼物,现如今皇上让其进入兵部,那可是真龙真身显现的更多了,有几家贵族脸上面露苦涩,可现在补上去也不是那么个事儿。
所以这些人开始打探有关于皇长孙的紧要日子,得知下个月初五乃是其生母柳氏的生辰,这些人立刻计上心来。
“殿下,接旨吧。”
李靖明白,这是皇上给李象的正式封赏,如果要是普通平民的话,或许还会给一个贵族爵位,毕竟解决了高句丽的事情,一个五品官不多,更何况在某些细节方面,的确是应该请教这位皇长孙殿下,人家是计策的提出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谢主隆恩。”
李象镇定的接过了圣旨,周围的人对李象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李象没有任何失仪,他们已经找不出词来修饰李象了,如果要是有的话那就是妖孽。
“后日上午,兵部辽东司各位官员都会到场,商讨平高句丽策,皇上也会到场,请殿下务必准时。”
李靖的话说完之后,周围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可是商讨朝廷军机大事,十三岁即可登堂入室,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纵观所有的贵族子弟,谁有这样的待遇?
如果这个话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那有可能是为了虚抬这个人的地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但各家的老头回家已经说了,平高句丽策的确是皇长孙殿下提出来的,所以人家到兵部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绝不是一个面子工程。
“请李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准时前往。”
李象说话很会拿捏分寸,此刻卫国公李靖是兵部尚书,咱是辽东司副掌印,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也是变相的告诉在场的兵部官员,到了兵部之后只有辽东司副掌印李象,没有承平郡王。
“殿下谦逊,此刀乃当年北征大漠,突厥小王的一把宝刀,皇上对殿下寄予厚望,在下就把这把刀赠与殿下,愿殿下他日能手持这把刀,为皇上为我大唐开疆辟土。”
卫国公李靖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人更加不淡定了,这把刀是当年突厥太子的,带回京城之后,皇上把这把刀赐予太子李承乾,后来因为李承乾胡闹,皇上又把这把刀给收了回去转赠给军神李靖,没想到兜兜转转之下,竟然又再次到了东宫。
虽然没有到太子李承乾的手上,但到了李象的手上,这也代表着皇上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太子李承乾既往不咎,东宫还是原来的东宫。
如果没有皇上的点头,这把拥有非凡意义的弯刀如何能够到了李象的手上呢?李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私自做主。
“象儿…”
李承乾看到李象就要伸手去接,赶忙阻止。
这些日子他是被皇上给吓傻了,还以为这又是一次试探,如果要是你接了过来,皇上可能会觉得你有掌兵的野心,李象想想也是那么一回事儿,手就悬在了空中。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这句话是李靖揣摩之后说出来的,毕竟皇上没有明说,但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要是不这么说的话,李象断然不会接着把刀,更何况李靖这些年佩戴着太子之刀,每日如同脚踩火盆,现如今有个机会甩出去,哪怕是有点儿逾越的地方,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是咱不谋反,不杀人放火,就凭身上这半车功劳,皇上也不会计较一些小过失,更何况你的确是想让你孙子拿着这把刀,只是你没说出来就是了。
李靖不由分说的放在李象的手上,又说了几句闲话,转身就离开了东宫,这把刀就是烫手山药,皇子龙孙带着没事,自己一个外人实在是惶恐。
侯奎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李泰和李晋的门人也看在了眼里,回去要开始制定针对这小子的计划了,要不然这大唐的帝位真的要落在这小子的手里。
李世民有这样的举动也是正常的,这些年几个儿子争斗的你死我活,但没有一个人能脱颖而出,李象的出现让李世民在黑暗当中看到了曙光,而且李象还根儿红苗正,比其他几个人更具备成为皇帝的出身……
唯一的污点就不是太子嫡出,但谁是太子妃这还不是老李一句话吗?
李承乾的脸上也是无比震惊,要知道这全部都是朝廷重臣,就拿这几家国公爷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占到半壁江山了。
别说是这些国公爷家里的公子了,即便是他们家里的大管家,那也是三年没有来过东宫了。
原因无他,李承乾这家伙太能作,本来人家就不愿意结交皇子,现在你还这么能惹事儿,除了你老岳父之外,谁愿意和你扯上关系?
“啊……请,快请各位公子。”
过了两个呼吸李承乾才说出这个话,实在是脑子有点当机,这些人都曾经是自己的幼时玩伴,但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大家也都疏远了。
李承乾很清楚,这全部都是因为儿子的原因。
如果要不是李象在朝堂上表现出色,并且让各位大人都借上了东风,人家何必要派国公府嫡子来答谢呢?
至于旁边的太子妃,此刻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刚才还想着如何报复李象母子,但此刻看到接踵而来的贵族公子哥,这位太子妃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报复。
这里面的人分属不同阵营,但同时向一方示好,这在十几年内都没有发生过了,即便是当年李承乾被封为太子,东宫也没有如此盛景。
其实想想也正常,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在朝堂上的表现,自然是瞒不过这些老狐狸的,如果不是厚积薄发的话,如何能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句丽指点江山呢?
再联想一下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的表现,甚至是广有才名的吴王李恪,他们都被这个小侄子给比下去了,只要在未来的路上李象不犯大错,皇太孙的位置还能跑吗?
面对假龙,各位国公爷可能应付对待。
但面对真龙,谁也不是真的淡泊名利的。
李象并不认识眼前这些国公公子,只能是跟在父亲李承乾的后面,然后向各家公子道谢。
大家对李象的印象就是不怯场,十三岁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把自家儿子给比下去了。
再加上来的路上听说了东宫的事情,大家对这个承平郡王就更加信服了。
出生在官宦之家,天生就是玩弄权术的高手,但如果要是十三岁就有这样的成就,将来当真是深不可测。
“哥哥……”
太子妃本就一肚子气,谁知道此刻竟然是看到了娘家哥哥侯君集的大儿子侯奎。
太子妃气得满脸通红,别人来给那个小杂种锦上添花也就罢了,你作为太子妃的娘家人,竟然也带来了厚礼,而且还是给那个小杂种的,你的亲外甥今天也受封郡王……
侯奎带来了两份礼物,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东宫庶长子受封郡王,顶多也就是拿上个十几贯钱,绝不可能和自己的亲外甥一个待遇,但形势比人强,在这种场合之下,人家各家国公都送礼,你要是不送的话,立马就有人孤立你。
“妹妹……”
候奎也是一脸的苦涩,但这种场合之下无法给妹妹解释,只能是先硬着头皮别过,先拜访过李承乾父子再和妹妹叙家常。
李承乾也是一改往日的阴冷,乐呵呵的招待各家公子,并且让李象混了个眼熟,至于那个五岁的嫡子见了这个大场面之后,竟然是哇哇大哭起来,李承乾有些不悦的让奶妈抱下去了。
“启禀太子殿下,凤阳候,武平侯,春亭侯……”
这边国公公子们刚下台,后面数十家侯爷也派儿子来了。
这些人都是大唐帝国的二流贵族,但他们同样得到了消息,所以也都不甘示弱,纷纷派嫡长子送来了重礼。
如果要是以前的时候,李承乾在这里忙活了大半个钟头了,整个人早就是疲惫不堪,可能早已经厌恶了,但今天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就是不累。
“可还坚持得住?”
虽然对李象喜爱有加,但面对着那么多的外人,必须要保持父亲的尊严,李承乾挺直了身子说出这句话。
“父亲的身体?”
李象并没有提自己的事儿,反而是先提到了李承乾的身体,因为李承乾瘸腿站了那么长的时间,肯定比自己更辛苦。
“多嘴。”
李承乾虽然是厌恶的口气说出来,但眼角已经有了笑容。
这个儿子不但能耐异常,最主要的就是孝顺,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李承乾又想起了刚才从朝廷大殿回东宫的这段路,李象本可以先走,但还是一步步的搀扶着自己。
“若是父亲尚可坚持,儿子求父亲与我一同见客……”
李象的眼睛终于露出了一丝畏惧,李承乾也是老怀安慰,你这个小子到底还是有依靠老父亲的时候。
“嗯。”
李承乾很高兴的应了一句。
儿子依靠父亲,这本身就能够让父亲得到满足感,更何况还是一个有能耐的儿子。
“太子爷有令,请各位小侯爷。”
太监总管钱平也很有眼色,马上就开始喊了出去,并且让人给李承乾抬来一个座位,面对国公府嫡子李承乾需要站着应对,面对这些侯府嫡子,李承乾就可以坦然的做着了,如果要是站着的话,反而会令那些国公府不满意。
十数位侯府嫡子鱼贯而入,好不热闹。
即便是以前与李承乾有怨,此刻也是派人来贺,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要是以后李象真的登基称帝,看在今天这个情分上,多少也能够手下留情。
至于太子妃早已称病下去了,她可不想看着庶子猖狂。
面对大唐帝国的诸多贵族,李象应对的可圈可点,小太监早已把这一切都记下来,然后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李象也明白,从刚才离开朝廷大殿开始,自己就应该进入了一级监控状态,所以即便是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也绝不能露出狂悖之色,更何况眼前还有那么多大唐贵族。
从这一刻开始,李象也就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大唐帝国上层人的眼,正式进入了夺嫡的行列。
“卫国公李靖到…”
眼下都已经到了结尾了,大唐军神怎么来了?而且刚才来的大部分都是文官,武将结交皇孙?
这旺的有点过了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