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我能接受自己被“少给”一点吗?
或许,我该坦诚面对这些问题。
但是我知道,父亲永远不会理解我。
他相信这样做是生意的常态。
每次我看到顾客微笑着拿着少一点的牛肉,心里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
我家卖牛肉,总给别人缺斤少两,这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小小秘密。
顾客或许永远不会察觉,<但我始终知道,这些小小的差距,或许会在某个时刻变得不可忽视。
每一次的称重,都是对这份习惯的延续。
而我,始终在心里挣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或许,这就是做生意的无奈,少了的重量,最终也无法消失。
我家卖牛肉,总给别人缺斤少两。
每天早上,父亲便开始准备生意。
他切牛肉的速度快,手法熟练。
每一块牛肉都被切得刚刚好,但总少一点。
他拿起秤,轻轻一晃。
那几克、几两,往往就这样消失了。
顾客没有注意到,也从未问过。
他们都习惯了,甚至认为这就是正常的。
“大家都这么做,没关系。”
父亲总是这样说。
每次他说这句话,我心里都有些不安。
这些少掉的分量,似乎从未在父亲的眼中出现过。
他只关心生意的流转,关心每天赚的那些零钱。
而我,总是默默看着,心里越来越有疑问。
“少给一点也没关系吧?”
父亲常常这样安慰我。
每次看到那块少掉的牛肉,我都觉得很难过。
我知道,顾客没有察觉,但我却无法放下这份不安。
有时候,甚至开始怀疑这种做法究竟对不对。
毕竟,商店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存在的。
我从未见过顾客要求重新称重,也从未听到过有人抱怨牛肉的分量。
父亲总是带着微笑,轻描淡写地处理这些小事。
“别太在意,做生意的都懂。”
他说。
而我,逐渐开始有些困惑。
每次他拿起秤砣,心里总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我知道,这样少掉的分量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可我无法说服自己认为这没什么。
每一块牛肉都少了那么一点,这些微不足道的差别却在我的心里不断放大。
父亲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些“小问题”或许会带来一些麻烦。
他总是觉得,顾客不会在意这些小差异。
而我,越发觉得这不是一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