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科举兴家:首辅小甜妻陈平安吴氏全局

科举兴家:首辅小甜妻陈平安吴氏全局

姜芽儿 著

其他类型连载

他看了一圈儿,也没有看到姜芽儿,他提了一下身上的包袱,想着到附近的茶棚里去看看姜芽儿是不是在。还没等迈开步子,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平安,累不累。”“芽儿姐。”陈平安转身,可不就是姜芽儿,笑着看着他。姜芽儿伸手,习惯的拿下他的包袱,然后说到,“平安,饿坏了吧,芽儿姐带你去吃好吃的。”陈平安跟在姜芽儿的身后,伸手牵住了她的手,前面的人身体一僵,随后便大步的往前走着。“平安,你是不是中午只顾着做学问了,又是连饭都没有吃。”姜芽儿说到。这才一天没有看到陈平安,她便觉得他憔悴了些许,看着脸色也不是很好,整个人都有些虚弱。“芽儿姐你给我准备的那些干粮我可是都吃干净了的。”陈平安道,许是因为现在的年纪小,又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在外面冻了一天,所以他...

主角:陈平安吴氏   更新:2025-04-21 14:3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平安吴氏的其他类型小说《科举兴家:首辅小甜妻陈平安吴氏全局》,由网络作家“姜芽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他看了一圈儿,也没有看到姜芽儿,他提了一下身上的包袱,想着到附近的茶棚里去看看姜芽儿是不是在。还没等迈开步子,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平安,累不累。”“芽儿姐。”陈平安转身,可不就是姜芽儿,笑着看着他。姜芽儿伸手,习惯的拿下他的包袱,然后说到,“平安,饿坏了吧,芽儿姐带你去吃好吃的。”陈平安跟在姜芽儿的身后,伸手牵住了她的手,前面的人身体一僵,随后便大步的往前走着。“平安,你是不是中午只顾着做学问了,又是连饭都没有吃。”姜芽儿说到。这才一天没有看到陈平安,她便觉得他憔悴了些许,看着脸色也不是很好,整个人都有些虚弱。“芽儿姐你给我准备的那些干粮我可是都吃干净了的。”陈平安道,许是因为现在的年纪小,又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在外面冻了一天,所以他...

《科举兴家:首辅小甜妻陈平安吴氏全局》精彩片段


他看了一圈儿,也没有看到姜芽儿,他提了一下身上的包袱,想着到附近的茶棚里去看看姜芽儿是不是在。

还没等迈开步子,就听到了熟悉的声音,“平安,累不累。”

“芽儿姐。”陈平安转身,可不就是姜芽儿,笑着看着他。

姜芽儿伸手,习惯的拿下他的包袱,然后说到,“平安,饿坏了吧,芽儿姐带你去吃好吃的。”

陈平安跟在姜芽儿的身后,伸手牵住了她的手,前面的人身体一僵,随后便大步的往前走着。

“平安,你是不是中午只顾着做学问了,又是连饭都没有吃。”姜芽儿说到。

这才一天没有看到陈平安,她便觉得他憔悴了些许,看着脸色也不是很好,整个人都有些虚弱。

“芽儿姐你给我准备的那些干粮我可是都吃干净了的。”陈平安道,许是因为现在的年纪小,又在这样冷的天气里在外面冻了一天,所以他的脸色不是很好。

姜芽儿带着陈平安在一家客栈的面前停了脚步,姜芽儿看了看客栈,又看了看自己身边的陈平安,眼神中尽是挣扎。

陈平安又怎么会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他随后说到,“芽儿姐,我们随便找个地方住便是了。”

听到陈平安的话,姜芽儿眼里的挣扎变成了坚定,她拉着陈平安走了进去,她怎么样受苦都是无所谓的,但是平安万万是不可以的。

陈平安却是不想的,姜芽儿哪里有钱,他娘给她的那些钱,他可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姜芽儿却是转头跟他说到,“平安听话,这里暖和。”

姜芽儿的力气格外的大,她把陈平安拽到了客栈里,先是叫店小二给陈平安准备了一碗姜汤暖暖身子,读书人,身体弱,万万不可中了风寒。

陈平安吃过饭之后,店小二又送来了热水,他舒舒服服的洗了一个热水澡,然后就上床睡觉了。

今天这一天也确实是超出了他这个年纪的负荷,虽然他的心里没有多少困意,但是架不住身体的疲累。

看他睡过去,姜芽儿才送下来一口气,这样平安也能舒服些了,她给陈平安掖了掖被子,没有上床睡,只是俯在他的身边睡着了。

第二天陈平安醒来的时候,看到姜芽儿俯在自己的身边,发了一通脾气,直到姜芽儿连连保证以后不会了,他这才消了气。

两个人要在这里等成绩,上午的时候陈平安会去书肆里给人抄书,可以得一点碎银子,好歹可以补贴他和姜芽儿在县城的日常所需。

下午的时候姜芽儿却是说什么也不让他出去了,只让他在客栈温书,若是让婆婆知道平安出去赚钱,还不得生扒了她的皮。

到了成绩出来的时候,陈平安和姜芽儿起了一个大早,到了张贴红榜的地方,姜芽儿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陈平安的名字。

虽然她不识字,但是陈平安教过她,她的名字该怎么写,平安的名字该怎么写,所以她可以认出平安的名字来,但是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对于她来说,平安的名字在上面,就说明过了,她兴奋的摇着陈平安的胳膊说到,“平安,这上面有你的名字,你考上了。”

这周围也不乏有别的考生,听到姜芽儿的声音之后,他们便看向陈平安,随后就有人朝他们过来。

姜芽儿以为这人是要伤害平安的,她紧张的站在陈平安的面前,像是护犊的母牛一般,看着那人的眼神中全是戒备。

谁知那人走向陈平安之后,却是作了一个揖,然后礼貌的说到,“你便是陈平安,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可取得这般成绩。”

陈平安从姜芽儿的身后出来,作揖回礼,“只是平安运气好罢了。”他小声的跟姜芽儿说到,“芽儿姐,他们也是考试的人,没事的。”

姜芽儿这才放下自己的戒备心,陈平安笑着跟那人说到,“家中的姐姐,双亲担心我年纪小,便让姐姐随从。”

那人道了一句 无妨,两个人便说起话来,姜芽儿有眼力的站在了一旁,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那双眼睛中却是有了几丝失落还有惆怅。

直到刚才,她以为平安确实是变了的,但是在外人的面前,平安却还是不愿意承认她的身份。

陈平安跟那人寒暄完之后,才重新的回到姜芽儿的身边,看姜芽儿的脸色似乎是有些不好,他便以为姜芽儿是因为刚才他不跟她说成绩的事情而生气。

他笑着说到,“芽儿姐,我得了案首。”

“什么。”姜芽儿的眼中满是惊讶,“平安,你在说一遍。”

“我说我得了案首,芽儿姐,我没有骗你吧。”陈平安的眼神中是掩不住的笑意。

姜芽儿一把搂住陈平安,激动的说到,“没骗我,没骗我,我们平安果然厉害,一下就考了一个案首。”

陈平安任由她抱着,等他被松开之后,姜芽儿才红着脸,情绪平复了一点说到,“我失态了,平安。”

“无妨,芽儿姐,这是开心事。”陈平安安慰她到,“有件事我要跟你商量,芽儿姐。”

“什么事。”陈平安要跟她商量,姜芽儿是受宠若惊的。

“当地的文人们举办了一场文会,知县大老爷可能也会到场,刚才那位想邀请我一起去。”陈平安道。

“去,当然要去。”虽然姜芽儿不懂文会是什么,但是听到知县大老爷也会去,她就知道定然是好事。

陈平安笑,“那我便应了人家。”

因为陈平安要参加文会,两人本来定的回家的路程要延迟两天,对于姜芽儿来说,这却是值得的。

而陈平安也想趁这个机会,可以多结识一下这些有文采的人,多年官场沉浮,他锐利的双眼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谁是可造之材,他可以为自己的以后,打下一些基础。

之所以邀请陈平安参加文会,是大家想要认识一下,到底是何方神圣,得了这案首,又比他们强在那里。


等姜芽儿准备好陈平安的干粮后,她想着去给陈平安收拾行李,好让陈平安可以多睡一会儿,他今天去参加童生试,是要费脑子和体力的,她现在能帮上什么忙,便多做一些。

更何况,大嫂那边虎视眈眈的,他们巴不得平安这次考不上,好让婆婆的心思全都投到她的儿子身上。

姜芽儿擦了擦手,准备去给陈平安收拾衣物,她刚一到屋里,就被床上坐着的人给吓得倒退了两步,她条件反射的想要惊叫一声,但是声音太大会吵醒还在睡觉的公婆,她生生的憋住了,然后拍了几下自己的胸脯。

床上的人一脸的光明磊落,反而她,有些像是做贼心虚的,陈平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道,“芽儿姐,你怎的起这么早。”

以往的姜芽儿虽然也是早起,但是远远没有现在起的早,姜芽儿稳了一下自己的心性,然后才轻声细语的说到,“你今天就要去参加童生试了,我去给你准备干粮。”

今天就该是童生试了,陈平安自然是记得清楚,若是要带着一家离开这样苦难的生活,这是他唯一的路。

当然,以他前世的学问,这样的考试他自然也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唯一需要改的就是他的字迹,这几天他自己在家里琢磨,这个问题也解决了,这次考试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现在,在陈家各个人的眼里,他们对他没有这么大的信心,他们只想着把最好的愿望放在他的身上,希望他能够高中案首,但也是希望而已。

即便是这样,陈家一家人的还是把最好的都给他,什么事情都是紧着他来,上一世陈平安不知道的事情,这一世,他却是看的清楚。

陈平安眼神坚定的看着姜芽儿,沉声说到,“芽儿姐,你放心,我这次一定给你中个案首回来。”这一世也必不会在辜负你。这句话他压在自己的心底。

姜芽儿似乎是看到了陈平安眼里的坚定,她感动的眼间涌上泪水,哽咽的说到,“平安,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爹娘也相信你。”

“芽儿姐,你在上来睡一会儿。”陈平安往旁边挪了一下,示意姜芽儿上来。

陈平安的床跟姜芽儿也是不一般的,虽然两个人在一个屋睡,但却是分开的,姜芽儿睡在陈平安的旁边,她这般就是方便照顾陈平安。

一时间,姜芽儿的脸涨的通红,她连连摆手,“不用了,平安,你在睡会儿,待会到时辰了,我叫你起床便是。”

跟陈平安睡同一张床,便是给她十个胆子她都不敢的,若是被吴氏知道了,她是说不清楚的,说不准还会被赶出去。

许是怕陈平安再次的邀请她同床,她着急的说到,“你的行李还没有收拾,我现在去给你收拾,你在休息一下,我会声音小点的。”

慌乱之中,她没有注意到,床上的人嘴角浮起的笑意,陈平安兀自的躺下,不在说话,脑海中回想起这一次的考试内容。

这一次,他便是胜券在握,去了必然是要中案首的。

姜芽儿说了声音小点,竟然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过了大概半个时辰,她凑在陈平安的旁白,小声的说到,“平安,该起床了。”

这半个时辰,虽然姜芽儿的声音小,但是陈平安却是没有睡着的,他在想着,该怎么一步一步的,不留痕迹的,爬上那个位置。

所以姜芽儿凑过来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姜芽儿叫他第一声的时候,他没有应,虽然不舍得让他这么早起床,但是现在还不出发,到了县城之后,会耽误时间。

姜芽儿狠了狠心,加大了声音,“平安,该起床了。”

陈平安猛然的张开了眼睛,眼睛中是孩童该有的天真,他迷糊到,“芽儿姐,你收拾好了行李了。”

看他这副样子,姜芽儿不禁笑道,“已经收拾好了,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陈平安便起床,自己穿衣服,姜芽儿在一旁看着,以前的时候,都是她给他穿衣服的,但是前几天,陈平安便什么时候都是自己穿了,不管姜芽儿怎么说,他都是坚持自己穿。

姜芽儿早就已经备好了热水,伺候陈平安洗漱,等陈平安洗漱之后,姜芽儿便又给他端来饭菜。

这些饭菜跟以往的时候比起来,倒是丰盛了一些,并且只是陈平安自己一个人用的,姜芽儿从自己的袖筒里掏啊掏,她像是变魔术一般,从袖筒里拿出来几个鸡蛋,小脸蛋红扑扑的笑着说到,“平安你现在吃两个个,剩下的拿着,等在路上饿了,可以拿出来吃,垫垫肚子。”

这些饭在前世对于陈平安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他吃过的山珍海味更是数不胜数,这些饭甚至还没有他府上的奴才们吃的好。

但是这一顿饭,陈平安吃的却是格外的甜。

姜芽儿伺候陈平安收拾好之后,两个人往外屋走去,陈家的二老已经等着了,吴氏看到儿子,“平安,你这次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爹和娘可全都指着你了。”

这是吴氏经常对陈平安说的话,今天更是一字不落的传达了,在她的心里,她的儿子自然是不能落下给她的孙儿。

陈平安点头,称自己知道了,吴氏紧接着问道,“吃饱了吗,平安。”

“吃好了,娘,您就在家里等我的好消息吧。”陈平安沉稳的说到。

吴氏欣慰的看着儿子,对于这个老来子,她付出的心血比以上的两个孩子多的多,自然是希望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吴氏和公公一起把陈平安和姜芽儿送到门口,到村口,他们还是不肯停下,陈平安佯装生气的说到,“娘,就送到这里吧,路上有芽儿姐呢。”

“婆婆,我会照顾好平安的。”姜芽儿小声的说到。

吴氏看了她一眼,然后跟陈平安说到,“儿啊,路上小心,考试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紧张了。”


平静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冰融了就到了二月,童生试在即。

姜芽儿坐在床上紧赶慢赶给平安缝制衣服,鞋子,家里的布都是先紧着陈平安,可即使这样也没办法做一身新的出来,冬日天冷,虽有贡房也扛不住寒风,芽儿只能拆了一些旧棉花出来,呈格子状缝在里面。

她女红好,又用了心,密密麻麻的针眼一点棉花都不会漏出来,穿着保暖又不臃肿,就像是新衣服一样。

“芽儿姐先睡吧,天都黑了,再缝下去小心坏了眼睛!”屋子里没有点灯,全靠外面的光亮,芽儿头也没抬继续缝着,“我马上就完了,没事!”

缝完最后一针,芽儿长松一口气,家里虽然不说怕平安有负担,但都绷着一股劲,公公地还没完全解冻就开始去田地里忙活了,庄稼汉地里刨食,多用一份心就能多产一点粮,也能给平安多攒一分钱读书。

吴氏鸡蛋一天给了平安两个,早晚各一个,生怕亏了他,她也不能落在后面,别的不行,让他穿暖一点还是可以的。

“快,穿穿看行吗?要有不合身的地方我再改改!”芽儿把衣服递给平安揉了揉涨疼的双眼。

“芽儿姐做的肯定合身!”平安套在身上,身子立刻暖和起来,看着芽儿熬的通红的眼睛,心里又是温暖又是酸楚。

“好暖和,穿着这身衣服我肯定能给芽儿姐挣个秀才回来!”

“你说什么呢!”姜芽儿脸色绯红,陈平安愣了一下还不知道哪里说错话了就想到娘说过的话,至少要他考上秀才了他们才能成真正的夫妻,芽儿姐是想岔了吧?

姜芽儿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连忙打了一下自己的嘴,“我说错了,平安那么聪明肯定能考秀才的!”

陈平安“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屋内气氛融融。

童生试前夕,陈家少有的齐整。

大郎一家,二郎一家都来了。

大房生了二男一女,分别是陈子恒,陈子军,和大妮。

二房子嗣艰难,只生了个女孩二妮,所以二房嫂子在家里一向低调,没生出男孩不硬气,丫头片子有什么用?

闹分家也是大房闹得凶,他家子恒是有出息的,考了童生,子军却不是读书的料子,只能在地里刨食。

知道平安明天要下场,大郎媳妇有意炫耀拍了拍旁边的大儿说道:“子恒是考过童生试的,小叔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子恒,他一定会教你的。要是小叔子侥幸过了童生试,就可以和子恒一起去府学院试,要是考中了就是秀才了!”

虽是这样说,大郎媳妇可不相信陈平安下场就能考过童生,他才多大年纪?就算侥幸考过了肯定也不能过院试的,他家子恒多聪明,还不是没有考过,这次蛰伏了这么长的时间,拘在县里做学问,倒是很有可能中了。

赶明儿她就是秀才娘了,到时候让吴氏脸都悔青。

本来家里就他家子恒一个人读书,二房两口子没儿子,赚钱都交到公中,连二妮也能帮着做家务活,花在子恒身上的钱就多。

可吴氏硬要送平安上学,她就不愿意了,两老能赚多少钱?家里大房还是大头,他家那口子是做木匠的,工钱最多,没工时还能去地里干活,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陈平安啥也不干,凭啥白吃白喝?

二房没有儿子,二郎媳妇的肚子又这么多年没动静,恐怕是生二妮的时候伤了元气了。到时候她把子军送过去,二房的财产还不是她家的?

大郎媳妇想的长远,这才硬闹着分家了。

可没想到分家了两老的日子过得还行,两房三个劳力日子也过的红火,偏偏她过的紧巴巴的,竟还不如不分家时。

子恒读书要钱,子军的年纪眼看着大了,也要攒钱找媳妇,大妮出嫁也要嫁妆,她一个女人照顾三个孩子,屋前屋后,忙不完的事不歇脚也没攒下几个银子。

两老这儿天天鸡蛋鱼肉的,她连荤菜沫子也没看见。

今儿两老这儿吃饭,她是饿了肚子来的,一定要吃个够本。

“大郎媳妇你会不会说话?什么叫侥幸?子恒能中童生,平安怎么就不行了?今儿是个好日子,吃饭!”吴氏白了大郎媳妇一眼,开始分菜。

最大最肥的肉肯定平安的,然后是子恒,公公和几个儿子,最后才轮到跟女眷。

大郎媳妇好久没尝到油荤,分到她碗里的肉不过小拇指长一点点,她一口就吞了没尝到腥,看碗里还有几块,伸手就去夹被吴氏打断了筷子。

肉蒸咸菜,主要是吃咸菜,肉都配相的,一顿吃一点,下顿还能蒸出油来继续吃。

大郎媳妇这举动,着实不懂规矩。

“娘,我没吃好!”

“肉哪里有吃的好的?我还想顿顿都吃呢,你现在当家了莫非吃顿肉的钱都没了?”

“子恒要读书,子军和二妮也要钱!媳妇确实手紧!”

“那你还吵着要分家?我还以为分了家你能过上神仙日子呢!”

父母在,不分家!

大郎媳妇当初吵着要分家着实伤了吴氏的心,时不时的就要拿出来刺她一下。

大郎也觉得当初过分了,连忙拉了拉媳妇的手,家里没出大事,他做工的钱都上交了,媳妇应该还有点,也没穷到一顿肉也吃不起的地步,实在是媳妇手抠。

这种抠闹到吴氏面前来了,他更觉得丢脸。

一顿饭吃完,众人散了,芽儿帮忙收碗。

“老婆子,今儿大郎媳妇要吃肉你就让她吃就是了,闹成这样着实没脸。”公公抽了一口旱烟说道。

“没脸?她还知道要脸吗?她不孝敬我们两老就算了,还赶着到我这儿打秋风?二房还知道拿两个鸡蛋过来,她呢?抓了一把酸萝卜!也是没见过这么没脸的!”

“他就拿了萝卜?”公公不敢置信,看吴氏脸色铁青,这才没有说话,重重的抽了一口烟。

次日,天还没亮,姜芽儿便轻手蹑脚起床去厨房给陈平安做干粮,童生试要去县里,由知县大人主持,需自带干粮,要是昨天做就硬了,今天早点起来做,到时候吃也能软糯一些。


只是,当他们看到这来人是一个十二岁的稚儿的时候,却也不免有些惊讶,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人便是今天的案首。

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全身上下看过去,只有眼神有一些光。

陈平安见到这些学子之后,却是落落大方,他的身上端着几分前世内阁的架子,自然也是没有怯了场,反而是让在场的人高看他三分。

这些读书人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他们都是惜才之人,跟陈平安的交谈中,他们便知,他的案首绝非浪得虚名,一时之间,大家也是相谈甚欢。

文会进行到一半,知县便是真的来了,他这番前来,也是想要结识一下这次的案首,案首的文章他是看过的,若是以后这位真的走上了康庄大道,有了今天的这份结识之情,以后对他们必然是要照顾的。

就算是没有,那他来这里参加这帮文人骚客的文会,也是受到百姓的赞扬的,知县大老爷与民同乐,很是亲近。

知县前来,自然是有人帮陈平安引荐的,见过陈平安后,知县的心里也是一阵惊讶,这案首的文章跟这孩子的外貌可是让人对不上号。

而陈平安这才抬头正眼看了一眼他们的知县大人,若他没有记错的话,这位知县一直都是鱼肉百姓的。

如是想着,看向知县的眼神便也没有那般的和善,但也只是一眼,他很快的恢复自己平常的样子。

跟知县寒暄几句,众位学子高谈阔论,知县便知,今年的这位案首不可小觑,金鳞,岂是,池中物,但是陈平安对他却很是平淡。

参加完文会之后,已是日头夕照,邀陈平安来参加文会的那人亲自送陈平安回来,并跟他约定府学的考场见。

陈平安对这人也是颇有好感,遂是贵族子弟,待人确实谦虚有礼,满是读书人该有的礼仪。

回到客栈之后,姜芽儿已经收拾好了二人的行李,因得他白日里去书肆抄书,能挣些银两,所以就算是多住两日,两个人的生活也能维持的下去,不算是拮据。

明日他们就要启程回陈家湾了,回去之后陈平安便要准备府试,虽然这府试对于他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他要想办法让自己文章接近现在,这文章需是十二岁的陈平安做出来的。

为官多年,他深知,枪打出头鸟,这一次,他得了案首,就已经是引起了别人的嫉妒,若是府学。

两个人简单的用过饭后,陈平安上床睡觉,姜芽儿却还是在地上收拾,“芽儿姐,你也上来睡吧。”

这几日姜芽儿都是睡在地上的,陈平安是知道的,每天他都会让姜芽儿上床睡觉,但是姜芽儿却总是拒绝。

她是女儿家,身子骨弱,这冰冷刺骨的二月天,她又怎么能总是在地上睡,这样总是要睡出问题的。

姜芽儿如往日一样,摇头,示意她现在还不困。

陈平安却是坚持,“芽儿姐,你上来睡吧,不挨着你睡,我不踏实。”

姜芽儿因为陈平安的话,心中一跳,这几日她的心里多半是不舒坦的,因为那日陈平安的一句姐姐。

后来仔细想想,她是没资格跟平安生气的,许是平安最近对她好了,她才这样的不知规矩,若是让婆婆知道,她又该挨骂了。

陈平安看她出神,只得再次的叫了一声,“芽儿姐,这里的地方很宽敞,你上来睡便是,你若是冻坏了,谁来照顾我。”

最近这几天姜芽儿总是出神,陈平安只当她是想家了,她从小到大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家里,他没有怎么在意。

姜芽儿最后拗不过陈平安,只得上床去,不过,她只是占了一个小小的角落,陈平安不禁失笑,他们两个这般小,本就占不了地方。

第二天一早,姜芽儿就起了一个大早,今天他们就要回家去了,平安得了案首,这是大大的好消息,婆婆知道了,定然是高兴至极的。

看着到了时辰,平安还是没有起床的意思,姜芽儿只好是轻声叫他起来,他们要早点赶路赶回陈家湾去。

陈平安起床,两个人简单的用过早点之后,就上路了。

只是这会儿两个人还不知道,芝麻大的陈家湾是热闹非常的,从两天前,陈家湾就已经是这么的热闹了。

县试的成绩出来之后,就已经有衙役赶来,在整个村子里通报,陈家的平安小子得了案首,这么多年来,他们这里考上的人都没有几个,陈家居然一下出了两个读书人。

吴氏的孙儿早早的就考上了,只等今年的府试,这下他的儿子又得了今年的案首,一时间,陈家在村里风光无两。

吴氏得到消息之后,脸上嬉笑颜开,嘴都合不拢,她就知道,他们家平安是个争气的,这不但是考上了,还一下得了一个案首回来。

这下她可是脸上有光了,看大郎媳妇还能说些什么,她的儿子比她的孙儿更加的出息,也算是她的苦心没有白费。

“这陈家可是走了大运了。”

“是啊,平安那小子看着不像是个机灵的。”

“人家会读书就是了。”

“哪像我们家那小子,整日只知道吃。”

陈家湾好久没有这般热闹过了,来陈家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他们无非是想要沾沾陈家的喜气。

对于这样的人,吴氏都是笑脸相迎,来通报的衙役跟她说了,平安要参加县里举行的文会,可能会推迟一两天回家。

所以来人想要见到陈平安的,吴氏都是一脸骄傲的说他们平安受邀去参加文会了,对于他们乡下人来说,可以见到知县大老爷,也是极不错的。

大家的艳羡更是多了一层。

有些人趁机揶揄吴氏,儿子有这样大的本事,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是不要大办一下,好让全村都知道。

吴氏心知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她只是笑,却没有应下,这些人说着来恭喜他们平安,手上却是两手空空,定是要白吃东西的。

就算是摆桌,她也不会邀请他们的。


“知道了娘,这些我都记在心上呢。”陈平安跟吴氏说到,这些吴氏的唠叨他倒是许久没有听到过了。

吴氏这才作罢,然后她看向姜芽儿,但是却不同于对待自己儿子的慈眉善目,“芽儿,在外面要仔细的照顾着平安。”

姜芽儿连连点头,“我知道的,婆婆。”

在一家人的眼神注视下,陈平安和姜芽儿踏上去县城的路,开始的时候,本是准备让他自己一个人去,但是碍于他的年纪太小,不会照顾自己,吴氏恐他出了什么意外,这才让姜芽儿在他的身边照顾着,多一个人,也多一份照应。

直到是看不到陈平安的背影,陈家的二老才互相的搀扶着回家去,“老头子,你说咱们平安这次能成吗。”吴氏担忧的问道。

公公背着手走在前面,听到吴氏的声音,他闷闷的说到,“平安年纪还小,就算是这次不过,也可以继续考。”

“呸呸呸,你说的这是什么狗屁话,咱们平安一定能行。”吴氏嘴利的说到,就算是她的老头子,也不能说她的儿子一句不好。

看着她的背影,公公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跟在她的身后。

陈平安和姜芽儿一路上到也是顺利,到了考场外,陈平安看着姜芽儿,似乎是要做其他准备,上一世的时候,姜芽儿便是一个人,在这样冷的天气里一直等着他考试,所以回去之后才会得风寒。

“芽儿姐,等我进去之后,你找一个茶棚喝点热水暖暖身子。”陈平安知道让姜芽儿喝茶她怕是也不会舍得的,所以就说让她喝些热水。

考场的门口大多都是来来往往的考生,还有等候的家长,不乏有小商小贩看到了商机,在旁边支起一个茶棚,让赶路的人可以喝上一口热茶。

“不用了,平安,我不冷,我在这儿等你就可以了。”姜芽儿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这会儿她有些瑟瑟缩缩的。

“芽儿姐。”陈平安握住了姜芽儿冻得冰凉的一双手,她身上单薄的衣服本就不能御寒,更别说是这样寒风凛冽的天气了,“你在外面受冷,我在里面考试怕是也不能安心,心里必定是记挂着你的,你到茶棚里避一避寒风,我能安心些。”

姜芽儿是不敢相信的,虽然陈平安变了,但是也不曾这样对她,这会儿她竟然觉得,他有些体贴,她连连的点头。

平安考试是大事,她万万不能再让他余出别的心思挂在她的身上,“等你进去我就去寻个茶棚,现在你快些进去吧!”

陈平安知道姜芽儿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心里了,他转身往考场走去。

考场外还有人在排队,等候着检查,看看他们有没有夹带什么作弊用的物件,因为是县试,搜身倒不是那么的严格。

但是衙役们检查的却是认真,对于他们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是仔细,他们是怕到时候上面查出来,自己担责任。

前面有的人带的东西不少,但是也没有查出什么来,偏在陈平安前几个,一个人被架走了,他的糕点里,有抄写好的纸张。

那人被带走的时候,嘴里还在喊着,下次再也不敢了,饶过他这一次。

陈平安从自己前面的人嘴里得知,这人已经考过好几次了,但是每次都考不上,这年纪也大了,这次怕是最后一次了,想要背水一战,却出师未捷身先死。

到陈平安的时候,他的东西简单,只有笔墨纸砚,还有中午要吃的干粮,这样的场景他再熟悉不过,所以带的都是简洁的,易通过的。

科考的棚子大小均同,坐北朝南,最南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有一大院,院北为正门,叫龙门,龙门后为一大院,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

陈平安安安静静的立在一旁,他的身边是其他的几个跟他一起被廪生担保而来的人,见到他过来,也只是打了一声招呼,他们几个是熟识的,但是跟陈平安却是不那么熟。

唱报到陈平安的时候,确定无误,陈平安被小吏领到自己的座位去,坐定之后,他便拿出自己的笔墨纸砚。

正上方坐着的就是他们的知县大老爷,陈平安刚走过来的时候看到便行了一个礼。

县试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这对于陈平安来说自然是不在话下,前世这么多的学问装在肚子里,更何况,前世他自己做的诗都数不胜数。

心中过了一遍,他便提笔,全神贯注的投入到试卷上去。

前世的陈平安虽见过无数的大风大浪,但是此时坐在这考场上,他的心里冒出一丝的久违感。

他的字苍穹有劲,完全不是现在的陈平安可以写的出来的,这些日子他慢慢的开始让少年陈平安的字开始往行书转变,尽量的让字体看起来青稚一些。

所以他先是在稿纸上起草一份,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再往试卷上抄录一份。

陈平安刚写到一半,就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骚动,随后就见两个小吏抬着一个人出去了,这是在考场晕倒的。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考场总是状况百出,千变万化,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刚才那个作弊的,这个晕倒的,无非就是担心自己考不过。

陈平安沉下心来,认真的写起来,这一次倒是没有被打断,等他摘抄完之后,再次的认真的检查了两遍。

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之后,他摇头笑了,暗叹,真的是年纪大了,就连交给圣上的奏折,他都没有这般仔细。

虽然此时的陈平安外貌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是他的心理年龄已经是活过一世的人了。

县试的时候是不给蜡烛的,陈平安检查完最后一遍的时候,离交卷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跟考场的人一起被放出去的时候,他的个子不是很高,所以只好踮起脚来找找芽儿姐,他们两个人别走散了才好。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