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朱祁钰朱祁镇结局免费阅读快穿明朝:我成了朱祁钰番外

朱祁钰朱祁镇结局免费阅读快穿明朝:我成了朱祁钰番外

小迅爱吃肉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放下奏折,朱祁钰感叹道:“还是杀得少了,不过慈父那一套真是好用,见效也确实快。”虽然还在解决运粮的事,但对朱祁钰来说,夺取兵权更为重要,尤其是禁军的归属权。他看向身边的王诚,问道:“王诚,握在朕手中的禁军有多少卫了?”王诚闻言,俯身答道:“回陛下,先前六卫已经归心,还有羽林左右两卫和虎贲左卫也意属陛下。”听到这话,朱祁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没想到夺兵权的事居然如此顺利。这还没动手,就已经收下半数以上的禁军,真是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换帝:朝堂发生宫斗或政权更替时,可以威慑敌对势力,增加其他势力依附乙方的几率。再次查询模板信息,朱祁钰心里暗道:“这换帝技能真是神技,舒服了。”此时,王诚俯首说道:“陛下,卢指挥已经在殿前等候多时了...

主角:朱祁钰朱祁镇   更新:2025-04-17 16: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祁钰朱祁镇的现代都市小说《朱祁钰朱祁镇结局免费阅读快穿明朝:我成了朱祁钰番外》,由网络作家“小迅爱吃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放下奏折,朱祁钰感叹道:“还是杀得少了,不过慈父那一套真是好用,见效也确实快。”虽然还在解决运粮的事,但对朱祁钰来说,夺取兵权更为重要,尤其是禁军的归属权。他看向身边的王诚,问道:“王诚,握在朕手中的禁军有多少卫了?”王诚闻言,俯身答道:“回陛下,先前六卫已经归心,还有羽林左右两卫和虎贲左卫也意属陛下。”听到这话,朱祁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没想到夺兵权的事居然如此顺利。这还没动手,就已经收下半数以上的禁军,真是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换帝:朝堂发生宫斗或政权更替时,可以威慑敌对势力,增加其他势力依附乙方的几率。再次查询模板信息,朱祁钰心里暗道:“这换帝技能真是神技,舒服了。”此时,王诚俯首说道:“陛下,卢指挥已经在殿前等候多时了...

《朱祁钰朱祁镇结局免费阅读快穿明朝:我成了朱祁钰番外》精彩片段


放下奏折,朱祁钰感叹道:“还是杀得少了,不过慈父那一套真是好用,见效也确实快。”

虽然还在解决运粮的事,但对朱祁钰来说,夺取兵权更为重要,尤其是禁军的归属权。

他看向身边的王诚,问道:“王诚,握在朕手中的禁军有多少卫了?”

王诚闻言,俯身答道:“回陛下,先前六卫已经归心,还有羽林左右两卫和虎贲左卫也意属陛下。”

听到这话,朱祁钰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没想到夺兵权的事居然如此顺利。

这还没动手,就已经收下半数以上的禁军,真是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

换帝:朝堂发生宫斗或政权更替时,可以威慑敌对势力,增加其他势力依附乙方的几率。

再次查询模板信息,朱祁钰心里暗道:“这换帝技能真是神技,舒服了。”

此时,王诚俯首说道:“陛下,卢指挥已经在殿前等候多时了。”

朱祁钰点头,吩咐道:“那就宣他进来吧!”

前些日子,马顺在朝堂上被大臣打死,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一直悬而未立。

说到锦衣卫,那可是有名得很,他们精通各种手段,能胜任多种任务。

比如通州运粮,这件事其实锦衣卫去最合适,缉捕谳狱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作为禁军里头人数最多的部队,锦衣卫是朱祁钰必须要掌控的一支力量。

刚入殿内,卢忠便单膝跪地,拱手说道:“臣锦衣卫指挥同知卢忠,拜见陛下!”

那天扣押大殿内作乱的大臣,卢忠的心情其实颇为忐忑,直到获知朱祁钰登基的消息,才放下心来。

很快,卢忠便加封锦衣卫指挥同知,离指挥使仅有一步之遥。

看到半跪在地上的卢忠,朱祁钰开口问道:“卢忠,锦衣卫如果交给你,朕能放心吗?”

卢忠闻言心中狂喜,激动地抬头说道:“回陛下,臣愿效死命!”

京师。

随着通惠河被疏通,粮食被快速运往京师,而调动的军队无需掉头去通州,也陆续抵达京师。

郕王府书房外,舒良一脸风尘仆仆,张口说道:“陛下,奴婢回来了!”

正在处理政务的朱祁钰抬头,示意舒良来到自己身边,汇报通州那边的情况。

登基以后,朱祁钰手头上的工作多了起来,很多奏折都等着他批阅。

舒良快步上前,将手中的一本薄册递了上去,上面是一份名单,记录着通州城倒卖粮食的巨商。

舒良俯首解释道:“陛下,这些商人依照您的吩咐,全都吊死在通州河边。”

“后续抄没他们的家产,搜出白银百万两,金二十余万,粮食四十万担,古董字画等其余物件不计其数。”

听到这里,朱祁钰双眼一亮,他没想到这些家伙居然这么富。

要知道,现阶段是明朝前中期,并不是后期白银泛滥的时候,银子可是很保值的。

瓦剌索要朱祁镇的赎金,也就要了二百两黄金和四百两白银,并非那种很夸张的数字。

所以,这次查抄下来的财物,可以说是大丰收,足够朱祁钰用很久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再度问道:“你做得很好,这些奸商背后的人,有没有查清楚?”

舒良从袖口掏出另一本薄册,说道:“回陛下,查抄商人宅子的时候,搜出许多书信。”

“上面详细记载所涉的宗室和勋贵,这是详细的名单,请您过目。”

朱祁钰翻开册子,与之前发现那份名单校对,发现绝大部分的名字都能对上。


文华殿。

“报,大事不好啦!”

门外一个太监跌跌撞撞地朝着大殿跑来,他跑得衣衫都有些凌乱,却不管不顾。

孙太后见状眉头一皱,出声训斥道:“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正准备离开的几位大臣脸色也不是很好,他们本就不喜欢太监,这下更看不顺眼了。

在朱祁钰身旁,王诚小声说道:“殿下,此人名叫曹吉祥,是王振的嫡系亲随。”

听到这话,朱祁钰瞬间来了精神,眼神不善地看向殿外那道身影。

曹吉祥终于走入殿内,他一路小跑来到孙太后面前,说道:“太后,皇上他……”

曹吉祥气喘吁吁,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引得殿内众人的关注。

尤其是孙太后,她着急地说道:“皇上怎么了,难道出什么意外吗?”

王直、于谦等大臣同样面露吃惊,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曹吉祥,等着他把话说完。

而此时,朱祁钰突然反应过来,他好像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曹吉祥缓过气来,他连忙回道:“回太后,皇上无碍,只是……”

听到朱祁镇没事,孙太后长舒一口气,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看到曹吉祥一副支支吾吾的样子,孙太后生气地说道:“有什么事快说!”

曹吉祥闻言一脸苦相,他双眼瞟向一旁的朱祁钰和大臣们,不知道怎么开口。

但在太后威胁的目光下,曹吉祥只能硬着头皮说道:“也先拥皇上至宣府,索……索要金银等物。”

“皇上又……又立于城墙之下,勒令守将杨洪、朱谦打……打开城门,诸将不允。”

曹吉祥这番话说得磕磕碰碰,可他的话却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狠狠地插在除朱祁钰以外的人身上。

“什么?”

孙太后率先沉不住气,她从椅子上霍然站起,颤抖着身子用手指向曹吉祥。

下一刻,一股气直冲孙太后脑门,她晃动两下身子,然后猛然向后倒去。

看到孙太后被气倒,周围的宫女太监纷纷围了上来,把倒地的孙太后搀扶起来。

另一边,王直、于谦和胡濙等机要大臣,他们被朱祁镇的离谱操作震得说不出话来。

王直、于谦都是永乐年间的进士,胡濙更是建文时期就入朝为官,几人都是经历数朝的元老。

为官数十年,他们经历和处理过各种大小事务,见识和阅历那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但就在刚才,这些老臣们听到一个骇人听闻,超出自身认知的事情。

他们效忠的皇帝,此刻正在死敌瓦剌人的带领下,来到大明九边之一的宣府。

想要叩开这座边关重镇,让守军把城门打开,放敌人入关。

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在所有的皇帝里面,有昏庸的,有无能的,甚至还有痴傻的。

哪怕是北宋最荒唐的徽钦二帝,他们被掳走之后,也曾被威胁写诏书,让岳飞、韩世忠等人放弃抵抗。

但这俩废物点心,他们受尽屈辱,甚至牵羊礼都用上,也没敢做出投敌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来。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竟是对方的先锋?

于谦气得胸膛起伏不定,王直和胡濙面色发白,呆在原地没有任何反应。

相较于他们,朱祁钰倒是没有多少情绪波动,甚至还觉得这才哪到哪啊。

毕竟叫门这事还没完,宣府不给开门,过几天朱祁镇还会跑到大同府继续敲。

作为最没有下限的皇帝,朱叫门本来就没脸没皮,还骚操作不断,也就儿皇帝石敬瑭可以比一比。

半晌,于谦等大臣稍微缓过神来,但很快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瓦剌这个裹挟大明皇帝,让皇帝在边关叫门的招数,可以说是相当的阴险。

毕竟朱祁镇是皇帝,而杨洪、朱谦等人不给他开门,那是属于抗旨不遵。

而抗旨不遵,可是砍头的大罪,不仅会背上谋逆的骂名,还会被抄家。

可要是打开城门,把瓦剌军队放进来,那就是守将镇守边关不力,同样有可能被砍头。

但打开城门不一定会死,如果能迎回被俘的皇帝,也算立下功劳,说不定能功过相抵。

虽说不一定能保住荣华富贵,但起码是保住性命,不用被抄家灭祖

可抗旨不遵的话,那铁定是死罪,并且这事彻底把皇帝得罪死,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

一旦被俘的皇帝回到大明,那这些边关将领会因为皇帝的怒火,遭到最严厉的清算。

宣府的这次叫门,虽然被守将杨洪拒绝,但大同、居庸关、紫荆关的守将呢,他们会怎么想?

这几座九边重镇,哪怕有一座城开门,那瓦剌大军顷刻间就能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京师。

想到这,于谦等大臣冷汗淋淋,双手不住地颤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朱祁钰带着温和的语气,说道:“诸位,叩关叫门是瓦剌人的诡计。”

“他们派人冒充皇上,企图叫开我大明九边重镇的城门,应下令诸将紧闭城门,以防外敌入侵。”

听到这话,殿内众人神情镇定下来,他们不由得将目光看向朱祁钰。

众臣没想到,郕王殿下此刻竟会如此镇定,孙太后眼中隐隐冒出些许忌惮的神色。

朱祁钰这么说,当然不是为了帮朱祁镇洗白,而是想展现自己的能力,好让大臣早一点拥立自己登基。

然后激活模板,收拢兵权,掌控皇宫,成为说一不二的皇帝,这才是朱祁钰迫切要做的事。

至于朱祁镇,只要有了兵权,朱祁钰还会怕这个连骨头都没有的废物点心?

况且,这是于谦想出来的主意,就算朱祁钰不说,后面也会被他说出来。

于谦微微俯身,对着朱祁钰说道:“殿下此番言论乃谋国之言,于谦受教了。”

一向以稳重为主的王直,开口说道:“善,殿下此言可暂缓大明边境危机。”

胡濙等其他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而朱祁镇叩关叫门的解决办法,就这样初步定了下来。

廷议结束后,气得昏头的孙太后被宫女搀扶着,有气无力地回到后宫歇息。

看着离去的群臣,朱祁钰大声说道:“大明正处于危难时刻,还请诸位多担待,护我大明江山!”

“臣等领命!”

大臣们应声告别,看着朱祁钰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心里头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感觉。

送走群臣以后,朱祁钰抹了一把脸,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文华殿。

看到朱祁钰摇头,大臣们纷纷表示不解,王直更是说道:“陛下,此事只能依于尚书之法,方可解除危机。”

通州粮涉及皇庄,于谦没有权力去查这件事,如若强行去查,那就是僭越。

虽说于谦跟王胡两位老臣,一起做下废立之事,但终究是为了大明,为了稳固江山。

可于谦不敢查的事,对朱祁钰来说并不难,因为他在数天前已经登基,成为大明一言九鼎的新皇帝。

看到下方着急的大臣,朱祁钰摆手道:“诸位爱卿莫急,朕自有解决的方法。”

眼看着朱祁钰这般态度,大臣们只能干着急,都想要再劝说一下。

此时,右都御史王文突然站出来,拱手说道:“臣相信陛下,定能妥善处理通州粮一事。”

说这话时,王文虽然眼神坚定,但嘴角那抹带着谄媚的笑意还是出卖了他。

朱祁钰看向王文,对于这个铁杆支持者,他也是无可奈何。

这王文明明清廉奉公,有能干的声誉,曾以极强的断案能力升任都察院右都御史,执掌宪台。

但他却总是一副谄媚的样子,对朱祁钰百般讨好,一心想要攀附。

不过说实在的,对朱祁钰来说,得到这样一位重臣的支持,其实是一件好事。

因为朱祁钰可以让王文在朝堂替自己发声,表达一些观点。

而且王文自身能力不差,并不是那种没本事的谄媚小人,完全值得培养一下。

眼见朱祁钰露出满意的笑容,王文笑意更盛,其余大臣则是一脸无奈。

毕竟眼前这位,可不是任人拿捏的傀儡皇帝,而是一位有能力的君主。

不久前,更是一言便能掌控朝堂,震慑文武百官,就连王直、胡濙这样的老臣,也不敢随意造次。

可以说,只要朱祁钰不做一些过于离谱的事,大臣们就不会对他加以阻止。

“陛下,臣等告退!”

廷议没有商量出结果,新皇帝又有自己的想法,大臣们只能先行退下,后续再做打算。

他们想着,如果陛下出师不利,那肯定还会回来求他们帮忙。

朱祁钰将大臣们送走,回来时正好看见等待在一旁的舒良,他连忙坐下听取汇报。

舒良双手奉上一本账本,朱祁钰顺手翻查起来,里面的账目让他眉头紧锁。

通州粮果然涉及倒卖粮食,存在不小的粮食缺口,甚至还有陈粮换新粮,赚取差价这种事。

而且还是由皇室亲自领头,联合武将和勋贵利用巨商当白手套,一起倒卖粮食。

前任皇帝和太后带头发国难财,这简直不可思议,朱祁钰看得有些脑阔疼。

更逆天的是,按照账本上的资金流向,这些倒卖粮食赚的钱,大头全让勋贵、巨商给拿走了。

我卖我自己的粮食,但大部分的钱却让别人赚走,就连生意都不会做。

这些粮食大多都是仁宣之治所留下来的存粮,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此时,舒良俯首说道:“陛下,除了倒卖粮食,臣还查到一些别的账目。”

话音刚落,舒良便在朱祁钰的允许下,把账本往后翻了几页,并用手示意上面的几条账目。

顺着舒良的手指,朱祁钰看得头皮发麻,失声道:“他们居然还敢往草原走私火器和箭矢!”

本来朱祁钰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结果还是没能料想到,朱祁镇这货居然这么坑。


想到这,朱祁钰高声说道:“逆贼罪不容诛,凡取其首级者,士兵赏银十两,军官五十两!”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朱祁钰许以重赏,想要快速掌控这四个卫所的士兵。

此话一出,周围的士兵们眼都红了,他们一个个奋勇争先,朝着钱同知等人杀去。

就连蹲在地上那四个卫所的士兵都心动不已,恨不得也杀过去,好挣些赏银。

而对朱祁钰来说,钱就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更何况他登基以后,继承皇宫内库,已经不缺钱了。

前几天舒良清点内库,查出三百七十二万两白银,二十四万三百两黄金。

得知自己这么有钱,朱祁钰都惊呆了,幸福来得太突然,他都没有准备好。

而且这还是用剩下的钱,据说永乐到现在累计是七十二万黄金,一千二百万白银,简直离谱。

因此对于赏赐,朱祁钰绝不吝啬,士兵也是人,只要有足够大的利益,绝对能让他们忠心耿耿。

那头,喊杀声渐渐停止,杀红眼的士兵们势如破竹,已经将反对朱祁钰的人清理得差不多了。

就在剿乱到达尾声之际,钱同知在生死间爆发出惊人战力,带着两个人冲出重围。

那两人很快被斩杀掉,可钱同知却彻底挣脱包围,朝着朱祁钰的方向杀了过去。

看着越来越近的朱祁钰,钱同知恨意爆发,举刀大声呼喊道:“狗皇帝,纳命来!”

众人见状大惊,赶忙快步上前,想要解救面临危机的朱祁钰。

面对气势汹汹的钱同知,朱祁钰拔出天子剑,随手一抬便挡下钱同知全力一刀。

随后,朱祁钰反手一剑,那威势迅猛如雷霆,朝着钱同知的身体快速斩去。

剑光一闪,钱同知连头带着半个肩膀被削了下来,随后那道身躯轰然倒下。

见此情形,周围的士兵们都瞪大眼睛,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朱祁钰面露不屑,他的附体模板是冉闵,那可是武力值拉满的存在,被誉为“项羽再世”。

曾经带着一千残兵击溃七万大军的狠角色,斩杀一个小军官可以说是毫不费力。

朱祁钰并不打算隐瞒自己的武力值,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反而展现自身武力,会让朱祁钰后续应对瓦剌入侵的时候,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大明前几任都是马上皇帝,只在朱祁镇这里拉了胯,朱祁钰要重拾这个优良传统。

虽然仅有半年时间,但只要渡过这次瓦剌入侵的危机,那大明短时间内,便不会再爆发大战。

到时候,朱祁钰只需紧紧握住兵权,就可以安心发展经济和科技了。

斩杀完钱同知后,朱祁钰高声问道:“逆贼已经全部伏诛,尔等可愿随朕诛杀其他逆贼,将功赎罪?”

那四个卫所的士兵原本还有些惶恐不安,但听到朱祁钰的话,又重新燃起生的希望。

他们急忙喊道:“陛下,我等愿意追随您上阵杀敌,诛杀逆贼!”

看着他们一副急切的模样,朱祁钰笑着说道:“好,等你们接受完改编,朕就带你们杀贼。”

随后,朱祁钰按照提前拟定好的名单,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然后管理他们。

不多时,这四个卫所便完成了原地改编,所属士兵尽归朱祁钰麾下。

一阵凉风刮过,让周围气温下降了一些,厚实的云层将皎白的月光挡住,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湿意。


奉天门。

“上朝!”

随着内官监太监成敬高声呼喊,以及小黄门的附和,朱祁钰登基后的第一次朝会正式开启。

这也是朱祁钰第一次在奉天门接受群臣的参拜,而大臣们再也不用拜草原了。

时隔一个多月,大明朝堂上再次出现皇帝的身影,大臣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诸位大臣分两班站定,望着大殿上方的朱祁钰,他们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少大臣暗自拿新皇,跟前任皇帝相比较,发现无论是能力还是气度,新皇样样完胜。

因此,朱祁钰才登基不过数日,就已经获得不少大臣的支持。

此时,右都御史王文咳嗽一声,出班奏道:“国立新君,大明一片欣欣向荣,全仰赖陛下洪福!”

望着下方这位铁杆支持者,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朱祁钰露出了微笑。

瞧见朱祁钰面露喜色,又有十几位大臣出列,他们一起说了些吹捧朱祁钰的话。

其实这些大臣的用意,朱祁钰是明白的,他们是在提前站队,向自己表忠心。

相较于朱祁镇,这些大臣提前押注自己这边,所以朱祁钰当然也不会亏待他们。

毕竟这可是赌命的操作,历史上王文就是因为站队朱祁钰,而被复辟后的朱祁镇下令处死。

朱祁钰朝出列的大臣微微点头,随后摆手让他们暂且入班,眼神示意侧方的王诚。

王诚拿出手中的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瓦剌,假借大兄皇帝名头侵扰边关。”

“此乃异族之阴谋,往后瓦剌所求皆无需理会,边关诸将紧闭城门,坚守边关,不可自误,钦此。”

登基以后,朱祁钰的第一道旨意就是稳定边关,为后续调兵京师争取时间。

毕竟朱祁镇已经叫了两次门,虽然宣府的杨洪和大同府的郭登都顶住压力,但边关再也经不住折腾。

况且,只要二十万预备军顺利到达京师,那瓦剌的危机将迎刃而解。

就在这时,徐珵站出来俯首说道:“臣翰林院侍讲徐珵有本要奏。”

“眼下当务之急,乃是迎回皇上,应当尽早让杨御史出使瓦剌,以图……”

“住口!”

还没等徐珵把话说完,一旁的王文打断道:“徐侍讲,注意你的言辞。”

“陛下已经登临天位,北边那位你应该尊称其为太上皇帝,切莫自误!”

听到王文的话,徐珵反应过来,连忙抬眼望去,迎接他的是,朱祁钰略带深意的眼神。

徐珵见状,连忙俯身拱手道:“臣一时心急,这才说错了话,还请陛下见谅。”

可对于徐珵的认错,朱祁钰并没有立刻给予回复,而是让他继续待在原地。

半晌,感受到周围的目光渐渐汇聚在自己身上,徐珵神情有点尴尬。

正当他要说话,朱祁钰适时开口道:“既然如此,徐卿就先退下吧。”

看着狼狈入列的徐珵,朱祁钰没想到他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彻底倒向孙太后。

朝廷派遣使团出使瓦剌,不少大臣都知道,但御史杨善为主使,只在廷议商议过,从未对外公布。

翰林院侍讲身居从五品,并没有实权,更没有资格参与廷议。

能参与廷议的重臣,与徐珵没多大关联,所以这条信息来自哪里,显而易见。

这才第一次朝会,与孙太后的博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说起来,朱祁钰还得感谢脑中那股属于冉闵的记忆,不然他这个现代人可看不清其中门道。

原本,朱祁钰以为冉闵是个莽夫,他的模板更多偏向于武力方面,没想到政治属性并不低。

想到这,朱祁钰对着下方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派遣使团迎回大兄皇帝,尔等可有好的建议?”

听到问话,下方群臣互相对望,新皇心思未明,他们都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最终,还是王直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迎回太上皇势在必行。”

“只是天子御用之物不可轻授,可以适当提高赎金,以此换取太上皇回归大明。”

作为朱祁钰上位的主要推手之一,同时又是吏部天官,王直的态度让许多大臣生出别样心思。

毕竟朱祁镇当了十四年皇帝,很多大臣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

而王直的表态,朱祁钰并没有反对,所以不少大臣都出班表明态度。

“臣翰林院侍讲徐珵附议!”

“臣大理寺少卿许彬附议!”

“臣都督佥事张軏附议!”

有二十多位大臣陆陆续续地站了出来,他们纷纷表示应当尽早迎回朱祁镇。

看着这些大臣争先恐后地出头,一个个都在帮着朱祁镇说话。

朱祁钰愈发觉得需要早日掌管兵权,不然到头来,还是会被孙太后架空。

想到这,朱祁钰对着金濂说道:“金尚书,你们户部出个章程,再与瓦剌使者接洽。”

前任户部尚书王佐死于土木堡之变,金濂调任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则由大理寺卿俞士悦接任。

金濂闻言出班,俯身说道:“臣领旨!”

可是,金濂在回答过后,却并未入列,而是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朱祁钰见状,开口问道:“怎么,金尚书还有别的话要说?”

金濂闻言,拱手说道:“回陛下,京师近日粮价飞涨,米价一石已经涨到四两银子。”

听到这话,朱祁钰眉头一皱,他现在可不是一无所知的小白。

作为皇帝,粮食和军队对朱祁钰都十分的重要,所以他一直在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一石粮要四两银子,这个价格可谓是相当离谱,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百斤猪肉。

四两银子那就是四百斤猪肉,而一石粮大概在180斤左右,京师的米比猪肉都要贵。

猪肉远远不够吃,为了应对瓦剌入侵,最终都必须要折算成粮食。

想到这,朱祁钰皱起眉头,冷声问道:“金尚书,可否从其他地方调取粮食到京师?”

金濂俯身说道:“回殿下,于尚书已于两日前,去往通州调取钱粮,只是……”

听到这话,朱祁钰朝大殿下方望去,这才发现于谦今天没来上朝。

自从三日前的登基大典,朱祁钰就再也没有见过于谦,没想到他去通州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