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前言+后续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前言+后续

日照前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以崔岘崔仲渊为主角的古代言情《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是由网文大神“日照前川”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大梁王朝。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日日盼着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的娘!“娘!鸭子是生不出白天鹅的!”为了能吃饱饭,他成了王府少爷的陪读书童,阴差阳错被少爷送去了科举。科举放榜后,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其上。“哎!真让我妈生出白天鹅了?”……...

主角:崔岘崔仲渊   更新:2025-05-07 14: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岘崔仲渊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前言+后续》,由网络作家“日照前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崔岘崔仲渊为主角的古代言情《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是由网文大神“日照前川”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大梁王朝。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日日盼着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的娘!“娘!鸭子是生不出白天鹅的!”为了能吃饱饭,他成了王府少爷的陪读书童,阴差阳错被少爷送去了科举。科举放榜后,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其上。“哎!真让我妈生出白天鹅了?”……...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前言+后续》精彩片段


“岘哥儿虽好,但毕竟年幼,是个晚辈。哪有他们长辈主动登门,特地亲自来道谢的?这不合乎常理,更何况这三位夫人,也都是南阳有头有脸的精明人物。”

“祖母老了,但可没有老眼昏花看不清。他们啊,八成是为了岘哥儿来的。岘哥儿不仅让你转性用功读书,也让你那其余三位兄弟学好了。”

“那三位夫人肯定乐到合不拢嘴,不知道多感谢岘哥儿呢。为了能让他们家儿子以后都好好读书,肯定不惜一切代价,来抢岘哥儿。”

“坚哥儿你回想一下,你那三位兄弟,先前有没有暗搓搓的想要拐走岘哥儿。”

裴坚仔细一想,怒了:“有!那三个蠢货,从见到我小弟第一面起,就不安好心!我拿他们当兄弟,他们却想要抢我小弟?岂有此理!”

裴老夫人见小孙子想透彻了,表情欣慰:“你且看吧,今日那三家,一定会备上厚礼来送予岘哥儿。所以,祖母也给岘哥儿备了一份厚礼。岘哥儿这孩子,祖母实在喜欢。”

裴坚闻言这才开心道:“祖母你真好!还好有你提醒孙儿,否则我小弟怕是都要被抢了。”

当高、庄、李三家豪华的马车,即将到达裴府。

当四位‘塑料兄弟’暗搓搓盘算着,该如何抢走崔岘小弟的时候。

大伯母林氏从河西村出发,来县城探望在私塾读书的儿子崔钰,以及在裴府做书童的侄子崔岘。

而处于‘风暴中心’的崔岘本人,尚且对此毫不知情。

他还指望四位草包少爷协心同力,早日把《虹猫蓝兔七侠传》写出来,出版上市赚钱呢!

这天。

林氏从河西村出发,先是去探望儿子崔钰。

然后又来探望侄子崔岘。

等到了裴府门外。

远远瞧见那气派的大门,她踌躇着不敢上前。

恰逢这时候。

三辆奢华马车,带着仆从和厚礼,来裴府拜访。

林氏躲在角落里,等那些贵人们进去后。

这才鼓足勇气上前问门房:“敢问……敢问小哥,你可认识崔岘?”

门房小厮瞧见一个乡野妇人过来,原本神情不耐。

可听到对方说完后,眼睛嗖的一下睁大:“认识,认识啊!您是?”

小厮态度突然很热络。

林氏吓了一跳,不安道:“我……我来给他送点东西,顺便说几句话。”

小厮闻言,越发殷勤:“您是崔岘小哥的家人?这样,您随我进来,去见见老夫人吧。”

老夫人得知崔岘小哥家人来了,肯定会热情招待的。

林氏闻言慌了:“不,不用!我在这里等着。劳烦您,让崔岘出来一趟吧。”

岘哥儿是裴府的书童。

高门大户规矩多,林氏生怕给岘哥儿惹麻烦,是以怎么敢进去?

啊这。

小厮听到这话,挠了挠头,疑惑的看了一眼林氏,但还是照办了,进去找崔岘小哥。

事实上,林氏也很疑惑不解。

她就是来探望侄子,缘何还要去见裴府的老夫人呢?

·

裴家,正厅。

高、李、庄三位夫人,正携带各自的儿子,翘首以盼。

他们的仆从个个捧着礼物,挤满了整个厅堂。

裴老夫人、裴坚祖孙二人,则是表情如临大敌。

这三家人为了抢夺岘哥儿,可谓是下了血本。

当真不要脸!

崔岘被管家喊过来的时候,尚有些疑惑。

等他走到正厅外,瞧见里面惊人的大阵仗,当即被唬了一跳。

正厅里,夫人们在瞧见崔岘后,眼睛齐齐发亮。

四月阳光明媚,清风微拂。

杜鹃、海棠、芍药争相绽放。



崔岘回去的时候,里长已经走了。

但,家里的氛围却凝重到了极点。

林氏、陈氏正抽噎着抹眼泪。

崔伯山跪在地上,不停给崔老太太磕头,哀声乞求:“娘,我不读了。我去服徭役,让小弟继续参加今年的院试吧。”

崔仲渊闻言急急跟着跪下:“不可!理应大哥去参加科考……”

他的话没说完。

就见崔老太太突然拿起戒尺,狠狠砸向两个儿子,狰狞着脸尖声道:

“我打死你们两个不孝子!为了能让你们兄弟俩安心读书,你们老子娘这十几年来,从没睡过一个好觉。如今你们说不读就不读?你们对得起我,对得起你爹吗?”

“谁再敢说一句不读,我当场一头撞死,去下面找你们爹去!”

这话,歇斯底里中透着癫狂。

崔家兄弟二人心神俱震,颤抖着一个字也不敢再多说。

林氏、陈氏哭声骤停。

跟在崔岘身后回来的崔璇、崔钰姐弟俩,同样被骇到面色发白。

这是怎么了啊!

唯有崔岘捕捉到‘服徭役’三个字,心头一沉。

前世,他翻阅史书。

看到服徭役、服兵役,心中总会生起淡淡的怜悯,同时庆幸自己生于盛世。

如今一朝穿越,他生活在了‘史书’里,亲自直面古代封建社会的压迫,才真正体会到——

这种阶级森严的扭曲制度,会让普通百姓多么无助。

堂屋里。

见呵斥到了两个儿子,崔老太太沉默着转身回卧房,将压箱底的一个布包小心翼翼打开。

里面是一对金玉手镯。

她掏出手绢,仔细将那对手镯擦拭干净。

一如当年嫁进崔家。

新妇敬茶的时候,婆母也是这样将手镯细细擦拭,笑着戴到她洁白、纤细的手腕上。

数十年匆匆而过,新妇熬成了老妇。

手腕处布满皱皱巴巴的糙皮。

老太太压下眼眸中的追忆与不舍,将镯子收进怀里。

罢了,明知留不住,卖便卖了吧。

从卧房走出来。

崔老太太看着神情凄惨的一家人,平静道:“老大老二继续去温书,其余的不用管,娘去一趟县城。”

陈氏哭道:“娘是不是又要去典当东西?两个人头的徭役钱,可是要十两银子,家里值钱的东西,这些年早就被当光了啊。”

崔老太太置若罔闻,抬脚就往外走。

崔岘不自觉攥紧手掌。

十两银子!

对于这个穷苦的家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可怕的支出。

看着一屋子面色凄惶的家人,崔岘心想,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他得做点什么。

恰逢这时候,崔老太太走的急,还没出家门,便一个踉跄,差点没稳住步子。

崔岘眼睛猛然亮起来。

好机会!

他十分夸张的发出一声惊呼,跑过去搀扶住崔老太太:“祖母小心,我来扶您!”

“岘哥儿乖。”

崔老太太明显心事重重,见小孙儿如此懂事,心头宽慰不少。

于是。

她下意识就这样被崔岘搀扶着,祖孙两个在全家人的目送下,步履匆匆离家。

许久后。

崔钰第一个反应过来,傻傻道:“阿弟跟着祖母一起去县城了。”

陈氏抹干净眼泪,气道:“这臭小子,一听去县城,比谁都殷勤,看我回来不把他屁股打开花!”

其余人则是没工夫理会这些小事儿。

尤其是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二人,眼睛里尽是哀伤与羞愧。

·

另一边。

崔岘搀扶着祖母出门,刚到村口,碰巧瞧见前面有辆驴车。

赶车那老汉背影瞧着眼熟,像是村里的三叔公。

河西村距离南阳县城有些距离,单靠走路,来回怎么也得五六个时辰。

若是能搭‘顺风车’,一个多时辰便能赶到。

因此,崔岘赶忙喊道:“三叔公,三叔公,等等我们!”

前面赶驴车的老汉闻声停了车:“是岘娃子,咋了?”

崔岘迈开小步子跑过去,气喘吁吁道:“我跟祖母想去城里,刚好瞧见您也要出门,顺路的话,捎带上我们嘛。”

老汉闻言笑道:“顺路顺路,上来吧。”

崔岘道了谢,自个儿爬上驴车,还不忘张罗没及时跟上的崔老太太:“祖母快一点,咱们能坐驴车啦!”

等崔老太太坐上去往县城的车,这才回过味儿来,瞪了小孙子一眼:“数你心眼子多,我何时答应要带你去县城了?”

崔岘讨好般笑道:“祖母放心,孙儿保证不给您惹麻烦。”

说话的同时,他还殷勤来给崔老太太捶腿。

纵然心情沉重,崔老太太也没忍住被小孙子给逗笑了。

她惊奇的想,岘哥儿自从落水之后,看着比以前机灵不少,将来或许会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可惜……

家里这情况,最多也只能再供一个钰哥儿。

崔老太太心中歉疚,对崔岘说道:“待会儿进了城,你跟着三叔公,祖母忙完了,再来找你们。你莫淘气,祖母给你买肉包子吃。”

崔岘对肉包子兴趣不大。

他对即将要去的南阳县城更感兴趣。

穿越来这么些天,一直待在偏僻的河西村里,这还是他第一次走出村庄。

约莫一个半时辰后,牛车赶到了南阳县城。

崔岘看着眼前古朴的城门,来往的熙攘人群,眼睛不舍得挪开。

一梦数百年,此刻正式置身于这个陌生的王朝,有种终于尘埃落定的恍惚感。

以后他便要在这里,重活一世了。

南阳县是附郭县,隶属于南阳府。

再简单来说,如今的南阳城里,有着知县、知府两套衙门班底。

所以南阳既是县城,又是府城,相对来说,比一般的县城更加热闹、繁华。

进城后,崔老太太只身前往典当铺。

崔岘则是坐着驴车,跟三叔公一起去了集市。

三叔公是来卖鸡蛋、河鱼的。

双方约定好,两个时辰后,在城门外汇合。

沿街一路走来,崔岘默默打量这座热闹的南阳城,眼睛里尽是惊叹。

纸扎铺、刷牙铺、头巾铺、粉心铺、药铺、七宝铺、绒线铺、冠子铺、肉市、菜市、米市……各种铺面琳琅满目,商贩叫卖声不断。

南阳府隶属河南省,文化风俗和开封府相似。

而上辈子的崔岘,曾观看过那幅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

眼前的一切,和画里非常像,颇有种‘人在画中游’的滋味!

商业繁荣,对于崔岘来说,自然是好事。

因为只要发现商机,便能轻松赚到钱。

可他一个八岁孩童,又能做点什么生意呢?

崔岘的目光默默扫过整个集市,有些焦急。

家中情况窘迫,他好不容易来一次县城,得珍惜这次机会。

“黄胖!卖黄胖喽,好玩的泥黄胖!”

突然,一道叫卖声传入耳中。

崔岘微愣,随后眼睛骤然亮了起来。
"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