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完整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刘琴刘勇,也是实力派作者“真威武”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我竟然重生了!重生到了老二娶媳妇的这一天!上辈子的今天,也是我最屈辱的日子。因为媳妇家要888元的高价彩礼,同时打听到他们一家人品不行,劝老二算了,这样的家庭,以后会成为他的负担。可老二就像是着了魔一样,一定要娶她。我拗不过他,也只有捏着鼻子答应了。但我不知道老二把这些话都告诉了他媳妇,她弟弟为了出气,故意在结婚这天,闹我这个喜婆婆,要收拾我。我扫视一圈,看到老大也跟着大家一起在笑。原来上辈子,老二和老大看到我这样也在笑吗?后来他们结婚后没多久,我在被二儿媳推倒摔断腿后,直接被几个孩子们丢进了养老院。因...
主角:刘琴刘勇 更新:2025-05-15 05:0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琴刘勇的现代都市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完整》,由网络作家“真威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刘琴刘勇,也是实力派作者“真威武”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我竟然重生了!重生到了老二娶媳妇的这一天!上辈子的今天,也是我最屈辱的日子。因为媳妇家要888元的高价彩礼,同时打听到他们一家人品不行,劝老二算了,这样的家庭,以后会成为他的负担。可老二就像是着了魔一样,一定要娶她。我拗不过他,也只有捏着鼻子答应了。但我不知道老二把这些话都告诉了他媳妇,她弟弟为了出气,故意在结婚这天,闹我这个喜婆婆,要收拾我。我扫视一圈,看到老大也跟着大家一起在笑。原来上辈子,老二和老大看到我这样也在笑吗?后来他们结婚后没多久,我在被二儿媳推倒摔断腿后,直接被几个孩子们丢进了养老院。因...
“看在您老的面子上,只要她鞠躬给我弟道个歉,再给我弟包五十块钱的大红包,再给我包两百的下车红包,这事儿我们就算了。”
林永年皱眉,“两百块钱的下车红包,会不会太多了?”
刘勇大喜的日子送姐姐出嫁,挨了打,给他包个五十的红包没啥。
但是这下车红包,要两百就有点不合适了,他们这一片下车红包就没要过这个数的,老大结婚下车红包才二十。
“哟,这林家老二媳妇可真厉害,我家嫁闺女,彩礼才两百呢。”
有人说:“人家光彩礼钱就是888了,这家里越穷的,要这些就要得越凶。”
这些话传到了刘琴耳朵里,她咬着下唇狠狠瞪了那些说闲话的人一眼。
她们家女儿要不到那么多彩礼和下车钱,那是她们女儿没本事,依她看这些人就是嫉妒。
林国栋也看着二弟说:“老二两百块下车钱太多了, 你劝劝你媳妇。”
林建设不说话,他才不劝呢,来的路上琴琴都跟他说好了,下车红包要两百,他得支持。
要来都是他们两个的小家的,反正爸妈的钱,他不要的话,也要给大哥。
他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儿,也是同意的。
刘琴板着脸说:“我没想要这么多的,可她打了我弟,我咽不下这个口,下车红包没两百我也不嫁了。”
下车红包,其实是她家里一早就说好的,她妈说,结婚的时候要这种钱是最好要的,婆家碍于面子都会给。
正好这死老太婆又打了勇子,还可以把锅甩在老太婆身上,让林老头子也埋怨她。
张娇抱紧了怀里的儿子,两百的下车红包,她当年结婚下车红包可才二十呢。
李老太愤怒地瞪着刘琴,她简直就是放屁,上辈子没这档子事,她一样要了两百的下车红包。
为此老大媳妇还跟她闹,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她给老大媳妇补了四百块钱,才把人哄回家。
林永年眼神冷厉地瞪着李老太,这个老娘们儿今天也不知道是抽了哪门子邪风,人家闹一闹她,也是为了婚礼热闹一下,她还生气动手打了人,害他要多出这么多血。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跟人刘勇鞠躬道个歉,回屋包两个红包出来!”林永年没好气的低喝道。
李老太看着林永年凶巴巴的脸,就想跟他老脸上来一巴掌,这就是她伺候了一辈子,过了一辈子的男人。
上辈子,不管是跟儿子儿媳还是亲戚,有了什么矛盾,他选择的永远都是让她出来道歉,息事宁人,永远看不到她的委屈,从来不会站在她这一头。
美其名曰是想家庭和睦,她这个当妈的,当婆婆的要大度,要宽容,不能跟晚辈们计较。
他现在让被羞辱的她当着亲朋四邻的面,跟刘琴弟弟道歉,就没想过她以后在这大院里能不能抬起头来。
还有老大,刘琴姐弟这么羞辱他妈,他们就站在一旁看着,话都没有一句。
“呸。”李老太对着林永年的脸啐了一口,啐了他一脸口水。
林老头:下雨了?
不是,是老太婆冲他吐口水了!
她怎么敢!"
“老林两口子还没回来,不会真离了吧?”把洗碗水倒进排水沟里的赵大妈,抬起头看着大院的大门说。
小春妈说:“不能吧,说不定是两口子和好了,去国营商店吃饭了呢。”
“有这个可能。”
邻居们正说着,就看见精神抖擞的李书萍挺着胸膛走进大院,就好像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一样。
接着就是垂头丧气的林永年。
小春妈笑着跟邻居说:“看来是老林先跟国栋妈低的头呢,老林还是被国栋妈拿捏了。”
其他人也这么觉得,跟林国栋一个厂的马工,更是直接调侃他,“老林一个离婚就把你吓唬住了呀,看你这样子没少割地赔款吧?”
其他邻居也笑了起来。
“林师傅,没事儿,跟自己婆娘低头不丢人。”
“没错。”
林永年低着头一言不发,超过李老太先回了家。
“让你乱开玩笑,你看人老林生气了吧。”马工的婆娘拍了他胳膊一下。
“国栋妈?你家老林是咋跟你低头哄你的,你跟我们说说。”小春妈看热闹不怕事大。
李老太从兜里掏出绿本本,“我和林永年同志已经离婚了。”
众人惊得都呆住了。
“真、真离了?”赵大妈都结巴来了。
李老太点头,“新鲜出炉的离婚证,还热乎着呢。”
邻里讶然,原本以为李老太这是闹一闹,让老林跟她低头,没想到还真把婚给离了,还叫上同志了呢。
林小玉坐在床上看书,见她爸回来了,忙站起来喊了一声:“爸。”
又问:“我妈呢?”
林永年看了她一眼,坐在凉椅上不想说话。
“爸。”林建设听见他爸回来了,就和刘琴从屋里走了出来。
“咋样,我妈是不是反悔了?”林建设笑嘻嘻的问。
林永年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都是他说他妈是吓唬人的,自己才跟着说离婚的。
“爸,你咋了?”林建设觉得他爸表情似乎有些不对。
林永年把离婚证从上衣口袋里抽出来,摔在面前的长桌上。
林建设和刘琴看到绿本本上“离婚证”三个大字一楞,“我、我妈真跟你离了?”
林永年没好气地拍着桌子道:“离婚证都在这里了,还能有假!”
林建设知道他爸这是在怪他呢,但这事儿怎么能怪得到他呢!
他妈看起来本来就像是吓唬人的,他哪里知道,他妈是真敢离呀。
刘琴还等着看婆婆的笑话呢,没想到她还真离了,现在成了看公公的笑话,她公公明显是不想离的。
林小玉看着桌上的离婚证,妈跟爸离婚了,妈说了只要她,那她是不是要跟妈一起离开这个家了。
她听人说,这离了婚的人就是两家人了, 是要分开不住在一起的。
“爸你也别急,我妈肯定会后悔,用不了多久就会跟你复婚的。”林建设十分肯定地说。
林永年无语地看着二儿,他不久前也是这么说的。
“这是钢铁厂给你分的房子,我妈跟你离了婚,就得搬出去。既然他现在跟你离了,你就让她搬出去。她没工作,没地方住,用不了几天就灰溜溜的回来跟你认错复婚了。”
林建设心里还是觉得,他妈不是真心想离婚的,就是想拿捏他爸,只是玩儿脱了,被架起来了下不来台,只有硬着头皮把婚离了。
李老太站在门口,听着林建设这一通发言,只恨当初生他的时候忍住了,没有把他直接生茅坑里。
李老太生林建设的时候,正上着厕所呢,那时候粮食不太够吃,杂粮吃得多,便秘不好拉屎。
她拉屎用着力呢,羊水就破了,孩子也要出来了。
她怕把孩子生厕所里,强忍着疼痛和不适,撑着笨重的身子起身走出了厕所。
早知道就该一用力,把他拉茅坑里。
“妈。”林小玉冲着门口喊。
“妈?”林建设一扭头,就看见他妈嘴角勾起一个嘲讽的弧度,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他心虚地干咽一口,又叫了一声:“妈。”
刘琴没喊人,改口红包都没给她,她才不会喊呢,要是给个一百的改口红包,倒是可以考虑。
李老太冷嘲道:“不用你们撵,下午我就去房管所租房子,肯定不会赖在你们家里不走的。”
林建设摸了一下后颈,“妈你说啥呢,这也是你家。”
李老太:“不是了,婚一离从此以后我们就是两家人了,我跟小玉是一家,你们是一家。”
说完李老太就进了屋,把上午藏的钱又拿了出来。
坐在桌前把帕子打开,“离婚协议上写好的,家里的存款我们一人一半。”
“这里有八百二十块,我们一人四百一。”
李老太把钱分成了两份,正要把林永年的那份推过去,就听见刘琴说:“钱不能这么分吧?你和小玉就两个人,爸这边可是一大家子呢。”
她们这边人多些,怎么能一人一半呢?
“那你说怎么分?”李老太饶有兴味地看着刘琴问。
刘琴清了清嗓子,“这钱是大家的,那就该按人头平均分。”
“呸。”李老太对着刘琴的脸啐了一口,“放你妈的五香麻辣屁,这钱是我和林永年这个老不死的这么多年的工资攒的,什么时候就成你、成你们大家的了?”
刘琴闭着眼摸了一把脸,抓着李建设的袖子告状,“建设你看你妈。”
林建设刚要张口,“闭嘴,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李老太就指着他的鼻子骂。
“……”林建设气呼呼地闭上嘴。
“这些钱是我和林永年的婚后财产,现在我和他离婚了,这钱不管是依法还是依理,那都是我们一人一半,这跟人多人少没关系!更没有你们的份儿。”李老太用手指敲着桌子。
刘琴不服气,“大哥大嫂还有建设上班的工资难道就没在里头。”
“当然不在。”李老太说,“林国栋两口子还有这顶了我工作,才上两个多月班的白眼狼,别说是工资了,就连生活费都没交过。”
真的吗?
刘琴看向林建设,后者点了点头。
家里都似乎他妈负责买菜做饭,他妈和爸的工资都挺高,不差钱,所以大哥大嫂他们也从来没交过生活费。
“……”
刘琴不说话了,她真不知道,林家是这么个情况。
她们家,家里不管谁挣的钱,都是交给她妈管的,像她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工资,只能留三块钱自己花。
“随时欢迎。”李书萍满脸是笑,看着丢进铁盒子里的三毛钱,充满了成就感。
顾振远夹着公文包和小刘走出棉被厂的家属院,他们是为了破案,来走访调查的。
“顾队,咱们中午去国营饭店吃饭吧?”小刘提议。
他们下午还要去张可馨的学校调查走访,中午不回局里。
“行。”顾振远没有意见。
棉被厂家属院儿这块儿的巷子更窄,不好停车,车子停在了梨花巷外头的大马路上。
小刘:“噫,这巷子口啥时候又摆了个摊儿,早上来的时候都没有。”
低着头想案子的顾振远听见小刘的话,抬头一看,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小摊上忙碌。
李书萍?
她怎么摆起路边摊了?
“顾队怎么不走了?”小刘问。
顾振远转身朝小摊走去,“不去国营饭店了,中午吃饺子。”
小刘脸一垮,早知道他就不多嘴了,这路边摊哪里能有国营饭店好吃。
走近了点他才发现,摆摊的竟然是发现张可馨的人。
“噫,李书萍同志。”
李书萍正下饺子呢 ,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一抬头,就看到了熟人。
“顾队长,小刘公安!”
四个吃饺子的顾客,一听到公安两个字都抬起了头,还真是两个公安呢,这个摆饺子摊的竟然还跟公安认识。
“李书萍同志,你怎么摆摊卖起饺子了?”小刘好奇地问。
上次见她,她还是为了包荠菜饺子,去河边挖荠菜呢。
李书萍不卑不亢地笑着道:“这不是工作转给儿子了嘛,我人还干得动,就摆个小摊挣点儿钱。”
小刘点头,“这话没错,四十多岁正是拼的年纪。”
像他们顾队都四十二了,查案追犯人可拼了,他是刑侦大队的大队长,其实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就行了,但他就在办公室里坐不住,还是跟着他们一起下一线。
“给我们来两碗饺子吧。”顾振远说。
李书萍:“行,你们找个空位置坐着,饺子很快就好。”
“公安同志,你们坐这儿。”已经吃上饺子的爷孙倆,把桌子让了出来,去了另一桌坐。
“谢谢。”顾振远点头致谢。
顾振远坐在折叠凳上,双手自然的放在膝盖上,习惯性的扫视一圈后,视线落在了李书萍身上。
她穿着藏蓝色的翻领上衣,身上系着褐色的围裙,围裙上沾着些面粉,低头看着锅里的饺子,嘴唇微微抿着,神色专注,仿佛煮的不是什么饺子,而是十分珍贵的美味佳肴。
似乎察觉到有人在看她,李书萍抬起头,发现是顾队长,便冲他笑了笑。
顾振远怔了一下,牵起唇角微微颔首。
李书萍:这个顾队长可真是严肃,随时随地这嘴角都是绷着的。
两碗饺子上桌,李书萍又问:“要醋不?”
小刘:“要。”
顾振远:“麻烦了。”
李书萍笑着摆手,“不麻烦。”
吃饺子提供醋本来也是应该的。
李书萍倒了两碟醋过来,放下却没走,而是小声问:“顾队长你们过来是不是查案子的?”
“无可奉告。”顾振远声音冷冽。
李书萍只觉得周遭的空气骤然下降,意识到这些事情是不能瞎打听的,连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是我多嘴了。”
见她诚惶诚恐的道歉,顾振远搓了搓手指,想他是不是太凶了。
他们有纪律,查案的事,是不能随便跟人说的。
“你们慢慢吃,我去忙了。”李书萍转身,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上的虚汗,从此也长了个记性,不能啥事儿都瞎打听。
“顾队,这饺子可真好吃。”小刘两眼放光地用筷子指着碗里的饺子说。
顾振远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蘸了醋,送进嘴里,眼底闪过一抹惊艳之色。
他们全家都爱吃饺子,家里照顾父母的保姆饺子也包得好,但跟眼前的比起来还有差距。
小刘:“这样的饺子才是该花钱买的饺子嘛。”
国营饭店的猪肉饺子都不如这个,他以前花钱吃的都是啥饺子呀。
顾振远没有说话,只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他家教极好,一向都是食不言寝不语,不少人都觉得他这个人古板无趣。
十八个饺子吃完,顾振远和小刘都饱了。
顾振远付了六毛钱,小刘摸着肚子说:“李书萍同志你这饺子真实在,我是一碗就饱了,不像国营饭店的,吃一碗还不够,要吃两碗。”
一个食客吐槽起国营饭店来,“国营饭店现在越做越假了,皮厚馅儿少,味道还不行,还真赢不得这路边摊呢。”
李书萍扯了扯嘴角,“喜欢吃以后常来。”
顾振远:“你晚市还在这里摆吗?”
“摆的。”李书萍点头。
心道:他这么问,是晚上还要来。
中午巷子口来往的人不多,但李书萍也靠着酒香不怕巷子深,陆陆续续也卖出去了十八碗,收入五块多钱。
李书萍高兴地数着手里的毛票,觉得这个摆摊的生意很有搞头,就卖出去这十八碗,她的食材成本不但回来了,还有赚的呢。
周翠兰看着她手里的一把钱,羡慕地说:“还是你卖饺子赚得多些。”
“我这个麻烦些呀,你瞅我这些家伙事儿,搬来搬去的都费不少功夫呢。”李书萍说着把钱揣进了衣服兜里。
周翠兰点点头,确实,不像她卖茶叶蛋,只需要晚上把鸡蛋洗出来,放锅里小火煮着,第二天早上有一个背篓背到巷子口卖就行了。
李书萍卖饺子,东西一大堆,还得和面拌馅儿擀面皮儿,确实比她这个麻烦多了。
一点半一过,基本上就没人会来吃饺子了,李书萍也没回去,就坐在凳子上包饺子。
中午人少都卖出去了十几碗,晚上 上班儿的人下班儿,人应该会更多一些。
她一边包饺子,一边和周翠兰唠嗑,倒也不觉得时间难熬。
下午五点,林国栋去托儿所接上了儿子俊俊,跟他爸林永年在厂门口汇合一起回家。
快走到巷子口时,就看到前面围了好多人。
“干什么呢,这么热闹?”林永年伸长了脖子。
人群中的马工,看到林永年爷孙三人,便笑着招手,“老林,快过来,你前妻在这里摆摊卖饺子呢。”
什么!
林永年和林国栋父子俩瞳孔地震,李书萍/妈在巷子口摆摊卖饺子!
马工见他爷俩不动,又招手,“你们快过来呀。”
围在摊子前的人,一听他们之中有人是老板娘的前夫,就扭头看了过来。
这年头离婚可是新鲜事儿。
林永年和林国栋只觉得一股热气全冲上了脸,抱着孩子,低着头快速通过。
丢死人了,丢死人了,李书萍/妈怎么还在巷子口摆起摊儿来了,这让街坊四邻和厂里的同事怎么看他们家!
李书萍也听见人喊了,不过她可没空管,她下饺子还下不过来呢。
不出她所料,一到下班的点儿,这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她的生意也好了。
先是23号院儿一个吃过她包的饺子开的头,然后在老邻居的推荐下,吃饺子的人就多起来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