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前文+后续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前文+后续

南无火蛾万千悲勇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此时大营中的李绩心中松了口气。这位太子殿下终于是走了,而且如今李世民苏醒,他压力也没那么大了。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李绩戎马半生,听到这声音脸色瞬间一变。大军正准备安营扎寨,谁会擅动战马?而且他统领军队向来令行禁止,没有他的帅令,不可能有人敢动。就在这时,远处一士兵疾驰而来:“报!李帅,有大批士兵偷了战马,跟太子殿下那些随从一起逃营了。”李绩勃然大怒。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队作战,士气最为重要,而逃营这种事是最伤士气的,最严重的可能使大军完全丧失战斗力。当即大吼道:“追!派本部精锐骑兵马上给本帅追!无论死活!”“诺!”已经钻进车厢内的李承乾,现在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即将面对李世民的恐惧,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这时,突然耳边传...

主角:罗乐萱唐千琴   更新:2025-04-15 14: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罗乐萱唐千琴的其他类型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此时大营中的李绩心中松了口气。这位太子殿下终于是走了,而且如今李世民苏醒,他压力也没那么大了。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李绩戎马半生,听到这声音脸色瞬间一变。大军正准备安营扎寨,谁会擅动战马?而且他统领军队向来令行禁止,没有他的帅令,不可能有人敢动。就在这时,远处一士兵疾驰而来:“报!李帅,有大批士兵偷了战马,跟太子殿下那些随从一起逃营了。”李绩勃然大怒。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队作战,士气最为重要,而逃营这种事是最伤士气的,最严重的可能使大军完全丧失战斗力。当即大吼道:“追!派本部精锐骑兵马上给本帅追!无论死活!”“诺!”已经钻进车厢内的李承乾,现在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即将面对李世民的恐惧,还有对未来的迷茫。这时,突然耳边传...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此时大营中的李绩心中松了口气。

这位太子殿下终于是走了,而且如今李世民苏醒,他压力也没那么大了。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

李绩戎马半生,听到这声音脸色瞬间一变。

大军正准备安营扎寨,谁会擅动战马?而且他统领军队向来令行禁止,没有他的帅令,不可能有人敢动。

就在这时,远处一士兵疾驰而来:“报!李帅,有大批士兵偷了战马,跟太子殿下那些随从一起逃营了。”

李绩勃然大怒。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军队作战,士气最为重要,而逃营这种事是最伤士气的,最严重的可能使大军完全丧失战斗力。

当即大吼道:“追!派本部精锐骑兵马上给本帅追!无论死活!”

“诺!”

已经钻进车厢内的李承乾,现在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即将面对李世民的恐惧,还有对未来的迷茫。

这时,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剧烈的马蹄声。不过他也没做他想。

毕竟他被抓走得太突然,没有他的命令,根本不可能有人会营救他。

外面的程咬金极目远眺,开始还以为是陛下又有旨意传到。

但转念一想,这方向不对啊,这伙马蹄声是从军营方向传来的。

当即瞬间警觉,对身旁亲兵喝道:“列阵迎敌!”

李承乾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真有人来救他?会是谁呢?杜立?还是薛仁贵?应该不会。

因为如果是自己带他们离开军队,凭嫡长子身份算是持有大义。

但自己不在,这些人擅离军队来营救自己,万一失败,等待他们的肯定是诛九族。谁会冒这个险?

这时,车厢外传来一道他熟悉的声音:“殿下,仁贵来也!”

这声音,让李承乾眼眶瞬间就湿了。没想到自己一番虚情假意的拉拢,竟让他冒死来救自己。

程咬金一眼就认出来人是之前救过李承乾的那名士兵。

他知道这人武艺不错,但他打了半辈子仗,斩杀猛将也有不少,怎么会在意一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所以心中并未太当回事。

思考间,以薛仁贵为首的人马已冲至近前,双方立刻交战在一起。

薛仁贵则一马当先,直冲李承乾车厢而来。

程咬金见状策马迎了上去。

二马错蹬间,薛仁贵抢先出手,长枪舞了个枪花,而后横扫而出。

程咬金虽然震惊他出手速度快,但也并未收起心中轻视,提起手中马槊,自下而上,要将其手中武器挑落。

伴随一阵刺耳的金属碰撞声,程咬金心中大惊,因为他手中铁槊竟被扫落脱手,飞出去老远,同时他的双手被震得不断颤抖。

这时,薛仁贵已经冲到车厢旁:“殿下快走!”

听到这声音,李承乾大喜过望,当即跳出车厢。

薛仁贵手中长枪连刺数下,将拉着马车的绳索刺断,而后一拽李承乾的后衣领,将他拽到马上!

“殿下!快走!”

程咬金见李承乾要在自己眼皮底下被人劫走,当即动了真火,飞速策马将远处铁槊捡起,而后一个漂亮的引马回身,向薛仁贵冲了过来。

薛仁贵见状也不惧:“殿下先走,我来拦住他。”

李承乾知道现在千钧一发,不是多说的时候,一夹马肚向远处疾驰。

程咬金此时收起轻视之心,手中铁槊舞得呼呼生风,似有千斤之力般向薛仁贵头顶劈下。

薛仁贵脸上没有丝毫慌乱,抬枪顶住,而后回手便刺。


“那我先走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走吧,走吧。”然后招呼身旁侯君集:“侯将军,他那马长途跋涉肯定累坏了,你带去好生喂养。”

“额?殿下这是?”

“没什么,你走回去吧。”

张掖距离最近的驿站也有八十多里路,靠两条腿不得累死,不过现在这情况能让他走就不错了,当下也没啰嗦,苦着脸道:“在下知道了。”

传旨之人走后,李承乾明白,张掖这地方肯定不能待下去了。

因为此地还在大唐境内,如朝廷派大军围剿,很难突出重围,而且他也从未想过在张掖长待。

转头看向旁边侯君集,此时他一脸忧虑之色,想来是思索对策。

“君集,想什么呢?”

“嗯?臣想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想出什么了吗?”

“我当年率军剿灭高昌国,在那儿还有些故旧,不如我们率军前往那儿?然后待时而动,寻找时机打回长安。”

这确实是个办法,但高昌国毕竟距离大唐太近,没有太多战略迂回空间,而且那儿的局势也不够混乱,远远比不上大漠。

“不行,如我们去往高昌,先不说你那些故旧肯不肯投靠我们,单说朝廷派大军前来征讨我们能挡住吗?”

侯君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一时间好似也没有别的办法,想到此处他脸色有点灰暗。

李承乾则说道:“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君集,你带军多年,早已堪称名将,对行军之法肯定了如指掌。你说说,朝廷的传快马从长安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长时间?”

侯君集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飞快答道:“大约三天到四天左右。”

“嗯,那我军凭马蹄铁从张掖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久。”

侯君集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他的意图,这是想照葫芦画瓢给云中都督府来一次啊。

“马蹄铁虽然大大加快了马匹行军速度,但我们距离云中都督府的距离比长安要远出二三百里,差不多也是三天到四天。”

“而且如果沿途关卡赶在我们前面收到殿下太子之位被废消息,那朝廷会迅速派遣周遭大军围剿我们,到时我们必然插翅难飞。”

李承乾微微凝神,其实他也明白,这时间上来说大概率是来不及的,

但他必须要赌一把,而且他忽悠士兵跟他闪击张掖时就想好了,最终要去云中都督府。

因为这地方位于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腹地,且北有西突厥,东有高句丽,这两个国家,李世民终其一生也没灭掉。

同时还可如最初谋划那般,趁薛延陀战败,侵吞其地盘。

而且他在走之前让杜正伦他们带着苏宁玉和自己两个儿子,秘密前往云中都督府附近和他会合。

“君集,果然深通兵略,但你忘了,欲成大事每走一步都是在赌,你觉得李世民当年在虎牢关下,三千破十万,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当年虎牢关大战时,侯君集也在,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道理,况且他投靠李承乾不也是赌吗?

“好,殿下豪气万丈,那咱们即刻出兵?”

“嗯,兵贵神速,你马上去安排吧。”

过了半个时辰,人马便云集完毕。

其中李承乾原本带来的人马,经过一夜疾驰,而后又参加整编,已经极其疲惫,按理说休整一天。

而且带着这么多行收容的兵丁,千里行军也并不是特别稳妥。


李承乾,目光微转,很快在尉迟敬德的话中找到破绽。

“尉迟将军所言差异,朝堂之上,何来‘骂’之说?有道是‘国有诤臣,不亡其国,家有诤子,不败其家’我刚才那是忠心谏言,父皇他从谏如流,怎么会记我的仇?”

这话怼尉迟敬德哑口无言,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声什么,最终一拍脑袋。

“太子殿下,俺是个粗人,说不过你,明说吧,你要率军出城除非是踏着我的尸体!”

其实他这话,代表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态度。

李承乾心里也明白,靠着几句胡搅蛮缠的话,绝可能让这些人同意自己率大军出征。

不过政治博弈,某些时候跟做买卖差不多,我漫天要价,你坐地还价,最后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价钱成交。

“呵呵,孤其实也不是非要亲自为帅率军出征。”

听到这话,所有人神色都有所缓和。

“不过...不过...。”

不过半天也没人接话,李承乾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那本宫就直说吧,本宫同意中书省拟好的方略,不过孤要做副帅随军出征,而且要任命侯君集为主帅!”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他,谁不知道侯君集和你关系密切,他当主帅和你自己当主帅有个P分别。

李承乾此时突然一改咄咄逼人的态度,微微一笑,环视众人,语气温和。

“诸位卿家,若有疑虑,不妨直言。孤虽居储位多年,然未立寸功,实感惭愧。此番征讨薛延陀,正是孤欲借此机会,为社稷尽一份心力,亦望父皇能稍加垂青。卿等以为如何?”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继续道:“虽居储位,然年岁尚轻,阅历浅薄,岂能独揽天下大事?国事繁重,非一人之力可担,如若诸位不与孤共谋,怕是要耽误社稷大事了,到时父皇怪罪下来,诸位怕是要遭罪了,而孤也只能去太庙自刎”

他这番话,前面基本上都是废话,主要还是后面几句,意思很明白,你们要不答应我的要求,出兵的旨意我肯定不会批答,而且哥们还得自尽,你们就看着办。

其实这一众文臣都堪称人杰,也都快速在心中权衡利弊。

这旨他们是肯定不会下的,但李世民真半个月才醒,到时北境边疆有失,高句丽、吐蕃趁势来攻,那李世民追究起来,他们也有责任。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手中完全没有遏制李承乾的筹码,没法阻挡他自尽。

如果李世民醒来,发现李承乾已经在太庙自尽,他六亲不认之名坐实,那场景他们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过了良久,魏征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您看这样好不好?军情紧急,而且现在情况你也明白,我们肯定不能同意您独自率军出征的。”

他这话说的倒也算诚恳,李承乾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魏大人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魏征看了一圈众人,略微犹豫了一会才说道:“这样吧,只要殿下您能批答出兵旨意,我们就同意您跟随大军出征。”

“不过要李世勣将军为主帅,程知节将军为副帅军,而您不能在军中担任任何职务,且您要授予李勣节制大军一切,包括您在内的权利。”

他话音一落,一众大臣都没说话,差不多默认了魏征这个办法。

其实这办法,倒也算万全之法,这样不光能把李承乾囚禁在军队之中,还能防止他去太庙自尽。

更重要的是,李承乾现在依然是太子,拥有监国辅政之权,要是留在长安还说不上闹出什么乱子。

此时李承乾心中狂喜,他要的就是能顺利出长安,其他的其实并不在乎。

这也是他漫天要价的好处,要是开始就说自己要随军,这些人肯定不干。

但要求为主帅出征,退而求其次,就会同意让他随军。

不过为了避免这些人精起疑,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孤觉得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但孤要让侯君集替程将军为副帅。”

魏征可能猜到李承乾会这么说,飞快摇头拒绝:“殿下,这是我们最后底线,如您不能答应,我们也没办法了。”

李承乾见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也没必要再坚持。

不过他还是要装作不愿意的样子,并没立刻答应。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声音平淡,好似没有任何情绪。

“殿下,您还是不要让诸位大人们为难了,答应了吧。”

长孙无忌虽然明面上权力和其他几位重臣差不多。

但他身份特殊,还是李承乾的舅舅,此时站出来,只要李承乾点头,事情基本上就算敲定了。

李承乾见状,也没在端着。

“好,那孤便答应,不过孤有最后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在两日内出兵。”

他这么要求,无非是怕夜长梦多。

众人哪里会不明白李承乾想法。

但也无所谓,因为大唐情报网不是开玩笑的,战报到之前,就预测到薛延陀会袭扰边境,早就做好了出兵的准备。

既然事情敲定,李世民也无大碍,这些人就去忙了。

毕竟整个大唐帝国一天也不能停止运转,况且还要安排具体出兵事宜。

众大臣对李承乾微微躬身。

“臣等告退!”

言罢所有人便鱼贯离开,李承乾则驻足原地并未动弹。

抬头望着气象万千的太极宫,心神不由有些恍惚,自己就这么丝滑的活下来了?

这时他感到肩膀被人从后面拍了一下,所有人都对自己避之不及,谁会这个时候招惹他?

带着疑惑回头看去,只见身后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男子,其身形高大,肩宽背阔,五官棱角分明,眉如刀削,双目深邃如寒潭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如同山岳般稳重气场,此时他嘴角微微上扬擒着一股耐人寻味的笑意。

李孝恭?他怎么冒出来了?这人出身宗世身份显贵,而且在隋末乱世时为李唐经略巴蜀、平定南方。

要说大唐的江山北方是李世民打下来的,那南方就是李孝恭打下的,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李唐建国的第二大功臣。

但也因为他功劳太大,为防猜忌,一直深居简出,基本不参与朝政。

正在离开的众臣,也都微微侧目二人这看来,一个个神色复杂。

毕竟李孝恭虽然远离朝政,但能量可不小,他表面是从不和任何人结党,但其经略江南多年,军政两届故旧无数。

而且和他如今大唐军界中地位最高的李靖,虽然表面上从不往来,但俩人之间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李孝恭平定江南期间对李靖的用兵方略几乎是言听计从,可以说是李孝恭贤明,但你说二人没有私交,恐怕三岁孩子才会信。

“皇叔?您有事?”

李孝恭闻言笑了笑:“哈哈,太子刚才那般模样,可真像你父亲年轻那会。”

李承乾听到这话,大脑疯狂运转,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就在他思考之际,李孝恭已经转身离去。

“咦?怎么走了?”

这人怎么神神叨叨的。

见他离开,李承乾也没再继续思考,转身向东宫走去,他也要抓紧时间为出征薛延陀做准备了。

他现在虽然靠着胡搅蛮缠争取到了跟随大军出长安的权利。

但他面对的的依然是几乎必死之局。

因为这次出征,他在军队中没有任何权利,那程咬金和李世绩又都是李世民铁杆,相信自己到了军中,这俩人一定会派兵牢牢看紧自己,只等李世民一醒,马上将他押解回长安。

不过好在现在李世民突然晕了过去,还没下旨处罚那些策划谋反的太子府僚属。

这些人如果能全部跟随他出征,虽然不能架空李世绩和尉迟敬德,但也能在大军中拉拢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

对于拉拢人心,他笃信,‘皇帝不拆饿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钱能使磨推鬼’

他现在一方面的想办法将亲信安排进出征部队,另外一方面就是尽量筹钱,等到了军队中他打把撒钱,再配合僚属,应该就没问题。


但他没办法,从他“行不得已之事”时,就注定,他只要活着就要防着自己儿子。

想到此处他眼中露出罕见的后悔之色,喃喃自语:

“父皇,我难道真的错了吗?”

“但这个天下是我打下来的啊,难道我要坐视大哥的屠刀砍向我的脖颈吗?然后让他坐上我舍生忘死打下的江山上吗?我不甘心啊!”

说着他目光变得坚定而沉稳。

“朕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扫灭强敌,建立丰功伟业,朕不后悔,无论世人如何看朕,朕都不后悔!”

说完一甩袍袖,转身离开太庙。

门外小太监见他出来,急忙上前搀扶:“陛下,咱们现在去哪儿?”

李世民声音冷冽道:“回太极殿!”

张掖城大营外,李承乾已经是累得不行,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虚弱到了极点。

他本就疾驰一天一夜,然后又在大营外坐了足足一天一夜,挡住了要求见他们长官的兵卒。

期间又是舌战众人,又是以太子之尊迫,可以说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这时侯君集自远处疾驰而来,到后飞快翻身下马。

“启禀殿下,部队已按照您的要求全部改编完成,不符合条件者和不愿从者,全被臣关起来了。”

李承乾一直处于精神、身体双重紧绷状态,此时听到这话,一放松,整个人顿时虚脱,直接大头朝下直挺挺向前倒去。

幸好侯君集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殿下没事吧?”

“没事,孤,就是有点累了。”李承乾摆了摆手继续道:“对了,收归了多少士兵?”

“回殿下,收归骑兵六千,步卒二千。”

李承乾点了点头,如此他手中就有接近一万人马了,不过步兵对他现在来说没什么用。

“君集,你从两千步卒中选拔出精通骑射的,其他我们用不上,暂时控制起来就行。”

侯君集也没多问,点头应道:“好,臣这就去办。”

“对了,不从的士兵和那些军官该如何处理?”

李承乾想法并未改变,不到绝路时,他绝对不会杀害大唐将士,当即摇头道:“先关着吧,到时看情况再说。”

这时一士兵疾步跑进营中:“报!启禀殿下,城外有一人自称朝廷信使,手持圣旨,称有陛下旨意传达,让我们速度开城门接旨。”

听到这话,侯君集神色微变,李承乾却乐了,李世民反应还挺快,不过还是慢了自己一步。

“走,随孤去看看是什么圣旨。”

言罢,李承乾带着众人前往城门口,同时吩咐身旁士兵道:去“放他进来。”

“张掖守将李……”传旨之人话说一半,抬头看见李承乾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能被派来传旨的都是宫内骑术上佳的禁军,自然是认识李承乾,一脸的不可置信。

“太……太子殿下?”

“哈哈,正是孤,圣旨拿来,孤看看父皇都说啥了。”

言罢,士兵不由分说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圣旨,然后交给李承乾。

内容他猜得差不多,什么李承乾无德之类,废了他太子之位,然后让李武速速率军将其缉拿。

看完后,李承乾一脸揶揄地看着传旨之人。

“父皇都来旨了,那孤这个当儿子的也得回应一下不是?”

“写太麻烦了,这样,我说你记着,就说,儿臣最近日子过得不错,等那天气好了,孤会亲自去长安城看他的,还有让他一定注意身体,别总晕来晕去的,这不好。”

传旨之人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人都懵了,不过他明白太子殿下这是彻底造反了,凭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是躬身道:“在下知道了。”


现在的情况,肯定要分出一队人马单独护送这些东西。

其实,侯君集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是朝廷重臣,真遇到唐军还能周旋一二。

不过,通过侯君集刚才的表现,李承乾觉得他可能对自己心有不满。这些东西太过重要,他有点不放心交给他。

而且,侯君集曾率兵灭了高昌国,曾路过张掖,人头也熟。

思量片刻,李承乾最终说道:“仁贵,由你护送物资在后行军,可敢?”

薛仁贵闻言,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回道:“诺!”

“好,孤分你一百人马,跟着我们向张掖方向进发即可。”

“领命!”

而后,众人全都大眼瞪小眼地看着李承乾,意思很明显,让他拿出能支撑战马马蹄疾驰二百里的东西。

李承乾也不啰嗦,当即翻身下马,找到装有马蹄铁的箱子,吩咐士兵将里面的东西全部取出。

这时,他突然想到旁边还有个程咬金。

自己也不可能绑他一辈子,早晚得放他回大唐。因此,马蹄铁这个秘密武器绝不能让他知道。

“来人,将程将军带离我们三里远,没有孤的命令不得返回。”

言罢,他又招呼那些被绑来的工匠:“你们马上架炉生火,给马匹安装铁掌。”

这些工匠被绑了这么多天,早就放弃抵抗了,当即按照李承乾的吩咐开始忙活起来。

待火炉生好,李承乾也亲自给工匠们示范了几遍。

这玩意难度并不大,围观的士兵也都学了个差不多。

时间过去差不多一个多时辰,马蹄铁便全部安装完成。

侯君集久经战场,在看到李承乾拿出马蹄铁的那一刻,心中惊为天人。

这东西虽不复杂,但确实大大增加了马蹄的耐受度,简直将骑兵战力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李承乾知道侯君集虽然投靠他,但心里其实不太看得起他。

现在正好借这个机会震慑他一下,不然这家伙说不定会生出什么别的想法。

见此情况,他走到侯君集身旁:“君集,孤这发明怎么样?”

“臣……嗯,臣觉得这马蹄铁真乃神物。”他眼中满是钦佩之情。

“哈哈,而且孤还研究了一套与这马蹄铁相配的作战之法,等以后有机会传授与你。”

侯君集现在是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丝毫没上过战场的李承乾不光发明出马蹄铁,还能想出作战之法?但他还是钦佩道:“殿下睿智,实非臣能比。”

此时,所有马蹄铁都安装完毕。

兵贵神速,李承乾目光冷冽,厉声道:“所有人,随孤闪击张掖!出发!”

话音未落,他已如离弦之箭,一骑当先,疾驰而出。

其他人也全部策马跟上,千骑奔驰卷起漫天尘土,马蹄声震天动地,宛若雷霆。

他们策马,一直疾驰到第二天凌晨时分,路上遇到不少关卡,但都被李承乾用皇太子身份忽悠过去。

“殿下,估计我们快到张掖城下了,接下来该如何行事?”侯君集策马靠近,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李承乾刚要回答,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约百人的骑兵正疾驰而来,尘土飞扬,气势逼人。

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握紧武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

李承乾迅速思索,张掖作为军事重镇,周围哨骑众多,这队人马极可能是巡逻的守军。

他当即勒马停住,抬手示意:“都别紧张,收起武器。”说完,他独自策马上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