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高口碑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推荐《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目前已经全面完结,苏文廖雪芹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寂寞的夏天”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大学生快递员苏文,因一颗‘红星’吊坠,获得了穿越平行时空1935年陕北的能力。靠着一颗红心,用现代的物资科技,帮助陕北革命。首长:小苏,粗粮有吗?粗粮顶饱。苏文:没有,细粮一样能吃饱!首长:小苏,有军火吗?苏文:请给我点时间,保证完成任务!…(合理双穿,不降智,不脑残,真正援gong文!)简介无力,宝子们,让咱们一起开始吧!...
主角:苏文廖雪芹 更新:2025-04-15 13:1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文廖雪芹的现代都市小说《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高口碑》,由网络作家“寂寞的夏天”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推荐《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目前已经全面完结,苏文廖雪芹之间的故事十分好看,作者“寂寞的夏天”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大学生快递员苏文,因一颗‘红星’吊坠,获得了穿越平行时空1935年陕北的能力。靠着一颗红心,用现代的物资科技,帮助陕北革命。首长:小苏,粗粮有吗?粗粮顶饱。苏文:没有,细粮一样能吃饱!首长:小苏,有军火吗?苏文:请给我点时间,保证完成任务!…(合理双穿,不降智,不脑残,真正援gong文!)简介无力,宝子们,让咱们一起开始吧!...
紧接着苏文就利用自己医药学专业知识,教高院长怎么稀释青霉素粉,
用量大致多少,以及怎么做皮试。
这么简单的操作,对于一名资深战地医生来讲,简直就是小儿科。
待一切准备妥当,立马就在众人的见证下,
将稀释后的16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进了一名高烧不退的战士体内。
至于说效果如何,以及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也只能拿时间来验证。
按照苏文的预想,初次打青霉素的人效果是最好,2个小时内应该就会见效。
于是便叮嘱卫生院的护士仔细观察病人,并且随时汇报。
众人回到堂屋,王福山便直接道:
“小苏啊,部队的情况你也看到了,咱们的战士可都是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
“打仗、拼命,他们都不怕,但要是没了粮食物资的话,他们连拿枪也没力气啊。”
苏文沉重地点点头:
“所以师长,我到你们这边来,就是为了支援革命,就算我不赚钱也得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众人闻言,互望了一眼,微笑着点点头。
但是商人进货也是要花钱的,所以白拿物资这种事,
无异于杀鸡取卵,估计打秋风也就只有这一回。
所以,谢长伟直接道:“那个小苏,这次的粮食、盐和白糖,你打算卖什么价呀?”
见苏文有些犹豫,似乎是在纠结,谢长伟接着道:
“你也别客气,直接说就成,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一定满足你条件。”
意识到对方是误会自己了,苏文解释道:
“别误会政委,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跟你们取得联系。”
“想在咱们这有个稳定的中转站,方便物资的运输。”
“所以这次的钱,我就不收了。”
“小苏,咱们革命队伍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你是商人,但也是群众,所以钱你一定得收。”
王福山绷着脸,并没有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了眼睛,他想的是能长期合作。
“还有,你说想在苏区搞个中转站,啥意思啊?”
中转站这个词太新颖,苏文想了想,道:
“其实我就是想在找个稳定点的仓库,方便将来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进来。”
“好啊!”谢长伟激动的站起身,来回踱步道:"
毕竟这个年代的党员,对组织那是百分百信任。
既然对方拿出这么宝贵的药物交给自己,应该有任务才对,于是便问道:
“那个王特派员,是否有任务,还请指示!”
王义满意的点点头:
“你猜得不错,组织想通过这种新型消炎药打开长安,乃至整个陕省市场,用以赚取更多的资金。”
“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先说些表忠心的话,随后杨辉问道:“那这药具体卖什么价格?”
王义当即伸出2根手指,“每瓶两根小黄鱼。”
“噗~!”正在喝水的杨辉差点没呛出个好歹,他拍着胸口,咳嗽道:
“咳咳~,王..王特派员,现在磺胺也才一根小黄鱼啊,这青霉素卖两根,有人买吗?”
王义瘪了瘪嘴,这种质疑的话他也对组织提出过,不过被当场驳了回去。
无奈之下,为了完成任务,
王义好说歹说才申请到两支青霉素干粉,作为打开销路的试用产品。
“你明天就去国立医院推销此药,先不提钱,让他们试用之后主动找你。”
杨辉只是稍作犹豫,便应声道:“行!坚决完成任务。”
待王特派员离开,杨辉这才收拾好店铺,关门休息。
仰躺在床上,看着手上的小药瓶,他不免心里犯嘀咕:
这点药能行吗?还没他们家吃饭放时的粗盐多。
如果这药真这么有用,那自己得了疫症的爸,用了这药应该也能好才对...
不过现在想太多也没用,明天先把这两瓶药拿去医院试试才知道。
要是这东西的确好用,再跟组织申请一些给自家爹杨柏用也不迟。
翌日清早。
在门口挂了个‘今日打烊’的牌子,杨辉带着药就往省立医院走。
他跟医院院长算是老相识,对方也是属于同情革命的那一类中间分子,所以关系还算凑合。
要不说还是省立医院正规,不但环境干净整洁,医生护士都是清一色的白大褂。
真不知道啥时候苏区才能有这样的条件...
心里想着,杨辉轻车熟路的来到院长张华同的办公室。
抬眼便看见对方正在打盹,看来昨晚应该是忙了个通宵。
杨辉也不客气,敲门而入。
“叩叩~”"
不过还是赶紧问向旁边的参谋长,“老刘,咱们还有白面吗?”
“没了师长,白面断了好几个月了。”刘喜田一脸为难。
“报告首长!”杨二妮举起了手,“那个,我这里有一些。”
说着就把怀里的白面、精盐连同药一块递给了参谋长。
“呀!好白的面!还有这盐,又细又白!”刘喜田蘸了点盐放进嘴里尝了尝,立马双眼放光。
“这盐,好啊!不苦不涩,这一袋起码值两块大洋。”
“二妮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
杨二妮红着脸,“别客气参谋长,军民一家亲,只要能救政委,这点东西不算啥。”
..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炊事班长亲自做了一大碗疙瘩汤,里边放了不少的精盐,滋味十足。
原本还在昏迷中的谢政委,一嗅到疙瘩汤的味道,立马就清醒过来。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唏哩呼噜的吃掉一大碗,连汤都不剩。
其实得病大部分还是身子虚给闹的,要是天天吃白面,这病估计早好了。
紧接着又等了一炷香时间,看着谢政委把四颗指甲盖大小的胶囊吞下了肚,众人这才长舒一口气。
这药吃了没多久,谢政委便昏昏沉沉睡去。
杨二妮解释,这是吃药后的正常反应。
她达也是吃了药倒头就睡,第二天就能下地。
安排好人时刻观察政委的情况,几人再次回到师部。
王福山感激道:“二妮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了,如果能治好老谢,我亲自向县委为你请功。”
杨二妮有些忐忑道:
“那个首长,这药是我娘从卖货郎那边赊的,我达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政委。”
王福山摆摆手:
“即使治不好,我们七十一师也决不会怪你,你已经尽力了。”
说着便望向刘喜田,“老刘,支几块大洋,交给二妮同志。”
“明白师长。”
杨二妮闻言赶紧拒绝道:
“不用不用,这些东西本就不值什么钱,再说了,都是革命同志,咱们不分你我。”
对于杨二妮的政治觉悟,王福山满意的点点头。
不过还是接过参谋长手里的4块大洋,递给二妮:"
于是立马赶了过去,并吩咐炊事班,再弄一碗白面疙瘩汤,多放点盐。
“哈哈哈~,老谢,老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福山还没到窑洞便大声嚷嚷着。
只见谢上级已然能够坐在炕边,虽说还是虚弱和倦怠,
但好歹气色好了不少,看来这西洋药还真是神了。
“我的好兄弟啊,你可吓死哥哥我啦。”王福山认真打量着对方,关切道。
“谢谢你老王。”谢长伟挤出一丝笑容:
“也谢谢县委的同志,要不是你们,估计我就该去见马克思了。”
“呵呵~说啥呢?”王福山嗔怪道:“你这叫做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说话间警卫员便端来了一碗香喷喷的白面疙瘩汤,上面还撒了些葱花和几滴香油,
让人看了食指大动。
“老谢,赶紧的,趁热吃,完了好吃药。”王福山催促道。
谢长伟望了眼疙瘩汤,喉头咽了咽,虽说饿得慌,不过还是推拒道:
“我已经好得差不多了,细粮还是留给伤病员吧。”
“少废话,你现在就是伤病员,你好了也能给我减轻点负担,现在我可是政军两头挑,太累啦!”
说罢王福山就将碗筷放在炕上的木桌上。
“那行吧,可就这一回哦。”谢长伟身子太虚弱了,面对疙瘩汤的诱惑,他根本抵挡不了。
于是拿起筷子就唏哩呼噜吃起来,几大口疙瘩汤下肚,顿感舒坦不少。
问道:“对了老王,下午我听你们说这药跟粮食,都是那个川省来的商人带来的?”
“嘿嘿~,没错,就是我川省老乡。”王福山得意之后,有些疑惑道:
“不过我也纳闷,这么远的地方,他是怎么过来的?而且还得穿过封锁区。”
一口气吃完疙瘩汤,谢长伟抹了把嘴,附和道:
“是啊,老常现在跟疯了一样,不但封锁咱们,连老百姓都不放过。”
“这药跟粮食能运进来,恐怕得费不少功夫,以后等见着他,可得好好感谢一下,顺便问问能不能稳定提供物资。”
“没错!”王福山点点头: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只要能稳定提供物资,就算是数量少一点,那总比没有强。”
“而且啊,对方提供的东西不但好,价钱还便宜,也算是个有良心的商人。”
这年月的商人能不奇货可居,大发国难财就不错了。
像苏文这种商人,在这个年代,说一句大善人都不为过。"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