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炫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陈喵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多谢陛下!”侯显跪下来,朝向朱元璋办公的谨身殿,磕了几个响头,才把东西收起来,让太医帮自己治疗身体。老虎下山的事件,到了这时候,算是完全结束。朱元璋只当作是个意外,并没有追究什么,朱炫和朱允熥知道这不是意外,但是现在又不好做什么,就当不知道,以后再说。第二天。也许是老朱考虑到,昨天去打猎了一天,所有皇子皇孙都累了,宣布放假一天,不用去大本堂上课。朱炫舒服地睡了一个晚上,早早地起来后,看到徐辉祖亲自过来送早餐。他和徐辉祖客套了一会,目光落在侯显的身上。“小皇孙怎么一直看着奴婢?”侯显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朱炫想了想说道:“侯显你是不是练过葵花宝典?”“什么宝典?”“哦……原来没有这玩儿。”朱炫本来就是随口一问,现在才正经地问道:“你...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多谢陛下!”
侯显跪下来,朝向朱元璋办公的谨身殿,磕了几个响头,才把东西收起来,让太医帮自己治疗身体。
老虎下山的事件,到了这时候,算是完全结束。
朱元璋只当作是个意外,并没有追究什么,朱炫和朱允熥知道这不是意外,但是现在又不好做什么,就当不知道,以后再说。
第二天。
也许是老朱考虑到,昨天去打猎了一天,所有皇子皇孙都累了,宣布放假一天,不用去大本堂上课。
朱炫舒服地睡了一个晚上,早早地起来后,看到徐辉祖亲自过来送早餐。
他和徐辉祖客套了一会,目光落在侯显的身上。
“小皇孙怎么一直看着奴婢?”
侯显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
朱炫想了想说道:“侯显你是不是练过葵花宝典?”
“什么宝典?”
“哦……原来没有这玩儿。”
朱炫本来就是随口一问,现在才正经地问道:“你一身武功,是不是很厉害?我看严冠也不如你,从哪里学来的?”
他就像是个好奇宝宝,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原来是想问这件事!
侯显在想,小皇孙肯定看多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对里面的武将甚是向往,也想学得一身本领,笑道:“奴婢在西番十八族的时候,曾和一个老人学过几年拳脚功夫。后来那个老人去世了,奴婢孤身一人,闯荡到了洮州,当时还年少气盛,和大明军队发生冲突,最后成了这样。”
朱炫想了想又问:“你这一身实力,也会被军队捉了?”
“武功再高,也敌不过人多。”
想起当初的事情,侯显甚是唏嘘,叹道:“我再能打也只是一个人,会变成这样,并不意外,后来我被带回应天,成了太监,也就坦然接受了。”
“不对不对!”
朱炫听着,连忙摇头道:“你从一个武林高手,变成一个太监,难道就不怨恨我们?你会心甘情愿,为奴为婢伺候我们?”
“不敢怨恨!”
侯显赶紧跪下来,解释道:“其实老奴,应该感谢朝廷才对。”
“为什么?”
朱炫深感兴趣,让他起来说话。
侯显起来后,感激地一拜,继续说道:“当年我学了点拳脚功夫就去闯荡,把家庭完全不管了,母亲和妻子生病去世,我都不知道,家里只剩下父亲和小儿子,过得不知道多艰苦。”
“你还有妻儿?”
朱炫打断了,不过想想也正常。
侯显是成亲之后,再入宫的,自然能有妻儿。
“有的!”
侯显点头解释道:“不管家庭之后,我对家里的遭遇,一概不知,进宫之后不多久,我就遇到了云奇公公,他看我为人精明,收了我为义子,允许我回去探亲,才发现家里……唉!”
“后来义父听闻我家里的情况,给了我很多钱财,他们才不至于穷困潦倒。”
原来他还有这样的遭遇。
“那你的父亲,看到你这样,他会不会生气?”
朱炫好奇地问。
太监在古代地位很尴尬,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
侯显苦笑道:“都是我的无知,落得这个地步,我爹生气也挽回不了,我只能在宫里当奴,赚了点钱,全部送回去给他们,足够了。”
“你也不容易啊!”
朱炫还是第一次了解侯显的事情。
侯显笑道:“多谢小皇孙的理解。”
朱炫想了想问:“你那些拳脚功夫,能不能演练一遍给我看看?”
“当然可以!”
侯显没有犹豫,直接在院子上,表演起来。
他看起来似乎还很强,拳拳生风,打得力道十足,一个一代宗师的模样。
洪武二十五年。
京郊,钟山之上,孝陵以东。
一行人白衣缟素,低头默哀,人群前方,还有一辆马车,拖拽着棺椁,进入皇陵内。
“咱妹子没了,大孙没了,现在连标儿也……”
“咱的命,苦啊!”
“上天为何要对咱那么狠?”
朱元璋已经忘了,有多久没有哭过。
上一次如此悲伤,还是马皇后逝世的时候,眼看着朱标的棺椁进入皇陵,不禁悲从中来,滚烫的泪珠,滑过满是皱纹的脸颊。
“标儿!”
再过了一会,看到皇陵被合上,彻底隔绝里外的一切,朱元璋身体微微一颤,差点站不稳。
“陛下!”
身边的太监,连忙扶住了他。
一起前来送葬的文武官员,见此皆是落泪,淡淡的泣声,在陵前此起彼伏。
“咱能推翻元蒙暴政,救活千万人。”
“咱还掌握了,天下最高的权力。”
“可是咱的能力再强,也奈何不了天意,救不了标儿,你去了,大明怎么办?”
“贼老天,你也太狠心了!”
朱元璋表情悲痛,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很无力。
带在身边,教导了那么多年的儿子,说走就走,大明的希望,说没就没了,让他这个老人,感觉天要塌下来那样严重。
“如果父亲在天有灵,也不想看到皇爷爷那么伤心。”
身边的朱允炆轻轻地拉住朱元璋的手,泪珠在眼眶里打滚,泣声道:“以后还有孙儿在,孙儿一定会代替父亲,好好孝敬皇爷爷!”
“乖孙……”
朱元璋心里一酸,又忍不住落泪。
良久,朱允炆又道:“皇爷爷,应该回宫了。”
朱元璋的目光,再落在皇陵之上,擦去眼角边上的泪珠,叹道:“你们先回去吧,咱要在这里,陪妹子,陪标儿几天!”
朱允炆再三劝说,朱元璋还是不愿回去。
无奈之下,送葬的皇亲、文武百官等人,只能先离开。
蒋瓛率领锦衣卫,还有守陵卫,把孝陵完全保卫起来。
朱元璋在这里,一待就是两天。
——
一条小河上游。
“老奴实在做不出这种事情,接下来的命运如何,全看小家伙你的造化了!”
一个老太监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婴儿。
他奉了特殊命令,出宫杀一户人家,还要杀了怀里的婴儿,但婴儿那么小,如何忍心下手?找了个机会,把婴儿带走,一直逃到这里。
“小家伙,老奴不忍心杀了你,也不能对不起太子殿下,不过这样做,太子妃肯定饶不了老奴。”
“老奴回不去了,把你带在身边逃亡,又很不方便,唉!”
老太监把婴儿放在一个木盆里,缓缓地往河里推去,看着木盆漂到河心,趁着太子妃的人还未找来,他叹了口气,转身往应天南方而去,有多远就逃多远。
木盆上。
朱炫眨了眨眼,看到的是蓝天白云,能感受到盆子下方,是缓缓的水流。
“我这是,怎么了?”
“刚才那个人,说什么全看造化,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小家伙?我……我的手,怎会变得那么小?”
他想爬起来,但身体没有半点力气,举起了双手,发现只是小小的一个,胖乎乎的小手,还有点小可爱。
卧槽!
“我穿越了,还穿越成了一个小婴儿?”
朱炫惊了!
他瞬间手足无措,但又不敢乱动,就怕这个小木盆侧翻了,掉到水里,哪怕是一个小水洼,都能把毫无能力的小婴儿淹死。
“我现在该怎么办?”
朱炫的大眼珠,滴溜溜地一转,看到附近,荒无人烟,岸边的景物,不断在眼前闪过,连一个活人都看不到。
小婴儿没有记忆,他连穿越到什么世界,也弄不清楚。
“我那便宜爹娘,也太狠心了吧?你们不想养,可以不要生我出来!”
生而不养,还可以送人。
放在木盆里,任由自己漂荡,随缘存活,真的太狠心了!
朱炫想恨得咬咬牙,却发现自己连牙齿都还没有。
他一路顺着河流漂荡,又饿得慌,还很困,接下来不知道还要漂多久,才能被人救上来。
如果一直遇不到人,岂不是要活活饿死在盆子里?
所幸的是,今天没有吹风。
水波平静,没有荡漾,还算安稳。
“我可以怎么办?”
朱炫急了,要不弄点声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朱炫很想大叫救命的,可是一个小婴儿,哪懂得开口说话,刚开口就是“哇”的哭声,嘹亮的声音,在河岸回荡。
哇……
哭声一阵阵地传出去,要多凄惨,他就哭得有多凄惨。
“陛下,好像有婴儿的声音!”
此时,一道男人的声音,隐约间传过来。
“终于有人了!”
朱炫一个激灵,明白活命的机会来了。
于是乎他继续哭,一会后还听到有人道:“真的有婴儿,在前面的河里,陛下怎么办?”
“救上来吧!”
又有人说道。
“快去救人!”
扑通!
两个人跳到水里,往木盆游过去。
朱炫的大眼珠子里,很快看到两张黑黝黝的大脸,出现在眼前,看他们的衣着,应该穿越到古代里,既然得救,很快不再哭泣。
“这小娃娃,水灵好看!”
一张黑黝黝的大脸道。
“快带回去吧!”
另外一张黑黝黝的大脸回应。
两个人举起木盆,小心翼翼地回到岸边,交给一个声音尖尖的男人。
“陛下,好可爱的小婴儿!”
那个声音尖尖的男人,讶然地说了一句,再往身旁一个老人看去。
“陛下?”
朱炫终于听清楚他们的对话,侧过脑袋往旁边看去,只见那个老人,身穿黄袍,绣着龙纹,虽然头发花白,满脸皱纹,但浑身上下,带有一种难以明言的威严。
“我被一个皇帝救了,这是好事啊!”
镇抚司。
蒋瓛从城外回来之后,首先到这里处理一些案件。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了,只见百户严冠匆忙地进来,他淡淡地问:“有结果了?”
弃婴事件,他也不放在心上。
大明范围内,发生弃婴的事件,多不胜数,只是陛下关注了,他才比较重视。
“大人,那个婴儿,可能来自宫里!”
严冠把查到的情况,详细地描述了一遍,又道:“那个疑似太监的人,属下已经让人去追了,但现在还没有结果。”
“来自宫里?”
蒋瓛猛地站起来,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片刻,急道:“马上增派人手去追,你现在就随我进宫!”
事关皇室,他也不敢怠慢。
如果真的是某个皇子皇孙,但是被他们耽搁了,只怕又会人头滚滚。
宫里。
朱元璋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听着云奇汇报朱炫的事情,听到有趣的地方,开怀笑道:“孩子那么小,已经有灵性了!”
“老奴活了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聪明伶俐的孩子。”
云奇微微一躬身,又道:“孩子吃饱了,还会很享受地抚摸小肚子,那个小模样,看得老奴的心都要化了。”
朱元璋看了看眼前的奏章,说道:“等咱处理完了政务,再去见孩子……”
便在此时,有一个小太监走进来。
“陛下,指挥使蒋瓛求见。”
小太监道。
云奇道:“应该是孩子的来历查出来了。”
“传进来吧!”
朱元璋微微点头。
“拜见陛下,孩子的事情,臣查到了一些线索。”
蒋瓛匆忙进门,跪下行礼之后,不敢站起来,继续说道:“那个孩子很特殊,严冠你详细说说。”
严冠跟随跪下,把查到的事情再复述一遍。
听完了这些话,朱元璋脸色一变,丢下手中的奏章,走到他们面前。
蒋瓛和严冠,再低下头。
“咱捡来的孩子,真的和宫里有关?”朱元璋沉声问道。
他们不敢回应,只是沉默。
如果孩子和宫里有关,除了宫女私通侍卫的可能,就是某个皇子皇孙了。
朱元璋身体不行,早就不再宠幸宫女,其他皇子,年长的已经在外面建王府了,年幼的还是小孩。
朱标死之前,倒是有可能,朱允炆他们几兄弟,年纪也还小。
各种猜测,在朱元璋的脑海里浮现,又回想起朱炫神似朱标的脸容,心中一动,喝道:“云奇,马上去查!咱要知道,是哪个宫的太监出宫了。”
“是!”
云奇连忙离开。
蒋瓛和严冠二人,依旧跪着,不敢动。
时间很快,到了傍晚。
云奇匆忙跑进来,气喘吁吁道:“陛下,老奴查到东宫的太监刘淳,这两天都有出宫的记录,还是太子妃的安排,而且……”
说到这里,他害怕得停顿了,不敢再说下去。
“说!”
朱元璋喝道,此时的他,多了一种特殊的猜想,还来得很强烈,很迫切地想证实。
“老奴还查到,一年之前,太子妃赶了一个宫女出宫。”
“这次出宫的刘淳,还带上十多个东宫的侍卫,半个时辰前,那些侍卫回来见太子妃,但是刘淳没有回来,太子妃很急,还提到了那位宫女。”
“这些和严百户说的,有几分符合,孩子可能……来自东宫。”
云奇小心翼翼道。
严冠舒了口气,自己没有查错。
“东宫……太子妃……”
朱元璋走来走去,又道:“马上查那个宫女的籍贯,严冠!”
“臣在!”
严冠应声道。
朱元璋继续道:“这件事,你来负责!另外,不能外传,如果让咱知道,外面有人议论,今天你们几个人,全部得死!”
“是!”
他们说道。
一年前,有一个宫女被赶出宫。
一年后,东宫的太监刘淳,带领几个侍卫出宫,也和宫女有关,孩子就出现了。
这些不是巧合,一定有关联。
蒋瓛和严冠,很快退下去了。
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严冠,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只要好好表现,保守好秘密,扶摇直上不成问题。
偏殿。
朱元璋放下那些奏章,又回来看朱炫。
看着床上熟睡的小家伙,朱元璋感叹道:“像,真的太像了!”
本来他就觉得,朱炫很像朱标。
发生过刚才的事情,他觉得更像了。
“云奇,你认为,孩子是不是咱的乖孙?”
朱元璋把朱炫抱起来,安抚在自己的怀抱里。
云奇哪敢乱说,暂时还没查清楚,但根据目前的线索来看,是的可能性很大。
“怪不得我们之间,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咱初见孩子时,会忘记苦恼,心也被治愈了,原来是咱的乖孙。”
朱元璋自言自语道。
再想到在见面的那一瞬间,孩子只会对他亲近,像是一家人那样的亲近,还有血脉相连的感觉。
“唔……”
已经睡够了的朱炫,被朱元璋的动作吵醒,连起床气都能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
眨了眨眼,他看到出现在眼前的老人时,首先露出一个好看的笑容,胖乎乎的小手,开心地举起,好像要揪朱元璋的胡子。
“哈哈……”
朱元璋低下头,额头轻轻地贴在朱炫的额头上。
“老朱这是怎么回事?他对我的态度,比刚才更好了!”
朱炫能感受到,老朱的变化。
既然这样,他也不客气,揪住朱元璋的胡子,轻轻一扯。
小婴儿的想法,在别人看来很单纯,除了哭闹的任何动作,都是那么可爱,很难让人反感,这样做还能刷好感。
“哎呦!”
朱元璋没有生气,笑得更开心,哈哈笑道:“真是乖孩子!”
他不是没有孙子,朱标留下的孙子孙女并不少。
即使是朱允炆,也给不了朱元璋,类似朱炫的感觉,那是与生俱来的亲近,十分亲切。
“恭喜陛下!”
云奇笑道。
现在朱炫的身份还未确定,只是有了大概猜想,朱元璋已经那么喜爱,如果确定下来,岂不是能盖过朱允炆。
正当他这么想的时候,外面有人低声道:“陛下,皇长孙来了。”
“皇长孙,是那个废物朱允炆?”
朱炫安静地躺在朱元璋的怀里,往门外看去,然后听到朱元璋道:“允炆来了?让他进来吧!”
只不过,想到朱炫的事情,朱元璋认为一定和吕氏有关,其中的内情不简单。
恨屋及乌。
朱元璋对朱允炆,也有点意见,冷哼了一声。
“老朱这是不爽朱允炆?”
朱炫心里在想,正好看到,朱允炆走进偏殿。
小乖孙这番话,听起来是简单,但能带来巨大的利益。
朱元璋激动得差点要站起来,但是很快他又冷静下来,摇头道:“如果按照乖孙的方法去实施,那些商贾、豪门,必定会反抗,一定能带来动乱,很难!”
商贾还好,号召力不强,但是地主根深蒂固,底蕴不可小觑。
要进行这些改革,改革者必须要有强硬的手腕,以及对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便于随时镇压动乱。
朱元璋正好都有,明初四大案中,现在蓝玉案大概是没有了,但是前面三个大案,他杀人如麻,杀得天下人瑟瑟发抖。
换作是朱允炆那个废物去做,用不了多久,金陵城内就能欢天喜地,敲锣打鼓地迎接燕王来当皇帝,可能还不需要朱棣怎么奉天靖难,就有成片的人投降。
“那就杀了,杀一批不听话的,换一批听话的即可。”朱炫用可爱的声音,说出这句,有些狠的话。
说完之后,他暗自摇头,差点忘了,自己还是个孩子,说得有点多了。
卧槽!
朱元璋听了,浑身一震,仿佛在朱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此子,类咱!”
他的心里,便是如此呐喊。
小乖孙不仅有政治手段,还有上位者的狠辣,好一句“那就杀了”。
朱元璋激动得想哭,这次真的后继有人,无论朱允炆还是朱允熥,都给不了他这种感觉,直接戳中了内心最满意的地方。
就连是坐在一边,慢悠悠地吸粉的严冠,也是惊讶地抬起头,想不到小皇孙那么小的年纪,也能说出这些话。
这样一来,小皇孙更深得陛下的喜爱。
严冠心里在想。
“爷爷,孙儿说得对吗?”朱炫眨了眨大眼睛就问。
今天表现得有些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适得其反,应该不会吧?
他在老朱眼里,就是个神童。
作为神童,语出惊人,那是基本操作。
“说得很对!”
朱元璋有些激动,眼神里仿佛有光。
大明的希望,就在小乖孙身上了。
激动过后,朱元璋哈哈一笑,又道:“不知不觉我们说多了,吃粉吧。”
还好那个掌柜,没在意到这边。
不然让他听了,可能会把他吓到。
不过吃了两口粉丝,他又感到淡而无味,目光落在朱炫身上,又问:“乖孙知不知道,为什么盐引多起来,盐价反而还高了?”
“可能是盐不多吧!”
朱炫故作思考,才说出这句话。
盐不多?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
在他看来,制盐的方法,甚是复杂,一旦制盐的人多了,又会导致良田没有人耕种,少了就导致盐不多。
即使拿到盐引的人多了,但是得不到足够的盐,自然也会抬高盐价。
开中法有可取之处,但也有弊端。
盐引换得边疆的粮草、物资,却又损失了盐税,这只是其中之一。
大明的盐商,现在还是商人。
但是到了以后,各种权贵,会利用自己的手段获得盐引,大量获利,受损的还是百姓。
制盐的盐户,没办法去耕种,朝廷少了盐税,本就不怎么富裕,没钱供养盐户,开中法发展到最后,不得不允许这些盐户贩卖私盐获利。
这些私盐,会扰乱市场,最后导致开中法的崩溃。
最严重的结果是,军队的粮食、辎重没有人负责,朝廷再也管不了盐,又要自己折腾军中的粮食,也是把大明拖垮的原因之一。
现在开中法的不足,还只是在盐价上体现。
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就有信心把朱允熥踩在脚下,甚至能让皇爷爷,厌恶那个野孩子,再将其赶出宫。
两年前那个事件,朱允炆也要找机会解释清楚。
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朱允炆和齐泰确定好了计划,就回到正堂上,只见朱允熞还和他们谈笑风生,讽刺的感觉又涌上来。
“允熞,过来一下!”他不满道。
这个亲弟弟,必须好好教训一顿,才能让他服从自己。
朱允熞还记得,两年前挨的那顿揍,现在又是叛逆的年纪,不可能服从朱允炆,闻言回头不满道:“什么事?”
“过来!”
“有事散学了再说,我还要和二十一叔他们聊聊天。”
朱允熞拒绝得很干脆。
朱允炆:“……”
这个熊孩子。
还是亲弟弟?
他没有这个弟弟!
朱松说道:“大侄子,我们和允熞聊得不错,有什么事直接说,都是自家人,不用遮遮掩掩吧?”
“没事了!”
朱允炆淡淡道。
朱炫说道:“三哥,要不还是过去看看吧,说不定是大哥想陪你聊聊天呢!”
“他想陪我聊天?”
朱允熞不屑道:“他不打我就算好了,很久之前,拿着藤条追着我来打,哼!”
“你……”
朱允炆本来不想管了,但听到这熊孩子的话,被气得快要暴跳起来。
朱炫连忙道:“大哥,不要生气,三哥说的只是气话。”
朱允炆冷哼一声,最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朱允熞现在的叛逆行为,有一种朱炫在背后挑拨的感觉。
这个野孩子,很狠毒的心!
朱允炆还有一个特殊的发现,随着朱炫的成长,他就感觉朱炫很像自己父亲朱标,这个想法刚出现的时候,还把自己吓得一跳,又在心里自我暗示,都是错觉,不是真的。
绝对不是真的!
“我们别管他!”
朱允熞一脸的没所谓。
朱松他们摇了摇头,这个小侄子年纪那么小,就已经懂得把朱允熞拿捏得死死的。
这是个妖孽啊!
上课还在继续。
午饭的时候,朱允熞日常在朱炫身边蹭饭,这两年他们都习惯了。
好不容易,熬到散学。
朱允炆首先回东宫,让侍卫找来弓箭和箭靶,学习如何射箭。
“朱允熞,你给我过来。”
看着亲弟弟就在眼前走过,朱允炆终于忍不住喝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朱允熞摇了摇头道:“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是你对不起我,哼!”
说着他直接进门,头也不回,把朱允炆气得冒烟。
要不是练习弓箭重要,他就找来那条藤条,再追着朱允熞来揍。
“允炆,怎么突然学弓箭?”
此时吕氏正好走了进来,好奇地问道。
朱允炆把狩猎的事情,简单地说了说,道:“这是孩儿的机会。”
“没错,这是个机会!”
吕氏眼眸一亮,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道:“我们到房间说一会话,等会再练。”
房间内。
“允炆,母妃交给你一个,很特殊的任务。”
吕氏说着,眼神一狠,声音也变得冷漠起来,道:“你之所以得不到你皇爷爷的宠爱,就是那个野孩子在其中捣乱,对不对?”
“没错!”
朱允炆很肯定道。
要不是两年前,那一次事件,他也不会这样,而那个事件,正是那个野孩子搞出来的。
听到自己母亲提起这件事,仇恨的火焰,在朱允炆心中熊熊燃烧。
“母妃的任务是什么?”他又问。
吕氏冷淡道:“很简单,把那个野孩子,杀了!”
“什么!”
朱允炆马上摇头道:“皇爷爷一定不会放过我们,野孩子杀不得!”
尽管朱允炆很不爽,属于自己的宠爱,被一个野孩子抢走了,但他真的不敢直接说出心里的不爽。
野孩子还小,皇爷爷年纪大了。
他还是有信心,属于自己的权力,那个野孩子绝对抢不走!
“允炆,有事?”
朱元璋轻声道。
也许是听到声音,觉得有点吵了,正在睡觉的朱炫,翻了个身。
“乖孙!”
朱元璋马上轻抚,很快又安静地睡下去。
担心会吵醒了朱炫,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抱起朱炫,放在软榻上,又道:“去正殿聊吧,云奇轻点把奏章都搬到正殿。”
他们现在,正在谨身殿的偏殿。
看到皇爷爷那么关心朱炫,朱允炆嫉妒得差点想吐血,心里又不断在想,他还只是个孩子,皇爷爷只是太寂寞了,才对一个孩子那么好。
自己依然是皇爷爷,最疼爱的孙儿。
自我安慰了一会,他跟随朱元璋,来到了偏殿。
“皇爷爷,孙儿有一段时间,没有来看您了,有点挂念,所以想来看一看,没打扰皇爷爷吧?”
朱允炆其实没别的事情,只是想来刷一刷好感,别让朱元璋忽略了自己。
说实在一点,就是争宠。
“无妨!”
朱元璋想了一会又道:“你来得正好,等会去和齐泰说一说,明天开始,允炫也去大本堂上学,让他安排一个位置。”
“小弟可以上学了?”
朱允炆惊讶地问。
那个野孩子,也只有两岁,怎么能上学了?
朱炫和朱标的儿子、女儿,都见过面了。
他们认为这个“捡来”的儿子,会归入到朱标一脉,朱炫名字的格式,和朱允炆、朱允熥的一样,便是说明。
但是身份的问题,朱元璋还没有公开,吕氏多少能猜到了什么,只要他不公开,吕氏就无法确定。
“可以了!”
朱元璋点头道:“你去告诉齐泰吧,咱还有事情要做!”
“孙儿先告退!”
朱允炆走出正殿,心里又在想着其他事情。
朱元璋收拢了一会心思,喝道:“传张訦、詹微、赵勉......来见咱!”
小乖孙的建议很正确,朱元璋准备实施。
他在把权力集中的同时,又能让下面的官员充当丞相,帮自己处理政务,但是又没有丞相的权力。
等了好一会,一群官员,走进了谨身殿的正殿。
朱元璋在等待的时候,已经把大概的方案想了一遍,能被挑选出来,辅助自己处理政务的官员,最多只能五人,没有官职,没有权力,每三年换一批,防止发展到最后,自己会没办法控制等等。
被召进宫的官员,听到了朱元璋这个改革,心里一阵的震惊,又没有谁敢提出反对意见,全部默然地点头。
没有丞相之权,行丞相之事,等于白干活,他们心里当然不舒服。
“你们辅助咱处理政务的地方,就安排在文华阁。”
“叫做内阁吧!”
朱元璋看到他们不敢反对,直接确定好这件事,也许是巧合,又以内阁命名了。
至于谁能进内阁,他还需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没有马上宣布。
在这天下午,成立内阁一事,传遍朝堂,有人说陛下精明,这也能让他想出来,也有人说陛下又要残害官员了。
但是他们只敢在私底下议论,不敢摆在台面上。
——
朱允炆先去一趟大本堂,告诉齐泰,朱炫要来大本堂上学一事。
齐泰不仅是兵部左侍郎,还是朱元璋钦定的,在大本堂给皇子皇孙上课的先生,闻言皱起眉头道:“朱允炫,就是陛下两年前捡回来的那个野孩子?他才两岁,也能来上学?只怕坐都坐不稳。”
他的心里,对此是不屑的。
那么多皇孙里面,他也只认朱允炆一人。
虽然朱元璋没有公开,但他们能感觉到,下一个继承人,很有可能是朱允炆,那个野孩子算什么?
但是野孩子很受宠,让他们都感到很不可思议。
“皇爷爷的命令,先生安排一下就是了。”
朱允炆的酸,还未能缓过来,叹了口气道:“皇爷爷在宫里寂寞,老人都喜欢孩子,他才暂时受宠,再过段时间,谁还知道他是谁?”
“皇长孙说得对!”
齐泰微微点头,又道:“陛下有没有说,怎么教授那个孩子?”
“并没有,先生自行安排即可。”
朱允炆把话说完了,便告辞离开大本堂。
齐泰一听,大概明白了,随便敷衍即可。
回到东宫。
朱允炆看到自己的亲弟弟朱允熞,正在挠头看书、做功课,一个看不进去的样子,又想到了,备受宠爱的朱炫,心念一动。
“孩子和孩子玩闹,问题应该不大。”
朱允炆心里在想,一种妒忌的念头,在心底里快速滋生蔓延,口里却说道:“允熞还记不记得,皇爷爷捡回来那个孩子?”
“大哥,怎么了?”
朱允熞当然记得。
朱允炆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两句话,还叮嘱道:“一定不要让别人知道,是我让你这样做。”
“好的好的!”
朱允熞还是个孩子,玩心很重,听了连连点头,什么都答应了。
朱允炆心里,冷哼一声。
不知道哪里来的野孩子,也配和自己争宠?
——
朱炫醒来后,回到乾清宫那个小院子。
不知不觉,晚上了。
宫里的规矩,过午不食,晚上是没有晚饭,朱元璋也不过是吃两块糕点,喝点茶水凑合一下,一直饿到第二天早上。
但是这个规矩,对朱炫无效。
一个小孩子,哪能不吃晚饭。
朱元璋对于朱炫,会有特别的安排,今天晚上,做了一锅炖鸡,还有一锅粥,送到小院里。
“小皇孙,用膳了。”
侯显伺候了朱炫两年,很清楚这个小皇孙的性格,很乖巧,很容易伺候。
“侯显!”
朱炫念叨了一会他的名字,一直觉得很熟悉,好奇道:“你好像,不是我们汉人吧?”
侯显笑道:“奴婢是西番十八族的人,当年西平侯和凉国公讨伐洮州时入宫的。”
那就错不了,怪不得听起来很熟悉。
侯显和郑和一样,都是从俘虏,做到太监。
眼前这个侯显,可是未来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其中一个副手,也是大明朝的航海家之一。
朱炫没想到,他会在自己身边,以后也得把郑和弄到手,未来出海,是一定要出的,不然大明会落后于世界。
“侯显,带上鸡汤,去找皇爷爷吧!”
朱炫暂时收起各种念头,小短腿一摆,跳下了软榻,出门去谨身殿。
侯显端起炖汤,小跑跟在身后,道:“小皇孙,等等奴婢!”
“孩子,咱还要告诉你一件事,希望你能记住。”
“作为皇帝,作为天下间权力最高的人,必须要把权,牢牢抓住在手里,地位才能更稳,咱不找人来帮忙,事事亲力亲为,是不想权力交出去。”
“你别看咱现在大权在握,过得很安稳舒服,但在数十年前,咱还当过乞丐,经历过很多困苦,见多了官员胡作非为,贪赃枉法,咱不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只有拥有权力,咱才不怕那些官员,才能号令他们。”
朱元璋郑重地说道。
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偏偏朱元璋又不喜欢这种制衡,也许是和他年幼的经历有关,即使当了皇帝,也缺乏安全感,不相信手下的官员,那么就要集权,有权就有安全,那些官员才不敢乱来。
所以,胡惟庸死了。
他也必须要死。
朱元璋杀了胡惟庸,把大权收拢,让天下人,都怕了他。
“孙儿知道了。”
朱炫眨了眨大眼睛,又是似懂非懂地点头,道:“那样皇爷爷是不是很累?什么都要亲手去做。”
朱元璋道:“累,但也没办法!咱是皇帝,有些事情,不能不做。”
朱炫故作思考,很认真道:“皇爷爷可以多找几个人回来,但不给他们权力,只是负责帮皇爷爷看奏章,看完了再整理起来,给皇爷爷提建议,最后的决定还在皇爷爷手上。”
朱元璋本来还认为,小乖孙只是随便说一说,提出一些天真的建议。
听到了最后,他不由得瞪大双眼,很不可思议,这句话会从朱炫嘴里说出来。
选出一批官员,不赋予权力,只是帮他看奏章,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
权力还在朱元璋手里,但政务有人帮忙处理,不用现在这样忙碌。
这个方法,貌似可行!
“皇爷爷,孙儿是不是又说错了?”
朱炫的眼神里,故作茫然。
尽可能把自己表现得很天真,这句话就像是无意中说出来那样,不然很惊世骇俗。
“不,说得很好!”
朱元璋回过神来,讶然问:“允炫,这些话,是你自己想的?”
朱炫乖巧地点头道:“是啊!孙儿看到皇爷爷那么辛苦,心里难受,所以想点办法,让皇爷爷不要太苦,如果孙儿说错了,请皇爷爷惩罚。”
“乖孙,没错!”
朱元璋心头一暖。
当年的标儿,也是不想他太劳累,主动帮他分忧,标儿的孩子,和标儿一样贴心,不愧是咱的乖孙,才两岁,就那么懂事。
也只是两岁,就能提出那么好的建议。
“咱的孙儿,是当皇帝的料!”
朱元璋心里在想,笑了笑又道:“咱吃惯了苦,也不怕苦。”
内阁的大概雏形,朱炫提出来了,接下来怎么发展,老朱肯定比谁都会,尽管老朱的内阁,可能不叫做内阁,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不用再强调太多。
一个小孩子,如果强调太多,懂得太多,还不好解释。
朱炫的小脸蛋,在朱元璋的怀抱里蹭了蹭,雀跃道:“只要能帮到皇爷爷,让孙儿做什么都可以。”
“好乖孙!”
朱元璋心都化了,又问:“你真的要去大本堂?”
朱炫点头道:“孙儿不能再打扰皇爷爷。”
“好!”
朱元璋答应了,宠溺地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又道:“允炫的心意,咱看到了,不过去了大本堂,就要听先生的话,知道吗?”
朱炫点了点头。
“等你学得差不多了,回来咱身边,咱再亲自教你。”朱元璋道。
“好啊!”
朱炫轻快道,随后打了个哈欠。
小孩子的体力有限,他也只是两岁,即使以成年人的灵魂,支撑孩子的身体,但看了一会书,又写一会字,已经困了。
“允炫困了?就在咱这里睡吧。”
“不好,皇爷爷还要忙!”
“咱抱着你睡,再忙也不会累。”
“多谢皇爷爷。”
朱炫给出一个很好看的笑容,安静地趴在朱元璋的膝盖上,很快睡着了。
“只有建议,不能决定。”
“还没有权力,那就是不设品阶,乖孙这个建议真好。”
“希望你能尽快长大,咱尽量地多活几年,把你教好,把位子传给你,要比传给标儿,更让咱安心。”
朱元璋自言自语,再看到朱炫的睡相,安静、自然,越看越欢喜。
这些朱炫都听不到了。
但是云奇在旁边听着,可以肯定陛下要把皇位传给小皇孙,赶紧往四周看了看,幸好大殿内除了自己,再无其他人。
他是绝对不会,把这种惊人的消息传出去。
“陛下......”
此时一个小太监走进来。
“嘘!”
云奇懂事地做了个禁声的动作。
“何事?”
朱元璋轻声地问。
小太监低声道:“回陛下,皇长孙求见。”
朱允炆又来了。
朱元璋想起来,也有一段时间,没见过朱允炆。
之前吕氏的事情,让他疏远东宫,但朱允炆还是要培养,得做好两手准备,万一自己活不到朱炫成才,可以接过皇位那个时候,他也总不能让一个几岁的孩子登基,再任由堂下大臣,甚至宦官摆布。
第一手准备,是朱炫,亲自把乖孙培养成才。
第二手准备,万一他活不了几年,暂时选择朱允炆,再给朱炫富饶的封地,当一个逍遥王爷。
不知不觉想多了,朱元璋叹了口气,道:“传!”
朱允炆低调了两年,吕氏的风波,已经过去了,但是他们依旧得不到皇爷爷的重视,幸好的是东宫还能继续住下去。
为此,他经常来见朱元璋,刷好感度。
朱允炆不知情,朱元璋也不责怪什么,每次来了,都能得到召见,让他暂时安心。
不过今天走进大殿,朱允炫突然酸了。
牙齿都快酸掉了。
看到朱炫,可以在皇爷爷的膝盖上睡觉,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待遇。
两年了,怎么皇爷爷,还对这个来历不明的孩子那么好?
“我才是你的乖孙!”
朱允炆心里呐喊,但是这句话不敢喊出口,正要开口,就看到一旁的云奇不断打眼色,好一会才明白不能吵醒朱炫。
“皇爷爷,太偏心了!”
朱允炆酸得,快要哭出来,自己哪里比不上这个野孩子,不过还是低声地开口道:“拜见皇爷爷。”
“皇爷爷!”
朱允炆进门后,作揖一拜,礼数十足。
朱炫微微抬起头,简单打量了一会,对这个大明头号废物,还挺感兴趣,非要各种作死,把皇位送给了四叔朱棣。
朱允炆行礼完毕,也在好奇地打量朱炫。
“皇爷爷,他是谁?”
怎么宫里,会多了一个孩子,是哪位皇叔的孩子?好像还没听说过,最近哪位皇叔又多了个儿子。
“咱的乖孙!”
朱元璋低下头,抱着孩子的双手轻轻摇摆,看都不看朱允炆一眼,随口便问:“你来做什么?”
乖孙?
朱炫听了,心里得意。
看来我小婴儿的笑容,征服了老朱。
“应该可以安稳地活下来了。”
朱炫心里嘀咕,小脸蛋轻轻地蹭朱元璋的手心,引得朱元璋又是开怀大笑。
见此,朱允炆酸溜溜的。
皇爷爷还从未试过,对他笑得那么好看。
记事以来,朱允炆记得,朱元璋对自己虽然很好,但也很严厉,从来没过这种笑容。
不过他心里又纳闷了,爷爷不应该因为父亲的死而伤心?
那个婴儿是谁?可以让皇爷爷,连父亲都忘了?
朱允炆越想,心里越酸,有一种要被争宠的感觉。
酸了好一会,他才说道:“听说皇爷爷回来了,孙儿便来问好,看到皇爷爷走出悲伤,孙儿心里也好过一些,父亲在天有灵,看到皇爷爷不再伤心,也可以安心。”
“走出悲伤了?”
朱元璋一怔,再看朱炫。
这不是走出悲伤,而是悲伤被朱标的孩子取代了。
又看到朱炫治愈的笑容,朱元璋会心一笑,但笑容只是给朱炫的,对朱允炆依旧冷淡,淡淡道:“吕氏最近在做什么?”
朱允炆应道:“母妃还在为父亲而悲伤,茶饭不思。”
朱元璋忽然抬起头,看向朱允炆,再问:“只有这些?”
不知道为何,朱允炆觉得,皇爷爷看过来的眼神很骇人,茫然道:“是啊,皇爷爷怎么了?”
“没什么,你下去吧!”
朱元璋挥一挥手。
直到朱允炆走出偏殿,他冷哼一声道:“吕氏也知道,做的事情不光彩,连允炆也瞒着,好一个太子妃。”
他对朱允炆的不满,终于减弱了几分,又道:“云奇,如果是真的,咱要如何处置吕氏?”
“老奴不知道。”
云奇摇了摇头,其实是不太敢说。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又回到朱炫可爱的脸上,语气放缓了许多,叹道:“还是咱的孙儿好,不会让咱生气。”
朱炫一个讨好的小表情,同时又在想,为什么要处置太子妃吕氏?难道有什么皇室秘闻?
他正准备吃瓜,但瓜到这里,突然没了。
朱允炆走到宫殿外,一处转角的地方,招一招手。
一个太监连忙上前。
“皇爷爷的孩子,哪里来的?”朱允炆很不安。
“听说是捡回来的。”
这个太监,是朱元璋身边的人,同时又和东宫有点关系。
“捡回来?”
朱允炆松了口气,终于不把朱炫放在心上。
一个捡回来的婴儿,还动摇不了他的地位,过两天皇爷爷腻了,会让人送出去,也清楚现在父亲没了,接下来会上位的,很有可能是自己。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不希望其他人,抢走皇爷爷对自己的宠爱,襁褓里的小婴儿也不行。
带着这些想法,朱允炆回到东宫,只见自己的母亲,情绪不怎么好,像是在骂那些侍卫,连找个人都找不到。
“母妃,怎么了?”朱允炆问道。
“滚出去吧!”
吕氏不好在自己儿子面前,表现出什么,朝那些侍卫挥一挥手,又道:“你皇爷爷怎么了?”
看着几个侍卫离开了,朱允炆才说道:“皇爷爷回来之后很奇怪,他还捡了一个弃婴,突然不再伤心了,对那弃婴,比对我还要好。”
“弃婴!”
吕氏心里莫名一慌,不会那么巧吧?
如果只是杀几个人,她不觉得有什么,皇宫里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是那个婴儿落在朱元璋手里,事情就严重了。
吕氏又道:“允炆,你多点去见你皇爷爷,把弃婴的来历问清楚,我怕他来路不明,对你不利。”
朱允炆点了点头,又觉得母妃有点奇怪。
——
第二天。
严冠查清楚那个宫女的籍贯,还是应天附近的人,马上带领锦衣卫找上门,发现屋子里没人了。
屋内狼藉,似乎走得匆忙,再看痕迹,走的时间应该不长,找来这里的村长一问,人还是昨天被带走。
“这一户人家,姓胡,住着一对夫妻,还有一个妹妹。”
“早两年,妹妹被选进宫里当宫女,大概一年前,莫名其妙回来了,按照胡大嫂的说法,是和宫里的侍卫私通,怀了侍卫的孩子,被赶出宫。”
村长很怕锦衣卫,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严冠追问道:“然后呢?”
村长想了想又道:“孩子出生的时候,那个宫女大出血,难产死了,孩子就寄养在胡大哥家里。但是胡大嫂对孩子很厌恶,要不是胡大哥坚持留下,说不定会被她丢到山上喂野狼,但很快胡大嫂又说,孩子是太子的!”
“太子的孩子?”
严冠喝道:“说清楚点!”
村长回想了片刻,继续说道:“大概在今年的四月中旬,胡大嫂对孩子的态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见人就说,是宫里太子的孩子,还准备去认亲。”
“但去了没多久,他们就回来了,有人问结果怎么样,他们什么也不肯说,再过几天,城内传出消息,太子薨,直到昨天......”
村长停顿了一会,又道:“一个好像宫里太监的人,带了十多个侍卫来,把他们和孩子带走,那些人很凶,还不是把人带进城,有人看到被带进附近的山里,我们谁也不敢管这些事......”
听完了他的话,严冠眉头一皱。
孩子是昨天出现的,和太监有关,和宫女的线索能连接起来,他马上安排人进山寻找。
“大人,在山里发现了两具尸体,好像是我们要找的人,死亡时间应该在这两天内。”
在村子里等了好久,进山寻找的锦衣卫回来说道。
“带路!”
严冠带上村长,走到旁边的山林里。
两具尸体,横在一个深沟之中,还没有被野兽破坏。
“胡大哥、胡大嫂!”
村长往沟里一看,惊呼出声。
严冠再问道:“你确定,没有认错人?”
村长摇头道:“我和胡大哥认识了十多年,绝对不会错,他们怎么......”
话还未说完,村长感到背脊一寒。
就算他的反应再怎么迟钝,也明白要出大事了。
和孩子相关的人死了,孩子又被丢弃在河里,还和东宫太子妃有关,严冠觉得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太子妃心狠手辣。
“大人,太监刘淳,捉到了。”
这个时候,又有锦衣卫回来上报。
闻言,严冠高声道:“把刘淳带回镇抚司,还有这里的尸体。”
言罢,他挥一挥手,让人把村长也带走。
严冠先一步回去,找蒋瓛汇报调查的情况,基本能确定孩子是太子的,就差刘淳最后的口供。
谨身殿。
“小乖孙,怎么了?”
朱元璋看到朱炫小跑进来,放下手中的奏章便问。
内阁是宣布下去了,但距离正式成立,还有一段时间,明天他才宣布能进入内阁的人,今天的奏章,还是自己处理。
朱炫走到老朱面前,扬起小脑袋,可可爱爱道:“我是来陪皇爷爷吃饭的。”
宫中过午不食,然后饿肚子,一直饿到第二天。
这样对老人的身体很不好,朱炫要帮朱元璋把身体养好,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必须得改掉,其实宫中只有朱元璋遵守这个规定,其他妃子,或者东宫那边,肯定会开小灶。
朱元璋不会不知道,只是当作看不到,现在饿是肯定饿了。
还不等朱元璋说什么,朱炫又道:“宫里的规矩,晚上不能吃东西,皇爷爷会一直挨饿到明天,但是又给孙儿做吃的,孙儿不能自己吃,要和皇爷爷分享。”
侯显端着那锅鸡汤,小心翼翼地站在身边,淡淡的香味传出来,闻起来很诱人。
朱元璋饿了一个下午,闻到这香味,有些流口水了。
刚才他吃了两块糕点,在这鸡汤面前,糕点突然不香了。
“宫里的规矩,是咱立的,咱不能亲自破坏。”
朱元璋感到很暖心,还是小乖孙懂得心疼自己,比标儿小的时候还要懂事,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笑道:“乖孙自己吃,咱不吃。”
朱炫眨了眨眼睛,很天真道:“皇爷爷不吃,孙儿也不吃了,不能破坏皇爷爷的规矩。”
“你这孩子......”
朱元璋无奈道:“你还要长身体!”
朱炫奶声奶气道:“皇爷爷每天忙那么久,晚上什么都不吃,孙儿什么都不用做,可以吃很多,孙儿怕皇爷爷累坏身体。”
听了这句话,朱元璋眼圈一红。
这个亲孙儿,对咱太好了。
他把朱炫抱起来,放在大腿上,眼神里的宠溺,又浓郁了几分,轻声道:“咱吃,陪着咱的乖孙吃。”
“以后都要吃!”
“好,咱答应你!”
朱元璋浑身暖洋洋的,再往旁边挥一挥手。
侯显会意,将鸡汤端上来。
云奇连忙取来碗筷,还有汤匙,放在桌面上,又把奏章收起来,笑道:“恭喜陛下,小皇孙很孝顺,以后可以享福了。”
朱元璋哈哈一笑,心情大好道:“也要咱能活到,乖孙长大了,可以享福的时候。”
“皇爷爷一定可以的!”
朱炫的小眼神里,很是坚定。
“乖孙说可以,咱就一定可以,来......吃鸡腿!”
朱元璋撕下一个鸡腿,放在朱炫的碗里。
朱炫也拿起一个鸡腿,递给皇爷爷,道:“皇爷爷也吃,不过孙儿还有一个请求,想见一见为皇爷爷准备膳食的人,可以吗?”
他的眼神,依旧很天真,没有杂质。
问出此话的语气,也很单纯,让人不忍拒绝。
“乖孙要见他们,有什么事?”
朱元璋随口一问,还以为朱炫有什么想吃的,又道:“咱让御膳房的人明天去见你,想吃什么,尽管告诉他们。”
朱允炫雀跃道:“多谢皇爷爷!”
他们爷孙俩,吃饱喝足了,朱元璋才让侯显,抱着朱炫回去休息。
第二天早上。
朱炫还要去上学,侯显早早把人喊醒,再让宫女侍候梳洗。
“小皇孙,御膳房的人来了,在外面等着。”侯显又说道。
朱炫当然还记得,昨天请求的事情,连忙走出去,只见一个老人躬身一拜道:“御膳房徐兴祖,见过小皇孙。”
原来他就是开国厨子徐兴祖!
就是那个,被晋王朱棡打了,后来朱元璋怒打朱棡,并且说“咱二十三年都不敢动他,你找死”的徐兴祖,朱元璋身边的贴身厨子。
朱炫对这个大明第一厨子有印象,拉住他的手进门道:“老爷爷请坐。”
“不敢不敢!”
徐兴祖摆了摆手,问:“陛下让我来见小皇孙,请问小皇孙有什么吩咐?”
朱炫满脸诚恳道:“我是想请老爷爷,在晚上的时候,也要为皇爷爷准备晚饭。宫里虽然有规矩,但皇爷爷年纪大了,不吃会对身体不好,如果皇爷爷还是不吃,还请老爷爷来告诉我,以后我也不吃了。”
徐兴祖心中一动,眼神柔和了很多,柔声道:“小皇孙致孝啊!”
“还有,老爷爷为皇爷爷准备的膳食,能不能清淡一些,做一些对身体好的药膳,偶尔还有水果,皇爷爷苦了一辈子,不能再苦下去。”
朱炫很想帮朱元璋养身体,养好了,寿命也能长许多。
但是他两岁小孩子的人设,做不了太多,只能给徐兴祖一些提醒。
看到那么小的小皇孙,已经懂得体贴、关心陛下,徐兴祖跟在陛下身边二十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保证道:“小皇孙请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早餐已经为小皇孙送到,请用膳。”
“麻烦老爷爷!”
朱炫还很有礼貌。
“不敢!”
徐兴祖赶紧躬身一礼。
这个小皇孙,比起其他所有皇子皇孙,都要懂事,还聪明伶俐,即使是他也喜欢上了,心里感叹道:“陛下多了一个好孙儿,可惜是捡来的!”
不然,这位皇孙,还有继承大统的可能。
朱炫回到屋子里,吃了两个大肉包,再拉住侯显的手出门。
“小皇孙,陛下准备了肩舆。”
侯显一边说,又一边帮朱炫披上一件袍子。
两岁的孩子,基本长开了,脸上的婴儿肥已经消失。
朱炫的身材比较好,相对同龄人而言,不像是两岁,更像三四岁,比小婴儿少了几分可爱,多了几分俊俏飘逸。
长得也很好看,妥妥的小帅哥。
朱炫绑上了腰带,迈开小腿,小跑到外面,果然看到肩舆就放在门外。
那可是皇爷爷的肩舆!
他心里是得意的,正要爬上去的时候。
“小皇孙,奴婢抱你。”
侯显跟在身后面。
朱炫推开了他,摇头道:“不用了,我可以的!”
他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坐稳在软垫上,声音软绵绵道:“出发啦!”
几个力士,抬起肩舆,往大本堂而去。
朱元璋宠溺地再抱住朱炫。
再看朱炫,很像朱标的脸容,又回想起那治愈的笑容,还有血脉相连的感觉,朱元璋激动道:“一定是标儿在天有灵,不想咱太寂寞了,让孩子来到咱的身边,继续陪着咱,可是咱......对不起孩子!”
他叹了口气,坐在软榻上,再看了看自己这个身体。
已经六十多岁的朱元璋,进入了晚年,不清楚自己还能再活多长时间。
“咱一定要多活几年。”
“看着孩子成长。”
“咱的乖孙,咱要亲手带大,以后你母妃的仇,交给你亲自去报,现在咱有所顾虑,不能帮你杀人。”
“希望咱能活到,乖孙长大的时候。”
“咱会尽力的!”
朱元璋这样想,抱住朱炫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做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在此之前,他很想隔代传位给朱允炆,现在他不算反感朱允炆,但更喜欢这个刚得到的孙儿,又很心疼小孙儿的遭遇,逐渐产生了其他想法。
他想把怀里的孩子,变成大明的未来,又担心自己时间不多。
也许想到了朱标,也许想到朱炫的遭遇,朱元璋鼻子一酸,一滴泪珠落在朱炫的脸颊上。
朱元璋拿过一块绸缎,轻轻地在朱炫的脸蛋上擦了擦。
可能他的动作有点大,让朱炫有所感应,微微睁开双眼,见状一怔!
“老朱,哭了?”
“大概又想到朱标了吧!”
朱炫想继续表现自己的乖巧,举起胖乎乎的小手,指了指朱元璋的脸颊。
“孩子,你要做什么?”
朱元璋还以为他又要揪自己的胡子,很配合地抱起来,让他的手,能碰到胡子。
朱炫没有揪胡子,伸手擦了擦朱元璋苍老的脸上的泪痕,还有眼角的泪珠。
柔软、温暖的小手,轻轻地抚摸,很温柔。
“乖孙!”
朱元璋心头一暖,对小乖孙的懂事,欢喜不已,又更疼爱了。
不愧是咱的乖孙,不愧是标儿的孩子。
他轻声道:“等你长大了,会说话了,就叫咱爷爷,知道了吗?”
擦一擦眼泪,要比可爱地揪一下胡子,更容易打动人心,更触动心弦。
“老朱真的把我当作孙子了!”
朱炫心里也有一种,想和老朱亲近的感觉,轻轻地点头。
“乖孙已经能听懂咱的话?”
朱元璋讶然道,又是欣喜。
这个孩子很聪明,比标儿聪明多了,尚在襁褓之中,就已经懂得那么多。
“陛下!”
此时,云奇带了一个太监,两个宫女回来,恭敬道:“老奴把人找来了,这个是侯显,是老奴前段时间收的干儿子,聪明能干,还会点拳脚功夫,一定能保护好皇孙。”
“拜见陛下!”
那个叫做侯显的太监,赶紧跪下来。
另外两个宫女,也一起跪下。
朱炫仰起头,往怀抱之外看去,心想老朱已经安排太监侍候自己,差不多能稳了。
“起来吧!”
朱元璋又道:“以后孩子和咱一起,住在乾清宫,宫殿旁还有一个小院,你们去那边等着!”
“是!”
侯显等三人齐声说道。
就连奶娘,也被送到那个小院里。
“乾清宫,可是老朱的寝宫。”
“老朱让我住在寝宫里,他为什么对我这样好?”
朱炫不是很懂,无缘无故成了皇孙,也不清楚自己其实就是皇孙。
就连云奇,也感到惊讶。
朱允炆都没住过乾清宫!
小皇孙,绝对是大明的未来。
“云奇,你带咱的乖孙,去休息吧!”
朱元璋是很疼爱孩子,但政事还不能荒废。
等到云奇把朱炫带走了,朱元璋的眼神里,仿佛冒出一团怒火,接下来就得好好地收拾吕家,他就不相信吕家会很干净。
吕氏原本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家里有人当官,也有人经商,这些很好查,也很容易腐败。
云奇安排下去的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搜刮到各种证据。
他先送一份来到朱元璋案前,再送去给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
这两个官署的长官,已经是官场老油条了,得到这些证据之后,直接在朝堂上弹劾。
他们也很懂事,知道这些是陛下的安排,当然不敢透露是陛下要搞吕家,宣称是自己找来的证据,在朝堂上狂喷吕家。
朱元璋直接把这件事,交给锦衣卫查办,按照证据,全部捉到诏狱。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太子刚薨,老朱就对付太子妃,有可能下一个继承人,不会在太子一脉去选。
也有人认为,这是老朱想解决吕氏这些外戚,防止外戚乱政,继承人应该还是朱允炆,毕竟朱允炆也不怎么样,很容易被外戚控制。
东宫。
吕氏现在,手忙脚乱。
家里的人,不断来让她求情,但是她哪敢这样做?
朝堂上的流言,她也听说过了,很担心朱允炆当不上皇帝,但是她有一种感觉,老朱搞吕家这件事,很不对劲。
“那个弃婴!”
吕氏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念头。
弃婴进宫没多久,朱元璋就对吕家动手,她很害怕,觉得弃婴可能是那个宫女的儿子。
说不定......老朱查到了什么。
“不可能的......弃婴,不能留!”
吕氏心里在想。
但是她也没办法除掉,现在朱元璋把孩子留在乾清宫,别人都接近不了。
“母妃!”
这时候,朱允炆回来了,叹道:“刚才有几个表兄来找我,希望我能在皇爷爷面前求情。”
吕氏马上摇头道:“不能,你绝对不能这样做。”
老朱的手段,他们很清楚,如果敢插手,说不定连东宫都住不下去,她又道:“你皇爷爷捡回来的婴儿,来历如何,查清楚了吗?”
朱允炆摇头道:“没有,我去见过好几次皇爷爷,但他不让我去看那婴儿,母妃,一个婴儿能有多特别?皇爷爷腻了,就会送出宫!”
“你不懂!”
吕氏心乱如麻,担心老朱这把火,会烧到自己头上,又道:“以后我们东宫,低调一点,你也要消停几天,好好读书,不要随便外出,知道吗?”
朱允炆虽然不懂,但还是点了点头。
吕氏舒了口气,脑子里想的,还是朱炫,得想个什么办法查清楚朱炫的来历,如果真的是宫女的儿子,必须要除掉。
她认为朱炫是东宫的威胁。
可以影响到朱允炆的地位,甚至对自己不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