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后续
现代都市连载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主角崔岘崔仲渊,是小说写手“日照前川”所写。精彩内容: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大梁王朝。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日日盼着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的娘!“娘!鸭子是生不出白天鹅的!”为了能吃饱饭,他成了王府少爷的陪读书童,阴差阳错被少爷送去了科举。科举放榜后,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其上。“哎!真让我妈生出白天鹅了?”……...
主角:崔岘崔仲渊 更新:2025-05-24 03:5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崔岘崔仲渊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后续》,由网络作家“日照前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主角崔岘崔仲渊,是小说写手“日照前川”所写。精彩内容:他是现代社会985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大梁王朝。家徒四壁不说,还有个日日盼着他科举高中,光耀门楣的娘!“娘!鸭子是生不出白天鹅的!”为了能吃饱饭,他成了王府少爷的陪读书童,阴差阳错被少爷送去了科举。科举放榜后,他看见自己的名字高悬其上。“哎!真让我妈生出白天鹅了?”……...
崔钰几乎想也不想,道:“我是你兄长,就算要去做书童,那也是我去。若裴家不肯要我,那我就回来,大不了同祖母一样,每日少食一顿饭,也能供你去读书。”
听到这话,崔岘心中动容,无限感慨。
他看向身旁模样稚嫩的崔钰,心想:原来兄长不仅仅是一种年纪,更是一种责任。
罢了罢了。
大哥、父母、祖母都认了,多一位‘兄长’又有何妨。
因此崔岘认真开口:“阿兄。”
崔钰闻言眼睛里浮现出希冀:“是不是后悔了?阿弟,你今日那番话,打动了祖母。你听兄长的,你现在去跟祖母说,说你不去裴家了,你想去读书开蒙。你信我,祖母一定会同意的。”
不得不说,崔钰人虽年纪小,但很通透。
说话的同时,他急切的拉着崔岘,就要往外走。
但,崔岘没动。
崔钰回过头,用近乎乞求的语气说道:“阿弟,算兄长求你!我一想到自己要……要用‘卖掉’你的钱去读书,我心里就难受。”
他才九岁。
放在现代社会,还是懵懂顽童,父母手心里的宝贝疙瘩。
但生在封建古代农家,寒门清贫,早早被生活逼迫着,学会妥协退让,扛起兄长的责任,懂事到让人心酸。
“我已经决定好了,去裴家。阿兄,这书,得你去读。你我兄弟血脉相连,如同你不忍我去做仆从一样,我也同样不忍你去。但终究是要有个人去的,对不对?”
崔岘笑着伸出拳头:“自家兄弟,不多说腻歪虚话。来,我们碰一碰拳,做个兄弟约定。”
“不管我爹,你爹来日是否能中榜,但你我都须从现在起各自努力,兄弟齐心,来日顶峰相见,光耀崔氏一族门楣。”
崔钰不停摇头,拒绝出拳。
崔岘曾经在心里给崔钰这样一句评价:小小年纪,便有君子风范。
而君子,可欺之以方。
因此崔岘佯装难受,继续说道:“我虽决定去裴家做书童,但心里也忐忑难受,这个时候,本该兄长来安慰我,为何还要我来安慰你呢?你去读书一事,既已成定局,阿兄难道连同我做个兄弟约定都不肯?”
果然,听完这话,崔钰红着眼妥协了。
他颤抖着伸出手,两个稚嫩的拳头用力抵在一起。
“……好,兄长答应你。我们兄弟,各自努力,来日顶峰相见,共同光耀崔氏一族门楣。”
陋室清贫,寒门穷困。
两个小小少年彼此对视,拳拳相撞。
无声,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第二天,崔钰是哭着离家的。
崔伯山带着准备好的束脩,陪儿子去县城顾夫子的私塾开蒙。"
当崔岘在裴府,被四个富贵哥引为人生知己的时候。
河西村。
崔家的氛围,却一天比一天凝重。
自崔岘离家后的第二天起。
裴府送来的米面粮油、活鸡活鸭,都被老崔氏拿去变卖、换成了银钱。
家里饭桌上的菜,不仅没了荤腥。
甚至连饭菜都开始减量。
可一家人谁都没有提出异议。
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二人更加拼命读书。
崔老太太、林氏、陈氏三个女人,包括崔璇在内,一同夜以继日的织麻。
先前因为崔岘而短暂缓和的温馨家庭氛围,随着他的离开,骤然再次紧绷,甚至比以前更加窒息。
这天,崔家女人们正在院子里忙活。
三叔公赶着驴车,装了一车的土坯砖瓦,进了崔家的院子。
林氏尚且没反应过来,‘哎呦’一声站起身:“三叔,你这是作甚呢?这……我家没买砖啊。”
卧房里正在读书的崔伯山、崔仲渊兄弟俩也被惊动,疑惑走了出来。
三叔公嘴里叼着旱烟吧嗒吸了一口,征询般看向崔老太太:“嫂子?”
“是我买的。”
崔老太太不理会全家人错愕的目光,对三叔公说道:“老三,把驴车拉去小后院牛棚吧,今天能砌好吗?”
三叔公怜悯的目光,从崔伯山、崔仲渊两个侄子身上扫过,最后闷声道:“能。”
等三叔公赶着驴车去了小后院。
隐约觉得不太妙的林氏,隐晦的跟陈氏对了个眼色。
陈氏会意,捂着大肚子佯装‘哎哟’一声,同时玩笑般问崔老太太:“娘,咱家要修牛棚?那棚子,您日日清扫,如今要是再翻修,牛住的都要比咱们舒坦嘞。”
自打钰哥儿、岘哥儿离家后,崔老太太脾气越发古怪。
如今也就陈氏仗着怀孕,敢在家里说两句俏皮话。
听完儿媳试探般的询问,崔老太太清理掉身上的麻絮,将手中织好的麻布放下,平静道:“不是给牛住的,是给伯山、仲渊住的。”
全家人闻言脸色骤变。
崔伯山身体一抖,颤声道:“娘, 那牛棚阴冷潮湿、四面透风,怎能住人!”
崔老太太浑浊的双眼看向两个儿子,咬牙道:“老大、老二,你们俩别怪娘心狠。这么多年了,你俩次次都说能中榜,却次次都让娘失望。”
“最近娘夜夜辗转反侧,脑子里想着你爹临死前的话,更想着岘哥儿……”
“可怜我那乖孙,才八岁,就要被迫离家赚钱。裴府门第高,规矩多,岘哥儿寄人篱下,不知可能吃饱、穿暖,又不知该受多少心酸委屈。”
“你们一个当大伯的、一个当父亲的,但凡还有点良心,就该好好读书,桂榜高中,为家里分忧。再把岘哥儿接回来,送去学堂开蒙。”
“而不是让一个八岁稚童外出赚钱,供你俩读书!”
崔老太太厉声呵斥,字字如刀:“下午你们三叔把牛棚修缮好以后,你俩便搬进去吧。从今日,到明年院试开始这段时间,你俩不得出牛棚一步,安心在里面用功读书!恭桶每日一换,吃食隔着小窗递进去。”
这……这简直是要把人当‘牲口’来圈养啊!
“娘,媳妇儿求您了,必定会监督相公好好读书,您别让他住牛棚!”
“那牛棚……实在没办法住人啊!”
两个儿媳脸都白了,苦苦哀求。
崔璇同样吓得面无人色。
但崔老太太根本不为所动。
她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崔伯山、崔仲渊:“想想你们父亲临死前的话,想想岘哥儿小小年纪,遭的罪受的苦!你们两个不成器的,再立不起来,难不成还要娘以后把钰哥儿、岘哥儿也关进牛棚里?”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