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驯服野马靠的不是蛮力,而是让它们看见方向 —— 就像契祖当年举着火把,带领族人在洪水中找到生路。
当他最终将受惊的马群带回部落时,父亲的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而远处的东夷青旂,正渐渐消失在雨幕中,却留下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杀机。
(笔者按:《左传》称相土 “烈烈,海外有截”,可见其勇武之名。
驯服野马一事,虽无确切史料记载,却可从商族后来发达的畜牧业与车战技术反推 —— 在那个马还是半野生状态的时代,驯服马群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对动物习性的深刻理解。
东夷与商族的冲突,为后来商族的扩张埋下了伏笔。
)卷二:迁都逐水・王业草创第三章 “迁商丘兮,车马如龙”龟甲在火上发出 “噼啪” 的爆裂声,巫祝的脸在火光中忽明忽暗。
“贞问迁都,不吉。”
巫祝的话像一块石头砸在祭台上,长老们纷纷点头,唯有相土盯着龟甲上的裂纹,忽然开口:“这裂纹分明是‘商’字缺了一角,而商丘之地,正是补全这一角的关键。”
他转身望向部落的族人们,年轻的武士们交头接耳,老人们却面露忧色。
“我们在碣石住了三代,” 一位白发长老拄着拐杖站出来,“祖先的坟茔都在这里,难道要让他们的魂灵跟着我们四处漂泊?”
相土深吸一口气,指向地上的羊皮地图:“碣石虽好,却如老巫祝说的,水草渐少。
商丘地处大河之南,土地肥沃,更适合放牧耕种。
而且 ——”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几辆刚刚制成的木车上,“我们有了车马,迁徙的速度比从前快了三倍,还怕祖先的魂灵跟不上吗?”
迁都的争论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在相土的坚持下,商族踏上了南行的道路。
相土站在队伍最前方,看着自己设计的木车装载着族里的老弱妇幼,车轮碾过荒草,留下一道道深刻的车辙。
他忽然想起幼年时听老巫祝讲契祖迁徙的故事,那时的商族还只能靠双脚行走,如今,他们终于有了能让整个部落快速移动的 “铁脚”。
<到达商丘的第一晚,相土带着几个年轻武士登上高处,俯瞰这片即将成为家园的土地。
月光下,大河如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