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糖吃的喜悦!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村里响起的鞭炮声震彻了整个云霄,我出于好奇立马寻声出了门,却看见村中心那条主干道上有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队伍的前面是新郎背着新娘子,背上的新娘子用一只手楼着新郎的肩,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块红色的喜帕正在抹着脸上的泪,后面的人群则是送嫁的,帮新娘拿着嫁妆,有红色的喜被,红色的一对瓷盆、贴着双喜字的黄色柜子和白色的席梦思新床等。
我看着一幕,也不顾不上自己没来及洗漱,也匆忙地加入了这长长的送嫁队伍中。
当新娘抵达男方家后,送嫁的人在男方家里人的招呼下,按照要求将新娘子的嫁妆一一摆放在指定位置,而新娘和新郎则被带到已经布置好喜糖的堂屋里系上大红花,在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爷爷的主持下拜起了天地。
当新郎新娘拜完天地后,便将放置在喜堂前的喜盘里的糖果散向众人,而我则是那群接到糖果的人之一。
待到所有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在父母的指引下搀扶着新娘走进了他们结婚的喜房。
当他们走进喜房时,我看到村里的一个奶奶招呼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过来帮忙滚床,并且一边滚床一边嘴里说着:“走进新房喜洋洋,新郎托我来滚床,这张床买得好,夫妻恩爱过到老,这张床买得宽,夫妻日子过得宽……”待到小男孩滚床完毕,只见新郎从西装右边的口袋里拿出了一个红包递给小男孩。
与此同时,新郎弟弟的四岁女儿也端着一个盆走了进来,并招呼着新娘子擦脸。
新娘子一边擦脸,旁边的一位女老人则不断地说着吉祥话。
待完成这一仪式后,新娘也从自己红衣服的右兜里拿出了一个红包递给了小女孩。
而所有人则在那位说吉祥话的女老人的招呼下退出了新房。
待到看完这些婚礼仪式后,我才反应过来我还没洗漱,于是便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洗漱去了。
待我洗漱完毕,回来的奶奶以为我没去过婚礼现场,便招呼道:“小非,走!
我带你去吃酒的那里找新娘子要喜糖、喜帕、红鸡蛋、花粑粑去。”
于是,我便非常高兴地挽着奶奶的胳膊出了门。
到了吃酒的地方,人依旧很多,热闹非凡。
奶奶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