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的水利方案高度吻合。
沈砚之生前,一直致力于水利研究,他曾提出过许多独到的见解和方案,希望能够改善百姓的生活。
苏晚棠心中暗喜,她知道,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她决定在答卷中埋下线索,将赵康贪污河工款项的证据化作隐喻,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中。
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皇帝的注意,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苏晚棠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想法和证据一一写在试卷上。
她的字迹工整,文笔流畅,文章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然而,她并不知道,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降临。
赵康作为监试官,一直密切关注着苏晚棠的一举一动。
他早就怀疑苏晚棠的身份,一直在寻找机会将她扳倒。
当他看到苏晚棠的试卷时,心中不禁一喜。
他发现,苏晚棠的试卷与沈砚之的笔迹有几分相似,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金殿之上,赵康突然发难。
他指着苏晚棠的试卷,大声说道:“陛下,臣有疑问。
这林昭言的试卷,与三年前被黜的沈砚之笔迹雷同,其中必定有诈。”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皇帝的脸色也变得阴沉起来,他看着苏晚棠,问道:“林昭言,你可有何解释?”
苏晚棠心中一惊,但她很快就镇定下来。
她知道,赵康这是在故意陷害她,但她不能慌乱。
她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学生与沈砚之自幼相识,曾一起学习,受其影响,文风或许有几分相似。
但学生的试卷,皆是自己所写,绝无舞弊。”
赵康冷笑一声,说道:“哼,说得倒是轻巧。
仅凭你一面之词,如何能让人信服?”
苏晚棠看着赵康,眼中充满了愤怒。
她说道:“赵康,你休要血口喷人。
你陷害沈砚之在前,如今又想陷害我,你的阴谋不会得逞的。”
赵康脸色一变,说道:“你这大胆狂徒,竟敢污蔑本官。
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就在这时,李阁老站了出来。
他说道:“陛下,此事还需慎重。
林昭言的文章,才华横溢,见解独到,不像是舞弊之人。
而且,他与沈砚之相识,文风相似也在情理之中。
臣建议,先对试卷进行笔迹鉴定,再做定论。”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李爱卿所言有理。
来人,将试卷拿去鉴定。”
苏晚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