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断续续,带着惊恐与哀求,在风中摇摆。
他打开窗户,探头出去,楼下的巷子昏黄一片,一个瘦小的身影蹲在墙角,抱着什么东西在抽泣。
孙铭怔住了。
他披上外衣匆匆下楼。
巷子果然有个小女孩,五六岁大,穿着单薄的秋衣,头发乱糟糟,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脏兮兮的布娃娃。
她听见脚步声,猛地抬头,眼神惊恐。
“你是……”孙铭不知该如何开口,“小朋友,你怎么在这儿?”
小女孩低声道:“我找妈妈。
叔叔说她很快就回来,可他们骗我……妈妈一直没回来。”
孙铭蹲下身,看着她脏兮兮的小脸和冻红的手指,那种久违的、深沉的心痛从心底漫起。
孩子的眼泪一颗颗砸在布娃娃上,仿佛是落在他心头的铁钉。
他把她带回了自己家。
一间两室一厅的小房,狭窄而整洁。
给女孩洗了手脚,端来热牛奶,她喝得狼吞虎咽。
“你叫什么名字?”
孙铭问。
“苗苗。”
她低声说,声音很小,“妈妈说等我画满十本画册,就带我去看大海。”
孙铭看着她瘦小的肩膀,忽然有些说不出话来。
他打开那叠执行报告,找到了相关编号:E-143,执行区域——正是苗苗所在的街区。
她母亲,是被“抗拒搬迁”记录中的一员,目前“尚在处理阶段”。
“尚在处理阶段”,这几个字,比刀还锋利。
第二天清晨,他带苗苗去派出所,想打听女孩母亲的消息。
值班警员接过材料后看了几眼,便露出一种熟悉的、公事公办的笑:“这是归治安执行组的事务,不归我们查,去问问民政吧。”
他们又去了民政局,工作人员让他们登记信息,之后便是无尽的等待。
“我们会尽快联系相关单位,若孩子确属无监护状态,会依法进入福利中心安置。”
孙铭站在窗口外,阳光照在他鬓角的白发上,像一层浅浅的霜。
他望着玻璃门后的苗苗,女孩正低头画画,手中握着一支断掉的蜡笔,正在纸上画海。
画里的海是灰色的。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也画过海。
小时候,老师在作文里让他写“我最想去的地方”,他写了“海边”,因为那代表自由。
可多年过去,他没再提起过,也早忘了那份渴望。
走出民政局,手机震动,是新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