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承乾李世民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因为程咬金被叫去帅帐开会,李承乾也得到了短暂的自由时间。他要趁这个时间,赶紧收买人心。溜达一圈最终驻足在一处篝火旁。此时一众士兵正做饭,见他来了,全部起身参见。“见过太子殿下!”李承乾赶忙上前扶起为首之人:“唉,军营之中俱是袍泽兄弟,无分大小,不用多礼。”士兵见状一脸受宠若惊:“殿下...俺...俺是个粗人不会说话,等到了战场上,您等着看就行了。”“哈哈,好,大唐有你这样的勇士,真是社稷之福。”说着拍了拍士兵肩膀,然后伸手从袍袖中取出一支,碧海明珠钗,其主体为上等黄金打造,上嵌着一枚价值千金的南海珍珠。“诺,这个给你了,不过只是暂时交给你,你得在战场上杀十个敌军,它才真正属于你。”碧海明珠钗上的南珠在月光的映照散发着幽幽宝气。士兵愣...
《结局+番外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精彩片段
因为程咬金被叫去帅帐开会,李承乾也得到了短暂的自由时间。
他要趁这个时间,赶紧收买人心。
溜达一圈最终驻足在一处篝火旁。
此时一众士兵正做饭,见他来了,全部起身参见。
“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赶忙上前扶起为首之人:“唉,军营之中俱是袍泽兄弟,无分大小,不用多礼。”
士兵见状一脸受宠若惊:“殿下...俺...俺是个粗人不会说话,等到了战场上,您等着看就行了。”
“哈哈,好,大唐有你这样的勇士,真是社稷之福。”说着拍了拍士兵肩膀,然后伸手从袍袖中取出一支,碧海明珠钗,其主体为上等黄金打造,上嵌着一枚价值千金的南海珍珠。
“诺,这个给你了,不过只是暂时交给你,你得在战场上杀十个敌军,它才真正属于你。”
碧海明珠钗上的南珠在月光的映照散发着幽幽宝气。
士兵愣了一下,一脸不可置信,毕竟这东西的价格,说大点,他这种底层士兵,如果没有奇遇恐怕一辈子都买不起。
“殿...殿下,这东西您给我?”
李承乾笑了笑,直接将碧海明珠钗塞进他手里。
“怎么不敢要?还是觉得自己杀不了十个敌军?”
听到这话,士兵一拍胸脯:“殿下说的这叫什么话,别说十个,二十个俺也有信心杀了。”
“哈哈,好,你要真能杀二十个,孤,还有奖赏。”
“对了,你叫什么名,哪儿人啊?”
“回殿下的话,俺叫北向辉,老家太原滴。”说着指着身后十来个兵卒道:“这些兄弟和俺是同乡,老家也都是太原滴。”
这世界上还有人姓北?不过也无所谓,又拍了拍士兵肩膀:“把你兄弟们都叫来,孤,都有奖赏。”
北向辉闻言立即回身招呼。
“兄弟们,都过来啊,太子殿下有赏。”
说完其余士兵也都簇拥过来,脸上都满是期待之色。
钗子是没有了,不过身上还有不少银锭,当即掏出来,亲手递给每个人。
“放心,用心杀敌,孤,以后还有赏赐。”
“多谢殿下。”众士兵齐齐跪倒,脸上全是感激之色,毕竟李承乾这赏赐,能顶他们好几年的军饷。
“对了,向辉,你们入伍几年了。”
“回殿下,俺们入伍三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大战,都想着立下军功好回家娶媳妇,但现在光殿下赏的都够了,不过您放心,俺们还是会努力杀敌,看看娶他两房媳妇。”
“娶媳妇?”李承乾听到这话,额头冷汗刷的一下就下来了,对啊,这些士兵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全是爹生娘养的,他们家人还在大唐,怎么可能跟他远走大漠。
看他神色不对,北向辉关切道:“殿下,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李承乾摆了摆手,然后继续道:“对了,向辉,你家中还有什么人吗?”
北向辉脸上露出一丝落寞之色:“没了,我家人早就因战乱死了。”说完看向身后同伴:“我们这些人都是孤儿。”
李承乾心中顿时狂喜,自己这是遇到宝了,而且还是十来个宝,这些人无牵无挂的肯定愿意跟他远走大漠。
不过想来也是,大业帝杨广把这天下霍霍的够呛,后来又群雄争霸,唐朝统一后,边关连年也征战不断,天下孤儿肯定不少。
当即安慰道:“没事,孤,以后就是你的家人。”
“着...这俺怎么敢当。”
李承乾伸头在其耳边小声道:“孤,应该比你大几岁,以后没人的时候,你就叫我李大哥,我叫你向辉老弟可好?”
这话让北向辉露出惊恐之色,同时满脸感动:“俺...俺不敢啊,而且俺贱命一条,哪配和您兄弟相称。”
看着北向辉的表现,李承乾颇为满意,他就需要这种心性质朴的人。
“好了,孤,说配就配,怎么?你还要让孤把说过的话收回去不成?”
“对了,一会你来孤营帐,有点事跟你说。”
北向辉现在可是感动的不行,心里有种马上就想为李承乾去冲锋陷阵的冲动。
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一样:“好,俺一会就去。”
李承乾点了点头,他相信这个北向辉,已经能算他的亲信了,拉拢一个普通人,其实非常简单,一般分三步,给予他缺的东西、尊重他、然后让他觉得自己被信任。
回到营帐坐了没一会,外面就传来北向辉的声音:“殿下,俺来了。”
李承乾当即起身亲自掀开门帘:“向辉老弟这么快就来了?快进来坐。”
见太子殿下真对自己以兄弟相称,北向辉顿时感动的不行,都有点语无伦次。
“殿....李...啊,俺这条命,以后就是殿下的。”
李承乾装作不悦道:“什么殿下,叫李哥。”
“李....李哥?”
“唉,向辉老弟,快坐。”
二人坐定后,李承乾轻抚了一下下巴:“老弟,哥有个事想交给你做,不知道....。”
北向辉此时已经真把李承乾当大哥了,听到这话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语气那叫一个斩钉截铁。
“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事,俺也去做。”
“呵呵,别激动,坐下说。”
“孤,之前的誓师演讲你应该也听到了,不过孤,还是第一次随军出征,身边也没有部曲,冲阵也不能自己冲不是?”
“因此就想着找一些人作为部曲,但孤想着冲阵太过危险,谁还不是爹生娘养的,所以想尽量找一些像你一样身世的人,这事孤想交给你去做行吗?”
北向辉这种底层士兵,哪里明白朝中那些弯弯绕,当即就点头答应。
“殿下,放心,俺肯定办好,一会回去就让兄弟们在军营里为您招募。”
李承乾赶紧摆了摆手,这事可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不然肯定会惊动程咬金那个人精。
“不用,这事你自己办就行,而且必须要保密。”说着起身指着自己腿:“”你也知道,孤这腿不太好,程将军他们都觉得孤不能上阵打仗,所以想给他们个惊喜。”
北向辉依旧不疑有他:“殿...李哥,你就放心吧,俺还有身世跟俺差不多的同乡,一会俺就挨个跟他们说。”
见他答应,李承乾向帐外喊道:“杜总管,你进来一下。”
他此次出征将杜立一起带在身边,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个人办理牢靠,能力强,另外就是他鲜少露面,在军中做一些事,不会引人注意。
杜立闻言走进帐人,依旧一副荣辱不惊模样:“殿下,吩咐。”
“杜总管,这位是北向辉,孤交给了他一些事情,其中少不了要用到钱银,到时你直接给他就可以。”
“遵命。”杜立回答的简洁明了。
“殿下,还有吩咐吗?”
李承乾摆手:“没了。”而后看北向辉:“向辉,孤不会让弟兄憋着钱袋跟孤冲锋陷阵的,你不必吝啬钱财,需要多少直接找杜总管就行。”
北向辉此时有种,被伯乐赏识,授予重任多的感觉,神色极为认真。
“殿下,放心,向辉定不辱使命。”
“好,你们去吧。”
言罢二人退出帐外。
看着二人离开背影,李承乾微微叹了口气,自己对北向辉是一点真情没有,全是利用,如果自己失败,无疑也会连累他失去性命。
没办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只能是如果自己成功,赏他一份天大功名了。
端起桌台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
虽然已经有北向辉帮他拉拢人,但鸡蛋绝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要做多手准备。
太极殿内,长孙无忌轻声走到李世民床榻前。看到他正在闭目休息,长孙无忌也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
过了良久,李世民双眼微睁:“是辅机来了吧?”
“启禀陛下,是臣来了。”
李世民拍了拍身旁床榻:“来,坐下说话。”
长孙无忌也没推辞,径直过去坐下。
“唉,朕刚才想了挺多。你说承乾为何做出那般大逆不道的事?”
长孙无忌能深受李世民信任,能力和其外戚身份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行事谨慎。
沉吟片刻,他才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可能是觉得他这次犯的错,陛下肯定不会原谅,情急之下才在朝堂上那般吧?”
“是吗?那你觉得承乾为何会做下错事?是朕管教不严吗?还是别的什么?”
这话中的意思可就太多了。
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明白,李承乾弄到如今地步,完全是李世民逼迫所致,但这话肯定不能说。
而且作为臣子也不能说皇帝教子无方。但李世民这人向来喜欢听实话,又不能拍马屁。还有最后那句“别的什么”,意思就太多了。难道说‘陛下您皇位就是造反得来的,太子也是学您?’
“陛下,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不明白您的苦心吧。而且皇子教育朝廷有固定章程,又不是您一人说了算。至于别的,殿下年幼时至纯至孝,如今这般肯定是听信了小人谗言。”
面对这滴水不漏的回答,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又笑了笑。
“陛下为何发笑?”长孙无忌神色不解。
“朕是笑啊,这承乾还真是朕的亲儿子。不瞒你说,其实当初你们劝朕行‘不得已之举’时,朕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打算。”
“就是放弃所有一切,然后去皇宫质问大行高祖皇帝,明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为何您单单要把朕逼到死路上。”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看来陛下对太子的父子之情还是很深的,看来太子死罪肯定是免了。
“当然了,太子是您和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儿子像父亲不是正常吗?”
“是啊……是啊……儿子像父亲是正常的。”
说完,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柔软之色,心中不由回忆起李承乾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良久,他微微叹了口气,而后飞快收起独属父亲的柔软,恢复大唐帝王的威严。
“辅机,你可知道今天城内禁军为何调动?”
长孙无忌这种重臣,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事关皇室骨肉相残,他也不好明说。
“臣具体不知道。但今天中午,李绩派人押解一名刺客回长安,同时行军司马快马发回一份刺客口供。”
刺客?谁家刺客会冲到军营刺杀?
政治嗅觉敏锐的李世民立马意识到,这是有人在禁军中安插亲信了。
至于被刺杀的人,自然是如今随军的李承乾,其背后主使他也大致猜到。
“呵呵,好,好,好,一个个都是好本事啊。”
现在要是李承乾在这,本着气死李世民不偿命的宗旨,肯定跟着来一句“这不都是您带的好头”。
“辅机,你先退下吧,明天朝会,朕自有安排。”
“遵旨。”说完,长孙无忌便起身告退,同时心中暗道,今夜的长安城,应该要有人睡不着了
此时躺在马车上睡着的李承乾,被一阵寒意惊醒,睁眼一看,周围已是一片漆黑,大军也开始安营扎寨。
这让他不禁有些惊讶,自己这是睡了多久?天都黑了?
此时城门送行的众文武大臣神色都有些复杂,他们万没想到向来性格软弱的李承乾能说出这么一番话。
尉迟敬德抿了抿嘴道:“到底是陛下的儿子,真有他年轻时的风范。”
众人都没接话,而是神色更为复杂,他们这些人大多和李世民并肩作战多年,刚才李承乾一番表现确实像足了年轻时的李世民
特别是一众武将,更是思绪万千。
刚才那一刻,他们好似在身材、相貌和年轻时李世民有七八分相似的李承乾身上,看到了那个在隋末乱世中叱咤风云的天策上将。
尤其是那句“必率先冲阵”,更是让将他们的记忆拉回了跟随李世民冲锋陷阵的峥嵘岁月,那时的李世民每遇战事都会跟他说“本帅将率军冲阵,诸位紧随其后即可”。
过了良久,跟随李世民参加过虎牢关大战的郧国公张亮,说道:“唉,没想到诸多皇子中,还是太子最有陛下风范。”
长孙无忌不知道怎么,竟然接过话茬:“怎么说都是陛下和文德皇后的长子,像陛下也属正常。”
他这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看他,要知道长孙无忌并不支持李承乾,向来是敬而远之,此时在这种场合下说出这种话属实罕见。
此时骑着马跟随大军行进的李承乾,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番誓师演讲,能让一众大臣想这么多。
这时后军之中一阵剧烈马蹄声让,让李承乾沿声音着看去,只见程知节正带着数十骑,向他这飞奔而来。
他作为前锋因为在前面统军,突然回来有那么点擅离职守的味道。
不过李承乾心里明镜一样,打薛延陀其实一个李绩完全够了,这程知节之所以也跟来,其实就是看着他,属于看守他一个人多的监狱长。
监狱长来找他唯一的‘犯人’自然合情合理。
“哎呦,程将军不在前面领军,过来找孤做什么?”李承乾阴阳怪气的明知故问道。
程知节勒马停住,摆了摆手:“殿下说笑了,臣,此行目的就是看着您,至于统军的事由李将军全权处理。”
“咦?”本以为这家伙会找个什么借口搪塞他,没想到竟实话实说了。
“是程将军说笑了把?孤也没犯什么错,你看着孤作甚?劝你还是好好统兵去吧,不然耽误了战事,你可担待不起。”
程知节摸着马背上的鬃毛,一副老实人模样:“殿下,臣是武将,不懂那些弯弯绕,您也不用说别的,反正臣肯定形影不离跟着你。”
这个老奸巨猾的程知节还粘上我了,不行,一定要想个办法把他支走。
毕竟太医说了,李世民顶多昏迷十天,现在已经过去两天,他如果在剩下的八天里还没拉拢出一支忠于自己的人马,那等待他的就死亡。
正想办法时,程知节冲他努了努嘴,然后转头道:“殿下,你这随从和行李也带的太多了把,到了前线没人顾的上他们啊。”
李承乾将买的金银细软跟府中金银掺杂在一起,足足装了二百多个大箱子,用上百架马车拖着,随行人员也有三四百人,在军威肃穆的大军中摆成一字长蛇阵,甚为显眼。
这些东西,可都是他赖以生存的根本,说什么也不能扔:“呵呵,程将军可能忘了,朝廷有规制,这些箱子里都是孤平时用的仪仗、服饰等物。”
程知节撇了撇嘴,明显是不太信,因为他虽然知道这位殿下临出征前大肆采买,一副要在最后的时光中疯狂享乐的样子,但他还是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他倒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形影不离的跟着太子,相信他也闹不出什么幺蛾子。
李承乾此时颇为烦躁,这个这家伙跟着自己,自己根本没法大刀阔斧的收买人心。
见太子也不搭理自己,程知节围着李承乾的货物转圈,一会看着这儿,一会望往那儿。
这给李承乾弄的更加烦躁,语气不耐烦道:‘程将军,是要搜查一下孤的行李吗?’
“不..不,这臣怎么敢,只是臣发现,你这随从之中好像有女眷啊?”
这程咬金眼这么尖?确实有女眷。
他在胡上哪儿买的歌姬也都带着呢,毕竟金钱、美女是拉拢人心的不二法门,带着以备不时之需还是可以的。
虽然带女眷被发现,顶多是把这些女眷逐出军队。
但李承乾说什么也不能承认。
因为跟这些女眷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这些人如果被发现,他打算远走大漠的企图必会暴露
“哪有女眷,程将军看错了把?”
程知节,嘴角露出一抹怪笑:“嘿嘿,哦?是本将军看错了吗?无妨,晚点大军驻扎时查验一番不就好了。”
这气的李承乾直咬牙,贞观年间这些文武重臣,真是没一个善茬。
看着程知节那张大黑脸,他恨不能一巴掌扇过去。
不过这个想法瞬间就被掐死在萌芽之中,程知节可是历史上数得着的猛将,和他动手,自己怕是打人不成反被揍。
虽然大唐对薛延陀进犯事先有准备,但现在李世民又昏迷不醒,这个时候边关绝不能出问题。
因此李世绩命令部队急行军,一直到临近午夜,方才下令原地安营休整。
这些士兵都是大唐最为精锐的野战军,休整的帅令一到,立刻开始安营扎寨。
五万大军安营扎寨,竟丝毫不乱,甚至都没造成太大响动,当真是既雷霆万钧,又悄无声息,
明月高悬,银色的月光洒在连绵的营帐上与士兵铁甲交相辉映,映出一片冷冽的光辉。
营内,军士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炊烟袅袅升起,铁锅中煮着热气腾腾的粥饭,香气四溢。
战马在马厩中低声嘶鸣,蹄声轻踏,偶尔有士兵为其添草料,轻抚马鬃,低声安抚。
兵器架上,长矛、刀剑整齐排列,寒光闪烁,透出凛冽的杀气。
李承乾全程看着大军安营扎寨的顺序,他要将这一切牢牢记在脑中。
毕竟如果一切顺利,他将来也要独自领兵,这都是难得的宝贵经验。
“诺。”
众人一下马,视线也清晰了。李承乾看到他队伍中竟有不少女眷,仔细看去,竟是自己放了的那些胡姬。
没想到她们落在了侯君集手里。
而且,这些胡姬不少人脸上梨花带雨,面容憔悴,用膝盖想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对于这种事,李承乾是有些反感的。
而且自己放了这些胡姬,自有放的道理。
但他现在还用得上侯君集,也不好训斥。
“君集,这些女孩也都是可怜人,你何必如此?算了,放了吧。”
“哈哈,几个女人算什么?放?万一她们去告密,说出我们的行踪怎么办?一会儿赏给兄弟们,然后杀了了事。”
李承乾听到这话,脸上有些不快之色。
“侯君集!孤命你马上放了这些胡姬。”
侯君集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悦。
但转瞬便遮掩了下去,讪讪道:“末将知道了。”说完,他转头看向身后的士兵:“没听到太子殿下的话吗?赶紧照办,可别让殿下以后‘不讲情面’。”
李承乾心中叹了口气,看来这家伙对自己不满了。不过,他却必须这样做。
这时,一名胡姬突然“叽里呱啦”说了一堆话。李承乾循声看去,正是胡商说的那个有王氏血统的胡姬。
此时,她眉宇间满是愤怒之色,加上充满野性的气质和精致的五官,颇有异样的美感。
李承乾一副听不懂她在说什么的样子,转头问旁边精通胡语的人。
“她说什么?”
“额,回殿下,她说您不讲信用,欺负她的姐妹,她……她有朝一日一定要将您碎尸万段。”
李承乾之前为了忽悠程咬金,许诺这些胡姬只要配合就放她们走,也是这些胡姬倒霉,又落在了侯君集手里。
此时侯君集脸上眼中闪过一丝耐人寻味之色。
这时,北向辉策马返回。李承乾赶紧上前问道:“情况如何?”
北向辉喝了口水,没好气地说道:“别提了,李绩那家伙直接放箭射我,幸亏我听了殿下的话有所防备,不然就回不来了。”说着,他看向被绑得像粽子一样的程咬金:“殿下,要不先剁这家伙一根手指头吧,不然李绩不可能听咱们的。”
李承乾不由皱眉,倒不是发愁李绩不肯就范,而是觉得北向辉跟之前的质朴有些不一样,好似变了个人似的。
这时,薛仁贵走到北向辉身旁,拉了拉他的衣服,语气不悦:“向辉,你干什么呢?好好跟殿下说话。”
“啊?哦,哦,殿下,俺一时情急忘了礼数,还请殿下恕罪。”
李承乾觉得这两人有点不对劲,但现在也没法多问,当即说道:“咱们等等吧,晚点会有变化的。”
时间过去差不多两个多时辰,天色渐明,哨骑来报:“报!启禀殿下,李世绩已率大军拔营,现在该怎么办?”
众人闻言,都以为李绩铁了心不顾程咬金的死活,神色都有些不好看。
毕竟,得不到李承乾所说的能支撑马蹄疾驰二百里的东西,他们就是死路一条。
李承乾则自信一笑,准备安抚众人。
他知道,向手下讲明成功的理论依据以提升士气,不是在遭遇巨大挫折时才做,而是要时时刻刻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团队心中一直存在必胜的信念,形成极强的凝聚力。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朗声道:“诸位莫慌!李绩如执意不妥协,为何不派兵追杀我等?况且,他跟程咬金相交数十年,关系莫逆,断不会弃他不顾。”
但他没办法,从他“行不得已之事”时,就注定,他只要活着就要防着自己儿子。
想到此处他眼中露出罕见的后悔之色,喃喃自语:
“父皇,我难道真的错了吗?”
“但这个天下是我打下来的啊,难道我要坐视大哥的屠刀砍向我的脖颈吗?然后让他坐上我舍生忘死打下的江山上吗?我不甘心啊!”
说着他目光变得坚定而沉稳。
“朕登基以来励精图治、扫灭强敌,建立丰功伟业,朕不后悔,无论世人如何看朕,朕都不后悔!”
说完一甩袍袖,转身离开太庙。
门外小太监见他出来,急忙上前搀扶:“陛下,咱们现在去哪儿?”
李世民声音冷冽道:“回太极殿!”
张掖城大营外,李承乾已经是累得不行,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虚弱到了极点。
他本就疾驰一天一夜,然后又在大营外坐了足足一天一夜,挡住了要求见他们长官的兵卒。
期间又是舌战众人,又是以太子之尊迫,可以说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这时侯君集自远处疾驰而来,到后飞快翻身下马。
“启禀殿下,部队已按照您的要求全部改编完成,不符合条件者和不愿从者,全被臣关起来了。”
李承乾一直处于精神、身体双重紧绷状态,此时听到这话,一放松,整个人顿时虚脱,直接大头朝下直挺挺向前倒去。
幸好侯君集眼疾手快,一把扶住:“殿下没事吧?”
“没事,孤,就是有点累了。”李承乾摆了摆手继续道:“对了,收归了多少士兵?”
“回殿下,收归骑兵六千,步卒二千。”
李承乾点了点头,如此他手中就有接近一万人马了,不过步兵对他现在来说没什么用。
“君集,你从两千步卒中选拔出精通骑射的,其他我们用不上,暂时控制起来就行。”
侯君集也没多问,点头应道:“好,臣这就去办。”
“对了,不从的士兵和那些军官该如何处理?”
李承乾想法并未改变,不到绝路时,他绝对不会杀害大唐将士,当即摇头道:“先关着吧,到时看情况再说。”
这时一士兵疾步跑进营中:“报!启禀殿下,城外有一人自称朝廷信使,手持圣旨,称有陛下旨意传达,让我们速度开城门接旨。”
听到这话,侯君集神色微变,李承乾却乐了,李世民反应还挺快,不过还是慢了自己一步。
“走,随孤去看看是什么圣旨。”
言罢,李承乾带着众人前往城门口,同时吩咐身旁士兵道:去“放他进来。”
“张掖守将李……”传旨之人话说一半,抬头看见李承乾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能被派来传旨的都是宫内骑术上佳的禁军,自然是认识李承乾,一脸的不可置信。
“太……太子殿下?”
“哈哈,正是孤,圣旨拿来,孤看看父皇都说啥了。”
言罢,士兵不由分说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圣旨,然后交给李承乾。
内容他猜得差不多,什么李承乾无德之类,废了他太子之位,然后让李武速速率军将其缉拿。
看完后,李承乾一脸揶揄地看着传旨之人。
“父皇都来旨了,那孤这个当儿子的也得回应一下不是?”
“写太麻烦了,这样,我说你记着,就说,儿臣最近日子过得不错,等那天气好了,孤会亲自去长安城看他的,还有让他一定注意身体,别总晕来晕去的,这不好。”
传旨之人听到这大逆不道的话,人都懵了,不过他明白太子殿下这是彻底造反了,凭他也做不了什么,只能是躬身道:“在下知道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