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翊方凯毅的其他类型小说《方凯毅最后的自白沈翊方凯毅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停云Sherley”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沈翊选择相信了我。喜悦中夹杂着一丝内疚,我欺骗了沈翊,可我却不得不这样做。我的研究就差最后一点点就成功了,在这个关头,我不能停下脚步。可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沈翊对我的相信是无保留的。“你为什么就这么肯定,是因为方凯毅的基因编辑,才导致了孩子和周珊珊的死呢?”面对质疑我害死自己孩子的曹建,他这样相信我。“你能放他走,这就足以证明你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朋友是嫌疑人!”面对质疑我是嫌疑人的杜城,他这样维护我。“沈翊,你能理解我吗?”我问道。沈翊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理解。”似乎是潜意识内没料到这番回答,我定定望着他,久久、久久没有收回视线。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在做梦,可骤然加速的心跳,愈发急促的呼吸,这些交感神经兴奋...
《方凯毅最后的自白沈翊方凯毅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沈翊选择相信了我。
喜悦中夹杂着一丝内疚,我欺骗了沈翊,可我却不得不这样做。
我的研究就差最后一点点就成功了,在这个关头,我不能停下脚步。
可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沈翊对我的相信是无保留的。
“你为什么就这么肯定,是因为方凯毅的基因编辑,才导致了孩子和周珊珊的死呢?”
面对质疑我害死自己孩子的曹建,他这样相信我。
“你能放他走,这就足以证明你们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我的朋友是嫌疑人!”
面对质疑我是嫌疑人的杜城,他这样维护我。
“沈翊,你能理解我吗?”
我问道。
沈翊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理解。”
似乎是潜意识内没料到这番回答,我定定望着他,久久、久久没有收回视线。
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在做梦,可骤然加速的心跳,愈发急促的呼吸,这些交感神经兴奋的信号告诉我,我不是在做梦。
心里交织的情感很复杂,不仅仅是喜悦、感动,还有被骤然激起的分享欲。
情不自禁的,我拿出珍藏在办公桌里的一张图片:“这是DNA衍射图谱。”
“你知道我的偶像是谁吗?”
我问道。
“不知道。”
他摇摇脑袋。
在这一秒以前,我最讨厌别人在我面前摇头,尤其是那些一次一次来提醒我实验又失败的研究人员,但我却觉得沈翊摇晃着脑袋的样子真可爱。
即使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和他分享了很多东西。
我的偶像;我的研究成果;我画笔下的星空。
…………这些美好的时光简直就像幻觉一样,在我的人生中曾经历过无数次像幻觉一样的时刻,可那些似乎都不是幻觉。
可在我看到沈翊站上梯子,俯瞰我工作室寻找核心数据时,才知道这一切,都是我自欺欺人的幻觉。
“你背弃了我的信任。”
沈翊一动不动的看着我,突然笑了起来,笑里带了些讽刺。
不自觉地,我也笑了,笑得很纯粹,就像我们平常那一个个日日夜夜相处一样。
“你说,你想重新做人生选择。
我相信了你,我以为我们是同路人。”
我望着对面眉眼低垂、默不作声的沈翊,“可现在我知道,那只是我的期待。”
沈翊抬眼望向我,那原本总是对我含笑地眼眸此刻似乎异常的冷漠:“
因的完美匹配让我们相遇,既然见到了沈翊,我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完美的基因被警察这个职业,逐渐埋没。
我开始不断地引导他改变职业,可他似乎没有动摇。
他宁愿待在什么都不懂他的杜城身边,也不愿再向我迈进一步。
杜城根本就不懂他的画,甚至更不懂他这个人。
沈翊喜欢的画家,他没听过;沈翊喜欢的画作,他没看过;沈翊心里的想法,他无法体会。
但这些我都能做到,因为我和沈翊都是一样的人。
说委婉点他跟杜城是互补的,说直接点他跟杜城的完全是错开的。
只有我们是相似的,只有我们是同频共振的。
我们注定要像DNA分子的两条链一样,彼此连结。
就像我懂沈翊一样,他也懂我。
“是曹建的吗?”
他望着我电脑上的基因热图问道。
刹那间,我一愣神,有些惊喜的转头看向他:“你怎么知道?”
我又回头确认了眼热图的四周:“我没做标注。”
沈翊点了点热图:“它有着不可抑制的扩张欲与侵略性,让它周围的生态都被挤压,丧失了平衡。”
那一瞬间,我几乎要压制不住内心的欣喜,可多年戴面具的经历,硬生生让我克制了接下来的冲动。
生物研究,本就是一个高深的词汇,而基因编辑,是生物学里更为复杂的分支。
我曾经见过的人,就算是研究人员,也没有人能完全懂我的研究。
就算我反反复复和他们解释,一遍又一遍的试图让他们明白,可终究是对牛弹琴。
围绕在我身边的人很多,但我和他们就像一个个膜表面的分子无法相互接触和识别的细胞,我曾以为在有生之年再也找不到和我相似的人,找不到能和我同路的人。
但沈翊出现了。
我们是如此的同频,就像被相同基因克隆出的两个个体。
我与他分享我的研究,几乎毫无保留的和他袒露内心。
——不得不承认,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他是除了研究以外,唯一一个赋予我生命意义的人。
然而,沈翊带给我的惊喜却远远不止这些。
那时华安医疗东窗事发,牵连出与之有合作关系的我一系列违法的事。
北江分局盯着我不放,杜城更是将我视为眼中钉。
就在我以为没人会相信我时——
当你跨越边界的那一刻,我们就注定不可能同路了。”
“自首吧,方凯毅。”
我听到了他一声轻叹。
为什么不能同路?
我们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懂彼此的人!
为什么要让那些条条框框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
我想冲上前紧紧攥住沈翊的肩膀向他质问,可我做不到,我仿佛已经没有一丝力气了。
我不知道此刻我应该表现出什么——是哭?
是大吼?
我笑了,透过沈翊的瞳孔,我看到了那一抹被映出的苦笑。
“沈翊,我爱你。”
在作为高级神经系统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时,这句话就已脱口而出。
“你是在开玩笑吗,方凯毅?”
沈翊淡漠的望着我,神情没有一丝波澜。
“沈翊你知道吗?
基因决定RNA的转录;RNA决定蛋白质的合成、修饰;蛋白质决定物质的合成、运输、代谢,控制生物性状。”
我凝望着他不带一丝感情的双眸,“我相信世间一切万物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性格、外表,包括爱。”
我定定的望着面前令我魂牵梦萦的那个人,认真道:“我能感受到,我的基因说我爱你。”
沈翊只是静静的站在那,什么话都没说。
他也许在思考如何回答,又或许只是不想回应我。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开启分子生物学的时代。”
我缓缓踱步研究室中央的DNA雕塑前,自顾自道,“它们的骨架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构成。
两条核苷酸链连结、缠绕在一起,彼此的氢键就像它们的纽带,形成染色体时外面包着的蛋白,两条链的折叠使我们更加紧密。
我曾觉得那两条链一条是你,一条是我。”
“是吗?
但这是不可能的。”
沈翊仿佛揶揄般瞥向我。
“为什么?”
没有注意到,我的尾音已带了一丝颤抖。
“因为你犯了一个高中课本知识的错误。”
沈翊低头一笑,尽管那抹笑意转瞬即逝,“两条DNA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它们之所以能连结是因为互补性,而不是相似性。
但我们是相似的,所以我们注定无法连结。”
看来是我糊涂了。
我自嘲一笑,肩膀止不住的高频颤抖,笑得是那样张扬、那样放肆。
奇怪——怎么有一抹凉凉的液体从我脸
“沈老师你好,我叫方凯毅。”
这是我曾经想象中对沈翊说出的第一句话,可命运就像一串串基因代码,从胚胎尚未成型的时就已决定了往后。
那天的画展,不是我第一次看见沈翊的画,却是第一次看到沈翊。
诚然,那一刻我并不知道身旁这位穿着如被A-20植株的果实染色毛衣的年轻人,就是沈翊。
我无法用言语描述我转过头来看到他的第一眼,但我却听到内心深处那抹一个孤寂灵魂与另一个相似灵魂碰撞的的声音。
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
我所从事的基因编辑研究是客观理性的,而绘画却是主观感性的。
曾经的我从未设想自己有一天会去看画展,也从未想过自己会认认真真解读一个人的画。
——但这一切就像基因突变一样,在我某天偶然看到沈翊的画作后,改变了。
沈翊的那幅改变我人生代码的画作,充斥着情感与直觉,他打破前人惯用的技巧和笔触,仿佛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能束缚住他的潜能。
前辈们不断告诉我法律、伦理是束缚住基因编辑的边框,任何人都不能跨越它。
但是沈翊的画却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边界是可以被打破的。
这就是我要找的同路人。
那一刻,我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
后来,展出沈翊画作的每一个画展都有我的身影。
我欣赏他从不墨守成规的笔锋;我喜欢他毫不约束涂抹的色彩;我倾慕他肆意张扬锐利的线条——渐渐的,我的研究也像他一样,挣脱开了所谓的条条框框。
可奇怪的是,自从三年前,我就再也没听过沈翊画展的消息。
他是绝笔了吗?
不可能!
我听见了内心深处的嘶吼。
他和我就像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一样,注定要彼此陪伴。
我让助理唐可盈打探着沈翊的消息,在一天接一天漫长的等待中,我设想过无数的可能。
也许他病了;也许他正潜心创作一幅巨制;也许他只是不想在对外展出自己的画作。
我想过一百种可能,但没想到那真正的那第一百零一种。
当唐可盈告诉我本该在艺术领域前途无量的沈翊去北江分局做了一名画像师时,甚至让我第一次怀疑我那影响听觉信号的传导的REST基因出了问题。
他去当警察了!
他去
眼睛流露一丝意外。
但我却早已料到他就是沈翊。
从我在画展上与他对视那一刻,感受到内心深处那抹孤寂灵魂与另一个相似灵魂的碰撞的时候。
“那我把它拿走,钱退给你。”
我听见沈翊这样说,可我却置若罔闻,拿起画架上放着的美工刀。
“嚓!”
刀尖刺入画纸。
我感受到了沈翊微微放大的瞳孔,这不奇怪,不管他是在害怕、紧张、还是愤怒,交感神经都会兴奋,导致瞳孔放大。
“咔——”随着刀尖到底,我收起美工刀,画纸一分为二。
“你看过我的梦?”
我虽然没有望向他,却能清楚的感知他正竭力控制自己的声调,使它听上去不那么颤抖。
看过?
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这个词,也许是作为不参与其中的旁观者才能使用。
可我并不是旁观者,而是和他一起经历过梦境的同路人。
他或许没有发现,在他梦中看到的树林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道身影在默默注视着他。
当然了,他在追小红裙,怎么会发现我呢?
拐角处,在他一瞬间的视觉盲区内,我带走小红裙。
因为小红裙一直在困扰着他,我不忍心看着我如此在意的人被日日困扰。
或许不该这么说,应该说是警察这个职业在困扰他。
世界上的犯罪层出不穷,只要犯罪基因没有被敲除,就不可能没有罪案。
只要他当警察一天,就没有一天不想靠自己独特基因表达出的感知力去预判犯罪,阻止罪恶。
可他的感知力不该被用在这方面,他特有的感知力属于艺术,应当被用于线条的勾勒,被用于色彩的描摹。
——太可惜了。
我希望他能改变职业,重新找到原本那个发光发热的自己。
我转过身来,冲他一笑:“这也是我的梦。”
沈翊,我们是同路人,就像双螺旋DNA分子由氢键相连的两条链一样——一条是你,一条是我。
兴许是多年研究所致,理性已经成为我大脑的代名词。
我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可他们在我眼里就是一串串不完美的基因代码。
有的人MAOA基因表达异常,难以分解神经递质,导致犯罪发生。
有的人5-HTT基因表达过少,易焦虑、抑郁。
有的人COMT基因表达过多,发散思维和创造力过少。
…………这些年来,一直碰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