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劫缘仙踪》,由网络作家“大漠一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天地翻覆,劫难将至,魔尊逆天即将打破封印复出。三界震动,神界恐惧,玄穹大帝派盘古灵珠子降世应劫。灵珠子投胎转世,受尽磨难,历经人世寒暑炎凉,后遇名师指点,拜入云渺峰华岳真人门下参玄悟道……伏妖魔,破情关,穿越三界九死一生,历尽万苦千辛,终成三界第一战神,万年天劫也不期而至……试看风云突变,好男儿如何为天下苍生担当,成就一生辉煌!
《劫缘仙踪》精彩片段
诗言:“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三界统序清浊辨。”
\r话说混沌未分天地未判之时,这宇宙还是一片鸿蒙之气,茫茫渺渺不见天日,在无极晶石骇人之力的牵引和催动下悠然旋转。这无极晶石本是先天能量之源,状如鸡卵,大小幻化不定,但却有造化宇宙生成万物的功效。大神盘古便孕育期间。历经百千万亿劫,盘古神目初开,便*持无极天斧辟地开天,后经娲皇抟土造人,自此乾坤定位,天地人三界共荣,六道众生各尊天道依道运化,生生不息。天皇统天,掌管神界;地皇统地,掌管幽冥;人皇治世,教化四方。加之儒释道三教为辅,特别是那佛道两家,通天彻地,万物生灵共沐天恩,三界众生皆慕教化。
\r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宇宙生成,化生万物以来,三界六道任运自然,恪守道统,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三界六道执事各安其职,才使得天界宁静祥和,人世昌隆繁盛,六道依凭因果轮回不息。生灵万物循环往复运化不穷。无奈福兮祸所依,福兮祸所伏。有无相生,阴阳相抱,善恶相随,万事万物相对化生本自一体同源。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间三十年一小变,三百年一大变,五百年出一圣人,神界亦不例外,只不过是三千年一小变,九千年一大变。天道茫茫,冥冥中自有定数,就是身为三界至尊的天皇面对天劫也是无可奈何。
\r三十三天天台祥云缭绕,仰望碧空万里,偶有鸾凤仙鹤和鸣飞过。
\r天台边一男一女凭栏低语,十多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低眉垂首侍立于几丈之外,男的是一个高大英俊的中年人,额头高广明亮,莹莹闪光,一双星目纯净湛蓝,暗藏精芒。一袭白衣罩体,身体略瘦,但却显得刚健俊朗。双手倒剪,将头极潇洒的一摆,一头黑亮的长发便飘逸的垂在了后背。不怒自威,只是此时双眉紧锁,更显得威严庄重。
\r女的也是一身素衣,只是玉带缠腰,右悬一块游龙戏凤的玉璧。她深情的凝望着眼前的男子,但见柳眉凤眼,面如满月,一头秀发松松的挽个髻,斜插一根玉簪,不施粉黛却已是出尘脱俗,香风微动衣袂飘飘,大有凌波飞举之势。
\r只听她朱唇轻启,说道:“至尊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r“唉!”一声叹息,良久方听白衣男子低声道,“万年大劫,大变在即,不知天界能否平安渡过这一劫?”像是感叹又似自问。
\r“天道茫茫,冥冥中自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女声幽幽,似是宽慰。
\r“我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应对这次天劫,我心里着实没底。昨日千里眼和顺风耳来报,天魔星近日魔气笼罩,而且魔气日渐浓厚,周围几颗星宿也被包了进去。凭我的法力尽然无法探知里面虚实”。
\r……
\r少顷,白衣男子接着说:“听说魔头逆天即将冲破万年封印,欲危害三界。从天魔星变看来,此次天劫与逆天不无关联。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头不小啊!”
\r“开天辟地以来,从来都是邪不胜正。量那魔头也掀不起大的风浪,至尊不必挂怀”,白衣女子继续说着宽慰的话。
\r“我并不担心那魔头。只是天劫必然引起三界震动,若魔界再出来乱世必将山岳崩坏,河海泛滥,瘟疫蔓延,不知又有多少生灵惨遭涂炭,三界岂得安宁?身为至尊三界之主,我岂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r“上天有好生之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至尊仁慈之心包涵宇宙,德泽三界众生,天心可鉴。臣妾想天界定能平安渡过此劫”。
\r“但愿如你所言”,被称作至尊的男子仰望沧溟,星目射电似要穿透这浩瀚宇宙之边际,“先不说这烦人的事了,天劫来临毕竟还有千年时间”。
\r“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女子反劝道。
\r“瑶姬言之有理,虽天道自然,成功不必在我,但身为三界共主理应有所担当,解众生倒悬之苦,知天命尽人事,是该做准备了”。
\r你道这说话的男女是谁?他们正是三界之主天界至尊天皇大帝玄穹和天后瑶姬。
\r“咚—咚—咚—咚咚咚咚—”
\r突然,天鼓声大作,开始时缓慢,继而连续不绝如疾风骤雨,声震天宇。
\r整个神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众仙侧耳,凝神屏息,喧闹的天街也一下子肃然宁静。这天鼓是先天神物,天生具有灵性,只有在天界发生大事时才会自鸣报警。在众神的记忆中,天鼓只有在万年前神界与魔界大战时响过一次,在天皇玄穹带领下魔界大败,魔尊逆天被众天君封印天魔星,魔界群龙无首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众神也各归洞府,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修为境界。自此三界安宁共享太平达万年之久。
\r天鼓息,众神宁,天鼓鸣,三界惊。
\r今日天鼓再次响起,莫非天劫将至,魔界又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尽管众神带着种种猜疑,但还是放下静修,各个施展仙术瞬移*急急赶往天皇玄穹宝殿。
\r天皇玄穹宝殿坐落于紫微星中央,围绕玄穹宝殿共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宫殿无论大小各个飞檐重楼,金碧辉煌,皆用琉璃美玉装扮,阶下奇花瑞草芬芳四溢,檐下珍禽异兽人间绝无。宫殿之间有复道回廊相互勾连,金龙盘柱,丹凤凌空。一个个金甲神人顶梁靠柱,悬鞭执戟,力士仙娥来回往复,仙界至尊圣地自是不同凡响。
\r虽有佳景胜境,但众神却无心观览。半盏茶功夫便齐集天皇玄穹宝殿。天皇玄穹宝殿不是任何成仙之人都可来的,除非玄穹大帝单独宣旨召见。一般能进入玄穹宝殿的都是实力派大罗金仙以上的人物。今日召见的有神君,神尊,天君,天尊,天师,大罗金仙约三百多人。至尊天皇玄穹大帝已偕天后瑶姬端坐于日月金龙宝座,四大天王及八大金刚分列两旁镇殿值守。众神依境界修为,排班参拜天皇及天后。拜毕,方列队站定。
\r还没等众神开口,玄穹大帝先发话了。
\r“天鼓报警,万年天劫将至。我等累世修行,原本为造福三界,化育万物。但如今天劫在即,天魔星变,周遭数座星球被魔界吞并。若不及早思谋对策,恐怕天劫来时三界震动,六道失去统序,万物生灵惨遭涂炭,我等必将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愧对神仙之名号啊!”……“不知各位可有应劫良策?”
\r大殿中一片静默。
\r良久,张天师开口说道:“天道茫茫,自有定数。天劫原本就是神界之劫,岂是人力所改变的。惟愿天皇大帝宽心,任运自然,不违天道,必然能度过此劫。”
\r玄穹大帝星目微启,目光扫过众神,众神心头一凛。
\r然后说道:“天师所言虽是正道,但古语说,尽人事知天命。虽是天劫,但事关三界众生福祉,亿万生灵性命。我等贵为神仙,执天之道掌管三界,若任运自然,岂不是坐以待毙,若不及时援手,若天劫来临,恐怕瞬间便有亿万生灵死于非命,苍生何罪?真若如此,我等又有何面目执天之道掌管三界呢?如果真不顾苍生死活,就算长生不老成神成圣又有何意义呢?”
\r张天师退下,有些脸红。大殿中又是一片静默。
\r这时,灵宝神君上前一步说:“至尊说的极是。虽是天劫,但上天有好生之德,岂能不庇佑苍生。天劫来临尚有千年时间,趁魔尊逆天还没有突破封印前,我等天君以上修为者先行赶往天魔星镇住魔气,使其不再扩大趁机消耗其力量;诸位天师可趁我等镇住天魔星后,搜罗天魔星附近星球的妖魔,收复众妖,剪除逆天羽翼;到那时就算天劫来临,至少魔界干扰就不足为患了,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自保自救。”
\r“神君说得对……神君说的极是……”对灵宝神君的建议大家都交口赞许。
\r天皇玄穹大帝也颔首默许,环视众神问:“各位还有什么好建议吗?”
\r“我赞成灵宝神君的建议”,说话的是道一天君,“另外,我守护的盘古灵珠最近紫气腾腾,常常夜放豪光,异象纷呈,令人称奇。按时间推算,此珠历经三万六千大劫,已到了出世之时。避开此次天劫莫非应在此珠身上?”
\r众神听此一说,一下子喜上眉梢,啧啧称奇,有灵珠应劫自然是大喜过望,天皇玄穹大帝也是精神一振。盘古灵珠来历非凡,原是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精魂所化。一直被当做神物供奉于三十三天无极阁阁顶天台,受宇宙灵气日月精华滋养,状如鸡卵,但亘古以来从未有光华四射的异象记载。
\r看到众神既兴奋又吃惊的样子,道一天君禁不住满心的欢喜,接着说道:“是否将其送入凡间,投胎转世,修真历练,以应天劫。请天皇大帝定夺。”
第三章琴瑟夫妻老来得子
\r正当众人揣着各种心思对这颗夜明珠啧啧称奇之时,只见那费能依地而起,把那装夜明珠的宝盒捧到了龙案之上。然后对龙帝长长一揖,方拱手朗声说道:“回禀皇上,此夜明珠乃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宝物。据先祖口耳相传说此物最初得之于东海,具体怎样得到我也不甚清楚。”
\r费能外表虽俊美,但有一样让龙帝内心不悦,龙帝发现他说话时两只眼珠总是不停转动,闪烁不定,像做贼一样眼神飘忽不定,给人心机重重的感觉。
\r“既是祖上的传家之宝,那你为何有献给我呢?”
\r他偷偷的瞄了龙帝一眼,看到龙帝面无表情的盯着他,心里有些毛。暗忖“世上居然有见了宝物不动心的人,也太假了吧,前面这位还是不是人哪”。
\r尽管腹诽之词不断。但他还是满脸堆笑,一副谄媚样儿。继续鼓动天听。
\r只听他说道:“这夜明珠虽然是我家祖传之物。但如今我龙华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乾纲独断,除弊革新,百官各司其职,教化民众。天下百姓,山川万物无不沐浴天恩,遵循王化。如今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无不是仰慕皇上威德所致。皇上实乃古今第一圣君!俗话说,宝剑赠烈士,红粉配佳人。这夜明珠也只有皇上才配拥有,小人福浅德薄,哪能消受得起。只能仰赖陛下神威存活于世罢了。唯愿皇上垂怜,接受小人一片忠敬之心。”
\r费能话未说完,已是声泪俱下,似乎效忠之心惟天可表,惟日月可鉴。
\r冷眼旁观着众人贪婪无耻的丑态和费能深情的表演,这时宰辅大臣张正实在看不下去了。
\r他跨前一步,对龙帝拱手一揖。
\r然后转身指着费能大声斥道:“你是何人?竟敢巧舌如簧鼓动天听。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贵为天子难道还贪你一个破珠子不成。况且天下宝物非财非货,百姓才是天下之至宝。试想人人都重财宝,而轻百姓。这国家还会存在吗?你巧言吝啬扰乱朝纲,倒置本末迷惑皇上,到底是何居心?讲——”。
\r一个“讲”字,声如巨雷,不但众臣收起了贪婪的嘴脸,尽管眼光还有些灼热,而且一下子把费能也给震懵了。他原本就是以献珠为名攀龙附凤换取功名富贵来的。宰辅大人的话句句诛心,他如何回答得了。只有面色惨白,嘴唇抖动的份了……
\r“难得他还有些忠孝之心,不要难为他,逐出朝堂永不录用让他去吧。”龙帝丢下“退朝”二字便在宫娥宦官的簇拥下转入偏殿了。
\r今日朝堂变故太多,王公大臣听说退朝如释重负,恨不能立刻插翅飞离这个是非之地。看着龙帝已不见踪影,便一顾不得平日里盛气凌人的尊贵与体面,一个个放步狂奔,状如受惊的群兽,实在是滑稽可笑之极。
\r只有宰辅大臣张正和几个朝廷重臣及元老们风采依旧,步履稳重,走出朝堂相互拱手告别,各归府第。
\r最狼狈的要数献宝的费能了,宝没献成,却把原有的四品官也丢了。只见他步履蹒跚,腋下夹着那个嵌金缀玉的宝盒,高一脚低一脚如同喝醉了酒,耷拉着脑袋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几次差点撞在大殿的廊柱上,要不是执事提醒,他还浑然不觉。
\r“都是那个可恶的宰辅张正惹的祸,要不是他从中搅和,这事能黄吗?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唾手可得大福贵居然瞬间成了梦幻泡影。更难堪的是,被当庭呵斥,自己居然说不出一句话……”
\r“苍天哪,难道我费能就如此无能不堪一击吗?”
\r“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只听一声凄厉的长啸,费能拖着疲惫的身影向五翠山深处走去。
\r通往五翠山的路上,两个青衣人快马加鞭向着费能所去的方向疾驰而去……
\r张正坐在象征宰辅大臣的八抬大轿之中,突然一个激灵,像是被冷水突然激了一下,接连几个喷嚏,他怔怔地楞了一会神,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r揭开轿子旁的窗帘,正值中午碧天无云骄阳似火。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招子高悬,摆满了地摊货架,两边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叫卖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卖古玩奇珍的,金银玉器的,名人字画的,花鸟鱼虫的到处都是,绸缎庄,杂粮铺,民生百货店,万永当……各种商铺鳞次栉比不下百家,还有那各色小吃高档酒楼应用尽有,更有那悦春楼等十几家青楼妓院,歌舞管弦昼夜不绝。倚门卖笑招揽生意的粉头们,一个个打扮的妖艳狐媚,对着过往男人们搔首弄姿……这便是京城最繁华的十里龙华街。出了皇城正门向南不过二三里地便可到达。千年古街,一色儿的青砖铺地。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这里,讨价的还价的,没事出来闲逛的,杂耍的,打杂的,卖卜算卦跑龙套的,红男绿女老少妇孺,各色人样俱全。
\r龙华街中心有一广场,广场对面便是供奉华岳老祖的华岳宫。整个华岳宫显然是皇宫的一个翻版,只不过比皇宫规模稍稍小一点而已。色彩也没有皇宫斑斓明丽,虽然重檐屋顶也用明黄琉璃瓦铺成,但其它装饰简单朴素,透着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与神秘。主殿供着华岳老祖的丈二圣像,纯粹的天然白玉雕成,堪称国宝。其它偏殿供奉着水陆大神,都用美玉雕成。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处处香烟缭绕,善男信女结缘的,求子的,求财的,消灾祈福的,常年往来不绝,据说只要虔诚来求,有求必应还挺灵。
\r整个广场周遭及龙华宫里面长满了千年的松万年的栢,更有奇花异草点缀其间,晨钟暮鼓伴着缭绕烟尘,这里多了几分出尘的味道与仙家的庄严。龙华街虽然嘈杂热闹,但这里却相对清静脱俗。毕竟它是整个龙华国臣民的朝圣之地,更是它们无助之时精神寄托的归宿于家园。上至皇亲贵胄下到黎民百姓心中对它充满了庄严与敬畏,当然会有对祖先的崇拜。
\r虽然街市繁华依旧,但宰相张正却无心观览。放下帘子继续想他的心事。
\r近日烦心的事情太多了。
\r今日朝堂之上发生一桩桩一件件,他作为宰辅大臣必须的想清楚想透彻。龙颜震怒一下子诛杀几十名贪官污吏,官员们贪赃枉法草菅人民吏治败坏,面对盛世隐忧朝臣们却唯唯诺诺不思进取,更无振衰补弊的应对良策,还有那个费能居然在朝堂之上公然行贿皇上,鼓动舌簧为自己谋取权位,幸亏龙帝英明不为所动,将此人逐出朝堂永不叙用。但龙帝虽然英明,但并不能说明官员们就不贪珍宝财货,看那些朝臣们看夜明珠时那贪婪的模样,真叫人恶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朝臣尚且如此,地方各级官吏呢?盛衰盛衰,有盛必有衰。若不居安思危早日拿出应对良策,覆完是早晚的事。若真是这样,作为首辅大臣的他自然难则其咎,使笔如铁更难逃那千古骂名,不但给先人脸上抹黑就是后世子孙也会抬不起头来。上愧对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龙帝,下愧对仰望自己这个首辅的黎明百姓。就是百年之后,如何去见张家的列祖列宗呢?
\r“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r他不敢往下想,往下想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r“看来皇上是真的要整饬吏治了”,他自言自语到。
\r百年顽症岂可一蹴而就,今天皇上虽然以雷霆之势一时震懵了所有朝臣,但若拿不出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规范运作,后果只有两条。整饬吏治的方针要么流产,要么被当权者利用成为搜刮下级官员的利剑,引起官场震动,使政局动荡。
\r是该上个条陈了,因为此事自己责无旁贷。
\r张正还在想条陈的事,只听管家张仁一声落轿打断了他的思绪。紧跟着轿帘已被揭起。轿子已被抬进了宰相府中院门口,夫人荣氏在侍从的簇拥下笑吟吟的在门口迎了出来。
\r他的宰相府就坐落在龙华宫东面一箭之地,既临近闹市又能够独享龙华宫带来的清幽,他历来提倡简朴,府邸虽然不是那么巍峨壮观,但也是高门大第,的确是个不错的风水宝地。
\r这让张正很受用,家一个很温暖的名字,只有回到家里,他才觉得踏实。
\r忙了一个上午,头昏脑胀,终于回家了。
\r夫人荣氏,虽年过四十,但依然光彩照人,身材保养得更是没说的,胸是胸,腰是腰,面皮白净如脂,眉眼风流,婀娜不逊二八佳人。只是美中不足的是至今没有生育,这成了相府上下共同的心病。张正大夫人十岁,也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了,老来无子膝下荒凉这一直是他们夫妻间的难言之痛。但他们夫妻感情甚笃,自成婚以来相敬如宾。荣氏为自己没能生育深感愧对丈夫,曾多次劝丈夫纳妾,但张正就是不允。这也使得荣氏更加敬重体贴丈夫。但她私下里找了无数名医用了无数方子,吃了无数的药,依然没有任何成效。
\r无奈之下求神问卜。昔年有一游方道士告诉他们,只要宰辅勤政为民,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们晚年会有一子。这一直成了他们夫妻的的希冀。
\r今日的荣氏打扮的格外漂亮。黑亮的头发高高盘起,珠玉装饰,正中嵌着一朵粉红的牡丹花。人长的本来就美,略施粉黛,面容眉眼更加光彩照人。一袭鹅黄流云裙罩身,肩披白纱。纤腰袅娜,芳容窈窕,华贵雍容中不失端庄典雅。见丈夫上朝归来,轿帘一开,他就轻启莲步笑吟吟的迎了过去扶住丈夫的手臂,也不避仆从在场,眉眼含情对丈夫打量个不休。一副乐滋滋的模样。
\r张正有些惊讶,结婚相伴几十年,虽然在这里被妻子迎送过多少次他记不清了,但妻子的表情从没像今天这样让他惊讶过。
\r“怎么,不认识了吗?你这样打量人,也不怕下人们笑话”,只见侍从们也一个个笑眯眯的样子,仿佛吃了蜜蜂屎,还在回味蜂蜜甜蜜的滋味,特别是夫人的两个贴身丫头梅香菊瑞,一副幸福的要死的模样,还不时的抬头瞅着这位严肃的宰辅大人偷乐儿呢!
\r宰相大人看看侍从,再看看夫人荣氏,心中充满了疑惑。
\r“看把你乐的,什么事这么痴迷啊?”
\r“给你一个惊喜,走,到屋里再说”,荣氏高兴的一脸亢奋。
\r还没等丈夫反应过来,便拉着他急急穿过相府中门向上房走去。夫人的举动引来身后仆从的一阵窃笑,但又不敢高声。管家张仁目送相爷夫人进了上房,才转过头对众人喝道,“傻兮兮的笑个屁耶,该干啥干啥去”。
\r大家小声嘀咕道:“笑个屁?就笑你这个屁呢,等你听了好消息,你才笑个晕头转向傻兮兮呢。”
\r管家一头雾水,他每天都伺候着宰辅大人上朝,并不知晓府里出了天大的喜事。只是一个劲儿的催促众人去做事。
\r大家在一片浅笑声中被驱散。
\r梅香菊瑞两个丫头也赶紧跟了进去,端水的端水,递茶的递茶。
\r卧室里荣氏牵了丈夫的手,没等丈夫开口先把丈夫的手摁在了自己的小腹上。
\r“摸摸这,这——”
\r“你肚子不舒服?”丈夫一脸迷糊样,“赶紧看大夫呀,我摸了有什么用?”
\r“我像是肚子不舒服吗?”荣氏娇嗔道,“还宰相呢,只知忙国事,怎么连家都不顾了”。
\r张正还是一脸的茫然,强辩道:“肚子不疼你让我摸什么,也不怕丫头们看见笑话”。
\r荣氏不脑也不生气,还是一脸幸福的模样,用手指轻轻一点丈夫的额头,说道:“这几天我感觉有些不舒服,心里堵得有些慌,老发呕。今日看了大夫。他为我把脉,说我有喜了。”说道有喜二字,荣氏激动地有些花枝乱颤。
\r张正更是愣在那里,半天没有发话,微胖的身体微微颤动,一个不留神,一屁股瘫在了雕花软太师椅上面,紧接着流下两行热泪,并伴有轻微的啜泣声。
\r丈夫的反常举动吓坏了荣氏。他赶紧附过去,一手拉着丈夫的手,一手抚在丈夫的额头上。
\r“怎么了?你怎么了呀?”,又是扶胸又是捶背,幸福的面容一下子焦急起来。
\r“怎么了?你到底怎么了呀?”
\r“梅香,梅——”
\r第二个梅香还没出口,荣氏就被丈夫一把揽入了怀中。反身将妻子送入太师椅中,自己反而跪在了妻子身旁。
\r“别喊,别喊,我没事。我这是高兴啊!幸福太雷人,让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r“多少年了,还第一次这么没风度”,张正自嘲道。
\r“你刚才简直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不高兴呢!”妻子再次娇嗔道。
\r“岂能不高兴,我都高兴的要死了。我张家终于有后了。”
\r“孩子!你我夫妻盼了多少年啊”
\r“是啊,多少年啊。二十多个寒暑,六千多个日日夜夜啊。”
\r“别管它多少岁月,来先让我摸摸。不,还是让我听听,听一听孩子会不会叫我父亲。”说着,张正就把耳朵向妻子的小腹贴了过去,全没了一点宰辅的形象,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调皮绝不亚于毛头小子。引得卧室门口的两个贴身丫头梅香和菊瑞吃吃地笑。但他毫不介意,他恨不得全龙华城的人笑他才高兴呢。
\r“傻瓜,哪有那么快呢。大夫说胎儿才两个多月。”
\r不过看到丈夫如此兴奋,她还是让丈夫把耳朵贴在了自己的小腹上。幸福的感觉流遍她的每根血管,充满她的每个细胞。
\r看着丈夫跪在她身旁,一脸的幸福痴迷的闭着眼睛,侧耳凝听的样子,她想丈夫此刻的心情也应该跟她一样。她一手抚摸着丈夫的背脊,一手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脸,也带着幸福的微笑,俯下身子将自己的脸和丈夫的脸紧紧地贴在一起。
\r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又是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
\r碧空如洗,明月皎皎。徐徐清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芬芳。妻子荣氏已经休息,张正站在书房窗前,遥望明月,思绪万千。想着自己的抱负,思谋着治国安邦的良策,也想着自己的妻子蓉儿。蓉儿是妻子的乳名,只有在私下里没人的时候,或者独处时,他才用“蓉儿”两个字深情的呼唤妻子荣氏。
\r自从知道了妻子怀有身孕之后,他心情大好。他从没停止过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他太高兴了,他甚至连做梦都沉浸在这种无法比拟的兴奋当中,常常笑着从梦中醒来。
\r除了妻子怀孕的喜讯让他每天莫名兴奋之外,国事也似乎一天好似一天。自从上次皇上龙颜震怒后,他连上几道条陈,历陈吏治腐败之危害,并联合六部九卿官员制定刷新吏治除弊革新,整饬官场的各项制度措施,几经修订终于在几天前御前会议通过,并将官员权责及奖惩制度颁行天下。同时派监察司明访暗查,监督制度的推行与工作的落实情况。
\r一个月当中,龙帝单独召见他二十多次。君臣推心置腹纵论天下大事,探讨对治盛世隐忧的安邦之策。因被龙帝倚重,张正圣眷日隆,加之自己平日驭下甚严,除三公九卿,朝臣及官员们见了他都格外谨慎,甚至有些怕他。
\r身居九重,位高权重。他深深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除做事依旧雷厉风行之外,为人上尽量做到谦和低调,谨言慎行。俗话说官场如战场,何况自己还在风口浪尖上,一着不慎就可能覆水翻船,死无葬身之地。
\r看着如水的夜色,遥望清风明月,张正抚今追昔,无限感慨,想自己年青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誓以天下为己任,和同学座谈论道,常常是纵横捭阖,语惊四座,而且是滔滔不绝。如今时随境迁,气势犹在却老境将至。
\r只听他轻轻地吟诵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r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r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r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r这是他年青时最爱吟诵的一首诗,如今再次吟诵这首诗,豪气虽犹在,但宦海沉浮人间冷暖更添了历世之后的许多人生况味,可一想到自己年青时的抱负“为百姓请命,为苍生造福”,这位年过半百的宰辅似乎又轻松了许多,甚至胸中充满了豪气,“我为天下苍生,只要光明磊落公正无私,官场上那些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的龌龊之事其奈我何?”
\r夜已经有些深了,明月依旧皎洁明亮,天空飞过几片云朵,月儿忽明忽暗,将夜色幻化出各种神秘的形态。
\r张正转过身坐在书桌前,取下书案上的灯罩,挑亮灯光继续提笔疾书。
\r天下还有好多事等着他去关注和处理。
\r岁月悠悠,时光流逝如同电光火石。倏然见又是半年时光匆匆而过。
\r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对龙华国来说可是个重大的日子。历代传下来规矩,每年重阳节皇帝都要率领王公大臣及在京文武百官到华岳宫祭拜开国元祖华岳老祖。据说华岳老祖就是在这一天了道成仙的。
\r内廷早在三个月前就传下圣旨,有宰辅张正牵头,礼部负责筹备此次祭祖大典。
\r国家大典非比寻常。为筹办这次大典,张正及礼部官员三个月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五更起床夜半睡觉那是常有的事。装修华岳宫,置办供品,祭奠仪式排演,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中途休息,关防驻跸没有一样是轻松事,往往还吃力不讨好,还要亲临华岳宫实地察看,经过多次论证修改,祭奠大典的方案才被皇上御批通过。
\r眼看大典在即,重阳节一天天临近。荣氏的临产期也即将来临。张正白天忙国事,晚上还要去看妻子。忙的眼窝发青,一脸疲惫。荣氏心疼丈夫常劝他以国事为重,自己有家人照顾就行,可张正嘴上答应依旧我行我素。荣氏是既欢喜又心痛,每天挺着大肚子亲手给丈夫熬燕窝汤喝,深怕丈夫为国*劳,为自己劳心而累坏了身体。
\r祭祖大典定在九月初八与初九的交子之时举行。
\r再三天就是大典举行的日子了,皇上早在七天前斋戒沐浴了。这边华岳宫在首辅大臣张正及礼部官员的安排下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r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荣氏腹中的胎儿也随着国家盛典的到来如期降临人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