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现代都市 >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热门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热门

孤雁图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完整版小说推荐《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孔临安薛相宜,由作者“孤雁图”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器:“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

主角:孔临安薛相宜   更新:2025-07-24 12:2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孔临安薛相宜的现代都市小说《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热门》,由网络作家“孤雁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完整版小说推荐《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此文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关注,可见网络热度颇高!主角有孔临安薛相宜,由作者“孤雁图”精心编写完成,简介如下:成婚三年,她倾尽嫁妆支持丈夫赈灾却换来他携新欢归家,更想贬她为“平妻”。面对“商户低贱”的羞辱,她撕碎婚书自立女户可夫家为吞百万嫁妆,竟设局下药毁她清白?连小姑子都对她叫器:“商人贱命,怎配做当家主母?”暗夜中,太子近臣悄然现身:“若想复仇,我助你搅翻这伪善门庭。”于是从那以后,她从变卖嫁妆的“贤妇”变成了富甲天下的女商。这一次她不仅要夺回被吞的黄金,更要让负心人跪着忏悔:“你口中的低贱商户,如今......

《撕碎平妻书:自立女户打脸记热门》精彩片段

  “小妹再嫌弃,那也是没有了,剩下五千两嫁妆,还得将后院租出去才能得呢!”林玉娘说。
  “这怎么行!”
  这下换孔临安母子炸锅了。
  他们孔家诗书传家,怎能把宅子租给低等门户,这要是传出去,真是笑掉大牙了。
  孔老夫人指责林玉娘:“你太胡来了!”
  孔临安拉着脸,没帮着林玉娘说话。
  林玉娘已累得头晕眼花,黔驴技穷,她忍着脾气,好生劝说:“这只是一时的,等我和子郁得了前程,咱们家可以买更大的宅子!”
  孔老夫人依旧哼哼。
  孔临安却被说动了,他知道家中艰难,但越艰难,越需要他这样的男人支撑。现在的苦难都是催促他向前的动力,他相信自己,也相信林玉娘,他们一定能携手度过难关。
  于是,孔家后院一部分租给了一外地商户。
  因为是官宦人家的宅子,林玉娘狠狠要了一口价,除去给孔临萱的嫁妆,她还留了银子在账上。
  这下办婚事的钱有了,可办婚事的人没有,家里的仆人大办都被相宜带走了,她只能从酒楼里请。
  但酒楼她也不敢请太贵的,只能做到面子好看,里子破烂。
  于是婚礼那天就出了笑话,一贵女去后院休息,却不小心撞上了隔壁商户家的纨绔子弟,被对方调戏了一番,那还得了啊,人家的家丁直接带人,去把登徒子揍了一顿。
  孔家租房的事,也就瞒不住了,再加上宴席粗陋,宾客们没有不暗地里笑话的。
  孔临萱在绣房里听到这些事,哭得不行,嚷嚷着不要嫁了。
  林玉娘抽空过来劝,孔临萱却说,要她的红宝石项圈,否则没脸出门。
  “今日宴席如此寒酸,没有像样的首饰镇场子,我如何收拾脸面?”
  林玉娘气得攥紧了手。
  “那项圈是你哥哥亲手打的,上头的红宝石是我娘家的家传之物!”
  孔临萱却说:“什么稀罕物,若是薛相宜在,一车都买得起!”
  林玉娘差点吐血。
  第37章 囤粮囤药材
  闹到最后,快要耽误出嫁时辰,孔老夫人觉得不耐烦,也要林玉娘把项圈拿出来。
  孔临安要面子,让林玉娘顾大局,说以后再给她打一副新的。
  林玉娘心想:过去三年才打这么一副,如今孔家破败成这样,等多久才能再打一副。
  更何况,那宝石是她娘给的啊。
  眼看众人相逼,她没办法,只能心一横,去把项圈拿了出来。
  “给小妹吧,只要小妹好,孔家好,子郁,我什么都能拿出来。”"


见他们说不出所以然,陈夫人已不大耐烦,想着把他们打发走,再派人去请林玉娘。
相宜和余师傅前去看了秽物,便被下人带去了隔壁。
见四下无人,余师傅才露出紧张神色。
“你觉得像什么?”
相宜坐下,一边开方,一边说:“伤寒疫。”
和自己的想法一致,余师傅没觉得高兴,只觉得眼前发黑。
反应过来,他赶紧拿出一瓶药丸,先让相宜吃了一颗。
“这可如何是好?京城竟然有疫病?”余师傅道。
相宜开了方,让余师傅辩证斟酌,起身道:“我们得告诉陈夫人,请襄宁侯请旨,要太医署立刻查清源头,避免事态扩大。”
余师傅心里没底,觉得襄宁侯夫妻俩未必会信他们,但还是点头了。
然而,他们拿着药方回去,陈姑娘的屋内已经传来笑声。
陈夫人说:“林典药可是司医司新进的招牌,您说我家女儿能治,我就放心了。”
相宜抿了抿唇,预感不祥。
屋内
林玉娘笑着跟陈夫人讲话,不经意间,往外看了两眼。
她知道相宜在门外,只是闭口不提,默默带着跟来的女史去后面开药。
不多时,陈夫人就派了丫头出来给相宜和余师傅打赏,说:“我家姑娘有女医官看了,两位,请回吧。”
正好,老妈子拿着林玉娘开的药方出来,打算去抓药。
相宜一把将人拦住,直接截下了药方。
“哎!你这是做什么!”
相宜不听,匆匆扫了遍药方。
一旁余师傅看完,当即开口:“胡来!这么治,这姑娘能不能捱到明日都难说!”
老妈子怒了,一把抢回药方,瞪着余师傅道:“你怎么说话呢?这可是女官署林典药开的方子!”
“张妈妈,怎么了?”陈夫人问。
不等张妈妈回应,相宜提起裙摆,径直进了室内。
陈夫人见状,不悦地起身,“你要做什么?”
相宜说:“夫人,你家姑娘所患的并非寻常风寒,若按照此方医治,姑娘今夜必发高热!”
陈夫人被她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但想想刚才她犹豫不决的样子,并不大相信她的医术。
“依你说,我家女儿是什么病症?”"



孔临安犹豫时,孔老夫人也在犹豫。

林玉娘奇货可居不假,可薛相宜也不差啊,女爵啊,多少贵女努力一生都期盼不到的荣耀。更何况,没了薛相宜,他们孔家要欠债五万两呢!

若是薛相宜不走,二人都做孔临安的妻子,那才是两全其美呢!

这么一想,她万分后悔自己之前的冲动,竟然答应女儿做那种蠢事。

一个六品典药,一个五品乡主,本来都是她孔家的啊!

她心中焦急,琢磨着如何挽回,可相宜一刻都不能等,提笔便要写下自己的名字。

“薛相宜!”孔临安下意识开口。

相宜抬眸,静静地看着他。

对上她冷淡无波的眼神,孔临安要说出口的话,都被一腔骄傲给压了下去。

罢了!

她既然不识好歹,他又何必挽留。

乡主而已,这已经是她一生的巅峰。

他和玉娘却不同,六品典药和五品郎中只是他们的开始,他们以后一定会越过越好。

这么一想,他到嘴边的话便变了。

“今日离了我孔家,日后再嫁人,我劝你收收你薛家的商贾习气,否则,就算你再嫁十回,也不会有好结果的。”

相宜说:“出了这道门,稍后我便走了。”

孔临安心跳如擂鼓,说不出什么感觉,不知在期待什么。

接着,相宜笔走龙蛇,落笔签下自己的名字。

——薛铮。

她放下笔,再看孔临安,“记住,弯腰恭送我。”

孔临安盯着她的名字,久久失神。

是了。

相宜只是她的小字。

她的名字,是薛铮。

“子郁?”林玉娘出声提醒。

孔临安回过神,气息略有不稳,他强作镇定,提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得了。”

夏公公说:“这婚事算退了,咱家也该回宫复命了。”

相宜命人塞了一个大红包过去,随即笑道:“大人慢走。”

夏公公满意至极,说:“乡主且先安置吧,日后得空了,再进宫给娘娘谢恩。”

“多谢大人。”

夏公公一走,相宜便不再看旁人,对孔熙道:“叫上所有签活契的,愿意跟我走的,一起带走。”

“是。”

孔熙进去传话,竟有一大半的下人愿意跟相宜走。

孔老太太转头一看,孔府几乎空了。

她扶着林玉娘的手,又要站不稳了。

孔临萱看到连厨娘都要走,忍不住跳脚,不许人走。

都走了,谁来伺候她,她马上就要出嫁了,这样的家多寒酸啊!

眼看又要鸡飞狗跳,林玉娘赶忙塞了个红包给林公公,先把这尊佛给送走了。

马车齐备,王妈妈来请相宜。

相宜拢了拢身上的氅衣,似笑非笑地回头看了眼孔临安。

“孔大人,我要走了。”

孔临安僵住,想起刚才她说的话,再想想自己现在的身份,确实不如她高。

众目睽睽,他只能勉强低头,不情愿道了句。

“恭送乡主。”

相宜明媚一笑,爽朗大方。

“好!”

她看了眼身后众人,高声道:“咱们走!”

语落,一行人浩浩荡荡出了孔家,物件摆设整整拉了十几辆车,远远看去,尤为壮观。



老夫人愕然:“相宜,你这是做什么?”

“大爷要我交出管家权,让林姑娘接了去练练手,我已将账簿整理好了。”相宜道。

老夫人愣了下,看向儿子。

孔临安面色如常,喝了口茶,说:“中馈理应由德行如一之人掌管,玉娘素有贤名,由她掌管最好。”

闻言,林玉娘看了眼相宜,对孔临安道:“子郁,你知道的,我很快就会有官职在身,忙得很。所谓中馈,不过是些黄白之物,我向来不喜这些。更何况,薛家妹妹经手这些多年,你骤然夺了她的权,她在这个家还有何事可做?”

孔临安说:“我知道你忙,更是为他人着想,但有些事必须你接手我才放心,至于其他人,我为何夺她的权,她心里有数!”

林玉娘摇头,看向相宜,问道:“薛家妹妹,你可是真心交出中馈?”

“账本在此,怎会不真心?”

林玉娘说:“你不必强撑,或是想着我不知如何理事,将来自会还给你。我可以同你说实话,我跟子郁在凉州时,便是府衙之事我也管过,中馈对我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今日你若是真交给我,我便会真的接手,倒是你再想要回去,那是绝无可能!”

“我行事强硬,更和男子一般崇尚孔孟之道,言出必行,小女子那套一哭二闹三上吊,在我这里可是行不通的。”

相宜听着想笑,她倒是头一回听如此标榜自己的。

有趣的是,孔临安竟还一脸欣赏地看着林玉娘。

她正了脸色,说:“既是交付中馈,自然是言出必行,我也希望林姑娘接过手去,就不要再还给我。”

见她如此顽固,林玉娘暗道一句朽木,摇了摇头,便不再多言。

正好,孔临萱也把账本塞进她怀里了。

“嫂子,你就管着吧!”

一旁,孔老夫人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只能暗骂女儿愚蠢。

林玉娘接过账本,当即就翻开看了,只看了眼结余,她眼底就露出了嘲笑和嫌恶。

她就知道,困于后宅的女子,都是这几招罢了。

“这账上为何亏损了上万两?”她抬头质问相宜。

“什么?”

孔临安不信,将账簿接了过去,扫了两眼,便目光锐利地看向了相宜。

孔临萱则是看都没看,就皱眉道:“相宜姐,你既要交账,便该实诚些,何必做假账坑骗玉娘嫂子?”

“坑骗?”相宜笑了。

她懒得说,给了个眼神云鹤。

云鹤抬着下巴,不屑道:“二姑娘,你说话可别丧了良心!当初我们姑娘进府,孔府账上才几个银子?这些年家里就大爷一个领俸禄,可大爷一个子儿都没往家里寄过,全家上下尽靠我们姑娘养着了!我家姑娘十万嫁妆进了孔家门,如今只剩几个不值钱的铜家伙了,难不成也要我们姑娘拿出来,养一些来路不明的野孩子?”

话音刚落,孔老夫人冷了脸,小小的孔长宁看了眼眉头拧紧的母亲,很有眼色地哭了出来。

孔临安怒而拍桌:“放肆!”

“云鹤,退下!”相宜轻斥一声。

云鹤看了眼盛怒的孔临安,施施然站回了一侧。

眼见儿子要冲动,孔老夫人适时地拉了他一把。

薛相宜手里是没钱了,可她手里还有那名满天下的保和堂呢,保和堂在全大宣有几十家分店,年收入可是相当可观的!



孔临安本来是同意跟相宜圆房的,只是回去跟林玉娘说起此事时,林玉娘想了想后说:“也好,给她个孩子,让她有事可做,也不用整日盘算后宅那些小手段。”

她看了眼摇篮里的女儿,话锋一转,皱眉道:“不过等孩子大些,咱们还是分开住为好,免得她为了孩子的承嗣一事,再筹谋算计。”

孔临安一听,陷入了思考。

玉娘跟着他本就吃了苦,名分上更是吃了亏,若是薛氏再有孩子,那玉娘和长宁兄妹焉有立足之地?

所以他临时反悔了。

此刻他抱着林玉娘,温柔道:“我知道你一向怜惜女子艰难,你放心,等你的名字入了族谱,再过几年长宁大了,我自然会给她一个孩子。”

林玉娘黛眉收拢,依旧若有所思。

几年后再圆房,那是不可能的,但经此一事,她有把握,就算孔临安和相宜圆了房,她也能让孔临安逼相宜服用避子汤。

不是她不能容人,实在是她瞧不上薛氏那算计人的性子,夫妇一体,本该相互扶持才是,薛氏倒好,夫君一回家,就想着拿中馈要挟人。

抬眸,见男人深深地看着自己,她眼神一转,打趣男人:“子郁,你说实话,薛氏那么貌美,你当真觉得她不如我吗?”

“貌美?”

孔临安松开了她,脑中回想起相宜清艳绝尘的脸,对比之下,面前女子的容貌的确相去甚远,然而他很快否认了这个想法。

他说:“貌美的女子并不少见,像你一般精通医术又能理事用人的,世上又能有几个?你不知道,玉娘,我至今想起你钻研出的救命良方和治疫之策,仍觉得佩服你。”

说到这儿,他眼睛发亮,越发坚定道:“娶妻娶贤才是君子之道,薛相宜空有美色,却无才无德,又岂能与玉娘你相比?若非顾及他父亲对我母子的恩情,她那样的女子,只不过能和若若一般,给我做通房罢了。”

林玉娘心里闪过异样,面上满是感动,柔声道:“以后不要这么说,让她听见,又不知要生出多少嫉恨怨怼。”

“我便是要她听见,知道自己与你的差距,她才晓得要自省呢。”

俩人又说了会儿话,小厮在外提醒时辰不早了,孔临安才拿上官帽出门。

刚出院子,迎面便见孔临萱走了过来。

兄妹见面,孔临萱看到那一身大红官服,眼睛亮了又亮。

“大哥,你是要去上朝吗?”

孔临安说:“我是去吏部述职,等吏部重新给我授了官,我才可上朝的。”

孔临萱点点头,低声道:“我听说,大哥这次能升做户部郎中?”

孔临安心下微有得意,面上只淡淡点了头。

“太好了,郎中是正五品呢!等再过几年,哥哥你必定能做侍郎,做尚书!”

孔临安当然有此野心,但见妹妹没脑子地说出来,一时有些无言。

孔临萱没察觉,见他急着走,便说:“大哥晚间归家,来我院子一趟,我有事跟大哥说。”

孔临安不觉得她能有什么正事,无非是为了陪嫁的宅子缠他,虽然玉娘坚持要给孔临萱置办宅子,但他觉得很没这个必要。

一来,他不愿让玉娘吃亏,更不愿被薛氏要挟。二来,云家会和他家结亲,难道不是看中了他的前途,而是看中宅子?薛相宜那样的商户女子实在没眼界,如此看不清重点。

“晚间再说吧。”

孔临安抬了抬手,往外走去。

看着远去的红衣背影,孔临萱更坚定想法。

她大哥如此优秀,等“圆房”成功,不怕薛相宜不死心塌地,到时候别说是一座宅子,就算是金山,也不怕薛相宜不拿出来。林氏嫂嫂以后在宫里得了脸,大哥再升了官,她孔临萱在云家的日子一定是风光无限!



相宜刚走,孔家人疲惫地回了后院。

看着被洗劫一空的屋子,孔老夫人脚下发软,听到女儿抱怨撒泼的声音,她忍不住发火,一巴掌打在了女儿脸上。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你还有脸哭!”

孔临萱捂着脸,眼神震惊。

不等她哭,一个老妈妈跑出来报告孔老夫人。

“不好了,老夫人,您最爱的翡翠枕也被搬走了。”

什么!

孔老夫人猛地站起了身。

那可是她的嫁妆,她宝贝了几十年的啊。

这……!

她眼睛一翻,撅过去了。

“母亲!”

孔家又乱了。

相比之下,相宜带着人去了原本要陪嫁给孔临萱的宅子,孔熙等人办事利索,不多时就把宅子内外都安置妥当了。

虽然不是回了江南的家,门头上“隆安乡主府”几个大字,却给了相宜满满的安全感。

从此以后,这里便是家了。

晚间,杨掌柜前来求见。

“姑娘,如今老奴要管着保和堂,乡主府管家恐怕要再找人。”

相宜说:“便让孔熙干着吧,他是个有能耐的。”

杨掌柜不大满意,说:“到底是孔家的人,姑娘信得过?”

相宜点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可忠仆不事二主啊。”

相宜笑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不过孔家人的为人你也看到了,那样的主子,他们都能忠心几十年,何况是对我呢?”

杨掌柜没办法,只能说:“那便听姑娘的,让他们先干着。”

“好。”

说完琐事,杨掌柜命人去外面守着,然后才试探地问相宜:“今日这道懿旨姑娘有什么看法?”

相宜思索片刻,说:“说实话,我也一头雾水,我虽然求过太子和离之事,但我不觉得,太子有理由这么抬举我,竟然让皇后封我为乡主。”

杨掌柜听完,面露难色。

相宜察觉不对,说:“杨叔,您有话但说无妨。”

杨掌柜沉吟片刻,终于从怀里掏出一个册子,递给了相宜。

“老爷留下的东西,姑娘一看便知。”

一听是祖父留下的东西,相宜赶忙接过查看。

寻常话本一般的册子,打开后,里面竟然记载着如何制盐,如何造新型兵器。

相宜越看越心惊,抬头看杨掌柜,“这制盐法是新的?”

“是。”

“这兵器……”

“是火器,杀伤力巨大。”

相宜不语,再往后翻,发现是培育新麦种的计划。

杨掌柜说:“老爷在南边买下了一个小山村,村里几十户人家,过去十年都在培育新麦种,如今麦种的产量已经高过寻常麦种一半多了。”

盐,粮食,兵器。

祖父这是要做什么?

相宜拿着册子,久久不言。

半天后,她猛地抬头,“这些事,祖父是为自己做的,还是为别人做的。”

杨掌柜一听,眼里藏不住的惊喜,说:“姑娘果然聪慧,一点即透。”

他低声道:“这东西到底是给谁的,老爷并未说,只说不能让淮南王的人拿到,更要交给姑娘,姑娘要交给谁就交给谁。若是不行,姑娘可自用!”



皇后多日不见皇帝,骤然被召,心里还挺欢喜,特地装扮了一番才前往乾元殿。

谁知一进去,发现窗门大开,寒风飕飕。

众人都在,她还晕乎乎的,问皇帝:“陛下,您不冷吗?”

众人:“……”

皇帝对于发妻的智力早不抱希望,反正太子没随了亲娘他就很满意了。

他连太子的折子都没给皇后看,直接说:“朕问你,白日里薛氏可是给你上过一封有关伤寒疫的请安帖?”

皇后疑惑。

怎的……

她张了张嘴,皇帝又追问道:“那帖子现在何处?”

皇后再傻,也看出皇帝着急了,她心下不安,却也不敢撒谎。

“帖子已经烧了。”

“烧了?”

皇帝沉了脸,“有关疫病的帖子,你为何不告知朕?”

皇后吓了一跳,下意识跪了下去,她一着急便嘴笨,眼看儿子在场,只能求救儿子,谁知死孩子一眼都不看她,让她求救都无门。

情急下,陈嬷嬷跪下,声音清晰道:“陛下,帖子并非皇后娘娘所烧,乃是贵妃娘娘信手丢进了火盆!”

皇后:?

是……是这样吗?

皇帝看向陈嬷嬷,有些怀疑,“贵妃为何烧给皇后的请安帖?”

陈嬷嬷说:“娘娘收到薛氏的帖子后,当即便找来贵妃商量,可贵妃带来一女官,那女官也曾给陈大姑娘把脉过,她断言,陈姑娘只是普通风寒,所以贵妃不信,觉得薛氏是胡言乱语!”

“贵妃不信,皇后也该告知于朕!”

“陛下明鉴,娘娘的确想过来求见你,但贵妃娘娘所言冒犯娘娘,娘娘头风发作,已难受一下午了。”

皇帝皱眉,“贵妃说什么了?”

陈嬷嬷:“贵妃娘娘觉得娘娘过于偏信薛氏,又说娘娘出身武将之家,难免亲近走街串巷的商户人家,说不定,是看中了薛氏,要给太子做太子妃呢!”

果然,皇帝一听太子的婚事,登时怒了。

“放肆!”

一屋子人,除了太子,全都跪下了。

太子的婚事是宫中的不言之谜,谁都不敢轻易提的。

皇帝气得胸口起伏,一旁太子却跟没事儿人似的,随手倒了一杯茶递过去。

“父皇,当务之急是确认疫病的真假。”

皇帝强压怒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好家伙。

冰凉的。

他一言难尽地看了眼儿子,说:“你如何安排的?”

太子说:“儿臣已经派人去襄宁侯府,顺便将林氏和薛氏都召进宫了。”

“召林氏和薛氏做什么?”

太医署令抬头解释:“疫病多是发展快速,若这疫病属实,这两位都曾给陈姑娘把过脉,对于病人初发病时的症状,自然知道的多些。”

皇帝点了头。

不过,他仍觉得不悦,命人去召崔贵妃前来。

崔贵妃很快就到了,听清皇帝的质问后,她心中慌了一下,却快速反应过来。

“陛下,臣妾冤枉啊,虽说林典药断言此病并非伤寒疫,但为保稳妥,臣妾还是劝娘娘告知陛下的,那帖子更不是臣妾烧的!”
"


相宜从容承认:“是我买的。”
“你买了作何用?”
“自然是住。”
孔临安见她说得随意,更加火大。
“偌大的孔府还不够你住?你买那宅子,分明是别有居心!”
相宜想着太子虽给了话,但到底还没准信,现在说出去,说不定会节外生枝。
她放下笔,对孔临安说:“大爷觉得我有什么居心?”
自然是向他卖好!
孔临安不屑戳穿她,命令道:“你将宅子卖给萱儿,我和玉娘给你钱,这事儿便算过去了!”
相宜反问:“大爷打算出多少钱?”
“你不是七千两买的吗?”自然是原价给他才合理。
相宜忍不住笑了。
她眼里有讥讽,仿佛孔临安说的是什么穷酸言论,孔临安浑身不自在,越发气恼,却又觉得她是虚张声势,忍不住问:“你想要多少?”
相宜缓缓开口:“一万两。”
孔临安惊了。
“你……”
他气得脸色铁青,一字一顿道:“你竟如此无耻!”
原来她不是要卖好,而是想靠宅子拿捏他!
他指着相宜道:“你以为有这宅子在手,便能阻止玉娘进门?我告诉你,不可能!这个月无论如何,我都会开宗祠,请族谱,正式迎玉娘进门!”
“你如此工于心计,日后家中只能以玉娘为尊,否则孩儿们都要被你教坏了!”
相宜一言不发。
虽知道孔临安不堪托付,但她也怄得慌,她想不通,难道孔临安忘记了,过去三年与她通信数百封,她为他变卖嫁妆,无条件地支持他。
沉默半晌,她内心只道牲畜无情,便再次低头,继续抄经。
见她如此冥顽不灵,孔临安甩袖离开。
只是他出门不久,管家媳妇便来告知相宜:“夫人,大爷说,这段时间您不必出上宁居的门了,要您静心思过!”
云鹤错愕,“这不就是禁足?”
管家媳妇一脸为难。
这几年来,他们表面上听孔老夫人的,其实早就都是夫人的人手。
只是此刻大爷回来,他们不好做得太过。"


话说到这一步了,相宜无心再争,她薛家虽不尊贵,但也不愿与牲畜同槽争食。
她不再看孔临安,只说:“钥匙晚间我会交给母亲。”
孔临安也不怕她反悔,她一后宅女子,即便会些阴私手段,他也能应付。
双方闹得不欢而散。
相宜的贴身丫鬟和奶妈紧接着便进了屋,两个丫鬟气得不行,也不敢乱说话。
王妈妈一脸沉色,问相宜:“姑娘,您做何打算?”
相宜放下茶盏,眼里一片清明。
她唇瓣轻启:“和离吧。”
奶妈和丫鬟都惊了一下。
云鹤胆子大,性子烈,第一个赞同。
云霜则是有点慌,低声道:“可老爷不在了,咱们在京里无亲无故,和离了,姑娘,咱们怎么办?”
“自然是有活路的。”相宜笑了笑,伸手捏了下小丫头的脸,说::“大不了,我带着你们回江南,就是靠着浆洗缝补,咱们也能活下去。”
见她心意已定,王妈妈放松了些,低声道:“为着支持姑爷赈灾,您把十万嫁妆都花光了,那边虽然觉得您不中用了,可老爷把保和堂留给了您,全京城都知道,老太太是个爱财的,只怕不会轻易放手!”
闻言,两个丫头都担忧地看着相宜。
相宜没有多言,只说:“我自有法子,妈妈,你去将剩下那点子嫁妆都锁起来,再将府里账本收拾好,咱们只把账本交出去。云霜,云鹤,你们跟着去帮忙,再叫人守住我的房门,谁也不许进来。”
“是!”
听了相宜的吩咐,众人纷纷去忙。
相宜则单独去碧纱橱里,开了她藏得最严实的箱子。
放在最上面的,是明黄的圣旨和一枚玄铁造的令牌。圣旨之下,压着厚厚一沓银票,一张便是十万两。
三年前,她刚刚嫁进孔家,祖父便在江南骤然病逝。
无数双眼睛都盯着首富薛家的财产,却不料,祖父遗言,竟是将所有产业和存银都捐给了国库,只留给她这个独女一座医馆——保和堂。
外人都说,老爷子糊涂了。
殊不知,相宜进孔家门那一日,带的根本不是十万两嫁妆,而是三百万两。
“祖父老了,护不了你了。薛家太富,若是留给你,只怕你会死于非命。你嫁去孔家后,只管花销嫁妆,却不要提百万银钱的事,这是给你压箱底的。
“祖父这些年给江南道的官员送过不少钱,多少有点情份,将来若是孔临安对不住你,你想要脱身,这些人多少会为你说话,实在不行,你多多送上银钱便是。”
想起出嫁前祖父的话,相宜不禁红了眼眶。
相宜的父亲是薛家独子,却因救孔临安母子而早亡,她娘亲没多久也郁郁而终,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多年,如果不是孔临安登门求亲,赌咒发誓说会真心对她,祖父是绝对舍不得她从江南远嫁来京城的。
祖父将全部家业捐给国库,不过是为了图一个义商的名号,好保她日后周全而已。
为了给她留后路,祖父临终前,必定是夜夜难眠,殚精竭虑。"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