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事。
来人,把李宇轩拿下,把他刚才说的话一句不差地告诉府尹。”
府兵一拥而上,把李宇轩按在地上。
这下总算没人再敢拦路了。
我回到侯府,刚在房间没坐一会儿,青竹就把府医找来帮我查看额头的伤口。
府医仔细检查后说:“没有什么大问题,过两天就结痂了。”
说完,他帮我换了药,我感到一丝清凉。
等府医走了,我叫青竹把那些人家庭查一下。
青竹走后,剩下我一个人,才有时间仔细查看记忆:这个朝代,叫大炎朝,原身今年十九岁,母亲在他三岁时生病去世,本来还有一个大他六岁的哥哥,三年前在边疆带兵打仗,因走漏风声,被敌方埋伏,最终不敌战死。
别人都说家里都是一群莽夫,父亲决定让原身走文人的路,从小接受文人的教育。
但原身并没有学到真正的本事,只是学会了所谓“凡事讲证据”的道理。
父亲正在边疆打仗,按理说没人敢动自己,可偏偏有人动了。
原身死得冤枉,我虽不懂阴谋诡计,但谁敢惹自己,我就直接扣上“间谍”的帽子。
我提笔写信,字迹工整却透着冷意:“父亲大人:孩儿周毅叩首。
京城局势复杂,孩儿虽在侯府,却也感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暗中角逐。
孩儿被人架在火上烤,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父亲在外打仗,更需小心谨慎。
…………孩儿深知父亲志在大将军之位,但此位非同小可,背后必有阴谋。
孩儿建议父亲在战场上要有赢有输,才能保全自己。
若一味求胜,必会引起他人忌惮,甚至招致不测。
父亲若能适时示弱,自然会有人放松警惕,孩儿在京城也能安稳度日。
请父亲务必谨慎行事,切勿轻信他人。
孩儿在京城静候父亲佳音,盼父亲平安归来。
孩儿叩首周毅”信写完后,我叫来青竹:“把这封信送到边疆,交给父亲。
记住,要确保送到。”
青竹接过信,转身就走。
为了确保父亲能收到这封信,我决定再写九封同样的内容,分别交给不同的信使,确保万无一失。
我连续写了九封信,每封信的内容都一模一样,只是信式不同。
处理完这些,我坐在桌前,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计划。
既然有人想动我,那我也不能坐以待毙。
我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