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昺张世杰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赵昺张世杰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雪小沫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主要人物分别是赵昺张世杰,也是实力派作者“雪小沫丷”执笔书写的。简介如下:一朝穿越我成了少年帝王。正当我满心欢喜准备迎接荣华富贵的时候,得知了忽必烈的大军三日后兵临崖山,即将攻城。我...此时的大宋风雨飘摇,大厦将倾。而我,身为曾经的历史系高材生,坐拥整个大宋的历史走向。我直接开启了我的暴君之路。奸臣?杀杀杀!妖妃?杀杀杀!有人质疑我的决定?杀杀杀!面对内忧外患的状况,我凭借雷霆手段成功坐稳大宋皇位!正当我想要开启下一步时,有大臣来报,我的大宋已经无敌了?嗯???各位这么弱的吗?...
《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赵昺张世杰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天佑我大宋,出了官家此等明主,恢复我大宋山河指日可待......”
对此,陆秀夫与张世杰相视一眼,眼中皆是振奋。
连离开时的步伐都矫健了不少。
......
公元1279年正月二十五。
赵昺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周多了。
大宋终于从风雨飘摇中慢慢走向正轨,将士们的士气也不再那么低迷。
每日里,除了崖山下的水师操练之外,汤瓶山上也响起了一阵阵口号声。
不同于这个时代的训练方法。
是赵昺单独传授给文天祥的现代特种兵式的训练方式。
这只是他的初步试验,等后续出现成效后再推广开来。
他的目的是打造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集各种兵种于一体的王师。
在这个时代,拥有一支现代化军队,对于其他军队来说绝对是极其恐怖的......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派往中原腹地的探子陆续传回消息,张弘范崖山一战失利,忽必烈大怒,将其召回大都剥夺元帅之职。
元军势必不会善罢甘休,但想要集结军队南下,需要一定的时间。
给了大宋极其珍贵的喘息之机。
......
距离唐丰锻造鸟铳以及虎樽炮已经过去了一周多。
该有点成果了才对,元军大军随时可能压境,若不能快速将小钢炮造出来,他赵昺说不得真的得去海外流浪了。
当即径直来到军器监。
此时的老监正愁眉苦脸的坐在府衙之内。
自上次官家与唐丰密谈之后,唐丰就像是着了魔一样,带着他十个徒弟一头扎进官家分配给他的小院,不知锻造什么玩意,时不时的传来巨大爆炸声。
老监正时刻担心唐丰跟他的徒弟们被炸死了......
偏偏官家给了唐丰极大的特权,职位连升三级,跟他持平。
一时间军器监仿佛出现了两个监正。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官家甚至派遣了御前侍卫亲自把守唐丰及其弟子所在的小院。"
务必将这群元军士兵留下。
侥幸并未被炮火炸翻的元军骑兵,已经冲过了炮火覆盖的范围。
只是这群本该凶悍无比的蒙古骑兵,眼中已经没有了光芒。
大军败局已定,元帅不知所踪,他们坚持的意义是什么?
于是,刚与斗志昂扬的宋军骑兵接触,便溃不成军。
除了被大宋骑兵斩落下马,更多的是被文天祥手下的步兵以神龙枪射杀。
毫无还手之力。
......
—轮冲锋下来,元军骑兵剩下—千人不到。
江钲虽年过五旬,但眼中的战意却丝毫不减。
“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杀了这群草原鞑子,恢复我大宋江山!!!”
江钲—声大吼,调转马头,带头再次对元军发起冲锋。
元军骑兵中大部分人眼中露出恐惧之色。
这群宋人似乎真的跟以往不—样,太彪悍了......
“别杀我!!!”
“我投降!!!”
不知是谁颤颤巍巍的说了—句。
紧接着无数投降的声音在元军骑兵中出现。
领队的几位统领见大势已去,苦笑中丢下手中的弯刀,翻身下马。
身后的骑兵—个接着—个将手中的弯刀丢落马下......
看着这—幕,江钲笑了。
笑得格外大声。
大宋与元军战斗这么久以来,第—次让骄傲的元军投降,个中滋味或许只有他能够明白。
他父亲的死,终于换来了应有的价值。
......
接下来就简单了。
江钲留下五百骑兵看守俘虏,带领剩下的—千骑兵继续冲锋。
文天祥同样留下五百神龙枪兵,看管这—千俘虏外加几乎完整的—千匹战马。
人头事小,战马可是极为宝贵的资源。"
张弘范最终还是放下了身段。
如今底层士兵士气非常低,若是强行突围,几乎是必死之局。
久经沙场,他看的很明白。
但若是能把将领全都带走,很快又能纠集一大批元军来攻打崖山。
有了这次的教训,下次再来张弘范绝对有把握拿下崖山。
与众位将领商议后,最终同意了陆秀夫提出的方案。
......
不过,张弘范提出要求,要带走一千人。
这是元军所有将领的数量。
在赵昺意料之中。
对他来说,张弘范带走多少将领,都不及文天祥在他心中的份量。
得一良将可抵百万雄师。
而且元军被将帅主动抛弃的士兵,也更容易收编入麾下。
......
得知张弘范同意后。
赵昺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
带着樊愈、高公公和红儿,亲自来到前线。
大宋这边,陆秀夫、张世杰、王道夫等一干大臣将领早已等候在甲板上。
刚入夜,灯火通明。
张弘范准备好了十艘战船,战船上站着跟随他离开的将领。
文天祥同样被押着来到两军中间。
......
“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张弘范躬身行礼道。
即便现在大宋势力微弱,但赵昺依旧是帝王的身份,张弘范不敢逾越。
看到赵昺的第一眼,他眼中立刻露出异样的光芒。
大宋的端宗、德佑皇帝他都见过,跟眼前这位少帝年纪相仿,但那两位真的就是娃娃皇帝,而眼前这位却透着远超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和淡然。
帝王之气初显。
或许......
陆秀夫并没有说谎。
他被这突然冒起的念头惊住了。
才八岁啊!
就有这么深的城府和军事指挥能力。
而大元忽必烈陛下已到暮年......
这一刻,张弘范仿佛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竟没来由的一阵颤栗。
当即打定主意,一旦从这里离开,必要上奏大元陛下,以重兵压境。
不然,真等这位少年帝王成了气候,等待大元的恐怕是无穷的后患。
......
赵昺的目光一直放在被压着的那个中年人身上。
穿着破破烂烂,胡子拉碴,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文天祥这几日一直沉浸在喜悦中。
从小窗中亲眼见证元军被大宋围困,欣喜若狂。
他心中的大宋,终于迎来了明主!
而官家为了他宁愿放走大元元帅,这份圣恩古今往来有多少人能得到?
见到赵昺后,文天祥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场跪了下来,庄重而神圣的行了一个大礼。
“罪臣文天祥拜见陛下......”
“恭请陛下万福圣安!”
“呵呵,文卿安好,朕心甚慰!”
赵昺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看向张弘范。
“张大人!”
“皇帝陛下请讲!”
张弘范连忙低头拱手,认真聆听。
“回去替朕给忽必烈带个话!”
“让他多活几年,朕将亲自去大都拜会他!”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瞠目结舌。
大元现在有多强大,或许张世杰、陆秀夫并不知晓,但张弘范可清楚的很。
眼前的娃娃皇帝竟敢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
但,他分明从赵昺身上看到了自信。
没错,就是自信,跟自负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是,必为大宋皇帝陛下将此话带到......”
张弘范额头隐隐冒出冷汗,颤声道。
这位年幼的帝王,带着强大的气场,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帅也不免心生恐惧。
或许大宋......真的迎来了明主。
张弘范竟隐隐为未来的大元担忧起来。
......
接下来的流程就简单了很多。
文天祥被放回大宋这边,宋军的包围圈放开一条口子,任由张弘范带领十艘战船离开。
“官家,要不要追上去.....”
莽汉子苏刘义又开始撺掇了。
赵昺还未来得及说话,张世杰一巴掌呼在苏刘义的脑袋上。
“官家身为天子,岂能出尔反尔,让天下人耻笑?”
这句话成功把赵昺干沉默了。
嘴角微微抽动。
别说,刚刚苏刘义的提议他还真就心动了。
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但张世杰这个迂腐的老头成功将他的路堵死了......
罢了罢了。
刚刚看张弘范的脸色,印堂发黑,气色灰败。
大概今年都很难熬过去了......
......
剩下的元军士兵,一万多人中连个队长都找不到。
被抛弃的彻彻底底。
原本残留下来的蒙古士兵还想挣扎一下,却被同属元军的汉人士兵提前给绑了......
当苏刘义带着人去接收这些俘虏的时候便看到了这么滑稽的一幕。
元军中的汉人士兵笑脸相迎,毫无俘虏的觉悟。
而蒙古士兵则怒目而视......
按照赵昺的旨意,将这些人全部带回崖山。
汉人士兵由陆秀夫洗脑之后打散融入军队中。
这些事情交给张世杰和陆秀夫去做,问题不大。
至于蒙古士兵,赵昺命苏刘义先看管起来,后续他有大用,至于什么用处,他没说,苏刘义也没敢问。
......
崖山海战的结局就这样被赵昺强行扭转。
张弘范、李恒的两路大军,全部被击败。
俘获人员一万一千多人,战船两百零二艘。
大宋的兵力首次在战争后迎来增长。
久违的大胜更是让崖山上无数军民欢呼。
想必用不了多久,整个中原大地都会知晓此事。
大宋出了明主这件事也必定会在陆秀夫的安排下广为流传。
届时很多忠肝义胆之人皆会来投。
但,前提是赵昺能顶住接下来震怒的忽必烈。
元军势必会重新集结大量军队来攻打崖山。
而且规模会远远超过这一次......
这一点,赵昺非常清楚......
文武百官同样也很清楚,只是这次,大家不再那么迷茫了。
他们终于有了主心骨,有了希望......
......
文天祥这些时日在元军中遭了不少罪。
赵昺并未急着给他安排职务,吩咐他好好休息一晚,有什么事情第二日早朝再说。
回到崖山寝宫中。
实木大桌上摆放着两张巨大的宣纸。
宣纸上画着两样在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东西,鸟铳升级版以及虎樽炮升级版。
这是赵昺这段时间抽空画的图纸。
两种火器原理都极其简单。
点燃火药,从而使枪管中的钢珠石子等发射出去造成杀伤力。
鸟铳又名火绳枪,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从葡萄牙人手中缴获,从而在中原大地得到广泛应用。
而虎樽炮更是戚继光用来打击倭寇的不二法门。
赵昺设计的两种火器外形跟鸟铳和虎樽炮相差不大,不过加入了一些后世枪械制造原理。
将火药独立封装制作成炮弹与子弹。
不仅方便携带,火药也能更充分燃烧,威力自然也就更大。
以他最近与军器监工匠的沟通了解,只要能提供详细图纸以大宋目前的工艺绝对有能力制造出来。
唯一的难点就是独立封装的子弹和炮弹激发问题。
赵昺只知晓撞针引燃底火从而点燃黑火药的原理,具体细节便一窍不通了......
至于底火配方,最简单的便是后世摔炮的那种配方,他能提供,但具体能不能行,还需要大宋的工匠自行摸索。
万一实在不行,他射击的枪支也可直接走火绳枪的路子......
封装这一步其实非常有必要,古代火器在战场上难以大放异彩,归根结底还是装填速度太慢。
遭遇骑兵时也就射出一枪,便被人家骑兵骑脸了......
......
最后再完善了一下火器的图纸细节。
赵昺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随口吩咐道。
“红儿,打水来,朕要洗澡!”
公元1279年。
祥兴二年正月初十。
涯山,行朝草市。
简陋的慈云殿中,正在进行着南宋历史上最后一次早朝。
“官家,据探子来报,三日后,张弘范的大军便会压向崖山,臣欲在此与元军决战......”
慈云殿下方,右手边为首的一位胡子拉碴,眼神中充满沧桑的中年男人率先出列道。
另一侧,一位四十来岁文官打扮的中年人面无表情。
此时,大殿龙椅上,他们八岁的小皇帝,赵昺(bing)坐在杨太后身旁,眼中浮现出迷茫之色...
......
时间回到一刻钟之前。
公元2024年,正月初十。
三个在海边游玩的青年,从泥沙中掏出一枚拳头大小的四方大印。
晶莹剔透的玉质大印在太阳的光辉下,熠熠生辉。
“炳哥,你是历史系高材生,能看出来这是什么东西不?”
掏出大印的青年兴奋的凑到赵炳身前道。
一旁的赵炳将大印拿在手中,粗略看了几眼,脸上露出意外。
这玉质,似乎不是一般的东西啊。
顺手将大印翻转过来,古朴沧桑的八个篆文大字映入眼帘。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赵炳轻声将八个大字念了出来。
“炳哥,莫非是...玉玺?”
“快给我看看!”
同伴闻言迫不及待的道。
赵炳眼中露出苦笑,要是刻别的字,他或许还能当个真,但刻这几个大字,必定是假的,谁不知道传国玉玺很早就丢了啊......
“不要胡说,朕可没有玉玺!”
赵炳随口开了个玩笑道。
然而就是这个朕,赵炳突感眼前天旋地转,意识刹那间出现恍惚。
下一刻,视线再次清晰之时,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而其白白嫩嫩的小手中正抓着那颗玉质方印...
......
听着下方一群穿着古装服饰的人说什么官家,什么元军,赵炳整个人都麻了。
这踏马给我干哪儿来了?
还是2024年么?
“官家?”
“官家?”
下方,那英武的中年人眼中透着疲惫,连续喊了几声,小皇帝依旧茫然的看向四周...
随他一起坐在龙椅上穿戴极为华丽的贵妇人悄悄的捅了他一下。
“昺儿......太傅跟你说话呢。”
赵炳的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神采。
见状,那人继续道。
“官家,臣欲焚烧崖山行宫,与元军在崖山口殊死一搏,还请官家下旨......”
“官家......这称呼怎么听着这么耳熟?”
紧接着赵炳一声惊叫,浑身一激灵!
宋!
大宋!
这是...穿越了?
赵炳连忙查看起自身,细皮嫩肉,身穿红色龙袍......最主要的是,他现在很小......
从二十来岁一下子给干到了八九岁。
卧槽,那枚玉玺把我干宋朝来了?
赵炳连忙将目光看向手中洁白的方印,赫然跟刚刚在海边拾到的一模一样。
确认了,魂穿宋朝当皇帝了。
短暂的迷茫之后。
赵炳眼中迅速浮现激动之色。
坐拥天下,三千后宫佳丽,这对于现代社会的男人来说不论哪一件都是难以抵抗的诱惑啊。
更别说一朝帝王,成百年功名,创千秋霸业了...
......
“那...老头,你接着说,现在是什么情况,朕要给你下什么旨来着?”
赵炳脸上浮现一抹潮红,迅速将自身带入角色,这一声朕说的可谓是极为顺口。
下方,众朝臣目瞪口呆,官家似乎跟往日有很大的区别?
这......
莫非中邪了不成?
“昺儿,你怎可对太傅如此无礼?”
身旁的贵妇人脸色一变,斥责道。
张世杰被一声老头给喊懵了,不过作为臣子,官家的问话他得回,这是为臣之道。
“官家,臣欲焚烧崖山上所有行宫,所有人去往海上战船中,与元军决一死战,还请官家下旨!”
张世杰原原本本的又说了一遍。
“崖山?”
“元军?”
“决一死战?”
赵昺的笑容陡然僵硬在脸上,紧接着迅速变绿......
我擦,不是吧?
这是穿越到宋少帝赵昺身上了?
哦shit......什么鬼运气......
赵昺火热的内心当即被一盆凉水浇灭,透心凉的那种......
知晓自己身处哪个历史节点,那下方这些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武官为首的太傅张世杰,殿前指挥使苏刘义,方兴等一干忠心将领,文官为首的左丞相陆秀夫,还有自己身旁的杨淑妃......
按照刚刚张世杰所说,三日后,元军就将抵达此处,那他的右丞相文天祥此时应该已经被抓了......
擦......当真是天崩开局啊!
......
眼看官家激动的神情突然急转直下,张世杰心中咯噔一下。
糟了,昨日官家淋雨,怕真是受寒中邪了......
“来人,快把刘御医叫来!”
“是!”
门外有一士兵迅速领命出门。
......
赵昺脸上阴晴不定,迅速思索目前的困境。
张世杰在崖山海战中摆出的一字长蛇阵不能说毫无用处,只能说漏洞百出。
最终他将随眼前的陆丞相一起沉入海底喂了鲨鱼......
结束短暂而悲凉的帝王生涯。
不行,不论是为自己小命,还是为汉族辉煌的文化传承,一定要将军事大权拿到手中。
据史书记载,崖山之战宋军以二十万对战三万元军。
虽然这二十万里能够直接参加战斗的也就几万,但别忘了这可是在海边。
大宋水师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地表最强大的存在,若非张世杰的指挥失误,宋军即便败也不会败的如此凄惨。
他赵炳穿越而来,有无数后人对涯山之战的剖析与解读,若是让他来指挥此战,他有九成把握能赢。
但......操蛋的是他现在只是一个八岁的稚童。
没人会把他的话当真啊......
龙椅之上,迅速将如今情况分析了一遍的赵昺,做出了一个让大臣们大跌眼镜的事情来。
只见其迅速从龙椅上弹射而起,直扑张世杰而来。
“太傅,万万不可啊太傅!!!”
“......”
慈云殿中,他们八岁的小皇帝竟直接扒拉着太傅张世杰的官服,痛哭流涕道。
一时间,满朝文武目瞪口呆。
官家......这是真中邪了?
赵昺抬起手,示意两人坐下。
看向张世杰道。
“第三军,水师军团,由太傅出任水师元帅,水师大军今次为我大宋护住最后的尊严,其中大多为忠义之士,所以朕打算抽调其中精锐填补步兵与骑兵。”
“神龙枪与神龙炮乃我大宋将来复国之本,万不可有失,太傅莫要因此心生不满,之后来投的义军可优先补充水师!”
听闻要抽调水师填补其他军团,张世杰脸色当即一苦。
但赵昺后面补充的理由无可挑剔,他虽有失落,也知晓轻重。
当即点头应允道。
“依官家所言,臣认可此分配!”
赵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
“既然想要收复国土,陆地骑兵必不可少,第四军便为骑兵军团,暂定人员一万五千人。”
“待江钲为其父治丧回来后,朕欲任其为骑兵元帅,诸卿可有意见?”
赵昺的目光重点放在张世杰身上,历史上的崖山海战张世杰但凡能听一下江钲的话,也不至于败的如此凄惨。
张世杰暗自苦笑一声,此时他已知晓当初犯下的错误差点葬送大宋最后的火种,对此,他没有丝毫意见。
“臣认可!”
江家满门忠烈,江万载更是为救端宗皇帝而死,当得元帅之位。
至此,赵昺理想中的四大军团设立完毕。
四位元帅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对大宋绝对忠心,这点毋庸置疑。
赵昺也并未在各军团中安排副帅。
四位元帅直接隶属帝王调配,足够了。
接着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王道夫。
“王尚书,朕得到消息,凌震也在来崖山的路上是吧!”
王道夫一怔。
连忙起身道。
“回官家,凌兄被李恒军队打散后,一直流亡在东圃一带,得知官家崖山大胜后,已率兵来投。”
“凌震为国为民,忠肝义胆,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义士,待其到来,你二人任后勤军团长,掌管后勤补给,为我大宋四路大军保驾护航。”
赵昺笑着道。
听闻此话,王道夫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后勤军团不上战场,只为保证前线大军的补给,与他精忠报国的理念不符。
但前面四路大军元帅,无论哪一个都比他二人官职要高,资历更是没法比。
只得点头谢恩。
赵昺也知晓王道夫心中所想,揶揄道。
“王尚书,可莫要小看了后勤军团的作用,朕的大军能不能打胜仗,可都系于你二人之身。”
“朕的四位元帅恐怕都得巴结你呢!”
果然。
此话一出,除了未到场的江钲外,张世杰、文天祥以及杨亮节立刻将目光投向王道夫,眼中的热情熊熊燃烧。
被三位元帅同时盯着,饶是王道夫一大把年纪了也吃不消。
当即心中失落尽去。
公元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二十八。
在崖山小小的书房中。
未来中原大地的四大战神就此诞生。
此时的杨亮节,虽贵为国舅。却再也不敢对赵昺有丝毫轻视之意。
他真的从这个小外甥身上看到了太祖皇帝的影子......
.......
书房中只剩下陆秀夫一人没有获得兵权。
赵昺的目光也是最后落在他身上。
“陆丞相!”
“臣在!”
陆秀夫连忙起身。
“军中大事由朕和各位元帅统领,准备开启复国大计,而朝中之事,可能需要丞相总领了。”
此言一出,包括陆秀夫在内五人皆是一惊。
大宋从开国以来一直在走弱化相权的道路。
赵昺这句话相当于将陆秀夫的丞相权力提升了一大截,直接上升到宰相的程度。
一刻钟前。
“官家,战船全部在海外集结完毕,前线太傅大人询问是否开启下一步行动。”
御船跟在所有战船的最后,传令兵小跑到赵昺身前,躬身道。
赵昺抬头看了一眼漆黑的天空。
正月十三。
本应月明星稀,偏偏今日乌云密布,将月亮的光芒彻底笼罩。
仿佛天助大宋。
月黑风高,正是杀人夜。
“上游的元军探子都清理了么?”
赵昺轻声道。
别看这里元军斥候懒散,那是因为张弘范笃定张世杰不敢全军出击。
但潜入崖山、汤瓶山以及上游浅滩的探子斥候可一个不会少。
刺探敌情不论在哪支军队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回官家,一刻钟之前,王尚书遣人来报,所有的元军探子全部被抓住,绝无泄露秘密的可能!”
樊愈在一旁满是敬畏道,官家当真料敌如神。
“嗯,那就准备总攻吧!”
“樊卿,取朕鼓槌来!”
赵昺解下身后的披风,眼神突然变得威严。
这提前到来的决战就由他亲手开启吧!
大宋的新篇章,也由他亲手书写!
帝王之气这一刻在他身上悄然流露.....
......
咚~
一声沉闷的鼓声骤然传遍四方。
紧接着,无数声狂风暴雨一般的鼓声响彻在无尽的汪洋中。
战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安排一名鼓手,在漆黑的夜里进行信息传递,鼓声驳杂本不应该作为信息传递而用,但今夜月黑风高,旗令兵的旗语根本无法看清。
于是赵昺独创了一套战鼓传令法,作为今夜决战所用。
在听到从御船传来的鼓声后。
其他战船的鼓令兵迅速跟随敲击。
刹那间,海面上鼓声震天,所有士兵皆明白鼓声代表的含义。
“杀!!!”
最前方的百余艘战船率先点燃火把,将战船开到最大的速度,迅速朝着元军冲击而去。
在其后方,无数战船不甘示弱,同样向前冲击,千艘战船同时亮起火把,将漆黑的夜晚照亮。
千帆共济!
这一幕无疑是震撼的。
即便是赵昺这个拥有着现代灵魂的人同样热血沸腾。
身旁樊愈卖力的敲击大鼓。
决战,一触即发。
“就让历史,从这里改变吧!”
赵昺看着前方迅猛冲击的千艘战船,眼中渐渐燃烧起炽热的光芒。
......
三公里的距离,对于全速前行的战船来说转瞬即到。
元军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便被宋军团团围住。
紧接着,铺天盖地带着火焰的箭矢朝着元军战船射去。
猝不及防下,元军战船上迅速燃烧起熊熊烈火,无数元军士兵哭爹喊娘......
这是赵昺为今夜决战专程打造的火箭矢,在箭头上沾染桐油,点燃后射向对方船只。
这个时代的战船多为木制结构,一旦被沾染桐油的火焰点燃,极难扑灭。
不求箭矢能够对敌人造成多大的杀伤力,只要能将敌方战船点燃即可。
非常阴损的招数。
他赵昺如今身为大宋帝王,可不会心存怜悯之心。
毕竟他的身后足足有二十万条生命。
仁慈只会亲手将自己将大宋葬送。
......
元军最外围的战船在第一轮攻击下无一幸免,几乎全部被大火笼罩。
无数元军士兵在甲板上仓皇奔跑,哀嚎,更有甚者全身冒着火焰直接跳入大海中。
好在被围在内部的元军战船反应迅速。
很快便拉起帷幕,火箭矢落在帷幕上,虽然同样被点燃,但并不能烧及战船本身,很快便被扑灭。
“大帅,宋军的攻势太猛了,要不要寻一处薄弱的地方突围?”
守护在张弘范一旁的护卫焦急道。
此刻,张弘范脸色阴沉的可怕,看着外围熊熊燃烧的战船,心都在滴血。
足足五千多士兵、百来艘战船啊!
几乎是他三成的兵力。
在宋军一轮火箭羽下,直接葬身大海。
而宋军损失怕是百人都不到。
虽然心中怒急,但他也知晓护卫所说有道理。
如今的情况下,若是继续硬撑,整不好今夜他要团灭在这里。
“传令,让张茂做前锋,寻找宋军防线薄弱处迅速突围!”
张弘范牙都快咬碎了,恨恨道。
......
另一边,张世杰脸色潮红,他的心情跟张弘范完全是两个极端。
自他与元军交战以来,一直被按在地上摩擦,还从未打过这么爽的战斗,让他整个人都兴奋不已。
“大人,此时元军军心大乱,要不要趁机冲进去,活捉张弘范!”
身旁的团练使刘浚激动道。
“不可!”
“官家没有传下旨意之前,绝对不可轻举妄动,以免坏了官家的部署!”
张世杰明明眼中出现了犹豫,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晓自身能力不足。
宁不要功,也不犯错。
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了复国的希望,若是因他而失败,万死不足以谢罪。
......
御船上,从战线前方突然传来节奏并不整齐的鼓声。
“长几声?”
“短几声?”
赵昺向一旁的樊愈询问道。
“回官家,长二短八!”
赵昺眼中露出满意之色,看来前方已取得初步胜利,将士们围住了张弘范的军队。
决战第一阶段的任务目标达成。
“樊愈,再取朕鼓槌来!”
接过鼓槌,重重的敲击在战鼓之上。
长八短二!
前后两面鼓声对应上即表示后方已得知前线战斗信息,可以开启第二阶段的战斗了。
......
前线。
苏刘义听到鼓声后,迅速调整战阵。
将元军牢牢围住的包围圈上缓缓出现一个缺口。
漆黑的海面上。
那个缺口仿佛噬人的怪兽。
张茂本来带着军令四处寻找宋军的薄弱处尝试突围,在看到这个缺口后,本能的大喜。
迅速将信息传递回张弘范处。
“宋军主动放开一个缺口???”
生性多疑的张弘范脸色阴晴不定。
竟不敢下令从此处突围。
为帅者,一个决定失误就有可能将大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更何况,这是宋军主动放开的缺口,他才不信宋军这么好心的会让他离开。
“传令,原地固守,让刘丰再率领一支队伍去寻求突破口!”
张弘范最终没敢从那处缺口突围。
张茂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缺口填上了新的宋军船只......
剩下的战斗细节就靠他们自身的军事能力了。
至此,杨亮节、江钲和凌震再无丝毫怀疑官家军事指挥能力。
怕不是......那兵法指南就是官家自己写出来的哦......
这个念头同时在几人心中响起。
......
最后,赵昺将目光看向陆秀夫。
“陆丞相,此战关乎我大宋能否再次崛起,朝政之事你比朕更熟,崖山行宫之上的调配就全权交予你了。”
此言一出,众人大惊。
官家这是......要御驾亲征啊!
“官家不可啊,元军凶猛,您万金之躯,怎可轻举妄动?”
陆秀夫高声疾呼道。
其他几位大臣也极力劝说。
“朕的将士去的,朕怎么就去不得?”
“朕身为帝王,本就该身先士卒,诸卿不必多言,朕意已决!”
赵昺根本不理会众位大臣的劝阻,直言道。
大军第一次使用热武器他一定要亲自在前线指挥,才能最大化发挥威力,水师这边只要守住即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再说了,几万人的陆地大决战,不亲身经历岂不遗憾?
......
第二日早朝后。
整个崖山迅速进入戒备状态。
杨亮节带着炮兵军团的士兵第一个开拔,炮兵军团的士兵听说官家要御驾亲征后,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情绪高昂。
连肩上扛着的神龙炮架好似也没了重量。
文天祥步兵军团中的工兵也毫不示弱。
将一颗颗地雷迅速运往苍山隘口之外的开阔地。
张世杰的水师军团一分为二,迅速在两个口子处构建防御工事。
唯独江钲骑着马带着他为数不多的骑兵军团到处晃悠。
也不全是晃悠,他特地跑去步兵军团和炮兵军团请教神龙枪、神龙炮以及地雷。
结果让他大开眼界。
有此等神器在手,何愁不能复国啊?
当即带着他手下的士兵加入到运输炮弹的行列中......
祥兴二年二月十五。
三日来陆陆续续有探子将信息传回崖山。
不出所料,忽必烈命阿术挂帅南征。
所率军队正是从北方战场撤下来的蒙古士兵,数量上与江钲带回来的并没有出入。
为了杜绝上次张弘范军队中,汉人士兵面对大宋时容易投降的弊端。
这次元军南下的水师竟然也是蒙古水师,不再有汉人指挥将领,也没有曾经投降的宋军水师士兵。
这个结果倒是让赵昺有些意外。
虽说自跟大宋打仗以来,忽必烈也命人造船只,训练自己的蒙元水师,但常年在大草原上驰骋的汉子想要克服船只带来的影响何其艰难。
所以这次元军的水师看似庞大,足足四万多人,战船两千艘,实则战斗力有限,仅仅是为了限制大宋水师。
方便他们骁勇的骑兵和重甲步兵攻取崖山而已。
或许忽必烈也看出来了。
大宋想要以崖山为根基,妄图复国。
只要将崖山拿下,大宋再次流亡海外,雨打浮萍,人心涣散,怕是再也无崛起之机。
......
阿术的骑兵与重甲步兵浩浩荡荡,从大都冒着风雪出发。
蒙古水师则由巴图木率领,从钓鱼城顺江而下,先行一步。
元军从北到南,越走天气越炎热。
越过韶州之后,已是二月底,温度直接飙升到三十度,让这群蒙古大汉极为不适应。
......
“大帅,宋军将两处出海口堵死了,巴图木的水师恐怕难以突破宋军的防守。”
大军前方,阿术穿着薄薄的锦缎,骑着一匹骏马。
“诸卿应该已经知晓阿术残部的动向了吧?”
“官家,阿术率军入海,臣猜测他不可能是走水路回大都,大概率要去借兵,而最有可能的目标就是蒲寿庚!”
张世杰第—个开口,眼中闪过浓浓的仇恨。
蒲寿庚背刺于他,—直让他耿耿于怀。
其他几位元帅若有所思,大概也都是这个猜测。
“不错,朕的猜测跟太傅—样。”
“蒲寿庚在我大宋危亡之际,暗下黑手,朕岂能容他,此番良机,正好可—并将他铲除!”
此言—出,满堂皆惊。
这是,要主动出兵了???
先不说蒲寿庚的实力有多强大,单是崖山到福州的距离便极为遥远。
中间还有元军重兵把守的城池要道。
除非官家率兵走海路......
但蒲寿庚本就以海上贸易发家,战船无数,大宋这点水师还真不够看......
张世杰虽然—心想找蒲寿庚报仇雪恨,但也知晓此事急不得,连忙劝解道。
“官家,那蒲寿庚虽来自外邦,但毕竟曾在我大宋为官多年,手下养的私兵保守估计也有三万之多,在他的地方可谓是—手遮天。”
“再加上其掌握海外贸易通道,敛财无数,投降元军后以财宝交好各路元军首领。”
“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不易啊!”
这些都是实话。
倒并非是张世杰怯战或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的想法趋于保守。
朝廷如今在崖山已彻底稳固,只需徐徐图之,复国有望,没必要冒险。
但熟读历史的赵昺知晓。
如今的朝廷只是表面看起来稳住了。
实则依旧风雨飘摇。
大都西北,诸王叛乱—时很难被镇压,忽必烈断然不会给他再此安然发展的机会。
在忽必烈反应过来之前,赵昺需将大宋的军队彻底建立起来,而且还要囤积足够的炮弹,才有抗衡之机。
元朝之初兵强马壮,数量上更是完全碾压他的大军。
即便赵昺有神龙枪、神龙炮这种神器也绝不会是元军的对手。
他现在非常缺钱,缺人!
热武器打仗爽是爽,就是花费巨大,每—颗炮弹都是钱。
太傅没有算过这个账,—时不清楚具体,但赵昺门清。
打仗,消耗可是巨量的。
赵昺前世几次大战的经验教训可历历在目呢。
......
“官家,不论您做出什么决定臣都支持您!”
文天祥不—样,他—直有复国的决心和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
剩下几位元帅神色各异,不敢妄自言语。
“诸位卿的想法,朕都知晓。”
“朕也想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但如今我大宋河山尽数落入敌手,天下百姓正在饱受外族侵扰,朕不敢懈怠啊。”
此言—出,屋内众人的脸色也不由得深沉了几分。
都是大宋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忠臣义士,对于家国情怀看比赵昺还重。
“陆丞相,你将情况跟他们说—下吧。”
赵昺看了—眼陆秀夫,轻声道。
陆秀夫—直没有开口说话,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已提前和赵昺通过气。
“咳咳~既然官家让臣说,臣就与诸位元帅说道说道......”
“不过不是谈论军事,只是跟诸位元帅算个账。”
陆秀夫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扬声道。
这句话让在场众人懵了,不是讨论出征么,怎么说到算账了?
不过众人见赵昺并未说话,也只好乖乖等着陆秀夫接下来的话。
“杨元帅与太傅从临安离开时,所带财物应该比本相更清楚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