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郝建杜晓兰的女频言情小说《穿越七零,我在官场混开了全局》,由网络作家“云影浅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晓兰,带着孩子快走!”郝建一把抱起还在熟睡的郝晓,塞进杜晓兰的怀抱,将她推向高处。“那你呢?”杜晓兰脸色苍白,死死抓住郝建的胳膊。“我去救人!记住,活下去!”郝建用力掰开杜晓兰的手,转身冲进了茫茫雨夜……洪水来得快,退的也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满目疮痍的村庄上。洪水退去,留下的却是触目惊心的狼藉: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农田被淹没,到处都是漂浮的杂物和淤泥。郝建和杜晓兰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眼前的一切,心如刀绞。顾不上悲伤,他们立刻开始组织村民进行自救。“乡亲们,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我们要振作起来,重建家园!”郝建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对,重建家园!”李卫国也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大家不要慌,我们先把受伤...
《穿越七零,我在官场混开了全局》精彩片段
“晓兰,带着孩子快走!”郝建一把抱起还在熟睡的郝晓,塞进杜晓兰的怀抱,将她推向高处。
“那你呢?”杜晓兰脸色苍白,死死抓住郝建的胳膊。
“我去救人!记住,活下去!”郝建用力掰开杜晓兰的手,转身冲进了茫茫雨夜……
洪水来得快,退的也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射在满目疮痍的村庄上。洪水退去,留下的却是触目惊心的狼藉:房屋倒塌,道路被毁,农田被淹没,到处都是漂浮的杂物和淤泥。
郝建和杜晓兰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眼前的一切,心如刀绞。顾不上悲伤,他们立刻开始组织村民进行自救。
“乡亲们,现在还不是悲伤的时候,我们要振作起来,重建家园!”郝建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
“对,重建家园!”李卫国也站了出来,他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大家不要慌,我们先把受伤的人安顿好,然后清点损失,再想办法重建。”
在郝建和李卫国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行动起来。男人们清理废墟,搬运物资;妇女们照顾伤员,准备食物;孩子们也纷纷加入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中。
“建哥,村里的电话线断了,联系不上外界,怎么办?”杜晓兰焦急地跑到郝建身边。
“我去县里求援,你留下来安抚大家的情绪。”郝建说着,便要转身离去。
“等等!”李卫国叫住了他,“我和你一起去,你一个人太危险了。”
“好,我们一起去!”
郝建和李卫国的身影消失在泥泞的小路上。杜晓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投入到安抚村民的工作中。
“翠花,你带几个人去看看还有没有被困的村民,大山,你跟我去村卫生室,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张翠花点点头,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着绳索和木棍,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地搜寻。王大山则和杜晓兰一起,赶往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位于村子的西头,是一间低矮的土坯房。洪水过后,卫生室里一片狼藉,药品散落一地,桌椅板凳翻倒在地。王大山看着眼前的一片混乱,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可怎么办?药品都被水泡了,还能用吗?”
“我来看看。”杜晓兰蹲下身,开始整理地上的药品。
“晓兰姐,你会看病吗?”王大山惊讶地问道。
“我以前在县医院进修过一段时间,学了点皮毛。”杜晓兰一边整理药品,一边回答道。
“那可太好了!这下村民们有救了!”王大山高兴地说。
这时,郝建和李卫国带着县里的救援物资赶了回来。看到杜晓兰和王大山正在整理药品,郝建也加入了进来。
“建哥,你回来了!”王大山看到郝建,就像看到了救星,“你快来看看,这些药品还能用吗?”
郝建仔细检查了药品,发现大部分药品都被水浸泡过,已经不能再使用。
“这些药品不能再用了,必须尽快联系县里,让他们再送一批药品过来。”郝建对李卫国说。
“好,我马上去联系。”李卫国说着,转身跑了出去。
郝建则开始为受伤的村民进行治疗。他先是对伤员进行了简单的包扎,然后又根据伤情,给他们开了些口服药。
一位老人腿部骨折,疼得直冒冷汗。郝建见状,立刻找来木板和布条,为他进行了简单的固定。
“大爷,您忍着点,我现在就送您去县医院。”郝建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抬上担架。
“小郝医生,谢谢你啊!你真是我们的大恩人!”老人感激地说。
“大爷,您别这么说,这是我应该做的。”郝建笑了笑,然后和李卫国一起,将老人送往县医院。
郝建专业娴熟的医疗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赞誉。他们纷纷称赞郝建是“华佗在世”,“救命恩人”。
杜晓兰看着郝建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们一路平安。回到村小学,洪水已经退去,但教室里依然一片狼藉,桌椅倾倒,课本散落,泥泞满地。孩子们聚在一起,脸上还带着惊慌和恐惧。
杜晓兰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担忧压下,挤出一个温柔的笑容。她招呼孩子们过来,说道:“孩子们,洪水已经退了,我们不能被困难打倒,我们要勇敢面对,重建家园!”
她组织孩子们一起清理教室,搬走淤泥,擦洗桌椅。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也懂事地帮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杜晓兰找来一些干净的纸笔,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朗读课文,清脆的读书声在寂静的村庄里回荡,仿佛希望的种子在灾难过后重新萌芽。
几天后,村里来了一个陌生人。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这个人叫赵强,自称是市里来的投资商,听说村里受灾严重,特意来考察投资项目,帮助村民重建家园。
赵强出手阔绰,一到村里就给村委会捐了一大笔钱,还承诺会投资建设新学校、新医院,村民们对他是感恩戴德,李卫国也对他十分信任。
然而,郝建却对赵强抱有疑虑。他总觉得赵强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看向村民的眼神也像是在打量一件件货物。尤其在一次谈话中,赵强无意间透露出的对村里土地资源的兴趣,更让郝建警觉起来。
“李村长,咱们村背山靠水,风景秀丽,如果开发成旅游景区,那可是聚宝盆啊!”赵强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语气中带着几分贪婪。
郝建眉头紧锁,他意识到,一场危机正在悄然降临……
赵强在村里四处走动,看似在关心灾后重建,实则暗中观察着每家每户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许。他出手阔绰,时不时给村民们一些小恩小惠,言语间流露出自己的人脉和财力,承诺会带来更多更好的项目,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有些村民经不住诱惑,开始对赵强言听计从。他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有的说应该把土地租给赵强,让他建工厂,这样大家就能进厂打工,不用再辛苦种地;有的说应该支持赵强开发旅游,这样村里就能发展起来,年轻人也不用再出去打工了。
郝建和杜晓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知道赵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找到李卫国,将自己的担忧告诉了他,希望他能提高警惕,不要被赵强的表面蒙蔽。
副市长认真听取了李卫国的汇报,他被李卫国为民请命的精神所感动,当即表示会尽力支持村里的发展。
“老李,你放心,我回去就向上级汇报,争取早日批复你们的项目。你们村的情况我也了解,只要你们肯干,政府一定会大力支持!”副市长坚定地说道。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曾经被污染的阴影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澈的溪水再次欢快地流淌,滋润着两岸的田野;曾经荒芜的土地重新披上了绿装,村民们辛勤耕耘,期盼着丰收的喜悦。
郝建和杜晓兰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他们的故事被媒体争相报道,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佳话。村民们更是对他们充满了感激,亲切地称他们为“村庄的守护神”。一时间,鲜花和掌声将他们包围,他们的事迹鼓舞了无数人。
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时刻,郝建却收到了一封来自省城的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话:“你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你错了,好戏才刚刚开始!”
这封信的内容让郝建心头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知道,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远未结束,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他握紧了手中的信,目光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无所畏惧,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郝建将那封匿名信揉成一团,扔进了火堆里。熊熊的火焰仿佛要吞噬一切,也带走了他心中的阴霾。他知道,前进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但他不会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来,老李,喝酒!”郝建举起酒杯,向李卫国示意。
“好,喝酒!”李卫国也豪爽地一饮而尽。
这天晚上,村里举行了一场篝火晚会,庆祝几个月来取得的成果。村民们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郝建和杜晓兰也沉浸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暂时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建哥,你看咱们村现在多好,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杜晓兰依偎在郝建身边,轻声说道。
“是啊,我也希望这样。”郝建感叹道,“可是,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状,还要为将来打算。”
“将来?你想做什么?”杜晓兰好奇地问道。
郝建深吸了一口气,指着远处正在玩耍的孩子们说道:“你看那些孩子,他们都需要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建一个学校和一个卫生院,让孩子们都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
杜晓兰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建哥,你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一直都想为村里做点事,可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了。”
“不,你不是一个人。”郝建握住杜晓兰的手,坚定地说道,“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实现这个梦想!”
李卫国和王大山听到他们的谈话,也走了过来。
“建子,晓兰,你们说的这事儿,我和老李也想过。”李卫国道,“我们村现在最缺的就是学校和卫生院,要是能建起来,那可是功德无量的事啊!”
“是啊,建哥,我们都支持你!”王大山也激动地说道。
郝建看到大家如此支持,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张翠花一直默默地站在人群外围,看着郝建和杜晓兰谈笑风生。她虽然听不太懂他们在说什么“学校”,“卫生院”的,但她能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气氛,看到郝建眼中的光芒,那是她从未见过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酸酸涩涩的。
“翠花,这杯酒我干了,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帮助。”郝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真诚地说道。他知道张翠花对自己的心意,但他心里只有杜晓兰。
“郝建,其实……”张翠花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郝建打断了。
“翠花,你是一个好姑娘,我相信你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郝建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张翠花的眼眶微微泛红,但她还是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郝建,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我以后会继续支持你和杜老师的工作,为村里做贡献。”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郝建和杜晓兰并肩走在回家的田埂上,晚风拂过他们的脸庞,带来一丝凉意。
“晓兰,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郝建问道,他知道他们的医疗教育项目只是迈出了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杜晓兰沉思片刻,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郝建,我们应该趁热打铁,扩大医疗教育项目的规模,争取为更多的村民提供帮助。我已经想好了,我们可以……”
杜晓兰的声音越来越小,郝建却听得格外认真,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郝建,杜老师,不好了!出事了!”李卫国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额头上满是汗水,语气急促地说道。
“不接受控股?”为首的男子故作惊讶地提高了音量,随即阴阳怪气地说,“我看你们就是没钱,还打肿脸充胖子!我劝你们还是识相点,乖乖接受我们的条件,否则……”他故意拉长了尾音,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周围的村民们议论纷纷,他们并不了解其中的弯弯绕绕,只觉得这些人财大气粗,提出的条件似乎也不无道理。郝建感觉到周围村民们信任的目光渐渐变得怀疑,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般喘不过气来。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没有资金,没有背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实现梦想吗?
深夜,郝建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望着漫天繁星,思绪万千。自从重生以来,他便背负着巨大的使命感,想要改变家乡的医疗条件,让村民们不再因为看病难而饱受折磨。然而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他发现自己就像一只蚍蜉,想要撼动一座大山,却显得那么无力。
“在想什么呢?”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杜晓兰端着一杯热茶走到他身边坐下。月光下,她清秀的脸上写满了担忧,“是不是那些人又为难你了?”
郝建苦笑着摇摇头,没有说话。杜晓兰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你不用担心,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这些困难的。”
郝建反握住杜晓兰的手,掌心的温度让他感到一丝慰藉。他低声说道:“晓兰,我是不是太自不量力了?没有钱,没有背景,凭什么就能改变这一切呢?”
“不,郝建,你错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李卫国和王大山走了进来,他们身后还跟着张翠花,手里提着一个篮子。
“卫国叔,大山,你们怎么来了?”郝建惊讶地看着他们。
李卫国拍拍郝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郝建啊,我们都相信你!你还记得当初你刚来村里的时候,大家是什么样子吗?那时候,我们连个感冒发烧都看不好,只能听天由命。是你,教会了我们基本的医疗知识,是你,不辞辛劳地为我们治病,是你,给了我们希望!”
王大山也激动地说道:“是啊,郝建,你忘了我们一起建卫生室的时候了吗?那时候,我们一砖一瓦地搬,一草一木地种,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张翠花虽然没说话,但她把篮子放到桌上,从里面拿出热腾腾的包子和稀饭,摆在郝建面前。她红着脸,低着头,小声说:“郝建哥,你…你吃点东西吧。”
郝建看着眼前的一切,鼻子一酸,眼眶有些湿润。他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想起村民们期盼的眼神,想起自己曾经的誓言。是啊,他怎么能轻易放弃?他还有这么多人的支持,还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
郝建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波澜。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大家的期望,不能轻易倒下。“卫国叔,大山,翠花,谢谢你们,我没事了。”他抬起头,目光坚定,“我一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重新翻开计划书,逐字逐句地审视着,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杜晓兰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着他,为他整理着凌乱的资料。窗外,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晓兰,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关注眼前的困境,更要看到未来的希望。”郝建指着计划书上的一行字,“我们要提高项目的竞争力,就必须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教育理念!”
杜晓兰轻轻握住郝建的手,她的眼神坚定而温暖,仿佛在告诉他:不要放弃,我们还有希望。郝建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烦闷,他知道,现在不是气馁的时候,他要用行动证明自己,证明他们不是异想天开,更不是为了个人利益。
“大山,你帮我联系县里的医疗队,就说我们村要组织一次义诊活动。”郝建转头对王大山说道,语气坚定而有力,“晓兰,你负责去跟村民们解释,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好。”
王大山和杜晓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他们齐声说道:“好!”
几天后,村里的晒谷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义诊活动正在进行。县医疗队的医生们认真地为村民们检查身体,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问。郝建从县医院借来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向村民们展示现代医疗技术的神奇。
“老人家,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还要坚持服药……”
“大姐,您的孩子营养不良,要多吃点肉蛋奶……”
医生们亲切的话语,温暖了村民们的心。他们看着那些从未见过的医疗设备,听着医生们专业的讲解,原本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郝医生,你们真的要给我们建医疗中心吗?”一位老人拉着郝建的手,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要是真能建起来,那可真是我们村的大好事啊!”
义诊活动结束后,村民们奔走相告,曾经弥漫在村庄上空的疑虑和嘲讽,逐渐被希望和期待所取代。他们看到了郝建和杜晓兰的真诚,也感受到了他们为家乡带来的改变。
“郝医生,你们真的说到做到啊!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好的义诊呢!”一位老奶奶激动地握着郝建的手,浑浊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是啊,郝医生,我们错怪你了!”曾经质疑过郝建的村民们纷纷表达歉意,“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支持你们建医疗中心的!”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郝建和杜晓兰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们知道,他们终于迈出了重建的第一步,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然而,赵刚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深知,只有彻底击垮郝建,才能重新树立自己在村里的威信。他暗中联系了几位在城里做生意的朋友,这些人唯利是图,听说赵刚要对付郝建,便一口答应帮忙。
几天后,村委会门口张灯结彩,人头攒动,郝建和杜晓兰组织的项目资金募集活动正式开始。村民们踊跃捐款,希望能为医疗中心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就在这时,几个衣着光鲜,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挤进了人群,他们大声嚷嚷着:“我们是来投资的!听说你们要建医疗中心,我们很感兴趣!”
村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阵仗,纷纷好奇地围观。郝建和杜晓兰也迎了上去,热情地向他们介绍项目情况。
“你们的项目很有前景,我们愿意投资!”其中一个男子拍着胸脯说道,“不过,我们有个条件……”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容,“我们要控股!”
郝建和杜晓兰顿时警觉起来,他们意识到,这些人并非真心想投资,而是另有所图……
郝建一眼就看穿了这些人的伎俩,他们衣着光鲜却言辞闪烁,哪里是真心投资,分明是赵刚请来的帮手,想要趁机吞并他们的项目!他强忍着怒火,正色道:“对不起,我们这个项目是为了村民的福祉,不是用来牟利的工具,更不可能接受控股的要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