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毕淑敏热门的其他类型小说《幸福的回旋 番外》,由网络作家“珍珠奶茶走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火明亮,梁爸梁妈像是换上了新衣,他们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人潮还不是甚多,远远地我似乎看见梁妈抹脸擦泪的动作。这个日子,本应用眼泪祝贺。他们在菩萨前发过誓,但是菩萨并没有成全他们那个心愿吧。玲姐,当你端起那杯茶叩跪时,你又是否逆着命运之流而上呢?我很想知道。但是,这又是一个疑问吗?答案像是早已明昭了。“阿叔阿婶,喝茶......”
《幸福的回旋 番外》精彩片段
火明亮,梁爸梁妈像是换上了新衣,他们都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人潮还不是甚多,远远地我似乎看见梁妈抹脸擦泪的动作。
这个日子,本应用眼泪祝贺。
他们在菩萨前发过誓,但是菩萨并没有成全他们那个心愿吧。
玲姐,当你端起那杯茶叩跪时,你又是否逆着命运之流而上呢?
我很想知道。
但是,这又是一个疑问吗?
答案像是早已明昭了。
“阿叔阿婶,喝茶......”
不敢爬得太高——否则奶奶站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枝头上的我了,我靠在粗糙得蹭破皮肤的枝干上观看模拟赛,河面上来回穿梭的龙舟,船上坐着的都是村里的年轻小伙,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而站在龙舟船头击鼓的大叔,则能让龙舟在他的指挥下全速前进。
村中的龙舟赛,是每一个壮丁强者的显现机会。
在比赛前两三个月,就会有人开始召集参赛队员,然后相约制作队服、训练培养默契。
他们在赛前就开始训练,那时候也是观看龙舟的好机会——那时围观的人不多。
模拟竞赛训练的时候,平静的大河河面经常会被几条穿箭般的龙舟划开,激起的水浪在互相碰击,然后在浪花里忽然又撞出一条龙舟,分割开了那两头愤怒的水龙。
集训的那一两个月应该也是愉快的时光。
这些男子汉会在夕阳落山前收船,然后大家围坐在岸边,喝上几瓶的冰冻啤酒,此时都是高声畅谈的愉快氛围,偶尔穿插几句教练的指导改进建议。
末了,夕阳收起他的最后一缕光,但天空并未完全暗下来,于是大家纷纷起身告别,各回各家吃饭去。
河岸边剩下的几个玻璃空瓶,眨眼间被收卖废品的给拿走了。
梁家的二儿子阿安,也是一个堂堂男子汉。
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龙舟手。
他比他的大哥要更早的加入龙舟队,或许是因为常年的体力劳作,阿安的体格要比村里的同龄人都要健硕,尤其是他的双臂的力量,他一人抡起木桨就能顺滑的让龙舟航行起来。
得益于他和他的队友,我们村里的龙舟队已经连续夺冠三年了。
阿安他相信,自己的队伍,能拿上十年的冠军。
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超强的爆发力,还因为他们是最勤奋的一队,还因为他们的龙舟是最坚固的战船,还因为他们的鼓手敲出的鼓声最响。
即使是暴雨的天气,他们也相信可以驰骋于汹涌的江河之上。
那天傍晚的雨,忽而倾盆而下,河水漫到了岸上的凉亭边,仍稍有凉意的河水,离着岸边那棵老树也才几步远。
伴着时而呼啸的狂风,体感让人更觉清凉。
那天傍晚,村里的龙舟队第一次翻船了。
除了梁家的二儿子,浑身湿透的龙舟选手们,在岸边坐了一个晚上。
借着小
里那引人避嫌的送葬曲。
或许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到去参与见证悲丧的年纪。
或许,我曾听过一两声的唢呐,然后奶奶立马就把门关上,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掩住我的耳朵。
但那一两声音调足以让我感到不安,仿佛是滴水的龙头漏出的恐惧,难以止禁,不停的回复,回复。
不变的是每一天的早餐。
在我七年的村乡生活里,必不可缺的就是每天早餐的挑选。
当然,我大部分选择都是落在梁家的早餐店。
梁爸也是非常认可我这个年少的顾客。
他知道我最喜欢的是皮蛋瘦肉粥,他知道我喜欢粘稠的粥底,他知道我喜欢皮蛋更甚于肉片。
或许,在某一个早上,我的皮蛋瘦肉粥里盛有一点点我没发觉的苦涩,在不经意间,被我一咕噜吞进了肚子里了。
岁月不顾人的忌讳,继续年复一年。
后来,梁家的二儿子开始独自去给猪喂食了。
仍是那一辆木质的板车,载着满满的两大桶猪食,梁家二儿子拉着光滑的车把手,晃悠晃悠地经过我奶奶家门前——那是去往猪圈的必经之路。
有时,奶奶坐在门前淘米,远远看见这个高大黝黑的男孩,总得吆喝一声:“阿安又给猪喂食去哟!”
“哎!
是呀,大娘!”
一开始我总对他不大信任。
他经常说要将我一起拉去喂猪,然后把猪喂得胖胖的。
过了好一些日子,我感觉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怕他了。
要是他敢来抓我去喂猪,我一定能打倒他——我那幼稚又充满力量的幻想。
于是,有时我也会跟着奶奶吆喝道,“我也要去!”。
“你来呀!
把我的猪给喂饱了!”
中午的太阳正当头,我觉得是阳光的温暖给我壮大了胆子,不惧远处这个高大彪悍的男子汉。
伫立在村头的那棵大树,不知活了多少年,它每一年都会换一冠全新的嫩叶。
它在村里充当着时节的风向标,而且从不失信。
当所有的新叶都长成深绿色后,就是看龙舟的好日子。
每当这个时候,大河两边的岸头就会站满了看龙舟的大人。
这时候,这棵大树就成了我们小孩的专属看台。
我们爬上树干,每个小孩都会找到自己专属的树杈位置——不过,要是被父母家人发现了,那就只能悻悻的离开这个独享龙舟比赛的宝座。
我
也想大声喊一句“玲姐”。
偶尔她会给奶奶送几个鸡蛋,“大娘!
这蛋刚拾的!
给你两个!”
后来,在我的记忆里,就只剩下这个玲姐了。
玲姐回来后第二年,阿生参加了村里的龙舟比赛。
毕竟,他体格很好,如同他的哥哥。
训练赛和正式比赛的那几天,村里看龙舟的人很多,河岸边又是人潮汹涌。
拥挤的看客把河道衬托得更加窄小了。
村头的大树上,也爬满了与我曾经年纪的小孩。
呼喊声、欢笑声、加油声一浪盖过一浪。
不知梁爸梁妈是否在也在岸边观看比赛?
或许,他们在自家的厨房里准备着晚上的夜市吧。
不知玲姐是否有去给他们打气加油?
或许,她要去帮忙进货了,赛事结束后估计会有很多人来喝酒庆祝。
我们的村子应该会夺冠的吧。
这样的日子细水长流着,安静不留声息。
看到了年长的人头发白了,年少的孩童背着书包上学了,被称呼姐姐哥哥的都结婚了,我才察觉到自己也在被推搡着长大。
什么浪涛汹涌的日子,什么电闪雷鸣的时候,现在都难以寻找其踪迹了,偶尔翻开日记,这些记忆才喷涌出来。
遇到婚礼的那天,是个很偶然的机会。
那天我刚好放假休息,于是驱车回家探望奶奶。
奶奶家门前就是曾经热闹的活动广场,经过这些年的变迁,新的活动广场已经搬到了大河的另一边了。
现在门前的空地,如同这些老人一般,静谧的随着岁月老去,悄无声息。
我正无所事事的坐在门前,看着那群小孩子在破败的篮球场上学习投篮。
大河的桥上驶来了一辆黑色的轿车,后面跟着两三辆差不多模样的小车,徐徐来到了旧篮球场上。
打球的小子们也没说什么,都一下子散开了。
车上下了一个新娘,穿着传统的中式红色旗袍。
我有点吃惊,那是玲姐。
她稍施粉黛,变成了一个温柔的美人儿,手中提着鲜艳的红玫瑰花束。
她的旁边站着她的丈夫,一身的西装革履,虽然不是什么英俊少年,但也是干净正直的模样。
无聊的气息瞬间四散。
四周的村民已经开始朝梁家聚拢过去。
我聚精会神的围观起来。
我看着那对新人满脸笑容,对视了一下,手牵着手一起跨进了梁家的门槛。
房子里面也是灯
的窒息。
作为农民的梁家父母学会了多少有用的知识?
他们又懂得多少爱?
你们是最朴实的人,你们背着最沉重的爱。
梁叔他们,用爱扭断了铁证般的血缘关系。
回村里生活的日子里,我依旧会光顾他们家的早餐摊铺。
玲姐说,“哟,阿靖放假回来啦,叫阿叔给煲个粥!”
阿生说,“又放假回来啦?
还不去叫阿叔给你煮个粥… …?”
一年级。
三年级。
五年级。
曾经要转乘几次才能回到村里的巴士线路,现在改成了一条直达城区的城镇公交。
回到村里的土路换成了石子路,现在又换成了水泥路,一直延伸到村尾那种满香蕉树的田地里。
我又回到了奶奶的家。
新铺的水泥路摩擦着我的运动鞋鞋底,“嘎嘎嘎”的噪声从我鞋底滑出,仿佛迫不及待的向我诉说着这些年家乡的变化。
奶奶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我,她正和她的邻居们在看新闻。
“哎!
你看!
又播了,又播了… …哎!
你说,作孽不?
咋阿梁这命咋这么苦呀?”
顺着他们的议论声,我看到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一则通告新闻,屏幕里出现的人是玲姐!
玲姐正低着头,胸前挂着一个牌子:抢劫,放火。
我愣住了,突然觉得电视的光线变得特别刺眼,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心里也乱糟糟的。
我就是没那个胆子,也没那个脸去梁叔的早餐摊那儿问个明白,可能就是怕看到他又关了门,黑漆漆的门紧闭着,留给我一堆问号。
关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只能通过奶奶的叙述来了解。
玲姐读完了初中就没有再升学就读了,尽管梁爸梁妈让她复读一年再做尝试,玲姐也是好不动摇她的选择。
于是初中毕业后,玲姐就回到了村里开始帮忙着梁家父母共同经营早餐店。
昔日梁家门前用竹子和防水布搭建起来的摊铺,如今已改建为一座独立的水泥建筑,分为室内与室外两个区域。
原先仅有的八张餐桌,现已扩展至近二十张。
玲姐的加入显著减轻了两位老人的工作压力。
或许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抑或是内心深处的不满与放纵,玲姐与村中几位社会青年结识,并不幸染上了赌博这一恶习。
梁家父母采取了直接而粗暴的措施,切断了玲姐的日常零用金,并禁止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