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孟玉英孙雅娇的女频言情小说《穿成极品恶婆婆,每天赚二十万两完结文》,由网络作家“半夜鸣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时间一晃,就来到了第二天。孟玉英摆摊的时候,让余春月和张素琴跟他们一起去了集市,买了许多菜让她们拿回家准备午饭。晌午时分,孟玉英提前收摊儿赶回家中。一番收拾之后,来到了孙媒婆的家里。“你们坐一坐,我去接女方,一会儿好好表现哈。”孙媒婆叮嘱了一句,然后便离开了家。来孙媒婆家里的人除了孟玉英和孙大郎,还有孙老头和孙老太,他们四个。孟玉英把糕点和糖果拿给孙大郎,让他摆出来,一会儿给大家吃。孙大郎没想到孟玉英买的东西是在这个场合吃,他意识到孟玉英是真的想替他娶妻,他心里不由生出一丝感激。孙老头和孙老太看到这一幕,心里也一阵开心,准备这么充分,女方肯定会满意的。孟玉英又拿出一个红色的荷包给孙大郎:“这里面有九十九文钱,一会儿你要是中意女方...
《穿成极品恶婆婆,每天赚二十万两完结文》精彩片段
……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第二天。
孟玉英摆摊的时候,让余春月和张素琴跟他们一起去了集市,买了许多菜让她们拿回家准备午饭。
晌午时分,孟玉英提前收摊儿赶回家中。
一番收拾之后,来到了孙媒婆的家里。
“你们坐一坐,我去接女方,一会儿好好表现哈。”孙媒婆叮嘱了一句,然后便离开了家。
来孙媒婆家里的人除了孟玉英和孙大郎,还有孙老头和孙老太,他们四个。
孟玉英把糕点和糖果拿给孙大郎,让他摆出来,一会儿给大家吃。
孙大郎没想到孟玉英买的东西是在这个场合吃,他意识到孟玉英是真的想替他娶妻,他心里不由生出一丝感激。
孙老头和孙老太看到这一幕,心里也一阵开心,准备这么充分,女方肯定会满意的。
孟玉英又拿出一个红色的荷包给孙大郎:“这里面有九十九文钱,一会儿你要是中意女方,就把荷包给她。”
大家一阵诧异,没想到孟玉英把红封都准备了。
孟玉英肯定想不到这么多,是孙媒婆跟她说的,这红封也是试探之意,要是女方也中意,就会收下红封,要是不愿意,就不会收。
孙大郎一片感激:“娘,谢谢。”
孟玉英意外地挑了挑眉,一下多了这么一个好大儿,心里有些微妙,她点点头:“坐下等。”
孙大郎第一次由衷地听孟玉英的话,坐到了凳子上。
孙老头和孙老太对视一眼,好,太好了,这是好兆头,这婚九成能成!
等了差不多一炷香时间,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孙家人站了起来,一起看向门口。
不用说,来的也是兰家的人,兰静云,何金凤,兰父,兰大哥,四个人。
孙媒婆把四人带进屋里,互相介绍。
互相介绍的时候,晚辈向长辈问好,双方的礼数都比较周到,没有能让人挑刺的地方。
随后孙家人坐左边,兰家人坐右边,孙媒婆夫妻坐主位。
相亲的时候,一般都是夫妻成双成对的出现,图个好彩头好寓意。
孙大郎和兰静云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能看出对方眼中的喜悦和爱意,随后又因为害羞而移开了目光,不敢再看对方。
孙媒婆笑着说道:“静云,这是你孟伯母特意去县城买的糕点,你尝尝。”
兰静云拿了一块芸豆糕,笑着道谢:“谢谢孟伯母。”
这倒是让何金凤意外了一下,孟玉英好像跟传言不太相符,会不会是装的:“孟妹子,你拉扯几个孩子辛苦了。”
孟玉英微笑着接话:“母亲照顾儿子,这不是应该的吗?”
何金凤笑笑:“也是,也对,不过不是自己亲生的,好像不会那么上心哈?”
孟玉英依然面带微笑:“以前是我想差了,以后我会一视同仁,人犯了错,总要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是,何姐放心,静云嫁来我们家,我不会让她受委屈的。”
这话听着让人舒坦,何金凤心里的抵触之意有所减少:“孟妹子,你也知道,静云从小没有爹娘,是我拉扯长大的,你也是当娘的人,知道个中辛苦,没有谁会让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吃苦受罪。”
可怜天下父母心,孟玉英理解:“自然是知道,所以你提的条件我都答应,房子已经在建,可以等房子建好了再成亲,彩礼也在准备中,断不会委屈了静云。”
“说到彩礼。”何金凤犹豫了一下说道,“孟妹子,我觉得你不像传言中那样,哎,实话跟你说了嘛,我不是想要那么多彩礼,是因为大家说你太凶,我不想静云嫁你家才那么说的。”
余春月把饺子装入食盒里,装了五份:“孙左,你和孙右去送吧,你们脚程快。”
“行。”孙左把食盒接到手里,穿上鞋,叫上孙右,一起去了县城。
孟玉英没想到家里人会送饭来,看到孙左孙右,非常意外。
孙左把食盒递给了孙大郎:“这是给你们带的早饭,你们趁热吃吧。”
孙大郎斯文俊秀的脸露出几分笑意:“谢谢二叔。”
送了饭,他们就准备走了。
孟玉英叫住了他们,然后让孙二郎给了他们一千文钱:“你们去集市买一些肉菜回去,这些钱全部用来买菜,伙食弄好一点儿。”
孙左孙右一阵诧异,他们长这么大,手里还从来没摸过这么多钱,现在居然让他们拿这么多钱去买菜,也太考验他们了。
孟玉英见他们似乎很为难的样子:“不会买吗?”
孙左无奈地点头:“我们从来没去集市买过菜,还拿着这么多钱。”
孟玉英转头看着三个继子:“你们谁会买菜?”
孙大郎开口道:“让三弟去吧,他最会精打细算,别人占不了他的便宜。”
孟玉英看向孙三郎,十五岁了,比她矮不了多少,在这个年代,都可以娶妻生子了:“你搞得定不?”
讲真,孙三郎心里很紧张,但还是点了点头:“我可以。”
孟玉英打算相信孙三郎,再说了,多经历还能长大,她也不能护他们一辈子:“行吧,那你去,把钱全部用来买菜,不用省。”
孙三郎紧张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三人一起离去。
孙大郎和孙二郎对视一眼,眼睛里并无担心,可见是相信孙三郎能力的。
孟玉英没有再管他们,继续杀鱼,间隙吃一个孙雅娇喂给她的饺子。
几个饺子下去,肚子就不那么饿了。
果真,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
孟玉英把四个鱼贩的鱼收过来卖,不出意外的,鱼没卖完,还剩了一百零八条。
晌午的时候,人少了,孟玉英就带着孩子们打道回府了。
路上,孟玉英问孙二郎,今天赚了多少钱。
孙二郎这个活算盘一点儿没让孟玉英失望,一笔一笔算给她听:“五百条鱼,一条二十文,中间你少收了人家八文钱,总共是9992文。”
“四个鱼贩,总共是八百三十八条鱼,卖掉七百三十条,一条赚四文,这里就赚了2920文。”
“有一百零八文没有卖掉,但你给对方算了钱,这里是1728文。”
“所以今天我们赚了11184文和108条鱼。”
今天赚的钱加上孟玉英之前赚的,她就有19587文钱了。
孙雅娇提着食盒走在孟玉英的旁边:“娘,剩了108条鱼,现在怎么办?”
“别担心,娘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孟玉英问孙大郎三兄弟,“你们知道夜市什么时候开吗?”
这个时代是比较繁盛安定的时代,何况他们这个县城是京城下辖的县,安定祥和。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怎么能没有夜市呢?
孙大郎看了孟玉英一眼,回道:“酉时始(下午五点)开市,亥时四刻(晚上十点)闭市。”
换言之,可以开两个半时辰。
孙雅娇仰起头问孟玉英:“娘,你准备把鱼卖去夜市吗?”
孟玉英脑子里计划着,嘴里回道:“是啊,吃过烤鱼吗?”
孙雅娇一脸陌生:“没有,听都没听过。”
就要这个噱头,孟玉英打了一个响指:“那我们就去卖烤鱼去。”
孙大郎三人面面相觑,烤鱼为何物?能卖得掉吗?
孟玉英思考着回了家。
这个时候,家里人都去田地里干活儿了,只有孙三丫在屋里看着小鸡小鸭,但她也没闲着,正拿着嫩草切碎,准备喂鸡。
孙三丫看到孟玉英,顿时紧张起来:“大伯母。”
孟玉英对小丫头点点头,然后自去干活儿了。
她有两件事要做。
第一件事是做去夜市摆摊的准备,比如买回一些铁,然后用异能做烤鱼的炭箱和烤鱼时用的铁架等。
第二件事是去下种,种子她已经泡起来了,今天必须要种下去。
先做第二件事,距离中午还有一个时辰,差不多可以完成,下午就专心地去准备夜市摆摊的东西。
回房间拿上种子,孟玉英扛上锄头就去了地里。
孙雅娇跟着她一起离开了家里。
孙大郎三兄弟没说什么,沉默地也下了地,快春耕了,不能懈怠,不然影响今年一年的收成。
……
兰静云的二婶叫何金凤,昨天她答应了兰静云要来打听一下她的意中人,于是今天料理完家事,就来到了桂花村。
兰花村距离桂花村也有一盏茶的脚程,非常近。
不过村子是比较排外的,就算相邻的两个村,没有事也不会多来往,对彼此也不是很了解。
跟其他人一样,何金凤一进村就被村里的老人给包围了。
七十多的赵婆婆笑着问道:“兰娘子,你怎么来我们村了呢?”
何金凤笑着问道:“有好事勒。”
赵婆婆好奇地问:“啥好事勒?”
“我想跟你们打听个人。”何金凤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你们知道孙大郎不?”
赵婆婆一脸不解:“你打听他干啥子呢?”
何金凤笑道:“我想跟他说一门儿亲事,想打听一下他的人品。”
孙五爷忍不住搭话:“孙大郎是个童生,人品没得说,但是他那个继母太恶了,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继母?”何金凤尽管心里有准备,听到乡亲们这么说,心里还是咯噔一下,“我听过他继母恶,到底有好恶嘛?”
赵婆婆担心女孩子吃亏,特别认真地说道:“她继母是个杀猪匠,长得人高马大、霸道、暴躁、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打人,下手又重,非常可怕,他们家除了老两口,其他人都被毒打过,你还是找其他人说亲吧。”
何金凤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了,来之前她还抱着期望,现在她的心就像一面镜子,被打得碎碎的:“谢谢乡亲们。”
赵婆婆再度提醒:“刚才我们说的都是实话,也是怕害了姑娘,不管你跟姑娘什么关系,一定要慎重。”
何金凤点点头:“谢谢大家,我知道了。”
孟玉英从手推车里拿出一条新鲜的烤鱼架到烤鱼夹上,放边上烤起来:“大哥稍等一下,很快就好了。”
大厨摆摆手:“不着急,我是特意空出时间来吃烤鱼的。”
孟玉英点点头:“好。”
大厨欲言又止,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孙娘子,有件事想拜托你。”
孟玉英爽快地道:“你说,能帮忙的我肯定帮。”
“我有一个儿子,我本来是想让他走科考的路,但他不会读书,成绩一塌糊涂,但对厨艺格外感兴趣,但他这个人嘛……”大厨一脸复杂,“瞧不上我,说我的厨艺不够教他,不止是我,整个县城的大厨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大家都被大厨逗笑了。
大厨无奈极了:“孙娘子的烤鱼深受大家喜欢,厨艺这么好,不知道能不能收我儿子为徒?”
好事者打趣道:“这位大哥,听你的话,你儿子有些好高骛远啊,大家都知道,不管哪一行都应该从基本的做起吧。”
大厨苦哈哈地笑了笑:“我知道,但他不懂这个道理,每天都嚷嚷着要找一个好师父,孙娘子,我家里现在鸡犬不宁,你帮帮忙吧。”
孟玉英暗道,这就是溺爱的结果,真想锻炼人,扔酒楼后院儿溜一圈儿,好好打击一下,保管服服帖帖的。
孟玉英:“大哥,你要把人送来我这里,你儿子可能承受不住打击,到时候出了事怎么办?”
大厨连忙说道:“孙娘子,出了事那就是他的命,我不会怪你的。”
一般出了事,父母肯定会找对方负责,人心难测。
孟玉英想想,说道:“我不收徒,不过,你可以去问你儿子愿不愿意来打杂,要是愿意,可以过来,到时候你一起过来看着你儿子。”
孟玉英暗道:自己这里太忙了,的确需要人帮忙,要是对方秉性好,收做徒弟也行,反正自己还没收过,要是不好,打发走就是了。
大厨千恩万谢,拿上烤鱼回家去了。
……
大厨的家就住在夜市以外五条街的巷子里,非常近,一会儿就到了。
此时大厨的厨房,正叮叮当当响动着,不用问,也知道是他儿子在厨房忙活。
大厨看着厨房里的身影,深深叹口气,为了帮儿子,老子都搭进去了。
厨房里,一个十五六岁的灰衫少年正把菜乘到盘子里,他炒的是木耳炒肉,闻起来很香,看着也很有食欲。
灰衫少年满意地把菜放到桌上,拿起筷子品尝。
一吃,他眉头就皱起来了。
灰衫少年嘀咕:“木耳吃起来脆脆的,倒是不错,可肉为什么吃起来发柴,一点儿也不嫩,到底哪里有问题?”
他又看了看桌上其他五盘菜,肉吃起来全都非常老,切的时候,肉都嫩嫩的,为什么炒出来这么差劲儿?
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这时,大厨搓了搓自己的脸,扬起笑容,从门外走了进来:“季常,还没睡呢?”
看着桌上和案板上那一堆堆的菜和肉,他真的很想把儿子拖出去打一顿,但这是他的独子,还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儿子,哪里舍不得打,就连臭脸都舍不得给。
易季常没有发现隐藏在大厨笑容背后的生气:“爹,你怎么来了?”
“我来给你送宵夜,你尝尝。”大厨把油纸包打开,“夜市最近摆了一个烤鱼摊儿,这是对方卖的烤鱼。”
易季常闻了闻,口水“刷”地就分泌出来了:“爹,好香啊。”
大厨把筷子递给易季常:“吃吧,好吃极了。”
易季常尝试性地吃了一块:“烤的?表面焦脆,内里鲜嫩,还挺入味,怎么还有药材的味道?这是辣椒粉?爹,这是鱼吧?刺呢?”
她躲到了一个山洞里,闻着酒香,酒瘾犯了,于是豪爽地把一坛子的酒都喝了,后面雨停了,她拖着醉醺醺的身体往山下走……
从村子到县城,有官道有山路,山路近一些,一般村民都喜欢走山路。
但是下雨天,走山路的人就少,山坡陡峭,一旦踩滑,会滚下山坡丧命,非常危险。
孟玉英就遇到了这样的危险,她从山上滚下来当场没了命,傍晚有人路过才发现她,把她送回家。
这个时候,她身体都有些凉了,要不是孟英,这个时候的孟玉英已经被埋了。
思绪回到现实,孟英,不,现在应该是孟玉英了,拍了拍女儿的后背:“娘没事,你别哭了。”
作为一个天赋型演员,只要定了角色,表演她就拿捏地妥妥的。
孙雅娇见孟玉英跟她说话了,这才安心了,擦了擦眼泪,抽噎道:“娘,娇娇以为你不要我了。”
小丫头五六岁,长得胖乎乎的,特别像孟玉英。
“娘怎么会不要娇娇,刚刚跟你开玩笑的。”孟玉英对其他人“心狠手辣”,但是对女儿那是各种娇宠,非常疼爱,所以刚才孙雅娇才会哭得那么厉害。
安抚了小丫头,孟玉英从床上坐起来,这才发现三个继子还跪在床前。
调整了一下情绪,用恶劣的态度骂道:“你们回去吧,别跪了,我还没死。”
平时孟玉英就是这么对三个继子的,她暂时也这样,不能让人发现她变得不一样了。
三个继子跪得脸色都发白了,此时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走了。
孟玉英看着三个继子的背影,脑海里浮现出关于三人的信息。
孙秀才的大儿子孙大郎,二十五了,是个童生,原本是要考秀才的,但孟玉英嫁过来,把持着钱财,不拿钱给孙大郎读书,就此断了学。
断学也还好,但她还拦着不让孙大郎娶媳妇,或者也不是她拦,别人知道孙家有她这样一个婆婆,根本没人敢嫁过来。
这个年代,婚嫁不会超过十里八乡的范围,谁家什么情况,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了。
以至于孙大郎二十五岁了,还是光棍儿一个。
老二孙二郎,二十岁,也被迫断了学,性格特别阴沉会算计,现在高不成低不就,也没有娶妻,心里最是痛恨这位继母,看继母的眼神总是阴恻恻的。
老三孙三郎,十五岁,怕继母怕得要命,任何时候都恨不得躲着走,在他十一岁那年,继母下死手胖揍了他一顿,差点儿把他打死,从此就胆怯了。
孙雅娇见孟玉英出神,连忙拍拍她的手:“娘,你饿不饿,我去厨房给你拿吃的。”
咕咕咕……
“我们去外面吃。”肚子一阵空饷,孟玉英想说不吃都不行了,她穿上鞋子,牵着孙雅娇往外走去。
因为她“死”了,家里人忙着商量把她埋哪儿,所以这么晚了才做饭。
孟玉英和孙雅娇从房间出来,正好二房妯娌余春月来喊她吃饭。
余春月看到孟玉英,跟老鼠见到猫似的,缩了缩脖子,胆怯地道:“大、大嫂,吃饭了。”
“走吧。”说话的同时孟玉英感觉到脑袋上有一股热流在往下流,她伸手去摸,一手的血。
当时她已经“死”了,鲜血停止了流动,家里人也没有请大夫给她包扎,现在她活过来了,鲜血也重新开始流了。
孟玉英看到手上的鲜血,不知道自己的异能有没有跟过来,暗暗催动,她手掌上浮现出一层浅浅绿色的光芒,那是她的木系异能。
她把手掌按到头上的伤口上,催动更深层的异能-治愈,去治愈伤口。
在异能下,孟玉英把自己头上的大豁口给愈合了。
她原来的异能已经进化到了第七层,但现在似乎回到了起点,只有一层了,不知道可不可以修炼?一会儿试试!
“我去洗把脸。”孟玉英往院子里的井边走去。
轻轻松松打了一桶水,孟玉英把自己脸上和头发上的血迹都给洗了一遍,终于清爽了。
她去洗脸,孙雅娇和余春月都站在一旁等她,孙雅娇还好,她不怕孟玉英,但是余春月就不一样了,她平时最怕孟玉英,能躲着就绝不碰面,现在她害怕自己离开,孟玉英会借题发挥,于是等在那里,想走不敢走,想躲没地儿躲,整个人慌得不成样子,手心全是冷汗。
孟玉英把洗脸水倒掉,用干净的水冲了一下洗脸盆,然后向两人走去:“走吧,去吃饭。”
看到余春月的时候,孟玉英眼睛里闪过一丝同情。
这二妯娌平时就是孟玉英的出气筒,只要心情不好,逮着她就要大骂一顿,有时候还会动手打一两拳,余春月能痛上半个月。
要是有人给她出气或者说话,接下来迎接她的会是更凶狠的殴打,因此,只能受着,不敢多说话。
来到堂屋,孟玉英感受到了三代同堂的大家族氛围。
孙秀才的爹娘都还健在,五六十岁,并且认为儿子的死跟孟玉英有密切关联,对孟玉英非常痛恨,但又惧怕孟玉英的强势凶悍,所以那是又恨又怕。
孙秀才是大房,还有二房、三房,老两口还有一个女儿,嫁在了隔壁的隔壁村子。
大房、二房、三房加起来有十个孩子,这个家加起来总共十七个人,在堂屋里,分男女坐了两桌。
至于为什么不分家,这是时代的习俗,老两口还在的话,家里的儿子是不分家的,等他们不在了,再各过各的。
孟玉英一进堂屋,大家都控制不住地感到紧张,实在是她太吓人了。
走进堂屋,余春月赶紧坐到了座位上,紧挨着三妯娌的位置,孙雅娇坐到余春月的旁边,孟玉英坐到了她以往的正位上。
她坐下之后,大家才开始吃饭。
为什么大家会等她?
要是她没来大家就吃饭的话,她会把桌掀了,不等她一起吃,那就都别吃了。
惹不起她,就只好遵从她了。
桌上的饭菜,一个清汤寡水的蔬菜粥——全是菜叶子和水,只有几颗黑乎乎的米粒,一个凉拌莴笋,其他就没什么了。
“行。”孟玉英返回了关锦绣的房间,“小姐,我替你按摩一下手上的穴位,有助于你恢复身体。”
关锦绣毫不犹豫把手伸给了孟玉英:“孙娘子,我都听你的。”
孟玉英端过一张凳子,坐到床边,不轻不重地给关锦绣按摩手,她自己是不知道手上有哪些穴位的,只是想借此机会往关锦绣身体里输入治疗异能而已。
在孟玉英按摩的时候,一丝丝绿色的异能进入关锦绣的身体里,集中到她的肾脏位置,修复起来。
按摩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孟玉英问道:“小姐,感觉舒服些了吗?”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感觉舒服了许多。”关锦绣深呼吸了下,“我的关节这些部位好像也不那么疼了。”
“小姐休息一会儿,一会儿喝了药,感觉会更好的。”肾脏修复之后就可以正常地运转,身体的毒素慢慢过滤出去,人就能彻底好了。
半个小时的时候,小环端着药进来了:“小姐,把药喝了。”
关锦绣现在对孟玉英已经深信不疑了,毫不犹豫把药喝掉:“孙娘子,这样就可以了吗?”
孟玉英点点头:“睡一觉吧,睡了起来会特别想解手,不要憋着,赶紧去,然后喝三大碗水,把身体里的水分换换新的。”
关锦绣听话地躺到了床上:“孙娘子,谢谢你,小环,你给孙娘子拿五十两的诊金。”
小环眨巴了下眼睛,觉得有些多了,但想到孟玉英救了自家小姐,又觉得少了,于是爽快地应道:“是,小姐。”
随后给了孟玉英五十两银子:“孙娘子,我看小姐的脸色都好了许多,谢谢你。”
孟玉英笑道:“不用谢,毕竟我拿了诊费。”
小环感激地说道:“拿我们家诊费的人多了去了,却没一个人把我家小姐的病治好,孙娘子,你是我们小姐的救命恩人。”
孟玉英拍拍小环的肩膀:“按我开的药方喝上三天,早晚一次,好好照顾你家小姐,一定会好起来的。”
小环点点头:“我会的。”
孟玉英补充了句:“我住在桂花村,有事的话可以来桂花村找我,村里的人都认识我,一问便知。”
小环应下:“好。”
随后孟玉英就告辞离去了。
关锦绣在孟玉英离开一会儿后就睡了过去,大约睡了半个时辰,被三急憋醒,赶紧去解手。
解了手之后,人一下子清爽了,肚子也饿了:“小环,我想吃东西。”
小环惊喜不已:“真的?”
关锦绣的肚子不断打鼓,非常非常饿:“真的,快去给我拿点儿吃的来,对了,先喝三碗水,喝了我再吃东西。”
“我马上就去给小姐准备。”小环兴奋地跑了出去。
关锦绣喝了三碗水,然后开始大快朵颐,小丫鬟给她准备了一碗粥,一些小菜,大病初愈,不能吃大鱼大肉。
“小环,好好吃啊。”清粥小菜,关锦绣却吃得异常香甜。
而关锦绣的爹娘爷奶大哥二哥听说她突然要吃东西,都吓坏了,以为她回光返照了,赶紧来到了她的院子。
之前小环和关锦绣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孟玉英医治,所以没有告诉长辈。
关母泪眼婆娑道:“锦绣,你多吃点儿,还想吃什么,让厨房做。”
关锦绣听着怪怪的,但没有多想:“娘,这点儿够了,一会儿我要沐浴更衣,出去逛夜市。”
关母委婉地反对:“你这身体还出去啊?”
关锦绣现在神清气爽,恨不得出去大喊三声:“娘,我想出去,对了,大哥二哥陪我一起吧,叫上你们的朋友,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又对小环道,“你去找大姐,还有几位表姐表妹,晚上跟我一起去夜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