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我给病娇当继姐完结文

我给病娇当继姐完结文

陌于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第二天醒来,张翠香温柔地询问是否睡好时,温似锦和燕月笙都默契的点头,说累了困了,睡得特别实。张翠香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脸上挂起笑容,“我也是初来安阳郡,没什么吃的,就准备了点稀饭,都喝点吧。”温似锦低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掉下来。这哪里是稀饭,分明是水里掉了两粒米。张翠香也有些不好意思,她拉了这姐弟妹四个当挡箭牌,结果却给人家吃这样的早饭,“要不,我再去准备点吃的。”“不必了。”温似锦拦住了她,“已经很麻烦大姐了,早饭的事,还是我来解决吧。”小厨房里的玉米已经吃完了,地瓜也早光了,米也只剩个袋子,好在还有几捧面粉。温似锦借用了张翠香的小厨房,把面加水搅拌至无颗粒状态后静置。起一锅热水,烧至滚沸,一手举着面糊,一手持着筷子,将面糊挤成细滑...

主角:小萝卜头周围   更新:2025-03-15 15:3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萝卜头周围的其他类型小说《我给病娇当继姐完结文》,由网络作家“陌于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第二天醒来,张翠香温柔地询问是否睡好时,温似锦和燕月笙都默契的点头,说累了困了,睡得特别实。张翠香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脸上挂起笑容,“我也是初来安阳郡,没什么吃的,就准备了点稀饭,都喝点吧。”温似锦低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掉下来。这哪里是稀饭,分明是水里掉了两粒米。张翠香也有些不好意思,她拉了这姐弟妹四个当挡箭牌,结果却给人家吃这样的早饭,“要不,我再去准备点吃的。”“不必了。”温似锦拦住了她,“已经很麻烦大姐了,早饭的事,还是我来解决吧。”小厨房里的玉米已经吃完了,地瓜也早光了,米也只剩个袋子,好在还有几捧面粉。温似锦借用了张翠香的小厨房,把面加水搅拌至无颗粒状态后静置。起一锅热水,烧至滚沸,一手举着面糊,一手持着筷子,将面糊挤成细滑...

《我给病娇当继姐完结文》精彩片段


第二天醒来,张翠香温柔地询问是否睡好时,温似锦和燕月笙都默契的点头,说累了困了,睡得特别实。

张翠香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脸上挂起笑容,“我也是初来安阳郡,没什么吃的,就准备了点稀饭,都喝点吧。”

温似锦低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这哪里是稀饭,分明是水里掉了两粒米。

张翠香也有些不好意思,她拉了这姐弟妹四个当挡箭牌,结果却给人家吃这样的早饭,“要不,我再去准备点吃的。”

“不必了。”温似锦拦住了她,“已经很麻烦大姐了,早饭的事,还是我来解决吧。”

小厨房里的玉米已经吃完了,地瓜也早光了,米也只剩个袋子,好在还有几捧面粉。

温似锦借用了张翠香的小厨房,把面加水搅拌至无颗粒状态后静置。

起一锅热水,烧至滚沸,一手举着面糊,一手持着筷子,将面糊挤成细滑状态,垂落进锅里。

因为水一直沸滚,面落进去便熟的差不多了,倒也不会黏连。

等所有面都进了滚水,加入一把野菜,盐,简单调个味道。

离火出锅,简略版的面疙瘩就做好了。

虽然没有太多配料,也没有香料加持,但简单的面香配上淡淡地盐味,在微冷的早晨,确实暖人心扉。

燕月笙兄弟妹三个吃惯了继姐的手艺,没觉得异常。

张翠香却是瞬间瞪大了眼睛,秦岩更是差点连碗底都舔个干净。

“这叫面疙瘩?味道着实不错。”张翠香连连赞叹,“真看不出来,小妹儿你跟岩儿差不离的年纪,却做得一手好饭。”

温似锦笑而不语。

等吃过了早饭,她站起身告辞,“多谢大姐帮忙,似锦的话既出,便绝不会更改,将来大姐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似锦,能帮的上的我绝不推脱。”

倒颇有几分话本子里的侠女气息。

一旁的秦岩看的眼角发光,两只手掐住母亲的衣角来回揉搓。

“你们……这就走了啊。”张翠香有些不情愿,“听你说,你们是与父母走散,不如就在这里住着,等找到父母了再走也不迟。”

温似锦跟燕月笙对视了一眼。

安阳郡很大,他们也没把握一天之内找到燕家人,如果找不到,晚上住在哪里还真是一个问题。

既然张翠香还想继续拿他们当挡箭牌,那再挡两天,也未尝不可。

温似锦沉思了一下,羞赧道,“那这几天就麻烦大姐了。”

张翠香露出轻松地笑,“互相帮忙罢了,不麻烦,不麻烦。”

收拾好厨房,把年纪最小的燕水灵跟腿脚不便的燕月笙留在小院里,温似锦带着燕明朗外出寻人。

燕家家境普通,没有什么非富即贵的亲戚,据说选择来安阳郡,是因为燕家大孙子在这里做工。

既然如此,主要的寻找方向还是那种普通地小巷子,俗称穷人聚集地。

可找了半天,仍旧是一无所获。

温似锦有些急了。

她没太多时间寻人,当务之急是赚钱,是想办法生存。

找人什么的,以后再说吧。

但她没有同燕明朗说,只是带着小男娃七拐八拐,拐到了一家酒楼门口。

虽说外头难民成堆,遍野哀嚎,但城内依旧繁华热闹,盛世安详。

一道城门,将世界隔成两个。

温似锦领着弟弟的小手,仰起头,望着酒楼上高悬的红灯笼,一瞬间有些天旋地转。

好不真实的一幕啊。

昨日还在难民堆里挣扎,今日便置身安乐海洋。

酒楼里人声鼎沸,来往皆是衣着不俗之人,温似锦姐弟穿着破烂,竟被人误认为是乞丐。

“呸,换个地方乞讨,这是你们能来的地方吗?”小二过来赶人,推推搡搡,毫不客气。

温似锦面容不变,眼底却泛起了冷光。

就在此时,燕明朗忽然大叫了一声,“爹。”

小男娃挣脱姐姐的手,一溜烟跑了过去。

温似锦冷冷瞥了一眼小二,转身跟了过去。

他们拐过酒楼,穿过小巷,终于看到了那人进了一户二进的小宅院。

宅院颇为破旧,一看便知年久,好在能住人,听声音好像还住了不少人。

燕明朗激动地要往里冲,被温似锦一把拉住。

姐弟俩侧耳倾听。

“大竹,又出去找了?这已经多少天了,肯定找不到了。”是一个老太太地声音,边说边哼气,听起来不太好惹。

“娘,那可是四个孩子呢。”男人抹了把眼泪,“没人接应,他们也进不了城,我肯定得找。”

“找什么找,两个小的肯定死了,剩下一个赔钱货和一个瘸子,找了作甚。你跟彩珍都还年轻,再生就是了。”老太太颇为不耐。

男人还没说话,一个女子的抽泣声突地响起。

“不找了不找了,进城这些时日,也不做工,也不赚钱,天天就知道白吃白喝,谁家里养得了这么多嘴,大竹明日里跟你兄弟去帮工,不许偷懒,偷懒的没饭吃。”老太太下达了最后的命令。

男人沉默不语,女人也被吓得停止了抽噎。

没有人反驳这个决定。

原来,他们是被人放弃的孩子。

如果不是张翠香阴差阳错把几个人接进来,他们此生都难以再与至亲相见了。

温似锦叹了口气,轻轻放开了燕明朗的手。

这次,小男娃没有着急进去,反而失魂落魄地后退了几步。

那,还是家吗。


离开僻静的小巷子,又把巷口伪装了一下,温似锦这才放心地往外走。

可,已经到了需要逃难的程度,这里又会留有什么吃食呢?

榆钱树?

树皮都被扒干净了。

草根?

地上光秃秃的,连个绿色都没有。

温似锦不禁悲愤望天。

她是一个美食家啊,她这张嘴曾经品尝了无数的美食,也烹饪了无数的作品。

现在,她居然连口能吃的东西都找不到。

真想念她的小厨房,那里面不仅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各种调料也是应有尽有。

最关键的是,她出事那天刚刚买了一大袋鲜玉米,还没吃上一口,就成了“温四斤”。

“给我一根玉米,哪怕是一根也行啊。”她蹙着眉头喃喃。

话音刚落,有什么东西落在了手里。

她低头一看,双目顿时瞠然,这,这,真是一个玉米。

外衣翠嫩,内里荧黄饱满,浅色的穗穗在尖上随风飘飞。

是一个品相极好的玉米。

温似锦先是狂喜,很快又反手将玉米藏在了怀里。

她谨慎地左右观察,确定周围没人,才拿衣袖遮盖着,把玉米凑近鼻尖,轻轻闻了闻。

是那股淡淡地消毒水味儿没错。

好闺蜜阿乔曾经笑过她,别人的厨房都是浓郁地烟火味,只有温似锦的厨房永远飘着一股消毒水味。

难道,小厨房也跟来了?

温似锦心底正高兴,身后突然出现了枯枝断裂的声音,她全身一凛,肌肉顿时进入了紧绷状态。

“呵,小丫头片子,我说躲哪里去了,原来在这里。”一道低嗡的声音响起,夹杂着满满地愉悦。

然而当发现只有温似锦一个人时,又转变成了失落,“那两个小孩呢?孩子去哪里了?”

温似锦一声不吭,手却慢慢地摸到了衣袖中。

“羊羔肉没了,换个有嚼劲的,也凑合。”中年人动了一下脖颈,上下打量着温似锦,眼底流露出垂涎之色。

温似锦还是没有说话,只佝偻着肩膀,两股战战,仿若受惊。

也对,毕竟只是个十来岁的女娃,说话还算老练,但真遇到危险哪有不怕的。

中年人挑了挑眉,心底最后一丝防备卸下,招呼着同伴,直冲温似锦抓来。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四只手即将落到她臂膀的刹那,温似锦两手一伸,四指紧蜷,大拇指往下一按。

两道水雾喷洒而出,直中来人口鼻。

中年人还算机敏,立马就屏住了呼吸。

然而为时已晚。

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方才还生龙活虎的两个中年人就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状若死狗。

温似锦低头冷笑,手腕慢慢转动,露出两个精致的金属小瓶。

为什么她的小厨房会有消毒水味?

因为小厨房跟化学实验室并在一起,中间只有一扇特殊制作的门格挡。

温似锦既是一个美食家,也是一个化学理科女。

身为化学生,总有无数种手段让人倒下。

杂草丛生的角落里,羸弱的女孩子把两名中年人怀中的物资尽数搜刮干净,又用周围的枯枝叶,在不远处搭了个小烤架。

抽出火折子,点燃小烤架,掰掉半个饼子扔在上面。

温似锦走的时候,那股烤饼子的香味已经蔓延了出来。

她用余光瞟见有人冲着角落走了过去,好像是几个大汉。

但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温似锦回到巷子时,只有两个小萝卜头躺在地上,瘸腿少年不知去了哪里。

她眉头微皱,把东西放在地上,跟刚才一样麻利地搭了一个小烤架。

随便找两张枯草点燃,随着火苗徐徐燃烧,温似锦掏出嫩玉米,扒掉最外层,插在木棍上,就开始转动玉米。

十来分钟后,玉米的香味就出来了。

温似锦怕招祸,从袖子里掏出一瓶消毒水在周遭喷洒了几下。

等消毒水的味道盖过了玉米的香味,她才剥掉玉米所有的皮,在上面细细的撒了一层椒盐。

甜玉米,遇咸椒盐。

咸甜碰撞,加上软糯的口感,以及烟熏的香味,促成了不一样的味蕾火花。

本来两个小萝卜头还在迷迷瞪瞪,等烤玉米凑近鼻端,便立时睁开了双眼。

温似锦微微一笑,正要把玉米一掰两瓣,却看到两个小萝卜头像见了鬼似的瞳孔放大,手脚并用着往外爬。

一边爬,还一边哭喊,“姐姐不要卖我们,明朗知错,明朗会乖乖的。”

另一个女娃则只知道大哭,声音之凄厉,仿若临宰的猪。

温似锦一下子僵住了。

“姐姐不要卖明朗和水灵,我们会乖乖的,会乖乖的。”两个小萝卜头还在此起彼伏地哭。

温似锦被吵的脑袋生疼,下意识地低吼了一声,“不许哭了。”

这四个字,像利刃瞬间斩断了两个孩子的声带,他们全都捂着嘴,眼底是亮晶晶的泪,但却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看来这段时间,没少受这个继姐的磋磨。

温似锦一下子心软了,她把玉米一分为二,递给两个小萝卜头,柔声哄道,“别哭了,吃东西吧,姐姐不卖你们。”

这两个小萝卜头,大一点的男孩约莫六七岁,稍懂一些事了,因此不敢接玉米,生恐再被继姐卖掉。

小一点的女孩不过三四岁,此时注意力全被黄澄澄,香喷喷的玉米引走,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敢眨,生怕眨一下这玉米就消失了。

温似锦一下子被逗笑了。

她不再看男孩子,转而拿着玉米在女孩跟前挥舞,“想吃吗,可好吃了。”

女孩吞咽了一下口水,点点头。

男孩赶紧拍了一下她的胳膊,小声提醒,“水灵,不能吃,吃完就要被卖掉了。”

女孩便立马瑟缩了一下脖子,“水灵不吃,姐姐吃。”

这个年纪,过分的懂事。

温似锦长叹了口气,不由分说将两截玉米塞给了两个孩子,“行了,吃吧,我还有呢。”

说完,她回到小烤架跟前,翻烤着剩下半块干粮。

两个小萝卜头刚开始还是害怕,等了片刻,没见继姐发脾气,再加上这玉米诱惑力太大,索性闷着头啃了起来。

温似锦用余光瞟见了这一切,她不禁微微一笑,给火舌上的干饼翻了个身。

同样是伙食,烤干饼比烤玉米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但玉米出现的太多,她怕引来灾祸,只能吃点烤饼充充饥。

一口水,一口烤饼,吃到一半,瘸腿少年步履艰难地回来了。

“哥哥。”两个小萝卜头正在吮吸玉米芯,看到瘸腿少年,全都欢呼着扑了过去,“哥哥,你去哪里了,哥哥你的腿腿还痛不痛。”

看得出来,这个瘸腿少年在两个小萝卜心里,比她这个继姐重要多了。

温似锦心底突然莫名其妙地酸溜。

“你去哪里了。”心底酸溜,说的话也就有点不客气,“弟弟妹妹还在这里躺着,你腿脚又不便,去外头做什么。”

瘸腿少年复杂地看了她一眼,轻声道,“怕你出什么意外。”

其实,是怕她丢下他们偷偷跑了吧。

没了长姐,只剩他一个瘸子带两个稚子,更容易被贼人盯上。

这也是继姐如此跋扈,他们却不敢偷偷溜走的原因。

温似锦眉头微挑,没有戳破他,只把剩下的烤饼扔了过去。

少年接过,配着水囊默默啃食,快要吃完的时候,轻声道,“外头出了人命,听说是……两个中年人被噬了。”

温似锦收拾包裹的手一顿,语气轻描淡写,“是吗?乱世当道,人吃人乃常态,咱们得多注意安全了。”


“哟,这是怎么了。”温似锦打趣,“莫不是小水灵做噩梦了?”

“不,不是的。”燕水灵用手背擦掉泪水,抽噎着道,“月笙哥哥说,说我们的食物被抢了,现在,是不是又没有吃的了,我们是不是又要挨饿了。”

空肚子的时光实在太难熬,吃过这种苦的人,一辈子都不想再尝。

温似锦理解,但更多的还是想笑。

她忍了又忍,终究还是没忍住笑出声。

“姐姐,姐姐还笑。”燕水灵本就哭的伤心,看到继姐这一笑,顿时嚎啕,“咱们,咱们又要挨饿啦。”

燕明朗有些手足无措,看得出来是想安慰妹妹的,但是一想到真的要挨饿,顿时也红了眼眶。

一共三个弟妹,哭了俩。

还剩一个阴沉着脸,不说话。

温似锦收起笑容,无奈地摇了摇头,“好了好了,有姐姐在,不会饿到你们的。”

她话音刚落,燕水灵的哭声就跟被剪断的线一样。

“真,真的吗?”四岁的小女娃声音怯怯,眼睛红红,小嘴微抿,半是怀疑,半是惊喜地询问。

至于燕明朗,根本就不相信这个讨厌的继姐。

“当然是真的,姐姐不是跟水灵保证过么,只要水灵不哭,就一直都会有吃的。”温似锦蹲下,为妹妹擦去眼泪,“乖,在这等着,一会就有饭了。”

昨夜赶路,温似锦特意选了靠水的一条路,果然走出破庙不远,就看到了一条干裂的河床。

鱼早就死完了,没死的也被捕捞吃掉了。

就连养猪的浮萍都没有了。

大地一片荒芜,干裂,苍茫,凄凉。

温似锦叹了口气,找了根粗木头,在稍微湿润点的河床里挖掘。

刚开始都是些淤泥烂泥,渐渐地,里面开始有短小又滑溜地生物,温似锦双手一扬,顺势把整块泥都翻在河岸上。

天大旱,河缺水,要说能苟活的生物,也就只能是泥鳅了。

在淤泥里,这玩意滑不溜不好抓,但只要翻在干燥的地面上,再稳准狠地抓住它脑袋,扔进袋子里即可。

温似锦闷头挖了半个小时,斩获二十几只泥鳅。

这不随着人流走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也不必担心别人觊觎什么。

温似锦满心悠哉地进了破庙,正好跟惊慌失措的兄弟妹三个撞见。

却说温似锦离开后。

燕明朗低声哄了妹妹一会,燕水灵就睡着了。

燕明朗跟哥哥燕月笙低低地交谈了一阵子,眼瞅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半个时辰过去了,继姐还没有回来。

六岁的男娃娃心底有些慌张,但还算能沉得住气,只一遍一遍地往外看。

又过了盏茶时间,燕水灵饿醒了,坐起来就要找姐姐。

当发现温似锦不在后,小姑娘眼底噙着泪水,小声地询问,“姐姐走了吗,姐姐不要水灵了吗?没有姐姐以后可怎么办呀。”

一刹那,燕明朗和燕月笙的内心都有些震动。

原来这几天,他们不知不觉已经如此依赖这个继姐了吗?

习惯了她变出来吃的,习惯了她用破烂地器具熬制出美味,习惯了她永远似笑非笑的面容。

结果,她要走了?

抛下他们走了?

当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别说燕水灵抽抽搭搭,就连燕月笙都坐不住了,撇着腿站起来,一步步走到破庙门口。

正好跟一身狼藉的温似锦撞个正着。

“你……温四斤,你去哪里了?”燕月笙抿了抿嘴,“你是掉河里,爬不上来了吗?”

没见过关心别人,还这么生硬的。

温似锦翻了个白眼,举起手中的布袋,“不,我是去河里挖宝贝了。”

“姐姐。”燕水灵看见她,顿时眼前一亮,“你没有走,太好了,你没有走。”

眼瞅着小姑娘就要扑到温似锦身上,燕月笙一把捞住了小妹,任由她蹬着短腿在空中挥舞。

温似锦顿时被逗笑了,“我身上可都是淤泥,臭烘烘的,水灵乖,在一旁等着。”

她扭过头,想清理一下自身,冷不丁看到举着水囊的燕明朗。

“你先,洗洗。”小小男娃有些别扭地低声道,“水没了我再去寻。”

看来,对她也不是那么讨厌了嘛。

温似锦顿时开怀大笑。

等清理好自身,就开始煮饭了。

这泥鳅一般有红烧和炖汤两种处理方法,红烧的味道层次分明,但不放点辣椒压不住腥气,燕水灵跟燕明朗还是小孩子,恐不能吃。

思量再三,温似锦拿开水煮熟了十几只泥鳅,徒手拆去内脏,把肉剔离骨,再撕碎放置备用。

取一把面搅拌成团,再扔进清水里反复揉搓,直至水清澈不浊,面筋就洗出来了。

传统面筋汤里的面筋应该需要油来煎炸至膨胀,顺便煸出葱香,但这破庙里,一切从简,直接撕碎水煮,加入处理好的泥鳅肉。

汤开下入洗面筋水,反复搅动避免糊锅。

等到汤体沸腾,加入盐,葱,胡椒粉调味。

一锅热气腾腾的泥鳅面筋汤就出锅了。

没有太多辅料,但调味刚好,色香味一样不差。

用勺子舀上一口,凑近鼻端,深吸一口气,还能闻到淡淡的腥气,可等吃到嘴里,腥气就化成了鲜香。

无刺的泥鳅肉和柔软弹舌的面筋混在一起,连咀嚼都成为了一种幸福。

咽下的时候,胡椒粉的特殊香味又在口腔中迸发,混着浓稠的汤底,即使没有主食,也让人喝的无限满足。

“好,好吃。”燕水灵一边喝,一边大呼,“水灵以前也没喝过这么好喝的汤汤,水灵喜欢这个汤汤。”

燕明朗没说话,但嗦汤的速度表明了他心底的欢喜。

只有燕月笙,轻瞟了温似锦两眼,似乎在怀疑她到底哪来的面粉。

可转念想想,继姐奇怪的又何止这一处。

与其胡思乱想,不如好好地活着。

他低下头,猛吞了一口汤。

“慢点喝,我留了一点,明天还能喝一顿。”温似锦勾着嘴角,心底的满足逐渐被放大。

有什么比被肯定更能让人愉悦的呢。

姐弟妹四个人在破庙休整了一天,继续往东走,遇到了另一波难民,他们不着痕迹地混了进去。

这次温似锦学聪明了,她不再让弟弟妹妹吃到饱,而是给他们吃个七八分,又故意把他们的衣裳弄得又脏又破,也不许他们乱跑。

一番折腾下来,他们在这次的难民堆里混迹了七八日,都没有暴露什么。

转眼,安阳郡近在眼前。

当一个人长途跋涉,终点就在前方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有些激动。

难民们也不例外,原先有些沮丧的百姓全都精神抖擞,卯足了劲往前走,堪堪在太阳落山之前抵达了安阳郡。

可也只是抵达而已。

因为郡门早已关闭。


她说,咱们。

瘸腿少年抿了抿嘴,不再言语。

温似锦收拾了一下行囊,其实也没什么好装的,从中年人那里搜刮来的东西都被藏进了小厨房,随身携带的只有两件破烂不堪的衣衫,以及一张脏兮兮带着莫名味道的毯子。

搁平时,温似锦一准扔了。

但现在,这些都是最好的保护伞。

“好了,走吧。”单肩背上包裹,她一回头,就看到瘸腿少年一手领着一个小萝卜头。

许是肚子里进了点食的缘故,兄弟妹三个面上有了些许血色。

听到温似锦讲话,忙不迭地抬腿跟上。

有点小心翼翼,又有点避讳忌惮。

早前,燕家人在出行之前就商量好了去路,所有人奔着南方,往安阳郡走,倘若不小心走散了,就在城门下汇合。

考虑到姐弟妹四个单独走,太容易被盯上,温似锦选择混进难民队伍里。

只是走着走着,她察觉了不对劲。

别人家虽也拖家带口,但小的老的多是背着或推着,勉强也能跟得上大部队。

唯独他们,从一开始身处队伍中段,到现在的吊车尾,很明显跟不上节奏。

温似锦瞟了一眼年纪最小的女娃娃,突然弯腰把她抱了起来。

这一抱不打紧,本来乖巧的女娃“嗷”地就哭了。

声音之大,吸引了好些人看过来。

温似锦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柔声问道,“水灵为什么哭啊,不哭了好不好。”

燕水灵吓得打了个嗝,但却真的不哭了。

继姐性格古怪,喜怒无常,经常捉弄弟弟妹妹,尤其是这几天,琢磨了不知道多少次要卖掉弟弟妹妹,燕水灵早就对这个继姐畏惧进了骨子里。

如今被吓得一边哭一边打嗝,还要一边拼命的压着哽咽,小声道,“不哭,水灵不哭,姐姐不要生气。”

温似锦的心抖了一下,突然觉得原来那个继姐可真不是个东西。

她伸手揉了揉燕水灵的脑袋,“姐姐不生气,姐姐就是看水灵走得太慢了,想抱水灵一起走,好不好呀。”

说着,她迈起长腿,奋力追赶,怀里的小人儿都跟着来回打晃。

燕水灵到底年纪小,不记事儿,逐渐忘却了恐惧,眼底甚至还溢出了几分欣喜。

剩下两个男孩子对视了一眼,揣着满满地担忧,紧随其后。

天色将黑,夜幕降临。

难民们寻了一处山坡歇息。

温似锦找了能看见难民堆,但又距离颇远的位置,铺上破毯子,把燕水灵放了下来。

“饿了吧,我去找点吃的,你们不要乱走。”她叮嘱两句,便抬腿离开。

等拐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她闭上眼睛,掌中出现两个黄澄澄的玉米和两块黑黢黢的地瓜。

玉米是小厨房里的存货,地瓜却是从中年人身上搜刮来的。

中午那会烤个玉米都要担心被人闻见来抢,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存货抬出来,烤个玉米跟地瓜反而没有那么扎眼了。

温似锦很快回去,点起枯枝,把玉米跟地瓜烤上。

“你,这是哪里来的?”瘸腿少年一脸震惊。

逃荒之前,家里人都会备上物资,以免路上饿死。

但他们家的物资都在爹娘身上,以至于跟爹娘分散后,几个孩子基本上就没吃上过几口饭。

偶尔碰到了一点能入口的,也多数被温四斤强行抢去吃掉。

没有人比瘸腿少年更清楚,他们真的一点吃的都没有了。

“捡的。”温似锦随口回答,敷衍的没有任何诚意。

瘸腿少年嘴唇抖了抖,似乎还想说什么,可瞟一眼弟弟妹妹渴望的双眼,他又闭上了嘴。

问这么多干什么,有的吃不就行了。

一人半个地瓜,半个玉米下肚,再喝上半壶水,算是彻底舒坦了。

夜色笼罩,疲惫不堪的温似锦躺在破毯子上沉沉睡去,在她旁边,躺着早已熟睡的燕水灵。

瘸腿少年依坐着大树,不知抬头在仰望什么。

“月笙哥哥,温四斤她……怎么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燕明朗突然凑过去,压着声音道,“她会不会是打算把我们养胖一点,卖个好价钱?”

燕月笙瞟了弟弟一眼,垂下长睫,没有讲话。

是啊,温四斤的变化太大了,大的他们几乎要以为换人了,可明明人还是那个人,声还是那个声。

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有别的目的。

可她,到底想做什么呢?


姐弟两个慢悠悠地走在街头。

天色已黑,但街道没有暗淡,反倒因为数不清的灯笼,升腾起一种别样的美。

那是江南特有的细腻婉约,和独树一帜的烟火气。

“姐姐。”燕明朗有些茫然地抬起头,“爹真的不找我们了吗?”

记忆里,爹娘一直十分孝顺,唯奶奶的命是从,奶奶让东不敢往西,奶奶让打狗不敢撵鸡。

现在,爹娘依旧要顺从奶奶吗。

“不知道。”温似锦挑了挑眉。

她原本以为,把这几个小孩送回燕家就行了,没想到燕家根本就不稀罕他们。

一时间,倒有些烫手了。

回到小院,燕水灵叽叽喳喳着询问,“找到爹了吗,找到娘了吗?”

温似锦没有说话,那不是她的爹娘,她没有感觉。

燕明朗支吾半天,只憋出了一句,“没找到。”

燕水灵这才失望地坐到了一边。

张翠香安慰他们,“没关系,慢慢找,总能找到的。”

晚饭还是温似锦做的。

那男人给小院送来了米和面,张翠香又从鞋底抠出十几个铜板买了些油和菜,让温似锦做了顿豪华版的面疙瘩。

几个人吃的意犹未尽。

“等下辈子有钱了,我要把所有好东西都加进去,吃最最最最豪华的面疙瘩。”秦岩抱着碗不肯松开。

温似锦被逗笑,“不用下辈子,过段时间就吃得上了。”

“什么?”张翠香秦岩母女同时看了过来。

温似锦放下碗筷,擦了擦嘴,“我要开始赚钱了。”

不光是为了几个送不走的弟妹,她也要吃喝,也要生存。

赚钱,势在必行。

身为一个美食家,如何赚钱,赚钱的途径,简直数都数不完。

可温似锦有个所有创业者初期都会遇到的困难——她没有启动资金,一个铜板都没有。

若是在平常时候,还能找个山头捡点小野菜小山货卖卖。

可现在正逢饥荒,能吃的早就被扒拉干净了,怎么还会留给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夜深,温似锦在小院门口来回转悠。

燕月笙不知何时拐瘸着走了过来,望着这个大变样的继姐,他压着声音道,“明朗都跟我说了。”

温似锦猛地一回头,呆愣了下,“说了啊,你怎么想的?要回燕家吗?”

回应她的,只有拳头狠狠击在木门上的声。

温似锦两眼一瞠,抚了抚额。

这个小瘸子,年纪不大,心眼还真多。

明明燕明朗什么都没讲,他却故意以此来诈温似锦,偏偏温似锦还真让他诈到了。

哎……

“我就知道,燕家抛弃了我们。”燕月笙突地咧嘴一笑,月光下他面色苍白,连带着整个人都多了几分诡异莫测,“爷奶一直将我们视作累赘,现在终于抛下,怎么会希望我们回去。”

温似锦不知道说什么。

她没有家人,只有一个闺蜜相依为命,没有拥有自然也就没体验过被抛弃,无法感同身受。

“第二次了,这是第二次了,燕家人和那些人,终究也没什么区别。”十岁的小少年嘴唇紧抿,瞳仁漆黑深不见底,似翻腾着无数情绪。

温似锦在旁紧紧地盯着,还没来得及探究,他忽然又抬起头,露出了一个符合年纪的单纯笑容。

“长姐,以后我陪你一起赚钱好不好。”

他不过才十岁,又瘸了一条腿,重活干不得,轻活不见得会。

说的冠冕堂皇,其实就是一种试探。

燕月笙在试探,这个继姐,是不是也想丢下他们。

尽管她很奇怪,有自己的秘密,但他不介意,他只在意是否还会被抛弃。

温似锦其实就打的这个主意,把几个孩子送回去就走人,往后余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现在孩子没送回去,好像还赖上自己了。

她垂下眼睫,沉吟了片刻。

温似锦不知道这片刻在燕月笙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滔天大浪,她只是想了想自己孤单单的前半生,又想了想身边有人陪伴的感觉,好像也不错。

“那……好。”最终,她说出了这两个字。

将心思复杂的小屁孩赶去睡觉,温似锦又在外头绕了一圈。

从前没打算与几个孩子长处,遇到问题就是敷衍过去,今后要是长久生活,有些遮掩还是必要的。

想清楚了前后,她心底安定,回了房间憩息。

这年头,遇到天灾,受罪的都是底层百姓,靠天吃饭的人。

所以南迁逃荒的人多是下属县城,下属乡镇之人。

如安阳郡下属明阳县,县里的夕阳镇,基本上人都跑光了。

安阳郡是个大城池,虽说也有穷人,但有钱人更多,物资也算得上充足,还没到那种扒野草树皮的地步。

当然,明面上能吃的东西也肯定不会留下。

所以能打主意的,就只剩下地里埋着的了。

第二天一大早,温似锦就扛着个铲子出门了。

她要去地里挖宝贝。

燕月笙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拖着瘸腿要跟去,温似锦就给他派个小篮子扛着。

结果剩下两个小萝卜头不干了。

燕明朗义吭叽了半天,憋出了自己的观点:哥哥腿脚不便都能去干活,他身强力壮自然不能躲在家里。

温似锦看了眼他将将一米的身高,脸颊微微抽搐。

偏偏燕水灵也扑了过来,谄媚地笑,“姐姐,水灵想跟姐姐一起,水灵不想一个人留在家里。”

得嘞,全家出动算了。

给燕水灵一个小篮子,给燕明朗一根锄头,给燕月笙一个大篮子,温似锦扛着个大铁锨。

姐弟妹四个正要出门,秦岩不知道从哪里钻了过来。

她那张英气的面容上挂着几分羞赧,两只手捏着衣角搓来搓去,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又说不出来。

温似锦抽了一下嘴角,指着地上一个麻袋,“你帮忙拿袋子吧。”

“哎,好。”秦岩高兴地点头,抓起麻袋就跟在了后面。

一共五个孩子,浩浩荡荡地出去,还颇引人注目。

但很快,当他们拐到靠近城门的野菜区域后,就没人关注了。

几个小屁孩想挖野菜吃,却不想想能吃的早就被人挖走了,只能是扑个空。

正值盛夏,原本应该长满郁葱绿植的区域,被挖的东一块西一块,犹如被狗啃过。

“姐姐,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有了。”燕水灵抱着个小篮子,撅起小嘴,“我们这是白跑一趟吗?”

“当然不是。”

温似锦神秘一笑,用脚把铁锨往下一踩,再用力一掘。

几个小孩都看的十分惊奇,自觉围绕成了一圈。

人们摘叶菜,都是摘至根茎处,没人会往地下翻找,所以温似锦这一铲子,掘了满满当当的东西出来。

把泥块摘掉,再拨开包围着的土,一块浅黄色的物体就露了出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