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应河陈国玄的其他类型小说《浮生微尘李应河陈国玄大结局》,由网络作家“李灏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之下,我虽然沉迷游戏,却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管教。也许,父母早已对我不抱希望,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弟弟身上了。虽然管教严格,但弟弟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反倒更加懂事。或许是因为我无所事事,总喜欢逗他玩,讲些我凭空编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带着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探险”或“战斗”。玩具在我们的想象中变成了千奇百怪的角色,废弃的遥控车是宇宙飞船,破旧的布偶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有一天,在故事讲到一半时,弟弟忽然冒出个想法:“哥,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我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写下来?我又不会写字,打字也不行。”弟弟眼神亮晶晶的:“我会啊!哥讲,我写!”就这样,两个孩子的创作梦在狭小的房间里悄然诞生了。我们合力创作了一本搞笑故事集,名字叫《李中明与...
《浮生微尘李应河陈国玄大结局》精彩片段
之下,我虽然沉迷游戏,却几乎没有受到过多管教。
也许,父母早已对我不抱希望,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弟弟身上了。
虽然管教严格,但弟弟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反倒更加懂事。
或许是因为我无所事事,总喜欢逗他玩,讲些我凭空编的稀奇古怪的故事,带着他在狭小的房间里“探险”或“战斗”。
玩具在我们的想象中变成了千奇百怪的角色,废弃的遥控车是宇宙飞船,破旧的布偶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
有一天,在故事讲到一半时,弟弟忽然冒出个想法:“哥,我们能不能把这些故事写下来?”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写下来?
我又不会写字,打字也不行。”
弟弟眼神亮晶晶的:“我会啊!
哥讲,我写!”
就这样,两个孩子的创作梦在狭小的房间里悄然诞生了。
我们合力创作了一本搞笑故事集,名字叫《李中明与小奇的故事》。
内容已经模糊,但那种兴奋的感觉依旧清晰。
我用口述的方式,天马行空地讲着各种父子搞笑趣事,弟弟则一本正经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字迹歪歪扭扭,却充满稚嫩的认真。
写完后,弟弟小心翼翼地拿给父亲看,父亲虽然嘴上调侃我们异想天开,但却没有丝毫责怪,反倒在电脑上帮忙把内容一个字一个字敲进去,还特意打印出来。
姐姐看到后也来了兴趣,拿出手工材料帮我们做封面,用彩纸裁剪成书皮,细心地画上可爱的插图。
那是我们第一次齐心协力完成一件事,看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我们三人围坐在桌前傻笑,仿佛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创举。
父亲也难得露出了微笑,轻轻拍着弟弟的头说:“不错嘛,还知道写书了。”
那天晚上,家中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氛围,仿佛连空气中都泛着淡淡的笑意。
即便只是一本稚嫩的搞笑故事书,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和欢笑。
在那段堕落和迷茫的岁月里,那本小小的故事书成了我们兄弟情感的纽带,成了我人生中少有的亮色之一。
游戏虽然让我短暂忘却了烦恼,但唯有那本书,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与家人齐心协力的温暖。
第七章:乐声中的救赎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几年。
我在游戏中沉浮,日复一日,仿佛世界被困在
第一章:寒冬中的命运我叫李灏驰,生于1998年那个冰冷的冬季。
那一年的寒风似乎早早地在天地间播撒着不安,我的到来便是那寒风中的一声轻微的叹息。
出生的那一刻,我并非如同其他孩子般令人欢欣鼓舞,反而是命运的一场冷笑。
我七个月时便早早地降临,弱小的我在世间尚未留下任何印记,便悄无声息地投身于人间。
母亲曾轻声告诉我,那时的我不过三斤重,仿佛一片微薄的羽毛,随时都可能被风吹走。
她说,我是那个寒冬里带着一颗迷茫的心,带着温热的希望,在冰冷的世界中挣扎。
或许是上天的偏爱,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我的生命在那一刻便注定了与常人不同的轨迹。
刚出生的第三天,我便突发窒息,呼吸急促,脸庞迅速变作了乌黑,像是整个生命的火焰被突然熄灭。
母亲的眼中充满了慌乱和无助,而那时外婆正抱着我。
她如同风中失措的纸鸢,心急如焚,想要寻找任何一线希望。
外婆匆忙冲出医院,抱着我奔向医生,却在焦急中忽视了那扇玻璃门,猛地一撞,我的头部狠狠撞上去。
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停滞。
原本处于窒息中的我,被这一下重击拖入了更深的黑暗。
外婆的眼神充满了绝望,她从未想到,原本已经危险的我,会在这一撞中更加脆弱。
似乎每一段生命的脆弱都被命运的手指轻轻拨动,跌入更深的深渊。
在那小小的茂名羊角医院,医生们并未懂得如何救治我,也许他们早已习惯了死亡的到来。
无论是那个摇摇欲坠的医院环境,还是医生的无所作为,似乎都在告诉我,我不过是命运的一个无名过客。
我未能拥有像其他婴儿一样完整的出生证明,医院的医生甚至没有为我办理任何文件,他们认为我注定活不过一个月。
于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成了一个无名的影像,成了一个没有身份的孩子。
没有名字,没有身份,仿佛一切都开始在我生命的起点停滞。
黑暗的世界里,我从未真正被认同过,仿佛只有空气才知道我的存在。
然而,我活了下来,我的生命并未就此消逝。
渐渐地,岁月让那片无声的黑暗变得温暖了些许,尽管命运未曾对我温柔,但我的生命,却依旧顽强
游戏成了我唯一的寄托。
那时,周围的一切都开始变得模糊。
我不再关注家里的事情,也不再关心康复训练是否进展顺利。
打游戏成为了我唯一的世界,在那片虚拟的天地里,我无需面对现实中的困境与孤独。
没有人知道我在屏幕背后隐藏的迷茫与焦虑,也没有人知道我那种看似无所事事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多么深的挣扎与彷徨。
我开始变得懒散,不再主动去做任何事情。
每当父母提出希望我能有所改变时,我会心不在焉地应付几句。
渐渐地,我与他们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我知道他们担心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能够走得更好,但我却无法真正回应他们的期望。
我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生活的色彩也开始褪去。
家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我无法摆脱的沉重与迷茫。
过去我曾梦想着改变、追求,但现在的我,却开始对未来感到畏惧。
我害怕面对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害怕再次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于是,我选择逃避,选择用游戏来麻醉自己。
十三岁,似乎是一个分水岭。
也许是因为年纪渐长,我开始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无力感。
这种无法跨越的现实,将我一点点推向了迷失的深渊。
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那种无助和孤独的人,才能理解那种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甘。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得到解脱,永远都无法追上别人脚步。
第六章:笑声中的光影虽然我沉迷游戏、荒废了许多时光,但不得不承认,那段日子里,我活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心。
虚拟世界给了我一种短暂的逃避,让我忘却了现实的沉重和不安。
或许是因为心中那份释然,我逐渐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尽管没有明确的方向,但至少不再纠结于改变什么。
然而,在我任由时光流逝的时候,弟弟却在家人的严苛管教中成长。
他出生时,全家都仿佛重新燃起了希望,父母眼中那份期待,从未在我身上停留过。
他是家中的骄傲,是父母心中唯一可以依靠的未来。
因为弟弟承载着太多期望,父母对他格外严格。
从小不准碰手机和电脑,看电视也要按照固定时间。
每次他偷偷靠近我的游戏屏幕,总会被母亲训斥一番。
相比
们的爱已经无声地化作了对弟弟的关注。
也许,他们从未意识到,在我心中,除了不断的努力和挣扎,还有同样强烈的渴望,那就是被理解、被接纳和被珍惜。
我不怪他们,我理解他们的焦虑与期待。
我知道,他们在心底深处,也会担心我将来会怎样,是否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走得更远。
但这一切,注定是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的,甚至连我自己都无法预知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依然会在每一天的训练中努力,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期望,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份坚持——那份不愿被命运击败的决心。
或许,我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那颗星,但我依然希望能在这片漆黑的夜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第五章:迷失的十三岁十三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迈向青春期的年纪,然而对于我来说,十三岁却成为了我迷失的起点。
那个时候,我渐渐听说过一些关于脑瘫的事。
听说,十三岁是脑瘫儿童定型的年纪,如果在这时没有显著的改善,日后的努力就可能无法再改变什么。
那一刻,心中仿佛被什么东西击中了。
一直以来,医生、家人、甚至我自己,似乎都把希望寄托在康复训练上,期待着奇迹的发生,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注定与别人不同。
生活中没有什么人真正能够理解我。
当我看到同龄孩子在操场上飞奔、自由地玩耍时,心里不仅充满了羡慕,还有一种深深的自卑。
那些简单的动作,哪怕是最普通的奔跑和跳跃,对我而言,都仿佛是一场无法跨越的鸿沟。
而家庭,也渐渐无法给我想要的温暖。
父母虽然尽力给我提供康复的机会,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弟弟身上。
弟弟逐渐展现出他的聪明与能干,成绩越来越好,每次看到父母为他骄傲的眼神,我心里不禁泛起一股隐隐的酸涩。
那时候,我开始沉迷于电子游戏。
或许是因为那些虚拟世界给了我短暂的逃避,让我暂时忘却现实的沉重。
在游戏中,我不再是那个身陷困境的孩子,虽然我的角色依然是虚拟的,但至少我能在那个世界里获得某种形式的存在感。
而这一切,似乎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空洞。
每天从早到晚,
生而恐惧。
明明以前那么喜欢和弟弟天马行空地编故事,现在却懒得张口;明明以前那样渴望能走出家门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却连踏出房间的勇气都没有。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为什么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有时候,我会努力回忆小时候那些艰难却快乐的时光,想找回那份单纯的勇气。
可记忆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怎么擦拭都无法还原那种阳光灿烂的感觉。
或许,正是那些年积压在心底的痛苦与恐惧,终于在成长的路上爆发出来,淹没了我那颗原本充满幻想的心灵。
抑郁像一只无形的怪兽,悄然攫住了我的精神和灵魂,把我困在黑暗的牢笼里。
我不想堕落下去,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挣脱。
每当独自坐在窗前,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连最简单的快乐都变得如此遥远?
第十一章:孤独在家的日子后来,弟弟考上了大学,姐姐也早已毕业,去外地工作了。
父亲作为工程师,常年在外打工程预算,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才能回一次家。
而母亲,性格开朗中又带着几分刚强,闲暇时最喜欢去打麻将,成了街坊邻里的“牌局常客”。
家里逐渐只剩下我一个人,空荡荡的房间,安静得有些吓人。
小时候,家庭吵架几乎成了日常。
父亲炒股,总想着一夜暴富,结果却一次次跌入深渊,家庭经济几近崩溃。
而母亲的脾气火爆,每次都跟父亲吵得不可开交。
父亲赌气不回家,母亲则抱怨不停,甚至动不动就提离婚。
那时的我,还年幼无知,只能在争吵声中瑟瑟发抖。
其实,父亲并非坏人,只是心里藏着不甘与梦想。
作为工程预算师,他常年在外奔波,工作辛苦,背负着家庭的重担。
或许是为了改变命运,或许是想要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才会沉迷于股市。
然而,现实无情,财富没来,争吵却如影随形。
母亲的脾气急躁,但也是个要强的女人。
面对家庭经济危机,她没有退缩,而是用那股倔强与父亲抗争。
为了维持生计,她忙里忙外,不曾抱怨生活的苦难。
只是,这种坚强在争吵中变成了火药味,弄得整个家乌烟瘴气。
随着父亲渐渐放弃了炒股,家庭的经济状况逐步好转,日子也平稳下来。
姐姐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