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许知行小蓁蓁的女频言情小说《收徒返还:天才全是我徒弟许知行小蓁蓁无删减全文》,由网络作家“余老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岁月慢慢走,时光飞得快。转眼间,已是夏至。原本许知行是打算给孩子们放暑假,待在家中避暑。但不知为何,明明已经是酷暑季节,学堂内却依然清凉如初夏。那些孩子反倒是更愿意来学堂上学。既然如此,许知行便继续开课。正好来年二月,安宜县要举办大周朝开国以来第一场县试。若抓点紧,这些孩子倒也可以一起去参考。考不考得过无妨,经历一次,也算是多一份阅历。至于学堂为何会与外界酷暑的天气不一样,许知行也大概明白一点原由。这一切还是因为他自己。从立夏到夏至,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有自己的修持,另一方面有宇文清修行的授徒返还。许知行的浩然真气修为有了不小的变化。当他真气达到十缕的时候,那些浩然真气竟自行汇聚在一起,凝聚成道更为凝实,更为磅礴的真气。许知行明白...
《收徒返还:天才全是我徒弟许知行小蓁蓁无删减全文》精彩片段
岁月慢慢走,时光飞得快。
转眼间,已是夏至。
原本许知行是打算给孩子们放暑假,待在家中避暑。
但不知为何,明明已经是酷暑季节,学堂内却依然清凉如初夏。
那些孩子反倒是更愿意来学堂上学。
既然如此,许知行便继续开课。
正好来年二月,安宜县要举办大周朝开国以来第一场县试。
若抓点紧,这些孩子倒也可以一起去参考。
考不考得过无妨,经历一次,也算是多一份阅历。
至于学堂为何会与外界酷暑的天气不一样,许知行也大概明白一点原由。
这一切还是因为他自己。
从立夏到夏至,一个多月的时间,一方面有自己的修持,另一方面有宇文清修行的授徒返还。
许知行的浩然真气修为有了不小的变化。
当他真气达到十缕的时候,那些浩然真气竟自行汇聚在一起,凝聚成道更为凝实,更为磅礴的真气。
许知行明白,这就是至圣儒学之中所说的入品。
至圣儒学将浩然真气和儒道的修行共分了九品三境。
九品最低,一直到第一品最高,一品之后,还会有三境。
最终修成儒圣。
许知行现如今就是成功修成了第九品的儒士。
十缕真气汇聚成一道,等凝聚出第二道凝实真气的时候,便是八品儒士。
四道凝实真气是七品...
以此类推。
如今成功入品,许知行身上自然而然的会散发出一种儒士独有的气场。
这种气场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和事,甚至是天地环境。
为何古人讲人伴贤良品日高?
大抵就是这个原因。
而且有宇文清的修为返还,许知行不仅只是入了九品,除了那道凝实真气之外,他体内还有五缕普通真气。
距离第八品似乎也不太远了。
宇文清不愧是天纵之才,短短一个多月,便养出七缕真气。
修行速度比许知行这个先生还快。
不过最近宇文清的进境似乎慢了下来。
儒道修行,最重心性和文才。
以宇文清的年纪,以及对于儒学的理解,能养出七缕浩然真气便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想要继续进步,至少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行。
对此,作为先生的许知行和弟子宇文清都不着急,一切顺其自然。
日子一天天过,对于龙泉镇来说,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大周一统天下之后,出台了不少与民休息的国策。
其中一条就是减免赋税。
当年乱世之时旧吴国定下了多达数十种苛捐杂税绝大多数都被废除,只留下了一些基础税收。
有了这些国策,百姓也总算是看到了些许希望。
只是镇子上的人口依然是个问题,老弱太多,等这些老人离世之后,镇子里估计都没多少人了。
为此,安宜县县尊特地收拢部分流离失所的流民,按照每个地方的承受能力,给分配了下去。
今天,就是被分配到龙泉镇的流民进来定居的日子。
在官差的陪同下,龙泉镇里正协助安顿这些流民,将镇子上一些空置许久的房舍分配给这些人安家。
从此,龙泉镇便多了上百位外乡人。
只是这个季节,春耕已过,这些流民想要安身立命并不容易。
好在安宜县县尊早有考量,拿出一部分钱财物资,主持修建一条龙泉镇通往安宜县的官道,以及在龙泉河边,修建一座码头。
招募那些流民来做这些事,也算是一种以工代赈。
一开始龙泉镇本地的居民还有些眼红,也想参与工程修建,拿一份工钱。
可去了后才知道,官府给的工钱,仅仅也就只能够让人饿不死而已。
对于流民来说,这是天大的恩赐,毕竟能活命了。
可对于本就有生计的龙泉镇本地人来说,却有些看不上。
这也是安宜县县尊故意为之。
修官道和码头,本就是为了安置这些流民,如果本地人也来掺和一脚,那就失去了本质意义。
只要熬过这一年,等来年春耕,这些流民也就彻底安稳了。
因为人口的增加,龙泉镇也终于热闹了起来。
渐渐地开始有心思活泛的本地居民张罗起了一些小生意,卖点米面油粮,生活之物。
龙泉镇也总算是有了一个镇子该有的模样。
这一次除了流民安置之外,龙泉镇还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一伙人,驾着牛车马车,浩浩荡荡的进入了龙泉镇,直接住进了龙泉镇中最大的一座宅院。
听龙泉镇的老人说,那座宅院本是龙泉镇一位乡绅的宅子,后来因为战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搬走了。
只留下一位老仆看管打扫。
新进来的这伙人一看就与众不同。
他们身上穿的是与周边居民截然不同的丝绸华服。
那运送物资家当的牛车一辆接一辆,一眼看不到头,随行的人员至少有三四十个。
两匹马一起拉动的马车都有四五辆。
可想而知,马车里坐着的,一定是身份尊贵的贵人。
车队中间那辆马车上,绸缎遮掩的窗口被掀开了一角,露出一双清泉一般透亮的眼眸。
从眉宇来看,这应该是一位少年。
少年眼珠子极为灵活,对外面的一切显得是那么新奇。
“哇...姐姐你看,那个小孩没穿裤子诶,屁股都露在外面了。”
“还有那个,咦...鼻涕都挂在脸上了,脏兮兮的。”
“好奇怪,他们为什么都不穿鞋子?”
“哎呀哎呀,有伤风化,那妇人竟然当街袒胸露乳,在喂奶...”
......
少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忽然一只洁白修长的素手伸了过来,放下了被少年掀起来的窗帘。
紧接着一个温婉柔和的声音响起。
“明业,慎言。”
少年嘟囔着回道:
“姐姐,好不容易离开爹爹的管教了,你又来管我。”
马车里,除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少年之外,还坐了两个人。
一位看模样和神态应该是婢女。
另一个身穿一身青白色长裙,薄纱遮面。
光看其身段便能猜想到必定是一个姿容绝世的佳人。
想来应该就是少年口中的姐姐了。
“这里是我陈家祖地,你看不起的那些人,说不定还是当年的陈家长辈。不可无礼。”
少年嘟着嘴,不再说话。
坐在一旁的婢女却笑道:
“小姐,老爷能从这么一个穷困之地成为如今大周户部侍郎,可想而知老爷当年经历了多少磨难。”
少女没有接话,她眼眸低垂,神色淡然,不知在想些什么。
离开学堂后,陈家姐弟一路都在想着各自的心思。
陈云岚回想着刚才那一上午许知行所讲的课。
古诗《静夜思》
君子四德。
《西游记》。
每一样几乎都给她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
关键是这些内容似乎都深藏至理,令她越是琢磨越是心惊。
等她从思绪中回过神,忽然觉得好像有些不对劲。
转头一看才明白,原来是陈明业这一路上竟然也一句话没有,安静的不像是以前的他。
陈云岚好奇道:
“明业,想什么呢?”
陈明业一怔,嘿嘿道:
“没事什么。”
陈云岚更加好奇,这个弟弟从来藏不住话,这会儿竟然会扭扭捏捏。
“你是在想学堂的事吧?”
陈明业一愣,有些不好意思的扭过头。
“哼,谁想他了...”
陈云岚诧异道:
“他?许先生。”
陈明业见瞒不住,只好无奈道:
“没错,就是那个穷酸先生。”
陈云岚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说说看,你想到了什么?”
陈明业想了想,第一个问题就让陈云岚有些错愕。
“姐姐,不知道你感觉到了没有,那个学堂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了?”
“那学堂里竟然不热,原本我在门口站了一上午,早就热得受不了了,一走进去后竟然就不热了。而且这种不热很奇怪,感觉不是天气上的不热,就像是...像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不热...说不上来。”
陈云岚一怔,不禁有些刮目相看。
说实话,这一点的感受她不如陈明业。
因为她早已寒暑不侵,就算是酷暑季节在烈日下,也不会觉得热。
数九寒天在大雪中,也不会觉得冷。
所以她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一点。
不过听陈明业这么一说,陈云岚也立即反应过来。
那院子里,确实很不一般。
陈云岚有些欣慰,继续问道:
“还有吗?”
陈明业想了想,回道:
“还有,那许先生年纪并不大,一般我所见到过的这个年纪的男人,就没有一个能这么无视姐姐的。而他就能做到,而且他不是伪装,他的眼神,几乎没怎么在姐姐身上停留,关键是姐姐都已经屈尊求他了,他竟然还能拒绝。这也很不一般...”
陈云岚微微一愣,不禁对自己弟弟有些刮目相看。
“好小子,总算是有点世家公子的样子了。”
陈明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弟弟。”
陈云岚哑然失笑,伸出一根白玉般的手指点了点陈明业的额头。
“贫嘴。”
到底是出身不俗,眼光见识,绝非常人能比。
陈云岚牵起陈明业的手,语重心长道:
“明业,你是咱们陈家独苗,姐姐虽然也不想你过得太累,可是你肩负着陈家的希望,这是逃不掉的。”
“所以明业你可不能再继续这么胡闹下去了,你已经十一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开始担事,你要尽快成长起来,知道吗?”
陈明业眼中透出一股深深的无奈。
其实从四五岁时起,他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像那些侠客剑客一样,去浪迹江湖,逍遥自在。
可是他的身份注定了让他不得不妥协,不得不去做一些他不喜欢做的事。
陈明业不是不懂,只是希望能逃一天是一天。
可是现在看来,似乎是逃不过去了。
“好吧,姐姐,我愿意去学堂读书。”
陈云岚嫣然一笑,眼底却有些心疼。
“好,明天咱们再去求许先生。”
“嗯,好...”
......
第二天早上,宇文清带着其他人正在院子里做早操,远远的便看到陈家姐弟走了过来。
宇文清心中一动,不由得赞道:
“先生还真是料事如神,他们果然又来了。”
这一次,陈家姐弟学乖了,只是向宇文清微微颔首见礼,然后便坐在学堂院子外,支起了遮阳伞,静静的等着。
看样子,似乎是又打算蹭一节课了。
今天上午的课又是陈云岚姐弟俩从未听过的,听那位许先生说,这门课数学。
算术陈云岚自然会。
可是向许知行教的这种算术,却让她大开眼界。
特别是那个叫什么乘法口诀的东西,直接将原本极为复杂的演算过程简化成一个个简单的口诀。
只要背下口诀,就能以极快的速度算出一组庞大且复杂的算术。
听到这里,陈云岚甚至忍不住站起身,感叹道:
“许先生真乃天人...”
这一次,就连陈明业都有些服气了。
他还从未见过自家姐姐这么佩服一个人。
这个许先生果然是有真本事的人。
一上午的课过去了,学堂里的孩子和学堂外的陈明业全都眼巴巴的望着讲台上的许知行,期待着他继续讲昨天的故事。
许知行哈哈一笑,开口道: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许知行也不啰嗦,直接开讲。
学堂内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全神贯注。
就连宇文清也是一脸期待。
许知行讲到了孙悟空被菩提祖师遣返回了花果山,便停了下来。
再次惹得学生们心痒难耐。
“好了,大家回去吃饭。”
院子外,陈明业同样是心痒无比。
那孙猴子学了神通,回到了家乡,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会遇到什么事?
碰到什么困难?
这简直比不让他练武还要难受。
一旁的陈云岚想的却完全不一样。
她脸上带着惊容,眼睛里蕴含一丝痛苦。
脑海中努力的回想菩提祖师传给孙悟空的那一段妙法口诀。
可是她明明记得有那一段玄之又玄的口诀,却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半个字。
以至于强行去回忆时,竟忍不住气血翻涌,眼看着一口逆血就要吐出来。
陈云岚强行咽回了那口逆血,暗自调息了许久才稍稍恢复。
心中早已是一片骇然。
“天哪,这...这西游记究竟是什么故事?难道那里面讲的孙悟空和菩提祖师真有其人?那些妙法神通也都是真的?”
陈云岚不敢想象,如果这世上真有一种妙法,能变幻万物,能转瞬间十万八千里。
那还是人吗?
她不敢多想,而是理了理衣衫,站直了身体,朝学堂内恭敬行礼道:
“陈家陈云岚,陈明业,求见许先生。”
此话一出,四下哗然。
读书还能做官老爷?
骗人的吧?
他们世代农耕的泥腿子,命不如狗的贱民,还能翻身做官老爷?
绝对是骗人的。
可是,这话就是官老爷自己说的。
官老爷说的话,自然是一个字一颗钉,铁定的。
刘主簿又补充了一句。
说道:
“此乃大周开国十策之一,乃是天下共主,大周圣人,当今陛下亲笔御定,绝无虚假。”
听到刘主簿这么说,周围的龙泉镇居民才终于相信。
毕竟刘主簿都说了,那是圣人亲口定下的,刘主簿虽然是官老爷,可也不敢假冒圣人的说的话吧?
还不等众人回过神,刘主簿继续说道:
“今日来此第三件事,便是为龙泉镇许先生的知行学堂正名,许先生乃是县尊大人请来的先生,在县尊大人的大力支持下,于龙泉镇开办学堂。”
“尔等若想读书,便去找许先生,只要先生愿意,凡我大周男子,皆可入学。”
话已至此,众人看向许知行的目光早已大不相同。
没想到许知行之前说的那些话竟然是真的。
刚才那几个叫嚷着要把许知行赶出龙泉镇的人,一个个羞红了脸,不敢抬头。
瘸腿汉子更是一脸死灰。
刚才他可是把许知行得罪惨了。
以他的认知,自然会觉得许知行一定会报复他,甚至要他的命。
“砰...”
一声轻响,把众人目光吸引了过去。
原来是瘸腿汉子吓得腿软,不自觉的跪倒在地上了。
“许许许许...先生...小的...小的错了...”
许知行哪里会跟他一般计较?
这种人,既蠢又坏。
但这样的人,注定这一辈子都只能挣扎在底层,无法对他带来实质性的威胁。
所以许知行只是淡淡道:
“起来吧,下不为例。”
说起来要不是他们这些人,刘主簿今天也不会来龙泉镇,招生的事或许还得拖延一段时间。
瘸腿汉子如蒙大赦,想站起身,却发现腿脚不听使唤,没有半点力气,只好继续跪坐着。
刘主簿也没有多看此人一眼,这种小蚂蚁一般的人物,不值得他浪费半点精力。
随后刘主簿继续宣布后面的事。
在镇上挑选一名里长。
一开始村子里的人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许知行,推举他来当这个里长。
但许知行毫无犹豫的拒绝了。
最后经过众人推选,里长的人选落在了镇上一位颇有声望的老农身上。
一切事宜结束后。刘主簿便与许知行告别,离开了龙泉镇。
刘主簿离开后,围观的人却没有离开。
一个个看向许知行的目光,仿佛狼看见肉一般。
许知行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刚才刘主簿说了,读书读得好,就有机会当官。
这对于被官老爷欺压了一辈子的百姓来说,就像是一个逆天改命的机会。
他们自然都想要这个机会。
而许知行,就是龙泉镇唯一一个能给他们这个机会的人。
许知行笑了笑,摆了摆手道:
“天色不早了,大家回去吧,想来入学的明天再来。”
如今许知行的话对于龙泉镇来说可谓是最有分量的,听他这么说,大家不敢违抗,只好各自离去。
等人群散开后,宇文清走到许知行面前,问道:
“先生,明天我也来帮忙吧?”
许知行点了点头,笑道:
“好。”
宇文清大喜,笑得无比灿烂。
那名病痨中年也走了过来,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玉佩,递给许知行,说道:
“许先生,我父子家无长物,只有这一枚玉佩勉强能拿得出手,先生若是不弃,就收下当做束脩吧。”
许知行看了眼宇文清父亲手中的玉佩,只见其通体满绿,珠光宝气,一看就知道这成色乃是玉中极品。
这如何能收?
“此物太过贵重,宇文兄还请收回。至于束脩,我看不如这样,让宇文清在我这里帮忙,做做庭院洒扫的工作,就当是相抵了。”
许知行虽然主张有教无类,但束脩的事是必须的规矩。
这体现的是学生求学的礼节和诚心。
免费得来的东西,人们大多不会重视。
所以束脩,也就是学费,是一定要收的。
只不过他也不会定下一个固定的标准,全凭学生自愿。
病痨中年看着手中玉佩,沉思了片刻,然后又看向宇文清,似是询问。
宇文清连忙道:
“我愿意帮先生洒扫,但父亲,束脩还是要的。”
许知行也不勉强,转身牵起小蓁蓁的手一边离开一边说道:
“求学在心,不在财。你们自己定。”
说罢,他已经带着小蓁蓁走远了。
病痨中年望着许知行离去的背影,眼中乍现一抹明亮的神采。
“好一句求学在心,有意思的人...”
宇文清仰起头,望向父亲,问道:
“父亲,先生是什么意思?”
病痨中年微微笑了笑,轻声说道:
“清儿,你记住,以后,他就是你的恩师了。”
宇文清疑惑的点了点头,心想,先生本来就是我的恩师啊?
他不明白,刚才许知行的那番话,是只有对真正入室的弟子才会说的。
若非入室弟子,谁会放心让一名学生打扫自己的隐私之地?
病痨中年听出来了许知行话里意思,于是特意忠告自己的孩子。
至于宇文清听不听得懂,明不明白,现在都还不急。
时间久了,自然就明白了。
许知行带着小蓁蓁和赵寡妇一起,回到了赵氏酒坊。
其实说是酒坊,酿的酒也不过是两三种。
乱世刚过,吃饱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多少粮食用来酿酒?
所以酒坊的产量并不高,酒钱也并不便宜。
只有镇上几户光景好些的人家,才会偶尔来打上几两酒尝尝。
但是今天,赵寡妇在厨房忙完之后,坐在饭桌前,却特意为许知行倒上了一碗有些浑浊的烧酒。
“小许,恭喜你,学堂终于开张。”
赵寡妇有些感慨,当初怎么也想不到,一时好心收留的一个小乞丐,竟然有这么大能耐。
一开始她听说许知行要开学堂的时候,其实反应跟镇上那些人差不多。
只不过赵寡妇是一个明事理的人,经过许知行的劝说,她也转过弯来。
今天听到刘主簿亲口宣布的事后,她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地了。
许知行端起酒碗,看向赵寡妇,语气无比诚恳。
“赵姐,承蒙您收留照料,让我不至于冻死街头。这份恩情,知行会永远铭记在心。”
说罢,许知行仰头喝光了碗里所有的酒,一滴不剩。
赵寡妇微笑着看着他,默不作声。
坐在一旁的小蓁蓁却忽然感觉,娘亲的眼里,好像有些什么东西一闪而逝。
听到许知行的话,陈家姐弟都不禁愣住了。
听许知行的意思,竟然是拒绝了他们?
说实话,陈云岚只考虑过自家弟弟愿不愿意学,还从未想过被拒绝。
在她的固有观念中,以他们的身份,向来都只是他们拒绝别人,还真很难碰到别人拒绝他们的。
陈云岚一时有些错愕,她的弟弟陈明业也差不多。
陈云岚指了指婢女手中端着的托盘,尝试着问道:
“许先生,可是束脩不满意?”
许知行摇了摇头。
“与钱财无关,就像我说的,陈公子并非诚心求学,与其勉强入学蹉跎岁月,倒不如就像陈公子自己说的,好好练武,学东西,贵在精,而不在多。二位请回吧。”
说罢,许知行便端起了桌上茶杯,轻抿了口茶水。
很有眼力劲的宇文清走到院门口,打开了院门,向着院子外面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云岚一时反应不过来,这个小镇里的教书先生,竟然赶自己走?
就算是在京城,她也从未受到过这种待遇。
端着托盘的婢女见状,顿时脸色冰冷,怒斥道:
“大胆腐儒,你可知我家小姐是谁?竟然这般无礼?”
许知行只是默默的喝着茶,并未曾多看她一眼。
“你...”
婢女还要再骂,陈云岚开口制止了她。
“住口...”
听到主子开口,婢女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
陈云岚看了眼许知行,见他态度坚决,便不再勉强。
微微欠身道:
“打扰了。”
说罢,便带着弟弟和下人转身离去。
经过宇文清身边的时候,陈明业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哼,乡下人,倒是好大的架子。”
宇文清眼神一顿,随后为微微抬头,眼眸中闪过一抹莹白光芒。
“小清,送客。”
许知行的声音悠悠传来,宇文清眼眸底下那一抹莹白瞬间隐没。
他侧了侧身,伸手道:
“请。”
已经走出去几步的陈云岚不禁脚步一顿,转头看了眼这个看似文弱的少年。
眼底不禁流露出一抹讶异。
刚才那一瞬间,她分明感觉到一股不同凡响的气机在这个少年身上流转。
可当她再次看过去时,少年却依然是一副平平无奇的样子。
陈家姐弟离开后,宇文清回到许知行身边,脸色有些不愉快。
许知行瞟了他一眼,笑道:
“怎么?这就不开心了?”
宇文清也不隐瞒,瓮声瓮气道:
“他们瞧不起先生,弟子看不惯他们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许知行笑了笑,给宇文清倒了杯茶。
“先喝杯茶,消消气。”
宇文清双手接过茶杯,浅浅喝了一口。
看着许知行那淡然的模样,忍不住问道:
“先生就不生气?”
许知行一愣,笑道: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那陈小姐从始至终也算是有礼有节,作为他们那种身份的人,已经算是很难得了。”
宇文清却有些不忿道:
“她表面上有礼有节,可实际上却从未问过先生您愿不愿意收她弟弟,好像让您收下他是理所当然一般,这种态度其实在我看来比她弟弟还要可气。”
许知行看着宇文清一脸的不忿,忍不住哈哈笑道:
“哈哈哈...小清,你要知道,她从小到大生活的是什么环境?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处于那样的地位,还能不能以平常心来对待地位远不如你的人呢?”
宇文清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许知行继续说道:
“圣贤云:推己及人,反求诸己。道德是用来律己,而不是用来责人的。”
听着许知行的教诲,宇文清不禁陷入沉思。
许知行见状欣慰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先生也不是说她的做事方式就是对的,只是告诉你,不必为他人之过错而坏了自己的心境。”
宇文清想了想,忍不住频频点头。
他站起身,躬身行礼道:
“多谢先生教诲,弟子明白了。”
“嗯,明白就好,来,把棋盘拿来,咱们下一盘。”
“好嘞,先生稍等,我这就去拿。”
另一边,陈云岚带着陈明业回到了陈宅。
一路上陈云岚始终有些恍惚。
她可以百分百确定,刚才在那个少年身上感受到一股极为精纯的气机。
这种气机只有内功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才会拥有。
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气血尚且不够饱满,如何能练出这种程度的真气?
天下武夫之间,有一个共识。
武夫共分九品,下三品练皮肉骨血,熬炼自身气血。
只有进入中三品才能练出内家真气。
无一例外,十五岁以下的习武之人,理论上是不可能练出内家真气的。
因为真气的由来乃是以气血炼化,所谓炼精化气便是这个原理。
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气血不足,根本不足以凝练出真气。
除非是那种先天体魄强大的绝世天骄,常人不可能在十五岁之前凝练出真气。
既然如此,那刚才那个少年又是什么情况?
难道龙泉镇这个小地方,也能出一位这等天生武体的绝世天才?
“弟子如此,那作为先生的那位呢?”
陈云岚不禁想到那位许先生。
外表上看,她看不出这位许先生有任何神异之处。
就像那个少年,在他没有显露出气机的时候,她一样看不出任何不同。
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习武之人,达到凝聚真气的境界,至少也是练武多年的人。
这种人无论他怎么隐藏,身上终归会有一些他所练武功的痕迹。
比如练外门功夫的,到了一定境界必定会神庭饱满,气息彪悍。
或者剑客、刀客,也都会或多或少有些痕迹。
可这个许先生和那位少年,从头到脚体现出来的气质,都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
顶多有些气度罢了。
实在看不出身上有练武的痕迹。
如果说非要解释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传说武夫练功超脱一品境界之后,一身气象便会返璞归真。
外表上看,就像是一个普通人。
可要说那位许先生和那少年是超脱一品境界的神仙人物,陈云岚绝对不可能相信。
“有意思,一个龙泉镇,竟然会有这般人物...”
陈云岚越来越好奇。
想到这里,她转身对一旁闷闷不乐的陈明业说道:
“明业,明天我们再去找许先生,这一次,你若敢再胡闹,我便把你送回京都去。”
陈明业一愣,刚想顶一句嘴,但看到姐姐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心里不禁一阵发毛。
他只好老老实实的回道:
“好吧,都听姐姐的。”
见他这副委屈的样子,陈云岚又有些心疼,走上前捧着男孩的脸,柔声道:
“明业,不可再胡闹了,说不定,这位许先生会给你一份莫大的惊喜呢。”
许知行用意念在脑海中回了句,领取。
领取成功,奖励至圣儒学全套,发放中。
刹那间,许知行感觉自己脑海中凭空多了许多不属于他的记忆。
一篇篇典籍,一卷卷的经义。
有他读过的知道的,也有他从未耳闻的。
宛如书山学海,磅礴浩大。
奇怪的是,这些东西明明是以一种极为粗暴的方式灌输进许知行的脑海中的,可他却并没有感觉有任何不适。
自然而然,就像是他本来就会一般。
不过也只仅限于会。
那么多的典籍,他不可能全部参悟通透。
等许知行接收完至圣儒学全套的内容后发现,这系统传授给他的儒学似乎有些不一样。
儒家虽然向来有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的说法,但就许知行前世所知,这所谓的浩然正气并非真的是指某种能量。
更多的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和品性。
但系统所传授的这套至圣儒学中却蕴含有许多真正的养气、练气之法。
能够养出一口胸中浩然真气,使读书人也能拥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能力。
这就有点玄幻了。
穿越到这个世界这几年,他差不多弄明白,这个类似于地球古代的世界,确实有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的江湖高手。
他也亲眼见到过,一名刀客凭空一刀,将数米外一颗人头斩落。
可那是武功,是需要一招一式,数十年勤学苦练练来的武功。
像系统传授的这种,读书就能读出一个真正拥有神仙手段的儒家圣人这种情况,还真没听说过。
不过也有可能,他走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还太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存在着局限。
说不定,这里还真就是一个玄幻世界。
许知行没想那么多,接收完奖励后,便开始研究起这个所谓的系统金手指来。
那个属性栏倒没什么,很直接简单。
让他感兴趣的是那个授徒返还的功能。
目前系统显示,授徒返还的倍数是1倍。
代表的意思应该是指只要是他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如果学会了,或者说练成了,都会以一倍的倍数返还给自己。
打个比方,学生掌握了一个知识点,那么系统就会返还许知行同样的一个知识点。
或者说学生练成了一缕浩然真气,那许知行也会得到一缕浩然真气的返还。
就是不知道,这个功能能不能叠加。
除了这个功能外,许知行发现他还能查看弟子的个人信息。
不过也有个条件,潜力值不到八十点的人,是无法被系统接纳成为许知行的弟子的。
只有潜力值在八十点以上的人,才能成功被系统认定,许知行传授给他们的东西才能返还。
许知行点开了宇文清的信息,显示出来的也是一个数据栏。
弟子:宇文清(男)
年龄:11岁
技能:无
身份:知行学堂大弟子
隐藏身份:前燕国王室嫡系后裔
简短的几行字,基本上让许知行掌握了少年最重要的信息。
让他意外的是这第一个送上门的弟子,竟然还是一位被灭掉的王朝的嫡系后裔。
大周灭六国,平定天下,若被人知道了宇文清的身世,恐怕必定是一场莫大的灾难。
不过许知行并没有太过在意。
不管是前朝王室,还是普通百姓,在他心中并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入了知行学堂的门,那就是他许知行的弟子,就要一视同仁。
而且他也已经确定,将来就传授宇文清至圣儒学。
毕竟也是因为他,才开启的系统奖励的。
至于他以后若真练出了什么了不起的手段会不会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那就是他自己的事。
作为老师,他会教、会劝、会引导。
但若如此还是不听,作老师的有能力就帮,没能力便只能隔岸相望了。
研究完系统后,许知行退出了意识空间,站起身打开了茅屋的房门。
他之所以让宇文清七天后再来上课,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七天内还能不能招到其他的学生。
不过看龙泉镇人对读书识字的态度,恐怕有点难。
他倒是不急,等学堂开学,宇文清从这里学到了知识,传出去后官府并没有拿宇文清问罪,那一切谣言便会不攻自破。
只不过为了盖这间学堂,他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积蓄也已经消耗一空。
如今身上更是只剩下十几文钱,连维持度日都难。
还是得想想办法挣点钱了。
另外最近他一直住在赵寡妇家里,日子久了必定会生出许多的闲言碎语。
他自然不怕什么,但毕竟会坏了赵姐的名声。
所以他也要尽快搬出来。
只是该怎么挣钱呢?
他脑子里确实有不少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但想将那些知识变成钱,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到的。
最主要的是,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都是禁忌。
能挣钱,也能送命。
“还是得想办法转变镇上居民的思想,今年是大周开国元年,很多政令还没有传达到这种偏远地方,或许我可以主动一些。”
想到这里,许知行大概有了想法。
第二天,许知行跟昨天一样,开门招生。
镇上的居民依旧是对他避之不及。
许知行仍然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不过今天镇上倒是有些不平静,一夜之间,不知从哪里传出流言,说是县里官府有政令,但凡是发现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第一时间上报官府。
检举有功者,官府或许会给予不小的奖励。
因为大周初定,龙泉镇上一任的里长死后一直空悬着。
所以龙泉镇现如今正处于一个政令无法传达的偏远角落。
听到这些关于检举有功会得到奖励的留言,镇上某些人便坐不住了。
镇子里人不多,青壮年又大多参战战死,只剩下一些孤儿寡母,老弱病残。
平时不太可能会出现违法乱纪的事。
那么摆在眼前的唯一一件在他们看来属于违法的事,就是许知行开设的学堂。
按照之前吴国统治这里时的规矩,普通百姓敢读书识字,要么直接判死罪,要么被抓去服苦役。
龙泉镇的人还没从以前的旧法中挣脱出来。
所以显而易见,许知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就是一件大功。
于是在这一天,龙泉镇通往县里的山路上,不再冷冷清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