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也因经验不足、资历尚浅而铩羽而归。
在出租屋里,望着桌上堆积的拒绝信,泪水夺眶而出,迷茫与无助如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拨通了林爷爷的电话,听筒那边传来他略带沙哑却依旧沉稳的声音,“丫头,别怕,人生就像书,有起有伏,这不过是个波折章节。”
林爷爷的话如同一束光,穿透阴霾,我想起旧书屋在风雨中坚守多年,历经沧桑却从未倒下,自己又怎能轻易言败。
我重振旗鼓,不再局限于大公司、热门岗位,转而将目光投向一些小型文化工作室、社区报社,从最基础的校对、采编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工作忙碌且琐碎,时常为了一个标点符号、一处用词反复斟酌,为了抢新闻热点、挖掘独家素材风里来雨里去,可每当一篇篇报道见诸报端,一本本精心编辑的书籍出版问世,心中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是怀揣摄影梦的热血青年,有的是笔锋犀利的资深评论员,我们一起探讨文化现象、挖掘社会痛点,试图用手中的笔与镜头,为这个世界增添一抹亮色。
时光悄然流转,我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对文字的赤诚之心,在业内渐渐崭露头角,有了自己的专栏,也收到出版社邀约,计划出版个人作品集。
在筹备作品集期间,我决定回到小镇,回到那座旧书屋,我想在故事开始的地方,为这段文学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小镇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宁静祥和,老街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两旁店铺飘出熟悉的烟火气息。
旧书屋前,林爷爷早已等候多时,他身形愈发佝偻,可眼中光芒依旧。
走进书屋,熟悉的油墨香扑面而来,书架上书籍摆放整齐,似在静静诉说往昔故事。
我坐在曾经的小板凳上,摊开稿纸,笔下文字如清泉流淌,将童年回忆、成长感悟、文学梦想一一倾注其中,每一个字符都饱含着对旧书屋、对林爷爷的感恩之情。
作品集出版当日,我带着新书回到小镇,阳光洒满老街,邻里乡亲纷纷前来祝贺。
我将一本新书郑重地递到林爷爷手中,他双手颤抖着接过,翻看着书页,眼中泪光闪烁,“丫头,你做到了,书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