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李老头每三个月都会准时前来,一待就是两天,为大家解决这 “头等大事”。
李老头先是笑着招呼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坐下,动作轻柔地为老人围上白布,手法娴熟而又细致。
他一边剃着头发,一边与老人亲切地唠起家常:“张大爷,最近身体咋样啊?”
“挺好的,就盼着你来给我剃个头,精神精神。”
两人相谈甚欢,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格外融洽。
孩子们则在一旁好奇地张望着,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祠堂坐落于村子的一角,古朴而又庄重。
里面有几间专门供外人居住的房间,李老头每次来都住在这里。
忙碌了一下午,夕阳渐渐西斜,余晖洒在大地上,李老头收拾好工具,朝着祠堂走去。
他走进房间,放下行李,先是认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随后缓缓走到供奉着祖先牌位的地方,恭恭敬敬地拿起香,点燃,稳稳地插在香炉里,深深地鞠了一躬。
今天却出现了个很少碰见的熟人,刘老头,风水先生老刘,便是这一带土地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足迹遍布周围山川田野,凭借着对风水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为村民们排忧解难,趋吉避凶,早已成为村民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关键人物。
老刘身形清瘦,岁月的风霜在他面庞刻下了一道道或深或浅的皱纹,始终挂在嘴角的和蔼笑容,却让人倍感亲切。
他平日里总是背着一个洗得有些发白、边角都微微磨损的破旧布包,这布包看着不起眼,里面装的可都是他看风水的 “宝贝”,每一样都承载着他多年来的风水实践与传承,凝聚着古老风水文化的精髓。
李老头:“老刘头,今天什么风把你吹这来了,我们有段时间没见了吧。”
看着这个也是破落的熟人,李老头也是很无语了。
老刘:“老李啊,这你家啊,你能来我不能来?
看你哪穷酸样,哼。”
说完两人大笑了起来,笑声中夹杂了许多东西,突然笑声戛然而止,相互看了眼同时说道:“门口抽一个”默契的让人心疼,但在两人心里确实很舒心。
第二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村里的李大叔家便热闹了起来。
李大叔操劳了大半辈子,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盖新房的钱。
在这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