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是京都施行,但只要有可信的文件,便也够了。
起码能够让摆摊的人们自信起来,他们做的不是投机倒把的事情,也不再是抬不起头的事。
最起码让大家知道,过不了多久,就能堂堂正正的做生意了。
沈修迟发现她这几天都在书店跑,忍不住问:“你去找什么,我帮你。”
“我想找找全国有关摆摊做生意的这些通知和政策。”陆枝枝不好意思的说,又解释道:“现在都听说政策变了,但却一直没有看到相关的通知,所以我就想找找看。”
“这种政策要一步一步来,恐怕还没有到这边,要有的话,估计京都那边有。”沈修迟说,又说道:“我可以托人帮你找找,他刚好在报社工作。”
陆枝枝:“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没事,不就是找找报纸,没多大事。”沈修迟说,“再说了,那小子刚好欠我一个人情。”
陆枝枝这才答应下来。
在熟人的带领下,两人很快翻到了相关文件。
文件虽然还没有表明说摆摊,但依旧允许个体户经营,允许从事餐饮,小商品等一些交易活动。
这白底黑字,比任何人说出来的都有说服力。
第二天,她把文件给了周边一起摆摊的人们看,果然大家的反应都很是惊讶。
“我上次听别人说现在允许小买卖,我以为是唬人的呢,没想到是真的!”
“对啊,谁能想到世道变了,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就是,下次那群人再来我再也不怕了被抓了,我们这是合法的!”
大家打心底开学,都忍不住笑了,陆枝枝也跟着大家伙笑了。
沈修迟忍不住问:“你明天都不打算来了,干嘛多此一举,他们都没有帮助过你,甚至还和你争吵过。”
例如隔壁卖鞋垫的大娘,经常因为她往她哪儿去了点,大吵大闹。
还有同样卖过年东西的大爷见她生意好,第二天就占了她的摊位。
陆枝枝笑了笑,说:“你没过过过苦日子,所以不知道,没有钱,才会一勺盐,一勺糖斤斤计较,我记得我外公外婆以前的账本上就写的,欠谁谁家一勺盐,一勺油。”
隔壁的大娘虽然计较,但见她摊位有人逃单,就会出声提醒。
大爷虽然占了她的摊位,但也会多占一个摊位,确保她有地方。
所以,并没有绝对的坏,也没有绝对的好。
他们只不过都是群,为生活奔波的人罢了。
沈修迟听着她说这些,眸中的疼惜掩盖不住。
陆枝枝见他的样子,赶紧说道:“可别可怜我,我是过过苦日子,没吃过苦,以前有我外公外婆,他们才舍不得我吃苦,我连地都没下过。”
沈修迟笑看着她,“那我算是没过过过日子,吃过苦了,以前任务的时候夏天下地,下雨上山,冬季雪山。”
“噗。”陆枝枝忍不住被逗笑了。
原本她还有些伤感的,现在一扫而空。
沈修迟见她不在忧郁,嘴角也不由一弯。
陆枝枝看着沈修迟,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沈修迟几次三番的撞到她尴尬的场景,还屡次出面维护她,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答谢了。
陆枝枝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今天,又麻烦你了。”
“没事。”沈修迟说,又停下来看她:“她们要是下次再找你麻烦,你就告诉我,我找公安把他们抓进去。”
陆枝枝听着这话,忍不住笑了下:“沈老师说,你这人最铁面无私,不是徇私舞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