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年长她几岁,早早地就能帮家里分担家庭负担,先后安排在了林场工作。
而到了她林场就不能再安排了,父母便决定送她回老家河北插队。
父母想着老家还有个姑姑可以照顾她,这才让她踏上了回乡的路。
十六岁的小勤,回到乡下。
从此,便与土地为伴,与自然为伍。
每天,她都在田间地头挥洒着汗水,那烈日高悬,晒得她皮肤黝黑,可她从不喊累。
在这下乡的两年里,她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挑战,农田里繁重的劳作、恶劣的天气,还有生活上的各种不便,但,这些经历也让她变得愈发坚强和独立。
当地有个官员,竟然答应,可以先把她招工,进县里的纺纱厂。
但条件是要她和自己儿子结婚。
小勤的姑姑看她已年满十八岁,想着这或许是个好的归宿,就答应了这桩婚事。
其实县里的知青办,本就给了他们村招工名额,她那在老家农村的姑姑,满心以为这次真的帮上了侄女,也算是对得起哥嫂了。
小勤年轻时长得还算漂亮,或许是在东北长大的缘故,有人说她长得像俄罗斯姑娘。
宽宽的额头,白皙的皮肤,她有着浓眉大眼睛,扑闪着长长的睫毛,高挺的鼻梁,大大的嘴巴,牙齿白而整齐。
头发不但发黄,还带着自来卷。
嘴角总是习惯性地上翘,即便不笑,也像是带着笑意。
她与当地的女孩比起来,显得有些洋气。
大概是参加了两年劳动锻炼的结果,她生就得粗胳膊粗腿,还有点膀大腰圆,浑身透着一股质朴的力量。
那个官员的儿子,第一次见到小勤,就被她身上那股和当地女孩不一样的气质吸引住了。
这个官员见状,便托了好几拨人来说媒,还满口答应,只要小勤嫁给他儿子,安排在县纺织厂工作的事包在他身上。
可这官员的儿子,偏偏遗传了父母的缺点,他正好应了老百姓的那句俗话:“丑人必作怪。”
他小时候就不爱学习,现在他爹给他在食品公司谋了个铁饭碗,他依旧不务正业。
走路头往前勾,溜肩驼背。
一双眼睛贼眉鼠眼,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喝酒、打架,在县城里俨然成了一霸,也有戏称他“衙内。”
他父母听别人说:“这种孩子,娶个媳妇也就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