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老太君守国门,上马杀敌下马勾栏楚瑶穆烈霜后续+全文

老太君守国门,上马杀敌下马勾栏楚瑶穆烈霜后续+全文

不易老哥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御书房,灯火通明。这两天的政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北境军事。至于楚家老太君在宫门前闹的那一场,根本没有人提及,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楚家能够承担大将的已经几乎死伤殆尽,武勋世家没了将领还有什么用。再是世代功勋、开国武侯又如何?那楚家听令交出兵符也就罢了,这份虚假的荣光还能保持下去,等着一代代削爵,至少百年内无虞。偏偏楚老太君不愿意低头,大概是悲伤之下失了智,竟把两百多年楚府积累的功勋、情分消耗了个干干净净。硬要来了个前线副将之位有何用?难道楚老太君这个七旬老妪还能提枪上阵杀敌?楚家军没了楚家将领,很快就会沦为前线其他将领的囊中物、盘中餐。兔死狐悲是有,但不多,这两天讨论最激烈的就是由谁来担任前线大将军。楚家已经完了,谁都能看出来,皇帝...

主角:楚瑶穆烈霜   更新:2025-02-21 16: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楚瑶穆烈霜的其他类型小说《老太君守国门,上马杀敌下马勾栏楚瑶穆烈霜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不易老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御书房,灯火通明。这两天的政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北境军事。至于楚家老太君在宫门前闹的那一场,根本没有人提及,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楚家能够承担大将的已经几乎死伤殆尽,武勋世家没了将领还有什么用。再是世代功勋、开国武侯又如何?那楚家听令交出兵符也就罢了,这份虚假的荣光还能保持下去,等着一代代削爵,至少百年内无虞。偏偏楚老太君不愿意低头,大概是悲伤之下失了智,竟把两百多年楚府积累的功勋、情分消耗了个干干净净。硬要来了个前线副将之位有何用?难道楚老太君这个七旬老妪还能提枪上阵杀敌?楚家军没了楚家将领,很快就会沦为前线其他将领的囊中物、盘中餐。兔死狐悲是有,但不多,这两天讨论最激烈的就是由谁来担任前线大将军。楚家已经完了,谁都能看出来,皇帝...

《老太君守国门,上马杀敌下马勾栏楚瑶穆烈霜后续+全文》精彩片段


御书房,灯火通明。

这两天的政事只有一件,那就是北境军事。

至于楚家老太君在宫门前闹的那一场,根本没有人提及,就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楚家能够承担大将的已经几乎死伤殆尽,武勋世家没了将领还有什么用。

再是世代功勋、开国武侯又如何?

那楚家听令交出兵符也就罢了,这份虚假的荣光还能保持下去,等着一代代削爵,至少百年内无虞。

偏偏楚老太君不愿意低头,大概是悲伤之下失了智,竟把两百多年楚府积累的功勋、情分消耗了个干干净净。

硬要来了个前线副将之位有何用?

难道楚老太君这个七旬老妪还能提枪上阵杀敌?

楚家军没了楚家将领,很快就会沦为前线其他将领的囊中物、盘中餐。

兔死狐悲是有,但不多,这两天讨论最激烈的就是由谁来担任前线大将军。

楚家已经完了,谁都能看出来,皇帝要扶持武勋新贵。

而且北境连丢十六城,如今凭借镇岳城的天然雄关抵挡,尚还稳得住。

局势已经溃败如此,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换句话说,前线但凡立下一点功劳,哪怕是夺回一城,也会被放大。

用楚家六代功勋铺出来的局面,可有太多人馋得睡不着觉了。

御书房中,大皇子、三皇子、八皇子,宰相,兵部尚书、左右侍郎,户部尚书,武勋蒙家……

所有人都在争取这唯一的正将之位,尤其是三位皇子。

大乾王朝尚未立下太子,如果谁的人能够率领北境将士夺回失地,必然会替代楚家成为王朝新的军魂。

这等助力之下,太子之位唾手可得。

三位皇子吵得不可开交,使劲夸自己推荐的将领、攻讦对方提出来的人。

都吵两天了,仿佛丝毫不觉疲倦。

昭武帝也任由他们吵,等稍作停歇的时候望向了户部尚书。

“爱卿,粮草一事如何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

其实楚瑶当时在宫门前的发难是误打误中,当时前线确实粮草未到。

前方新败,这回昭武帝绝对不会让粮草出问题。

“启禀陛下,江南和北境都在全面抢收。

北方战事吃紧,临时加税负也并未引起乱象,粮草攻击必然没有问题。”

“好!”

天佑大乾,今年风调雨顺,各地粮食丰收,加上国库储存,打得起这一战。

万事俱备,昭武帝心中大定,入冬之前必须要夺回几城。

最关键的是打掉了楚家,付出些许的代价完全值得。

听到户部尚书的结论,皇子们又争了起来,连兵部三位大佬也参与其中。

全场只有一个人,抱着膀子倚在边缘,眼瞅着都快睡着了。

“蒙爱卿?蒙爱卿!”

蒙毅陡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抬手擦了擦嘴角,“陛下您叫我?”

昭武帝:……

“刚刚众位爱卿的话你都听到了?”

“听见了听见了。”

“那你说说,派谁去当这个前线大将军?”

“都行,众位推荐的都是虎将良才,都好啊。”

昭武帝:……

这老东西,听见个屁!

眼睛都没全睁开,就搁那儿打马虎眼。

“你别搁那儿和稀泥,跟朕说点实在的!”

蒙毅表情那叫一个委屈,“没有和稀泥啊陛下,几位皇子跟兵部推荐的当然都是好的。”

昭武帝气急。

蒙家也是世代忠良,开国元勋、六代武勋世家。

不过跟楚家不同,他们的力量不在边境,都在京畿要地,守备京城的禁卫军就是蒙家世代统帅。

蒙骁是蒙毅嫡孙,统领宫中侍卫,正得不能再正的坚定保皇派。

因为忠心耿耿,从来不参与党争。

反正谁上位都离不开蒙家护卫,何必给自己找罪受。

正因为这份超然,蒙毅才老神在在。

整个御书房的臣下之中,只有他和户部尚书没有推荐人选,倚着柱子都快睡着了,昭武帝瞅得真真的!

平白被扰了瞌睡,蒙毅躬身行礼,“陛下,老臣年纪大了精力不济,要不臣先告退?”

“滚蛋!”

“好嘞。”

蒙毅扭脸就走,被昭武帝断然喝止。

“给我回来!来人,给侯爷搬把椅子。”

蒙毅还想挣扎一下,“陛下,老臣年纪大了,肚子……”

“来人,给侯爷上点御膳房的宵夜。”

这下好了,全都堵上了。

蒙毅不情不愿坐了下来,享受着皇帝的宵夜,不过看样子还不怎么领情。

“蒙爱卿,你怎么不推荐自家的将领?”

三位皇子和兵部三人心里头咯噔一下。

如果皇帝派蒙家的人,那还有他们什么事儿?

蒙家出了名的不站台,这泼天的功劳不就浪费了吗?

还没来得及想好怎么出口反驳,或者在等其他人冲在前头。

这时候蒙毅淡定地撇了撇嘴,表情那是半点不慌。

“陛下,不是老臣不推荐,是无人可推荐。

您是知道我的,家里头的弟子不争气,这一辈就出了个蒙骁勉强能看。”

意思很明确了。

咱不是不推荐,咱家是没有那能人,唯一能看的蒙骁还得统领御前侍卫。

昭武帝不动声色,“既然如此,那就让蒙骁去?”

“快拉倒吧,拱卫宫中跟前线作战完全是两码事儿,他哪有那个能力?”

“蒙爱卿这就妄自菲薄了吧,朕记得蒙骁也曾在北境服役。”

蒙毅摆了摆手,“那都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当年都没能闯下什么功绩。

就是陛下给面儿,让他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罢了。

这么说吧,如果是太平岁月,蒙骁守守城的能力还是有的。

可现在形势危急,要的是杀伐果断的大将,他不是个儿。”

开玩笑,蒙毅多精啊,粘上毛就能成猴儿的老家伙。

楚家世代功勋,一辈一辈的男丁往北境填呐。

结果呢?就剩一府的娘儿们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要不是老太君立得住,世间将再无楚家军。

虽然饮鸩止渴吧,但都是行伍中人,蒙毅理解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情。

蒙家之所以世代蒙恩,就是因为从来不伸手。

出了京畿重地,一名将领都没有,无论南境北境,最多年轻一辈稍作历练,绝不安插任何人手。

现在让蒙家去北境获取不世之功,别说他不屑踩着楚家皑皑白骨上位,就算泼天的功劳在前,老爷子也不会多瞅一眼。

蒙毅跟缩在龟壳里似的,根本无从下口,把昭武帝气得啊。

御书房中其他人却是齐齐松了口气。

不多时,争执再起。


如果老太君需要,我们甚至可以暗中调集大量的粮草输送到北境。”

楚瑶点了点头,“倒是实在。”

庄澜笑道,“家主自是带着满满的诚意。”

两份助益都落在了实处,在外人看来对现在的楚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楚家其实与江湖中人并非没有交集。

边关战事频发,不少江湖游侠投身军旅,他楚家军也接收过不少。

侠以武乱禁是没错,但这话也得分两头说。

毕竟还有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所以楚家与不少江湖势力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但这两条助益的付出太高了,超过了江湖道义的范畴。

“所以船队前方的事故并非意外?”

“没错,是我等故意制造,不过请楚老太君放心,并不会阻拦航道太久,一时三刻便会让开。”

“你们还能预知起雾?”

庄澜矜持笑笑,“一辈子水上讨生活的人,总归有些经验。不说完全准确,但也有七八分把握。”

“厉害啊。”

“您客气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啊。”

楚瑶翻了个白眼,“不值一提”你乐个啥玩意儿,滋着口大板牙给谁看呢。

不过掌握天时,这份本事放在水军作战上还是挺厉害。

当然,漕帮最厉害的还是运输能力,楚瑶相信他们确实具备偷偷运输大量粮草的能力。

只要达成合作,几乎就没有了补给方面的后顾之忧。

于是楚瑶也不再浪费时间,直截了当问道:“所以,你的家主想要楚家做些什么?”

即便场间只有两人,庄澜依然环顾了一下四周,可见谨慎,而后靠近一些小声开口:

“此时不需要,只希望楚家可以重新掌管北境。

真到那时,家主大概便会与楚家商议报酬之事。”

他把“掌管”两字咬得很重,两人都心照不宣这是何意。

三皇子笃定一旦楚家能够翻盘,之后再不会对父皇的命令言听计从。

如果能够成功,对他来说将是份巨大的助力,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不能成功,那就万事休矣。

最关键的是,万一楚家成功,事后依然需要漕帮的援助。

毕竟北境产粮有限,边关战事不断,想要坐稳北境的交椅,只有从外部运粮入境这一条路,所以三皇子此时才会不计回报地下注。

楚瑶当即拍板,“可以。”

这都不叫一本万利,因为根本没有“本”,纯赚的买卖,不吃白不吃。

至于之后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之后再说呗。

于是庄澜留下了一支特殊的头钗,末端处有水波纹的痕迹。

扬言只要戴上这钗子在人前露面,漕帮之人便会找机会接头。

任务圆满完成,没有引发任何骚动,比想象中顺利太多。

庄澜顺着窗户又下到了水中,不多时前方传来消息,相撞的两只商船已经分开让出航道,船队继续前进。

又十日,禁军队伍上岸改为陆路。

本来并没有这趟行程,完全可以通过水路直入北境边缘。

若是搁在刚离开京城那会儿,蒙瀚必不可能同意改道。

但现在嘛……他已经悄然成为了楚瑶的小迷弟,指东不敢往西,嘎嘎听话。

人呐就是喜新厌旧,之前嫌弃得跟啥样似的,坐了十天船换上马车之后又觉得还是马车舒坦。

天气还不算太冷,鲜肉也储存不住,不是吃鱼就是吃腊肉,都腻了。

丰壤城,顾名思义土地肥沃,是中域著名的产粮地。


皇宫,御书房,昭武帝翻看着奏折。

御史言官有闻风而奏之权,黄旭那点事儿没等半个时辰就出现在了他的龙案上。

随手把奏折扔出去,不禁嗤笑一声。

楚老太君疯起来连自己这个皇帝的面子都敢驳斥,摔免死金牌跟玩儿似的。

一个小小的礼部六品主事,还妄想踩着楚府上位?

哧……想升官想疯了吧。

这时候楚家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所以肆无忌惮。

连他都要暂避其锋芒,也不知道谁给黄旭的勇气。

就这种蠢货,被抽死也白搭。

不多时,雍亲王乾瑾轩溜溜达达的步入了御书房,“皇兄。”

昭武帝屏退左右,望着眼前的弟弟,无奈摇了摇头,“多大人了,还没个正行。”

乾瑾轩双手揣着,肩膀一个高一个低,半垂着眼眸、一副没睡醒的模样。

这哪里是高贵的亲王啊,扒去身上的衣服,那模样跟街面上的闲汉没什么分别。

乾瑾轩撇了撇嘴,不过好歹是收起了些懒惫模样,站直了身体。

“皇兄找我有事儿?”

昭武帝脸上戴着笑意,直直盯着自己的八弟,“听说你最近做了笔大买卖?”

“皇兄消息还挺灵通啊,”说到这里乾瑾轩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小生意,小生意啦……”

“呵,瑾轩的胃口越来越大了,吃下楚家所有产业的能叫小生意?”

乾瑾轩嘴角都快咧到耳后根了,“还可以,挣不了几个子儿。”

昭武帝的视线始终落在他的脸上,沉默了会儿才重新开口,

“瑾轩应该知道楚老太君的所作所为,这时候还卖给她那么多珍贵的药材,这事儿……办得不合适吧?”

乾瑾轩摆了摆手,

“有什么不合适的,我不买也会有别人买。

就楚家那些铺子、田产、庄园,都是顶好的产业,平时根本买不着。

这么说吧,谁想要从我手上再买走,不花个两倍三倍的价儿,根本不可能!

再说了,那老太太倚老卖老,跟疯了似的。

敢骂皇兄?他楚家气数也就到这儿了,卖她再多药材又怎么样?

还想举府前往北境破釜沉舟,我看呐是去集体送死。”

“哦?”昭武帝挑了挑眉,“瑾轩真是这么想的?”

“那可不,所以送上门来的产业不吃白不吃。”

“八弟啊,既然你狠狠赚了一笔,是不是支援支援皇兄?”

乾瑾轩闻言怔了怔,“这个……仨瓜俩枣的,哪能入皇兄的眼。”

“你不是说得两倍三倍地往外卖吗?马上要打仗了,皇兄口袋紧呐。”

乾瑾轩急了,“我这不是还没往外卖嘛,光搭进去药材了,还没见着回头钱呢。”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立时小了下去,小声嘀咕道:

“何况打仗动用的是国库,用的又不是皇兄的内帑……”

“啊?你说什么?”

乾瑾轩腰杆子一挺,颇为光棍地开口,“反正臣弟没钱。”

“不行,你作为亲王,总得支援支援。

有你带头,皇兄才能名正言顺薅后宫和百官呐。”

乾瑾轩心里头都骂街了,不过却只能配合着脸颊抽搐。

“那我捐……五千两?”

“太少了,你堂堂亲王只出五千两,谁还敢越过你去?那也筹不到多少银两,最少十万两。”

乾瑾轩急得直跳脚,“不行不行,最多一万两。”

“不行,九万两,这是我底线了。”

两人扯来扯去,最后也没能形成一致意见,关键乾瑾轩咬死了不肯松口。

最后逼得没招了,皇帝只能安抚,“这样,你出五万两,朕私下给你贴补一半,这总行了吧?”


“为了保护老太君的安全,朕安排雍亲王亲率五千禁卫军护送。

瑾轩呐,快来见过楚老太君。”

昭武帝身后,穿得金光闪闪的雍亲王乾瑾轩不情不愿走了上来。

别看他身上盔甲威武不凡,实际上就是个样子货,全身上下加起来不足十斤。

上前一步,乾瑾轩行了半礼,“拜见楚老太君。”

楚瑶望了他一眼,记得之前换药材的时候,这位药铺背后的东家行了很大的方便,没想到竟是他护送。

帮过忙的,尤其是间接解决了她的修为问题,甭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楚瑶还是赏了点好脸色,

“那这一路就拜托雍亲王了。”

“好说,好说。”

乾瑾轩说话时懒懒的,好似提不起什么精神,任谁都能看出敷衍之意。

皇帝呢也是言简意赅,三两句话就算交代完了所有的事情。

楚瑶明白,说什么不重要,来了最重要。

在天下之人面前,表现出一副宽仁的模样,好似与楚家根本没什么龃龉,也从未想过抢夺兵权。

那么之前楚瑶在宫门前大闹一场就是她老糊涂、她会错了意。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就算了,就怕皇帝还存着别的心思,如今表现出这态度只是为了铺垫。

弄死他?要不要弄死他呢?

场间除了御前侍卫之外,那五千禁卫军也在近前。

不过楚瑶出手的话也是轻而易举,事后突围也不算难事。

就是楚家一干人等肯定跑不脱,弑君之罪,诛九族的。

当然了,等出城之后,想办法回来悄悄弄死也简单。

不过皇帝嘛,都一个德行,谁上位估计都会视楚家为眼中钉肉中刺。

还不如就此远离京城,去了北境天高皇帝远,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场间一时沉默。

昭武帝根本就不知道,他刚刚已经悄没声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闲话少叙,五千禁卫军拱卫着楚家和雍亲王出发。

雍亲王骑马在楚瑶身旁,缓缓开口说道:

“楚老太君,那人您应该认得吧,”说着话乾瑾轩指了指前方领路的将领,“禁卫军副统领蒙瀚。”

“我呢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上禁军根本不听我的,听他的。”

楚瑶轻笑,“雍亲王还挺坦荡。”

乾瑾轩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嘀咕道,“坦荡的还在后面呢……”

说完他就加快了些速度,主动与楚府一众女眷拉开了些距离。

楚瑶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都说雍亲王是纨绔,看样子可不像啊,还知道避开女眷。

不过皇家专出八百个心眼子的玩意儿,这也是寻常。

只是他最后的小声嘀咕,似乎蕴含深意……

五千多人的军伍,无论驿站还是旅店都住不下。

所以禁军采取的是沿途补给、城外宿营的方式行进。

夜间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刚刚吃完饭,禁军副统领蒙瀚前来禀报。

“楚老太君,陛下命令一月之内抵达北境,卑职估算了一下,按照今日的速度定然来不及。”

楚瑶喝着儿媳递来的香茶,“你的意思呢?”

“卑职认为应当兵分两路,一部分人快行、先赶赴边境,速度较慢的马车慢行。”

楚瑶点了点头,“有理。”

她望向蒙瀚,眯起了眼睛。

什么将领“押送”她不在乎,之前也没怎么细看,可现在对面而坐,您猜怎么着?

小东西长得还挺别致嘿!

武将大多五大三粗,练横练功夫的,平时磨炼技艺、风里来雨里去,糙点也正常。


在京城时痛下决心,但越接近北境越心慌。

尤其是在相处一月的时间之中,他竟没从禁军身上发现任何端倪。

从蒙瀚到五个千户,好像对楚家都尊敬有加,这让他患得患失了很久。

不过在抵达锦川城之后,他已经无法再拖延下去。

“老太君,离京之前皇兄交给我一项任务:杀你!”

案几旁,两人沉吟不语。

等了半天没下文,楚瑶不耐烦了,“所以呢?”

乾瑾轩紧紧盯着她,却并未从脸上看到哪怕一丝意外或惊慌的神色。

心中暗叹,若非早有预料,这份城府却是一般人学不来的,到底是楚家老太君!

“老太君早就知晓?”

“杀人夺兵符知道,具体谁来执行、怎么执行不清楚。”

所以啊……乾瑾轩就不明白了,老人家到底哪来的这份底气?

硬挺吗?也不像啊,好像真的无所畏惧似的,甚至此时此刻生出了不耐烦的情绪。

怎么着?还嫌自己烦?

“开门见山吧,我愿助老太君、助楚家一臂之力。”

“噗嗤……”楚瑶赶紧摆了摆手,“对不起,我不是冲你,噗嗤……”

乾瑾轩:?

“老太君看不起我?”

“嗯。”

乾瑾轩:!

就算他是个纨绔,那也是皇室的纨绔。

正经的王爷、当今天子的胞弟,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凭什么瞧不起他!

不过他面前的这位……

开国元勋、六代武勋世家、封地私姓屯兵、身具战功侯爵……

一桩桩一件件的,他这个闲散王爷好像真有些不够看。

理儿是这么个理儿,但老太太说话也太伤人了,真是一点面子不给啊。

何况自己还透露了皇帝的目标,多少有点贡献吧?

“哎……”

长叹一声,乾瑾轩感觉自己这个亲王还真不值钱。

在京城没面子也就算了,出来了也没有,搞不好以后都很难有。

身份不管用,朝中又没有什么实权。

夺嫡之路,他们兄弟几乎都死绝了,如今也就剩了他这根独苗苗。

除了胞弟的身份之外,也就是留着博个名声。

不过若不是乾瑾轩一直乖乖当纨绔、但凡敢勾连百官,那位皇兄都不可能留他到现在。

即便如此,还是把他逼上了绝路。

“我有钱。”乾瑾轩决定拿出他最强的优势。

提到这个,楚瑶总算稍稍有了点兴趣,“多有钱?”

“百万两起,北境的资产也不少。”

楚瑶二话不说倒了杯热茶,递了过去,“瞧这事儿闹得,老身年纪大了不记事儿,雍亲王请喝茶。”

乾瑾轩:……

这也太现实了!没价值的时候连口热茶都没有。

没好气喝了一口,这时候都公布资产了,以老太君的智慧肯定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再遮遮掩掩的也没有意思。

“我想知道,老太君有把握拿下北境吗?”

不用说太透,但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

这个“拿下北境”不是指拒敌于国门外,或者从朔风王朝手中夺回来几座城池,而是指对北境的彻底控制!

楚瑶拍了拍胸脯,“包的。”

乾瑾轩:……

这么自信呢?他怎么觉得那么不靠谱呢?

如果老太君说有什么困难,或者可能性不大什么的,可信度还高一点。

这种拍着胸脯说绝对没问题什么的,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老太君真的可以?”

“废话,不然你以为我费那么大劲举家搬迁到北境图什么?”

难道不是为了换药、以求破釜沉舟?

难道她从一开始就已经做好了封土为王的打算?

乾瑾轩悚然一惊,不自禁打了个寒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