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昭秋蝉的其他类型小说《此心昭昭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偏爱白日梦”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顺手拈起案上记录她一言一行的本子,轻轻划掉了“今日出门”这一行,随手将笔递给嬷嬷,懒洋洋地道:“按这个改一份,再送去吧。”嬷嬷捧着本子,指尖微颤,片刻后终于咬牙应下:“是。”第三章同桌山间晨雾未散,清晨的山庄静谧而肃穆,唯有学堂前的青石台阶上,偶有学子们来往穿行。赵昭身着深色书生长袍,腰间佩一块温润的羊脂玉,举止之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贵气。她缓步踏入学堂,周遭的目光悄然落在她身上。这山庄虽是寒门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之地,但因名声卓著,偶有权贵子弟以特殊途径入学。赵昭一身行头考究,谈吐间不见寒酸,众人心中已有定论——此人,多半是哪家贵族子弟,家中权势不小,故得以插班入学。然而,赵昭既不主动接近贵族子弟,也不与寒门学子交谈,甚至连住宿都未...
《此心昭昭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顺手拈起案上记录她一言一行的本子,轻轻划掉了“今日出门”这一行,随手将笔递给嬷嬷,懒洋洋地道:“按这个改一份,再送去吧。”
嬷嬷捧着本子,指尖微颤,片刻后终于咬牙应下:“是。”
第三章 同桌山间晨雾未散,清晨的山庄静谧而肃穆,唯有学堂前的青石台阶上,偶有学子们来往穿行。
赵昭身着深色书生长袍,腰间佩一块温润的羊脂玉,举止之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贵气。
她缓步踏入学堂,周遭的目光悄然落在她身上。
这山庄虽是寒门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之地,但因名声卓著,偶有权贵子弟以特殊途径入学。
赵昭一身行头考究,谈吐间不见寒酸,众人心中已有定论——此人,多半是哪家贵族子弟,家中权势不小,故得以插班入学。
然而,赵昭既不主动接近贵族子弟,也不与寒门学子交谈,甚至连住宿都未与众人同住,仅每日按时上课,日暮便乘马车离开。
偶尔有贵族子弟欲与她亲近,她便含笑以“自幼体弱,需每日归家服药”为由婉拒,又轻描淡写地提及,这病曾有传染之虞,且寻常人家若染上,难以负担药资,往往结局凄惨。
此言一出,贵族子弟纷纷不再提及同游之事,隐隐与她保持距离。
至此,赵昭在学堂里独来独往,清清冷冷,唯有一人每日与她同桌而坐。
赵昭的同桌,姓谢,名时峤,举人出身,书生气十足,眉目温润,神色清朗。
然而,他性子沉稳寡言,行事低调,不喜多言,唯有偶尔低头执笔时,指骨分明,落字如松柏苍劲,令人不自觉地驻足多看两眼。
赵昭初见他时,曾在心里评价——生得倒是干净。
这一整日,他未曾与她多言,只在她不慎将笔搁歪时,指尖微微一动,替她扶正。
她偏头看他,他只是垂着眸,目光落在书卷上,仿佛未曾在意。
可她心中却莫名生出几分趣意。
之后某日,赵昭乘舟夜归,途中见水亭烛火微明,少年独坐案前,翻书不止。
她轻轻撑着舟,停在亭畔,抬手投下一盏小小的纸灯。
灯火映在水面,微微晃动,光影摇曳间,谢时峤终于抬眸,看向她。
赵昭倚在船舷上,笑意潋滟:“谢兄夜读,怎不点灯?”
谢时峤看了她一眼,微微顿了
第一章 入学一夜风轻拂,松云别苑的烛火摇曳着温柔的光。
赵昭坐在书案前,一边慢悠悠地啃着蜜饯,一边翻看案上的书册。
她的目光落在上面,却并未认真读进去,而是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
“公主,时间差不多了。”
秋蝉在一旁提醒。
赵昭放下蜜饯,手指用绣帕擦过,抬眸看了眼铜镜中的自己。
镜中少女肤色白皙,眉眼灵动,神态间透着几分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可惜了,太显眼了些。
她微微皱眉,伸手扯过一旁的束发冠,熟练地把自己的长发束起,又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儒衫,袖口宽松,领口规矩,镜中人瞬间变得清朗干练了几分。
她站起身,随意理了理衣摆,嘴角微微上扬,颇有些自得地低声道:“嗯……这样倒是勉强像个书生了。”
半个时辰后,松云别苑外,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驶出,载着她朝山庄而去。
山庄的掌院——也就是那位年过花甲、满腹学问的老夫子,正坐在堂中捋着胡须,神色略显凝重。
他原本只是听闻有一位身份贵重的学子想要求学,直到看到名帖上的“赵昭”二字时,心口猛地一跳,手指顿时攥紧了那张薄薄的名帖。
这可是公主。
公主要来他这全是男子的学堂读书?
这岂不是让他往火坑里跳?
掌院脸色微变,正想着该如何委婉地推脱时,书房外传来通报:“赵公子到了。”
赵昭推门而入,步伐稳健,神色从容。
她的眼眸在室内微微一扫,心中不禁感叹,果然是天下闻名的学堂,连这书房的摆设都透着一股沉静的书卷气。
可惜,她今日不是来感慨环境的。
掌院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赵公子”,只觉得眼前的少年气质清俊,举止有度,虽是初次谋面,却隐隐透着一丝熟悉的尊贵感。
他压下心头的迟疑,缓缓开口道:“公……赵公子,此番入学之事,老夫恐怕无法轻易应允。”
赵昭早就料到他会拒绝,微微一笑,语气不疾不徐:“掌院担心的无非是两点,一是我身份特殊,万一惹出风波,怕皇上怪罪于你;二是山庄从未收过女子,怕影响规矩,是不是?”
掌院捋须不语,算是默认。
她眼神微亮,继续道:“我这次求学,不会扰乱山庄规矩。
只需要一间教室的一
角,听课便可,并且我是走读生,每日上学从山下而来,课毕便回,不会影响旁人。”
掌院沉吟片刻,仍是忧心忡忡:“公子自幼身娇体弱,这般奔波,只怕——掌院不必担忧,我的身体已然恢复得很好。”
赵昭轻轻一笑,话语透着自信,“更何况,若能学有所成,便是再辛苦一些,也值得。”
掌院还是有些犹豫,刚要再说什么,赵昭已经微微一顿,仿佛漫不经心地补了一句:“另外,听闻每年皆有许多寒门子弟因贫困而放弃求学,我思来想去,觉得此事着实可惜,便想为这些学子尽一份力。”
她示意身旁的秋蝉呈上账册,淡淡道:“每年资助五名学子,所有学费、衣食住行,皆由我来承担。”
掌院的呼吸猛地一滞,目光落在账册上,心中微微震动。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足够让寒门学子衣食无忧,安稳读书至考中功名。
他是个教书人,见过太多寒门学子困于生计,才华横溢却因无力支撑学业而被迫辍学。
如今赵昭愿意慷慨解囊,这确实让他心动了。
赵昭注意到掌院的神色变化,心里暗自点头,觉得自己真是聪明极了,果然还是利益更能打动人心。
掌院叹了口气,终究是心软了,郑重地向她拱了拱手:“既然公子有此一片赤诚之心,老夫便破例一次。
但入学之事,必须低调行事,且外界不可知晓此项资助学子的事,以免影响他们的自尊。”
赵昭挑眉,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掌院果然仁厚,学生佩服。”
掌院抿唇,沉思片刻,又试探性地问道:“不知公子对这几位受资助的学子可有要求?”
“我对学子们并不了解,自然还是掌院来决断。”
赵昭端起桌上的茶,轻啜了一口,淡然道,“只需每年将名单呈我一份即可。”
掌院神色微动,没想到这位公主竟然如此信任他,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愧色。
看来外界所传的娇生惯养、身娇体弱……或许并不全然如此。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终于道:“如此,便代这些学子谢过公子了。”
赵昭微微一笑,姿态平和,语气却轻巧:“掌院客气了。
寒门子弟更懂民生,若能得科举入仕,造福一方百姓,也算是替父皇分忧,我不过是尽一份微薄之力罢了。
”掌院望着她,心中暗暗生出敬意。
至此,赵昭正式得到了入学资格,并约定只带一名伴读随行。
走出门的瞬间,她嘴角轻轻一扬,心想:果然,能动嘴皮子的事,就不必费力气了。
第二章 入学二松云别苑掩映在山林之间,青瓦朱檐,四时风景如画,然而这安宁之地却暗藏波澜。
赵昭端坐在主厅,手边放着厚厚一叠账本,窗外斜阳正浓,透过雕花窗棂洒下细碎光影,映在她手中翻开的册页上。
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几行数字,嘴角带笑,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泛黄的纸页,仿佛只是随意翻阅,可在场所有人都屏息静气,冷汗自后背渗出。
厅中站着别苑如今仅存的几名仆从,嬷嬷站在最前,神情有些僵硬。
她这些年掌管别苑,可谓是独断专行,宫中对这座别苑并不上心,公主又体弱病怏,根本无力过问,她早已将这里视作自己的地盘。
可如今这位公主病愈之后,竟叫她来问账了?
赵昭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终于合上账本,笑意盈盈地开口:“嬷嬷,账目我是随便翻翻的,可你可要认真听一听。”
她拈起桌上随意标记的一页,指着一笔开支:“这笔银子,去年说是修缮院墙用了,可惜啊,我昨儿绕苑一圈,那院墙上的青砖,都还是六年前铺的,连一块新砖都没见。”
嬷嬷神色一僵,忙道:“这、这可能是工匠偷懒……是么?”
赵昭眨了眨眼,似笑非笑,“可账本上还写着,前年修缮过一次,前年前年也修缮过。”
厅中无人敢出声,嬷嬷脸色愈发难看,冷汗从鬓角渗出。
赵昭却不着急,继续翻过几页,随口道:“还有这里,说是给我采买的参汤,宫中进贡的珍贵药材,可惜啊,我从未喝过一口。”
“公主病弱,御医吩咐需得谨慎调养,所以——哦?
那也就是说,这些参汤都被倒了?”
赵昭轻轻叹息,语气惋惜,“真是可惜。”
嬷嬷咬牙不语,低下头去。
赵昭放下账本,缓缓站起身,轻轻理了理袖口,目光淡淡地掠过在场所有人,声音不疾不徐:“我也不是个不讲情面的人,你们这些年待在别苑,吃了我的,用了我的,捞了不少好处,这些事我不细究。”
她顿了顿,眼中笑意渐渐隐去,语气也
他停住脚步,目光落在她身上,久久未移开。
她仿若未觉,未曾回头,只在香灰落尽时,轻轻叹息了一声。
他们之间,再无山庄春夜,再无书案灯影。
他们只是陌路而行,终究各自天涯。
风起时,她眼眶微红。
侍女轻声问:“公主,您怎么了?”
她垂眸,轻轻一笑:“无事,不过是风沙迷了眼。”
而他立在原地,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指尖摩挲着袖中那方早已泛旧的折扇,终究,缓缓阖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