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给力读书网 > 其他类型 > 官途不顺?我在私企却风生水起 番外

官途不顺?我在私企却风生水起 番外

令狐海洋 著

其他类型连载

父母虽然不同意我去海南岛,但他们历来是听我的,不阻拦我出去闯天下。我知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我不想错过,我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追寻属于我的那片天空。在那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向远方,去追寻那未知的可能,尽管前方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我决心前往海南岛,参与那为期半年的水稻育种工作。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生产队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牢笼,想要挣脱并非易事,需要有人从中助力。我想到了远房舅舅雷益久,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精明。我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来到了益久舅舅的家。我向他诉说了我的渴望和困境,他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写了起来。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仿佛是我梦想...

主角:祝凤兰甄皓   更新:2025-02-18 14:3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祝凤兰甄皓的其他类型小说《官途不顺?我在私企却风生水起 番外》,由网络作家“令狐海洋”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父母虽然不同意我去海南岛,但他们历来是听我的,不阻拦我出去闯天下。我知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我不想错过,我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追寻属于我的那片天空。在那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向远方,去追寻那未知的可能,尽管前方充满了困难与挑战。我决心前往海南岛,参与那为期半年的水稻育种工作。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生产队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牢笼,想要挣脱并非易事,需要有人从中助力。我想到了远房舅舅雷益久,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精明。我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来到了益久舅舅的家。我向他诉说了我的渴望和困境,他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写了起来。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仿佛是我梦想...

《官途不顺?我在私企却风生水起 番外》精彩片段


父母虽然不同意我去海南岛,但他们历来是听我的,不阻拦我出去闯天下。我知道,这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我不想错过,我要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追寻属于我的那片天空。

在那个命运的十字路口,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向远方,去追寻那未知的可能,尽管前方充满了困难与挑战。

我决心前往海南岛,参与那为期半年的水稻育种工作。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生产队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牢笼,想要挣脱并非易事,需要有人从中助力。我想到了远房舅舅雷益久,在我的记忆中,他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眼神中却透着一种历经世事的精明。

我怀揣着忐忑与期待,来到了益久舅舅的家。我向他诉说了我的渴望和困境,他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拿起笔,在纸上沙沙地写了起来。那一行行工整的字迹,仿佛是我梦想的翅膀,即将带我飞向远方。“宫主任,我的远房外甥甄皓欲随你到海南岛育种,请你在条件可许的情况下予以帮忙。”我紧紧地攥着这张条子,如同握住了命运的钥匙,满心欢喜地去找宫主任。

可当我站在宫主任面前,看到他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时,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人员已全定下了,现在不好再调了。”他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我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我像被霜打的茄子一般,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将情况告知父母。父母却显得很平静,在他们看来,到海南仍然是种田,去与不去似乎并无太大差别。但我不一样,我心中充满了不甘和失落,那股失落感如影随形,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梦想的火焰在我心中依然燃烧。第二天,我又如同一头倔强的小牛,再次敲响了益久舅舅家的门。他看着我坚定的眼神,微微叹了口气,再次提起笔。

这次,他写得格外认真,每一个字都仿佛倾注了他全部的诚意。“宫主任,我的外甥十分想随你到海南岛育种,请你无论如何帮忙,让他随你去育种,衷心感谢你,有时间到我处玩玩,当面再谢!”

益久舅舅在公社里可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当时是公社农机站长,年轻有为,是公社七所八站中的“红人”。他能说会道,曾经作为贫下中农驻中学的代表之一,在公社领导心目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听说还是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呢,而且他和宫主任个人关系也确实不错。

当我的第二封信转达到宫主任手中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宫主任设法帮忙,将原来的二十七人增加到了二十八人。这其中的原因,一是益久舅舅的第二封信写得实在诚恳,满纸都是求人帮忙的真挚之情,让人难以拒绝;二是当我再次去找宫主任时,父亲和我一道前往他家。他家与我家前后庄,距离很近,一声呼喊便能听到回应,他或许碍于这多方的面子,才设法同意了我的请求。

十一月初,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临。临行前一天的晚上,家里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气氛。母亲将我所要带的衣物查了又查,她那温柔的眼神中满是担忧,每一件衣服都仿佛承载着她的牵挂。她不停地嘱咐着我:“出去要注意保护自己,平时不要任性,不要丢三落四,有粗无细。


在小甄庄,有一位长辈,我称他为平二爷爷。平二爷爷个头虽小,但智慧却满满当当。他的思维非常活跃,对问题总有别具一格的见解。面对各种复杂的状况,他都能灵活应变。他分析问题客观公正,无论是家中琐事还是社会上的大事,都能理性地审视。他博学广知,口才极佳,适应能力超强,具备经商的头脑。并且,他能够将众人凝聚在一起,懂得与他人求同存异。他从不恃强凌弱,做事格局宏大,看事富有见识,断事分寸拿捏得当。与此同时,他也有那么一丝狡黠的聪明,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能通过制作小商品谋利,还擅长与各级掌权者周旋以稳固自身地位。总之,他在社会上赢得了官员与百姓的一致赞赏,是一个颇为复杂多面且颇具能力与手段的人物。他就像一颗闪耀着独特光芒的星星,在生活的天空中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

平二爷爷曾到我家做我父母的工作,让他们要考虑到我的前途,凡事再让三分。父母表示接受他的意见。我在一旁对平二爷爷说:“我父亲早就让着他们了,这些人经常找麻烦。”平二爷爷说:“再忍一忍,让一让。”我突然想起在学校郝校长说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平二爷爷说:“是啊,现在,整个国家都在说‘树欲静,而风不止’,不知谁是树,谁是风啊!”父亲不识字,问我是什么意思,我母亲在一旁说:“就是说,树想不动,风刮个不停,能怪树吗?”父亲立即说:“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想平和,人家不让,没有办法。”我对父母说:“我们听平二爷爷的话。顺其自然吧!”

一天中午,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隐约听到不远处庄园的河里,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的名字。我立刻奔跑过去。到了河边,只见庄上的友三爷爷在河水中挣扎,旁边还有一头牛在拍打着浪花。牛的边上还有一个黑团子忽隐忽现。我不顾一切,纵身跳进水中,把友三爷爷托出水面,进而拉上岸去。那时已值深秋,水中凉气嗖嗖。友三爷爷上岸后抹了一把脸,急促地说:“牛!牛!快救小牛!”我立马明白,原来水中忽隐忽现的是刚出生的小牛。我迅速下水,一个猛子扎进水里,钻进小牛的肚皮下,双手找到小牛的前后腿,抓紧后把小牛扛出水面。此时这小牛还在甩头吐水。我一股气把它扛出水面,放在离河边较远的草边。再回头将大牛撵上岸来。

友三爷爷告诉我,这大牛昨天才产下小牛,今天不小心将小牛挤掉河里,小牛溺水后,大牛护犊心切下水施救,结果都困在水里不得动弹。等友三爷爷照看好其它牛回头看到这一幕时,他不顾一切立刻下水施救。结果连自己也掉进河里不得上岸。如果我不及时赶来,不光小牛会溺水而亡,大牛也会得病,连友三爷爷也性命难保。友三爷爷叫甄恩友,是甄氏八兄弟之一,他是老共产党员,因年岁偏大,在生产队负责养牛。这次险些人牛两亡。

因为我们生产队靠街头,离公社只需十五分钟步行路程。友三爷爷当天下午就到公社找到惠书记,讲了抢救他和牛的全过程。惠书记连连说好。惠书记第二天一早就叫公社通讯员来采访我,我推托要上学校,不想接受采访。我觉得这只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但通讯员却不依不饶,说这是弘扬正能量的好事,一定要我配合。在他的再三劝说下,我只好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从那以后,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我组织同学们开展各种活动,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行动,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成长和进步,更加坚定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决心。

我知道,这条信仰之路还很长,但我充满信心地向前迈进。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学校依据各项安排成立了两支队伍,以不同的方式为推动一项重要的事业进行宣传与发动。

一支队伍是由全校的文艺骨干组成的宣传队,每个班级抽取了几位同学加入其中。我们班的惠玉兰等四名同学幸运地被选入了这支队伍。那个时候,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几年前,那时候的我还是一名红小兵演出队的成员,演唱着革命样板戏。我清晰地记得,自己曾经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过 203 首长少剑波,与扮演小常宝的饶韦玉同学同时受到表扬并获奖。我心想,她这次肯定是作为甲班的代表被抽进宣传队了吧。可惜的是,我们再也没有了同台表演的机会,因为我必须承担起另一个组的组长之责。这个组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学生农业学大寨课外活动小组”。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学生经常支援附近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劳动,完成那些突击性的支农任务。

如此一来我便有了经常与社会上的大队干部、生产队长交往的机会。学校附近如果哪个生产队的生产任务忙不过来,只需到学校跟校长说一声,校长就会叫我带领几十人前去支援。其实,这些生产队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是把我们当作劳动力来使用,学校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是为了完成政治任务,也只好让我们三天两头地到生产队去支农。就这样,我成了突击队长。

那时的我,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公社团委,成为了公社团委委员,这在河口乡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全公社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我是他们的代表,因此,我经常会收到一些热血青年的来信。信中满是对我的赞扬,他们表示要向我学习。有些话现在看来可能有些夸张,但在当时,那却是激励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随着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我开始考虑发展与生产队周围人群的关系。我常常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默默地为集体做事,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社员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不让别人知道。在那个时候,这被称为“无名英雄”。于是,在周围的生产队经常会出现做好事却不知道是谁做的现象。当然,没过多久,人们便会猜到是我带人干的,或者是我自己一个人所为。我的先进思想和行为受到了贫下中农的赞赏,一时间,我成了青年人看齐的标兵,行动的榜样。

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宗派思想比较严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矛盾双方都借着一些特殊的形势,抓住对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无限上纲,无情揪斗,相互结怨。我的父亲作为普通社员被裹挟其中。而时至今日,一些对我父母有意见的人,从我身上找不到缺点,便经常将我和我的父母对立起来评价:“这个孩子特好,可他父亲私心太重。”这是他们常说的话。而我从不认为我父亲的私心比其他同辈人重在哪里,只不过我的父亲不如其他同辈人会见事而动、掩饰自己罢了。每当听到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我都会认为这是我们当时的家庭条件所逼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一家六个孩子不可能同时有五个读书;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姐妹兄弟六人就不可能体面地生活于人前人后;如果不是这样,家中恐怕难有隔夜之粮。所以,我虽然能接受人们的批评与指责,但更多的是理解和不平。


为了驱散这无尽的空虚,我如一位孤独的勇士,毅然决然地全身心投入到生产队的劳动之中。我似一头不知疲倦的耕牛,不分昼夜地在田间劳作,努力适应农民的生活。每日清晨,当第一声鸡鸣打破寂静的夜空,我便已起床,简单洗漱后迈向那片熟悉的田野。阳光洒在身上,我弯下腰,手中的农具不停翻动着泥土,汗水湿透衣衫,我却浑然不觉。夜晚,当月光铺满大地,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归家。

而我的同学们呢?他们有的如失去方向的风筝,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有的则似候鸟一般,四处走亲访友,尽情享受这突如其来的闲暇时光。唯有我,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着,如同田野里的守望者,坚守着内心的那一份执着。

在生产队蹲点的方广田主任,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他那敏锐的目光很快就注意到了我这个积极向上的青年。他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多次提出要为我调换到轻松的岗位。每次他找到我,眼神中都满是关切,声音温和而坚定地说:“孩子啊,你这样没日没夜地干,身体会吃不消的。我看给你换个轻松点的岗位吧。”但我每次都坚决地婉言谢绝了。

方广田主任,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基层干部。他如一棵挺拔的松树,正直而坚定。在处理生产队的事务时,他始终秉持公正正派的原则,凡事以公平为准则,恰似一把精准的天平秤,不偏不倚。他自己总是带头苦干,那忙碌的身影在田野里、在仓库间、在村民们需要的每一个角落。他不怕吃苦,哪怕是最脏最累的活,他总是冲在前面;他也不怕承担责任,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如同无畏的勇士。他敢于为社员们说话,维护他们的权益,仿若一位忠诚的卫士。在他的带领下,生产队的风气如春风拂过大地,逐渐好转起来。原本有些懒散的氛围被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新风气所取代。社员们之间的争吵少了,互相帮助的场景多了起来;抱怨的声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讨论。

在全大队蹲点干部的碰头交流会上,那是一个充满庄重氛围的场合。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烟草味,几张破旧的桌子拼凑在一起,周围坐着各个生产队的干部。方主任破例地带着我一同参加这个会议,并告诉我,他要将我介绍给大队生产队干部们,让大家熟悉熟悉我。我欣然和方主任一同来到了会场。

会议刚刚开始,方广田主任站了起来,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充满自豪地对我的表现大加赞赏。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这个甄皓啊,在中学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展现出了非凡的品质和追求。回乡后,他积极参加劳动,那股子干劲,简直像一头小老虎。而且他从不计较工分高低,每天一个人能干两三个人的活。”他的话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有惊讶,有赞许。

接着,他又建议让我担任生产队计工员,兼任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和生产队农业技术员等职务。就这样,在方主任的举荐下,我得到了基层领导的信任和任用。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一段特殊的岁月,如同一首低沉而又充满波折的歌,回荡在人们的心间。那是一个充满困惑与挣扎的时代,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过去。

1967 年的秋天,小甄庄的天空澄澈得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几朵洁白的云朵悠然地飘荡着,仿佛是画家不经意间点染上去的。灿烂的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爽,似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首悠扬的乐曲。田间的稻谷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十岁的我,因留级仍在二年级的课堂徘徊。大姐想男已能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为家庭分担一份责任。二姐迎男则在家照看着弟弟妹妹,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上学,对于她们而言,成了遥不可及的梦。而此时的我,懵懵懂懂间,竟意识到自己该认真念书了。

这意识的萌生,缘由诸多。父母请来的朱安东老师,那温和的话语如春雨般,在我幼小心灵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他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教导着我们。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我们的期待,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父母亦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尤其是母亲。那日,阳光满院,温暖而明亮。母亲坐在小板凳上,眼神中满是期待。她缓缓开口:“妈不识字,说不出大道理。可年轻时常听那说大书的人开场白总说:‘天下平如水,龙门日日开,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咱不是为做官读书,但凡在外奔波做事、做官、闯荡天下的,都是读书识字、知书达理之人。”

母亲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如同清脆的钟声,敲打着我的心灵。我静静地听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世界,在那里,我可以自由地探索未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说远的,就看咱眼前小甄庄的人。西头男三爷爷自幼念书识字,知书达理,如今在远方的一个地方当领导,一家老小都跟着享福。东头的平二爷爷,虽经历了一些波折,却能把自己的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他在任何场面都能应对自如,比那些有相似问题的人少受许多罪。不读书识字哪有这本事。据说解放前他曾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有东头你二伯父,干农活他不如你爸,就仗着识几个字,能说会道,当上了生产队长,还专门欺负咱。你爸因爷爷死得早,没能上学,不识字,要是上过学,肯定比他强。你两个姑姑为啥能说会道,不在家种地,也没人敢欺负?就因为她们识些字!”

母亲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渴望知识的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为爸妈争气,长大后不再被人欺负。我要像男三爷爷和平二爷爷那样,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为家庭带来荣耀。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真正想读书的人往往难以遂愿。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的教学也随时要适应各种新的要求。不论哪个年级的学生,也不管是否在课堂,只要是为了批判某种不良现象,写大字报、贴大字报,参加批判会,都可随时离开课堂。

课堂上,老师认真讲课,声音洪亮而清晰。但同学们却心不在焉,思绪早已飘向了远方。有的偷偷望向窗外,眼中满是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有的交头接耳,小声地讨论着最近的批斗会。我坐在座位上,努力集中注意力,不想成为被指责的“书呆子”。可我也知道,读书识字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下课后,同学们如同潮水般涌出教室,去参加游行、开批判会、斗走资派、贴大字报等活动。教室里只剩下寥寥几人,格外冷清。我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我仿佛是一艘孤独的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中艰难前行。

与小甄庄仅一田之隔的小祈庄,有个叫祈凤的小孩。入学前,我们常一起玩耍。他爱耍小聪明,自幼勤奋好学,父亲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当粮管所长,哥哥是本公社的民办教师,家庭条件优越。他比我大两岁,有点自以为是,与众不同。

十三岁的祈凤读三年级第一学期时,自作聪明地在桌凳反面写了一些不该写的话。被同桌发现后,经鉴定确系他所写,被认定为反动标语。他起初抵赖,后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问他为何这么做,他说得很简单:“只是觉得好玩,好奇,想看看能否被发现,会怎么处理我。”完全是淘气小孩的心态,他自己也不害怕。

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这样的行为不能被容忍。祈凤被定为“现行反革命”,且在批判大会上明确宣布:很长时间内不得翻案。经全校师生大会多次批斗后,又被押到全公社每个在校班级巡回批斗。批斗了一学期,他被开除学籍,交出生地贫下中农继续批斗改造。

那段时间,学校集体集会,第一项必是批斗祈凤,要把他踏上一只脚,让他永远不得翻身。河口集有一农村社员,做针线活休息时不小心把针戳在了一幅画像的脸部,被儿子发现,儿子马上跑到公社举报母亲的反动行为。公社领导查看后,当场抓走她。审讯后,交所在大队贫下中农批斗三天,定为需管教改造的坏分子放回家,随时等候帮教批斗。而揭发举报的儿子被表扬为好孩子,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诸如此类的事例在河口集街上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里有小孩读书的,父母亲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出事,人人自危。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种紧张和恐惧的氛围中。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是否会被误解,是否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我在这混乱的岁月里,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丝希望。我知道,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摆脱这种困境。我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认真听讲,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周围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夜晚,我坐在窗前,借着微弱的灯光看书。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银霜。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看到了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为家庭、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人们的命运如同风中的落叶,飘忽不定。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迎来美好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变革渐渐平息。学校也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我知道,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回首那段特殊的岁月,我们感慨万千。那是一段充满痛苦和挣扎的日子,但也是一段充满希望和勇气的日子。我们在困境中学会了坚持,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我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吸取教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