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胡胡的其他类型小说《胡十七娘后续》,由网络作家“坐井說天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胡十七娘后续》精彩片段
:
意识地侧身贴近,身上的素纱中衣轻轻晃动,领口不经意间堪堪擦过他悬腕的狼毫。
刹那间,她锁骨处那淡红的狐形胎记,在昏暗的灯光下若隐若现,如同夜空中一颗神秘的星辰,瞬间吸引住了宋砚之的目光。
“这处暗码要用《九宫新谱》来解。”
宋砚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可微微颤抖的语调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他忽然用簪尾轻点她的颈侧脉搏,冰凉的犀角触及肌肤,激得她喉间溢出一声轻哼。
两人在檀木案几下的膝头不经意相抵,胡十七娘裙摆上繁复精致的忍冬纹,正一下又一下地摩挲着宋砚之官绿绸裤上的云雷锦,细微的触感仿佛电流一般,在两人之间蔓延开来。
蘸着朱砂的笔锋在宣纸上缓缓移动,蓦地顿住。
当胡十七娘念到 “香雾云鬟湿” 时,宋砚之的喉结在她耳垂旁轻轻滚动,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沙哑:“下一句该是……” 他牵起她的手,往《乐律全书》某页按去,却故意漏翻了两页。
胡十七娘一心专注于破解密信,见此情景,不假思索地倾身补救。
就在这时,她的后腰撞上了宋砚之悬在空中的螭龙玉佩,那清脆的泠泠清响,如同一记警钟,瞬间惊破了满室的暧昧。
“公子解错了。”
胡十七娘脸颊泛红,反手扣住宋砚之的腕骨,指尖有意无意地按在他虎口的旧伤上。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蝌蚪文,突然在宣纸上欢快地游动起来,渐渐化作一幅七夕乞巧的穿针图。
这正是沈府女儿们独有的密语,胡十七娘心中一震,她终于找到了与自己身世相关的重要线索。
宋砚之看着眼前的景象,呼吸猛地一滞,心中涌起万千思绪,他突然伸手,扯开了她束发的红丝绦。
刹那间,青丝如瀑布般散开,落在摊开的《金瓶梅》残卷上,为这暧昧的场景更添了几分旖旎。
烛芯像是被这热烈的氛围点燃,爆出并蒂莲形的火花,跳跃的光芒映得满墙的海图仿佛变成了婚帐红绡。
胡十七娘察觉到自己的狐尾即将显形,慌乱之中,为了护住这个秘密,她不得不将罗袜缠上宋砚之的小腿。
宋砚之闷哼一声,手中的朱砂笔不受控制地滚落案几,在倭国堪舆
楠木书架,口中念念有词:“《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该在此处。”
他身姿挺拔,气质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文人的风度。
然而,就在他转身的瞬间,尺端不慎扫落了案头的青瓷盏。
青瓷盏急速坠落,眼看就要摔得粉碎。
千钧一发之际,胡十七娘下意识地伸出手,动作敏捷得如同林间的灵狐。
令人惊叹的是,她稳稳接住了茶盏,盏中的茶水竟滴水未洒。
“姑娘好身手。”
宋砚之不禁赞叹道,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胡十七娘腕间的翡翠镯,那镯子色泽温润,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紧接着,他又似是不经意地用钢尺挑起她腰间的流苏,说道:“这五毒结的编法,与沈尚书府上月献的端午贡品倒是相似。”
<这话一出,胡十七娘心中一惊,袖中的狐毛瞬间乍立。
她强装镇定,试图掩饰内心的慌乱。
就在这时,阁楼内忽然刮起一阵怪风,风声呼啸,十二扇雕花窗砰砰作响,迅速闭合。
宋砚之见状,急忙伸手将胡十七娘拽进《永乐大典》书柜的夹缝之中。
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潮湿的墨香,两人的呼吸交织在一起,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宋砚之微微低头,指尖轻轻划过胡十七娘耳后的水痕,轻声说道:“三更天还在胥江畔找线索?”
他的喉结旁,一颗朱砂痣随着吞咽的动作若隐若现。
胡十七娘心中一紧,她不明白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为何对自己的行踪如此了解。
黑暗中,突然响起一阵机械转动的声音,胡十七娘脚下一滑,踩到了一块活板,险些跌倒。
就在她身形不稳的瞬间,宋砚之眼疾手快,揽住了她的腰肢。
这一抱,让胡十七娘的心跳陡然加快,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
而此时,整面书墙轰然翻转,露出满墙的倭国海图。
宋砚之的呼吸轻轻拂过胡十七娘发间的红珊瑚簪,他低声说道:“上月倭寇夜袭藏书楼,偏丢了这卷《海防考》……”胡十七娘心中一惊,她意识到这藏书楼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就在她想要追问时,突然捂住了宋砚之的嘴唇。
因为,琉璃灯的微光映出了墙外一个黑影,那人身材高大,脸上的疤口新愈,腰间的缅刀上,那半块玉璧与她手中的残片
乱间,她伸手拔下头上的芙蓉银簪,朝着靠近的男子狠狠划去,簪尖划过男子的右脸,留下一道血痕。
“倒是个烈性儿的。”
盗魁抹着脸上的血痕,发出一阵狰狞的狞笑。
沈清棠知道自己今日怕是难以逃脱,她心中一横,突然咬破舌尖,将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赤色丹丸吞入喉中。
冰凉的河水迅速漫上来,她只觉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在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她仿佛看见自己散开的裙裾化作了一朵朵娇艳的红莲,在水中肆意绽放,而腕间的玉镯则沉入深潭,发出幽光,似是在诉说着无尽的秘密。
暴雨如注,连续下了整整七日。
寒山寺的钟声在雨中悠悠回荡,给这阴霾的天气更添了几分肃穆。
一天清晨,当人们在河边劳作时,竟发现河面上漂浮着十八具女尸,她们面容苍白,身上的衣物早已被河水泡得破烂不堪,这一景象震惊了整个姑苏城。
第二章 绛绡魅影“你们闻见狐骚味没有?”
漕帮的一个汉子捏着鼻子,满脸嫌弃地往后退了几步。
此时,商船刚刚从胥江打捞起一位少女,少女浑身湿透,裹着一件血红的嫁衣,显得格外诡异。
她的发间缠绕着水草,水草中还夹杂着几颗圆润的珍珠,随着她身体的晃动,腕上的翡翠镯子发出清脆的叮咚声。
胡十七娘在城隍庙幽幽醒来,只觉头疼欲裂。
她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城隍庙内昏暗的光线和斑驳的墙壁。
一尊高大的泥塑城隍爷矗立在殿堂中央,那城隍爷的眼角竟似有血泪淌下,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阴森。
而此时,一支判官笔正缓缓点向她的眉心。
“借白狐尸还魂复仇,需在月圆之夜取仇人心头血。
若被凡人识破真身……” 一个低沉而神秘的声音在城隍庙内回荡,胡十七娘环顾四周,却不见任何人影。
她心中一惊,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恐怕远比想象中还要复杂。
她下意识地伸手接住梁上飘落的灰尘,就在那一瞬间,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青烟缭绕,在她的眼前竟渐渐化出了沈家绣楼的模样。
绣楼内,一切都如她记忆中那般熟悉,雕花的门窗、精美的屏风,还有那熟悉的闺房布置。
更鼓声从远处传来,一下又一下,仿佛在诉说着时
图上拖出一道长长的红痕,恰似新婚之夜洒在鸳鸯衾上的合卺酒,艳丽而夺目。
“原来沈小姐……” 宋砚之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他衔住她慌乱中现出的尖耳,轻轻说道,“三年前在拙政园走失的白狐,竟是你。”
他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散了胡十七娘心中的些许慌乱。
此时,案头的水仙像是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情感波动,突然疯长起来,嫩绿的枝叶迅速缠住两人交叠的手腕,花苞里渗出沈清棠遇害那夜寒潭的丝丝水气,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悲惨的过往。
楼外,惊雷炸响,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夜空,将黑暗瞬间照亮。
就在这震耳欲聋的雷声中,盗魁的缅刀已劈开三重门。
锋利的刀刃在木门上留下一道道狰狞的痕迹,伴随着盗魁沉重的脚步声,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胡十七娘心中一紧,她知道此刻已别无选择。
她猛地咬破舌尖,将带着自身气息和力量的血珠渡入宋砚之的唇间。
宋砚之领会了她的意图,他的鹤氅倏地展开,如同一顶巨大的红罗帐,将两人紧紧笼罩其中,也将追兵的嘶吼隔绝在《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汴河烟雨之外。
在这狭小却又充满安全感的空间里,胡十七娘和宋砚之紧紧相依,听着外面逐渐远去的嘈杂声,他们知道,这场危机暂时得以化解。
但他们也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和未知,那些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和危险,正等待着他们去揭开和面对。
而他们之间,这份在危机中悄然滋生的情感,也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幼苗,在风雨的洗礼下,愈发坚韧和炽热 。
第三章 墨香识狐(4)子时的梆子声卡在喉间,琅嬛阁顶层的滴漏突然倒流。
最新评论